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稳定评价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重大决策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作者简介:孙艳,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满娜,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概述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含义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出台或审批实施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大改革的措施等事项,对其中可能存在影响社会的稳定的隐患和风险,在是否合法、合理、是否可行、可控性等方面利用科学的手段,系统的分析评估,以此为基础制定有关应对风险的方法措施,化解矛盾,确保重大决策顺利实施,维护社会和谐。
各地党委、政府已经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出台了一些关于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办法,风险稳定评估机制也开始一步步的建立,很多地区已经有了对于重大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行了实际操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制度层面已经获得的成绩
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推进。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管是重大事项的开展还是重大决策的实施,我们都要对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评估,但以往更多是决策圈内的闭门权衡。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对社会进行风险评估时就会规范化。基本形成的一套固定的框架和程序,使得风险评估更加刚性化,增强了评估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信性。
2.对严重冲突可以进行有效防范。最近今年,有些官员在错误的权力观、价值观的思想作用下,通常脱离群众,疏于研究民生、民情和民意,常常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强强制推行,导致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冲突事件越来越多。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开始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级政府的社会风险意识也逐步的得到了提高,明显了压缩了盲目决策的空间。从推行情况看,暂缓实施或不实施没有通过评估的重大事项被,对防止了一些严重冲突事件的发生十分有效。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瞻性不断增强。有些政府总是在冲突事件发生后才被引起重视,政府的行为总是滞后于危机的爆发,常常成为“救火队员”。这种对于危机的管理机制,属于处理冲突的范围,对冲突的化解和防范的作用相对较小。为此,政府必须要有预见性,而且要有相应的制度加以支持,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机制设计与实践对切实提高危机管理前瞻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各种事项和冲突进行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这种制度设计能够将冲突能量在前期进行化解、转化,从而防止冲突能量的集中爆发。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能够增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水平,确保依法、民主、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能从根源上预防和化解很多社会矛盾,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试点运行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态度淡薄,思想不统一
有的地方党政领导针对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态度淡薄,重视度不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加之近年来实施的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上级过于强调工程开工时间和进度,便成了地方和部门领导敷衍搪塞风险评估的借口,有的认为开展稳评会耽误工夫、降低决策效率、妨碍经济发展。个别单位负责人视稳定风险评估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
(二)健全稳定风险评估细化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办法、细则来看,对稳评的方法和标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缺乏对具体稳评项目实施稳评的程序性规定,对稳评报告的格式要求也不尽统一,也没有详细规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稳评责任主体存在不明确现象
重大决策稳评工作中遵循“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由决策单位牵头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的过程和结果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目前可见的稳评办法和细则等规定性文件来看,稳评可以有重大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制定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部门及重大工程的申报部门作为负责组织实施稳评的责任主体。确定稳评责任主体标准的多样性,往往会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尤其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政府具体工作部门之间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稳评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稳评结论的科学性降低。
(四)稳评总体质效不高
稳评工作对于基层维稳工作人员来说仍然是新生事物,在对基层维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次数少、方式单一、对象范围不广,而且很多地区维稳机构尚不健全,专职维稳工作力量单薄,基层工作人员对维稳的业务不熟练,流程不熟悉。 又的评估责任主体单位在工作中即使开展了稳评工作, 也存在不会撰写稳评报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稳评的总体质效不高,没有达到“应评尽评”的稳评工作要求。
(五)第三方稳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尚需要建立一定的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某些重点项目的建设、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重大改革等事项的稳定风险评估往往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的参与, 涉稳隐患和问题要通过专家的专业分析才能发现,从而制定规避、防范稳定风险的措施和对策,所以要设立专家库并集中整合。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国家主管部门对事关国家产业布局规划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局的重大项目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石化产业、核电项目、高铁建设等重大项目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计民生,也与环保、安全等百姓关切密切相联。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要确保这些涉环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除了有关地区、单位要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科学论证、规范稳评外,另一方面,亟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规划、审批这些重大项目过程中,应站在国家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合理做好规划和项目审批,一旦遇有地方群众无端地反对、抵制,国家主管部门应理直气壮地发出“国家声音”,帮助地方政府摆脱片面追求GDP的负面形象,防止“项目一出台,麻烦跟着来”。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严格遵循经济规律,不断增强石油化工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确保产业布局规划一经出台,就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在重大涉环保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二)各级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广东“茂名PX事件”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权威媒体就如何正确认识PX项目,通过采访清华大学学生和石化专家访谈等形式及时有效开展PX项目不是“剧毒”的正面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而地方主流媒体在做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工作中,如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当地群众吐槽、指责甚至是对抗。建议宣传部门继续加强对涉环保重大项目建设的宣传指导工作,总结中央权威媒体对石化项目的正面宣传经验,组织指导相关媒体适时适度做好重大化工、核电等项目科普宣传工作,重点宣传重大涉环保项目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公益设施的公益属性,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理性地认识重大环保项目。同时,要重视提升大众媒体的角色,在信息宣传平台中,媒体承担着考察社会风险状况、引导公众的导向等多重任务。所以,要使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证真实可靠的消息,避免片面、不当的采访和报道,给地方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区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作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平台,它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六位一体”的功能,是否在现有的资源投入水平下达到了最大的产出,是否满足了大部分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获取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2011年的运行监测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其进行效率的比较分析,分析各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率的状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决策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湖南省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调查及2011年湖南省卫生部门统计报表数据。湖南省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调查包括了湖南省14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衡阳市、益阳市、常德市、邵阳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及自治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管理考核(组织管理、资金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业务考核(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以及效果考核(社会效果)。2011年湖南省卫生部门统计报表数据包括2011年各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人员数、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服务情况、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住院服务情况以及2011年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财务收支情况。
1.2 研究方法DEA是一种基于投入一产出理论,以资源的利用所实现其职能的效益为评价标准来测量相同类型的若干系统或部门――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相对效率的一种方法,是基于数学规划模型来估计有效生产的前沿面,再将各个决策单元与此前沿面做比较,进而衡量其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凡是处在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EA就可以认定其投入一产出组合最有效率,并将其效率指标定为1;而不在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则被认定为无效率,同时,以效率前沿面的有效点为基准,给予一个相对的效率值(≥0,≤1);此外,还可以判断各决策单元投入规模的适宜程度,并给出各决策单元调整其投入规模的方向和程度。
本研究以湖南省14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为决策单元,以总支出、职工总数、机构数为投入指标,以总收入、门诊医疗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次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产前健康管理人数、儿童健康系统管理人数、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人数、预防接种建证率、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中心综合考核评分、中心业务考核评分为产出指标。根据湖南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不同的指标组合构建了5个模型(见表1),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DEAP 2.1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由表2可见,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水平差异较大,离散程度较高。在服务产出方面,门诊医疗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健康讲座与咨询次数、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的变异程度也较大,说明市与市之间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产出绝对值上相差较为明显。但在预防接种建证率和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上,均几乎达到了100%。
2.2 计量结果 本研究采用了DEA的固定规模报酬模型(CCR模型)和可变规模报酬模型(BCC模型)对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表3和表4列出了评价模型的计量结果。其中,模型1和模型2以最基本的人力、物力、财力指标作为投入,把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等的服务产出量作为产出指标,说明物质投入与服务产出的关系;而模型3、模型4以及模型5通过把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等服务产出量作为间接投入指标,以中心的综合考核评分以及中心的业务考核评分作为产出指标,把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果纳入了评价分析中。
模型1 说明了资金及人员的投入与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服务产出之间的效率情况。结果表明,在14个市中自治州虽然被CCR模型界定为有效决策单元,但从超效率模型的结果得出自治州属于默认有效决策单元,也就是说自治州被评为有效完全是因为其投入指标数值太小,没有相似的市进行参比而被判定为有效,所以自治州并非处于生产前沿面上。还有在BCC模型中,被评为有效决策单元作为标杆的重要性可通过其他决策单元参比的次数以及参比总权重来判断,一般认为被参比次数越多,参比总权重越大,那么标杆意义也越大。根据表3的结果显示,湘潭市和衡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标杆意义相对比较突出。而结合表4的结果发现,益阳市的效率状态最差,其低效率的造成不仅仅与其规模效率不佳有关,其纯技术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模型2 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不动产投入的指标(机构数,指各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数),同时削减了在慢性病管理服务方面的代表指标,结果再次验证了衡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14市中的标杆意义,同时益阳市也被证实为效率状态相对较差的市。还有益阳市和常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可进一步加大规模投入;而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认为其低效率可部分归因于规模不适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即这部分资源投入并没有完全被产出所吸收和反映。
模型3 区别于模型1与模型2,其选择了中间过程指标作为投入指标,把考核评分作为最终的产出指标,分析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促进、妇幼服务、慢性病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中心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治州和益阳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被界定为有效的决策单元,并且还具有标杆意义。一方面说明服务系统效率未必与服务产出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中间过程指标高不一定评分就高,间接说明服务产出量多不一定效果就最好。另一方面说明服务系统效率是一个相对值,产出少,但其投入也少,那么其效率就有可能高。
模型4 分析了健康档案规范建档、健康促进、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业务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在该评价模型中,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仍被界定为有效单元,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被评为有标杆意义的单元。而且大部分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处于0.900以上,从健康档案建档、健康促进、预防接种和儿童健康管理方面来看,所有决策单元实现其职能效益的程度均较高。在表2中可得所有决策单元预防接种建证率的平均水平高达98.772%,说明了模型结果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相符。
模型5 分析了健康促进、妇幼服务、慢性病管理的间接投入与业务考核评分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把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评为有效单元,并具有标杆意义。从直接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得到服务产量中间指标构建的评价模型看,益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模型1和模型2中被评为效率状态最差的单元;然而把服务产量中间指标作为间接投入指标,以纳入效果评价的考核评分作为产出指标,其所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时得出益阳市和张家界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均是有效单元。这样看似相互矛盾的结果其实并不矛盾,反而更充分地说明了DEA是一种基于相对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有效避免了运用绝对值进行评价呈现的“马太效应”的弊端。
3、讨论
本研究应用DEA,采用“投入一服务功能一产出”的评价模型,对湖南省14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从纳入效果考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
3.1 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认为其低效率可部分归因于规模不适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而造成冗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没有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产出效率,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粮油检验;现状;发展方向;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63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安。粮油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粮油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赋予了粮油检验工作的新内涵,我们应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做好粮油检验工作,充分发挥粮油检验工作的社会效益。
粮油检验主要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粮油及其制品在物理特性、食用品质、储藏品质、营养品质、卫生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粮油检验工作关系到人们健康和社会稳定,是粮油食品流入市场、流向百姓餐桌之前的重要“关卡”,提高粮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粮油质量检验和监管工作,已经成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1粮油检验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油z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部分粮油检验机构都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特别是基层检测机构甚至陷入了运行困难的窘境。首先,仪器设备落后,检测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其次,检验技术淘汰,基层的检验机构基本上没有大型检测任务,导致长久以来检验技术落后淘汰。最后,粮油检验工作人员整体老化,粮油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导致粮油检验机构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2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方向
为了使粮油质量安全更好的发挥社会职能,更好的服务民众,且根据现阶段粮食质量检验工作的现状和食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国内外粮油质量安全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2.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检验人员队伍建设
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人员技术水平是影响粮油检验工作的直接因素,决定了一项检验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为了与新形势下粮油检验工作相适应,粮油检验机构必须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检验技术。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首先,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的专项资金,尤其是相关资金扶持政策应向基层检验机构倾斜,以确保检验环境的改善和检验设备的更新。其次,注重培养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开展内部学习,吃透内部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积极向上级部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可以充分借助农业高校的技术优势,实现科研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有效对接,以确保人员和技术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
2.2切实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权责明确的监督和检验机构
一是近年来,有关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法律相继出台,对粮食流通、储存、加工等各环节都有明确的方法和指标规定。同时,国家对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做了新的修订,对检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法律法规。二是在提高检测工作人员良好的法制意识上下功夫,充分落实公正客观的做好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使其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粮食流通以及粮食执法打好基础。三是应该改变检验机构监督和检验职能分离的现状,赋予粮油检验机构相应的监督权力,让粮油检验和监督工作互相促进。最后,要制定与检验标准相配套的检验人员实施规则和办法,确保检验工作的执行者严格履行规则。
2.3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粮油检测监测体系
首先,结合地区实际粮油情况,把规模性粮食企业调动起来,建立企业化标准实验室并作为质量检测点,提升企业自检能力。其次,把不成规模的小微企业整合起来,共建实验室联合检查点,集约成本并高效地利用零散的检验资源。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细化的粮油质量检测点,形成粮油质量监测网络,粮油检验机构可以更好地起到监督作用。
2.4建立省级粮食质量档案,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在有实力的省级检测部门建立专门的粮油质量档案体系,对全省粮油主要品种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利用大数据系统做好粮油质量安全工作,同时有利于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加速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全行业粮食经济效益,更有助于粮油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让粮油质量有源可查,有底可摸。使整个行业更加科学化发展。
3结语
粮食检验工作已成为我国粮食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对粮食检验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粮食市场国际化的形势下,加强粮食检验工作的力度,确保粮食质量的安全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雒芳,李宗良,万清,肖开德,卢献礼.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0,(06).
[2]郭艳华,王才.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下的粮食检测工作[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5).
>>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的特征与功能分析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法学专业民族学生教学改革初探 浅析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教学改革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设与发展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 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与思考 如何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 关于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困难及原因与对策 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古代科举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影响 边疆民族地区的境外媒体传播与信息渗透 浅谈边疆民族地区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 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子仙")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特色,指出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实验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51-03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实验室是一所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提供教师科研的关键场所。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云南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德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国家桥头堡的建设,德宏成为国家开发重点试验区。随着桥头堡的建设,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在高速发展,实验室建设也迎来了建设的大好时机。但是实验教学方面和其他高等院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笔者为了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教学质量,主要从实验课程学分设置、实验教材、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态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探究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
一 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教学过程。首先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条件相对落后,教师要上好每一次实验课,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实验技能是很重要的;其次由于实验教学设备相对不足,实验开设受到限制,所以每一次实验教学要尽量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三,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现代化人才。
二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程学分偏低
我校处在边疆地区,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有的教师认为只需要搞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形成了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学分偏低、实验课受重视程度不够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制约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2.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单一
我校采取定制实验课本,实验教材变化甚少,一些实验教材和我校理论教学及实际情况不配套,教师自己编制的实验教材较少。有一些教材对实验数据的表格都已为学生准备好,而且对实验步骤叙述很详细,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四维空间。实验内容单一,基本没有综合性实验设计、设计性实验室、自拟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实验数量较少。
3.实验教学方法落后
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为主,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灌输,学生按照实验教材按部就班进行实验,照单抓药,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预测实验结果,学生没有主动地进行反思与总结。
4.学生学习态度欠佳
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前预习不够,甚至部分同学课前不预习,没有考虑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正确的实验操作是什么,上课时,出现了实验操作错误、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开展的状况,有的学生捏造实验数据,实验结束没有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及分析原因,做了实验就一走了之。
5.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是分析与认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要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实验开出率及实验项目更新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而我校主要考核的是实验的开出率,忽略了其他项目。评价体系还应该关注教师的基本素质,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学生对教师实验课的客观评价,这些方面都很欠缺。
6.面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完善
一些课程没有为实验独立设课,一些课程设了独立的实验课但是学分偏低,所以没有为实验课设立一个独立的量化考核方式。我校主要以学生平时的实验成绩为主要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单一、不科学。
7.实验室建设管理滞后
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学校资金大量投入于教学设施、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导致了我校在实验室资金投入、管理方面的滞后。我校各个实验室的管理主要以各系部为主,但是很多实验是基础性课程,很多仪器是基础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很多实验仪器重复购买,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我校地处边疆很难招到高素质人才,目前我校各个学科所有实验室配备一个专职的实验员,比如化学实验室拥有6个实验室,但是只能配备一个实验员,还要准备所有的化学类相关的实验,人员缺少,实验员任务繁重,既要充当实验管理员及实验准备人员的角色。其他物理实验室、电力类实验室、农学、生物实验室也是如此。另外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交流程度不够,这些导致了我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滞后,限制了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发展。
三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1.合理设置实验课程学分
理论教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而实验教学则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学校部门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学校要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实验课的比重应该加大,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将一些不必要的选修课学分降低,适当提高实验课的学分、加大实验课的学时,从而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增加机会。
2.制定合适的实验教材,开设多样化的实验项目
根据我校的情况制定适合的实验讲义,定制和我校学生情况相符的实验教材,做到“量体裁衣”。按照实验教学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或自拟实验。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基础性实验之外,教师给出综合性实验题目,由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审核后,学生完成实验。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自行提出实验题目,进行设计并完成。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要紧紧围绕该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围绕学科前沿进行开展。实验项目可以围绕地方的项目进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让学生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3.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及效果,要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突破单一验证性实验模式,开展多种类型、多种目的的实验,删除陈旧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开设计性、综合性、仿真性实验。要求上实验课的教师与上理论课的教师为同一人,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形成一个整体,但是教师要具备上实验课及理论课的素质。实验教学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上课前要对实验进行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及绘制实验数据表格,弄清楚整个实验的主线,上课前教师检查预习报告,报告未完成不能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先随机抽取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讲解,教师进行补充,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在实验室内完成实验数据分析,老师查看实验数据,最后有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验的收获,提出实验改进的方案,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写出实验小结。部分实验先采取仿真实验,仿真实验通过后在进行实际操作。特别对于综合性实验及研究性实验,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设计,通过综合性实验,突出学生的主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制定一种科学的考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预习报告成绩(10%)、实验报告成绩(10%)、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成绩(10%)组成,期中考试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60%,其中期中考试成绩为一次综合性实验,期末考试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组成,考试时学生进入实验室随机抽题,由教师全程监控考试过程,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打分,成绩由理论及实验操作组成,整个学期的成绩由各个部分之和。
5.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在边疆地区要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在学校的能力范围内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半脱产学习。(2)鼓励推荐优秀年轻的实验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3)与外部高校进行实验教学交流,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到国内先进的院校学习。(4)培养一部分学术带头人,使他们能够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及最新成果。(5)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塑造一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队伍。
6.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
边疆民族地区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是提升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资金短缺、地理位置偏僻、实验室人员数量不足、理念陈旧,要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好、管理好,国家、省、州应该多扶持边疆地区高校,学校应该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引起重视,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武装”边疆地区高校实验室,将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成一个设备齐全、技术实力强的实验室,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实现应用型转型学校发展,为边疆地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一个优越的平台,开设更多的实验项目,为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7.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是“教、学、管”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实验教学是核心,教学管理是关键,学生学习是根本。通过实验教学的评价可以掌握实验教学的效果,反馈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实验教学的改进,所以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校的情况,制定评价体系为:(1)可以在校园网络制定学生评价实验教学模块,学生可以对实验教学人员的教学方法、内容、水平和教学态度、实验的准备仪等方面进行评价。(2)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专家随机对实验教学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反应)评价,并给出反馈意见。学校设备实践管理科了解实验设备的应用情况。(3)实验教学人员及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最终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及系部应该形成以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实验项目、实验教案、教学方法、过程、教学效果、实验报告完成及批改情况、实验考核、实验成绩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为一体的评价体系。
四 结束语
一、我国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政府内部控制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政府运行成本,防止政府公务人员腐败和渎职的内部约束机制。它是建立在现代化社会细密分工系统的基础上,加强每个分单位或个人的职责和规范操作,是一种追求科学化、系统化、节约化、严格化、制约化、责任化目标和适应数据化、程序化、标准化、模块化、一体化、智能化、符号化的一种现代与后现代融合的管理模式。“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而言,政府内部控制的发端时间较晚,成熟程度也较低。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政府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和营养之源。”(王光远,2012)[8]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是为了科学、规范和严格地检验、考核和评估政府内部控制的行为过程的规范度、质量水平和实施的效能等各项指标,以及应对国内外政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的趋势和出现的新问题。它是一种数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模块结构型的指标参数评价目标体系,以解决目前政府内部控制行为的无序和评价的盲目化、模拟化、感性化等不规范问题,实现引领政府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弥补政府内部控制质量标准的偏失、提升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发挥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权威性和激励效应,大力推进我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必要性从理论意义上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凸显,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控制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同时,尽管政府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基本规范和程序,但程序和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执行过程准确性和可靠性、执行力的大小、执行的效率、执行者之间的协调性、风险的评估、危机的预防与处置等各种内部单元之间执行、管控和监督等若干个环节的运行质量等都需要精确、科学、规范地进行评估。因此,构建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能极大地丰富党的执政理论、政府治理科学化理论、政府管理现代化理论、现代管理学、行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理论、系统论和社会协调学,以及廉政文化理论和职务犯罪防范理论。从现实意义上看,一方面,从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首次《内部控制准则指南》到2004年《公共部门内部控制准则指南》的修订,我国政府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和程度,特别是修订版把责任主体从政府部门和最高审计机关扩大到管理层、全体员工、内部和外部审计机构、民间组织、司法机关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这极大地扩大了内部控制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我国各级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开始实施政府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并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控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建立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则有利于克服传统政府管理学的定性模糊难以适应现代管理学精细化、精确化要求的弊端,增强政府人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有利于改进政府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强制度的严肃性,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维护资源安全,防止因权力滥用和不当管理而造成浪费、差错、舞弊引起的资源损失、环境破坏和责任事故,促进公共机构管理质量和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2、可行性目前,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可行性。我国政府在经费管理上已经具备提供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条件,如能够以一定的经费组织实践内部控制网络公共平台等,规模效益显著。二是政策可行性。我国提出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战略目标,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奠定了政治基础,因此急需构建并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三是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标准评价标准改革,实施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不多,只需参与内部控制人员和专业评审人员即可,无需组织大规模社会人员参与,组织实施并不困难。四是技术可行性。在过去经验借鉴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效果评估、资料总结和模型建构等,可以建立系统的政府内部控制标准。五是社会效益可行性。通过改革政府内部控制质量标准,有效提高公务人员服务社会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提高社会稳定性,从而使更多的人员受益于该标准建设,促进人的社会管理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新型管理人才。此外,提高各级政府服务质量,能够吸引各地的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更加促进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从发达国家的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执行和评价来看,总体上比较先进和相对规范,但这些标准并非尽善尽美,并不能依此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高效运行和腐败的问题。特别是,这些标准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以及与其文化相适应的参数指标,这些并不适应于我国国情。而发展中国家政府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发展较晚,执行过程和评价过程都还很不规范和成熟。美国政府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均较早,在质量评价方面认识和运行已积累较为成熟的经验。政府内部控制执行方面,主要有范围广(已从联邦政府扩大到全部州政府)、内部审计工作卓有成效、各监督管理机构配合密切、关注信息系统控制及风险评估、将政府内部控制建设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等特点。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各部门制定本部门或专业性内部控制准则,最高审计机关制定原则性内部控制准则,政府部门审计机构据以测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其中,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是推进美国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刘玉廷,2008)。在埃及和冰岛,政府部门制定内部控制准则,最高审计机关据以执行测评。澳大利亚则率先加入了风险评估指标。由于德国公务员制度比较成熟,在内部控制执行上也较为严格和规范,形成专门的执行状况评价标准,包括公务活动的介入与回避、公务外兼职限制、公务员升迁与降职、公务活动收受礼品的上交、公务员财产申报和监督、责任事故和腐败问题的问责等制度等都具有严格细化的规定,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公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正性以及政府公信力等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联系,我国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既具有世界上一般国家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也有我国自身行政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内容和元素。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政府公务人员既是作为国家机构的雇员,更是人民的公仆。政府作为一个管理机构,更是一个服务机构以及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我国的管理文化和西方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同,这种文化会不自觉地渗透在管理程序和行为之中,即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管理文化的基础、内涵及表征形式都具有差异性。同时,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在政府管理和政府治理方面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面建设得比较成熟,公务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所以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国的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应包含以上一些要素。
三、我国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1、评价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对国家公务人员的新要求自然被推到改革的前沿。政府改革的宗旨是更好地服务群众,使政府工作高效廉洁,干群关系和谐。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政府改革形势,本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激励为主)、目标管理与行为过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常规管理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共性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控制质量评价目标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为依据,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廉洁高效为主线,以培养公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服务能力为根本宗旨,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高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修补控制过程的漏洞,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因此,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目标即为其内部控制目标,主要体现在合理保证政府部门的运行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政府部门的社会对待和资源分配公平公正、合理保证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促进政府部门实现发展战略五个方面。
2、评价主体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有多重类型和多种结构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但基本不外于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最高审计机关制定政府内部控制规范并据此进行执行情况质量评价;二是政府部门制定其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最高审计机关据此进行质量测评;三是最高审计机关制定原则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下级审计机构制定评价细则并据以测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质量;四是最高审计机关制定并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下级审计机构由此进行质量评价;五是政府指导性文件指导最高审计机关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政府部门内部实行自我评价。可见,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主体可以分为最高审计机关、各级审计机关、政府部门内部三种。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办法是财政部门制定、政府内部控制规范,审计署制定、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各审计机关据以评价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质量。随着我国政府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规范,仅沿用审计部门作为政府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主体显然不能满足其评价目标和政府内部控制监督的需要,因此应根据我国政府内部控制的特点,适当扩展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主体范畴,采用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监督主体即为评价主体的目的。(1)自我评价主体根据监督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主体应独立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主体。设置了独立内部审计或专职内审岗位的政府部门,可以指定内审部门或岗位作为其内部控制质量自我评价的实施主体;没有设置内审机构或岗位的单位,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应当指定部门或岗位开展内部控制质量评价工作;对于将下属单位纳入内部控制建设实施范围的上级单位,其内部控制质量自我评价主体同样也应作为其下属单位的实施主体。(2)外部评价主体我国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外部主体可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承担,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积极性,构建严密的政府内部控制质量外部评价网络。一是财政部门评价,应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对整个政府部门体系的内部控制评价作用,实现对财政预算资金控制的有效评价和监督;二是审计部门评价,审计部门在进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审计时,要积极发挥其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主体的正能量;三是纪检监察部门评价,由于政府内部控制具有预防腐败和舞弊的作用,故应将纪检监察部门纳入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四是注册会计师评价,应在政府内部控制活动中引入社会评价,并积极采用注册会计师的评价结果和建议,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内部控制体系。
3、评价内容(1)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评价政府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应重点关注:一是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合法性,即内部控制设计过程中,是否做到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二是内部控制设计的全面性,即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是否对单位内部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具备约束力,三是内部控制设计的适应性,即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与单位所处环境、运行特点、复杂程度以及风险管理要求相匹配,是否能够依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2)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是指在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前提下,内部控制是否得以有效执行,从程序上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时,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是否严格执行了相关控制流程;二是控制流程是否得以持续一贯地执行;三是实施控制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和能力。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详细评价逻辑和程序如图1所示。
4、评价流程和方法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流程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等,这些程序环环相扣、相互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基本流程。政府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方法通常与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程序相联系,在不同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概况地说,在设计有效性评价阶段,通常采用文字表述法、调查问卷法和流程图法;在运行有效性评价阶段,通常使用证据检查法、穿行试验法和实地观察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