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各班班主任
保育员
幼儿园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办公室,由***担任办公室主任,电话:***-*****
二、幼儿园疫情报告员职责:
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
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保育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午检也如此)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老师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排查人。疫情排查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幼儿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4.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并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资料共享平台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流程》
(3)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教育局校安办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保育员------学校疫情排查人------园长------教育局校安办------洮南市卫生防疫站。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园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3)有事由园长按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报告,无事由学校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报平安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制度》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及时了解学生患病缺课的情况和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并要及时报告给园内疫情报告员。疫情报告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登记并上报相关部门。
二、各班班主任每天负责对各班因病缺课人数进行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学生情况报告给学校负责人。
三、各班班主任要告知家长:如幼儿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主任请假,并说明病因。同时病治愈回园时,须持康复证明方能入校。
四、在园期间如发现有身体不适或体温超过37.5度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迅速来校接孩子回家治疗并做好记录。每过四个小时应联系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做好登记,如有异常应上报幼儿园疫情报告员。
五、幼儿园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各班主任要在每天的早7:30和下午1:00分别对学生进行两次体温测试,如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园内疫情防控员。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园内传播流行,园长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情报人。
二、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按照以下要求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2、在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12小时内报告。
3、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在24小时内报告。
三、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不得越级上报。
幼儿园应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园长负责制及各部门相应职责,规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内实施。
1、规定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2、幼儿园班主任老师承担疫情责任报告人,主要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幼儿园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报告,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上报靖安乡中心学校、甘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内容繁多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控制,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救治,以及贯穿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其中,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疫情信息的不准确和渠道的不通畅直接影响着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和控制[1]。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们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疫情及报告信息渠道不畅,也反映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文昌市疫情报告管理监督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疫情管理监督执法模式,我们于2005~2006年抽样调查了辖区中51家医疗卫生单位的疫情报告及监管现状并进行了汇总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文昌市辖区314家医疗机构中抽查51家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学校(幼儿园)校医室。调查抽样单位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等。
1.2 方法
按照海南省卫生监督总队设计的表格和培训要求到抽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指导。
2 调查结果
2.1 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及运行情况,见表1。表1 文昌市疫情报告管理状况(略)
2.2 疫情报告与核查情况
51家医疗机构及5家学校(幼儿园)校医室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为1 400例、疑似病例9例,其中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疫情报告例数分别为917、433、占95.8%,其他部门仅报告59例,占4.2%;检查16家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中,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的仅有3家(18.75%)。随机分别抽查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和其他单位传染病登记20例、200例和20例与文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疫情报告,复核符合率为100%、97%和80%。
2.3 传染病知识培训与考核情况
在调查的10家一级医疗机构、5家学校(幼儿园)中都有传染病疫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宣传方式有宣传栏、广播、讲座、宣传画等。
在5家学校卫生兼职管理人员与在校学生接受传染病疫情相关知识培训的3家,共培训5 959人次;传染病知识考核结果为优秀2家,良好3家。
2.4 存在问题
2.4.1 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奖罚制度不落实。大多数一级医疗机构都没有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未建立与责任报告人的报告卡交接记录。门诊部(除庆龄妇幼保健院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都未能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2.4.2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不善及运行不畅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均有统一格式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登记卡,基本上配备疫情报告电脑网络,实现了疫情报告个案管理,但部分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诊断未按照标准命名,漏、错项较多,书写潦草等。虽然已配备直报电脑,但人员素质偏低,上网操作不熟练;部分电脑未能专报专用。
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门诊日志、没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没有传染病报告卡、没有了解疫情电话、也没有参加传染病疫情培训。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这段期间,有81.25%的单位从未报告过传染病。
2.4.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有专门的疫情报告机构和人员,网络直报运行通畅,记录完整,每月有疫情分析报告,但对一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维护指导较少,且几乎没有开展对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学校(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治业务指导。
2.4.4 学校(幼儿园)
在抽查的5家学校(幼儿园),均在文昌市的文城镇,可算是上等档次。但5家单位均无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家没有晨检制度,3家没有缺课登记管理制度,2家没有熟知疫情报告电话,4家无传染病登记记录、也没有返校证明,2家专兼职的校医没有接受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
3 对策与建议
3.1 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执业的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尤其对相关的 疫情管理人员及疫情报告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推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3.2 针对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室普遍存在传染疫情报告“盲区”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这类医疗机构执业过程中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好坏与执业年审挂钩,以真正做到许可与监管衔接[2]。
3.3 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大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室、学校(幼儿园)、个体诊所、社区服务站等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瞒报、漏报或迟报现象进行检查并追究法律责任[3]。
3.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基层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定期维护和检查,24h维护应达到100%。
3.5 医疗机构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各项制度,要加强医务人员加强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疫情意识与传染病疫情的敏感性。
3.6 学校(幼儿园)除了自身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以外,还要积极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如学生缺课登记、返校健康证明、家访等。
【参考文献】
[1]陈永祥,徐克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与对策研究项目总结,卫生部《200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与对策项目资料汇编》[m].2006,6:24~25.
一、幼儿入园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二、查验范围:所有入园新生
三、查验时间:幼儿办理新入园时进行
四、查验内容:
1.有无预防接种证。
2.国家免疫规划五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及风疹疫苗完成情况,其免疫程序按省卫生厅的规定要求执行。
五、将查验情况登记在《新希望幼儿园幼儿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中,凡无接种证的,责令家长到居住地的预防保健机构办理或补办《接种证》。
六、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书面通知家长,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七、幼儿完成补种和补证后,要将补种信息及时登入《新希望幼儿园幼儿接种证查验登记表》并存档,同时将此表交接种单位。
八、对因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不力而导致幼儿园相关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2020.2.4
幼儿园应急接种操作规范应急预防接种就是在发生了某种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区内的易感者进行的紧急接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急预防接种”。
应急性接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疫苗选择准确
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是产生免疫力快,接种后产生免疫力(即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时间应短于该病的潜伏期。另外,应注意选择对潜伏期病人注射后没有危险的疫苗如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疫苗等。而乙脑疫苗、卡介苗一般不用于应急接种。疫苗使用不当可引起发病或加重病情。
二、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选择要适当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确定疫区、易感人群及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
三、接种时间愈早愈好
如果发病的时间短于先天免疫力产生的时间则达不到控制额定的目的。
2020.2.4
师生晨午检制度一、每天统计患病幼儿人数及情况,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二、保健室是晨检工作的督促管理部门,应具体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学校各班主任为本班幼儿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幼儿的晨、午检工作;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园内幼儿的晨、午检和报告工作,托幼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协助园医(保健老师)。
四、晨午检时间 :在每天上午8:30与下午2:50之前完成幼儿的晨午检,同时,保健医生填写《晨午检登记表》,各班班主任填写《幼儿缺勤排查登记表》。
五、班主任、保健老师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肤色、有无皮疹、情形;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必要时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幼儿有发热(体温超过 37.5℃)、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眼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保健老师要及时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六、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及管理制度。
(一)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班主任要将晨检结果向校医(保健老师)报告;若班级的幼儿,无人出现上述症状,亦要实行“零”报告制度。
(二)发生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必须回家或在幼儿园专设隔离室隔离,及时诊治,不得带病上课;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幼儿,在发病时期,以幼儿身体健康为主,指导就医,劝其回家休息治疗,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三)保健老师每天根据晨检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如发现聚集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按照流程和标准,及时报告。
(四)幼儿园发生疑似传染病、疑似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时,班主任或保健老师应在每日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内容同晨检。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幼儿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与其他班级幼儿在用餐、游戏和户外活动时要相对隔离。
(五)在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幼儿园应尽量避免举行春游、秋游、运动会、晚会等集体活动。如不可避免的,幼儿园在活动前应加强晨、午、晚检,充分隔离传染源,及时规范处理公共场所呕吐物,避免疾病传播流行。
(六)在晨检时间以外,师生、教职员工中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患者,均有责任及时向健老师报告。
(七)因晨检不落实责任制,或落实不到位导致幼儿园或班级出现传染病疫情,对事发幼儿园进行倒查,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追究法律责任。
2020.2.4
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登记制度为了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体系,幼儿园教师应负责对缺席儿童情况逐一登记,查明缺席原因并进行跟踪观察、随访,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在第一时间能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针对家访登记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家访频率:
对一天不来园的幼儿要进行家访,并有记录。对生病的幼儿要了解疾病的症状、诊断的结果、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日期、就诊医院。
二、家访形式:
1、电话访问或咨询联系等;
2、幼儿家长自行请假等;
3、上门家访关心慰问等;
三、家访登记:
1、对缺席儿童的缺席原因,班级教师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反馈。
2、发生传染病的患儿,保健教师及班级教师必须共同上门进行家访,宣传防病常识,帮助幼儿早日康复。
3、当班级发生同种病例2例或以上要及时做好《病因排查登记表》并上报镇中心校。
为规范我园传染病管理,防范流行性疾病在我园暴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入园需查验预防接种证二、查验范围:所有入园新生三、查验时间:幼儿办理新入园时进行四、查验内容:
1.有无预防接种证。
2.国家免疫规划五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及风疹疫苗完成情况,其免疫程序按省卫生厅的规定要求执行。
五、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书面通知家长,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六、幼儿完成补种和补证后,要将补种信息及时交靖安中心幼儿园查验,同时将此表交接种单位。
七、对因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不力而导致幼儿园相关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2020.2.4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
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每月洗1次。
6.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2020.2.4
幼儿园预防接种管理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建卡率在百分之百。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在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续发。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2020.2.4
传染病发后教室、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幼儿园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每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持续一周。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学后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天消毒工作。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六、消毒员要每天将消毒情况填入《学校消毒情况登记表》。
2020.2.4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
1、我园由时佩蓓同志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传染病疫情报告员要积极参加县教育局及卫生部门的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传染病报告员未经上级领导许可,不得随意更换。
3、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辖区内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4、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5、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并及时上报。
6、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谎报疫情。
7、传染病报告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与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0.2.4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流行,确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与报告工作。
二、幼儿园疫情报告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局报告。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等,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痛病或其它发生公共卫生事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学校疫情人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幼儿园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2.4
传染病管理责任制为推进我园健康、稳定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责任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整理隐患,扎扎实实做好我园安全工作。
1、责任制:
园长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负总则。
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
2、追究制:
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收不放过。
3、措施:
(1)实行一票否决制,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
(2)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严重危害社会的,立即上交司法部门处理。
2020.2.4
幼儿园传染病后停课复课制度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幼儿园传染病发生后的隔离工作,防止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停课复课制度。
一 、停课要求
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若发现一两个传染病者将立即对发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立即让发病者停课,若在一个班级同时发现四个以上传染病者应立即对整个班级进行停课。
二 、停课时间
严格根据各类传染病的隔离时间要求及卫生院对幼儿园的停课时间指令。
三、 复课要求
发病者在规定的隔离时间后,并在制定医院复查开痊愈证明后方可复课。
四 、复课要求
【关键词】疾控中心 传染病管理措施
前言
传染病指的是由各类病原体所引起、能够通过人际或者人与动物间传播的各类疾病总称。疾控中心往往具有患者高度集中、人员流动性大、病种多样等特点,容易造成传染病管理的困难[1],因此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始终异常严峻。疾控中心应及时掌握当前传染病的临场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传染病的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2012年对收治病例的传染病管理情况,总结目前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加强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管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全年收治的各科患者2023例,其中男1301 例,女722例,年龄分布为8个月-79岁,平均年龄为34.7岁,列为观察组,实施系统的传染病管理措施;同时选取2011年全年收治的各科患者2109例,其中男1069例,女1040例,年龄分布为8个月-83岁,平均年龄为36.8岁,列为对照组,未实施专门的传染病管理措施。
1.2 管理方法
1.2.1 全员培训,加强传染病防控及相关法律知识
设计专门的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培训课程,以科室及病房为单位,重点培训传染病传播范围、感染渠道、预防措施、控制方法及临宜等内容。并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做进一步的宣导,从而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及管理能力。此外,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加强全院人员关于传染病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能够从法律角度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管理。
1.2.2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机构,细化传染病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成一个全面而紧密的管理网络,将传染病的管理工纳入疾控中心的重点日常工作之中。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诊断、报告、评估及奖惩等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2]。具体而言,我院采取首诊负责制,在登记及报告时,应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将诊断依据、初诊情况、复诊情况逐项登记,防止出现漏报、误报及重复上报的情况。
1.2.3 加强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工作
(1)对于抗生素应采取专项管理方法,避免因滥用抗生素而造成的临床耐药实践,对传染病预防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抗生素应详细记录其临床用药情况,若遇有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50%的科室,应及时进行检查及整顿,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3]。
(2)对于医疗器械、无菌用品均应严格依照相应管理制度摆放及保存,手术器械均应严格遵守无菌管理规定,所有器械及无菌用品均设置登记卡,详细登记领取及入库情况,管理人员应及时对其保存状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核对,若有损坏或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成为传染病的感染源。
(3)全院均应加强卫生管理,将全院所有空间划分为片区交由各科室分别负责,做到每天清扫一次,对于地面、病室床铺被褥、其他用品均应采用消毒水消毒法方法进行清洗,病室注意通风透气,保持空气清新。各各科室医护人员在开展治疗工作前,均应对双手及医疗器具进行清洗或消毒。
1.2.4 建立起监管及奖惩制度
疾控中心应一方面实施从上到下的监管体系,由指定监管人员对各级、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另一方面应采用互相监督协助的方式,使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互相观察监督预防控制行为,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提出良好的意见,及时改善工作[4]。此外,还应建立起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强全员责任心,并与绩效挂钩,对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或处罚。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病率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1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 P
2 结果
2.1 传染病发病率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抗生素使用情况
疾控中心科室中,观察组未有使用抗生素超过总用药量50%,而对照组则存在7个,占总科室数的20%,观察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采用传染病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提高医疗工作安全性,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对于传染病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包括:(1)管理措施贯彻不彻底,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登记不够严谨,报告不够及时,往往存在着误报、漏报或登记不合格等现象。而我院采用加强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等方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了责任心及自觉性,使登记及上报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在改善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意识到,只有健全制度、落实权责,认真贯彻传染病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才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2)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不强。经观察发现,部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后,洗手清洁率较低,从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由于部分硬件条件较差,未能设置完善的清洁标示及非手触开关等设施,从而导致卫生状况不佳。对此,我院加强了相关培训及宣导工作,并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将医院空间分片分配到各个科室,并遵循严格的药品及器械设备使用及保存规定,从而降低感染风险。(3)检验科、放射科及门诊容易成为传染病发病的源头。对此,我院注重理顺传染病发病报告流程,加强对重点科室及环节的管控工作,协调各科室及各环节的监督及报告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染病监控报告质量[5]。
综上所述,只有从制度、规章制度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完善提升,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管理工作,降低发病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资料】
[1] 毛羽,刑红娟,张岩,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J].2009,16(2):79-80.
[2] 龚敬琴.加强传染病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J].四川医学.2009,30(5):758-759.
[3] 毛稳平.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之探讨[J].当代医学,2009,8(15):179.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原因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44-02
目前,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掌握的重要渠道就是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只有及时、有效、准确地报告疫情,才能尽最大可能地争取消灭传染病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1]。而传染病报告作为医疗机构以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准确及时地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既能使得政府决策部门全面掌握本地的疫情,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预防传染病的蔓延,又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和法律意识,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为做好疫情的报告工作,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漏报,确保报卡的质量,我科对住院病历及门诊病历进行每日及每月自查,查询门诊与住院患者的传染病漏报情况。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通过统计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自查资料,其包括门诊日志及就诊信息、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每月传染病自查小结以及疫情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导出表。
1.2 方法
疫情报告的相关管理人员每月对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使用CIS门诊临床信息系统查阅,住院病人使用力融电子病历系统查出入院登记(重点查出院诊断)以及检验科与放射科的结果登记进行查阅,形成书面自查小结,对照疫情报告员的登记及网络直报的传染病与查出传染病的资料和疫情直导网络的导出表,若传染病登记本上没有记录及网络直报系统查不到的,就定为漏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6.1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 2010年与2012年传染病的漏报情况
3年共查出应报的传染病有11811例,其中漏报的有25例,漏报率是 0.21 % 。而2010年传染病3412例,漏报15例,漏报率0.44%,2011年应报的传染病有4557例,漏报7例,漏报率是0.15%,2012年应报的传染病有3842例,漏报3例,漏报率是0.08%,从统计结果上分析漏报现象逐年降低,其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的意义,p
住院部应报的传染病有4922例,漏报5例,漏报率是0.10% ,门诊就诊病人应报的传染病有 6889例,漏报20例,漏报率是0.29% ,住院部的漏报率明显低于门诊,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门诊的漏报情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全部的门诊科室所有就诊患者进行统计,整个外科系统应报1099例,漏报11例,其漏报率1%,内科系统应报5790例,漏报9例,其漏报率0.16%,外科系统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系统,其差异性具有显著统计学的意义,p
2.3住院部的漏报情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涉及全部的临床科室,外科应报的传染病有1571例,漏报4例,漏报率是0.25%,内科应报的传染病有3351例,漏报1例,漏报率是0.03%,外科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门诊的传染病漏报病种较多,住院部传染病漏报的病种涉及7种,尖锐湿疣和肺结核两种传染病各自应报的构成比都比漏报构成比小很多,但在总漏报的病例中两者占取的比例却超过70%,说明2010-2012年我院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率高主要的原因是医疗人员少门诊量大,远远超出医疗人员工作量及医疗人员对传染病上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传染病报卡指征掌握欠缺。
3 讨论
3.1 传染病漏报的特点[2]
我院传染病漏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2012年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低于2010年及2011年。其二,住院部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低于门诊。其三,外科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高于内科。其四,重点检测传染病的漏报率比较低。
3.1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我院传染病漏报的特点,究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个别医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有些医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够强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以及传染病报告法律意识,单纯觉得预防传染病只是防疫部门的事情,而医院只是以医疗和护理为主,认为填报疫情卡大大增加自己负担,因此不及时填写或者不填写。对于传染病报告,有些医师很被动,依赖心理比较大,觉得有专职人员收卡与督察,就一拖再拖,进而导致发生传染病疫情的迟报与漏报。第二,学习传染病的防范知识的力度不够。有些医师不注重学习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法,对疫情报告的有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有的医师甚至记不熟39种法定的传染病,不清楚报告的时限,觉得有些常见的传染病报不报无所谓。甚至有的医师把疫情卡放在病例中,导致不能及时上报疫情卡。第三,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相关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医师不知道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是首诊医师负责制,虽然医院成立的有专门的传染病管理小组,以前对传染病上报的重视程度不够,病人较多,传染病专职管理人员少,必须到科室查其漏报情况,因此督查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管理上对积极上报疫情卡的意识有奖励,但是针对迟报和漏报的情况,处罚较轻,使得有些医师存有侥幸心理。第四,临床医师的流动性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由于医院急诊和门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比较集中,造成接诊患者时间比较短,加之工作忙乱,因此大大增加急诊和门诊漏报可能性。同时医院实习、进修和轮转的人员更换比较频繁,极易导致培训的遗漏。尤其是有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在初诊时没有明确地诊断,等到各种检查结果都出来后已经发展成为传染病了,因疫情报告工作不注重完整性和连续性,极易导致疫情的迟报和漏报[3]。
第五,患者自身认识不足,患者对预防保健不重视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欠缺,对主动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有些患者对传染病存在畏惧、害怕、羞于言表。六,督查力度不够。我院公卫科成立时间较短,有些工作方面未完全理顺,传染病发病病种逐渐增多,传染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感染病报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人员配置未完全到位,导致督查力度不够。
3.2 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有关对策
防止传染病漏报的有关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领导要加强疫情报告的重视,健全完善传染病防范小组。第二,我院于2012年底成立了公共卫生科,健全了各项传染病防治制度等,临床科室每科指派了一名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员,主要督促本科室的传染病及时准确上报,并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员职责。做好传染病的管理报告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第三,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法制意识。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情报告的有关知识,进而提高我院传染病的诊断水平及报告意识。同时结合各科的特点,医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包括医、技、护人员,对新入院职工做好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工作,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随时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第四,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落实,做好管理及监查工作。要完善疫情的管理、报告、自查以及奖惩等各项制度,经过标准、考核和奖惩三方面的管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有据可循。另外还要加大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量化管理。第五,定期开展传染病知识普及宣传工作,拓宽传染病普查渠道,加大传染病普查力度,提高全民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及早消除传染病。六,加强指导,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在疫情管理中,信息反馈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以互通情报,而且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疫情管理的专职人员严把卡片质量关,每月对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门诊病历使用CIS门诊临床信息系统查阅,住院病人使用力融电子病历系统查出入院登记(重点查出院诊断)以及检验科与放射科的结果登记进行查阅,根据疫情报告的管理规范,自查传染病的漏报情况,及时查找和总结漏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加强和各科室主任的信息反馈和沟通,尤其是感染管理科室的有关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工作到位,从而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云艳,姚林燕.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15-516.
[2] 舒明蓉,王星月,张卫东,等.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7,7(9):91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