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被自己感动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动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感动是熏人欲醉的暖风,记忆中那些美丽的一瞬,就像一些飘不落的日子,在我脑海里萦绕,在梦里闪现,感动像水一样顺着掌心的纹路滑进心田。
❤被自己感动,是因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我喜欢诗带给我的音韵感,多少次,曾经沉醉其间,又是多少个雨声潇潇的 夜晚,捧一卷诗词,吟一渊深情,呷一口清茶。我喜欢把我的灵感和 思想大片大片倾诉在一方素纸上,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永恒的真和不变的爱。也想当一名流浪诗人,漂泊在外,豪放不羁,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也想学易安凄柔委婉,随手斟满清酒,也能盛满人间离情。我喜欢写诗,无论酷暑严冬,夜晚亦如是。 不管别人对我投来怎样不屑的眼光,我都会一直默默的,在诗的海洋里遨游,我从来不后悔,从来不想放弃我从来不曾害怕诗带给我的困难,即使我已血肉模糊,但我还是会拼命挣扎,从死亡的深渊里坚强的回来。我为自己感动……
❤被自己感动,因为自己那颗火热的爱心。黑色的雨,安静地落下,总喜欢撑一把油纸伞,走在郊外,晶莹的雨顺着伞滑落。三月的雨让人有些厌烦,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雨中,一个瘦小的身躯在我眼前闪现,轻轻地,我走进了他的身旁。“呃,小朋友,你没有带伞吗?”我蹲在他跟前问道。“嗯。”他嘟着小嘴,粉红的腮帮带着一脸稚气。我拍拍他的肩膀,说:“现在雨有点大,你要是不回去的话妈妈一定很担心,让姐姐送你回去,好吗?”他对我点了点头,并冲我笑笑。,雨??鳎?乙猿两?诎?碾畴道铮?鹑鹊陌?脑谖砥?镎籼凇R话焉。?材馨镏?桓鋈苏业嚼词钡穆罚?环萸椋?靡桓鋈说男睦锉妒芪屡?4禾煲驯涞妹髅模?昙局?蠖?芸吹叫腋5牟屎纭N椅?约焊卸??
❤被自己感动,因为自己勇敢面对困难。静静的夜,月亮在窗外流连,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小山似的作业,自己在台灯下默默地做着。作业本上的“拦路虎”,“半路杀出陈咬金”的出现,,让我措手不及,可有让我陷入沉思。没有人知道我进行过多少次的演算,想出了多少种的方法,曾经想过放弃,在书桌上静静地哭一会儿,但我不想就此放弃,我会勇敢地面对它,它不能在我面前蔑笑轻视着我,我会一点一点地攻克它。睡意已很朦胧,不觉已睡着,醒来时,仍继续想,却发现自己泪汗一满杉。
❤记忆匣子里的往事,多么温馨,美丽。回忆的音乐盒在不停地旋转着,播放那一首美妙的歌谣:为自己感动,你就是一道风景……
一、心有灵犀一点通:学会感动
我们学生生活中不缺少温暖自己的事件,缺少的是一颗敏感的心,无法将自己生活中的暖流写出来感动别人。如何能在作文课上,写出感动别人的文章,挑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情商,更是老师的智慧。
6月28日上午,《Oneplaceforever》英文MV首发腾讯视频,“由我们如东县高中师生完成的如东首个原创英文歌曲MV!”,半天时间在网上点击率已超过5.2万人次。第一时间,我在语文课堂上播放了这个视频,即将升入初三的这群学生,全被震撼了。
“画面太美不忍看!好想马上去县中读书!”学生陈辉激动地用“史无前例” 形容MV,在我们的身边居然隐藏着这样的风景。
4分钟青春视频,点燃了一群学生的梦想。也让学生对学校景点审视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结合视频,布置《美丽的校园》的文章,题目刚布置完。一改往日课堂沉闷的情况,学生踊跃发言,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描绘学校的花花草草。学校一景“半亩方塘”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亭”在学生的笔下,有了灵动的色彩。
多年以后,相信定有学生记得,有这样一个瞬间,他们感受过校园生活的美好。没有人可以追随世界走向永远,但在感动的那一刻,学生们拥有了一切。
二、满园深浅色:雕琢细节
作文水平的高低,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生活观察的细致程度。好的作者,一定能在平淡的生活背后,敏锐地捕捉住打动别人的细节,或许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句温馨的话语。
“细”就是要极尽可能地将人物的动作或神态或语言精雕细琢。它的优势,就在于从“细”中反映出人物此时的心理,性格特征。在细微处雕琢,在触动心灵处雕琢,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感同身受,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
三、入木三分骂亦精:准确表达
郑板桥有诗云:“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作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方能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原稿:因为要参加县里的比赛,我们合唱组一到中午就开始紧张地排练。调音调、练曲目、排队形……那忙碌劲儿,好像整个学期的事情都要在一个中午完成。而那时的我们,还不觉得紧张,一个个嘻嘻哈哈,不是这个走了调,就是那个抢了节拍。
升格展示:因为有全县的合唱比赛,我和好友张丽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队。每天中午都需要到学校礼堂参加排练:调音调、练曲目、排队行。那个忙碌劲儿,好像整个学期的事情都要在几个中午完成。而那时青春洋溢的我们,恰如出笼的鸟儿,紧张之余,仍不忘嘻嘻哈哈。有时不是我唱走了调,就是张丽抢了节拍,好几次都被老师点名批评了。趁着老师转过身去,我偷偷地向张丽吐吐舌头,总是引得张丽想笑,却又得紧绷着脸,生怕被老师发现。看到她脸上古怪的表情,我的心情一下子又灿烂起来。
为了表现初中学生的那种“忙里偷闲”的青春特质,“我偷偷地向张丽吐吐舌头”“看到她古怪的表情,我的心情一下子又灿烂起来。”中的“吐舌头”“心情灿烂”等词语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四、无欲不举笔:体验喜悦
如果能让学生体验到作文作为“一种公众的言说”给自己带来的自尊与自豪,那么写作的欲望就会喷薄而出。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就建立了学生班级网络博客,从此学生发表文章变成了心里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做的事了。
我还把学生的优秀文章发表到博客上。其中的优秀作品,简单排版后,利用QQ把文章传给学生的家长,让家长打印出来,让同学们人手一份,进行评讲(此项需要家长花费一些)。同学们拿到作文小单张后便动笔写批注,评讲时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地方并说出理由。通过点评,同学们懂得了欣赏,学会了甄别,积累了技法。自己的文章被人欣赏时,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一、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拷问灵魂的大事。面对“三点一线”式的枯燥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恼重重:我们的生活这样平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凡人感人的事件呢?
用心灵去仔细感受吧。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只能浅显地感受生活。不少同学只知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这个小圈子,因而忽视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请看著名作家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个片段,这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的泪水涟涟,为什么呢?我们只要用心去想想,“父亲”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感动吗?
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吧。你是否注意到父母每天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询问:“儿寒乎?欲食乎?”,在寒夜中母亲的问寒问暖,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生活是平淡的,如果你用心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要想感动别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
二、如何写好“感动点”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写好这类文章的另一步就是写好文章的“感动点”。所谓“感动点”,就是在事件叙述到感人之处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描法,细细写好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但是,有些同学的文章很难令读者感动,文章显得很苍白。那么怎样使这些“苍白”的文章“活”起来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1、寓情于景,即用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如苏轼词《悼亡妻》中“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此情此景,岂不令人肝肠寸断?又如老舍先生的《在烈日与暴风雨下》中对暴风雨的细致刻画。特别是对风来了一段文字的描写,生动传神,刻画了狂风肆虐的精细情景。有声有形,让人在急促的节奏中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描写就使得文章“活”起来了。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如鲁迅《社戏》中写双喜偷豆被六一公公发现:“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简单的一句话,六一公公淳朴无私的思想体现出来了。一个热爱庄稼的农民,他淳朴无私,不怕别人来偷庄稼;他珍惜劳动成果,责怪孩子槽踏庄稼。富于个性化的语言,一个热爱庄稼的农民形象,便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3、用动作描写去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这种写法能将人物的情感外化,因而能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如鲁迅的《孔乙己》里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一个“摸”字,一个“坐”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孔乙己悲惨的境地,使读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如朱自清的 《背影》在写父亲上下月台为他买橘子时,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地写。特别是爬月台的描写:“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着力刻画父亲来去穿过铁道上下月台的艰难,而父亲的这些千辛万苦全是为了儿子,因此,这些动作的描写越仔细,就越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些精彩的动作描写是文章的“感动点”。
【关键词】抓住契机 引导习作
一、抢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1.关注自然。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我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感觉风特别大,这是学生都感受到的,我抓住了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我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说着板书“风”,接着问:“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有的同学说:“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有的说:“刮的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有的说:“刮的我走不动了。”……“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学生们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风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说风爸爸饿了,有的说风爷爷生气了……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如此训练,大自然便成了学生们写作无尽的源泉。
2.关注身边小事。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有一次,我发现讲桌上放着许多没人要的铅笔,就“讲桌上的铅笔”进行了一次说写训练。我指着这些铅笔对学生说:“这些铅笔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是不是很喜欢我呀?”话这么一说,学生们都笑了,创作的灵感也随之而来了。其中一名学生写得挺有意思。诗中写到“我的铅笔迷路了/我好着急呀/铅笔,铅笔,你在哪/忽然/我看到了他/正在墙角边哭/我急忙把他/送回了家”。
3.关注媒体信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无时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关注媒体信息,感受国内国际事务对自身的影响,是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好机会,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最佳时机。在5.12大地震后的一段日子里,许多教师把“说说地震中最感动自己的事”作为话题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感悟爱。在“神七”发射的日子里,许多教师把“走近神七”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让孩子经历了看电视了解,查资料深究、课堂交流深化、作文表达的过程。关注“神九”飞天的进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求知欲,还使他们积累了创作的素材,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二、抢抓活动契机,教会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1.切割活动过程,引导观察方法。有幸在《中国教育报》上认识了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认识了“新体验作文”,我利用作文课或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把活动的过程进行切割,指导学生观察;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展示指导的过程,形成了活动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设置悬念──切割活动──分项观察──形成文字。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我在组织学生进行“隔箱猜物”的游戏时,把游戏分成了几个阶段,首先上台的是薛峰,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薛峰上台时的动作、神情,并围绕薛峰上台进行说话训练;当薛峰点到贾展时,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贾展的心理活动,观察贾展的表情、动作;薛峰从箱子里摸出物体,进行表演,老师又引导学生说出薛峰的动作,揣摩薛峰的心理,以及贾展的表情、心理等等,让学生明白观察就要调动全身的感官,观察游戏双方、观众以及自己的不同感受。活动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规划系列活动,引导跟踪观察。作文是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语言的综合结晶。真实的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想观察仔细就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为此,许多老师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这样学生写出的日记就很真实很生动。有的班在教室养了几个蚕,让学生细致的观察春蚕一生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写出了《与蚕相伴的日子》。有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种蒜苗,观察蒜苗种植、发芽、成长的过程,进行蒜苗种植展览;有的班级把柳枝种在教室里,通过长期观察,写出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活动锻炼了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幸福。
关键词: 赏识教育; 乐于表达; 写而不厌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53-01
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这些发人深省的话使我明白;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思维的成果,即做到――赏识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写”而不厌?我想,赏识教育就是个最佳途径。
一、赏识即平等――让学生自如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主地学习。与此相反,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习作氛围,才能无拘无束,敢说敢写,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就需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此要提倡对话式教学。如适当地搞师生角色换位,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赏识,信心的一种鼓励。习作课上,我时常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趟水过河,与同学比一比高低,看看谁写的作文好。”写完后,再把老师的作文与班里较有代表性的习作一并展示,让全班同学做评委,说说谁的作文好,好在哪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看法,学生在精神上深受鼓舞,写起作文也就格外自如。
二、赏识即肯定――让学生自信
肯定是自信的源泉,是前进不息的动力。赏识,就是肯定,赏识将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应多给小学生褒扬肯定,哪怕是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孩子,但你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她,赞美他,多创造机会让他进行自我展示,让他多得到认同,少些失落感、失败感。
(一)多褒扬“闪光点”。老师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直接关系到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要坚持“多褒少贬”的原则,在批改时要多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得好,也要用着重号标出,以示鼓励。对于习作中的小缺点不提也罢,比较严重的问题可用波浪线画出,写出鼓励的评语,让学生自己修改。
(二)展示“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是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第一步。学生习作虽然大多是平平实实,但是其中不乏得意之笔,有时是一个词句的运用,有时是段落的安排;有时是开头开得好,有时是结尾结得妙……作文写完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反复地去思考、欣赏自己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恰当之处,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班级中进行自我展示,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指给同学们看一看,并说一说理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再适时地给予激励的评语或体态暗示。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我评改后的稿子贴在“作文展示栏”上,并随时随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品评,把”闪亮点“通通地”挖”出来。这样学生欣赏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得到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满足。
二、赏识即指引――让学生自立
赏识不单是鼓励和表扬,更是以真诚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成长。学生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作文出现不足在所难免。教师应当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心情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意见,改进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婉转鼓励中指引。老师不能净说好话,置习作中的缺点不顾,而应该采用鼓励性评语,用婉转的语言支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方法,做到既有鼓励性,又有建设性。如“你能准确生动地写出表妹的外貌,说明你的观察认真、细致;你若能写出表妹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相信你的表妹会更惹人喜爱。”
(二)在纵向比较中指引。孩子是逐步成长的,但多数孩子感受不到。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他们把现在的作文与写过去的作文作比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此时教师再加指点,指出发展方向,学生就会更加明晰写作思路,提高作文能力。
三、赏识即激发――让学生自强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一个很重要的心里体验,是自己对自己一种质的认可。当我们找到感觉后,身上的潜能也就能够诱发出来。作为学生,不仅希望自己的作文被自己所认可,更希望被周围的教师和同学认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来了解和欣赏。
1. 为读者而写,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齐博士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作品出版法”。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将作文制作成“学生的书”,在班级、学校或更大的范围进行传阅,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读者群,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激发写作的欲望。我也组织学生创办班级手抄报,建立作文园地,出版班级作文小集,积极向学校广播电视台及各级报刊推荐作品,满足学生的认同感,让学生为写出好作品而攒足劲头,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赏而评。要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作品中的亮点。一是在课上在互相交流评议时,引导学生着重谈谈自己欣赏某同学的哪篇作文,或者作文中的哪一处,一起交流,一起欣赏,形成“读者”,“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局面,二是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引导其他同学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在自己所欣赏的作品上标上记号,写上评语,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段等摘抄下来。这样,对文章的小作者来说,是一种肯定和激励;对欣赏者来说,也是学习提高的机会。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