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4.024
今年上半年,我作为一名高三化学老师有幸参加了全市组织的高三化学教学观摩研讨课,亲眼目睹了各位老师的课堂风采,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堂课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此介绍给各位,与大家共享。
一、教学前,认真准备优质的教案
教案,顾名思义,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其实质是将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处理、整合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更是学生探求知识奥秘追求美好未来的学习动机。教案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手中的教案就如同木匠手中的斧子,音乐家心中的乐谱、画家手中的画笔,是授课者上课的工具。有了它,教师上课时心中就有了谱,就有了清晰的思路和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不同问题的解决预案。
课前,我们所有参与观摩课的老师人手一份教案,从教案中我们就能够看到授课者的良苦用心。首先,授课者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不仅考虑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还考虑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现实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高三学生,二轮复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重点知识,争取在高考中一举中的,授课者也正是从这一方面出发,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一直体现这样的思想。其次,授课者的教学构思非常巧妙。我们观摩的是一节《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课,授课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共从十个方面分析了常见离子方程式的错误原因,并在每一个错误原因后面列举了历届高考题中的原题和自己在此基础上选择的改编题,这样不仅有一个原音重现的过程,还有一个在原题基础上的突破、变通过程。学生一方面对高考题有一个初步认识,另一方面又能让自己了解对这一知识点以及类似的知识点掌握到怎样的程度。下课前,授课者选择了一些常见《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当场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至此,整个教案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二、课堂上,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优秀的教案固然是一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光有教案,而缺乏优秀教师来驾驭课堂,也不会成为一节优秀的观摩课。这就如同作曲家有了优美的曲谱,还需要作词家优美的词曲、音乐家完美嗓音的共同演绎。教学过程中,教案如同词谱,教师如同词曲,而学生的作用很显然就是一个音乐家,而学生能不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则需要教师的引领、指导。课堂上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整体活动过程的调节者的角色。
一是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一个新问题,让学生试着去解答,去抢答,各自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分小组讨论,进行评价与全班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肯定或否定,使全班同学在认识上达成统一。利用学生不满足现状,追求新鲜感、多样性、开拓性的心理,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才华的机会,使他们充满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是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开放式思维。我们观摩时间是下午第一节课,同学们的情绪还没有被调动上来。如果一上来就切入主题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授课者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上来就将同学们一个个设计成市场管理员:如果你是一位市场管理员,今天上司派给你一项任务,请你检查市区某一农贸市场的蔬菜是否达标,你将从几个方面着手。这时,同学们七嘴八舌迅速讨论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随后,授课者话题一转说:“那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与他差不多,只是调查的对象不一样而已。”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由于离子方程式的错误原因较多,授课者又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由同学们总结出常见的错误原因,一组同学回答后,其余各组再做补充,看哪一组总结得又多又全面。经过几个小组的发言,老师再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这样存在的几大错误原因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他们分别是:
1.浅层次判断
(1)质量、离子电荷是否守恒;
(2)微粒符号是否准确;
(3)连接符号是否准确(=,?葑)。
2.深层次分析――反应原理是否准确、全面、是否符合事实
(1)反应原理是否准确、全面;
(2)沉淀反应要考虑沉淀的难易;
(3)氧化还原反应要吻合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得、失电子同时且相等);
(4)氧化还原反应要考虑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对反应的影响;
(5)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如试剂的滴加顺序、电解使用的电极材料等);
(6)溶液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7)量对反应的影响(少量、足量、指定量、多种微粒反应时的先后顺序与量的关系);
(8)反应物微粒之间量的关系是否准确(或符合物质的组成、或符合反应事实、或符合特定的要求等)。
这时授课者又重新回头看,具体阐述每一个错误原因,并辅以相应的高考题加以分析。分析完后,立即用变式训练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保每一步的完整性。在完成变式训练时,又采取了多种方式,有请学生黑板板书的,有请学生当堂发言的,也有一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的……总之,通过这些方法,使老师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迅速作出相应改变。
三、下课前,当堂检验教学效果
课堂相关内容结束后,同学们人手一份练习,当堂检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我们也做了细心的观察,基础扎实的同学能够完成十之八九,基础差一些的同学也能完成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题目。特别说明一下,我们观摩的是一所三星级高中的高三化学授课,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些,一个知识点掌握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成功了。
四、下课后,善于征求同学的意见
1 设计思想
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
2.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3)通过网络图的展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
[教师]展示图片。硫和含硫化合物古人早已熟知并有所应用,比如朱砂(见图1),红色晶体HgS,古时有些炼丹士把它作为仙丹献给皇帝。还有雄黄(见图2),听说过它的用途吗?
[学生]雄黄酒。
[教师]没错,洪七公就是用它泡酒来驱赶欧阳锋的毒蛇阵。雄黄还有一近亲,那就是雌黄(见图3),听说过吗?你们肯定听说过,有一成语叫信口雌黄。知道什么意思吗?
[学生](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回答)表示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教师]随口乱说话与这个含硫矿物有何联系呢?
(学生陷入沉思,有些学生干脆拿出汉语大辞典查阅起来)
[教师]原来古代的纸大多是带黄色的,人们在修改文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上面,利用了雌黄带黄色的特性,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于是就有了信口雌黄这个成语。
(学生听后很满足地点点头。)
[教师]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如此多姿多彩的含硫化合物,有没有带给我们硫单质呢?
[学生]有,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教师]展示实物“硫粉”,并取其少量加入到水中。
[学生]哦,它是一种淡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教师]请同学回忆先前知识,尝试写出多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归类,说明归类的依据。
[生甲]根据化合价分为-2,0,+4,+6,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Na2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BaSO4等。
[生乙]根据物质类别分为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和盐,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BaSO4等。
[教师]根据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维度板书学生所述的含硫物质,建立隐形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改变课本“交流与讨论”中直接让学生按化合价书写含硫物质的题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已学知识,建立分类思想。
环节二 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
[教师]这些含硫物质之间如何进行转化呢?请同学们写出课本“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1)汞与硫磺在常温下化合生成硫化汞
(2)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
(4)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教师]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并得出物质相互转化的结论。
[生甲]通过判断化合价是否变化得出1和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和4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生乙]我们可以得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的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二维坐标图中的横坐标(物质类别)和纵坐标(元素化合价)的相关内容。
网络图中横向(物质类别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纵向(化合价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从而完成横向为物质类别维度、纵向为化合价维度的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含硫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环节三 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完[欢迎光临]成了网络图的绘制,现在请同学们举例“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生甲]根据硫能和汞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利用硫粉来处理温度计不慎打碎时洒落的汞。
[生乙]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也实现了硫的相互转化。
[生丙]对了,还有燃煤烟气脱硫。
[生丁]还有实验室里亚硫酸盐药品的保存,当然这个是要避免含硫物质间发生相互转化。
………
(同学热情高涨,纷纷举例,一展身手。)
设计意图:从化学到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然除了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实现了硫的转化,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观看视频“火山爆发”。)
[教师]自然界通过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物质在大气、地表及地下实现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在本节课开始时看到的多姿多彩的含硫矿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不仅生产及生活中存在含硫物质的转化,大自然火山喷发也实现了硫的循环。让学生体会到火山喷发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也有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它是自然界中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以辩证的观点、动态的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环节四 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
[教师]同学们,构建网络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与你们同龄的学生所绘制的各种形式元素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见图11)。请你在课外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作业: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4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4.1 教学目标明确
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7年。纵观教师教学的实践层面,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等教学问题的处理上仍主要基于教材、教学经验。课程标准尚未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的决策依据,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的原点”的观点[3]。本节课可以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范例。教材内容不多,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和想象空间,教师在研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规划课堂程序,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如“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上,补充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的探究实验,可以说目标明确到位,探究有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有效。
4.2 教学框架清晰
本节课从四个维度展开了教学活动,环节一: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从生活中常见的含硫矿物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硫的世界,并从不同角度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环节二: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从课本中的“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入手,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二维坐标图中填入相关[欢迎光临]物质,认识物质分类与硫元素化合价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完善二维坐标图。环节三: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环节四: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通过来源于学生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图,让学生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书中原有的教学方式,选择了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教学明线,以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作为暗线贯穿始终,并且明线暗化,暗线明化。整节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特别是结尾采用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也从中体会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让人耳目一新。
4.3 教学手段丰富
整节课不仅用精彩的语言来解读文本,用漂亮的板书体现知识的逻辑性,还通过各种媒体如图片、实物、视频、实验等途径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张张漂亮图片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五彩纷呈的实验现象背后,诉说着一个个科学道理。
总之,上好一节课,让笔者又多了一次新的经历,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倾听其他老师的指导,整个过程让笔者收获颇多,这种收获在平常是很难体验到的。通过这次评课活动,深深感到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撑,包括各种教学资料收集、教学媒体使用、校本教研的开展、同伴的建议和教师个人的努力及平时的积累。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徐瑞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分类的实验,初步概括和提炼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的动态生成结构[4]:(1)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畅的主题或专题线索(教与学的思路);(2)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之间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3)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我们认为一节好课不仅要注重其知识性,还要注重其思想性、趣味性、知识的广博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明确课标和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博览全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3~94.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12~15.
关键词: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教学实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3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笔者有幸代表宁波市参加了浙江省2011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并获得一等奖。现将该课堂教学实录整理成稿,与大家交流。
1 设计思想
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
2.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3)通过网络图的展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
[教师]展示图片。硫和含硫化合物古人早已熟知并有所应用,比如朱砂(见图1),红色晶体HgS,古时有些炼丹士把它作为仙丹献给皇帝。还有雄黄(见图2),听说过它的用途吗?
[学生]雄黄酒。
[教师]没错,洪七公就是用它泡酒来驱赶欧阳锋的毒蛇阵。雄黄还有一近亲,那就是雌黄(见图3),听说过吗?你们肯定听说过,有一成语叫信口雌黄。知道什么意思吗?
[学生](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回答)表示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教师]随口乱说话与这个含硫矿物有何联系呢?
(学生陷入沉思,有些学生干脆拿出汉语大辞典查阅起来)
[教师]原来古代的纸大多是带黄色的,人们在修改文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上面,利用了雌黄带黄色的特性,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于是就有了信口雌黄这个成语。
(学生听后很满足地点点头。)
[教师]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如此多姿多彩的含硫化合物,有没有带给我们硫单质呢?
[学生]有,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教师]展示实物“硫粉”,并取其少量加入到水中。
[学生]哦,它是一种淡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教师]请同学回忆先前知识,尝试写出多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归类,说明归类的依据。
[生甲]根据化合价分为-2,0,+4,+6,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Na2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BaSO4等。
[生乙]根据物质类别分为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和盐,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BaSO4等。
[教师]根据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维度板书学生所述的含硫物质,建立隐形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改变课本“交流与讨论”中直接让学生按化合价书写含硫物质的题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已学知识,建立分类思想。
环节二 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
[教师]这些含硫物质之间如何进行转化呢?请同学们写出课本“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1)汞与硫磺在常温下化合生成硫化汞
(2)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
(4)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教师]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并得出物质相互转化的结论。
[生甲]通过判断化合价是否变化得出1和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和4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生乙]我们可以得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的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二维坐标图中的横坐标(物质类别)和纵坐标(元素化合价)的相关内容。
网络图中横向(物质类别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纵向(化合价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从而完成横向为物质类别维度、纵向为化合价维度的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含硫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环节三 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网络图的绘制,现在请同学们举例“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生甲]根据硫能和汞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利用硫粉来处理温度计不慎打碎时洒落的汞。
[生乙]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也实现了硫的相互转化。
[生丙]对了,还有燃煤烟气脱硫。
[生丁]还有实验室里亚硫酸盐药品的保存,当然这个是要避免含硫物质间发生相互转化。
………
(同学热情高涨,纷纷举例,一展身手。)
设计意图:从化学到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然除了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实现了硫的转化,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观看视频“火山爆发”。)
[教师]自然界通过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物质在大气、地表及地下实现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在本节课开始时看到的多姿多彩的含硫矿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不仅生产及生活中存在含硫物质的转化,大自然火山喷发也实现了硫的循环。让学生体会到火山喷发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也有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它是自然界中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以辩证的观点、动态的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环节四 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
[教师]同学们,构建网络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与你们同龄的学生所绘制的各种形式元素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见图11)。请你在课外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作业: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4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4.1 教学目标明确
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7年。纵观教师教学的实践层面,对于“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等教学问题的处理上仍主要基于教材、教学经验。课程标准尚未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的决策依据,于是我们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的原点”的观点[3]。本节课可以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范例。教材内容不多,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和想象空间,教师在研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规划课堂程序,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如“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上,补充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转化的探究实验,可以说目标明确到位,探究有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有效。
4.2 教学框架清晰
本节课从四个维度展开了教学活动,环节一: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从生活中常见的含硫矿物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硫的世界,并从不同角度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环节二: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从课本中的“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入手,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二维坐标图中填入相关物质,认识物质分类与硫元素化合价之间的联系。再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完善二维坐标图。环节三: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通过学生的发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环节四: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通过来源于学生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图,让学生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书中原有的教学方式,选择了以化学学科知识为教学明线,以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作为暗线贯穿始终,并且明线暗化,暗线明化。整节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特别是结尾采用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也从中体会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让人耳目一新。
4.3 教学手段丰富
整节课不仅用精彩的语言来解读文本,用漂亮的板书体现知识的逻辑性,还通过各种媒体如图片、实物、视频、实验等途径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张张漂亮图片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五彩纷呈的实验现象背后,诉说着一个个科学道理。
总之,上好一节课,让笔者又多了一次新的经历,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以及倾听其他老师的指导,整个过程让笔者收获颇多,这种收获在平常是很难体验到的。通过这次评课活动,深深感到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撑,包括各种教学资料收集、教学媒体使用、校本教研的开展、同伴的建议和教师个人的努力及平时的积累。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徐瑞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分类的实验,初步概括和提炼出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的动态生成结构[4]:(1)经互动后生成清晰流畅的主题或专题线索(教与学的思路);(2)紧扣能够体现教与学之间本质联系的关键性教学细节;(3)形成融会贯通、和谐自然、科学而又艺术的信息同构。我们认为一节好课不仅要注重其知识性,还要注重其思想性、趣味性、知识的广博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明确课标和教学要求,要吃透教材、博览全书,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3~94.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12~15.
【关键词】中学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
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开好新学期的第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第一堂课也就是序言部分。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
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三、 加强课外活动策略
关键词:课例研究;操作策略;教师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16-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4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活动[1]。
课例研究是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中难点、疑点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选题――设计――实践――反思”四个阶段。
选题。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于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问题通常就是课例研究的主题。
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教学方案。
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他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反思。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意见和措施,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
课例研究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要关注哪些问题,进而提高课例研究的质量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则课例研究实例,然后进行一番思考探索。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n例研究报告
一、选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较为全面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本单元的第3课题,本课题在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价值:
(1)丰富对物质多样性的认识。本单元主要研究了含碳元素的一类物质,如课题1出现碳的多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而本课题则涉及到碳的两种氧化物、H2CO3、CaCO3等,这不仅是物质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这一化学观念,加深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题1碳的不同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比较,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想,本课题可遵循这一认知物质的逻辑主线,展开对CO和CO2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
(3)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实际的联系。本课题学习的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学习这些内容时,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落实三维目标。
(4)体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本课题可结合课题1所学,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学会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探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一清晰认识,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进行方法论的铺垫。
那么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如何实现上述四方面的学科价值呢?以此为选题依据,进行课例研究。
二、设计和实践
(1)教学设计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也有所了解,但所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片段的。故本节课初始阶段通过“温故知新”、“各抒己见”环节让学生充分暴露前概念,然后在一系列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构建新知识、新概念,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内。
由于本课题内容较多,且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故我对教材重新整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先安排学习一氧化碳,再探究二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和碳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我将两者进行类比同化,降低学习难度。二氧化碳的教学则采用实验探究法,以“猜想设计实验动手验证得出结论”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体味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实践
【温故知新】
1.回忆在课题1中学习过的有关内容:
(1)碳在氧气中燃烧会由于氧气量的不同而出现哪两种产物?
(2)木炭还原氧化铜,写出化学方程式。
2.比较这两种生成物的分子结构、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大胆猜想它们的性质会有什么区别。
【各抒己见】说说你对这两种气体的认识。(有条理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引入新课】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中,你接触过一氧化碳吗?
(点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知道煤气的用途吗?
(课件)一氧化碳燃烧的图片。
【新知讲授】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由此可知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与前面所学的氢气相同,在点燃一氧化碳之前,需要检查气体的纯度。
过渡连接:碳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如何变化呢?
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2价,有变成最高价+4价的趋势,如果该反应中的氧元素不是由氧气提供,而是由其他含氧物质提供,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回顾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2CuO CO2+2Cu。
如果由氧化铜来提供氧元素,请你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CO+CuO CO2+Cu
一氧化碳能和碳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也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利用这个原理,常用来冶炼金属。
【过渡】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是否也具有上述性质呢?为什么?
【小结】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已经达到最高价+4价,所以不具有和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让我们乘上开往智慧隧道的列车,一起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科学探究一】二氧化碳与灭火
(学生实验)如图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科学探究二】二氧化碳遇到水
(学生实验) 在收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变瘪。
(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瓶子变瘪。
(演示实验) 把瓶内的液体喷到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纸花上,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小花变红色。
(提出问题)瓶内到底存在哪些物质呢?使小花变色的又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设计实验)
(学生先提出假设1和2,教师逐步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既不是二氧化碳使小花变色,也不是水使小花变色。
(学生提出假设3,实验证实后,提出新问题)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小花变红,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把稀盐酸、稀醋酸分别喷到小花上,发现小花变红色。
(讲解)石蕊遇到酸溶液会变红色。
(推测)瓶内肯定含有一种酸。这种酸称为碳酸,即H2O+CO2 H2CO3。
(小结)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还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猜想要周全、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要缜密。
再回过来观察刚才变色的小花,发现已经褪色了,说明碳酸的性质稳定吗?
不稳定,H2CO3 H2O+CO2。
【科学探究三】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
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的时候,会发现什么现象呢?有大量气泡冒出。
(设计实验)如何证明“雪碧”中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呢?
方案一:取少量汽水于试管中,滴加石灰水。
方案二:打开汽水瓶盖,在瓶口罩一个烧杯,然后倒转烧杯,向烧杯中注入石灰水。
方案三:瓶口连接带导管的橡皮塞,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演示实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这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
【小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对孪生兄弟,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性质迥异。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来决定的。
【资料链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一氧化碳的毒性(视频)
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呢?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中,常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超标。
4.温室效应
【构建物质转化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碳家族的许多物质,如C、CO、CO2、H2CO3、CaCO3等,请同学们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反思
Ρ妊√馐敝贫ǖ乃母瞿勘辏其中三个目标比较圆满达成。但由于课时紧张,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比较薄弱,即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有所欠缺。针对现在社会上将化学“妖魔化”的不良倾向,我们应重视物质用途的教学,以此凸显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对于温室效应,除了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更要介绍如何用化学方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此来彰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建议: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教学,可提示“性质决定用途”,由学生自主梳理完成,教师引导、拓展。温室效应的教学,可设计为“调查报告”形式,由学生课后完成,要突出“用化学方法防止温室效应”。
分析上述案例,结合多年的教研经历,笔者认为,教师要提升课例研究的水平,应把握好以下三点操作策略:
一、选题要有代表性
课例研究的应该是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和疑难,也就是说选题要具有代表性。由于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才会有持续、迫切的动机去研究、去解决;由于是来自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这样研究的目的更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更具操作性,研究的结果更具可测性。上述报告中选题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该课题是初中化学的经典课题,教学法可谓“百花齐放”。由于课题内容丰富,大多数教师会将其分两课时完成,“二氧化碳”一课时,“一氧化碳”一课时,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不多赘述,但有“割裂”之嫌。如能在一课时中将“两兄弟”整合对比研究,同中求异,则更能体现物质的多样性,对比性质的差异后,回溯结构分析原因,推演两者用途的差异,这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主线清晰明了,整个教学浑然一体,更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该课例研究的选题是有代表性的,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
二、设计要有新颖性
课例研究中的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种方式:(1)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2)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教学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教案。课例研究是为了突破一些长期困扰教师的教学问题和疑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创新可能会失败,但也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再经过后续“反思”阶段的“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日臻完善,最终找到问题的满意答案,这才是课例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上述报告中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如改变教材结构,联系碳的化学性质先学一氧化碳,同化新知,降低学习难度;再如利用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让学生推测二氧化碳是否具有一氧化碳的性质,渗透了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思想方法;再如最后用“转化关系图”打通物质间的联系,将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便于学生后续学习的迁移运用,实是“点睛之笔”。
三、反思要有可行性
在“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及课程改革理念的冲击下,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课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验的传递,而且更关注理念的更新,注重教师合作与反思的运用,侧重于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学实践者。从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上讲,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反思的目的是要找出教学设计、实践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因此反思不要空谈,而应根据课堂观察的结果,对照选题时所列出的若干问题,扎扎实实地谈不足、谈改进措施,措施要具体、要可行,以此形成二次上课的方案。如上述报告的反思中提到“由于课时紧张,对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比较薄弱”的问题,提出“学生自主梳理和课后调查报告”的改进措施,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解决了“课时和教学深度”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