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中秋节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一样的中秋节作文范文一中秋节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端午,清明,春节一样,都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日子。如今中秋节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按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品尝月饼,那时,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快乐呀!
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早早的趴在窗台上等待月亮的到来。等了好一会儿,月亮还是没有来。我心里备受冷落,就好像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方却迟迟未来,只有我傻傻地等待一样。真是八月十五盼月亮,盼来一片无月天!过了一会儿,我拿出一块月饼,走到了窗台上,自言自语:“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说到爸爸妈妈,我不免有些想念他们。因为他们平时上班忙,趁今天中秋节放假,一大早就到重庆办事去了,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在重庆过得开不开心,在重庆吃饱喝足没有……望着窗外,我真想看透那一片片云,这样一眼就能看看他们办事是否顺利,望到在重庆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我面对着窗外,晚风向我轻轻吹来,好似在安慰我,安慰我这颗担心父母的心。胡思乱想一阵后,我又抬头望了望天空,这时天还没有黒透,只是一片深蓝色。可这时我的心已经凉透,因为只有我独自一人在家中,不能与父母团聚,不能与他们在一起吃月饼……心中拥有的只是思念,我不禁低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啊!今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是没有月亮相伴,没有亲人相随的中秋节,真是孤独寂寞呀!
不一样的中秋节作文范文二八月十五,又迎来了中秋节,在这个灯红酒绿的闹市里,我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不禁想到了小时候在乡间度过的中秋节。
那时的中秋节,有很多习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烙馍。
做烙馍的工序十分复杂--先杀鸡,将鸡朘上的一层薄膜去掉,晒干,碾碎,掺在面粉里,里面再添进芝麻、茴香等配料,做成很薄的大饼,放在一种像锣一样,下面有四条腿儿支撑着的锅上,在下面烧火,这样烤出来的烙馍很脆,味道更是让我回味无穷。
那时赏月,都是大人的事,而我们小孩子则是聚在一起,找几个类似网状的东西,口语叫它“悠悠”,系在两棵树之间,交替着玩。我曾记得我坐在上面玩时,不知谁狠狠推了一把,我被摇了下来,头朝下,摔的可不轻,我睡在地上半晌没缓过来劲儿。
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想向远方眺望,却被高楼挡住了视线。
现在的中秋,似乎只剩下吃月饼了。有些人也愿意去赏月,消磨一下时间,但到这时才发现,月亮已经看不到了。
……
这是我过的最无聊的一个中秋--上午我呆在家里写作业,午觉一直睡到了四点多。我想出门溜达一下,到了街上,除了“中秋大减价”、“中秋节全场七折”之类的标语,我体验不到中秋的任何气氛。
难道从前的中秋节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难道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
我也有些怀恋那些快乐的时光,但似乎也有点儿麻木了--清明、重阳、端午……这其中民族文化的瑰宝都“退化”得只剩下“皮毛”了。
我不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消失,所以,请关注这些被我们遗忘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再过一次“一样”的中秋。
不一样的中秋节作文范文三中秋!令我想到了明亮的月色、月下十里芳香的桂花、花下那坐在石凳上的一家人。然而这只是想,毕竟以前从未这样过过中秋节。但是今年的中秋节是截然不同的。
我以前过的中秋是这样的:在高楼大厦的大厅里,吃丰盛的团圆饭以及饭后的月饼,在看不见明月的夜晚与家人度过。书中描写的中秋节是这样的:家家户户伴着明月,与亲人相聚。孩童在桂花树下嬉戏玩耍,时而发出欢快的笑声。今年,我的中秋节过的充满诗情画意。
【待诊习作】
还记得那年中秋,皎(jiǎo)洁的圆月当空挂起,洒下的如丝如缕(lǚ)的银光,把地面打扮成一个清亮亮的世界。窗玻璃的反光与灯光、月光幸福地交相辉映。
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窗前,边聊天边欣赏圆得可爱的月亮。茶桌上散落的坚果散发着甜甜的蜜意。我倚在爸爸、妈妈的中间,互相讲着有趣的故事。爸爸一口清茶咽下白天的喧嚣,他眉头舒展,谈笑风生,妈妈的嘴角漾起笑意,我的心里像被一只小猫轻轻地挠着——美滋滋的,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月光下最幸福的天使。
可是后来,美景渐渐离我远去。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去了国外;妈妈升职,常常加班。那些甜蜜的时光,成了遥远的回忆。每当夜深人静,我经常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回忆属于我们一家的时光。身边没有了依偎的幸福,心里总是酸溜溜的。
今天,又是中秋节,我独自趴在窗台,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空,月光如水,冷冷的。
突然,一条短信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妈妈。“宝贝,餐厅里有爸爸寄来的你最爱吃的豆沙饼,保温杯里有我给你热的奶,快尝尝吧。一会儿忙完了,我就赶回家陪你。”我微微一笑,跑到餐厅。餐桌上一大盒豆沙饼,盒底下压着一张爸爸写的小信条,“宝贝,知道你最爱这个,多吃点。天冷了,多穿点,别感冒了。”放下纸条,眼睛已经湿湿的。拿起小饼,细细咀嚼着爱的味道,心里甜甜的,为这个家而甜。
窗外还是那轮明月,一抹月光轻轻抚摸着我,暖暖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大庆市
龙北第二小学五(2)班学生
【专家处方】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在记叙文中,如果能适当地加入抒情,不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思想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点睛之笔,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该如何展现这点睛之笔呢?
第一,用真情打动人。抒情就是要抒发真实的情感,这是文章最可贵的地方。作文唯有情真意切,才能动人心脾,引人思考。《爱的味道》中,小作者开篇写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过中秋节的幸福时光,此时作者眼中的月亮是可爱的,“坚果散发甜甜的蜜意”、“心里像被一只小猫轻轻地挠(náo)着——美滋滋的”。而作者独自在家感到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了依偎的幸福,心里总是酸溜溜的”。连月光都是“冷冷的”。最后被亲情感动的事,这样的事例是真实可感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流露出的情感才会可亲、可信,真实、感人。
第二,巧妙捕捉细节。细节描写往往是把感人的片段放大,相当于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同身受。要善于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中,去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细节,它可以是瞬间的现象、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眼神、内心的感动,等等。文中爸爸的眉头、妈妈的嘴角、爸爸寄来的饼、妈妈特意放到保温杯里的奶……这些细小的情节无不体现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细微处见真情,捕捉到这些就能打动人,感染人!
第三,抒情形式恰当。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如本文中,作者说“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月光下最幸福的天使”、“细细咀(jǔ)嚼(jué)爱的味道,心里甜甜的,为这个家而甜”。这是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带有浓重的感彩,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点明题意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如“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空”,孤独的不是月亮,而是看月亮的人,“窗玻璃的反光与灯光、月光幸福地交相辉映”,“ 一抹月光轻轻抚摸着我,暖暖的”,用对月光的描写来表达心中的幸福的温情。这种环境描写既富有韵(yùn)味,感染力强又烘托了作者的心情。
素描生活就是把从日常生活中摄取并贮存在素材仓库里的那些简单的、粗线条的材料,用工笔素描的方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这样的写作手法能让读者觉得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掘了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东西,从而开启“情为悦己者动”的共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素描生活呢?
一、故事必须完整。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好的记叙文犹如一部电影,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故事的情节要靠矛盾的发展推动,因而在记叙故事的发展时要自然、合理和完整。将故事情节完整地描绘出来,才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
二、描写必须具体。叙事时要抓住细节描写具体。记叙时要详细地描述事情的主要场景,运用“小镜头”的手法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描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细节要真实,细节是靠作者细心观察获取的,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第二,细节要典型,要有“代表性”,即写细节时一定要服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三、结构必须巧妙。“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最忌平铺直叙,要使文章构思新颖别致,就要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运用设置悬念法、欲扬先抑法、误会法、巧变顺序法、列小标题法、分镜头法、日记法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连缀成篇,使文章尺水兴波。
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极为紧密。过年过节这个话题,一般在文章中我们可以这样表达: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但是,年节作文要写好,就不能仅仅拘泥于此,不能停留在表面。写作中,我们要学会把读者带进自已的节日生活中,带进自己的时空与心境里,用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如何写年节作文概括成三个字:喜、实、益。
“喜”:指的是年节作文,在叙事过程中要展示节日背景氛围,要写出欢喜等节日特有的气氛,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反复强调的环境描写与烘托。应景作文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个别节日,例如清明节,未必一定有“喜”,但一样有其固有的节日气氛。
例如:天气虽说炎热,却怎么也敌不过人们的火爆热情。太阳烘烤着大地,人们不甘示弱,在河边越聚越多。鞭炮声持续不断,和着人们的欢呼声、小吃贩子的叫卖声、龙舟上的锣鼓声,热闹非凡。五彩的飘带,可爱的气球,鲜艳的横幅,构成一幅绚丽的端午图画。
河面上的龙舟越来越多,弄潮儿顶着着炎炎烈日,来回划着龙舟,似乎在挑战对手,又好似凯旋而归的王者。这场景为端午节增添了浓郁的气氛。
――节选自黎嘉敏《端午龙舟》
“实”:指要写出实际事情和人物,不要空抒情,而是要选择一、两个生动的场景塑造清晰的人物形象,以记叙,描写为主,以展现节日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感情。比如,通过对节日中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和渲染,再现当时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简单地说,就是落到实处,写细节,以实实在在的情节打动人、征服人。
例如:看!那个大头佛右手正拿着蒲葵扇,随着节奏指挥着狮子,使狮头时而上时而下。狮子那双大且有神的、闪着金色光芒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人群。经过点睛的它们,似乎越发地炯炯有神了。我望着它们,突然有点害怕,或许是因为那双过于有神的眼睛。但我还是双眼紧紧盯着舞狮,唯恐错过一点点精彩。狮子一下子腾飞起来,好像要带着只属于他们的希望冲向那遥远的天上,直达那名叫天堂的幸福之地。
耳旁传来喝彩声,人们热烈地拍着手掌,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热烈的掌声,响亮的喝彩声,震耳欲聋的鼓声、锣声,传递着人们的快乐,诉说着人们的幸福。
――节选自罗沛琼的《真好,又到新年》
“益”:年节作文要注意写出意义,这就是所谓的益。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时,要从生活中获得感悟,获得精神享受。这在年节作文上就表现为:在点出节日的文化内涵时要表现自己的感悟,以此强化文章的中心,深化文章的主题。
例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点燃了人们的激情,唤起了人们心中的纯真。在这天,水相当于一滴滴真心的祝福,把水泼出去也就等于把祝福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传说从前有一个魔王到处生事,老百姓民不聊生,人心惶惶。他的第七个妻子决定为民除害,联合其他的妻子,趁着魔王睡觉之际,斩下了他的头颅。头颅滚落在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人们为了灭火,便把水泼了过去,同时也把水泼向七位姑娘,洗去她们身上的污浊。慢慢地便演变成了今天的泼水节。
归根到底,泼水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积极向上的表现。(注:点出作品文化内涵,并与文章主题挂钩。)这一天,大家不分年龄,不分民族,不分肤色,把心中的爱撒泼出去,银花碧浪,一浪接一浪,一簇高一簇。铃铛般清脆的笑声,孩童般无忧无虑的笑靥,让我有种心灵被沐浴的感觉。珠玉四溅,滑落在额间的水珠一下子有了生机,晶莹透亮,折射出一颗颗透明的心。心中所有的烦躁、郁闷、烦琐,都被飞溅的水花冲走了。有的只是湿漉漉的身躯,满身的祝福,和被净化的灵魂。
按下快门,一幅充满欢笑的照片呈现在眼前。今天,泼水节成了人们释放自我的节日。我们把爱传递出去时,收到的是一份珍贵的人类本性的善良。这些是深藏于我们内心的真、善、美啊。(注:点题,抒写感悟,强化中心。)
一、 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
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有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积累。
(一) 精读仿写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了解文章的结构,领悟语言特色后引导学生仿写,如在进行学习了写人的文章,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对熟悉的人进行具有个性特征的描绘。再如学习了写景的文章,我们把学生带出去,要求抓住特点,有条理、有重点的观察事物,在描写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具体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写作训练,如:(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习;(2)学习课文句式仿写。
(二) 品读改写
学生在学习古诗后,反复吟诵,体会意境品味诗的情感,让学生根据诗意改成记叙文,学生在愿意基础上通过想象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语言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既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
(三) 略读略写、补写、续写
对一些略读课文学生在了解大意之后,掌握缩写方法,抓住主要内容缩写,还可以联系阅读文章让学生,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
二、 加大阅读量,丰富积累
(一 )语文课内诵读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组成阅读和作为的熟练技巧 ……”据此,我校教师以教材为切入点,依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积累。
诵读就是高声朗读,配合相应的头部、胸部肢体语言,这个过程是对文章的体味、欣赏,更是享受。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老师先要做出示范:腔调或长或短,声音或高或低,或摇头晃脑,或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口齿生津,傲游于经典之中,漫步于圣贤之间,读书之乐,无与伦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美读必然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此时教师及时地领读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享受诵读的乐趣,最后教师严格地一句一句检查,一遍一遍过关。这样学生在 内就学会了准确的诵读方法,并养成了准确的诵读习惯,完成了积累的第一步——准确诵读。
(二)语文课外诵读积累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实验班级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上除了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喜欢的图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体阅读事宜实用的图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好孩子画报》、《小学生报》、《小学生报.拼音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新少年》、《下学生报.低年版》、《小学生作文报.拼音版》、《童话大王》等。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读书方法,即使做好读书笔记,以此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积累语言。
每天早自习为晨读晨诵时间,朗读的内容主要为《积累伴我成长》。低年级的学生还要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高年级的学生还要读《论语》、《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和唐诗宋词、老庄名言等。
(三)校外诵读积累
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亲子阅读”。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制定阅读计划和阅读时间表,确保每天自主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低年级的学生看图画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余秋雨》、《三毛散文集》、《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都在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之列,阅读范围之广,阅读难度之大出乎教师们的预料,也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课题研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