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努力将新课改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我的一些肤浅看法。
1.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使全体学生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陪客”,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做到:
1.1 自读、自学。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顺、读好,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的去关注、去引导,保证自读的深度和效率。
1.2 提问、质疑。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的围绕课文题目、内容提出疑问。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为进一步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2.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是小组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开展的互学习。学习者之间的争论、交流、协商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是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的个人理解,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认识不够,组织随意、调控适当,导致学生在活动中一无所获,合作学习成为空有热闹形式、缺乏实实在在内容的一种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活动。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离开了自主学习这个前提,合作学习就如同空中楼阁、水上浮萍,失去了根基。这个道理很多教师都明白,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自觉地犯上了“操之过急”的毛病,在还没有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或学生自主学习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
2.2 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在开展合作学习中,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上存在着随意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逐层提出问题,学生逐层开展合作学习,表面上课堂教学环环相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都存在着“时间过短” 的问题,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还未完全展开,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甚至有些问题还未展开讨论时,教师一看教学时间不够,就强迫学生停止讨论,学生合作学习的激情受到压抑,创新思维的火花被浇灭,久而久之,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少。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确保合作学习深入透彻。
2.3 教师的有效调控是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有效调控是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有些教师布置了学生合作学习后,站在一边,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使合作学习成了“大放羊”,没有实效。其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对文本的解读、问题的分析、知识的讨论存在着差别。需要语文老师适时调控指导,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3.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学习
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路大多是单一的、固定的,教师严格按照课程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的,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课程大纲所要求的任务,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在成绩评价的基础上,不仅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单调而枯燥,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个体发展。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为: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讲读课文,串讲理解,指导朗读总结课文,归纳中心,学习写法。整个教学过程要么是讲授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要么是问答式,即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感官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缺乏主体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从而导致了语文课在一种沉闷的、缺乏活力的氛围里进行。
二、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为积极倡导和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完善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创新教学已在情理之中,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引领学生们从自主合作走向自主探究,从课本知识走向生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而机智的利用一切可生成性资源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包括突发性事件、学生的怪问题等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创造,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知识和技能能力。
三、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1.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教材中有很多美文,这些都是很好的美育资源,切记不可浪费。教学中,我下载了课文范读,让学生反复聆听,反复朗诵并从中感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时,通过聆听范读,闭目想象,使学生仿佛进入了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卷之中。很快的学生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既了解了桂林山之“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这一特点,也从中领悟到了祖国山水的秀美。又比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可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读着读着,学生的眼睛湿润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因为学生们了解了总理的丰功伟绩,知道了人们为什么不舍得总理离去,同时也理解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深刻含义,更激起了学生珍惜美好生活,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ρ?生体验文章的情感也很有帮助。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促使积极参与。
口语交际课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个角度出发,只要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的交际行为都应当给予鼓励和肯定,不能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要鼓励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比如,在《听音响讲故事》一课,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风声、雨声、雷声,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想象公路上的汽车堵塞,警察冒雨指挥交通;有的想象自己与外星人一起遨游太空;有的想象几个少先队员返回学校关门窗;有的想象老师冒雨去学生家做家访;有的想象父母冒雨送孩子上学……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再加上老师及时的鼓励和欣赏,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以不断发展。这样,学生更加投入和活跃,承担起了课堂主人翁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效果没法不高。
3.拓展课堂空间,加强生活实践教学。
一、创设语言描述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
许多教者往往因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材钻研不深等原因,致使新课的引入直白,甚至连简单的语言引入都没有而直接板书课题,教学生字新词。这样不仅不能吸引住学生,反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游离于课文之外的状态。为改变与优化导入方式,我根据新课内容,采用语言描述等方法来激活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从而使新课伊始,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进行描述的:“同学们,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到了苏州这个风景如画的古城,首先从哪儿看起呢?那就是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园林以其独有的诗情画意而闻名天下。所以民间还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而苏州园林又有上百处之多,如何才能体验出苏州园林的美呢?你们可别担心,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苏州园林》会教给大家方法的。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中去,亲身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特色吧!”学生在我的简洁而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下,带着向往之情,进入了《苏州园林》。
二、创设课文的故事情境,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我们教者多采用自主与合作的方式来实施,这充分体现了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然而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如果长期机械地采取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不但学生兴趣不浓,而且极有可能使合作学习成为极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如何才能优化这一教学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课文的理解之中呢?为此,我抓住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采取让学生上台表演等形式来优化学生自主合作这一教学情境,从而激活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如《核舟记》一文,生动具体地描述了核舟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其文字等,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如何让学生既体验到核舟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说明文的特色?我在引导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后,让学生从课文中任选一段分组合作表演。学生听说要表演,个个情绪高涨。经过自由组合与急协商,有的小组表演的是船头三人,有的小组表演的是船尾两舟子,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尤其是表演船尾居右的舟子抠脚丫痛快呼叫状,让学生个个捧腹大笑。这样既激活课堂学习的氛围,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又使学生爱上了文言文。
三、创设课文的景物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把握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中的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一些语文教师多让学生通过合作的途径来共同探讨。这种方法也是值得倡导的。但注意教学反思的教师可能会发现,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点拨,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其结果往往以无果而告终。其原因不是学生不努力,而是因为学生自己能理解的或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通过自主合作加以解决了,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全班一起探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优化这一探究教学情境,提高探究效果,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辅助教学,展示课文景物情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的说明顺序,尤其是十幅大浮雕的时空顺序,由于学生都没有见过人民英雄纪念碑,更谈不上知道十幅大浮雕的具体空间分布及其浮雕内容。课前我就预计到这一学情。为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说明顺序这一理解难点,我按照作者参观的顺序即课文的说明顺序制作课件,对小碑座尤其是大碑座的四周及其浮雕内容逐一进行展示,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习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创设想象情境,激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与任何一门学科一样,语文课堂也要讲究教学艺术,具体而言,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力”与“美”。
所谓“力”,是指知识的张力,思想的穿透力以及文化认同的和合力。要上好语文课,一定要跳出课本,运用发散思维,就课文所涉及的知识充分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更多的未知领域;不能孤立地传授语文知识,而要将语文知识尽可能地与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结合起来,建立“大语文”的概念,这就是“知识的张力”。讲究思想的穿透力,就是不能简单地图解、灌输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要善于抛砖引玉,引出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辩论争鸣,在各种观点的激发碰撞中深化认识和理解,从而真正“穿透”心灵。语文属于文化的范畴,课堂所涉及的范文涉及古今中外,其文化背景殊异,教师要培养学生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树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力”,建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认同,从而培养和完善其高尚的民族情感。
所谓“美”,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形式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都是语文课堂形式美的重要内涵。语文教师的语言,除了《教师法》禁用的不文明用语外,更要注重文学性,或较多引用名人哲语,或较多使用修辞手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带来的精神愉悦。再加上巧妙得当的手势、眼神和其它动作,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所谓意境美,就是要善于启发和启迪,使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体味到更多的意境和内涵,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心灵徜徉于高远。所谓“音乐美”,当然不是要唱歌、弹琴,而是指教师应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跌宕起伏,并根据课文的主题格调确定课堂语言的语速、语气、语调,从而使每一堂课都充满风格迥异的优美韵律。
古希腊有个著名的雕塑《掷铁饼者》,主人公手持铁饼蓄势待发的体态,充满了“力”与“美”的遐想。我认为,讲究“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同样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至高境界。
(作者单位:044000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论文摘要]在语文课程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中,我们有些教育者、有些教育方法也走进了某种误区。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法让人热血沸腾。语文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科学、准确、新颖和精彩。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警示我们:任何一种事物的改革都不免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足,似乎语文课改也没有逃越此“预言”,在语文课程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中,我们有些教育者、我们的有
些教育方法也走进了某种误区。
一、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自主学习”的理念指导下,很多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精彩的导言后,立刻机械地前后桌围成方阵,指指点点、评评议议,质疑声、发问声、讨论声,声声入耳,热闹非凡,而教者呢?此刻只成了点名者、旁观者、叫好者。不适时收放,不伺机而导,不就误而纠,不升华而结。我认为这恰恰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因其以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的中心目标:以所谓的“见仁见智”堵塞了课的升格途径;以所谓的“张扬个性”掩盖了问题答案的客观标准;以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由于失去了“主心骨”而难免浅薄、无序。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教者以其丰富的阅读体验,对学生的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教学的核心内容
为“适应”新课改,有的老师将更多的心思关注于课的形式,力求以“标新立异”来“包装”并不深刻的教学内容,而且目前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说“小组讨论”,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很多人却把它冠上“合作学习”的标签,于是在语文课上它几乎成了“主打”、“风景”。其实,不少“讨论”表面看来是轰轰烈烈,而实际是空空洞洞。我当然并不是否定这一学习形式,而关键是看有些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通过学生的讨论能否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讨论题,无论是教师提出来还是学生提出来,它或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具有一定的新颖度、或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必须都要成为聚合课堂教学的焦点,点燃文本的亮点。如果教者们仅把形式当作形式,那将会后患无穷。
三、注重拓展、迁移,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
很多教者认为不“拓展”、不“迁移”就不足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就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于是每堂课必有“拓展”“迁移”这一档“节目”,一定要塞进一些课外资料,进行“读写结合”、“内外互联”式的强化训练,以显示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其不知,如此不分课型的、硬性的“涉外”活动,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而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走马观花”。我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尊重文本、走进文本,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有适当的外延。真正有效的拓展训练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坚实基础之上。”
四、架空了“人文性”,忽视了知识结构的构建
随着语文课改的进行,“人本”、“人文”、“个性”等词语不断升温。诚然,提倡语文的人文性本无可厚非,但有的教者却误把“人文性”作为全部语文课堂教学的统帅,于是或美其名曰“培养情感、追求价值”,对教学内容自做多情地拔高分析,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美其名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以教学内容为由头,进而切换成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上成了口头作文课或时政讲评课,真让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我们为何要将而者割裂开来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作为语文工具内涵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科学合理地构建于语文的教学课堂,那么艺术的、哲学的、美学的人文性也会“潜滋暗长”,也会水到渠成。
五、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干扰了语文课堂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增长教学实效,可以增强直观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但不少教者却把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装饰来追求,特别是公开课,录音机、投影仪、放像机等轻重“武器”一齐上阵的架势已司空见惯,本来是用心良苦,结果往往流于形式,与预期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当然,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洪流中,类似上述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想既然是改革,失误就在所难免。我们首先应该为新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拍手称赞,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仍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走稳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当认真思索的问题。我想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的结尾一句话似乎能给所有致力于语文改革者以参考:“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们所要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