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母亲河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假期作业;设计;类型
每次临近寒暑假,老师们都要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但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与老师们布置作业的初衷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不无关系。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所提问题是:你觉得老师在寒(暑)假里布置哪些作业最为恰当?被调查的五十名学生,对“最恰当的暑假作业”认识各不相同。其中要求布置“有趣一点”、“不要太繁锁”和“不花很长时间就能做完”、“多布置一些活动、游戏类型”的居多。其中一些同学讨厌机械重复的“死”作业,而对活动类型的作业、新鲜一些的书写作业感兴趣。因此,假期作业可以遵循趣味性、创新性、活动性、灵活性、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设计布置。
笔者据此对假期作业尝试改革,力求突破,下面就设计的类型进行简要分类。
一、巩固类作业——学期书本知识的必要复习
每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了不少课文,也认识了不少生字,有必要进行复习巩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做该类作业,因为它看起来是在重复课堂作业,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富有情趣。其中“接龙”是个不错的办法,例如“词语接龙”、“课题接龙”、“主人公姓名接龙”、“作者接龙”以及“混合接龙”等。
比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共有25篇课文,加上拓展阅读课文共39篇。请你选择课文题目,连成一段话,题目用得越多越好。如果你能把39篇课文的课题都连起来,那就更不简单了!试试看吧!”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情趣和挑战性,学生普遍喜欢。当然,“也可以把作者、主要人物、文章主题和诗句等混合串编成一个片断就更有意思了。”对于生字新词,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认识、理解、使用、书写等多个目标同时落实,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阅读类作业——举一反三,有效拓展
1.课文内容的拓展——就《“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阅读,布置学生拓展阅读描写船长的文章、描写海难的文章或电影、描写救人的文章等;学习《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布置学生拓展阅读儿童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学习《小英雄雨来》等文章,布置观看抗日题材的电影、读描写时期的小说。
2.作者作品的拓展——读杜甫的诗《房兵曹胡马》、冰心的文章《忆读书》,布置诵、读杜甫的诗和冰心的散文集。就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养花》一课拓展阅读近现代知名作家老舍、朱自清、巴金等的散文、小说。
3.同类型拓展——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鲜明主题,紧扣主题设计作业,可以达到复习巩固和拓展深化的双重目的。就五年级上册“智谋”、“方法”等主题,布置课外搜集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江之歌》等以母亲河为主题的文章阅读之后,让学生搜集、阅读关于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感受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抒发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
三、活动类作业——让生活成为源头活水
1.“小调查员”:调查规范使用汉字情况,调查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不同兴趣爱好的比例,调查遵守交通规则情况,调查私家汽车的数量、种类等,调查同学们过生日情况……
2.“小收藏家”:集邮、收集成语、收集名人名言、收集歇后语、收集贴画、收集商标……
3.“小编辑”:根据制作手抄报的方法和经验,创编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杂志,注意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插图补白的方法,报头、封面的设计。
此外,还有画画、外出游玩、摄影、养花草鱼虫、发豆芽、做手工制作、搞小实验等等活动(注意做好记录)。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积累学生习作的素材,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交往类作业——自我搭建交际平台
1.认识一位新朋友,到同学家串门,邀请亲戚、同学到家里做客,在儿童网站上注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态度敷衍。平时教学课文,老师们会认真备课:考虑师生互动,设计预设生成,研究进行哪些知识技能情感的教育。而遇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往往草草了事,活动形式上单一,或办个手抄报,或让学生简单地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时干脆放弃教学。
二.以师代生的大包大揽式教学。生怕学生查找的资料不够全面,老师亲自查找大量资料,然后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将生动有趣的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活动课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知识课;或虽学生动手动脑了,但不给学生交流表现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各种活动,但从不指导。学生不能辨析正确与错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其学习完全是“自生自灭”放羊式的学习。
凡此种种,我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对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而综合性学习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体现为它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在传授真理,而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每位语文老师必须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同等重要,并在教学中备好课,引导好,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呢?
第一,在备课上下功夫。钻研教材:研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研究通过怎样的途径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锻炼或形成哪些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受到哪些思想教育,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研究学生:学生的知识储备怎样,对待各种活动的兴趣能力如何,学生的性格是否需要完善,人际交往如何,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如何。
第二,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功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初中学生的时间紧,知识面窄,能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的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做为老师,就要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并做好指导工作。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形式,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一两个项目,项目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具体指导时,老师不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中,如果让学生介绍黄河的发源、流经的省份及沿岸景点,就应提醒学生:讲述这些知识时是否应该脱稿,稿件能否写成导游词,需要制作怎样的图片;在学习关于黄河的诗歌时,提醒学生:是否能与现场的同学做个互动,能否当一回语文老师和同学们赏析、吟唱其中的一些诗歌;整场活动是否需要主持人,主持人如何统筹规划……以上这些问题不一定都得由老师去解决,而是不断地“提醒”,让学生去开动大脑,互相协作,解决问题。总之,指导是为了增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在成果交流展示中倾听与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往往在课下,但成果的展示应该在课上。交流课上的老师应该是个学生,是个认真的倾听者。要及时给予学生以尊重、肯定、鼓励和赞扬,老师还应该记录收获、精彩与不足。学生之间交流完了,关键的是点评,点评可以是老师,也要发动学生谈体会。教师点评要有点有面,点要尽量多,有肯定赞扬,也要提出中肯的建议。但赞扬鼓励要多。哪些语言表达精彩或存在问题,各个环节是否衔接好,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如何……一句话,教师一开始的预设最终生成了没有。
关于母亲的文章,我是讳莫如深的,深怕自己笔锋愚鲁蠢钝,表达不完整甚至扭曲了“母亲”这两个字的含义。终于让我下决心写出这篇关于母亲的文字,是源于母亲的再次发病。
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忙碌,突然接到老家邻居八婶的电话。她语气急促、语无伦次地说了好一会儿,我才听明白她的意思:我母亲早上五点多起床后,走到门边正要开门,突然脑梗塞复发倒在地上……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邻居们半天没发现爱串门儿的母亲出来,就派一个孩子过去探望,结果发现房门仍然关闭着……当人们蜂拥而至,将屋门撬开,母亲正躺在卧室的地上,全身伤痕累累,手脚不能动弹,甚至失去了语言功能!
我的心刺痛着,颤抖着手拨通一个亲戚的电话,让他立即找辆小车,就近赶往老家紧急处置。我随后立即请假,急急搭坐班车,从县城赶回老家。半小时后,我在班车上接到亲戚的电话,人已经送进医院,正在进行紧急检查和救治……
坐在颠簸不止的班车上,我的心阵阵地悸痛,顾不得车上的乘客对我侧目而视,泪水汹涌澎拜,无声无息地顺着两颊而下……
2
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地位卑微而不足道,但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却是任何人永远都无法代替的。在我记忆的角落里,母亲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老家那片黄土地,一辈子都没有走出那座山脚下的土墙灰瓦的小屋。小屋前面有一条蜿蜒迤逦的小河。小河流水潺潺,如蛇般伸向远方。站在木桩搭建的小桥上,河里游弋的小鱼小虾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的五个子女中,我排行老幺,无形之中我便成了母亲最亲近最宠爱的宝贝儿。记得我10多岁的时候,还一直和母亲同同枕共眠,如果没有母亲的怀抱和哄护,我总是闹腾很久难以入眠。也许我的暴戾脾气,就是源于那个时候,母亲那温暖深厚、毫无原则的宠爱吧?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温饱都难以保证的年代里,我却没有感到太多的饥饿感。春天粮食青黄不接时,母亲总能想出办法,粗粮搭配树叶、野菜,做成窝窝头、槐花饼子、野面条蒸菜,让我们兄弟姊妹止饿充饥……母亲那消瘦羸弱的身子,以及被槐刺划破手面,伤口鲜血淋漓的画面,总是时常在眼前晃动……夏天的深夜,我于半夜醒来,睡眼迷蒙之中,总能看到母亲彻夜不眠,手摇蒲扇为我驱热赶蚊……秋期入学要交学费,母亲不分早晚,上山下田,挖血参,割荆芥,扒蜈蚣,抓蝎子……卖钱给我送到学校。母亲那双原本小巧细嫩的纤手,随着岁月的累积,结起了厚厚的茧子,有时不小心被蜈蚣蝎子蜇过,手掌顿时红肿变形,肿得发面馍一般惨不忍睹……我那碎花布片拼缀成的令同学们艳羡不已的花书包儿;我那隆冬时节被烤得热乎乎的缀满补丁的花棉袄……无不凝结着母亲绵绵的无私关爱,无不渗透着母亲的深深呵护之情啊!
渐渐地,长大了,我出外求学,参加工作,逐渐在外面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买了房子,装了空调、暖气,每当炎热的夏天吹着凉爽的空调,寒冷的冬天里打开暖融融的暖气,我就想起了仍在山乡小屋里固执居住的母亲……我曾经无数次告诉母亲,要接她来城里和我同住,但每次都是任凭我嘴皮磨破,都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有时候,说恼了,我忍不住对她发起了脾气!母亲又很伤感地说我翅膀硬了,敢冲着她发火了。我真是无奈而又痛心。也曾多次追问过母亲为啥不来跟我同住的原因,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在农村生活惯了,到城市生活习惯不了!真的是这样吗?我想绝对不是,也许是母亲觉得我们在城里的生活也不容易,不想给我增加额外的负担吧?!
让母亲来城里跟我同住不成,我只有借工作之余或者逢年过节的时间,尽量多回家探望母亲。每年之间,我无数次地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匆忙的脚步踩宽了家乡的小路,踩深了小路边上的车辙儿,尽管如此,每次思念减轻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更让人心痛的离别。别离之后又是接踵而来的更深的思念……
日月星辰,花开花落,日子就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思念、别离,别离、思念的循环往复里流水而逝了。渐渐的,母亲逐年老去。我也随之做了母亲。也许正因为做了母亲,才对“母亲”二字的涵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再次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时候,当看到母亲独自居住的孤零零的小屋,看着母亲屋里极其简陋的生活用品,看着母亲那日益衰老、渐渐弯下来的身躯……我的心就喀嚓嚓地碎了!然而,再次恳求她去城里同住,她仍是不容辩驳地回绝……
3
班车到达家乡小镇,夜幕已经降临。急忙改乘三轮赶往母亲入住的医院。
下得三轮,忍着饥渴,就按照亲戚告知的病房号码,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
我看见母亲的同时,母亲也看见了我。我刚坐在母亲的身边,她就抱住我嚎啕大哭起来——这是我见到的母亲的第一次嚎啕大哭!她为什么会第一次这样毫无顾忌地痛哭?是为总算逃离死神之手,还能看见自己的女儿而高兴?还是为原来不听女儿的同住劝告,非要坚持自己独住,结果有了这场九死一生的劫难而懊悔?……望着眼泪肆无忌惮地涌流的母亲,我也禁不住打开自己的情感闸门,任自己的泪水肆意涌流……
一边听着知情人对母亲发病过程的叙述,我无比惊讶她发病后,居然一人在屋内地上挣扎了十多个小时!一边仔细检查着母亲身上摩擦出的伤痕:肩膀、胳膊、腰部、臀部、大腿、膝部、脚背,或青淤,或乌紫、或破皮、或露出红鲜鲜的肉……我不禁心如刀绞!母亲的睡床离屋门的距离,也就四米多的样子,然而就是这四米多的距离,却让母亲挣扎滚爬了十多个小时!这是怎样的一场与死亡之神的激烈搏斗啊!这是怎样的一种苦苦的等待与煎熬啊!想母亲一生孤苦伶仃,费尽心力将五个孩子养大成人,然而老弱病重与死神相博时,五个子女竟然没有一个待在身边……这是作为人子的失职与不孝啊!
当晚,我拒绝所有要给母亲陪护的人,决意要自己与母亲单独相处。
夜深人静,病房内外的顶灯都已经熄灭,唯有床头一盏小灯亮着蓝绿色的光。母亲躺在床上已经入睡,发出一阵阵轻微的时有时无的鼾声。我坐在母亲身边,就像小时候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朦朦胧胧似睡非睡,恍惚回到了遥远的趟过母亲河的懵懂岁月。
我小时候居住的村子,水井在村子的边缘,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要挑两只水桶走很远的路,到井上去打,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俱是如此。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那年冬天格外冷,寒风呼啸夹杂着冰雨,偶有雪花在半空飞舞,路面冰雪被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冻得硬邦邦的,滑溜如镜。挑水是每日必须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母亲依然要去担桶挑水。水井离我家距离较远,出了家门,要过一座小桥,过桥之后还要走一道斜坡,然后穿过村子,方能到达水井那里。
那天,母亲挑着水桶出门之后,过了很久也不见回来。当时已经十几岁的大姐,就让二姐沿路小心前去看看,不一会儿,二姐大呼小叫地跑了回来,哭着说母亲出事儿了!我们姐妹几个互相拉扯着赶了出去,看见在那道斜坡半腰,两只水桶距离很远地倒在地上,水桶里的水全部流干了,扁担在另一边撂着,而母亲则摔进了旁边的深沟,在结了冰的沟底痛苦地着,两臂向上拼命地攀爬,却无论如何爬不上来……姐妹们顿时哭喊起来,哭喊着想救母亲,却又没有丝毫的办法……最后,还是姐姐叫来邻居五叔,用长竹竿伸下去,才艰难地将母亲拽了上来……
记忆最深刻的事情,还有母亲头顶蚕筐,从这座山头把蚕翻到另一座山头的情景。
由于父亲的过早离世,养家的担子全部落在母亲孱弱的肩上。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老家属于山区,山上柞树很多,所以养蚕业就很普遍。当然我家也养了蚕。于是每到初春季节,满山遍野的柞树抽枝吐叶之后,养蚕人家就不失时机地忙碌起来。
在那侍弄蚕事的日子里,母亲也像别家男人一样,整日没明没黑地在山上打拼。她在山上搭了草庵,姐姐每天要做好了饭送到山上,让母亲吃。有时天气不好,饭送的不及时,母亲就啃干馒头、喝凉水充饥。晚上住在毛庵里,怕半夜丢蚕,更为了早上很早起来饲弄。母亲白天不停地巡视、吆喝,生怕蛇、鸟偷吃蚕虫;晚上就住在草庵里,防止有人偷盗蚕虫。同时,当蚕把这座山上的柞叶吃光后,母亲还得把蚕虫一只只地捡到蚕筐里,大大圆圆的蚕筐既不能用手提,更不能胳膊挎,唯有用头顶起来,才能完成蚕的迁徙。一般情况下,一茬蚕虫要先后迁徙三次,经历一眠场、二眠场和三眠场之后,蚕才开始结茧。给蚕虫换场的过程中,母亲的草庵也要随着迁徙三次。这之间的辛劳苦累,是我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蚕虫变成蚕茧之后,为了增加收入,母亲舍不得单买蚕茧,而是要把蚕茧打成蚕丝,以图卖出更高的价钱。但是,打丝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炎炎夏日,母亲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了,烧开热水,站在热气腾腾的锅台前,开始手脚不停地忙活,一直从早上忙到夜晚。在母亲打丝的那段日子里,我每当从睡梦中醒转过来,总能听见缫丝框儿吱扭吱扭的转动声,我不用看就知道,那是母亲一只脚不停地踩着缫丝框儿,一只手从热气腾腾的滚水锅里片刻不停地拔着蚕丝,随着滚水锅里无数蚕茧的不停跳跃,那丝就像一道道发光的银线,顺着母亲轻巧的手指,一圈一圈地缠到缫丝框上……直到凌晨时分,她才封火歇锅,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倒床上,两个肿胀的脚掌竟然疼得无处可放……
稍稍长大之后,为了体会当年母亲所受的辛劳,我曾经试着把还没有装满的蚕筐顶在头上,想试试它到底有多大的重量!谁知才刚刚放到头顶,蚕筐的重量就大山一般压了下来,压得我头皮剧痛,脖颈酸困,不得不难以承受地蹲下身去……由此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母亲当年所承受的苦累辛劳有多么大了啊!
4
蓦地,母亲轻咳一声,我迅即折起身走向她,轻声问她:要不要坐起来吃点东西?母亲摇摇头,紧接着示意我去睡觉。我难掩心中悲怆,我知道,母亲此时正被病痛折磨着,不言身上的擦伤,就脑梗塞输液造成的头晕和焦躁,也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但她却默默地承受着,掩饰着不让我们过多的担心……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的母亲呵!
我们兄妹五人,在母亲的辛勤操劳中先后成人,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并幸福美满地生活着……然而我们的母亲,任你劝说千遍万遍,依然一个人坚守着孤独的小屋,死活不肯离开一步!她知道自己老了,却不愿意给我们增添任何的负担!有时候她病了,也不轻易告诉我们,生怕给我们带来麻烦,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母亲!让我们既爱又“恨”的母亲呐!你什么时候能顺从我们的心愿,听从我们的安排,跟我们住在一起生活呢?这样,就能让我们少一点牵挂,少一点惦念啊!
记得那年深秋,连绵的阴雨一连下了半个多月,听老家传来的消息说,母亲小屋前的那条小河河水暴涨,小河上面那座用木桩搭建的小桥,被水冲塌了!望着阴沉的天空,如注的雨线,还有氤氲中令人抖擞的寒冷,我如坐针毡忐忑不安,立即决定开车前往探望母亲。
泊车村口。踏着泥泞穿过村子,在距母亲小屋几十米远的小河旁,我被迫停住脚步,看着断裂的小桥,无可奈何地大声呼唤母亲。母亲从屋内急匆匆地走出来,憔悴的脸上映照着出人意料的惊喜。我不知道此时此刻,母亲是否已经断粮断炊,但我知道从小桥断塌的那一刻起,她便与外界失去了一切的联系……
那天,我拎了许多的日用品,无比焦急地站在河边,却无法将其送过河去。正欲脱掉鞋袜,试着蹚水而过,却被站在对岸的母亲坚决地阻止了。就在我犹豫彷徨的时刻,却见母亲已跳入湍急的河水,拄着拐杖蹚着浪花,朝我这边蹒跚走来……湍急的河水淹没了她的脚面、脚脖、小腿、膝盖、大腿,冲得她不停地东摇西晃……我禁不住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跳入河中。河水冰凉,冷心彻骨,我的已经60多岁的老母亲,你如何经得住这般冰冷的水流啊!我不顾一切地奔到河心,终于和母亲抱在一起!母亲看着我,由衷地笑了!我看着呵呵笑着的母亲,却禁不住地哭了!母亲,你一辈子只知道心疼我们,怎么不知道心疼自己呐!
记得还有一次,我回去看望母亲,看到母亲换下来的衣服和床单,就顺手拿了准备去洗,却被母亲坚决拒绝——你洗不动!我心里不由一阵悸疼,忍不住大声对她说道:妈!你60多岁都能洗得动,难道我三十来岁还洗不动?说罢抱着衣物直奔河边,一边就着河水搓洗衣服,一边满眼的泪水汹涌而下——母亲,她一定还把我们看成没有长大的小孩子了!可是,我们毕竟已经长大了啊!你知道乌鸦尚有反哺恩,就让喝着你的乳汁长大的女儿,为你尽一点儿微薄的孝道吧!
似这样的情景,还有很多很多。每当想起这些事情,我的心就扎扎地疼!母亲为他的子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可是我们……却为母亲做了多少?都做了些什么呢……
5
给母亲输完第六瓶水时,天已经麻麻亮了。
给母亲翻了翻身,帮她全身按摩了一遍,然后问她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母亲只是面无表情地摇头,嘴巴嗫嚅,却发不出任何的话语。这样的情景,不由让我的心中更加沉重。
量体温,送药,护士来了又走。
姐姐哥哥们都来了,难得聚在一起,聚集的地点却在病房。互相交流了母亲发病的经过,又问查房的医生关于母亲的情况。医生说,母亲因发病超过了六小时才开始救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目前尚在危险期中,家属不可掉以轻心!
听见医生这么说,我真是懊悔万分啊!懊悔这一段时间,只顾忙单位的事情,没有忙里偷闲,挤出时间去看望母亲。我如果能像平时那样,每隔月儿四十就回去看望一次,说不定就能及时发现母亲的病情,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也不至于让她病得这么重,这么危险重重啊!
因为母亲入院匆忙,没有带什么换洗衣服,我赶忙就近去买。一套枣红色的秋衣裤,一套白底粉红碎花的睡衣裤。拿回病房,我让母亲挑选选择。她用仅仅能动的那只手,指了指那套漂亮的睡衣裤。我看见母亲满脸幸福感,浑浊的眼里含着明朗的笑。我懂了!我完全读懂了母亲的心声!我的母亲,你一辈子都在为我们操劳辛苦,自己从来就没有穿过什么好衣服……不是你不爱穿它们,而是好衣服都让我们穿了啊!此时此刻,母亲或许知道自己的病情难以预料……就干脆毫无顾忌地打扮自己一回吧!我的母亲,你一辈子为了我们素衣粗食,好像觉得你与美无缘似的,谁能知道:你原本也是爱美的啊!
母亲很听话地配合着,让我们帮她换上新睡衣。然而,焕然一新的衣装,仍然遮不住满头凌乱的白发,满脸深深的皱褶,还有整个人的呆愣木讷。这样的情景让人心碎,让人无法应对!此时此刻,我心中忽然迸出一个强烈的愿望,母亲!假如能够替换,我一定替你患病,让我用自己的痛苦,换取你的晚年之福!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
有一阵子,母亲睡着了。闲暇无事,我拿出手机,给姐姐哥哥读我的一首诗歌入选《中国文学》杂志六月号的通知。听的中间,姐姐无意中抬头,竟然发现母亲正努力地抬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姐姐旋即惊道:看!母亲正在听咱几个说话哩!我急忙走过去,母亲却又别过头去,轻声呼噜着睡着了。
我知道,这是她不好意思让我们发现,她在偷听我们的谈话,就不依不饶地走过去,附在她耳边大声说:妈,我新近写的一首诗,在《中国文学》发表了!现在,我就给你读一遍这首名为《母亲》的诗吧:
浩瀚夜空 星河灿烂
如母亲的眼睛 包容
万千 星星脚步匆匆
却靠不了银河的岸
始终追随 云卷云舒
徜徉在轮回的岁月里
《鲁冰花》 于月上
柳梢之际 绽放眷恋
刻骨铭心的故事
在乡间小屋演绎
经典 或者永远
传唱不衰 用血脉
诠释的两个字:母亲
……
关键词:滨水城市;城市文化特色;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具有亲水近水的天性,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也因此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和重要交通渠道。同时,也因为有了“水”这一特殊的自然景观,使得城市景观更为生动迷人,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水城威尼斯,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塞纳河畔的巴黎,江城武汉,泉城济南等,“水”构成了这些城市的主要景观标志。正是有了这些风光秀丽的水体资源,才使得城市景观更为丰富、更具有个性。
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的灵魂,更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滨水城市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且是滨水城市一直所追求的一大目标。
塑造滨水特色的要求
城市滨水景观的打造一直以来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和亮点。思南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享有“黔之首郡”的荣耀,这些均是以乌江航运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乌江可谓之哺育了思南的母亲河。思南的乌江之滨也沉积了众多的城与水的故事和记忆,保护与重置这种记忆既是对城市文脉的尊重,也是营造滨水特色的要求。
乌江思南段还有近6km的新城滨水段,如何在此凸显城市的时代风貌,并与老城河段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守相携、相得益彰,也是凸现滨水特色的重要内涵。秉着营造特色滨水的思维与库区护岸的水利设施结合的指导理念,使水利工程在功利社会的同时,还具有文化与艺术特点成为本文的重要思考内涵。
城市文化的积淀
2.1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鹭洲“上元沙洲文化节”
白鹭洲位于思唐镇城郊,地处乌江江心的一个大型沙洲,由江中的泥沙堆积而成,面积近3万多平方米。江水到此成两边散开,绕着沙洲旋回而下,沙洲形如巨贝,古时芳草萋萋,鹭鸟成群在此栖息,故取名“白鹭洲”,历代文人均有题咏,古以“鹭洲泛月”誉为思南八景之一。
思南人正月十五游鹭洲,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沙洲节是当地最盛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五日,无论阴晴雨雪,城乡人均扶老携幼,都要穿着节日盛装,乘船过渡,相约洲上。但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水库建设而永久性淹没,这会带给思南人民无尽的遗憾。因此在景观规划时,充分考虑沙洲活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它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色,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念想。
2.2特色河街
当地特有的沿河而建的架空式房屋,具有当地土家特有的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2.3乌江航运文化
2.3.1码头文化
思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直是贵州文明进程中的领头羊。繁忙的船只商运往来,形成了乌江两岸典型的航运和码头文化,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家盐号就是因它而生的,它还产生了盐商旅文化,由此形成的与外界的各种商业往来、人员往来、文化交往等都在以码头为核心的点发散开来。在现今的生活中,乌江的码头依旧还在思南人们生活中扮演寄于新的希望,开启美好未来的重要角色。
2.3.2水文化
悠悠乌江水,孕育了思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思南发展历史中,乌江诞生了诸多与水紧密联系的文化:
(1)生命与审美的双向张力——歪尾船
应对乌江险滩激流及特殊的拉纤要求,聪明的思南人民制造出了乌江上独有的歪屁股船只,从而产生了充满智慧的造船文化,目前思南也是整个贵州省最大的造船厂所在地。
(2)惊涛骇浪间的生命呐喊——绝壁纤道与拉纤人
位于邵家桥镇两江口悬崖绝壁之上的古纤道长达2km,绝壁纤道上拉纤人那与惊涛骇浪搏击,至今仿佛还回荡在青山之间,这是一种生存的呐喊,生命的呐喊,人类力量与大自然力抗衡、不屈的口号, 从而也因此诞生了定格在历史深处的苍凉绝唱——乌江船号。在众多的劳动号子中,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是船工用辛酸血泪,甚至生命创造出的号子。它可以有效的鼓舞士气,提高劳动效率,长久下来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原生态歌唱形式。这种呼喊,历代相传,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内容和形式,直至今日仍在乌江船工中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城市特色文化的实践应用
整合上述思南城市文化与乌江航运文化的可用素材,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项目中。使得乌江两岸滨水带结合思南的民族底蕴和人们与生俱来的趋水热情而设计,形成了欲展翅飞翔的凤凰般的绚丽滨水景观。
3.1鹭洲文化再现——沙洲文化区
在原白鹭洲紧邻的岸边设置系列景点和场所,纪念思南千百年来大家熟悉的一个民间习俗——沙洲文化节。景点包含白鹭双亭、沙洲纪念诗廊、老港情怀三个景点。
3.1.1 白鹭双亭
为纪念因水被淹的白鹭沙洲,就近在沙洲原址旁边建造白鹭双亭,白鹭双亭主体为套双亭,即亭身采用两个方亭相互叠套,两亭同构,可以满足各个视点的观赏要求。从沿江的滨水步道往建筑入口的踏步,逐步登高,依次经过二层、三层展厅,绕到北面平台上踏步,通过四层观景平台,直至五层白鹭双亭。踏步顺滨水梯道蜿蜒而上,步移景异。登高远眺立于亭内,如同穿越千年光阴,感怀白鹭洲千年沉浮的意境。
同时,以高大的台基烘托建筑的体量,渲染亭阁的高耸与壮丽。重点追求空灵飘逸的形象特点,“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屋顶白鹭雕塑的灵动、翼角的张扬上翘、干栏结构的古朴集于一身,突显巴域浪漫飘逸的地域特点。
3.1.2沙洲纪念诗墙
沙洲纪念诗墙紧临白鹭洲双亭设置3组关于沙洲的诗词题刻,让人们一边研读沙洲的古诗歌赋,感受沙洲的人文历史,同时还可以欣赏中国书法的潇洒灵动之艺术美。
3.1.3老港情怀
老港情怀景点在现在的思南港位置兴建,设置展示思南悠久的码头文化,通过一组浮雕壁画来描述码头人来船往的场景。该景点依然行使原来的码头运输功能,透过历史信息的流露和折射,可以让人们阅读码头的沧桑和变迁。
3.2河街拾取——滨水商业街
河街改造设计思想旨在增加沿江亲水性;提供沿街河岸的功能多样化,建设具有土家特色的商业空间并恢复“赶集市场”商业功能;带动沿河路两岸的商业功能。
河街拾趣景点是结合已经建好的500m的3层防洪堤,利用拆除第三层屋顶,达到防洪377m高程的安全高度的前提下,搭建观江平台的工程措施来营建。充分考虑与河街旁边的建筑立面的衔接,借鉴土家族的过街楼形式,跨过街道与河街防洪堤大广场相连通,并在沿安化街立面也利用构架结构建立沿街风雨走廊,在结点处设置景观亭和上下楼梯通道,形成一个有效的立体网络商业购物、观景的通道。
河街商业街按照1:1.2的比例设置赶集土家人、土家背篓、乌江蓑笠、羊肉粉等圆雕雕塑,用青铜雕刻,生动的展示一组思南人民生活、生产劳动的场景。
3.3乌江航运文化——乌江史韵
乌江史韵景点位于卢家码头防洪堤段北面,以乌江的航运文化为主题,采用蓝色马赛克为材质的铺地形成一条蓝色的乌江长河,步道两岸堆砌礁石,散落布置一组能充分体现生命与审美双向张力的歪尾船以及古纤道及纤夫的圆雕,让人仿佛置身于乌江长河之中,听见惊涛骇浪间的生命呐喊。在高于该景观台级3.4m的临江台级上布置高约3m的乌江航运文化墙同时兼做防洪挡墙,旨在这段景观墙的画面中尽展乌江历史长河的绝唱史韵。
结束语
滨水区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荟萃点,人们可以从它的景观表达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此开发建设好城市的滨水景观,充分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对塑造城市的新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
(注:本景观规划的参与者还有:殷丽华、海洋、袁倩、韩依纹)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这旅行是热闹的。在这二十多人的旅游团队中,每个人都不相同。在旅行途中,列车上的狭小空间里,他们不得不交流,产生碰撞。不同的人生态度,性格气质使这交流的欲望增强,各种观点和态度混杂在一起,堆放在一节车厢里,显得无比热闹。而这不同的人之中,也有相同的部分。如饮酒,讲笑话,打扑克,与风景合影,它们带来了混流之下的统一。这些相同与不同,构成了一个个热闹的场景。
但这旅行又是荒凉的。列车从中原出发,经过青山绿水,经过干旱的黄土高原,经过茫茫的戈壁滩,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荒凉感逐渐增强。当水成为稀缺之物的时候,人也变得稀少,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只有几辆车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驰骋。而我们的目的地,也许就是荒凉本身。茫茫戈壁包围的嘉峪关,黄土夯制的城墙,土黄色的城垛城楼,而那些守城的士兵早已不知去向。这是个被时间遗弃的关隘,在现代显得如此荒凉。敦煌的鸣沙山,本就是一座座起起伏伏,望不到边际的大沙漠,只有天的蓝,只有沙的黄,纵使游人的衣着色彩鲜艳,也遮掩不住沙漠的荒凉。而我们也许就是为这荒凉而来。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奔赴这荒凉,去观看这荒凉,于是这份荒凉便显得更加荒凉。
而漂泊是源自内心的。我在这次旅行之前,正面临自己人生的一些重要抉择,但没有下得了决心。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自己之前想过毕业之后要去各地漂泊,看看这个世界,但后来却进入了体制内。好像安定了,但内心却是漂泊的,因为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找到爱。在这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的内心却是与之脱节的。没有安居乐业,也没有真正地稳定。与固定的女友交往,内心却飞弛着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而每年单位组织旅行,却让我无比兴奋,不是单单到达某个地方,而似乎是不用再守规矩,不用再在办公室里完成一日的时光。这种旅行几乎是在行动上照应了我的内心,完成了一次象征意义上的漂泊。在这样的旅行中,我总是一改自己如螺丝钉般守纪律的习惯,屡屡迟到或脱离大部队,任自己的思绪飞扬。我似乎忘记了我所在的旅行团队仍然是单位里的领导同事,在单位里要奉行的一套,在旅行中仍然成立。于是它只能成为象征意义上的漂泊,安抚我平常时间里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它无法达到超脱,只能成为超脱的象征。而这一次旅行,我已吸取教训,不再以这种漂泊的心态来进行这次旅行,而是在明确的人际关系框架里,去进行思维的飘扬。然而将自己放在一个框架之内,依附于一个群体,即使安顿,也仍在漂泊,即使旅行,也是漂泊。旅行途中,与同行的一位师友聊天时,他讲到一个喜欢漂泊的雕塑家,做一个项目,挣够了钱,就花一年时是去丽江等地旅行,漂泊,享受生活。他的话触动了我,使我能够掌握好旅行与漂泊之间的区别,而安于旅行的我,又一次燃起了在现实中漂泊的渴望。像那位年轻的雕塑家一样,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赢得生存的基础,赢得安排时间的权力,赢得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这似乎是漂泊,但却又是生活了。能够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并且得到认可,赢得自己的时间和享受生活的权力,也许才是真正解决我内心漂泊的办法。
漂泊结束,就是归属了。在西部荒漠戈壁中,我不止一次产生过寻找归属的想法。其实这也是一次寻找归属的旅程。在几千年历史的丝绸古道前行,即使乘坐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即使满目现代场景,历史也无由来渗进内心。行前曾看过一部丝绸之路的纪录片,在我的记忆中安放了一个历史记忆的盒子。这次旅行所碰到的许多个场景都是打开它的钥匙:祈连雪山,戈壁、武威、张掖、酒泉……当然还有嘉峪关,还有敦煌。历史在我尚且浅薄的人生资历中,仿佛具有了巨大的磁力,将我的思维牢牢地吸附于其上;而我也仿佛在历史中寻找着归属。习惯了中原山水的秀气和精致,在茫茫戈壁和奇幻的沙漠面前,我似乎也在寻找着归属。为自己内心的荒凉辽阔,也为自己内心的孤绝与寂寞寻找着归属。这些风景是它们最好的对应物。而住在嘉峪关和敦煌的两个晚上,我都曾和朋友出来散步。这两个被戈壁包围的城市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小而精致,公共设施健全、亲民,富于人性化。在嘉峪关的城市广场上,我看到的是最多的是流淌的水和嬉戏的人群。我们感叹在这里生活的人幸福感甚至要比内地强。而最触动我的,是那些在夜色中行走的三口之家,或者父母拉着孩子,或者父亲把孩子高高架在脖子上。他们在享受着戈壁包围中凉爽湿润的夜,也在享受着亲情的天伦之乐。他们毫无由来地让我想到归属这个词,甚至是归宿。也许亲情、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对于我来说,才是我最重要的归宿。这也是我在生活中想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一直等待自己去解答;而在这距我生活千里之外的戈壁小城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从沉沉的睡梦中醒来的那一刻,我忽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之中:我的房间,我的墙壁,我的花草,我的柴米油盐。于是那一瞬间有些恍惚,难道那旅行就像一个梦吗?醒来回到现实中,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我知道,它已经发生了,并且一定会让我的生活变得与从前有所不同。
三维:列车上的风景
这是一场地理上的旅行,也是一场时间上的旅行。横跨中国地理上的三级阶梯,从华北平原到黄土高原,再到西北戈壁,火车载着我们一路向西,用白昼和黑夜分别呈现了不同光线下的景观,也用来程和归程呈现了不同心理中的景观。火车的来程和归程在黑夜与白昼的交叉里,让我看到了这次旅程中地理景观的全貌,也把我引入到历史,还有火车本身的独特景观之中。
在郑州登上火车,已经是晚上十点钟,几个熟悉的站点让我没有向窗外观看的心情。在火车的轰隆声中,我们安然入睡。似乎这轰隆声可以让我感觉到安心,如同平日睡觉时定好的钟表的走动让我安心一样。定好的钟表会保证我第二天准时醒来,到达习惯的日常生活;而这列车的轰鸣可以保证我第二天醒来,就会到达一个完全不同的地点,就会到达旅行之中。就像钟表是对于日常生活的诺言一样,这列车的轰鸣是对于一场旅行的诺言。果然,第二天醒来,列车已驶过西安。邻铺的一个旅客在等待火车到达兰州。火车穿过一座座青葱的山,路过一条条河流。但也许这只是一座山,也只是一条河流,是火车的动将它们切割,又分开来呈现。而一个个隧道让车外和车内的景观时明时暗。就像一场场电影,需要有开灯的时刻,也需要关灯的时刻,而在这一开一关之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始终是绿意茂密的大山和安静流淌的河流。仿佛这是一部加长的电影,分了许多的场次来播放,但我们仍然百看不厌。有人夸赞这里植被的茂密,但它与中原的山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在旅行中,看到的一切也都异于日常的风景而能用新鲜的眼光来审视了。但看久了还会觉得枯躁,于是又爬到铺上,补不足的觉。
枯躁是在火车上看风景经常遇到的事,不仅仅因为风景的相似,也许还有一个原因:这毕竟是旅途,不是我们的目的地。人们总说不要在意目的地,要学会去欣赏旅途的风景。但之所以会这样说,正是因为人们的惯常心理是追逐终点。况且我们是在抵达的旅途上,敦煌、长城、大漠、戈壁是我们追逐的终点。而在这列车上,我们无法停在那里去观看风景,或者让风景映入我们的观赏里,我们和风景注定的只能是擦肩而过。但这个理论在我们离终点越近的时候,就越无法成立了。犹其是在戈壁滩上。那风景仍是一成不变的,平坦、辽阔、荒凉,几个字就把戈壁的特征概括,当然还可以再加上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词:单调。这是我们评价生活经验中简单而又一成不变的事物时,都会用到的词语。但在旅行或这场旅行中,也无法成立了,因为这种单调是我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没有的。如果要和日常经验加以区分的话,可以加上一个形容词,即:荒凉的单调。因为荒凉,单调本身变成了阔大和苍茫,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和价值。而还有一个原因是,它本身就是我此次旅行的审美目标之一,所以也不能完全算是旅途的风景了。而对它进行审美,列车是不可少的工具。因为有了列车,它的辽阔,它的荒凉,它的美的全貌才得以呈现。于是这一程相似的景观不会让我感觉到枯躁、厌烦,而是恰恰相反地,它不断地增进着我内心的激动,让我对辽阔与荒凉的理解不断地加深。如果是步行的话,我无法想象我还可以用这种审美的心态来观照它。想到上千年前,商旅就是在这荒凉里,骑着骆驼一步一步前行,不由得为这份苍茫的心境更增加一份壮烈来。这壮烈是因为在这戈壁上行进的旅人,他们在当时应该不会有这样审美的心境面对戈壁,但千余年之后,他们成为一个现代旅客审美心境中最为壮烈华美的篇章。
于是我不断地透过车窗望着着这戈壁,并任自己的想象在上面驰骋。当从同行的旅客那里得知火车还要半天才能到达嘉峪关时,我的心情不是着急,反倒是安适而悠哉了。因为我还能陪它,或者说是让它陪着我,度过大半天的时光。
如果说戈壁给我的是一份可以想象的苍凉感的话,那么雪山则给我的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一份意料之外的圣洁的壮美。当雪山远远地出现在车窗外的时候,列车上同行的人都叫了起来,我也不例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雪山。它虽与我在某些影像资料里见到的雪山大不相同,但仍然让我惊喜。也许这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喜,是因为我对河西走廊历史的忘却吧。之所以这干旱贫瘠的土地能够成为通向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并且被称作河西走廊,就是因为有这祈连雪山。雪山融化的雪水给这里的干旱和贫瘠以滋养,使它成为绿洲,可以耕种,可以生活,还可以行旅。所以这祈连雪山的圣洁不仅仅是因为她外在的洁白,还因为她对这里的居民和商旅的养育。记得历史课本上记载汉朝派霍去病把匈奴赶出河西走廊后,匈奴人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今天望见这祈连雪山,似乎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让我吃惊的还有黄河,黄土高原之上,快接近兰州的黄河。我原是在无意中望向窗外,看着黄土堆叠的山和它下面的一条河流,经人指点,才知道这就是黄河。这让我很吃惊。我在中原地区见到的黄河,河道是那样的宽阔,河滩甚至绵延数里,许多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水稻。而在这里,它却夹在两山之间,河道窄如一条随意的河流。以往面对这样的河流,我的心情是随意的。由于从小在一条大河边长大,这样宽度的河流不足以让我兴奋。但它却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了这份沉重的文化意义,让我对它的态度不能再那样随意。是呀,在这干旱的西北,这样宽的一条河,也可以叫作母亲河。而她贯穿祖国的行程中,也并不总是平缓宽阔的河道,正如人生的行程。在甘肃看到黄河,也让我对母亲河有了更多的了解。同行的一位雕塑家也生发了感叹,他许多年前来过,看见此处的黄河水是清的;而许多年后,这里的河水也浑浊如泥了。几十年光阴递变,这个地区的环境、植被也许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有了太多的改变。黄河是沉重的,不光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从她本身来说,她要承担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承受泥沙,承受我们的不敬甚至污辱而没有怨言,这一点,也像我们的母亲。
在西去的列车上,我们还与许多风景擦肩而过,这些风景并不是有形的,却依然是风景。天水、张掖、武威,甚至还有金昌、高台,火车一站一站地到达它们又与它们擦肩而过,仿佛是与历史擦肩而过。这些名字,在史书上已存在太多年,在我的记忆中也存在了许多年。仅仅是这几个名字就已经代表了历史本身,仅仅是碰到了这些名字,就是碰到了一片历史的风景。而如果说张掖、武威是历史毫无疑问的话,那么说金昌、高台是历史则是因为我在之前读过《夹边沟纪事》,当这些真实的地名与我在书中看到的相重合,那段历史又勾起了我同样深重的回忆。
在火车上旅行,除了碰到地理的风景,碰到历史的风景,还会碰到人的风景。记得很早以前乘坐列车,内心中往往有种不可名状的隆重感和仪式感。那时在火车上,会去观察自己对面和周围坐的人。平日里完全不同的人被集中在狭小的车厢里,但这车厢和坐位又为人们留下了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观察的距离。那时我会在火车上观察不同的旅客,有时会用诗歌记录这些不同人的不同之处;还会与人交谈,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后来这个习惯没有保留下来。也许是因为坐火车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对不同的人,也有些冷漠。但这一次长途旅行,我又一次观察起了人,与好几个人进行了交谈。而其中的一个人竟知道夹边沟,说起来才知道他父亲就是从夹边沟出来的。他是兰州人,给我讲述在兰州居住的感觉;他刚从桂林回来,给我讲述在南方的感觉。在他的讲述里,桂林没有兰州居住舒服,也似乎没有兰州好。他是在归途,这番评价对于一个归家的游客来说,似乎是客观的。之后我们又讲到了更多,还互相留了电话号码,这在我以前是没有过的。车到兰州,我帮他提着纸箱,把他送下车,然后两个人互相微笑着告别。下到兰州站的站台上,我才感觉到兰州真得很凉爽,仅仅用凉来形容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爽。也许他说得真得不错吧。之前我是凭想象完成了对这个身居内陆的城市的印象,而旅行恰恰就是在证明我们的想象力有多么贫乏。其实人们很容易犯井底之蛙的错误的,这在我与家住嘉峪关的一个旅客交谈时,也得到了验证。他说嘉峪关市是多么好,我当时是不信的,只有到了之后,我才真得对这种好有了切身的体会。
除了与人攀谈,我还观察甚至欣赏起了人。那是一位在镜子前梳妆的女子。当时我和一位同行的书法家在旁边从镜子中观看了她梳妆的过程,大概持续了几分钟。在这几分钟里,她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对面部和头发的梳洗。她的面孔在那个巨大的镜子里呈现出优雅的轮廓,而眼神则呈现出自信的光芒。后来我在诗中写道这种自信:“把眼神一次次抬得高过了星辰”。似乎是这种光芒让我们屏息凝神,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欣赏镜中的她。那首诗中说,“她忘记了观众,也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嗔怒与羞涩”。而我们感觉这几分钟的漫长也许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敢这样长时间地注视一位陌生女子。但那一刻,旅行与列车的双重语境改变了这种习惯。我们,包括那位女子,也许都在列车这个封闭而特殊的空间里,遗忘了日常生活和它的道德判断。我们纯粹是审美,而她则似乎也这样理解了我们,或者以为我们是在等着去梳洗。同样是旅行,在汽车中,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只有在火车上,这样的一次欣赏才得以顺利完成。
这是抵达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欣赏风景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而目的地之间的路程,我们是靠汽车完成的,与在火车上欣赏风景也不相同。归途仍然是由火车来完成的,从一个叫作柳园的小站开始。这样的小站往往比郑州之类的大站更能触动我。我在等车的间隙里,在这个小镇散步,并且吃了一碗驴肉黄面,喝了一瓶黄河姜啤来作为对这里居民生活的一种窥探。飞天雕塑和民族交往的壁画让我更深地铭记了这个小站,这个小城。列车开动后,我坐在窗边,看着夜色下的戈壁滩在月光下无边的辽远与空旷。也许因为有淡淡的银色月光,它在白昼里呈现出的荒凉感消褪大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第二天醒来之后,我们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戈壁地貌,只是已经接近了人烟。那些低矮的平房,那些用黄土夯成的墙壁,仍然让人感觉到一丝荒凉。列车经过兰州,经过一个个无名小站,民居开始变得讲究了起来。虽然仍是用黄土夯成墙壁,但屋顶已不再平坦,再是有了屋脊,并且屋脊的两头都会很巧妙地翘起。即使很简单地用两块削出尖角的砖放在屋脊两端,也都呈现出一种雅致的格调。这几乎是那一带所有的民居的共同特征,也应该是这一地区居民共有的审美习惯。与戈壁那些屋顶平平的房子比起来,它的确是美的。也许当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之后,就开始不仅仅满足于房子的实用功能,而有了更多审美上的追求。而这,应该算是生活质量改善的标志,甚至也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这已经算是黄土高原,火车前行,更多土山暴露在了我们面前。它们的确是山,那样高大,巍峨,雄壮。但它们却又都是由黄土构成,并且由于气候干旱,黄土上很少有绿色植物的生长。用“暴露”一词的意义就在这里。我在中原看到的山,总是被密密麻麻的植物包裹,而没有见过这样光秃秃的山,就像不穿衣服的人;而且,构成这山的主体是黄土,平常我所见的黄土都是隐忍、顺从、低调的,如田野、道路,总是在人之下;在这里,它们一下子从脚下,视野之下,站立了起来,并且高高在上,高过了人太多倍,仿佛一个平常不起眼也不入眼的小人物,一下子平步青云,需要去仰视。当然这样类比也许并不恰当,但它的确是从低矮变成了高大,从隐藏变成了暴露,从大地变成了山岳。于是我们惊叹。而同样值得惊叹的,是它的外形在审美方面的特征,那些皴裂,那些褶皱,是石头组成的山脉所没有的。一定程度上,黄土比岩石与我们人类更接近,从颜色到质地:它的颜色是与我们黄色的皮肤接近,它表面的柔软也与我们的皮肤相接近。所以这些黄土组成的山,并没有石山那样让我们仰止与敬畏,而是多了一种亲近感。也是因为这种亲近感,它的让我们像面对自身的一样无法接受。但在远远的列车上,我还是远远地欣赏并用记忆记录着它。这一刻,它与我既亲近,又疏离。看着看着,不由得又想起陈凯歌的《黄土地》,那些镜头语言带给我的美的震撼。作为摄影师的张艺谋在解释自己的影像美感营造时提到了“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也许只有这黄土高原,才能呈现出那样一种特殊的美吧。
一路东行,火车行驶到西安的时候,朋友说看到了灯光勾勒的古城墙,非常漂亮,我无缘看到。在站台上,我看到了一轮圆月正挂在夜空中,照耀着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照耀着在站台上车下车或者交谈的人们。李白的诗作中有一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如今明月依然,只是时代不同,人亦不同。同样是唐人的张若虚写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句子,说出的正是一千多年之后的我的感受。也许他想不到人类的今天已经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但照着他的明月,依然照耀着我们,让人生出恍惚千年,不变的依旧不会改变的感叹。当然不光是这明月,还有那些人类的智慧的创造,人类的情感,都拥有永恒的意义。这在从敦煌归来的我来说,更是确信无疑的。敦煌艺术的颠峰在唐朝,而这里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虽然不能走进这个城市,更近地去了解它,但似乎抵达过它,抵达过它的名字已足够。也只有这样,我们这场丝绸之路的旅行,也才算是真正划上了句号。
重新登上列车,望着窗外,望着这个既古老又现代化的城市,这片既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睡意慢慢袭来,慢慢覆盖了我。如同这永恒的银色覆盖住了大地。
二维:在音乐中旅行
旅行之前,专门把MP3上的音乐整理了一下,把一些听过多遍,或者用不上的音乐删除,又增添了一些有用的音乐。这里说的有用并不是说音乐的功利性,而是说这些音乐与我的这趟旅行是否相契合,包括旅行的目的地和旅行本身。如果旅行是一场电影的话,那么为它寻找配乐,则是一项重要而艺术性较强的工作。
旅行的确与电影有相通之处。有人说电影是在用光影手段制造一场白日梦,而电影业就是梦工厂。也许就像人会做梦一样,人们会去逃离日常生活和日常环境,来使自己的生命充满不同的经历和丰富多彩的体验。从这一点来说,看电影就像一场光电声色的旅行,而旅行也就可以说成去看一场现实中的电影了。在电影中配乐非常重要,而在旅行中,音乐也起着奇妙的作用。
在火车上,我播放了许多音乐,但最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是窦唯的《山河水》。它与旅行的目的地没有关系,但却与旅行本身有关。强烈的节奏感,让时间的流动像是跳跃式的。而这正是旅行途中时间的节奏,旅途的风景也是在跳跃式地呈现与消失的。它们在某一些节奏里加强,某些节奏里减弱。火车的行走也是充满了节奏感的,这种轰隆的节奏强烈,但却单调,容易让人忽略,所以不能说它就是旅行的节奏。而《山河水》的节奏却富于变化,也富于灵性和感悟。这样的节奏才是真正的旅行的节奏。它自身的灵性激发起我内在的灵性的感悟,同时也激发起了我关于旅行的记忆。很多年前,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喜欢独自一人,骑上自行车,在乡村的林荫道上走向更广阔的田野。而这时,我往往会带上随身听,播放最多的就是窦唯的《山河水》。依靠这些音乐,一场短途的骑行,似乎和旅行有了同样的含义。《山河水》的音乐主题正如专辑名称一样,是关于自然的,但却不是那种概念化了的僵硬的自然,而是充满了自然对人的启示甚至互动。于是独自短途的骑行也是一种对自然的寻找与回归,有着超越日常生活的节奏;而和一帮同事一起长途远行,虽然景物与日常所见差异甚大,但却有可能仍是日常生活的延续。有哲学家说灵魂只能独自接近上帝,而对于自然的领悟,也同样需要独自一人,最少需要一个独立开阔的思考空间。这音乐隔开了我与熟悉的人,也隔开了与他们之间的日常生活规则,而转向了自然,转向了对于自然领悟的灵性。也许这种转向本身,便是一场旅行。
在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嘉峪关,我听得最多的是古琴。但这却是被动的选择。当我们走进这座近千年的关隘,面对黄土夯成的古长城,面对那些雄伟的城楼,一种思古的意念在胸中升起,感到时间仿佛在一条亘古的河道上倒流。但这种倒流却是时断时续的。同行人拍照的要求,着现代装束的游客,叫卖纪念品的小贩,甚至导游的讲解,都不断地改变这条河的流向。而我为了保留这份古意,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地感受这份古意,就打开MP3,放起了古琴曲。古琴悠悠,的确令我眼前的现代场景仿佛若梦。但与此同时,我在看那些同样触目皆是的古代遗迹时,也像是如在梦中。梦的意象往往是凌乱的,就像这古琴并不能在听觉上表达出这关隘的雄壮与悲壮。视觉和听觉虽然都流入了这时间倒流的河流之中,却似乎并不在同一河道。古琴的悠然与关隘的悲壮没有流在同一条历史的河床。虽然两者也有交叉的时刻,却并不在这里,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上演空城计的小城里。我无法将两者联系到一起,从这座关隘精巧的构造和高高的城门,以及历史的记载里,它充满了战争的悲壮和士兵的忧伤。“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高高的城墙上望着近处的戈壁与远处的雪山,这一切自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没有听过羌管,我的MP3里也没有,但此刻,沉默似乎已足够,沉默也许是这倒流的时间最好的配乐。
由嘉峪关到敦煌的旅程是在汽车上完成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戈壁上完成的。在这几个小时里,我播放了各种苍凉、热烈,异域风情的音乐。有印度风格的,如《萨满之梦》系列。之前我把它们都束之高阁,没有聆听的机会和愿望。而此时也许不仅是这音乐在让我接近认识这戈壁的荒凉,也是这戈壁的荒凉在让我接近、认识、理解这类音乐。而这些音乐中,让我理解得最透彻的要数Dead Can Dance这个乐团的音乐了。以往在家里,我也经常放来听的,每次沉浸其中,我都像从封闭的居室走到了一片辽阔、荒凉、干旱、神秘,布满宗教感的空间之中。而当我真得到达了这样的一片土地,音乐和现实环境的交融,让我隔着窗户的观看,像在欣赏一场最好的MTV;但又因为身临其境,虽然坐在车上,我却似乎已从沙石中走过,在风中衣襟飘舞过,也触摸到了那在天空最高处的云朵,甚至与这里的居民一起生活过、感伤过。Dead Can Dance,这个欧洲乐团,却一直在用自己的音乐表达中亚风情。除了浓重的阿拉伯风格,音乐中还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宗教感。而我身临其境,才明白这种宗教感来自何处。戈壁的荒凉与空无把人从繁琐的生活中架空,也让人脱离人群,去单独地面对大地与天空。在这种面对里,人不禁会去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种疑问引发人强烈的宗教感,而千百年来,他们也是靠宗教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千百年后,一个叫作“唐朝”的摇滚乐队也在歌中表达过这样的疑问,而这首歌的背景也是在这荒凉的戈壁。这首名叫《太阳》的歌曲至今仍然是最有张力的经典摇滚乐曲。然而唐朝乐队的音乐中充斥的更多的是一种疑问的态度,答案甚至放到了其次。而在Dead Can Dance的音乐中,无处不在的宗教感就是一种解答。不论是在戈壁上,还是在沙漠之中,他们的音乐总是把我的目光引到天空之上。那种蓝得无限深远的天空,与这音乐合为一体,以双重的感觉留在我永不磨灭的记忆里。
在鸣沙山的沙漠里,我听的还有一种音乐,那就是《东邪西毒》的配乐,这是一个以大漠为背景发生的故事。影片更多指向的是人性、人生等哲学命题,以现代人的思考解构了一个武侠世界的传说。在这部电影里,影像与音乐本身摆脱了工具和背景的地位,占据了重要的篇幅;而它们与那个故事几乎主要构成了我真正见到沙漠前的大漠印象。它的电影配乐也经常在我的居室里播放,让我去体会人性,体会悲壮、苍凉的大漠。然而当我以一个旅行团成员的身份亲临大漠,想要靠它在精神上接近大漠,并且去注解我的大漠之旅,却产生了错位。它可以作为电影《东邪西毒》的配乐,但作为我大漠之旅的配乐,则是不成立的。我的旅行有大漠作为背景,但却没有那样戏剧性,没有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只是一上午的新鲜与刺激。这配乐小于等于电影,却大于并不等于我的旅行。也许对于一个观光客来说,大漠本身就是一首最好的音乐,当我想要按图索骥,却往往忽略了真正的千里马。
回程之时,那些旅行中的音乐在我耳边响起,似乎是对我记忆中风景的最好注解,也是对我这次旅行的最好注解,有如一场电影配乐。但又不全是,这些音乐的确为这趟旅行添了彩,却又无法涵盖这趟旅行。就像是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人生也像一场旅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使人生迸发出光彩,却又无法完全概括人生。但旅行都会有终点,人生也一样,真正的艺术却会代代留传,而光彩却不会消逝。
所以在旅行途中听一下音乐吧,它会成为旅行最好的注释;同时,也在音乐中旅行吧,不管你是否真正踏上旅途。
一维:向时间的深处旅行
风尘仆仆一路向西,列车在嘉峪关站停下。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之前对嘉峪关的印象来自于一张照片:一座古老的关隘,坐落在荒凉的戈壁上,城墙、城楼高高耸立,仿佛历史的一块碑铭。照片是平面的,这碑铭也可以算作是平面的,所以我印象中的嘉峪关也是平面的。当我不远万里,跨跃大地的张力带给我们的距离,亲临其境,才将嘉峪关从一个平面变成了立体。
但这并不是我到达并进入嘉峪关最强烈的感受。空间对于我们来说,是易于突破的。就像这样从千里之外缩短成近在咫尺,从平面变成立体。最难以突破和超越的,是时间。当我们从布满高楼大厦的现代生活中走进一个还没有前者高大的历史遗迹,最振撼我们的也许不是它的建筑样式,空间布局,而是我们似乎穿越了时间,穿越了让十几代人灰飞烟灭的悠悠千年。它的建筑样式、材料和格局似乎都是在提醒我们两个字:历史。它们仿佛是历史的凭证,让历史变得可观,可望,可感,可触。一维的时间仿佛一下变成了三维的空间。
面对这个没有被时间摧毁的古代遗迹,我们仿佛也超越了时间,与千年之前的事物相见。斑斑驳驳的黄土夯制的城墙仍然在提醒我们,时间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但这痕迹却让我们更感到亲近与信服。它的每一个坑洼都见证了时间,仿佛成为时间的固体形态;也正是这些痕迹,证明了它不是时间的赝品。
人类对于时间的确是有着一种特殊情感的。人们说正是它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死亡;人们又说,正是它让我们一点一点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而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事物,赋予我们命运的事物,却是我们无法看到,摸到,听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时间才是真正的上帝,无形的上帝。我们对于超越我们感官可感的事物认识的渴望,使上帝在宗教中呈现,变成有形的无限。同样出于这种渴望,我们也在寻找着时间的形体,颜色以及声音。在嘉峪关,时间仿佛呈现出了它的形体、颜色,甚至声音。那一面面斑驳的城墙就是它的形体,那经过太多日晒、风吹、雨淋的土黄,就是它的颜色。我为了感受这份古意刻意播放的古琴曲就是它的声音。当然还有更多,我们凭着这些似乎找到了时间。我站在这黄土斑驳的城墙前,感情复杂地绝对不止面对一堵墙那么简单。我与城墙合影,远远地靠在墙壁上,就仿佛有了一种归属――归属于时间。而我们在那里与那些城墙的合影,就像是在为我们进入过时间留下证据,就像是寻觅者与他的寻觅物的合影,甚至像捕猎者与猎物的合影。在嘉峪关里行走,我曾对自己进行暗示,要为它的高大、雄伟,设计巧妙而激动,但真正让我激动的还是它的古老。因为古老是包含着时间的。一座被修葺一新的城楼,还没有黄土斑驳的墙壁给予我的振撼更多。
在敦煌莫高窟,同样有这样的体会。在面对那两座大佛时,我以为空间上的巨大反差和对比,会让我产生强烈的感觉,但却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也许是因为逗留时间的短暂。这里也涉及到了时间。在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里,我们都只做了短暂的停留,大概几分钟。我曾把自己预先设想的振憾的缺失归咎于此,但事后想来,又不完全是因为它。对于在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来说,大佛的高度不足以让我们吃惊与振憾,壁画的颜色和图案甚至也同样不足以。这似乎是同行的游客心境平平的原因之一吧。如果忽略了具体的时间,莫高窟的旅行将会混同于任何一处古迹的旅行。就像在嘉峪关一样,我们为时间找到了形状、图案和颜色。而在这里,时间并不是平铺直叙的悠悠千年,而是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座标:唐朝。它是时间,却又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了。提起唐朝,相信太多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特定的感受,可以修饰它的词语如煌煌气象等。而在那些洞窟中,我们为这段特定的时间,为这种气象找到了对应的形状、图案和颜色。当这种现实情景与记忆中的印象相契合,它比对时间无目的无形象的寻觅给我们的惊喜更多。
莫高窟对我们的另一个震动,来自于那些斑驳的壁画,那些已经剥落的壁画。就像在嘉峪关看见斑驳的土墙一样,有一点不同的是,那些壁画原本就是美的。时间破坏了它的美。去莫高窟前夜,在敦煌夜市上逛了许多画店。那些临摹的壁画美仑美奂,给平素不太关注佛教艺术的我一种惊喜和震撼。而这些画作,都是构图完整,色彩鲜艳的。那些洞窟里的壁画从这两方面来说,似乎无法与它们相比,但人们来到敦煌,争相目睹的,却不是那些临摹的壁画,而是洞窟中已经斑驳、变色的壁画,也许因为它们是时间的真迹。而这斑驳里不仅有时间,也还有历史。历史是时间的刻度,也是时间的的横向延伸,比时间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