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普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延安市紧紧围绕青少年、社区居民、城镇劳动者和公务员人群,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不断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搭建科普宣传资源平台。
为弥补我市科普资源短缺、城乡科普资源不均衡的劣势,提高我市全民科学素质,一年来,我市整合中、省科协和市本级资源,以科普大篷车为抓手,全力打造科普资源平台,科普事业正在稳步发展。一是积极做好科普大篷车申报工作。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我市人力、物力和财力,密切配合中、省科协,积极做好对接与协调工作,及时下发文件,调动各县区政府积极性,为大篷车申报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二是做好大篷车维修培训工作。今年我市对各县区大篷车车载展品进行了集中维修和培训。三是成立科普大篷车工作队。市科协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成立了全市科普大篷车工作队,由科技馆统一负责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各县区科协指定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大篷车巡展工作,形成了一种常态化的巡展工作机制。
二、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功能,延安市科技馆和各县区科协将科普大篷车巡展作为科学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紧紧围绕大型宣传活动、主题活动以及日常工作等,将科技带到了校园、社区和乡村。
一是积极参与大型宣传活动。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中国科协年会等大型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科普大篷车现场巡展、科普咨询、发放资料、播放科教节目等活动。
二是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围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强化科普大篷车巡展力度,延安市科技馆、各县区科协将科普大篷车开到全市各中、小学,给小朋友带去了欢乐和科技。延安市科技馆将科普大篷车开进北大培文、延安小学等学校,开展科学小实验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勤动脑、乐动手的好习惯。
三是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活动。围绕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着力宣传现代家居、营养饮食、卫生保健、文明礼仪等科普文化常识。大篷车走进杨家岭社区,通过开展科普展品演示、发放《营养饮食》、《卫生保健》等科普图书,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带去文艺表演和科技盛宴,提高居民生活指数。
四是开展科普大篷车进乡村活动。科普大篷车深入延川县文安驿马家沟村,围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提升,以“三下乡”活动、精准扶贫为契机,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意识。
2020年,根据延安科技馆2020年度各部室任务分解书所制定要求,科普大篷巡展活动次数不得少于4次,外联部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完成分解任务。2020年科普大篷车共完成巡展6次,分别是:1月24日至2月10日新城大剧院巡展;3月4日科普大篷车下乡活动,走进延川县文安驿马家沟村;3月28日配合开展志丹科技之春志愿者活动,在志丹县保安广场布展;5月17日配合科技周活动,在延大校园进行布展;完成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两次,分别于新城北大培文学校和延安小学进行布展。具体巡展工作内容包括:场地协调、展品运输、环境布展等,保障了巡展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认真总结,提高科普大篷车服务水平和展教能力。
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是提高校园、社区、乡村科普工作的一种很好方式,促进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资源不均衡、不匹配的问题,要深入搞好这项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县区科协要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最大化地调动一切资源满足科普工作的需要。二是各县区要规范大篷车巡展活动,活动有计划,形成常态化的巡展机制。三是加强科普巡展活动的不定期跟踪和回访,了解公众的需求,针对不同人群,采用灵活多样的巡展方式。四是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科普的良好氛围。
根据《州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要求开展好州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要求,充分发挥科协工作职能作用,拓宽工作思路,构建科普平台,联合广大科技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应,进一步形成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科协办发〔〕7号和迪科协发〔〕10号文件精神,县科协及时制定活动草案并及时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及时作了指示,分管科协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秀萍同志于8月17日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对要求参会的15个部门要按照县科协草拟的活动方案,联合、协同举办好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同时,要求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科普日活动工作总结。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主题鲜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9月20日上午,县念萨街广场呈现了一派欢乐的景象。“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和谐”为主题。“全国科普日活动”二大条横幅,以及来自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卫生局、水务局、文体局、气象局、环保局、司法局、自然保护局、盐政等十五个部门的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身背“全国科普日活动宣传红绶带”,在一条长龙似的咨询服务台一字摆开,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广大市民。特别是15个部门按照科普日活动主题编制的科普宣传资料:“携手共保美好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环保科普知识”、“云南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消除典缺乏危害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云南科技报专刊”等5000多份科普资料和100多份宣传挂图,以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简明易懂的特点易于群众接受。30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向过往市民分发宣传中,积极为群众咨询解答,让群众满意,感受到科普就在你我身边。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一)围绕主题,营造了氛围
我县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参加单位多,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30多人;参加活动的农民、学生、机关干部和城市居民达500多人次。同时,宣传标语、宣传资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不局限在念萨街广场,还延伸到农贸市场及副街,营造了科普日活动氛围。
(二)搭建科普平台,整合了科普资源
今年的科普日活动充分体现了大科普的氛围。县科协虽然人少,但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是能整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形成科普大舞台,实现科普工作双赢、多赢的局面,拓展了科普活动范围。
一、2014年科普工作情况
(一)开展了急救服务进社区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我单位先后到电力路、米山,组织开展社区急救服务,积极探索、拓展急救知识在社区普及的途径,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社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作出贡献。
(二)进行了全民急救培训。今年7月20日,我们在司法警官学校开展了全省监狱系统新民警急救培训;8月1日建军节期间,我们到镇江武警支队五中队进行了军营急救科普培训。同时,我们还多次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市民们进行了生活中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讲授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及急救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人体模特现场演示。看到急救知识进社区这个活动如此受市民们的欢迎,我们与多个单位建立广泛联系,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活动的开展,实实在在为市民提供了学习急救常识的机会,提高市民的生活生存质量,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今年截至目前,共举办市民急救培训18期1065人次。
(三)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今年8月4日,我们与浙江绍兴120开展两地急救文化研讨会,广泛交流了急救科普经验,提高了两地急救文化水平。我们还认真做好了重大活动保障工作,8月7日全民健身日期间,做好了市民急救保障工作,切实维护了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四)启动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今年伊始,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启动,以“细节决定安危”的安全生产文化主题活动在7月末8月初各科室拉开帷幕,9月中旬,我们组织参加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1年,急救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将在市科协和市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重点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强凝聚力上下功夫,以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手段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工作,确保完成急救知识科普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的体会与特色
在推广普及急救技能与知识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特色:
(一)提高全民急救意识是基础。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为什么要推广急救知识,推广急救知识的必要性,怎样普及急救知识等一系列问题都向相关单位和社会相关人群做了详实的宣传。特别是利用各种急救服务和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急救意识,使我市普通百姓都能掌握基本的紧急自救与救人的能力,从而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平安镇江”、“和谐镇江”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急救师资水平是关键。随着急救培训业务的不断扩展,我中心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派出专门的现场急救经验丰富的医生前往省救护培训中心进行救护培训师培训,提高主讲与操作水平。在急救培训中,为了激发市民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我们打破以往传统讲学式的培训方式,结合急救知识,自编自排了精彩活泼而又极具生活化的情景剧,采用了生动逼真的人物模型等手段,培训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的亲身体验急救技能,我们还专门购买了高仿真的人体模型供大家演练,指导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清除,创伤救护四项技术等项救护操作,以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使居民在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救或互救,提高急救效果,将伤残降到最低的目的。由于活动形式的新颖生动,我们每到一处,精彩的急救培训都能引起市民们的热烈反响,活动现场总是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三)为全民搞好服务是目标。在急救培训过程中,我中心坚持公益性的原则,以服务方便于民。对市民自愿报名学习急救知识免费培训;对市民关心的日常保健知识,随堂讲解;对课后没听明白、要求实践操作的市民,手把手的重新教,并且保证讲课质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知急救知识科普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急救网络社会化,抢救技能普及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理想社会目标,我们先后开展了“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并制成光盘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让市民知道在突发疾病的关键时刻该怎样自救、怎样救人。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我们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称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使人们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减轻痛苦,挽救生命。
三、对我市“十二五”全面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的第三阶段的前五年,也是关键性的五年,为切实做好全面科学素质教育落实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培训科学学科教师,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加强科普教材建设,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需求,组织征订科普教材和自编科普读物,自制科普课件;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急救等知识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二)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和交流,进行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创建科普信息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科普信息和课件制作人的利益。
(三)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大电视、广播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和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强大科普门户网站的科普栏目空间,大幅度增加大型电子屏数量,加大科普刊物编辑和送阅力度。打造科普传播媒体品牌,提高制作和传播质量,开辟一个读者量大的综合性报纸专版、电子读物和视频课件。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建立科普门户网站,提高网站惠民率,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浏览。加大投入,配备好“科普大篷车”,打造收视高的科普电视栏目,扶持科普网站扩容,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科普文化发展。提高媒体科普服务功能,增强公众对于公共卫生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一、全市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不断健全
今年市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特别在调动社会各届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运作,促进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围绕“市科普工作规划”,认真宣传落实《科普法》,及时做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构的完善健全工作。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科普表现的有效形式,呈现出勃勃向上,协调有序的局面,使我市的科普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二、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学科教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科学兴趣班的开设,不仅使协会各项工作有了合适的载体,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各学校科技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市科协、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第三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增强专业组的活动功能,发挥团体会员的作用。积极倡导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丰富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容,丰富和发展学校第二课堂。积极倡导把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列入素质教育的评估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为素质教育服务。
“低碳生活”是今年科普宣传活动的重点内容,为在青少年中宣传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关注低碳经济、走近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央文明办秘书组、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办公厅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我的低碳生活——201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协会组织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参与学校安排专门辅导员进行专题辅导,学生结合网上辅导材料和活动手册,认真进行实践活动,提交实践报告,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市科协、是教育局通过组织青少年“低碳生活征文”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主动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家庭,进而使整个社会加入到建设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
三、扎实开展农业科普工作
2013年的农业科普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指导、培训方式和技术交流平台,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技术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农业科普宣传广场化、电视化、电波化、网络化、短信化、电信化、课堂化和结对化。主要工作有:①推进科技惠民工程。通过完善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落实专家帮扶,表彰奖励等措施,推进帮扶结对致富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②推进农民科学素质,组织“星火人才”、“绿色证书”、专利、网络、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等科技培训。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新三年规划和建设,引领农民增产致富。充分发挥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科技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使全市“一站一栏一员”覆盖率达100%、科技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省杂交晚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理工-端木银熙水稻育种研究推广中心,开展多方面的水稻育种研究推广工作。③推进“科技下乡”工作。积极参与了2013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书画家现场写春联、画年画送村民,又有图书优惠展销;既有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又有送科普书籍、青年志愿服务,深受农民喜爱。
四、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普宣传工作
由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人才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信委、团市委、市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以“促进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市万名职工职业技能操作大赛,共十个工种。开展第四届青年创新发明大赛,鼓励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意。开展第三届“市青年创业先锋”评比,树立青年建功成才的时代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学习青年先锋、争当青年榜样”的良好风尚。
市总工会组织和动员职工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重点抓好数控机床大赛;在吸收、消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改进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能工巧匠的积极作用;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职工书屋建设,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五、充分发挥媒体、网络为科学普及宣传的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办好科普节目和科普栏目,宣传现代科技发展。加强科普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中的作用。①市文广新局在镇场广电站广播自办节目中开设科普宣传专栏,增加科普宣传时间;在“午间风”等名牌节目中增加科普内容,定期邀请专家进电台直播室讲解、答疑。②市报社发挥《日报》的党报宣传喉舌作用,及时报道我市科普工作动态,适时登载科技知识,办好“科技”、“环保”、“卫生园地”、“养生保健”、“科技创新”等科技、卫生、农业、环保等专版和专题科普栏目。③市环保局、科技局、科协、农委等开展以“节能减排除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印制了宣传材料3万份,借用科协布置在社区的厨窗多处、张挂宣传标语等进行科普环保宣传。建设和更新改版“科普网”、“启明星虞城科普网”、“文化网”、“农业信息网”、“公众环境信息网站-环保”等一批精品科普网站。继续办好部门自办的《生态》、《科普新视窗》、《农林信息》等刊物,增加科普内容的比例。
六、不断加强了科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2013年的科普工作按照“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广泛的科普组织网络,集思广益,为我市的科普规划和科普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推动科普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优势,积极做好不同人群的科普工作;争取财政部门的协作和支持,对我市的科普项目加大了资金投入,使我市的科普事业有了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党委、政府重视领导带头参加科普活动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八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工作并将镇科协办涉及科普工作宣传下移社区,核定经费500元,作为科普工作经费,镇政府还将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年底对社区居委会目标管理的考核内容,分管领导还定期听取社区科普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街上带头参加科普宣传活动。
二、建立创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领导小组
镇领导十分重视在社区居委会创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已成立了以分管社区的方玉忠副镇长为组长,社区书记、主任、委员为工作成员的领导机构,以“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八街镇八街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把老龄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常抓不懈,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扩大为老年人服务的范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街镇居委会社区人口2539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17.33%,八街镇为解决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管理难的问题,率先以完善了系列化的社区助老服务,探索建立社区老龄工作组织建设的新型社区老龄工作机制,并将老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立以分管老龄工作的副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他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为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出自文秘范文-]
八街镇老年人活动中心于1988年重阳节组建成立,宗旨是以“六个老有”为中心,7名退休老干部自愿担负起老年人活动中心日常工作,20年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活动项目由:琴、棋、书、报、麻将、象棋、扑克。成立以来,热闹非凡,楼上楼下天天满座,成立至今,一贯坚持不准赌博,不准学生、儿童参加,免费供应茶水,打麻将
(四圈)收费2元,每天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有50-100人,每天收入50余元,费用作为添置用具,维修房屋、桌凳,即工作人员的补贴,八街老年人活动中心占地240平方米,其中,老年人活动中心麻将室60平方米,云程广场主席台右边一间80m2老年人活动场的阅览室,左边80平方米作为老年人化装、堆放器材的场地,为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在每年敬老节区间;由政府每年补助800元给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集镇老年人200人汇集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参与麻将、象棋、扑克比赛,并评出名次,发给奖品。
党委、政府极为重视,为扩大老年人活动场,从1996年起至XX年先后投资450万,建成占地分别为6720平方米、31666平方米和4XX平方米的云程广场、八街公园、东湖公园;这样一来,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扩大了。每天清晨,各种不同类型的老年人体育爱好者自愿组织晨跑队、花剑队、彩扇队、体操队。纷纷活跃在云程广场、八街公园、东湖公园 。 八街镇八街社区居委会老年人文艺队是一支集镇上中老年人自愿组织的,群众性的,自治的老年人文艺队,其成员组成有集镇上退休老工人、教师、干部、集镇上老居民及八街镇八街村老年人妇女,人数发展到100—150人,年龄60---70岁,1995年组建以来,她们自编自演,其内容均是宣传党的政策、计划生育、养老敬老等方面题材,共350余场次,活跃在集镇及村子,并到各村庄开展文艺联欢活动,在敬老节、春节、及其他重大节日区间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组建以来一直代表社区居委会参加一年一度八街镇春节踩街文艺活动,在1999年敬老节区间,代表八街镇参加“安宁市老年人汇演”获二等奖。
四、建立健全科普宣传队伍,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紧密结合居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居委会成立至今已有25名义务宣传员,他们均有老教师、老干部、个体工商户组成,在不同时期肩负不同岗位,长期活跃在社区居民群众中间,他们热爱公益事业、热心科普宣传工作,每季度集中在社区学习科普知识讲座,内容涉及家庭保健、健康与运动、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知识。通过学习使他们增长科普知识,通过他们宣传工作辐射整个社区,使科普知识进千家门。为宣传科普读物,社区制做科普橱窗、宣传板报,科普宣传内容每月更换2次并专人负责,每年在“科技周”、6.29科普宣传日之际组织辖区内支部党员、部分外来人口以讲座形式传播科学思想,普及身边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