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阳光体育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少年。国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状况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展?关系到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广大残疾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因此,积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特殊教育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由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有缺陷或残疾的少年儿童,即智力、听觉、视觉、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有障碍的儿童少年。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与普通学校有一定差别。
1.1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通过调查显示,与普通教育对象在身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兴趣单一、稳定性差等弱点。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组织规模不宜过大,组织单元人数不宜过多,以利于个别指导和管理。
1.1.1阳光体育活动内容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内容不丰富,类型、方式单一,有的学校甚至几个学期都不更换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也有少数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比较好。王亚达等对宁波市6所特殊学校调查发现有3所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活动开展良好,均有自己特色的校编操,内容丰富,形式较灵活,且融入了校编康复操、益智操和手语操,大大提高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效果。
1.1.2阳光体育活动时间频率
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学校都能把体育活动纳入课表,但学生每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甚少,这与国家对中小学生“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相距甚远。孙伟伟通过对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都开展课间操,其中有69.2%的体育教师选择的是天天都做,选择经常做的占30.8%,说明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早操、课间操非常重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提供了重要基础,阳光体育活动将逐渐代替课间操将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必然。
1.2 体育师资
作为特殊学校体育教师,除了要掌握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特殊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周坤调查发现,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只有51.72% 参加过特殊教育理论的培训,有48.28% 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特殊教育理论培训,可见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理论培训的力度不够。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直接关系到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田春雷调查发现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对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
1.3 场地及器材
1.3.1场地。特殊教育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场地偏小,且体育器材室的面积都较小,数量也偏少。王亚达等对宁波市6所特殊学校调查发现,6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田径场,不具备一般田径场地的学校仍有2所,场地规划建设不是很规范;其他场地拥有量也较少,且面积严重不足。
1.3.2器材。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器材匮乏,大部分学校体育器材仅仅能满足课堂教学的最低要求(少数学校严重匮乏),且品种单一。孔令奎对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知,只有41%的学校只有少量的器材,按照92年教育部要求配备器材的学校只占5.1%,而配有联合器械等较高档训练器械的学校只有2.6%。段辉涛等对武陵地区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发现由于学校经费的原因,各特殊学校发动师生动手,自制体育器材,即使这样,仍然有52.6%的特殊学校体育器材未达标。
2.所面临的的问题
2.1对阳光体育的认识问题:表现在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视不足,其次是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不足。
2.2体育设施不足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3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增加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难度。
2.4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的缺乏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
3.建议与对策
3.1优化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并组织体育教师进修,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
3.2丰富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彩,阳光体育活动可与语数知识、劳动生活、音乐舞蹈、游戏活动等相结合,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生动活泼的游戏比较适合他们的特点,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3.3加强场地设施及器材的建设。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特殊教育学校应重视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增置,应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增加学校体育投入,逐步改善学校体育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7,14(5):97
[2]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05
[3]田春雷.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8
[4]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6):717-718
[5]王亚达,朱水敏.宁波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4):51
[6]段辉涛.对武陵地区特殊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9
[7]孙伟伟.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关键词]:体育展演活动 策划 实施
一、为什么要开体育展演活动
展演,顾名思义就是展示、演出等带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展演一直是校外文艺类培训传统的专业实践活动,而在体育类培训领域,展演长期不被重视,很多校外体育教师以训练代替教学、以比赛代替活动,不想展演、不会展演。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体育培训成熟周期长、表现形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展演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展演会增加负担、影响教学。然而近几年体育类培训也逐步开展展演活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展演是一类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水平、学习成果的考核与评定,是教学全过程不应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效果极为关键。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就是考试。校外教育长期以来缺少教学评价,往往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致没有保证。校外体育培训带有很强的竞技性质,因此比赛不仅是体育培训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测量训练优劣的评价方式。无论是教师、学员还是家长,参加比赛并且取得好成绩,都是大家关注的头等大事。
近几年,中国儿童中心倡导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心体育部开始淡化体育培训的竞技性,也就是不将比赛作为唯一或者主要的教学评价,而是通过展演来显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评价方式的多样,不仅丰富了学员的学习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更加全面地展示、评价了学员的整体素质。中心体育培训目标开始由输送准专业运动员向健康人格养成转型,教学重点逐渐由技能训练向兴趣培养转变,成果评价也随之由参加比赛获奖向开展活动提升能力过渡。
第二,展演是一种对外宣传的手段。从比赛到展演,是评价形式的转变,也是评价主体的转移。比赛是专业性评价,专业是一道门槛,使评判成绩只能依赖于“业内”人士,因此比赛从某一角度来说是“封闭”的。展演则不同,虽然展演也必须专业,但是展演面对的是非专业人士,是大众。那么,大众评价展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认识体育项目、了解体育培训的过程,在可以无限开放的时空中有力地宣传了体育部的整体实力、中心的教育理念,传播了积极健康的体育观念。
第三,展演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平台。如果说比赛培养的是学员精专的专业能力,那么展演则锻炼的是学员综合素质。相对于比赛,展演更接近生活、接近大众,这就为学员了解真实的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学员的沟通技巧、合作意识、应变能力等都有可能提高。此外,通过组织展演,教师不断挖掘本教学项目内涵,努力思考如何丰富日常教学,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心体育部组织展演活动,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已经摸索出相对成熟的展演原则,即校外体育展演活动应以表演为形式、以节目为单元,集中向大众展示体育培训的教学理念和内容,展示学员在技能习得、现场表现、沟通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本文以2013年中心第三届“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为例,详细分析如何策划及实施校外体育展演。2013年被定为中心体育部的“阳光体育年”,在这一年中,体育部所有项目都以“阳光体育”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在2013年11月,体育部举办了“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这个仪式是一次以颁奖为主线的展演活动,仪式的成功举办集中体现了展演活动策划与实施的技巧。
二、如何策划体育展演活动
体育展演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活动前期的策划和设计,主题明确、内容新颖和形式多样是一场成功活动必须具备的要素。
1.如何确定活动主题
体育展演活动必须有好的活动主题,表演内容和形式一定是依据主题而定的。选取的主题首先要乐观向上,其次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以“阳光体育”为主题,这一主题不仅符合上述主题选取原则,而且响应了国家关于开展少年儿童阳光体育活动的政策,为活动确定了良好的基调和积极的方向。
2.如何选择活动内容
体育展演活动一定要有丰富的内容,要紧扣主题对展演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切忌简单的复制粘贴和数量的堆砌,要选择适当的、有代表性的内容。“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的展演,均选取了各个项目具有阳光向上含义的内容,如啦啦操、跆拳道踢板和武术器械等。此外,展演内容重新进行了3至5分钟的节目化编排,以便符合颁奖仪式中表演内容短而精的要求。
3.如何变化节目形式
体育展演活动还要有多变的形式。选定内容之后,接下来需要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在剧场、舞台等隆重的场合,展演活动应以组合表演、情境演出等形式呈现,以集体节目为主。而随堂汇报、小型交流等,则可以展示日常的教学片段,或者采用互动趣味表演等形式,以小组合、个人节目为主。
三、如何实施展演活动
好的策划还需要周密高效的执行才能得以呈现。体育展演活动的执行,各方面始终要围绕安全、可控两大核心进行。
1.人员规模分类控制
参加体育展演活动的人员通常较多,为保障活动顺利安全实施,必须对人员规模进行分类控制。根据表演内容和节目安排细化确定各个节目的人数,由此计算演员总数。还要考虑展演项目和演员人数的配比,一般每个项目须有一名主管教师,每15名演员配一名辅助教师。如在剧场等容纳人数有限的场地,要预留足够的演职人员坐席、嘉宾坐席,对于其他入场人员实行凭证管理。各类人员的总数一定不能超过场地总接待人数,条件允许的话预留5%左右的机动空间。如在户外场地等开阔场地,须为演职人员划定足够的候场区域,布置足够的嘉宾坐席。在台前,还要划定观众区域和缓冲区,观众区域饱和时开放缓冲区并引导缓冲区外的人员绕行。
2.活动流程时间量化
体育展演活动中,节目的总时长一般控制在90分钟以内,以75分钟左右为宜,这样可以为展演前的人员集合、热身走台,结束后的场地清理、人员疏散留出足够时间。各个环节可根据表演内容进行时间量化,由此确定总的展演活动时长。确定总时长后,须根据场地、展演准备和其他因素综合选定展演的开始时间点。确定开始时间点后,即可根据各项项目展演的内容和人数,安排展演前的化妆造型、热身与集合时间,一般在正式展演前20分钟所有人员要在展演场地集合。家长送学员到馆的时间须为热身活动前10分钟、到馆接学员的时间为活动结束前10分钟。嘉宾到场时间为活动前15分钟、入场时间为活动前5分钟。观众入场时间为活动开始前30分钟,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任务前10分钟到位。
表2记录的是“阳光体育之星”颁奖仪式的时间安排,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段,整个活动清晰、有序,所有参演及工作人员便可根据此表计划各自的工作。
3.工作分工职责细化
一场展演活动需要多个岗位的人员分工协作,其主要包括演出人员和场地工作人员两大类。演出人员主要是指组织展演活动的教师和参加演出的学员。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展演节目的前期策划、排练,以及现场管理和调度。参加演出的学员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排练,在现场服从教师和场地工作人员的安排和调度。
场地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后台工作人员、场地安保人员和场地服务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分为:(1)舞台设备组,负责音响、灯光、led等展演相关设备的调试和使用;(2)舞台监督组,负责各个节目的催场、舞台话筒、道具等的布置;(3)舞台服务组,负责奖杯证书、奖品等颁发以及礼仪人员的组织管理。场地安保人员分为:(1)内场安保人员,主要负责进入场地内人员的引导、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以及现场安全管理;(2)外场安保人员,主要负责查看入场人员凭证并放行,以及其他外场安全管理。场地服务人员分为:(1)场地保障组负责场地内节目单、宣传品、引用水等物品的发放,以及摄像、照相机位的布置;(2)场地保洁组负责场地和舞台的清理保洁。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业余体育训练 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业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课的一种提升。在课堂教学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求、方法、手段、任务和运动的时间段都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发展学生特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一、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区别
1.历史背景及定义不同。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倡议,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的学校体育活动。而业余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训练,形式为业余体校、校运动队、体育特长班、竞技学校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培养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
2.目的和意义不同。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推动,促进各校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业余体育训练就是根据部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挖掘他们最大的运动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项成绩,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二、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运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基础,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前提条件。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和深造。阳光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增强体质,给业余体育训练提供空间。同时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扩大训练队伍建设,增加活动项目,还可以从中找到有运动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㈠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基础。
阳光体育运动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出发点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中寻找兴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对业余训练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1.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教练员,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吸收新理念和新观点,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省、市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多看一些业余训练的报纸杂志,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向业余训练的专家请教,提高自己业余训练水平。
2.要做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的年代,仅凭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为了适合学生活动的需求,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学会了还要会教,确保各种活动项目正常开展。例如:在跳竹杆、滑板、多人单足跑、放风筝、绕竹林等一些平常不练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这就要求业余训练工作者一专多能,跟上业余训练的步伐。
3.自让给学生。业余训练都是根据学校的物力和人力开展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是定时、定项、定人的业余训练。为了扩大基层业余体校队伍建设,让学生自行选择项目、教练、活动时间,要围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做好训练工作,采用等训制,努力培养优秀体育苗子。
4.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的运动员是愚蠢的运动员。同样,没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是愚蠢的体育工作者。文化学习是业余训练的基础。期霞老师说:“教与学单有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还不够,教师必须具有长流的活水。”体育活动、业余训练、竞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5.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培根说:“意识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着课堂效果。在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并根据不同项目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通过看明星的录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㈡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
业余训练是专业化的训练,适合体育特长和天赋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基础化的训练,是适合广大青少年儿童,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与普及的关系,业余训练是建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健身的需求增强,提出8-1>8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1.选材更艰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项目多,活动场所不同,学生在运动中学,有什么不会,就会想方设法去学、去练习,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请专业教练辅导。但是参加业余训练的人就会少很多,即使孩子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被选拔到业余体校来参加训练,由于来自家长和社会等多方影响,难以接受专业化的训练。
Abstract: Campus physical competition is the successful model for college's conducting of physical activities. For the better performancing according to central authorities' NO.7 document, the campus events should play a bigger role at solar sports activities. The college campus physical event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documentation, on sports survey, making telephone calls and practice summa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failed event organizations, lack of unified management and lots of repeated work. The implementing model of sports committee macroscopic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sports department taking in charge, call up of group work, implementing of graded points accumulating system and the centralized rewards method are prososed in the paper.
关键词:阳光体育;本科院校;校内赛事;模式构建
Key words: solar sports; undergraduates college; campus events; mode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85-02
1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背景
2006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召开了一个会议,针对我国现在学校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如我们国家学生体能与运动素质下降,视力差的学生很多,超重与肥胖的比例上升等情况,这个会议首先提出要求全国各个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1]。这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第一次举行的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了会议,并且做了重要讲话,她同时还亲自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的实施。这个行动提出了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用三年的时间使85%的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同时要求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提出了一个鲜亮的口号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2007年5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对体育活动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3]。
2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校内体育赛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体育活动开展模式.为了更好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自文件下发以来,各高校纷纷行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为了让校内赛事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电话问询、实践总结等方式对陕西部分高校校内体育赛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问题。
2.1 有利因素
2.1.1 学院高度重视。中央7号文件一下发,学院立即组织学习;快速立了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会由院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系主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负责部署阳光体育工作。设立专项资金,为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4]。
2.1.2 学生热情高涨。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状况明显优于中学,良好的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硬件保障。中央7号文件的学习,学生更加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上院、体育部、系等组织的各项赛事也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1.3 体育部门引导及时。体育部门按照中央7号文件精神和学院的具体要求,对体育课进行了改革;尽量让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联系.这样既保证了授课内容顺利完成,又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连接.真正实现学有所用,终身受益。定期举行体育赛事,让学生以比赛为目标,以锻炼为目的;在比赛中找不足,在训练中加以弥补,实现比赛与锻炼的良性循环[5]。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没有完全调动全部力量、活动缺乏广泛性。多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策划、宣传、组织、裁判、奖励等所有环节都是由体育教学部具体实施。体育教师在上好课的前提下,每人都负责有一到两项赛事的开展任务,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早操带操、赛事裁判、体质测试等工作上。由于人力有限,活动缺乏广泛性。
2.2.2 活动缺乏分类管理,重复性工作多。体育活动的组织没有按照参入人数、受关注程、赛程长短、组织难度等进行分级分类;每一项活动都是按照相同的程序进行。这样既没有突出活动规格,又造成了一定的人、财、物浪费[6]。
3 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的构想
3.1 健全制度建设;完善体育评价办法 依据7号文件精神,高校应制定出详细的阳光体育制度和实施细则。阳光体育活动实施状况作为系室评优树模的条件之一。完善学生体育评价办法,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取得成绩、体育课考试结果一并纳入到体育评定当中,这样既能实现学生体育锻炼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又调动了各类运动基础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7]。
3.2 体育活动实行分级积分模式
3.2.1 体育活动分级分类办法。体育活动可分为院级活动、系际重点 、系际一般、系内活动四级。院级活动就是指纳入学院活动规划的大型学院活动;要求全院师生参入,活动由学院运动委员会牵头,各系党政领导带队参赛,如田径运动会.系际重点活动是指受关注程度高、赛程长、裁判难度大的赛事;要求以系为单位组队参赛.活动由体育教学部承办,各系派教师带队参赛,如系际篮球赛、足球赛、学院健美操赛等[8]。系际一般是指组织难度不大、赛程短的体育赛事,要求以系为单位组队参赛.活动由教学系承办,体育教学部协办;各系派教师带队参赛,如系际拔河赛、趣味运动会等。系内活动是指在体育指导员指导下,教学系内组织的体育赛事,以年级或教学班为单位参赛。
3.2.2 体育活动积分办法。按照各系活动级别、活动成绩、承办活动次数进行积分. 院级活动团体第一名积分数为10+系个数×3、系际重点团体第一名积分数为10+系个数×2 、系际一般团体第一名积分数为10+系个数×1。例如商洛学院有10个教学系,每系参加学院活动团体第一名积40分、第二名积37分……第十名积10分;每系参加系际重点活动团体第一名积30分、第二名积28分……第十名积10分;每系参加系际一般活动团体第一名积20分、第二名积19分……第十名积10分。每系承办一次系际一般活动积20分;举行一次系内活动积10分[9]。
3.3 体育部在活动中具体负责,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3.1 制定活动计划,统计活动积分。体育部门年初制定出详细的全年赛事计划,计划包括活动项目、举行时间等内容;各系向体育部申报当年阳光体育活动计划;计划经学院运动委员会通过后,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部门。体育部在体育公告栏内加以公示,并制定出全年活动积分表。活动举行时就不再做宣传。比赛结束后,体育部及时将比赛积分公示到全年活动积分表上,年终统计出全年的活动积分。
3.3.2 培养活动骨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体育部组建热门项目运动队,通过训练比赛展示项目魅力,从而带动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活动中来。
体育指导员定期对各体育协会会员、各系体育组织者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规则、裁判法、以及活动的组织程序等,以便他们能够承担一部分活动组织工作。这样既缓解了体育部人力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10]。
3.4 学院集体表彰,体现奖励分量 根据统计结果,在第二年的院级体育活动结束时进行集中表彰。由学院领导亲自为阳光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这样既简化了活动的程序,又能显示了奖励的档次与规格。凸现出阳光体育活动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
4 结束语
高校要落实好中央7号文件,实现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就必须形成一套详细的体育活动奖惩制度和实施细则.体育活动实行学院宏观指导,体育部门集体负责,全院集体动员的全面、系统、科学的综合开展模式。真正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响亮口号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先勇.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76-78.
[2]李先勇.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57.
[3]李先勇.论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专项课教学[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94-96.
[4]李先勇,朱书祥,赵亚龙.陕南城镇居民体育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20(5):87-89.
[5]李先勇.山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50(25):23-24.
[6]李先勇.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4):52-54.
[7]李先勇.新升本高校体育选项课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2):88-91.
[8]黄显忠,吕 超.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119-121.
论文摘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校园文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实例来说明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的基调是“人”,内容是“文化”,核心是“素质教育观”,原则是“灵活、多变的基础性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校园文化,有关专家作了合理的分析,认为校园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方面。静态文化是指校园精神风貌与道德情操、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教育成果和校园环境;而动态文化是指对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作风、行为习惯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项目。
扬州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扬大附小)坚决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
一、发掘内涵底蕴,提升校园品质
我们认为学校要发掘学校的内涵底蕴,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建构校园的静态文化,形成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作风和精神。几年来,扬大附小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学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形成了“全心全意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坚持全面发展,品格、知识、能力、和谐统一,以服务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培养为宗旨” 的办学目标,追求“学校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团结高效的拼搏精神)”与“办学灵魂(爱心教育)”。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①校风:求实、团结、活泼、向上;②教风:虚心、耐心、细心、创新;③学风:好学、深思、多问、勤练;④校训“实”:“实”字,取“实”作为校训用,以上面的“宀”象征学校,下面的“贯”象征求学。治学办校旨在“实”,我们要构建“坚实稳固的教师队伍;实施踏实细致的常规管理;推进切实高效的教育科研;开展诚实守信的学校交流和安全扎实的后勤服务。
在扬大附小的校园里,赫然可见学校的“三风”和“校训”,时刻鞭策和引领全校师生团结友爱、活泼向上,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园地。
二、素质教育领航,精致管理掌舵
我们不断探究校园文化的内涵,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引领下,实施了灵活、多变的精致化管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领航掌舵。学校至上而下地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扬州市中小学精致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了学校精致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目标精致,管理过程精细,管理方法精当,管理成果精美。学校逐步形成了科学严谨、高效切实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构成了学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学校修编了由五大版块构成、约36万字的《扬大附小管理手册》,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手册的出台遵循民主讨论、修订、教职工大会通过等程序,实施扬大附小“星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促进中年教师发展,助推老教师提升”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快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步伐,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扬大附小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启动“京剧进课堂”,促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渗透素质教育,最终促进学校特色化、自主化的可持续发展。
1公民教育开奇葩,德行笃实育灵魂
近年我们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积极实施“113”策略管理,即明确一个目标系列,形成一套教育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加强三方(学校、家庭、社区)相互融合的育人氛围。
2民族文化进校园,知识富实结硕果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知识”的定义不断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涉及课内、课外,国内、国外,传统、现代,等等。 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京剧进课堂”是党和国家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举措。 2008年3月,学校成为首批“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它的试点实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学校自2008年3月接受教育部“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以来,音乐组教师经过两个月的材料收集,在2008年6月编写了学校第二本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京剧专辑。(学校曾在2006年编写第一音乐校本教材“银杏之声”地方文化专辑。)
3阳光体育促和谐,身体健实求发展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群体促竞技、以普及促提高,坚持以培养德性笃实、知识富实、身体健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目标,积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扎实抓好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学校积极加强“阳光体育”工程建设,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确保学校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励精图治谋发展,继往开来创名校
学校的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与岁月同步,与自然共进!在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这一百年老校将继续发掘学校的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自主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添腾.面对课程改革谈校园文化的再生[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