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杨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五,我参加了全区小学五年级语文通研教材培训会。 聆听了高国华老师对本册教材深入、全面,而又透彻的分析,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将我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老师先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类,如西部风情、回味童年、语言的精妙、感恩亲情等,从感性上让授课者对本册教材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又将教材分为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四个大的块面并进行逐一讲解。
识字教学。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渗透策略
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若想领会词语含义,理解文章内涵,则需多种想象与思考。如在感知、语言鉴赏、理解等认知活动中,需要渗透抽象概括、分析判读、推理综合等思维活动,从而把握词语真正内涵。由此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对语言的领悟力与敏感性,均和思维有着密切关系,若学生有着较强的思维能力,则能更快速的领悟。所以,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的渗透多种思维训练,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拓宽思维宽度、深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适机诱导,训练准确性思维
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因学生身心条件、知识水平、阅历等因素的限制,聋生在思维方面准确性不高,易于形成认知偏差。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适机诱导,而不是强制性地将学生拉到教学设计上,否则遏制了学生思维过程,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教学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诗中的前两句说说其表现是哪个季节的特点?于是聋生众说纷纭。有的讲表现的是春天,在诗歌中出现“梨花开”,这是春天才有的画面;有的则判定是秋景,在诗歌中写有“八月”,此时是秋季。而有的则争议道,这描写的是冬景,在这首诗中写了“雪”。面对上述情况,教师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准确结果,而是让学生看看诗中的注释,明白“胡天”一般指塞北天空,并引导他们重点分析词语“如”,于是学生便得出正确而统一的答案。
其次,教师还需教授学生方法,以让学生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在我们进行表达时,若想说出有条理的语言,则需具有清晰思维,具有条理性。因此,在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设悬置疑时,需注意其条理性,让学生把握分析思路,借着依靠问题进入思维深处。这又要求教师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可太难或太简单。若学生未做好思维准备,教师则提出深奥问题,学生则易于陷入思维困境。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问题思考方法。如思考“为什么”,是由结果来反推出原因;而答“怎么样”,则是由原因来推导出结果等。另外,教师提问后,应留出学生阅读或思考时间,使其主动找到问题答案,而后以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二、引导质疑,增强思维辨析能力
在语文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自主提问,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平时的训练。在最初自主质疑时,聋生所提出的问题一般较为浅显而简单,此时,语文教师需要适当肯定与表扬,以保护与激发学生对质疑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好还需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空间与机会。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根据正常教学秩序,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表述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为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标题,鱼可以游到了纸上吗?猜猜“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通过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学习。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试着提问。刚开始,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但经过教师加以指导后,也学会提问,如有学生提出问题:“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与“游到了纸上”有何联系?此时,教师可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经过交流后,学生得出结论:因为在青年心里游鱼已形成鲜活而清晰的现象,就如活在他心里似的;它们有先后顺序联系,“先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纸上”的原因。这样,可培养学生质疑思辨能力。当然,聋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渐过程,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语文特点,联系聋生特征,探究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渗透思维训练,并持之以恒。
三、由此及彼,训练灵活性思维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它强调学习是一种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对语文教学传统模式的改革,更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其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这些知识不但学生没有接受,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让学生从题目人手,捕捉探究着眼点。设疑:草船能借箭吗?是谁的妙策?从什么地方可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又是怎样利用草船来借箭的?通过设疑,合作交流,学生很快就步入了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再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就找到了探究释疑问题的结果。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同学们感悟:一个人不仅要学识渊博,遇事还要勇于探究新思路,努力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又如教学《白杨》一课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探究,拓展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转
3.教师要做好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文质优美,是融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范文。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使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围绕“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新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其教学设计为:(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如“天堂”指什么?“鸟”属于什么动物?它能识别“美”吗?(2)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究者。学生通过对文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个性得到张扬。A:抓句子,谈感受。如“树叶真绿得可爱”,让学生探究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树如孩子般的可爱迷人;B:抓段落,谈感悟。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知道:任何植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积极向上,都能无私地奉献自己,美化家园;C:抓品读,促感悟。在学生对文本知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品读,还学生时间和空间。感悟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情感、美的生命就在我们的身边。(3)主动探究,拓展环保。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体会作者几次去看到的不同景象,让学生立足环保,怎样做一个热爱自然、关爱家园的学生?(4)综合实践,提高能力。让学生搜集与文本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当导游、写解说词;让学生临摹文本插图等。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4.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节课获得整个系统知识和文本知识,也不可能说自己运用的方法都是科学的,更不可能说自己探究发现的新事物都是文本知识的整合。因此,在课堂探究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评价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探究人物的语言、动作、思想以及文本的布局等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探究:通过本文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探究学习中,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能力、条件因素等进行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写作等方面都做了量化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些标准,只有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在教学改革中这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内容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做到主则详,次则略,不平均用力,要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白杨礼赞》一课的重点是: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时间用在刀刃上
我力求在课堂45分钟中找效率。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孔乙己’的名字”为题,让学生设想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问:“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三、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彻底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代之以能力为训练中心的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精心设计,精讲巧问,即使一般的提问和练习也着眼于能力训练。
四、功夫下在备课上
我备课时坚持做到了解学生基础、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只起监督、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授《春》一课时,我这样让学生学会生疑发问:首先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有学生质疑:朱自清为什么不把题目定为“春景图”呢?我就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始终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个性以及各自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创造力。学生的问题不管多么离奇、古怪,多么肤浅、幼稚,从不否定,而是热情鼓励,让学生扬起“敢”的风帆,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发扬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拓宽渠道,让学生问。“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学生不会问就是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对新事物的理解,所以对同一课文会提出不同问题。我注重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想的火花,值得探讨,就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第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善问。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质疑质量不高,仅仅简单地问几个“为什么?”。我就从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如找关键词生发疑问。关键词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隽永深邃,蕴涵哲理又生动、具体,能突出中心或能说明对象特征。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质疑得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从而把握住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论文《浅谈语文课堂生成教学的重要性》作者以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生成教学” 为契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课堂生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生成触发学生灵感,课堂生成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素养等见解。认为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引导、触发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强调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语文,使语文课堂因学生的生成问题而益加精彩。
【关键词】课堂 生成 教学 重要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教师打破了以讲为主的灌输教学方法,开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这几年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我更加感觉到课堂生成问题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与预设式教学相比,现代教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课堂教学可以点燃课堂生命之活力。
1.课堂生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从教育对象而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见解,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和创新意识。教师千万不能因为他们的所感、所想、所言与我们辛苦的教学设计(预设)不相符,就粗暴打压,恰恰相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欢迎学生的坦诚率真和首创精神。
从教学活动来看,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课堂本身就不是固定不变而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各种生成问题,把学生生成的这些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这正是对教师教学机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大好机会。下面举一些我在教学中的案例与大家共赏:
案例一:我上戏剧《日出》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已经基本清晰。在分析人物形象前,我进行了充分的预设。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谈论人物形象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印证的内容。大家对王利发有没有同情心特别有争议。于是我就接着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说:“既然大家都有理由,那么我们就分成两方进行辩论好吗?”“好”同学们的情绪高涨了。甲方说:“我认为王利发没有同情心,面对饥饿的乡妇母女,连点吃的都不舍得施舍。” 乙方:“我认为有同情心,常四爷一出声施舍两个烂肉面给乡妇母女,常四爷就说:‘快着点吧!’有叫乡妇快点出门外的意思,更是喊李三快点拿面给乡妇,可看出他是有同情心。”学生们各执一词。于是我暗示说,王利发的为人怎样,人的性格特点不是一下子就改变的。这之后的讨论大家就显得理性而成熟,同学们懂得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了,不管最后有没有一个定论,每个同学在这样的讨论中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对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种在预设之内的生成。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此处我用的是点拨引领,让生成更为丰富。但课堂上很多问题是不可预设的,这就要靠老师的机智引导了。
案例二:教学《背影》结束的时候,我照惯例做了总结询问:“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个学生马上说:“老师,学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所感动。但是,我觉得课文中当时看不出朱自清对他父亲的体贴和爱。”听到这个疑问,我马上把问题又抛向学生:“同学们,你们议一议,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作者是二十岁左右,当时有没有体现儿子对父亲的体贴和爱呢?”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有说有,有说没有,学生互相想说服对方,所以都引句据例的进行分析。气氛非常热烈。学生辩论得差不多了,该是我出手的时候了。我说:同学们辩论激烈,双方都有道理,老师觉得这场辩论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很投入地参与这场辩论的过程。请同学们回去了解一下作者写作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心路历程,再详看课文内容,明天我们再讨论。
这一堂课我的学生能提出意外问题,不是意外的。因为我按照新课程理念备课,出现类似的“生成”是必然的,我能比较灵活地处理这个生成在于我“弹性”预设课堂。首先,备课时从学生出发,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把学生考虑在内,尽可能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备课文《背影》时,我有预设“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这一环节,如果备课时没有为学生搭建这一发挥的舞台,也就没有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对接、碰撞。其次,备课时把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组织活动等大体轮廓之上,不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给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这样在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中发生的一切,尤其是一些意外生成,虽然没有预设到,但由于“弹性”预设已经为这些“意外”的发生留下足够空间,预设时已经有足够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当“意外”发生时,也就不会乱了方寸,依然能够引导学生创造出“精彩”。这“精彩”是以“弹性”预设为前提的,会让人惊喜万分,如获至宝。
2.课堂生成触发学生灵感
上课时采用了将疑激疑的方法,把学生意外生成的问题当作作业巧妙地反抛给学生,引出一场精彩的课堂辩论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处理方法。且辩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到反映,他们的心灵在争辩交流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争辩交流中获得了提升,灵感得到触发。辩论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辩论这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为了占得主动,能从课文内容出发,融进自己的理解,尽情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据理力争。学生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教师不要因怕时间不够而去“灭火”,而应“火上浇油”让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斗智斗勇又斗嘴,争斗双方皆赢家。这样,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一举两得。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触发学生的灵感,并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教师必须要有识别问题有无价值的火眼金睛,要有效运用教学策略,及时发现有价值的质疑,及时捕捉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促进学生生成问题,真正地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使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而深刻地完成。
语文课堂上的认识生成能使学生了解社会,明白道理,也能使学生感情得以升华。语文课堂中重视情感教育,它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功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让学生懂得对错,明辨是非。教学中,教师要储情于胸,以激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情境,达到情景交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设法扣住学生的心弦。感染启迪学生,使学生情感与教师进入“共振”的境界。语文教学是师情、学情、文情的统一,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教师“情动而辞发”,激起学生的情感,并将学生的激情升华,生成出新的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者要以情感人,点化学生,促进其自觉学习并生成问题,使之产生审美感悟与体验,从而达到陶冶其心灵目的。语文课文中不乏山水诗情的柔美,也不乏慷慨悲歌的壮美,但中学生缺少发现美的教育,他们对课文中的描绘感觉不到美。教师要善于挖掘和生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白杨礼赞》先记叙白杨树的形美和神美,继而赞颂北方农民的人格美和精神美,认识了这些后,可引申为自然美(花草鸟兽)、人格美(不屈不挠、坚毅刚强)和社会美(奉献精神)。《白杨礼赞》又有艺术美,它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构全篇,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如同主旋律一再奏响。
语文课堂的生成五花八门,而有效的生成,应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文中心,触发学生的灵感。
3.课堂生成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素养
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应该如何走向课堂生成资源呢?
3.1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心智模式。抛开特定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观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现实教育实践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心智模式,适应教育生态环境。语文教师需要树立:语文教学从传授、考核到启发、引导的教师角色观,从外到内的学生发展观,从独白到对话的教学过程观,从仅关注工具价值到共同关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教学过程价值观等。
3.2 教师要提高学科素养,走进生活世界。我们原先讲教师学科素养与教授内容之间的关系时,喜欢使用的比喻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由于水与灌溉、灌输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批判这个比喻。但是,作为“闻道在先”的教师确实应当具有比学生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素养之所以影响他们教学过程中的“立体剪裁”,是因为较高的学科素养能够帮助教师“看出”学生的反应与本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给教师提供判断学生发展水平的依据,也能够给教师指明启发学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教师走进生活世界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的社会生活,熟悉学生文化,谋求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处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内,有着自己独特经验的“具体的人”。作为“具体的人”,学生整体性地走进课堂,教室无法屏蔽他们的日常经验。因此,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肯定反映他们日常生活经验。教师如果想要真正理解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的深层含义和思想脉络,必须走进现实生活,了解学生文化。
总的来说,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强调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语文。“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课堂生成来源于学生感悟,如果再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解决生成资源,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文本的生命意义与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再分割,语文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活力,课堂也真正因动态生成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