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第1篇

农村小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确实有难度,往往受活动场所和指导教师水平的限制。但我校却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所谓“班级社团恬动”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二至三个社团,班级自主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在班级,活动组织者为正副班主任教师,利用每周二的下午两节课时间开展活动。两个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有时山重水尽,有时又柳暗花明,苦涩与甘甜相伴,辛苦与快乐同行。我们的做法是:

一、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多年前,我校就开展过“二课堂”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活动都“夭折”了。为了不重蹈“二课堂”失利的覆辙,我们相继对正副班主任进行多次专项辅导,提高了广大教师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又相继出台了班主任社团活动考核细则,并将“社团活动”与班主任教师年终考核、评职晋级相结合,使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学科知识固然重要,兴趣爱好,全面发展更是不可少”,班级社团活动就是“减负”最有效的办法。

二、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开展班级社团活动

一是按照学校班级社团活动方案要求制定班级切实可行活动方案,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体现中长期活动目标。二是选择活动内容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所选内容必须是学生喜欢参与,而不是教师内定。三是计划好每一周的活动内容,有效组织学生实施社团活动方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起“引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活动中要采取交流,展示点评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四是班主任要抓好班级每月的班级社团活动,展示学生平时积累的活动成果,体现成功的快乐。五是学校年终组织班级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有付出有回报的喜悦,共享班级社团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总结经验,持续发展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第2篇

一、优秀社团评比标准

1、模范遵守团学联社团部关于社团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活动内容符合本社团章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在校内具有良好声誉。

2、社团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备的章程和正确的活动指导思想,有健全的活动制度、组织纪律和活动档案。

3、社团负责人经民主选举产生,领导班子团结有力,责任分工明确;社团负责人品学皆优,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4、社团活动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活动中有记录,每学期能够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活动,活动要达到内容丰富健康、形式活泼多样、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参加人数相对较多、影响范围较广,对直接和间接参与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5、社团成立必须已满一年。

6、所聘任的社团指导教师、顾问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二、先进个人评比标准

1、遵守校规校纪和社团章程,热心社团工作,在社团工作和活动中成绩突出。

2、专业思想稳固,学习成绩优秀。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会员中有较高威信。

三、评比程序及表彰办法

1、学校社团评比小组由学校领导、团学联、社团负责人组成,负责社团的评比工作。

2、每学年第一学期中期,各社团将上一学年活动情况作出全面总结,并根据评比标准逐项做出自我测评,将社团总结材料和在社团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材料,按时提交校团学联社团部,作为评比小组评比的依据。

3、校团学联社团部召开校社团部主要成员和各社团负责人会议,进行工作汇报交流,然后按评比标准,对各社团的工作逐项进行评价,按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进行初评,并对上报的各社团先进个人材料进行评审。

4、学校社团评比小组对初评的结果进行复审和细致评定。校团学联发文公布评比结果,对评选出的优秀社团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对良好的社团予以表扬,对较差的社团则提出整顿意见。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管理实践;现状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135-02

所谓学生社团就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结合,组成一个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团体,而学生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小学社团建设及社团活动的开展是我国现今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产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社团的意义

1. 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弱,思想还不够成熟。学生社团能够将具有同样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除此之外,社团建设还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社团组建理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在社团组建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使学生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使学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农村小学社团建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丰富校园文化,满足管理需要

学生社团建设涉及很多知识,如音乐欣赏、乐器演奏、文学鉴赏等。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价值、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另外,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社团接触社会实践活动场所。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社交视野,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阅历。

二、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现状

虽然当前农村小学社团已经逐渐普及,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缺乏基础条件,难以保证活动效果

(1)专业师资不足。据调查,现在许多农村小学社团无法开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专业社团辅导教师。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但对社团的开展过程及管理细节不是很了解,学校也没有专业的社团辅导教师,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缺乏组织意识……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社团活动很难开展起来。

(2)缺少资金支持。由于农村小学缺少资金,导致社团活动器材、设施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社团建设需求,很难扩大社团规模。在此情形下,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参与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需要。因为缺少经费,在社团建设过程中无法保证活动器材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活动场地受限。农村小学规模比较小,没有多余的教室可用,有时甚至出现两个或三个社团共同占用一间教室的现象,给社团活动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小学社团教室、活动场所的紧缺阻碍了学生社团的顺利开展。

2. 活动形式单一,缺少乐趣

目前,虽然农村小学建有许多社团,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例如,在音乐社团活动课上,教师首先演唱歌曲,进行示范后再让学生练习,许多学生会抱怨:“好难唱啊!”“唱得好累啊!”“真不想唱!”……而且学生也不认真练习歌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社团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在社团中并没有感受到乐趣,反而认为社团活动是一种负担。

三、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的管理实践

1. 建立农村小学社团管理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校社团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实践,笔者发现“督导制”和“例会制”这两种方式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比较适用。所谓“督导制”就是在学校社团中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由专门的社团辅导教师当组长,在各个班级中挑选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学生当组员,督察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并管理各个社团的活动;“例会制”就是定期组织各个社团成员参加与学生社团相关的会议,围绕社团活动开展进度、分享社团成功举办的经验、分析社团活动失败的原因、布置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等主题展开讨论。如果这两项制度能够落实,那么学校的社团活动就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从而为教师及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活动平台。

2. 加强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管理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学生社团一定要有自己的组建理念,如群体化理念、自主化理念、多元化理念等,这样才能凸显特色。在小学社团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组建理念是多元化建设理念,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社团,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严格遵守社团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想要井然有序地开展社团活动,就需要每个社团成员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最后,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按照学生的意愿开展社团活动。在辅导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活动内容,自主筹划活动细节,准备活动器材,做好活动分工。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2)合理调配当地的专业辅导教师。由于农村小学比较分散,并且师资也很紧缺,而学生社团活动需要有专业的辅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是农村小学的软肋。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用好现有师资。每个社团都需要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在附近村社聘请的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员或爱好者,其特长可以是书法、剪纸、舞蹈、唱歌,也可以是耍狮子、太平鼓、弹钢琴、葫芦丝,等等;②在镇域之内实施专业师资共享制度。首先,确定全镇所有的专业辅导教师人数,这些教师必须到镇内就近的学校承担至少一个社团的指导任务;其次,为了使专业辅导教师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政府管理部门、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使农村小学社团活动健康而有活力地开展下去。此外,辅导教师应根据各个社团的活动及社团成员的表现情况来认真完成各种记录册,并在学期末上交教导处或德育处。如果能够严格实施这个方案,就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专业师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小学社团专业辅导教师紧缺的现状。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社团中,每个成员的分配及教师的配备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学校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爱好,将全校教师分配到各个社团之中,力求分工明确、人人参与、个个有项目,保证每个社团的活动都能够顺利实施。笔者认为,社团活动也应纳入课程范畴,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班级的课程安排来调整社团活动的时间及内容。一般情况下,学生社团由学校的教导处或少先队大队部分管,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及社团日常活动的协调,要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使学生社团有序而健康地运转。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农村小学社团建设现状可以看出,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各项能力尚不健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活动的内容、细节、过程、设施等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开展社团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能盲目插手或代替学生开展活动,否则会严重打乱社团管理秩序,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社团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做学生的参谋者;汇报活动方案时,教师应认真听取并找出存在的漏洞,为学生出谋划策;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活动平台,营造和谐、民主的活动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社团活动结束,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认真总结,与学生一起分析整个活动的得失,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确保在下次活动中做得更好。

学生社团建设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成立学生感兴趣、有爱好、愿参与的社团。同时,社团建设要追求多元化、艺术性、动静皆宜,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学校应扎实、有序地推进学生社团工作,培养一批又一批兴趣爱好广泛、特长个性鲜明的学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建礼.初中少先队社团建设机制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W院学报,2010,(4).

[2] 刘学爱.学校社团建设的做法和体会[J].学周刊,2016,(19).

[3] 戴西洋.有趣、有理、有恒、有心――学校漫画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2,(5).

[4] 王国照,陈蔚.我的社团我做主――小学艺术社团建设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5] 龚顺斌.好雨随风润小荷:学校社团建设的做法和思考[J].成才之路,2011,(36).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社团建设 自主发展

一、前言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中学生社团因其对广大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的积极作用而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并日益受到关注。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已成为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学者将中学生社团分为三种形态,即教师主导型、自发尝试型、自觉发展型。相比较自发尝试型社团和教师主导型社团,自觉发展型社团更注重学生在社团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主动的思考和选择,充分体现学生在社团中自我组织、自我实施和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社团自主发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社团,自主确定社团的发展目标、自主制定社团的发展方案、自主实施社团发展规划并组织社团活动进而开展自主评价的社团发展过程。

二、职校学生社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各职校学生社团活动逐步成长,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一大组成部分。以本人所在的梅州农业学校为例,学校通过开展各类社团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目前,我校的学生社团组织有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书法协会、吉他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动漫协会、舞蹈协会等等。这些协会在我校成立都有几年时间,虽然每年都有很多的在校生参加各类的协会,但从这些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都不理想,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有限、发展还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就目前而言,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自主成长存在着诸多问题:

1.社团自主管理能力差,以兴趣为主

部分社团在开展社团活动时主要依靠辅导教师的组织与传授,尽管学生也参与组织、管理,但仅为助手。如本校的文学社、动漫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每个社团成员参与主要以兴趣为主,活动仅面对协会内部成员,普及性不够,影响不广泛。可以说,这些社团类似于兴趣小组,社团内学生受重视程度不一,学生自主意识、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2.社团管理模式单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由教师本人全面负责社团的各项任务,而学生在社团内自主管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还缺少比较健全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各项社团管理规章制度,没能在学生社团资格的审查、章程的审定方面把好关或做出相应的指导,使有不少社团自身章程不合理、宗旨不明确,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有些社团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没有制定好合理有效的社团活动考核以及年终优秀社团评比等方面的细则,各社团工作做好做坏都一个样,影响社团的发展。

3.有部分成员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由于中职学校各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紧张,导致每学期活动次数有限,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由于学校团委、学生会自身事务繁多,对各社团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监控,缺乏严密、健全的管理措施,有时会出现交差应付现象。部分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松散,分工不明确,社团成员流动性大,活动开展无计划,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团组织承担着指导、服务、管理社团的职责,怎样推动社团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社团成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方面技能,拓宽综合能力,发展身心素质健康的一个重要组织是中职学校共青团干部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来讲,许多学校都无法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管理社团而由指导老师作为领头羊,此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几个社团的具体实践,尽量让学生社团活动自主运作和发展,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目标让学生“定”

在每个学期初制定社团工作目标时,要注重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制定目标是社团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社团管理的灵魂。社团最重要的特征在于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科学的目标有利于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工作形式让学生“选”

社团作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领到学生的组织,好的工作形式才能更激起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以及高度参与性。为此,指导老师在工作中应让学生自己挑选他们喜闻乐见的管理形式。实践证明,此种形式有一定的“感召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3.工作效果让学生自己“查”

检查,是社团管理的必然环节,是总结的前提和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计划实施如何?效果怎样?更重要的是,工作做得如何?所以,检查的工作也应由以往的老师检查逐步过渡到让成员自己查,使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责任感,了解和发现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以求计划得到更好的落实。

4.总结让学生“做”

总结是社团活动科学化的基本途径。为此大到每学年的社团总结,小到每月社团的工作总结,都要求学生写,并力求使写总结的过程成为每一个成员对社团、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全面、客观的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

5.注重社团自主管理和自主建设

转变观念,把社团自主管理权还给学生。一直以来,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社团被师生默认为兴趣小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团的一切事宜要教师点头才过关,社团的兴亡仿佛全系于教师的权威调控。社团中总是一些特长生备受关注,其他学生仅充当“陪衬”或“观众”。在这种社团中,成员的自我意识、自主管理权严重缺失,如此便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因而,在社团管理中,指导教师应把自还给学生,回到幕后,扮演指导者、咨询者、引导者或参与者,让社团学生自主地完成他们的“事业”,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挫折与成功,体会竞争与合作,理解民主与规则,体会自信与创新,践行诚信与服务。当然,让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而决非放任。团组织和指导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关心学生社团,确保学生社团良性、健康地发展,必要时也可作出适当的指导和引导。特别对一些新建社团,关注、扶持的力度要稍大些,等社团建设较为成熟时再酌情减少。

6.把社团活动纳入课程设置

当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已全力推行学分制管理,若把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中,分配一定量的学分给社团建设,不仅可以催生健康、向上的社团组织,而且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彰显学生个性,拓宽学习空间,凸现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7.构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模式

中职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部门为共青团组织。随着学生社团发展的日趋成熟,这种管理模式也相应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各社团按照相关的章程,明确每个社团成员的职责和权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志愿参加不同的社团。每一届社团成员都自主招聘,自主选拔社团的负责人,并通过新老会员的互帮互带,不断建立完善社团内部的组织规范,形成稳定的自主发展团体,使各社团按照自己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自主管理,淡化共青团的具体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他们个性成长的需要,这样,使社团活动既有了学校共青团的组织保证,同时又使社团自身发展有了较大的独立空间。

四、结束语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的日益多样化,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遭遇挑战,而学生社团由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我们在不断的将权力交给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让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使其自身的组织、管理、责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让学生将精力更多的运用到社团的发展运作中去,大大的减低了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而不断的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人才,对学校声誉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自主成长则是将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实行自我管理,使社团成为学生活动的集体,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金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构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9)

社团活动教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对策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茶产业迅猛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将野一带一路冶升格为国家战略全球主题多次在重要场合重申野文化自信冶2017年1月中央办国办联合颁发的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曳要求各地区部门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呼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统一的文化体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1]茶文化的发展壮大重在加大教育以培养人才重在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加强茶文化研究工作[2]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从初等中等到高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和各种短期培训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教育体系[3]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将茶文化教育结合社团活动进行纷纷在学校内设立了茶文化社团使其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但是现实中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困难存在人才流失缺乏资金和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本文着眼于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经验和文献调查全面分析了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为茶艺茶艺之美在茶艺演绎茶席设计茶形之美茶器之精上并辅以插花及民乐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茶文化社团活动中经常组织茶艺活动将真山真水名人真迹融为一体精湛的茶艺技巧平和的茶人精神与茶浑然一体学生将感受茶文化的和谐之美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1.2有利于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发贫乏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4]学生在遇到学习不如意就业难等问题时如不能理性地进行情绪疏导和调节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焦虑等消极情绪而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茶为修习心性的载体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因素茶艺重在泡茶的技术偏向审美享受而茶道则旨在通过茶艺展示的严谨与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修身养性在社团活动中专业教师对社团成员讲解茶人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向学生灌输茶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思想向乐观积极方向发展茶性温和茶文化社团主张通过饮茶的平台来沟通彼此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饮茶可清心达到洗涤内心浮躁的目的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动以便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处理问题茶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不同的茶知识体验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参加无我茶会从赠茶品茶中感知乐于奉献的茶人精神茶文化微妙地融合儒道释三家的哲学色彩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5]

1.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民间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其人文知识[6]

1.4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茶文化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社团在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社团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集体协商修订在活动过程中全体社团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意识社团更好地发展需要社团组织者发挥自身的组织决策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7]茶文化社团的成员来自校园各个专业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授课讲座参加各种茶文化活动等获取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熟知各类茶的品质特点掌握每种茶类的冲泡技巧并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行业品牌营销等活动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社团提供茶艺师培训茶艺培训传承和传播了茶文化丰富了业余生活近年来茶文化在社会中颇受欢迎社会的各项活动也会邀请社团参与我院茶文化社团曾多次参与野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冶野青青经贸窑茶韵悠悠冶等竞赛活动和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的二十四节气茶会浙江省茶叶学会的敬老茶会等志愿者活动并多次接受相关企业邀请参与品牌宣传茶叶营销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接触活动的组织执行并通过茶艺表演等增进自身的自信心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组织松散

广大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社团其运行更多依靠学生的热情兴趣与爱好管理组织较松散缺乏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有较强的自发性社团成员组成复杂联系松散随意性强社团内部的管理活动开展一般均由社团成员自主决定学校分管部门一般只提供建议干预较少另外高校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及种类繁多难于管理

2.2社员流失快

茶文化社团主要是围绕茶艺教学以及茶知识普及等方面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乐趣很多社员几次活动之后便不再积极参与社团活动[8]另外社团活动缺乏场地器材导致组织的教学和表演活动效果不佳这些都影响了茶文化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2.3负责人领导力不足

高校社团负责人一般为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其经验丰富但学业较一年级新生繁重精力不足导致对社团的领导力不足限制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低年级学生时间充裕想法丰富往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团工作但其缺乏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2.4缺乏场地

资金和教师指导支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缺乏必要的场地支持开展活动要经过繁琐的申请程序且高校活动场地较紧张例如本院茶文化协会茶艺学习和表演往往需要宽敞有大桌子环境幽静的场地由于茶具场地等物件限制一旦要进行茶艺教学或表演排练就要和其他社团竞争场地场地紧缺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经费困难更是阻碍社团发展的重要瓶颈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的收取[7]茶文化社团所需购买的茶具茶叶服装茶席等价格都比较高收取的会费远远不够在教师指导方面一些学校并没有茶学相关教师因而部分高校茶文化社团开展教师指导工作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茶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属于兼职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其对社团的指导有限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3对策

3.1完善茶文化社团内部制度

抓好骨干培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社团建章立制要涵盖干部职责社团部门职责社团成员职责等方面体现权益和义务统一奖惩分明社团工作才会相得益彰[9]使社团成员共同维护野同甘苦共患难荣誉分享责任分担共存共荣的共同体冶同时建立健全社团培训体系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应遵循因材施教各因其才与时俱进的多元指导思想针动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手段同时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

3.2重点扶持优秀社团

学校重点扶持活动开展好组织制度健全经考核优秀的社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场地奖励或给予优秀教师指导资源奖励等凝练社团文化让社团文化走出校园走向各个高校走向社会以保持社团长久可持续发展

3.3提供资金补助和教学指导

高校茶文化社团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以及对社团经费的管理茶文化社团经费有限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社团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在大型活动开展中可以向社会企业等寻求帮助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可以参加相关企业的商演来增加社团经费[10]

3.4完善社团建设

积极宣传社团文化加大茶艺社团建设力度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利用社团节结余社费购置了多套茶具茶服茶席等基本上能满足社团学员们正常的教学需求对于大学校园内茶文化社团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某个系的学生圈子而应该利用有效媒体广为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青年加入充分发挥校园中媒体的宣传作用如贴吧匝匝海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茶文化知识推介茶文化社团

3.5整合高校茶文化社团资源

茶文化社团可以和现有社团进行合作如绘画协会书法协会棋类协会器乐协会等合作学习表演等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丰富社团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另外可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来扩大发展空间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与其他学校茶文化社团间的交流打破校际界限共享社团资源共享活动成果共享场地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联合开展活动学会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11]

3.6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打造品牌社团社团活动能够加强成员间的联系提高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提高社团认可度从而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关注社团加入社团支持社团社团才能更好地发展提高活动成效要求要做到2点院一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活动的举办的目的和形式集思广益创新社团活动理念结合院系专业特色举办精品活动避免野重复活动冶寻求强强联合弱强联合同时茶文化社团要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活动走活动品牌化之路对一些野杂牌冶活动进行清理整合提升形成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服务克服困难力争最好的结果只有精心策划加上不懈努力总结提炼成功活动经验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12]

参考文献

[1]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杭州院浙江大学2004.

[2]余悦.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5464-65.

[3]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30-33.

[4]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院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教育报2004352-54.

[5]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118-121.

[6]康日晖.茶文化社团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商情20122198.

[7]周玲侯艳居倪萍等.以茶艺团建设为龙头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7184-186.

[8]任孔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200-201.

[9]樊立君余华珍.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0191.

[10]苏建国.高校社团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24346.

[11]邢光晟毛波杰张庆华.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