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叶包装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间艺术;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精美的剪纸艺术还是精致的壁画工艺,抑或是精湛的雕刻技艺都是对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阐释。从文化角度来说,民间艺术符号是从丰富多彩的民俗中分离出来的,其将大众化的民俗标志简化为不同形式的艺术符号,使其以艺术的形式而长存并在无声中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因而,民间艺术符号又是一种信息传达载体,其因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信息传达功能成为了设计行业的新宠,为茶叶包装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1民间艺术符号概述
1.1民间艺术符号的产生
民间艺术符号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以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为原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符号,并且每一符号标志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认知程度。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间艺术符号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艺术符号也有所不同,但却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类意识文化的产物。
1.2民间艺术符号的特征
1.2.1象征性
民间艺术符号是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渐渐演变而来的,其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因子,每一民间艺术符号都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擎天一柱”、“三足财神”以及“陵道神羊”都是民间艺术符号的典型标志,精致的纹饰与奇特的造型以及精巧的工艺,在民间艺术符号的史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擎天一柱又叫华表柱,一般立于大型建筑群之前,其周身以云龙纹为底纹,上部插以白色的雕花石板,其顶部则立着龙头神兽,造型宏伟壮观,既象征着皇家权威庄严不可侵犯,又将古代先进的雕刻艺术烘托得淋漓尽致。陵道神羊是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獬豸为原型而创作的,其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独角、龙首、狮尾、牛身,因其善于判断明辨是非而成为了“法”的象征,一般放置于法院门口,陵道神羊的别致造型以及暗含的法制之寓意使其成为了民间艺术符号的标杆。而三足财神则是以少了一条腿的蟾蜍为原型雕刻而成的,其以金色涂满全身,头顶八卦、背披北斗七星,嘴叼两串铜钱的模样呈现在大众眼前,象征着财源滚滚富贵吉祥之意。总而言之,每一民间艺术符号在形成之初就被赋予了相应的文化意味,寄寓着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
1.2.2民族性
民间艺术符号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并且沾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浓厚气息。所以,民间艺术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也显现出来了。而民间艺术符号也因其独特的东方造型和色彩因子,在世界艺术符号之林中熠熠生辉,备受推崇。中国结、剪纸、泥塑、木偶、竹编以及皮影都是我们民间艺术符号的物质化体现,并打上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烙印。同一民间艺术符号在不同地区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也有所差异,但却都在无形中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璀璨光芒。例如,中国结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编织方式,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其颜色与图案造型都会有所不同,红色、蓝色以及黄色的中国结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却都是大同小异,都预示着吉祥富贵之意,变化多端的编织手法以及精巧别致的图案造型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艺术品味。
2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文字符号
文字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语言,而随着文字艺术的发展,文字书法也成为了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形式。茶叶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表,其包装设计自然也应该与其气质相符。茶叶包装设计也以文字符号为切入点,结合茶叶的清新朴实之质,利用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方形结构以及书法艺术对茶叶包装进行了风格化的定位设计。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字符号造型复杂,横撇竖直、方方正正的结构形式,颇具韵味。茶叶包装设计中也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中的文字意象之美,例如,西湖龙井的茶叶包装设计以“龙”字为着手点,将龙纹图案作为茶叶包装的主要背景,并以艺术字体的形式将“西湖龙井”进行放大化展现,从而既凸显了西湖龙井在茶叶中的“霸主”地位,又提升了茶叶包装的品味档次。另外,茶设计师也会利用不同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其结构特征,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整体布局,以凸现茶叶包装设计浓郁的中国特色。
2.2图案纹饰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图案纹饰也是其艺术符号的一种。每一历史时期均有其特定的图案纹饰,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秦汉时期的织锦图案、唐代的唐三彩陶器图案、宋代的缂丝图案、元代的织金锦图案以及明清的景泰蓝图案,虽各有不同,但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其中,图案纹饰这一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亦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五云山的信阳毛尖其包装以青铜图案中的云纹和几何纹为基本元素,利用意象形变的原理,在包装上描摹出了层层叠障的五朵云,并以遥相守望的姿势将云的舒展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既烘托出了五云山信阳毛尖的高雅之气,又营造了一种宁静怡人之境。总而言之,图案纹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其造型多姿多彩,对于茶叶包装设计而言可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2.3水墨元素
水墨元素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符号,一墨一汁,一点一染尽显中国风。而水墨元素也因其所渲染出的深邃意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茶叶包装设计对于水墨元素的应用更是数见不鲜,笔墨元素点染下而形成的空灵意境对于淡雅的茶文化而言具有鲜明的衬托作用。例如,福建乌龙茶的包装设计,以浓墨与淡墨渐变的形式泼洒出乌龙茶水浸泡的样子,并以大笔如椽之势勾勒出茶壶的形状,然后又以滴墨的形式将“茶”字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来,而乌龙茶的隽永之质也被深沉的水墨元素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计白当黑”的水墨元素设计手法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也是极为普遍的,设计师通常会运用画中留白的手法,将茶文化内涵与文化艺术韵味渗入到交融的水墨中,并以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将茶叶包装进行留白处理,突出茶叶包装的风格定位,从而使其与水墨元素实现相得益彰的融合。
3民间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展望
3.1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意识也逐日见长,大众的消费理念从传统的物质消费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通俗来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其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其所包蕴的文化价值。具体而言,消费者不仅要求茶叶包装能具备保护茶叶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纵观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虽然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这一元素,然而设计师却没有从根本上对茶叶与艺术符号进行文化艺术内涵的深层分析,更没有将茶文化内核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进而导致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陷入了名不副实的尴尬境地。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根据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特色,将其图案纹饰、书法艺术以及水墨元素渐渐地渗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并以不同茶叶的不同人文属性,对艺术符号进行选择性的撷取,使茶文化内涵、艺术符号标志以及茶叶包装设计三者在融合中实现统一。
3.2积极引入现代包装的艺术设计手法
民间艺术符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才形成了灿烂多姿的艺术符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传统文化却呈现日渐没落的趋势。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连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都不甚明了。所以,茶叶包装设计师应该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对茶叶包装中的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创新性设计,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首先,设计师应该以优秀的包装设计为借鉴,从中汲取先进的设计经验,利用民间艺术符号中的特色因子,对茶叶包装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从琳琅满目的包装中脱颖而出。而后,设计师也应该率先引用时尚潮流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突破性设计,以当下流行的颜色与材质甚至图案造型为蓝本,将民间艺术符号进行改编应用,从而使茶叶包装设计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在无形中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弘扬。
3.3践行低碳节能理念进行绿色环保设计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而随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抵触,现代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方式。于是,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开始盛行,绿色设计也应运而生。因而,设计师在利用民间艺术符号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叶包装材料的安全环保属性为出发点,选取能溶解对环境无害的材料,摈弃传统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以践行适度设计原则,反对过度设计,结合茶叶包装的特色,采撷相应民间艺术符号对包装进行简洁化设计,坚决摒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浮华设计。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茶叶包装进行简约设计,使同一茶叶包装适用于不同的茶叶物质形态,进而设计出携带方便、安全环保、便于回收的茶叶包装。
参考文献
[1]李承华,董德丽.谈民间美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几点启示[J].美与时代,2004(8):58-60.
[2]李玥.关于我国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1X):101.
[3]张林燕,姚文婷,姚屹东.中国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24):60.
作者简介:
>> 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庭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的文化 论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论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和情感在现代节日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包装设计中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包装设计中关于中国传统图形的应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蒋兰等.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的竹材包装设计[J].包装与设计,2006, (1):102-103.
[4]杨庆中.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6,(11):9-10.
[5]孙勇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意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4.
[6]刘佳.消费社会工业产品价值的重新诠释[J].艺术百家,2008,(1):109-113.
[关键词]绿色食品 存在的问题 时尚性 教学方法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1]。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例如:超市的土鸡蛋、陕北狗头枣、洛南干豆腐等原生态的食品。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关注营养学,并注意自身的健康,绿色食品正是在此情况下满足了人们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扎根。《2013-2018年绿色食品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到,目前世界范围内绿色食品销量仅占整个食品销量的2%-3%,预计这一比例在21世纪20、30年代将达到10%。因此从地方高校的教育来看,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绿色食品相关概念和理念应用到包装设计当中去,和地域经济相结合,为振兴地方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 商洛地方的主要绿色食品种类
从地理位置来看,商洛位于秦岭南麓,气候比较湿润,属于南方气候和北方气候交汇处;山川众多,气候多样,造成了物种种类繁多,特产也比较丰富。以下对绿色食品种类进行分析,可为特色教学提供依据。
1、商洛是著名的核桃之乡,特别最近几年核桃节活动带动了其发展。目前,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年产量二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生产基地。而商洛核桃品种比较多,有皮薄味香的、有含高蛋白的、还有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玩核桃等等。其口感油香味浓、色泽白黄如玉、营养价值高,很受国内外人民的欢迎,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故享有“核桃之乡”的美誉。
2、板栗是商洛农村四大优势产业之一。板栗是木本粮油树种和乡土树种,既是“干果之王”,又是当地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镇安、柞水、山阳等县种植数量较多。尤以镇安大板栗名气最大,栽植面积多达70万亩,板栗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的主产品。近年来,商洛整个地区板栗产业成长迅速,已初步成为全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
3、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无论从食用,还是从药用,其用途广泛,深受人们的青睐。《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栽培范围遍布全区,尤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占全区的25%左右。商洛黑木耳有十几个品种,如:棕树生耳、构树生耳、桑耳、槐耳等,尤以棕树生耳(也叫光耳子)品质最佳,产量较大。
4、商洛豆腐干历史悠久,而洛南豆腐干久闻天下,其质地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见方,一厘米薄厚,以青藤穿连,五十块一串。其特点是:浓香味浓,柔劲适口。目前市场上多是以塑料袋简易包装,价格便宜,是外来游客带回家的必备品。此外还有丹江源头的黑龙口大块豆腐也远近较为文明,但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包装精美的。
二、商洛主要绿色食品包装存在的问题
1、 绿色食品包装缺乏合理的档次分类
经过大量的地方调查发现,商洛地区大多数绿色食品在包装上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针对不同消费阶层的系列包装。例如,商洛地区的商南茶的包装,最便宜的包装产品为散茶包装,也有简单包装的二十克的茶叶,再贵一些为一百元钱以上的礼品包装,不能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需求。
2、绿色食品包装缺乏时尚元素
在商洛地区,代表商洛食品文化的绿色包装如:商南绿茶、木耳、核桃仁等,包装材料比较简单,采用瓦楞纸包装较为常见,设计风格上多使用大自然拍摄的食品照片,很少借鉴时尚的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颜色上多采用绿色为基调。在长期包装使用中,只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劳而最终影响销售。
3、绿色食品包装造型简单化
从绿色食品包装的造型来看,简单是商洛地区食品包装最大的缺点。常见的是长方体,在结构上很简单,可以连续重叠在一起,虽然节约了成本和占地空间,但是在外观上缺乏生动,达不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三、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需要时尚性
设计的时尚性是当代各行各业最大特点,绿色食品包装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多考虑到时尚元素,来突破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获得新的包装的愉悦感,来推动商品的销售。绿色食品包装要以环保、功能、智能、个性化满足现代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1、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包装[2]。在人们对生态环境极为关注的今天,食品的绿色环保包装也成为一种必需。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绿色食品将主导世界市场,而绿色包装则是绿色食品在消费者中间的通行证,它对子塑造绿色食品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世界各国都把减量、复用回收及可降解作为生态环保包装的目标和手段。
2、保鲜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出一批功能独特、品种多样的包装新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经营者的关注。当前,追求日益完美的保鲜功能已成为食品包装首选目标。如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这对绿色食品包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3、智能包装
智能包装通常采用光电温敏、湿敏、气敏等功能包装材料复合而成。它可以显示包装空间的温湿度、压力、时间等一些重要参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包装。还有例如四川好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颖防伪包装,薄膜为无色塑料薄膜,上有由激光全息摄影特制的金属版在其上压印出的深浅各异的凹凸压痕图案和文字,而凹凸压痕深度并不明显。
4、个性化包装
个性化的绿色食品包装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刺激,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与设计产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体验,这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包装设计营造了更多的空间。生活方式的变化、经济能力的增强也使得人们追求特色的意识更强。食品包装更有个性,才会有市场与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四、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包装教学方法
在特色教学实践上,应该让学生全面认识感受至深的地方特色食品,并且贯穿整个教学上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确定绿色食品的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针对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目标,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里的教学活动目标的展开,应该抓住当地有影响的、有特色的绿色食品,例如:在确定茶叶教学目标后,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有步骤展开教学活动。
2、 在包装教学设计阶段要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和时尚性
在进行包装教学设计阶段,从外观包装上多融入地方文化,深入领悟地方文化,合理地考虑到外包装的设计中去,以增加绿色食品的文化内涵,达到宣传特色的目的。
在包装材料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当下包装设计的时尚性,把绿色包装,新材料以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设计融入到一起,最终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3、 加大实践力度,重视校企联合
在包装教学实践实施阶段,需要了解很多的工艺流程,这仅仅从课堂教学上是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知识需求,需要借助企业。通过大量的校企联合,来完成一项双方都不能依靠单方就能很好完成的包装产品,需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做出适合市场发展地、具有时尚性的包装是双方共赢的结果。
五、结语
包装设计教学活动展开,需结合地方食品特色,让学生在做好大量的市场调查来进行具体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内涵,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和企业联合进行包装设计,把包装课程落实到实践中去,成功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最终带动教学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燕君. 开创“绿色”新天地——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及其前景[J].中国食品.2012(13):20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或简称为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国内贸易为目的,通过制定复杂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颁布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检疫、认证和审批制度,以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的进口而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依据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要求进口商品不但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从设计、制造、包装到消费后处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得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能够使发达国家有效地阻止其他国家特别是环保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进口,对本国市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这无疑会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带来很大的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隐蔽的贸易障碍之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名义的合理性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绿色保护主义的口号就是保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他的口号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绿色贸易壁垒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实际则行贸易限制和保护之实。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它的特点在于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的。上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目前石阶上最具有权威性的两大贸易文件——GATT和WTO,其中都有授予进口国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人们安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为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
3.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的广泛,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不仅涉及资源环境,而且涉及动植物与人类健康;不仅包括商品生产、销售,而且涉及生产方法与过程;不仅涉及法律法规,而且涉及产品标准;不仅涉及产品内在品质,而且涉及产品的外观与包装,等等。
4.方式的隐蔽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借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由于每个国家的环保水平不一样,就造成环境标准的不统一,存在差异性,发达国家就通过灵活多变的管理办法、检测内容和实施标准等,使出口方往往难以预见具体的内容及其变化,无法应付和适应。因此,绿色壁垒比其他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回避贸易对方的指责,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及时应对而蒙受损失。
5.效果的歧视性
发达国家在制定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们主要是依据本国的环境资源、技术条件和国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有些条例是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的,甚至制定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这些标准都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隐含着严重的歧视性和非公平待遇,在执行这些措施和标准时,往往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不利于外国出口商。
(三)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文件。标准规定了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TBT协议附件l)。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标准主要是产品标准和包装标准,产品标准主要是规定农产品具有的特性,例如最低营养内容、最大毒性或有害物质、性能要求等。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的手段制定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无法进入该国的市场。这些标准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达到了发达国家限制国外的产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的目的。
2.绿色环境标志
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有得到“绿色环境标志”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否则,不允许进口。环境标志制度的确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也为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性。
3.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是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
从这一方面来看,绿色包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绿色包装又是一种“高成本”的包装,它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需要研制升发绿色安全的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的包装材料,这就严重的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优势,客观上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某种制约。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等;这些“绿色包装”法规,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环境,但另一方面却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性,发达国家可以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包装不符合其环保要求而限制其进口,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进口的要求,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这种卫生检疫制度不但非常严格,而且程序复杂。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环境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同,以及检验指标的任意性,使得这些规定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使这些环境和技术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由于日本、韩国对进口水产品的检验标准提高了,使得我国山东省荣成市出口到日本、韩国的虾仁、鱿鱼因超标而被退货。
5.绿色补贴与反补贴
即一国政府对环境成本内在化进行的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各国政府积极采取干预政策,将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其环境成本,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落后,企业大多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而发达国家认为这种补贴不符合GATT和WTO的规定,并以此为借口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6.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绿色关税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课征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是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国际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法规而采取的限制外国产品的措施。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发达国家通过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其限制或者禁止其进口的目的,也起到了市场准入的作用。
7.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在国际商品市场上愈来愈有合法地位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与其他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并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的立法作为基础和依据制定和执行的,因而在法律上是得到认可的,这就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体现亦是如此。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各国对绿色壁垒在贸易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条例的制定也不断涌现,结果是使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地位愈加得到强化,对国际贸易的阻碍更加肆无忌惮。世界各国公认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可以说是众多绿色贸易法规的源头,自从1994年问世以来便在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特别贸易关注问题上。统计显示1995年底到2011年底世界共有261项代表性特别贸易关注事件,其中大约有28%与植物健康有关,42%关系动植物健康,26%涉及食品安全,仅有4%为其他内容。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与影响(一)现状
1.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态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以较好的增长势头发展,尤其是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贸易进出口增幅大大提高。这不仅扩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份额,同时也增加了外汇收入,这对于目前农业比例仍占较大比重的国家来讲,无疑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其中,对我国实行绿色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欧盟、美国,而这些国家又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我国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其中,欧盟国家对我国出口冻虾、水产品、茶叶、禽肉、果汁等产品设限,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等产品设限,日本对我国出口蔬菜、蜂蜜、贝类产品等设限。
例如:2010年我国浙江地区的冻虾被欧盟要求退货,同时以我国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对我国蜂蜜的进口,2011年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禁止进口我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就会对我国造成上亿元的损失。由此不难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门槛,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之一,其出口市场主要是面向亚洲、欧洲和美洲,其中亚洲的日本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为76.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0%.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前十市场分别是: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荷兰和英国。
(二)影响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的确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资源环境,调节产品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为发达国家所利用,成为其保护国内企业,限制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所以应辩证的看待绿色贸易壁垒,不能以偏概全否认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要正视其给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主动,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1.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初衷将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各国制定环境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利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另外,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大量出现,必然促使一个新兴的行业——绿色产品行业的兴起,面对国际绿色浪潮,我国可以发展绿色食品,采取绿色营销,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机遇。
(1)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种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的新的价值观念产生,这种价值观念的变化又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绿色产品的消费,同时一些危害环境的产品需求受到禁止,甚至被淘汰。因此,伴随着绿色浪潮的兴起,国际贸易商品的结构必将改变,从而引导我国的农产品产业结构的改变,促使我国农产品尽快适应绿色贸易壁垒,合理配置和利用农业资源,重点发展有利于环保的农产品生产,促使政策和资金向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环保型农产品产业倾斜,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对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维护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
(2)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绿色壁垒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标准,通常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我国农产品要突破绿色壁垒,只有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绿色壁垒通过给农产品出口企业新的外部压力,使其克服经营习惯,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根据进口国颁布的新标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引进适应国际市场环保新标准的主导设计范式,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并通过由点带面的技术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的跳跃式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3)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要求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因素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日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适应出口对象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各项环境法规和措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使之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外,企业要牢固树立环境质量观念,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储运和经营等过程中自觉地考虑环境利益,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并且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措施,如推行ISO14000、开展环境标志认证等,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都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对出口国其他有利的影响。尽管当发展中国家遭遇绿色壁垒限制的时候,短期内本国产品的成本会上升,贸易条件会恶化,社会福利会受到损失,但是长期来说,本国产业则可以受到引导,更多地向绿色产业过度,本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会取得进步,产业结构也会得到优化,环境状况也可以得到改善。
当出口国企业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时,可以采取三种应对措施:一是放弃绿色标准较高的国家的市场份额,选择进入绿色标准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二是提高本国的绿色标准,督促本国企业改进技术水平,实现绿色生产,满足进口国的绿色标准,从而维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三是通过和进口国国家谈判、磋商,争取主动权,迫使进口国降低绿色标准,维持市场份额。
当出口国遭遇绿色壁垒措施以后,最明智的选择是积极引导本国企业改进技术,实现绿色生产,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绿色标准要求。在本国政府引导下,尽管出口量短期内会减少,但是长期来说出口量会逐步增加。
2.消极影响
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点,使它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中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绿色贸易壁垒必然对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国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比较落后,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水平,而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制定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环境保护标准,使我国的农产品屡屡受挫,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从这个方面看,绿色贸易壁垒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1)削弱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绿贸易壁垒的实施,却使这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绿色壁垒的实施要求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到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要去做,从而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达到这种要求,不得不进行相关标准的检测、认证等手续,这就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提高,造成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就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例如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的出口花生企业,为了应对日本的检测,不得不加大投入力度,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等,造成生产成本的上涨,竞争力下降,企业出口利润下降,使我国的出口企业和农民蒙受损失。
(2)缩减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对环境标准要求很高的地区,有着先进的环保技术,它们在对外贸易中,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凭借其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提出要求较高甚至过于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忽视环境的发展,环保水平比较低,即便是我国出口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是出口产品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从而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面临市场范围缩小的危险。如,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了技术要求,结果就是欧盟禁止进口我国的牛肉产品,美国禁止进口我国的龙眼、苹果等产品。
(3)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不断的采取绿色壁垒的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发达国家一方面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远远高于其发展水平的技术标准,把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斥在本国市场之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自己能力的有限,希望得到政府的补贴,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但是发达国家却认为这违反了WTO和GATT的规定,从而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例如美国就曾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也不可避免的与其他发达国家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三、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格式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关系到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在国家市场占有的份额,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不单单是企业应面临的问题,这应该是全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面对国际范围内的绿色潮流,我国农业发展只有改变思路,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积极培育、扶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包括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按国际市场的需求,坚持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和突出特色等原则,建立绿色产品出口基地,扩大高质量的AA级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建立比较完备的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这要制定严格的农产品绿色质量标准,并由权威机构主持绿色标志认证工作,给有机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国际认证制度,明确昭示产品的优秀特质,提高有机产品竞争力。
在生态农业产业内部,也要考虑不同资源察赋而产生的比较优势问题,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国际市场上有效需求充足的生态农业产品,发挥比较优势。组建若干农业企业“龙头”或跨国企业集团,按市场机制,发挥企业带基地带农户的作用,推进开放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推进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分散农户组织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农村实行,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以家庭为主,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活动难以统一规划,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缺乏保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不畅通。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行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等,把分散的小农户联结起来,进行产业组织整合,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市场综合实体,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样可以促使我国的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以市场需求带动研发方向和水平,保证新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的生产实践中,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成果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的产业农民。
3.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区域经济结构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区域经济结构,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横向联合若干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品发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形成相对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延伸了产业链,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1.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应发挥其经济职能作用,增加财政投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控股的方式,引导那些和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开发绿色产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取得国家认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其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2.重点扶持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水平,决定着整个农业产业化链的规模和水平,龙头企业的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这对于我国分散经营的现状来说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通过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整合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力量,可以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便于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培育龙头企业,还有利于创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出口能力。
3.建立农产品出口的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对绿色贸易措施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灵”、信息“渠道不畅”,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的咨询服务等。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由政府牵头,组织建立完善数据库、信息网,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色贸易措施,及时向企业传递有关进口国的最新技术标准,定期国外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利用信息化管理优势,构建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咨询、评议、预警综合系统,对已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不能出口的农产品,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预案和对策,提升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对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风险防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各种活动,主动参与WTO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经济与贸易大国,应努力在现在国家绿色贸易体系的形成及公共选择中代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标准、绿色标志的指定,选择各种政治途径和解决机制,加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和合力,以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集团的利益。表明我国环境保护的立场,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公正、合理的权益,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对于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我国要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WTO的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诉讼。我国还应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而采取的歧视政策。
(四)健全法律法规
1.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境法规
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差距。应密切关注国际标准的变化,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国际标准为标本,及时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把环保立法内容从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扩展到产生污染和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过程;通过立法程序将国际标准变为国家标准,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要从环保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来更新生产设备,改良工艺技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危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
虽然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国际标准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采用,从而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惯例相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时将先进的国际技术标准纳入我国国家标准,并将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地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趋向于绿色、有机的产品消费,发展绿色农业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它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所以我国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速发展绿色农业。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指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的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品类食品,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
(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而绿色壁垒正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产物,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遵守国际贸易准则,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农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牢牢抓住“绿色”这一主题,利用“绿色文化”来推销产品或服务、树立形象,并积极采取“绿色营销”手段和措施,重新打开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的三条宗旨是:节约材料耗费、保护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
1.搜集绿色信息
要发展绿色营销,首先就要搜集世界各国的绿色信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不一致,所以我们要搜集信息,了解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顺利的进入国家市场。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2.实行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
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从绿色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
目前,国内食品的绿色包装还处于起步阶段,“4R+1D”(即低消耗、开发新绿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原则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包装的主要材料还是塑料,这和绿色产品所宣扬的环保观念是相悖的。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包装行业,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多样化的“绿色包装”.
3.开展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就是针对绿色产品而进行的各项促销活动的总称,通过绿色促销,进行充分的信息传递,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使之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形成品牌效应。首先,绿色营销是一种观念。因此,企业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同时,要与有关环保部门保持和谐关系,寻求其支持,并积极参加各种与环保有关的事务,以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其次,绿色营销又是一种行动。企业可以利用广告等媒介宣传自己的绿色产品,传播自己的绿色文化,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营销氛围。
4.积极申获相关的认证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环境制度。我国的农产品要想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就必须通过各种认证,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IS014000当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环境保护标准之一,因此,我国的出口企业要努力争取获得ISO1400国际标准认证,只有获得这个认证,才能是我国的农产品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自身利益和效率的提高。
(七)合理规避绿色壁垒
1.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农产品在外碰壁受限,主要原因还是其内在的弱质性,而弱质性的重要表现,就是国际标准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所以,要更好的规避壁垒,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强化标准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企业还要注重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加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不仅要有价格优势,更要以质取胜。只有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出口受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成为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策略,从而绕过绿色贸易壁垒。一是深层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有重点、分步骤、深层次的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农产品出口过度依赖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格局。二是努力开拓尚不成熟的市场,将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这样既可以避开发达国家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又可以避免因产品品种少和出口时间集中给进口国带来的市场压力,减少与进口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也有利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实现产品向环保型农产品的转化。
3.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的企业也可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技术输出、劳务输出等方式,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等生产、加工和销售农产品,可以充分的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避开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