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船借箭笔记

草船借箭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草船借箭笔记

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第1篇

一、转变教师角色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如我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接近尾声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草船不就完了吗?”这一问着实让我愣住了,这似乎与教学无关啊!但我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搪塞,更没有训斥,而是接过话锋说:“这好像是个好主意,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好好地研究、讨论一番。”于是,教室里读书声、议论声响起,变得热闹起来。一会儿,有的同学说:“曹操怕自己的营地着火。”有的同学说:“带上火,箭就射不远了。”有的同学说当时,江上雾大,突然敌军来袭,情况是那么突如其来,形势十分紧张,曹操哪里会去细想呢?”还有的同学说:“诸葛亮出此绝招用草船借箭,就连在一起的鲁肃也想不到,曹操是敌方,情况不明,又怎么想得到呢?”看来,这一质疑表面上好像与教学无关,实质上却是深读课文的契机。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正是因为我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师生互动中形成合作、探究的生态氛围,才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迸出智慧的火花。

二、加强正确的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自我潜能的发现,都需要教师真诚地引导。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以化解困惑,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提升认识,这样的引导才是一种有益的启迪。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使“导”与“放”相融合,做到“导”“放”适度,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相互促进,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倾听;愿听;乐听;会听;想听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对信息的接收,“听”占了45%,而“读”只占16%,可见,“听”是提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听,排在第一,足见倾听的重要性。有效课堂从倾听开始,倾听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耐心地倾听,才能进行冷静的思考。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同学的交流与评价都需要积极倾听。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激活思维,启迪智慧,提高学习的效率。听的训练要求高、难度大,难以考察,教学中常常被边缘化。

聚焦课堂不难看到:有的孩子听而不专,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任你磨破嘴皮仍不知所云。有的听而不记,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听而不思,正襟危坐,一味接收,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有甚者,索性不听,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即使张大嘴巴啊啊啊,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最令人难堪的是不但自己不听,还找人说话,故意弄出点动静以吸引别人注意。公开课亦是如此,常态课就更糟了。这样的课堂,不管教者准备得如何充分,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养成了懒散疲沓的习惯,这是教育的败笔。小学生更多的是想表现自我,而忽略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与分享,如何让他们喜欢倾听,学会有效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尝试谈几点看法。

一、语言激趣,让学生愿听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同兴奋剂,既能营造轻松、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能启迪智慧,拨动心弦,激励奋发向上的斗志。例如,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笑一个,一个孩子走了神,没有笑,老师灵机一动,说:“有的同学笑得灿烂,有的同学笑得甜蜜,某某同学笑得无‘耻’。”全场愕然,这位老师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这样侮辱学生。此时,这位老师不紧不慢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无齿”两个字说:“某某同学的笑是我们老祖宗最崇尚的不露齿的笑,这是含蓄的笑,有涵养的笑,令人回味的笑,是最迷人的笑。”全场哗然,掌声响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个个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生怕自己听岔了。

二、形式多样,让学生乐听

形式成就精彩。一堂课,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总给学生新鲜、新奇之美,就能牢牢扣住学生的心,他学习起来自然专注,心甘情愿地跟着跑,课堂效率自然高。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时,先让学生口头报分,接着是打手势,然后再写在黑板上亮分,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新奇之中,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教师偶尔故意出错也是不错的调节剂。“你觉得老师的方法没有巍巍的好,你就跟老师学”老师刚说完,一个孩子站起来:“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你觉得老师的方法没有巍巍的好,你就跟巍巍学’”“你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奖励20分。”老师这一招表面是化解出错的尴尬,实则教育孩子要学会倾听,旨在启示学生只要认真倾听就有收获。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板书字迹多变、颜色各异,肢体语言的合理搭配,都是变幻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方法引导,让学生会听

听跟读、写、说不一样。读不懂可以重复读,写不好可以思索后反复修改,说不清可以补充、再说,但听却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可能让说话人把每一句话都重复多遍。在听的过程中,如何记住稍纵即逝的信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要突破这一难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抓住“倾听做笔记”这一准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诲。听课做笔记是一种好的习惯,但对刚开始学做笔记的孩子来说,又是一种负担,很多字不会写,速度慢记不下了,不知从哪里记……当他们面临这些困难时就会失去信心,厌倦学习。如果教师降低要求,放慢速度,勤提醒,常鼓励,细指导,学生就能跟上,久而久之,倾听做笔记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能力。因为学生在听课做笔记时只要稍一走神,别人的观点就从笔下溜走,等回过神时,去的已经过去,来的连续不断,令你目不暇接,为此,必须全神贯注。

四、注重演示,让学生想听

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第3篇

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

(一)课前组织演讲。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比较强,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这个特点,课前可安排三五分钟为每个同学轮流演讲创造条件,演讲的主题和内容由学生自行选择。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课程教学。每个同学为了最好地展示自己,他们都会在课前查阅丰富的阅读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删选演讲中需要应用的内容,这一准备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演讲完成后任课老师和其他同学要进行点评,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阅读兴趣。

(二)巧妙导入新课。为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式组织教学活动前要设计好问题,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任课老师在课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题目将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还想知道哪些内容?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为学生开展阅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目标阅读课文内容,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习《大瀑布的葬礼》时,任课老师可以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通常一个人去世以后,家人会为他举办葬礼以示哀悼。但在拉丁美洲却举行了一次非常特殊而隆重的葬礼,它是为一个瀑布而举行的葬礼,并且由巴西总统亲自主持。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特殊的葬礼呢?为什么人们会为一个瀑布举行葬礼?”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将他们有效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有利于阅读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下去,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和悬念开展课文学习活动。

(三)创设教学情境。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包括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为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标题中的“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借”?课文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从标题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前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更好融入教学情境当中,促进课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再加上思考和探究,能准确把握“借”的含义,并从中得知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甚至对他产生崇敬之情,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构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面临的环境问题等内容,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借助多媒体和微课的辅导功能,课文内容的介绍和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整个课堂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应用语文教材,感受阅读教学的趣味

对语文教材进行灵活应用,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体会阅读教学的乐趣。

(一)补充教材内容。小学语文课文中会留有一些空白,耐人寻味,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任课老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点,适当补充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从而让他们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体会探究和学习的乐趣。例如,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包括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和周瑜两人斗智斗勇的背景知识,周瑜想让诸葛亮在孙刘两家面前难堪,要求诸葛亮在三天之内赶制十万支箭。但诸葛亮却知天文、晓地理,巧妙地“借”得十万支箭,最后让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能够让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周瑜、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对课文所表达的中心主题和人物性格特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延伸教材内容。阅读教学中,要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慈母情深》时,因课文表达的是慈母对子女的深情、孩子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中可以播放歌曲《慈祥的母亲》,再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作品中母亲的形象,然后由同学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慈母的形象有更为深入、形象的了解。在欣赏歌曲、观看图片、朗读等方式的综合作用下,学生会被文中的内容深深感动,心灵上获得震撼,从而激发出对母亲的无限敬爱和尊重之情,使课堂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传授自主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调动阅读兴趣,自主获取知识。

(一)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阅读教学时,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对文中有警示意义、精彩、生动的句子或段落,可以要求学生摘抄和记录。并在课后阅读和背诵,加深理解与记忆,丰富词库,为以后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摘抄名人名言,标明出处,并写出读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名片、贺卡等,让他们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效掌握阅读技巧。任课老师要向学生传授精读、略读、浏览等技巧,让他们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快速筛选信息,掌握文章大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信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注重开展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一)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课外阅读是课文内容学习的延伸,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更好地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任课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阅读能力等,推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健康的阅读书籍。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了《景阳冈》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另外还要推荐不同时期、不同派系、不同风格、不同作家、不同国籍的阅读书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并且难易程度应该适中,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阅读体验,以取得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灵活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很大帮助。任课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举办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学生视野。例如,任课老师可以举办读书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摘抄佳句欣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与互动,相互学习并取得不断进步。还可以组织话剧与会话表演,例如学习《晏子使楚》《将相和》等课文时,让学生对课文阅读内容进行适当改编,由不同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将阅读教学内容搬上舞台,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激发他们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第4篇

一、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从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尤其是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益广泛。

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默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再创作,如扩写、续写或汉字,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于是本人就在学校图书室找了几本相同的书,让学生分组读,读了以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进行评比,看哪一组读得认真,写得真实、具体,对各方面都做得好的,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都喜欢自己所在的小组能获得的成绩,所以读书时特别专心,而且还很投入,慢慢的,学生就喜欢上了读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背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少年润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雷锋的故事,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而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布置一些与所看课外书籍有关的内容。

2、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每天所布置的语文书面作业,最多二十分钟就能完成。每周的周记也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

四、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草船借箭笔记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42-0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当前,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不太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对策。

一、把握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只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感受故事的情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抛出了问题:“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学生纷纷猜测、讨论吴用的结局。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在下一堂课开始前以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时间,把课文讲活了,而且留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精选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也欠缺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与课文有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并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阅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初步阅读,在下一次授课时,教师再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说,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能想得起关于诸葛亮的哪几个故事呢?

生A:草船借箭。

生B:还有三顾茅庐。

师:不错,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

生C:我还记得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是说周瑜跟诸葛亮的。

师:这是《三国演义》里周瑜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为什么世上已有了他,老天还要生出一个诸葛亮呢,表明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

通过以上方式,笔者将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事倍功半。阅读方法有泛读、速读、精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选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内阅读的方式,进行反复的精读;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读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阅读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与心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对于阅读过程中觉得特别欣赏的部分,可以抄在笔记中。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并注重融会贯通,将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还注意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只有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真正地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