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预算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充分考虑并分析经济因素,确定最优方案。任何建筑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是工程预算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工程预算时必须对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充分保证施工进度和最终的工程质量,综合各种可能因素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遵循准确可靠的预算原则。该原则是工程预算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准确可靠原则就是要求工程预算工作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出发,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预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所以,在工程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及时获得建筑市场相关资料、了解同行信息,并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等等。只有建立在大量客观数据基础之上的工程预测,才能充分保证预算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提高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并使其与工程预算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推动施工技术发展与完善,是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
2建筑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的价值
2.1依据工程预算可以得出最优成本方案
进行工程预算时,工作人员应当从实际的施工状况出发,全面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见性的评估与推测,在此基础上再仔细比较企业设计的所有成本方案,从而选择出经济价值最高的工程成本方案。在建筑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预算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3]目前我国建筑单位主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在投标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以较小的建筑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要想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必须进行建筑工程预算,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正确有效的决策依据。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材料、不同组织方案以及不同施工方式所耗费的成本都是不一样的。
2.2工程预算有利于建筑工程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
工程预算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对其各项事务做出提前预估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工程预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建筑工程质量合格以及在如期完成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工程施工的投入预算,从而以较小的施工成本换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工程建设达到指定目标,进行工程预算是必不可少的,其有利于帮助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还可以将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等有效结合起来。
2.3工程预算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合理地节税
建筑工程企业要依法进行纳税,其主要缴纳的税种有建筑安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城建税等等。以上三种税收中,安全营业税所要缴纳的税费最高,建筑企业在一年之中所得营业收入的3%都是用于建筑安全营业税的缴纳。在我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说明,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一定方式达到节税的目的。在建筑企业缴纳所得税时,一般都是以企业一年之中的经营收入为主要纳税依据,这就为建筑企业缴费以及税收筹划等方面存留了一定的节税空间。要想实现合理节税的目的,建筑企业必须通过工程预算来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从而避免出现重复纳税以及不必要纳税等情况,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合理节税的目的。
2.4工程预算带动了创新成本控制理念的发展
相关设计人员在过程建设中应当做到完善工程预算方法,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的精准性,最终使自身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建设方案更加精细、清晰。这些都要求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规划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还要使其充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使建筑工程避免发生事故与返修等问题,最终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在整个工程预算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利用全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对用水和用电量进行科学控制,并对工程造价手段进行全面的创新。设计人员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全新手段,同时加强自身水平建设,并在仔细把握每一个建设细节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监督,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3结语
1.1设计漏项与工期延长。
工程设计漏项现象是在工程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其产生的费用往往占据整个工程的半数以上,如若工程预算上出现漏项将引起工程极大的损失。引起工程设计漏项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的施工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标准设计,使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缺乏比较与变更。在工程漏项管理中,设计方案的不够深刻也是引起漏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在方案设计的初期,在方案研究谈论期间缺乏对项目细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使整体的设计水平降低。在设计漏项问题上,审查不合格与不严格也会导致设计漏项的产生。漏项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投资与预算的准确性,使工程在施工中无形增添了不必要的开销。在工程管理中,工程的投资、施工的质量与工程的预算工期是工程控制中的三大主要控制目标。工程完工的准时与否,在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能否按时投产,公司能否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无一不与工程的工期相关联,如果建设工程延长,将对工程的费用造成直接影响。
1.2预算材料价格有误差与方法不合理。
在工程管理中,需要很多各种型号的设备与器材。目前,在设备引进市场中,由于生产厂家激烈的竞争,使市场上各种建筑设备的价格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报价的不一致,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混乱、不规范,促使众多型号的设备超出了预算的范围,为预算的准确性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工程管理中,还经常出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预算人员对编制的不细心,对工程情况的调查不够深入,使造价预算出现了缺项的现象,缺乏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治理,直接影响了预算费用的准确性。
2加强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有效建议
2.1仔细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招投标的造价费用的掌握。
工程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只有科学与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够达到有效的预算与控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应对施工场地与施工环境及施工特点进行详细的考察,使自身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准确性预算。想要从根本上完善预算编制的体系,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有效分析,使预算编制按照科学性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工程的设施以及材料的采购能够公平公正。目前,工程单位对工程都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竞争。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综合选定工程的归属方,加大了甲方与施工单位的选择空间。使预算的投标价格更加符合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达到工程预算编制的控制与管理。在工程施工中,还应加强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施工的技术要求,为公司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通过仔细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掌握招投标的造价费的方法,为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合理的控制了工程的造价,使预算编制变得更加合理、准确。
2.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约束建设单位。
在设计阶段,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掌握科学、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掌握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各项因素,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费用较低,但其对工程造价的整体会造成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建筑单位要形成一定的约束力,提高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明确法人责任制,严格按照合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广泛接受采纳其他管理者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结论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合理地管理工程预算,确保工程的造价准确性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良好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项目投入,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在预算管理上出现较多的新问题:如在市场招标,材料价格的浮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预算偏差等。本篇针对建设工程预算在管理上常碰到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措施,建全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得在工程预算管理上得到完善。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算管理
1 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在定义上来讲述工程预算管理实际是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在造价成本预算中出现投资失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问题,深入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
1.1 预算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发展到今天,我国现有的部分预算管理人员,其主要工作大多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审核。预算管理人员推行预算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适应现代造价管理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具体表现有:一是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二是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三是缺乏经济和法律知识,处理索赔能力差,尤其是缺乏对国际工程管理中的FIDIC合同条件的理解。
1.2 造价预算组织体系不完善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于是有的结构设计过于保守,有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系数过大。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至75%,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至25%。
1.3 施工随意变更导致造价预算准确性
很多企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工程项目变更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谁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
1.4 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在预算管理上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损失。
1.5 现行的工程预算管理处在滞后静止状态
工程预算管理处在滞后静止状态在工程预算成本造价上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虽然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也通过定期一些调整系数或补差来达到与当前的市场结合,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难以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在工程预算管理上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再者在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往往是以定额为依据,从而造成人工、材料、机械等造价上有偏差。
2 预算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要解决以上所提到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合理准确的去确定工程预算造价,有效控制成本预算与控制,必须从基础的工程成本造价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着手,完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
2.1 加强工程全过程造价预算管理
在工程预算管理中最为重要是严抓成本造价全程管理控制。可以采取这样的可行解决方案。一,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资金,不留缺口。二,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2 严抓组织工程项目预结算检查
在工程的成本预算中,要针对工程的进度具体情况对工程实行预结算,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监督管理。我们要把建设工程项目的执法监察作为重点,并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进度组织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2.3 建全造价成本预算管理系统
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是多变复杂的,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投资控制的有效工具。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由人机组成,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由定额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和造价控制系统组成,利用该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目前我国投资控制之所以出现超资超额局面,往往是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4 在宏观政策上造价有益公平竞争
工程项目从开工至竣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变化都会影响建筑市场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从而引起投资要素、利润及风险费的调整,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在造价信息系统上,造价部门应在工程的量价分离上进行认真研究。统一量有利于公平竞争,而价格则应由现在的指导价逐渐过渡到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上。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除了要把握住工程造价具有市场动态特征外,还应考虑招标方式、合同条件、工程环境和工程实施等多方面因素。在施工阶段,造价人员除做好工程计量计价外,还要及时做好工程变更记录,按时编制出详细的月工程预结算书,对产生的价位偏差提出分析依据,以便业主及时了解和调整投资偏差的幅度,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价与估算价之间出现过分悬殊的局面。
2.5 推行限额设计
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及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钢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促使设计单位在批准的项目投资限额内,认真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节约工程投资。
总结
工程造价控制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措施,建全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得工程预算管理更完善有效。
参考文献
[1]作者: 骆玉树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 第05期
[2]作者: 石丽盈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 第14期
1.1观念上轻视很多企业在导入预算时,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本质上不重视,不注重投资效益,尤其是在高层领导中表现特别突出。工程预算管理的政策规范性意识不强,对严肃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政策、制度力度不够。
1.2预算制订过程中的严重本位主义预算制订过程中的本位主义严重,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能站在公司的总体利益上考虑问题。不重视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导致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投资估算漏项、估价偏低、投资估算与现实差距较大。
1.3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控企业尽管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没有做进度预警和分析,缺乏有效的监控。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监督形同虚设,实施过程中投资分析不细致,变更手续不严谨,变更较多,导致投资增加。
1.4预算结果流于形式预算的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流于形式。预算达成率不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力度不够,项目介入深度不足,没有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增加进行有效监控并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醒。
2工程项目预算控制
2.1组织机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方法,加强工程项目预算工作主体的自我控制,使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要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办理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解决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预算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设置专门岗位,配备专职人员,确保预算同工程进度相适应。
2.2预算编制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性地位的理念,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预算编制时一定要和行动计划紧密融合,建立管理导向的预算编制模式。要根据所属行业产业政策、投资决策及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编制投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年度预算编制。同时,与预算的相关执行责任人签订业绩合同,把把关键的业绩指标分解到一年中的12个月份,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完成的目标,并可将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目标值。从而维护年度投资计划的严肃性,提高年度投资计划的执行率。
2.3预算分析与报告预算分析分为预算达成分析和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达成分析是实际完成的数量超过或等于预算目标,预算就达成了。反之则是预算的差异分析,如果实际数量大于预算,就是有利差异;如果实际数量小于预算,就是不利差异。差异分析要分析销售差异、生产预算差异,凡是需要预算的地方、关键核心的环节都要做预算差异分析。预算工作一定要忠于企业才能做好预算分析,进行差异分析后,每次要把达成差异写成预算报告,反馈给预算执行人。
2.4预算调整预算是企业内部的宪法,非特殊情况不能调整,一定要根据公司的业务现状进行调整,严格项目调整审批程序,项目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的需由设计单位出具调整分析报告,由跟踪审计单位出具详细的审核意见,并经项目单位集体决策机构决策审批,杜绝项目调整的随意性。(1)预算调整的前提条件主要有:董事会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发生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事件;董事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认为必须调整其他事项。(2)预算调整的原则:预算调整的原则包括不随意调整和主动调整。不随意调整,就是不是公司上层要求调整就调整。主动调整,就是当公司预算的某些条件确实发生变化时,要主动调整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如存在项目规模和内容发生调整变化,初步设计建筑面积超过批复建筑面积5%,或施工图建筑面积超过初步设计批复建筑面积;建设地点变更;技术方案变更;投资额发生重大调整,投资概算超过批复投资估算15%、施工图预算或实际投资超过批复投资概算的,须由原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调整报告,同时需由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出具超支分析报告,严格执行项目调整变更程序后方可继续实施。
3持续改进策划
工程项目预算要进行持续改进策划,确定各个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使改进活动与组织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改进策划的目的是协调改进过程、预见变化、减少冗余和浪费,便于控制。改进策划包括定义改进的目标,改进组织的建立、资源配置、沟通等,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实现这些改进目标,并综合和协调各种改进活动。
3.1改进策划内容改进策划内容包括分析原因、预测趋势、估计后果、改进办法,并包括“5W1H”:What—做什么?目的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3.2持续改进实施成立持续改进小组,改进小组成员按改进计划的要求由专业人员组成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按确定的持续改进计划对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改进实施过程包括组织、人员职责、沟通、物资与信息支持、运转协调和控制、实施反馈、实施记录。改进小组定期公开改进实施信息,广泛征集各阶层对改进的反馈意见,促进改进实施的有效性。改进小组按改进策划的节点进行改进检查,及时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对持续改进计划进行修正。
工程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规范企业经营策略预算管理的目的,是对企业有限的资源,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预先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将所有涉及企业利润的经济活动相互连接在一起,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确保企业的运营效率。从短期预算到中长期预算,都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进行编制的,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经营策略进行规范,把握市场动向,从企业发展的全局着手,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对企业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确保企业的行为能够符合市场的客观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中,主要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而目标利润则会通过预算编制,有计划、有层次地分解到企业的职能部门,同时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和员工,对员工的具体工作目标进行明确。另外,预算的编制过程,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有效的规划,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措施,使得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了解自身所处的岗位和部门与企业期望利润之间的相互管理,提升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和潜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1.3转变企业管理方式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对企业的目标利润进行明确,并且对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通常情况下,在预算编制完成后,不能对其进行随意修改,确保编制的准确执行。作为约束和限制执行者行为的标准,良好的预算管理模式可以推动企业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经历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预算作为管理的载体,可以使得管理人员通过对目标利润的调节,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和控制,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对全局进行有效把握和控制,确保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4协调企业经济活动对于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由于组织结构比较庞大,在管理中,一般情况下这些组织机构的业务内容都存在各自的特点,是独立存在的。因此,要想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就必须对其进行协调,确保其一致性。在预算管理中,目标利润可以统帅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使得各级各部门都能够了解到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部门活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在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阻力进行预测分析,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2工程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要想充分工程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工程预算管理进行应用。
2.1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对于预算管理而言,要确保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避免企业的亏损现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对预算编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预算与实际紧密结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强化预算管理监督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即时监督,使得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各个管理环节相互协调,确保预算考核的公平和公正,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于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3优化资金支出环节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对资金的支出环境进行优化,明确资金支出的数量、用途等,强化资金审批工作,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情况。同时,要加强对于支出资金的跟踪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可以得到落实,真正应用于实处。
2.4结合企业内部控制通过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预算管理不仅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更是内部控制措施措施正确执行的载体,同时,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有着共同的目标,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可以为预算管理的应用扫清障碍,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提高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