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第1篇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适合放风筝。于是,我和奶奶去学放风筝。

我们来到百花会展中心。把风筝打开,跑呀跑,终于把风筝放起来。奶奶把风筝越放越高。一会儿,风筝放得快看不到了。奶奶让我放,我一会儿把风筝放得要落下来。奶奶把风筝线路拿了过来,又把风筝放得很高很高。奶奶边放边说:“风筝如果往下降,就收线,等风平静了,再放线、拉线风筝就飞高了。”奶奶把风筝线又给了我,我试着放,果然,把风筝放得很高很高。我试着放了好长时间,终于学会了放风筝。

我们放累了,收下风筝,依依不舍的会家了。这一天,我学会了放风筝。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读书郎NOone

作文 zuowenku.net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第2篇

“写家乡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的习作要求。

这篇写作要求我们能对自己喜爱的家乡景物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能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做到条理清楚。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们在练习这一习作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以下不足:一是言之无物,比如说的是“优美的风景”,听起来却一点都不美,用词单调,说得也短,更没什么特色;二是言之无序,刚开始说一处景物(或一种事物),才简略地说了一两句,又说到另一处景物(或一种事物),且没有顺序。

在本期的“作文节节高”里,让我们跟着太原的小朋友游览美丽的汾河吧!他们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憾和不足,让我们一起读着、学着、进步着!

作文节节高

A语言单调的《美丽的汾河之滨》(解渝楠)

天气有些好转,我最喜爱的日子到了。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汾河公园玩。远远看去,汾河弯弯曲曲得像一条长长的龙。

我和爸爸妈妈赶紧往汾河走去,来到沙滩,我看到有的人在欣赏丹顶鹤,有的人在放风筝,还有的人在玩沙。风筝各式各样:有蝴蝶、小鱼、老鹰……五花八门,美丽极了!有的小朋友在玩沙,她在做城堡,他在做帽子,各式各样,可漂亮了!再看丹顶鹤,有谈话的,有跳舞的,还有的在唱歌。

这么美的景色,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点评:

小同学,这篇作文有点太简单了吧?对汾河总貌、放风筝、玩沙、观赏丹顶鹤的描写都可以继续扩展啊!希望你以后对景物的观察能再仔细一些、笔触能再细腻一些!

优秀级别:

B结构松散、描写无序的《美丽的汾河之滨》(常辰瑶)

太原的汾河公园美丽极了!

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论是谁,都会被它吸引。

远远地望去,汾河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又像一条条蓝色的丝带似的。

公园门口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种着许多绿油油的小草、树木,还有很多招人喜爱的小花。

公园周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

往湖边一看,很多的小鱼游来游去,争抢着食物。

站在桥上,看到数不清的车辆,小路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抬头看,看到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把风筝放到了天空中,越飞越高,不见踪影。

天真的孩子围坐在沙滩上,可爱的老人摆弄着健身器材……

汾河的夜晚,静静的,在这静静的夜晚中,月亮与星星陪伴着人们……

点评:

首先,我要表扬小作者,他的文字感觉很好,小小作文有着浓郁的散文气质。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篇作文很成功,一是作文结构太散,各小段没有重点和主次,应该把它们按照一定类别组成几个大自然段。二是描写无序,远景、小路、湖边、桥上、抬头看……分不清是按照那种顺序在描写!

优秀级别:

C想象力丰富,描写顺序有待改善的《美丽的汾河之滨》(刘一格)

汾河像一条长长的龙,又像一条蓝色的丝带。

周末,妈妈带我去汾河公园玩。走进公园里,我首先看到了小草、大树、湖水、小鱼、花。小草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把汾河包围起来,一棵棵粗壮的大树就像一把把伞将烈日遮了起来,深绿色的河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小鱼在湖水里游来游去,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将公园装扮得更加美丽。

下午,我看到有许多人在放风筝,风筝各式各样,越飞越高。沙滩上,有许多小朋友在玩沙子,沙子弄得满身都是,但他们依然很高兴。最后我去欣赏丹顶鹤雕塑,它们有的像是在聊天,有的像是在喝水,有的像是在照镜子。

夜晚,汾河公园的灯打开了,各色的灯光照射在湖面上泛起一道道彩虹,让河中的龙更加活跃,使公园的景色更加壮观!

这就是美丽的汾河公园!

点评:

此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汾河像龙也像丝带;小草“地毯”把汾河包围;大树“雨伞”将烈日遮起来;灯光让河中的龙更加活跃……这些句子都表现出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非常生动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描写顺序的应用上:第二自然段中,小草、大树、花朵应该在一起;河水和小鱼应该在一起,这样读起来才舒服!如果全文的观察顺序能按照统一的空间或者时间顺序来写,效果也会很不一样!

优秀级别:

D文字生动、描写有序、略欠特色的《美丽的汾河之滨》(武倬妤)

周末,妈妈带我去汾河公园玩,从远处看,汾河就像一条长长的、蓝色的龙,也像蓝色的丝带,美丽极了。

近看,河水变成碧绿色的了,汾河的周围有一片嫩绿色的小草,还有绿树成荫的大树,有杨树、柳树、椿树……连起来就像绿色的海洋。花儿就更美了,有海棠花、、月季花、牡丹花……这么多种花儿,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再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许多花儿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啊!水里有许多小鱼儿,有草鱼儿、青鱼儿、大马哈鱼儿……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比我们这些小朋友还淘气,有的在和别的小鱼儿说话,有的在玩捉迷藏,还有的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好玩极了!

蓝蓝的天空,上面有数不清的白云,好像一块块大棉花糖。数不清的风筝,越飞越高,越来越小,有的是老鹰的,有的是米老鼠的,有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还有的是百变小樱的……沙滩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沙子呢!我也参与了进去,我堆了一座小房子,我们玩得满身都是泥,还要玩。

过了一会儿,我又跑去看丹顶鹤,有两个丹顶鹤在聊天,有一个丹顶鹤在捉小鱼儿吃,还有一个丹顶鹤在喝水……

夜晚的汾河公园更是美丽,花草树的周围都是一个个小灯泡,亮起来五光十色的,真好看!

这就是我们太原的汾河,它让我感到自豪、骄傲!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片断训练 基本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基础不牢,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结合新课标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改进作文教学的措施,在实践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些有效的、适合于本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我经历了由旧人教版、新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这几个不同版本的教学,通过对比,我觉得还是原大纲对中年级作文的要求,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大纲规定,中年级开始命题作文,着重以片断训练为主。教材对三四年级的习作编排也是主要以片断训练为主,习作要求往往是截取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一个特点,或是事情的场面、一个情节等,不要求写出完整的开头和结尾。可新课标却取消了片断训练,从三年级刚开始接触作文,就要求学生进行篇章的练习,没有了循序渐进的过程,三至六年级的要求几乎是一样的,这样一下子拔高了作文的难度,使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从而产生了畏惧感。而且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形成了老套路,没有创新,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从三年级就开始写,所以到了高年级无论你再怎么要求,他们也只能是老马走老路。

实践证明,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在教材没有涉及片断训练的情况下,三四年级老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片断的训练。

片断训练应该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进行,要有计划地训练作文基本功。利用教材,授之以课文中所蕴含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强化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在教每册教材之前,要认真研究课文中新出现的方法,分项拟好训练计划。进行阅读教学时,揭示给学生,让他们学有所依,写有所据,并逐项落实。片断训练应为综合训练服务,为作文的综合训练降低难度。如分别进行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对话片断练习,到综合练习时,学生就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行动特点,具体描绘出人物的个性。

那么老师应如何进行片断训练呢?

第一,提供素材。在习作课上,教师提供一定的实物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写段。例如:写静物时,可搬一盆花来;写跳绳活动时,可先组织跳绳比赛;写人物的外貌时,可指定一个学生或老师自己当模特;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时,老师可随机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观察。

第二,指导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感知活动。指导观察活动首先要在观察前向学生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感知清晰。比如:学了《放风筝》,老师可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指导观察“跳绳比赛”。在观察之前提出以下要求:仔细观察人物的整体形象及表情、动作、速度等方面,并引导他们细心体会,准确描写。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规律,逐步具有独立的观察能力。指导观察方法首先应教会学生有序观察,譬如方位顺序、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时间推移顺序等。如:学了《三味书屋》,可让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其次要教会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再次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辨析特点。比如: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以老师为模特,让学生抓住老师突出的、不同于他人的一两个特点来观察,不要面面俱到,这们写出来的人物肖像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第三,指导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每两周就应该进行一次正式的写作训练。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指导。

在上写作教学课前,要精心拟定写作训练目标,认真设计写作教学计划,以避免写作教学中无序、随意等问题的出现。拟定写作训练目标和设计写作教学计划,既要具体,又要有针对性,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以便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上写作指导课时,教师要紧扣作文教学目标介绍写作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讲解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经常性强调的写作理论知识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如何让写作指导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我的教学体会是,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能把写作理论指导与教师“下水”作文结合起来,就能使写作指导课堂“活”起来,使写作指导课上得更有效果,更有意义。老师要告诉学生写片断尽管文字不多,但也不能东拉西扯,叙述要明白,条理要清楚。要把观察到的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另外要写得集中,要突出一个方面来写,要避免在一个片断里写几样事物,那样容易分散,给人印象不深。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写片断虽然内容简单,但语言运用上应当严格要求,要准确、通顺、生动。

从三年级开始,一定要通过片断练习,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为写整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丽远.浅淡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贵州政协报,2010.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第4篇

一、读写结合,提高学生感悟和表达的能力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通过读写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是一个一直深受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我坚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读写结合的习作方法进行尝试。

1.课内巧拓展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一》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断。

师:春姑娘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你们看,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从课文插图中,你们能找到春天吗?

教师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生1:春天的雨又细又小。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是的,春雨绵绵,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

教师点击“春雨”一词,多媒体课件呈现春雨洒落的画面。

生2:春天的花儿都开了。

师:春天里有哪些花会开呀?

生3:梨花、杏花、桃花都在春天开。

生4:还有迎春花。

师:让我们来欣赏这些美丽的花儿吧!

教师依次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等词语,“梨花”的呈现先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是一朵梨花从含苞到慢慢绽放的过程。

师:春姑娘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沙沙地下,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小燕子飞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梨花、杏花、桃花开了,白的、粉的、红的,真美呀!同学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回放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写话。

2.课外抓实“两本书”

我坚持指导学生做好“两本书”的工程:一本是学生自编的“书”——阅读摘抄,一本是学生自写的“书”——日记。学期伊始,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两本书”的工程计划,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的特点,进行读写结合,抓实“两本书”。主要方法是有选择地巧抓课文的四个“超链接”:链接同一作者的作品,链接同一主题的作品,链接同一题材的作品,链接同一写作手法的作品,适当地读一读,抄一抄,联系实际写一写,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查找资料、阅读、交流和习作的好习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单凭教材一个学期安排8次写作训练,不仅“量”严重不足,“质”的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教师在学生平时缺乏语言积累、方法积累和生活积累的状况下 ,不抓住读写结合活动,而是逼着学生硬写,学生怎么可能不胡编乱造,苦不堪言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假话、空话、大话连篇才怪。

二、学科整合,激发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李白坚在《大作文——写作教学中的新观念与新方法》中说:“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各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其他学科中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本学科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激发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这时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他们一定能产生一吐为快的高峰体验,从而“下笔如有神”。

如教学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看到了什么》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科学课的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个“鼻子鼻子眼”的游戏,好不好?

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通过眼睛看是观察,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口尝,用手摸也是观察。

师:科学课的第一课,就从观察校园里的大树开始吧。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

师:从图片观察大树,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树瘤、叶片、果实、藤蔓、小草、小鸟、苔藓等。

师:如果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看些什么呢?

教师发放记录单,指导学生在记录单上用打钩的方式选择观察的方法:看、摸、听、闻、抱……

师:带着目的仔细观察大树的时候,还要边观察边记录。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到校园实地观察枇杷树、广玉兰、梧桐树、桂花树,指导他们用文字、图画进行记录,然后交流。

师:课后,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大树,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作文课的教学流程:

师:在科学课上,我们观察了校园里的大树,请大家拿出记录,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学生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说清楚观察的时间、地方,观察的方法,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有条理,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学生起草成段,描写自己的发现。教师来回巡视,指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写完后,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草稿,看看自己是否写得清楚明白。

师:老师也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了,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发现啊?

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趁机指导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然后组织他们互评,修改习作。

师:让我们把修改好的草稿认认真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配上插图,比一比谁的文章好,谁的插图好。

……

新课改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补充作用,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珠联璧合,产生合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需求。

三、联系生活,开掘写作的源头活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以开掘写作的源头活水。

如学校组织放风筝的比赛,我指导学生讨论、制定活动计划:分组—设计—制作—试飞—择优参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都是习作的好素材。第一小组的学生设计制作的丹顶鹤风筝,在试飞的过程中,左摇右摆,飞得不高,被有的同学戏称为“丹顶鹤在打醉拳”。第一小组的学生回到学校后,立即召开了“诸葛亮”会议,又是找资料,又是做实验,最后他们从“鲤鱼游泳靠鱼鳍和尾巴”的实验中受到启发,改造了“丹顶鹤”的翅膀和尾巴。比赛时,“丹顶鹤”乘风直上云霄,再也不“打醉拳”了,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我趁机组织学生交流这次比赛活动的得与失,指导他们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所感写下来。有了亲身经历,他们写出的习作充满童心和童趣,其中《“丹顶鹤”不“打醉拳”了》获得了“全国小学文学社作文邀请赛”的一等奖。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56-01

一 走进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中,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悟,从“迎春”的第一朵小花到严冬的几株傲雪的腊梅,从乡间的小桥流水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能去感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及早晨黄昏的变化去细心观察,去深入体会,写一些作文、随感片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在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比比皆是,其中又蕴蓄着精神、品德、情操、性格、人情等美好的心灵内容。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去透视点滴的生活细节,由小见大,可以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产生写作激情。

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

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抒发出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审美感受力。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情境教学,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使以上三方面得到培养。

二 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可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吟诵,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体味到文章所熔铸的美的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美的旋律。例如《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赋予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笑容,石榴的笑姿和它成熟了的形状是那么吻合。读了这一段,学生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的特征,而且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则能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

相关期刊更多

记者观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青年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安徽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