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调查于年底在深圳、广州、香港三个大城市进行(其他地区通过朋友调研的资料总结),以面对面访问形式。目标群共分四大类,分别为18-25岁女白领,26-45岁女行政人员,26至45岁成人,高中及大学生(比例为随机)。调查亦走访各大城市的百货店代表,了解其意见及观察。
期间,我们通过对咸阳的多家零售店和15岁至60岁的消费者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资料,综合了解了服装市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向。
本篇简报是本次研究报告的提炼。
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消费者购买服装的种类:
多个城市的受访者表示:如要购买中档服装,会以香港品牌为首选
;购买高档服装者,以外国名牌为首选;
下价市场为内地品牌天下。
大部分受访者都知道的国际品牌包括:BOSS、PRADA、LOUISVUITTON、MAXMARA、ALMA、CHANEL、BUBBERRY、BALLY、ARMANI等,并反映如果经济上允许可能会选择的国际品牌(香港消费者尤为中意)
很多的受访者认为香港品牌服装舒适、时髦、品质佳,女白领熟悉的香港上班服品牌包括Esprit、Theme、G2000、MichelRene、Jessica及Episode;
便服方面,受访者熟悉的品牌包括Baleno、Giordano、JeanWest、AppleShop、Bossini、Esprit、U2、Crocodile、Goldlion。
逾半受访者熟悉香港服装品牌、认为香港品牌服装品质佳。消费者对香港品牌服装印象尤佳;
国内服装以上海为标的的消费概念比较浓。消费者购买成衣的频率及场合: 77%受访者表示,每次逛街消费都会到服装店; 在白领女性受访者中,83-85%经常到服装店购物; 最喜爱购买服装的消费者: 香港(92%)、广州(88%)、上海(83%)、大连(72%),成都(76%)及北京(66%)、深圳(64%)。
消费者通常在假日购买成衣:香港73%、广州61%、上海59%、深圳55%、成都46%
消费者购买成衣的渠道: 连销店(38%)居首位,其余依次为百货店(35%)及服装购物商场(16%)。
受访学生之中,逾半喜到连锁店购买便服;女行政人员则喜欢在百货店购买衣服。
受访女白领中逾60%最注重品质,54%注重颜色与款式,38%注重价格。 便服方面,大部份受访者最注重价格。
何时购买服装: 67%受访者表示会在一时冲动情况下购买服装,其中香港受访者占比率最高(87%),国内上海最高(82%),其余依次为广州(72%)、北京(64%)。 本次调查发现大部份年青女白领(65%),会因为衣服漂亮而非因实际个人需要而消费。
内地服装销售最畅旺的日期:是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 一般而言,一、二、十、十二月为旺季;四、六、九月为淡季。
购买服装的消费额: 受访者平均每年花在购买服装上的金额为2,080元人民币(下同)或其个人收入的7.3%。大连居首位(2,850元),其余依次为上海(2,300元),广州(1,850元),成都(1,740元)及北京(1,660元)。香港消费者每年花费(15,000元---20,000元)
女行政人员花在服装上的消费额最高,每年平均为3,130元,女白领为2,840元,学生只花900元。 2001年,受访者花在套装上的单件消费额逾500元,夹克逾430元,其余类别的单件消费额为100至200元。
消费者购买服装的选择: 消费者购买服装时,最重视的五个考虑因素依次为: 尺码是否合身(94%)、裁剪(92%)、价格合理(88%)、质料(87%)及款式时髦(76%)。 大部份受访者均满意所买的服装,但成都的朋友反馈的调研信息发现成都受访者认为由于欠缺潮流信息,对所买服装的满意程度最低。 在不满意所买服装的受访者中,60%认为最不满意买错款式,其余依次为品质,颜色及尺码。 逾半受访者认为折扣是最吸引他们的推广招数。内地售卖服装的百货店及连锁店,都会在大节时期打折。
市场分析: 重视自我,追求个性
调查现代人的服装消费观念结果显示:重视个性的、合适的服装才是首选的消费者占主导地位,其比例分别为64.8%和55.7%;只有少数人有从众和追求流行趋势心态。
我个人观点认为: 当今消费者对流行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对于各种流行潮流,现在的人们不再象以往那样的盲从和追捧,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正在呈现出个性化,更多人开始注重能够体现自我魅力和风格的服装。尤其在年轻的新生代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个性张扬,也乐于大胆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人们审美观进步的一种体现。 打折成了促销市场的命门
调查数据显示,在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中,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当属换季打折;逢年过节、大型活动期间打折,也是一种受消费者欢迎的形式。而有奖销售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余促销活动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我个人观点认为: 从最受欢迎的促销方式看,主要集中在降低价格。价格是消费的敏感点,很多情形下,价格往往主宰着一样商品的生杀大权,尤其对于那些大众化的品牌,价格更是市场销售的杠杆,通过杠杆原理,商家可以控制商品的销量。出于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心态,大多数消费者对于那些有品牌保证的商品的打折促销往往趋之若骛,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还能求得心理上的某种平衡。因此,这种方式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明折明扣的打折促销外,其它几种促销方式的性质和打折销售相差不大,也是商家让利促销的表现。
洋品牌表现强劲,上海货国内赢得赞誉 调查数据显示,53.3%的消费者比较倾向于国外的服装品牌,而倾向于国内品牌的仅占16.7%。
进一步比较不同地区的服装在款式、面料、颜色、做工、价格5方面的综合得分,记分采用5分制。调查结果显示,在款式、面料、颜色、做工、价格等各方面,不同生产地会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在国内范围,上海服装最受消费者的好评,各项指标的得分均领先于其他产地的服装。广东地区的服装在款式、颜色及花型有着值得借鉴的一面。而浙江、江苏服装各项指标的得分较低。
通过调研我认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服装行业中。品牌就好比人的名字,把它和其它同类商品区别开来了,在区别的同时,成功打造自身品牌的服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追随,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品牌作为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在追求时尚品位的消费观念占主导的今天,服装商品的购买率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品牌知名度越高,其购买的人群范围越广。
在服装行业,洋品牌的风头明显盖过了国内品牌。一方面国内品牌的品牌意识还不强,市场化意识不高,另一方面,洋品牌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运营都较国内的服装品牌更胜一筹,也的确较国内品牌更具竞争力。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是传统的纺织工业基地,在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上基本处于同港台地区相差无几,但其成本和价格较港台服装更占优势,而且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服装文化最为时尚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中国加入WTO后,上海在纺织服装业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体现,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服装品牌走向世界的同时,还会赢得更大的国内市场份额。
广东地理位置毗邻港澳,近朱者赤,与港澳的交流也较内地更频繁,在服装款式、颜色及花型方面受香港服装风格影响也较多,成为了南方地区的一个代表,地区特征较为一致。 浙江、江苏服装在自身品牌建设上相对较为薄弱,且价格也较低廉,消费者对产品的各项指标得分相对较低,但实际上该地区有些生产厂商的质量也不低,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近几年我们确也看到不少江浙地区的优秀品牌正在崛起。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后几年,内地服装市场将呈现出五大走势:
1、传统西服继续平稳发展。人们更喜欢美观适体、体现品位的新式西装,因此用料考究、版型美观、做工精良的产品才能占据市场。
2、职业装进一步社会化。近年来,不少企业已把职业装纳入企业CI系统,越来越多的人视之为个人社会形象的体现,因而需求仍在攀升。
3、中老年服装品位提升。内地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有3亿人。开发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提高品位是关键。
中国石油 销售分公司加管科:
根据加管字[2017]1号文件精神, 片区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成立零售市场调查组,片区领导十分重视本次调查工作,亲自组织开展加油站竞争对手市场调查。
一.林西片区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
片区所属范围内无中石化加油站,但社会加油站凭借其地理位置和价格差异的优势对我系统内加油站销量冲击比较严重。全县共有社会加油站共计12座,2017年销售总量8000吨,占林西销售总量的18.6%。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个:
1.东环路加油站
东环路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林西镇内东环路东南角,距离林西片区南出口加油站1公里,距离林西片区第九加油站3公里,2017年1月已经开业,汽柴油销售价格低于我系统0.2元/升,严重冲击林西片区镇内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2.统布永兴加油站和二钟加油站
永兴加油站、二钟加油站进货渠道广泛,自己有油罐车,有一定运输能力,进货比较方便,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河北中石化油库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经营部0.14元/升左右,严重冲击林西片区所属统布、大水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3.新城子亨通加油站
亨通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处在省道S204线道边,其进货渠道比较广泛,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中石化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片区系统内加油站0.2元/升,严重影响林西片区双井、古城加油站的销售。
4.鑫安、大青牧场加油站
鑫安加油站、大青牧场加油站规模较小,进货渠道少,年销售量较少,其油品销售价格与我系统加油站基本一致,对我加油站的影响较小。
二.下一步具体的竞争策略
1.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进入2017年,根据林西市场销售情况,为做到从容应对市场,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和市场信息。从1月份开始,我公司将组织人员对成品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主要走访重点部门、重点用户,对林西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对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开工14家进行全面调研。布置做好重点用户走访调研工作、要求加油站掌握好所辖区域全部用户资料,摸清本加油站车流量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周边系统外价格情况,通过调研分析为销售工作奠定基础。
2.做好农用柴油销售,实施好农业项目供应工作
首先开展农业用油大户全面走访,摸清农机具数量,提前做好春耕柴油销售库存储备工作,要求各加油站积极走访乡镇春耕
生产用油需求数量,掌握第一手数据,确保春耕生产用油的平稳供应。二是对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及重点农机大户进行分片拉网式走访,组织开展送油下乡活动,根据需求,启用小油罐车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用油搞好服务。
3.做好客户的开发,加强客户分析维系工作
根据分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客户开发、维系责任方案,我们将全县所有的客户全部进行登统造册,并分布到各加油站,逐一落实责任人,经营部正副经理、行政股室负责人以及库站经理,都要承担客户开发和维系责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开发和维系对象,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加大销售和效益与薪酬挂钩的力度,多劳多得。随着生产恢复和新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客户开发责任,将全县所有项目100%的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充分调动了全员促销积极性。
4.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
林西地区现有加油站28座,其中社会加油站12座,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如实掌握社会加油站的资源情况、进货渠道、购销价格和促销措施。经营部要求周边加油站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情况,建立好竞争对手档案,及时汇报经营部,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5. 落实规范、强化服务、树立中油品牌形象,努力扩大零售销售。
加大加油站工作的考核和绩效工资的执行力度,调动员工销售积极性。一是以抓住客户管理为核心,以站为单位,对供应区内的顾客需求 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重点客户的基本情况,保住老客户、抓住机动客户、开发新客户。二是加强加油站现场管理,要从小事作起,关注细节,使加油站每个管理细节做好、做细、做精。三是做好规范服务,以规范的服务来经营我们的加油站,通过优质的油品、准确的计量、优美的环境、亲情的服务和顾客交朋友,拉近与顾客距离,提高车辆进站率和顾客回头率及油箱加满率,保证销售持续增长。
2017加油站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市场调研报告常用范文
2.2017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3.2017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4.2017市场调研报告
5.2017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6.关于2017市场调研报告
7.2017年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8.2017家具市场调研报告
关键词:服装;陈列设计;教学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服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服装企业发展迅速,品牌意识逐渐加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视觉营销与陈列展示给终端卖场带来的利润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服装企业意识到。为此国内许多高校的服装类专业开设了服装陈列设计课程。
一、目前国内服装陈列人才主要培养途径
1.企业内部培养
本世纪初服装陈列刚刚被国内部分服装品牌所认知时,由于专业陈列人才缺乏。很多服装企业培养内部员工从事陈列工作。有一部分是从企业设计部门转行做陈列设计,这部分人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基础,但对市场与销售缺乏了解,往往使陈列过于理想化。另一部分是从企业工程部转行从事卖场的装修与设计,这部分人对卖场规划、道具使用很熟悉但缺乏对服装商品、服装技术知识的了解。还有一部分是由终端卖场的优秀店员挑选出来做服装陈列设计,这部分人长期在一线从事销售工作,对市场及消费者心理欲购买习惯有很详细的了解,但他们大多没有艺术基础且学识水平普遍较低,所做的陈列设计缺乏创意,无法很好的提升品牌形象。
2.社会短期培训机构
随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服装陈列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首先在北京、上海出现了为数不多的短期专门培训陈列师的机构。比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赫时尚培训等最早开设了相关培训。社会短期的培训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有热情但未入行的这部分人找到快速入门的途径,填补了国内专业陈列人才的空白。但这种培训大多数在一个月左右,时间较短,学员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缺乏一定市场实践的锻炼。
3.国内艺术类高校开设相关陈列课程
艺术类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服装设计类专业。伴随着国内服装市场的变化,很多高校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上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很多高校也相应开设了服装陈列课程,甚至服装陈列方向。但由于服装陈列处于兴起阶段,在教学上大多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服装陈列课程在高等教育中还应进行不断调整。
二、高等院校服装陈列人才培养模式
陈列设计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视觉设计、营销、心理等多项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为此,对服装陈列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与研究,本着以市场需求为目的,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分为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市场调研教学模块、模拟卖场教学模块、创意设计教学模块、卖场实践教学模块。模块一: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基础理论教学是服装陈列设计的基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将从服装陈列概论、陈列空间规划、陈列构成形态设计、陈列色彩设计、橱窗设计、陈列氛围营造、陈列管理、各类服装店面的陈列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讲解。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服饰陈列设计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为后期实训操作与企业实践做好准备。模块二:市场调研教学模块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深入各大商圈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学生选择调研品牌,进入到品牌各个商铺,从店铺空间规划、陈列形态方式、陈列色彩、橱窗设计、灯光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研,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与整改建议,使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商品陈列对行业品牌在市场中形象和定位的影响,并掌握最新的陈列设计特点与流行元素。模块三:模拟卖场教学模块这个教学模块主要在实验室完成。给予学生一定实验经费,学生以5-8人为一组,首先选定品牌风格与定位,根据经费预算与品牌特点对店铺进行全面装修与规划并对橱窗进行设计。店铺装修与规划应由店头logo、功能区分割和通道设计组成。根据品牌特点及消费群体特点,在企业提供的大量服装服饰中选择相应商品,并根据利润比率定价。在卖场布置完毕后,小组成员扮演导购人员,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卖场采买,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整个终端卖场从装修规划设计到商品采购到销售及销售期的卖场维护的整个过程,便于学生学习认知和理解实践操作。模块四:创意设计教学模块创意设计教学模块主要从店铺的橱窗设计入手,以创意的构思、创新的材料与工艺,对市场某服装品牌进行橱窗主题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首先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服装风格特点及当季流行趋势进行橱窗的主题设计构思,完成设计草稿,根据设计草稿进行橱窗模型的制作。将橱窗及陈列的服装、所用道具及陈列器具都按1:10的比例制作完成后小组进行设计方案汇报,并进行完善调整,最后根据橱窗模型将整个橱窗进行1:1的放样,画出图纸,列出所需材料清单,学生在一定经费额度之内到建材市场采买材料。整个创意设计教学模块学生从设计到橱窗模型再到实物制作,学生会经历成本预算、市场采购、道具制作、材料改造等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升。在本环节中,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投入是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模块五:卖场实践教学模块服饰陈列课程特点决定陈列应与践相结合,让学生走进服装企业走进商场店铺,进行实践体验是陈列设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与一些服装企业、大型零售卖场达成协议,建立校企教学基地,加强实践的多元化。在这个模块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实战经验,首先要求指导教师除具备丰富教学经验,还应有大量市场实践经验。学生在进入卖场之前也要做好充分校内实践准备。进入卖场后首先要做的是对卖场做出陈列诊断,对卖场所处的位置及周边环境进行调研,小组成员可以担任导购员,注意观察顾客在店内行走的路线,视觉线及购买习惯等,最后做出调研报告对卖场规划合理性、卖场陈列手法、卖场灯光、卖场陈列商品色彩运用、橱窗陈列做出可行性整改方案,并与卖场管理者进行沟通与探讨,以保证整改方案的正确性。卖场调整实施一般在客流量较少的时间在工作人员协助与指导下完成。商品陈列的发展标志着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及新经营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标志着服装陈列展示教育进入兴起时代。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摸索总结出一套以市场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使本科服装陈列展示教学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做好准备。
作者:郭斐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丽群,韩雪.高职服装陈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关键词:三亚学院;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三亚学院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出资建设。学校2004年筹建之初始终致力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设有14个教学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59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涉及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结构合理、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三亚学院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由艺术分院来承担,目前总共有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形象、园林(城市景观规划)、雕塑七个专业方向,涉及两个学科门类(艺术学、农学)和三个专业(设计学、美术学、园艺学)。本文拟就艺术分院目前的培养现状来谈谈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三亚学院艺术创意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原则
近年,三亚学院出台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要立足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目标,艺术分院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六个人才培养基本原则:一是专业设置上既努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又要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实际;二是强调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三是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四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 合;六是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作业、辅导、答疑、讨论和调研、项目等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巩固课内理论知识。
二、特色及亮点
1.基础课程的重视
艺术分院目前采用的是“2+2”的教学模式,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课程安排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开始进入到专业学习领域,以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以下是几个专业的课程模块配比。
除雕塑专业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比较大之外,其他专业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的比例基本相当,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识课∶实践课=5∶2.5∶0.5∶2。
其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最大,占到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的是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写作、高等数学、心理健康等。
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素描、书法、色彩、白描、专业导修、艺术概论、艺术设计史、摄影、Photoshop、构成原理、电脑辅助设计、中外美术史等。其中前四门课程针对所有的学生开设,共计13个学分,开设时间基本集中在第一、二学期,目的是在入学之初就让学生沉下心来,从最基本的艺术技法入手,练就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艺术设计和创作打好基础。
2.本土文化的渗透
三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人才培养应该以为地方经济提供服务为原则,因而立足本土、服务当地成为艺术分院制订培养方案时考虑的一个重点。海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如何将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进行结合,是分院领导和老师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分院开设的“黎族传统文化”课程就是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一扇窗口。课程分专题进行,涵盖黎族概况及历史变迁、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黎族文身、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服饰、黎陶黎编等黎族传统工艺。通过讲授,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发去到当地黎族聚居地和展览馆去进一步搜集资料、展开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作为课程作业。服装专业有个别学生从黎族传统服饰中寻找灵感融入自己的设计,皮具设计专业有学生考虑将黎族传统图案与自己的作品设计结合起来,创作既有民族风情又时尚靓丽的设计作品。
三亚地处热带,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热带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物种特性,分院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热带园林植物辩识”“热带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园林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热带园林工程”“热带园林植物辨识”等课程。热带园林课程的任课老师是个热带植物的资深研究者与狂热爱好者,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带植物,他自己筹建了一个热带植物种植园,平时里既作研究又能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环境艺术专业连续几个暑假都组织师生进行黎族、苗族民居测绘,结合科研项目进一步研究海南地域性民居文化。2008年开始对崖城骑楼、保平村、水南村进行测绘调研,2012年到昌江王下乡洪水村进行民居测绘,2016年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测绘,共六届学生参与考察调研,海南日报曾3次进行环艺专业黎族、苗族民居测绘的相关报道,此举大受好评。
3.手作传统的倡导
融合了民族传统、地域文化、自然特色的手作工艺设计,这几年越来越成为全球设计的主流,手作传统的回归昭示着世人在经历工业时代的飞速发展后的一种反思和选择,这不仅仅是一种复古潮流的盛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更新。
服装专业的“扎染蜡染”课程上学生自己购买原料,调制色彩,按照扎花、浸染、漂除、晾干、拆花、熨平的工序完成整个扎染的设计,从中既能体会色彩变化的神奇魅力,又能从点、线、面,形、色、质中去探寻人类发展的悠远历程,体会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箱包设计与制作”也是深受同学喜爱的一门课程,主讲教师在课堂上既讲授理论知识,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为了配合教学,分院还成立了一个皮具工作室,这个名为“原乡・设计”的工作室目前已经拥有不少的粉丝学员,这些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在皮具专业学生的带领下,亲自采购原料、设计打版、剪裁缝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完整的皮具设计制作技巧,制作出了不少款式漂亮、做工精良的皮具产品,其中大部分作品已经在微信平台上出售,受到年青人的热情追捧,此外,他们还接到不少的订单要求私人订制。
雕塑专业的“泥塑基础”“陶艺基础”课,主讲教师手把手地将泥塑、陶艺要领传授给学生,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实操之外,还可以在课后前往老师自己搭建的东崖柴窑继续练习创作,隔三差五都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树下安静专注地拉坯制陶,每个月,老师都会挑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作品进入柴窑煅烧,最终成为真正的陶瓷作品,或收藏、或出售。
对于活泼爱动的青年人来说,手艺活是很难胜任的工作,因为它需要细致的投入、耐心地培育,还需要忍受无数次失败后的一次次重来。但正是通过这种心与手的配合,方使他们掌握到一门真正的技艺,养成了尊重手艺、珍视传统的艺术伦理观。
4.实践教学的拓展
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标准。艺术分院近年来针对高等艺术教育中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不断突破创新,尝试摸索出一条通过实践教学的拓展来提高专业培养成效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服装专业以公开的作品展、课程综合联展汇报作品秀和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动态绣为平台,系统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他们除了把每次实训作业进行集中展评外,从2008年开始把服装大赛活动和授课内容做了大胆衔接,成功举办了5届服装设计大赛和4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秀,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也为推送学生外出参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组织市场调研、下厂参观、实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市场、企业,缩短教学与服装市场人才需求的差距,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
中国画工作室教师周伟明精通国画、书法技艺,平时里,他带领学生课内课外写作,近画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远画三亚的山川村落,一个学期下来,积累了不少的优秀写生作品。到了暑假,学生就会带上作品前往江西景德镇,将海南的椰影蓝天、村庄稻田等素材,以青花为颜料画在荡好内釉的瓷坯之上,经过一千多度的高温窑烧最终青花呈现。这些作品,成为海南地区一张独特的文化品牌,受到广泛赞誉。
三、遗憾和不足
1.物质基础薄弱,缺乏活跃的文化产业大环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新兴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气候。以文化产业推广的力度和影响而言,2015年,海南才正式举办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其成交量和影响力跟北上广等地区举办的博览会相去甚远。人才培育是需要土壤肥料的,文化产业大环境的先天不足是影响海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科建设发展迟缓,创新型人才培养动力不足
导致学科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艺术分院目前教职工当中,以年轻硕士毕业生为主,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极缺,了解文化产业运行规律、熟悉创意人才培养规律、实操能力强的老师更是缺乏,这是导致教育迟缓的主要原因;二是课程设置老套,教学模式单一,目前艺术分院所开设的课程当中,传统史论性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专业课程也以传统理论课程为主,教师课堂教学也基本上以单向灌输式居多,缺少创意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平稳有余,活力不足。
3.市场衔接不够,与企业间的合作不够深入
目前艺术分院所开设的课程当中,还是以传授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很少涉及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等内容。与企业间的合作也仅是以调研获取直观感受为主,还谈不上合作。类似服装专业与海南黎响服饰的合作形式,即专业教师在企业内担任设计总监,每年为他们设计开发新的布料样式与服装样式,公司负责制作和销售,这种合作形式在艺术分院还没得到进一步地推广。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调整教学目标,建立交叉人才培养机制。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设计师,而不是纯艺术家,其核心目标是创意型、开放型、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纯艺术不同,设计师应具体较强的创新意识、敏锐洞察、综合判断、准确分析、果断执行的能力。“他们既应具有丰富的多元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与研究素质,既具有良好的人文品质,同时也要具有宏观视野,既具有较高的管理运用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践与操作能力,既善于理性思维,又富于创造性想象。”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智慧产业,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化等学科都有关联,建立以艺术学科为中心辐射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平台,加强知识整合度,是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模块课程群。基于艺术创意人才的复合性与交叉性,应该制订出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群设置。利用模块教学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模式,按照产业需要,突出以“能力为中心”课程教学模式,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主,在原有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选修课平台及实践教学课平台上建构一个渗透型课程群平台。在专业课模块群中增加创意想象类课程,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开展创意思维训练。
为了保证课程群模块的实施,可以设置相应的工作室制度。工作室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更灵活、方向更明确,个性更鲜明,师生交流更随意,效果更容易实现。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的导师制经验,安排一位导师指导若干学生,每位导师定期要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辅导一般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至少有一次要单独去见导师,提交读书报告,听取导师意见。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知。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吸引其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如课件设置上多增加些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也可以设置实物展示来加强其直观印象;加强课堂互动,事先可以布置一些课程任务,课堂上挑选出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当众展示;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将一个案例讲深、讲透,让学生对原本模糊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现场观摩法,可针对不同的专业对象和课程性质安排不同的现场观摩,比如讲授黎族传统文化课程时可以推荐学生前往黎族文化主题公园或文化馆观摩实物;讲授热带建筑设计课程时可以学生前往特色民居或特色建筑参观考察等;更多搭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与设计公司或企业进行互动,以企业项目作为主题,开展设计讨论或相关设计竞赛。此外,可以引进企业中的优秀人士作为学校师资力量的一个补充,请他们定期给学生授课或带领学生参与实践。
中国目前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高校应该各级推进教学改革,调整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开放叉学科办学的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创意产业培养具有创意精神、国际视野、丰富实践经验和多学科积累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东.艺术管理学研究(第2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田川流.艺术与创意[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