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全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按照县普法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法律六进”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农村、机关、学校指导督促普法工作的开展。

(一)多措并举,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村两委”换届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县普法办在我县村“两委”换届之际,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有关单位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广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各司法所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所辖乡镇开展宣传工作,采取以会带训,专题讲座等形式给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协助各乡镇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县司法局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还派专人到“城乡共建村”、“扶贫村”和“计生帮扶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指导上述村依法依规开展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0日,全县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共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活动5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10余万人次,通过法律宣传,不仅使参与竞选的村“两委”候选人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使广大选民的选举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很大提高,各乡镇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进行,从而使全县的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为把“法律进乡村”工作落在实处,县普法办组织多期普法宣传活动。8月28日,县司法局和县普法办组织安监、环保、计生、国土、公证等部门到油坊店乡街道和周院村开展大规模送法下乡活动,在油坊店乡政府的配合下,组织村干、乡直单位和附近村民1500余人参加了活动。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60多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件、分发法律书籍及资料一万余份,宣传气氛十分热烈。在周院村开展了法律明白人培训,向群众宣传与农民朋友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通过此种形式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县直有关单位也按照今年全县“法律进乡村”工作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活动,如:县科技局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到扶贫村、城乡共建村、计生帮扶村开展科技法规宣传,举办科普讲座,向人民群众送去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所借力村级换届大舞台,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把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改编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法律文艺节目入户进行普法宣传。县检察院、县政务服务中心、花石乡、古碑司法所等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广泛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活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得以提高。

(二)深入推进机关单位的学法活动。为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单位)”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县各单位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工作,提高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县委办下发了《2014年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意见》,为认真落实此项工作,县普法办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积极行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

1、落实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各单位按文件要求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二是建立重大事项决策的法律咨询制度;三是法制宣传教育考核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使全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2、创新形式、学法方式多样化。为提高学法水平,县政府邀请省政府法制办法制监督处处长同志就“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举办的专题讲座,23个乡镇及现代产业园组织乡(镇)、村干部同步收看了该视频,陆玫同志从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存在问题,重点任务三个方面,全面生动解读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融学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大家听后纷纷反映讲座举办十分及时,很有必要。县工商联邀请省法学专家蔡如堂教授就《公司法》开展专题法制报告会,组织干部职工及个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油坊店、梅山、全军、等乡镇邀请普法讲师团和法律工作者举办法制报告会18场次,有效的提高了普法效果。

3、开展以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为目标的学法活动。为提高村“两委”换届后新班子的法律素质,县普法办要求各乡镇结合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新任村“两委”干部全面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基本上掌握与农村、农业、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张冲、吴家店、南溪、斑竹园、、等多个乡镇举办了新任职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县交通局、县工商联、县地税局等单位还举办法律演讲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县人大、桃岭乡、花石乡等39个乡镇和单位组织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测试,灵活多样的学法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各级政府、单位和学校的首要任务,为此,县普法办多次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和法制副校长要按县普法办统一部署,全力开展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法律宣传进校园的活动开展好、组织好,并取得成效。

1、县直有关单位主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美好校园、平安校园,8月26日县城乡规划局和县教育局利用为学校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一书两证”机会,组织开展了普法进校园活动,规范建设行为,引导学校及周边群众合理有序进行建房;9月10日,由乡人大牵头,乡安监办、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督所工作人员联合对该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及校园安全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县公安局组织干警到部分学校开展了《道路交通法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县检察院道德讲堂走进校园传递法治正能量等等。

2、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教育作用。各学校认真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副校长积极参与,用心准备,开展适合各年级段的法制宣讲活动。乡中心校在组织法制报告会的同时,还开展了法制书画竞赛,全乡9所学校两千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和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的法制副校长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探索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为提高提高企业经营人员以及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我县相关单位深入企业、公司开展一系列的普法活动。各乡镇联合多部门到企业开展法律进企业暨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司法所将法制宣传送进景区,服务旅游;县经信委在工业战线上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县医保中心多举措开展工伤保险宣传咨询活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商场、批发市场等开展打击伪劣商品、小餐饮卫生整治等专项理治活动。

(五)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为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能力,我局结合县城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和全省卫生县城的活动为契机,积极向广大居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每月在县电视台播出一期关于法律法规方面宣传片或讲座,每天播出两条关于法制宣传方面的滚动字幕。印制了5000余份法制宣传资料发放给社区居民,近期县普法办还还订制了3000余个法制宣传袋向居民发放,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知晓率和知晓面。

二、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评选表彰活动

今年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深入扎实地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依法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县普法办、县民政局对36个村(社区)进行了表彰。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第2篇

一、组织形式

全区各乡镇行政村(含居委会、社区)全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村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并配备专(兼)职安全员。行政村人口在5000人以内,配备1名安全员;行政村人口在5000以上的,配备2名安全员。村主干原则上不兼任。各村安全员是本辖区的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在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乡镇政府安全生产委员办公室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任职条件

1、热爱安全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

2、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身体健康;

3、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熟悉安全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定能力。

三、工作职责

1、协助上级政府和安监部门抓好本村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2、认真学习和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国标或行业安全标准,带头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配合乡镇、村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以岗前培训为重点的安全知识“三级”教育;切实做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持证上岗。

4、负责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立即提出整改要求和制止其违法行为,并及时向村委会和乡镇安办报告,每月底向乡镇安办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报表;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或者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立即向村委会、乡镇安委会办公室或有关部门报告。

5、负责督促检查本村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特种作业规定规程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安全设施器材配备状况、各类设备运行安全状况、安全标志及消防通道状况、电线电器规范接设状况、易然易爆有毒物品正确储放状况等情况。

6、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或安全生产紧急事件,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村委会、乡镇安办或有关部门,同时要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

7、负责本村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台帐建设,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宣传、会议等有关工作和活动的记录,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据可查。

8、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做好受理、协调和处理工作。

9、经常加强与乡镇安办、生产经营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各方对安全生产工作支持,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有效地有落到实处。

10、完成上级安委会办公室下达的任务。

四、聘任程序

具体聘任程序是各村委会从村两委干部中推荐,乡镇安办审核把关,报乡镇政府审查批准后,发文予以聘任。聘用后由乡镇安办登记备案进行管理。每次聘任期为一年,期满后根据本人表现及考核情况,决定是否续聘。任期内如有调整,应及时上报乡镇安委会办公室调整。

五、考核制度

乡镇安办针对村安全员的工作情况,每年度进行考核一次,考核情况作为下一年度聘任的主要依据。

1、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能胜任本岗位职责的,应当予以解聘,并按照聘任程序,在一个月内重新选聘。

2、年度考核优的村安全员,由区、乡镇适时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

六、日常管理

1、实行安全员工作例会制度。乡镇安办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员工作例会,收集安全生产有关信息;各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交流信息,布置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强联络沟通。

2、建立工作报告和情况通报制度。村级安全员每周向村两委和乡镇安办汇报日常工作,村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向乡镇政府报告安全生产工作,乡镇每季度向区政府安办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3、建立培训制度。村级安全员受聘后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并定期接受乡镇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的业务培训。乡镇安监所要加强与村安全员的联络,指导他们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七、工作待遇

受聘的村级安全员每月给予100元的岗位补助,由区、乡镇财政分别承担50%,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八、其它事项

1、各乡镇于年12月20日前将《区村级安全员配备情况一览表》报区安监局备案。

2、乡镇政府于每年月31日前将本乡镇承担的村级安全员工资部分上缴到区安监局帐户。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第3篇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在这里今年代表村党支部给大家做述廉述职报告,今年是党支部换届选举年,围绕着支部选举,也是矛盾频发的一年。即使这样,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能度过难关。在过去的岁月里,东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村容整洁为重点,以生活宽裕为落脚点,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努力实现了全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新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地位。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自从我们东营村党支部成立以后,我们采取各种途径来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特殊的条件,导致许多党员基本素质低下,这是农村党员面临的普遍问题,我们村也不例外。自从本届村党支部成立以后,为本村党员创造各种条件,来提高其基本素质。首先是理论学习,我们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全村党员到村党员活动室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高全村党员的思想觉悟水平,我党和政府政策在农村的顺利执行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其次专业技能培训。村党支部定期为村里有学习意愿的党员从村委聘请专家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比如,村里聘请草莓方面的专家来对村里的部分党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草莓种植方面的专家。为村里的草莓种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通过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本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支部活动,来达到学习借鉴的目的。

在本届党支部的任职期内,定期开展支部互动。通过开展支部互动,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目的。首先,我们开展了和村级党支部的互动。我们开展和邻村麦庄党支部的活动。通过和麦庄党支部的互动,学习麦庄的草莓种植和管理的经验,更好的发展我村草莓种植和管理,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其次,开展和高校的党支部互动。依托首都高校密集的优势和大学生村官支部,利用高校“红色1+1”,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开展了支部互动。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们充分利用了高校党支部理论优势,来弥补我们农村党支部理论不足的劣势,提高了我们党支部整体的理论水平。

(三)开展党员承诺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上级党委的精神,我们开展了党员承诺制度,与本次党员签订了承诺协议书。通过开展党员承诺,督促党员积极行动,为群众服务。在党员签订承诺书后,我们定期对党员承诺进行考核,在考核中不断完善党员承诺制度。党员承诺制度不是目的,我们主要通过党员承诺制度来让党员更好地为群众百姓服务,把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和谐农村

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为了迎合时代的主旋律,我们提出了“和谐东营”的口号。为了实现和谐东营的口号,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保障“和谐东营”目标的实现。

(一)开展流动人口的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管理范围。

我们通过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我们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主要是服务外来人口,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保证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和谐共存。

(二)借助社区化,实现对村庄的合理管理。

自从本支部成立以来,我村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对待,在村级财务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硬化了村中道路,并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按照两委成员居住情况,每位两委成员包保一条街道,负责整条街道的绿化、卫生、计生、党员联系、综合治理等工作,经过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在落实村民义务巡逻制度的同时,加大技术防范力度,在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探头,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方便的掌握了村内治安状况,使我村治安防控体系力量进一步得到壮大,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三、积极开拓村民致富的新途径。

自从本村党支部成立以来,积极探寻农民致富的新路径。目前村里的草莓大棚种植如火如荼,但是草莓的销路是个问题。为了更好保证农民的草莓销路,村支部组织人手到市区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为我村村民的草莓销售制定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我们深知,只有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让村民更好的认同你。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把带领农民致富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围绕该目标,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广大党员干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还不深刻,存在走形式、交任务的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少、资金缺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和解决。

总结过去就是为了接下来的工作能更顺利地开展。围绕我们工作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第4篇

首先,我代表师宗县司法局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对各位领导亲临我县检查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下面我就师宗近年来的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情况汇报,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功能显著发挥。

(一)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创新机制,狠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近年来,师宗县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巩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措施来抓,在建立健全调解组织、落实办公场所、选优配强调解人员的基础上,按照“预防为主、调解结合、教育并重”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调解室建设,做到了有房子、有牌子、有印鉴、有桌椅,调解制度、程序、纪律规范上墙,在调解室醒目位置设立温馨提示语,卷宗文书格式化、规范化,卷宗档案实行一案一卷,相关材料完整,手续完备,台账表册齐全,各村调委会制作的卷宗档案报乡(镇)人民调委会审查把关后统一管理统一存查;二是因地制宜,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重点围绕“调”字作文章,在“防”字上下功夫,健立健全矛盾纠纷集中统一排查、信息联络反馈、领导接待、疑难复杂纠纷联合调处、已调矛盾纠纷回访反馈和责任追究等六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三是抓死基层一线情报信息掌控工作,依托和发挥当地村组干部、调解人员人缘地缘和情况熟悉的优势,摸排清查各地矛盾纠纷发生规律及其特点,注意随时发现新情况,掌握新动向,对排查梳理出来的矛盾纠纷信息情报,按照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的原则,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预见、预防和化解消除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四是采取散发资料、广播标语、法制讲座、咨询解答、进村入户讲法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民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从根本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五是创新人民调解激励机制,2008年对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实行“以案定补”把解决调解员报酬与调处矛盾纠纷案件结合起来,按照“谁调解补偿谁”的原则,打破吃大锅饭思想,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标准为简易纠纷每件定补5元,疑难复杂纠纷每件定补50元,热点纠纷每件100元,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200元,特别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300元的标准进行以案定补,“以案定补”的落实兑现,激活了人民调解工作,调解案件数量大幅上升,2008年与2007年相比上幅近70%,人民调解员报酬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六是挖掘人民调解文化,把法制宣传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在群众中采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把人民调解融于法制宣传当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民间法制文艺节目使群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自觉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预防遏制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七是依托基层调解组织、开展部门联合行动、加强接边衔接沟通、开辟法律济困通道,狠抓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工作,2008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受理调处矛盾纠纷4700余件,调处成功4580件,调处成功率达97.4%,最大限度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维稳保障功能,基本达到了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目的。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

一是以训促学,以考促学,抓好国家公职人员普法教育。县委普法办牵头,从行政执法机关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在法律法规的熟知和应用上有相当水平的同志组建普法宣传讲师团,每年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新近颁布以及经常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讲座。以全国“五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为主教材,组织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对读本中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对新提拔录用和招考录用的乡科级干部实行任前普法学习考试。规范统一实施国家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年度普法考试。二是以教促学,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按照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全县28所中小学校按计划开设法制课,并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每年从政法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讲师团在每个学期开学期间分赴各乡(镇)、各学校举办法制巡回讲座。同时推行法制副校长制度,主动与政法部门和教育部门联系,从政法部门选派和聘请了28名法制副校长到中小学校任职,协助学校抓好法制课教育,每学期组织青少年学生作法制报告、上法制课等“法律进校园”和编印法律法规资料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三是以宣促学,抓好农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村两委换届,“两校进村”和调解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宣传讲座,把法制宣传中心户建设作为农村群众学法的窗口,以查阅相关资料、请法律专业人员讲课、组织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等形式组织村民开展学法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采取“联合互助”的方式下乡进村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培训讲座、以案释法、印发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通过合法正规途径反映利益诉求。四是以进促学,送法进单位入社区,以巡回授课、集中学习辅导、组织演讲、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专业法部门法的宣传普及和提高。五是以帮促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集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教育,与公安、劳动社会保障、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联动配合,建立健全外来人员普法讲师团、流动法制学校等组织,到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工矿企业、大型超市等单位上门举办法制讲座,利用乡村集市,以发放宣传资料、流动广播,咨询解答等形式送法到基层,送法到外来务工人员手中,同时开通外出和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绿色通道,对一些情况特殊经济比较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六是以送促学,提高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紧紧围绕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企业厂矿生产经营、厂矿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企业厂矿的不同情况采取举办讲座、散发法制宣传资料、流动巡回广播、送法律法规小册子、召开职工会议讲法、咨询解答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厂矿活动。七是以讲促学,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和法制讲座,提高了他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八是创新载体,突出重点,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进乡村入农户、进单位入社区、进学校入课堂、进企业入车间、进矿山入班组、进林场入林区”为主要载体的“六进六入”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力度,全县每年受教育人数达20多万人次。

(三)关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落实法律援助工作措施,认真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在加强业务学习、注重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法》,认真落实《曲靖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则》,严格执行案件受理、案件审批、案件指派、质量跟踪反馈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和残疾人法律援助无障碍通道,在劳动保障、民政、残联、老龄、工会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实为老、弱、病、残、贫和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使社会弱势群体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无法享有法律服务的权利。2006年以来,师宗县法律援助机构共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经济困难家庭以及其他援助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8件,为384名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帮助,接听电话咨询解答2000多人次,为社会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服务保障。

(四)创新载体,搞好服务,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我县始终把安置帮教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上级重视支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刑释解教人员和服刑劳教人员开展“五个接触”帮教工程。即:与刑释解教人员相接触,开展经常性回访教育和走访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防止刑释解教人员思想滑坡,行为走样;与服刑人员相接触,把帮教工作延伸进监狱、劳教所,对师宗籍服刑人员开展送法律、送书籍、送文艺、上法律课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与监狱、劳教警察相接触,听取监管人员对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的意见反馈,沟通了解服刑人员情况,预防服刑人员走极端出现脱逃脱管的现象;与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相接触,沟通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实施亲情感化帮教;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相接触,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寻求各方面对帮教工作的理解和帮助,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和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2006年以来,我县共接受刑释解教人员230人,230人都与相关部门协调进行了妥善安置,没有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重新劳教和脱管的情况。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目前我县有矫正对象259人,该项工作在我县已全面展开。

(五)立足基层,面向群众,认真抓好法律服务维权工作。

加强公证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学习,从执业执法、办证办案、服务群众等方面理顺和规范执业执法行为,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扎实抓好维权工作。2006年以来,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862件,律师事务所办理案件386件,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办理民事和刑事自诉案件1036件,调解复杂疑难纠纷826件,协办公证36件,办理见证189件,写作法律文书1796份,解答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二、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为保障,抓实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在抓好队伍建设、履行维护社会稳定职能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帮助,积极向县委政府和市司法局请求汇报,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计划、财政、土地、城建等部门协调沟通,做到了8个司法所的建设用地均由乡(镇)党委政府无偿划拨提供,土地房产手续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简化程序办理,县级建设配套资金按每建1个所配套4万元的标准进行配套,全县8个司法所建设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队伍整体活力充分凝聚和调动。

社区两委干部任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留任意愿;Ordered 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1-098-09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村官制度执行十余年来,一些地区陆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不同程度的流失问题。江苏省海安县于1999年7月面向全县招聘78名大中专毕业生村官,3年后这些村官几乎全部离开了村干部的岗位[1];四川省1999年开始通过志愿者服务、下派等形式先后选派了8 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截至2007年7月,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 000人,流失率高达70%以上[2];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流失率高并呈上升态势[3]。如果说第一次选择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勇敢的尝试,那么第二次选择就是对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设计与规划。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1.关于留任意愿。已往的研究中,涉及留任意愿的文献较少。大部分研究者都是把留任意愿当作离职倾向的反面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留任意愿的确是离职倾向的反面,当一个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离职倾向时,就必然具有较弱的留任意愿;反之,当他具有较弱的离职倾向时,就必然具有较强的留任意愿。但是,留任意愿绝不等同于离职倾向,一个大学生村官,是否选择继续留任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因素能够增强留任意愿,但是这些因素却不一定能够减弱离职倾向,反之亦然。

留任意愿是指员工意识到并且通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继续留在组织中的行为[4]。组织文化能影响员工留任率[5];态度性承诺(组织承诺)、身体状况和工作安全感可增加员工的留任意愿,而工作危害降低留任意愿[6];令人尊敬的上级及上级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上的关怀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能够提高员工的留任意愿[7,8];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增加留任意愿[9]。工资报酬、社会声誉、规范化村治制度的运行效果以及发展机会等能够有力地增进村干部的工作满意度,提高村干部的留任意愿[10]。改善村干部办公条件及其物质报酬,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有利于降低村干部工作难度评价,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留任意愿[11]。

2.关于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概念起源于梅奥的霍桑实验。工作满意度就是个人对整体工作的感觉程度,是一种对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各种因素感受的总和,包括对其工作的喜欢与不喜欢[12,13]。学术界关于工作满意度的测评普遍认为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比较准确,当前发展较成熟的问卷基本测量工具包括:Spector的工作满意调查;康奈尔大学的Smith,Kendall,Hullin 等人的工作描述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即MSQ量表;Hackman和 Oldham(1975)工作诊断调查。Chen G和Ployhart[14]通过建立模型来说明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留任意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当雇员的工作满意度下降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会从工作保持状态突变到离职状态[15]。

3.关于社会支持。早前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支持的概念,从社会行为性质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16]。另一方面是社会互动关系,社会支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能改善应付短期挑战,应激和(社会关系)剥夺的能力[17]。社会支持包括可见的实际的支持(如直接物质援助和社会网络), 也包括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如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及其满意感)[18,19]。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果与相关性[20]。

4.关于晋升机会。要提高工作满意度,组织需要为雇员提供清晰的晋升机会。晋升机会是影响雇员绩效的外在激励因素[21]。当工作拥有更多的晋升与发展机会, 职工会对既定水平的薪酬表示出更大的满意度[22]。职位晋升是一种隐性的激励[23]。

(二)研究假说

笔者先后走访陕西省西安市周边15个行政村,随机选取了3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详细访谈,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最关心的是任职期满的出路问题。另外,影响他们留任意愿的主要因素还有工资待遇,社会的认可、支持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在这3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32名表现出强烈的留任意愿,占到了89%。因为笔者走访的是西安市周边行政村,离西安市区较近,交通便利,村里基础设施良好,因此这里的大学生村官表现出强烈的留任意愿在情理之中。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笔者在农村的前期调查资料,本文将影响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的因素归纳为6个方面,即个人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婚育状况、从事村官的年限、入学前的户口类型、专业、学历)、收入(包括工资收入与各种补贴)、晋升机会(进入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序列)、社会支持(包括家人的支持,村民的认可,领导的认可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对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H1:大学生村官的收入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2:家人的支持度、村民的认可度、直接领导的认可度、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3:大学生村官晋升机会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4:大学生村官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5: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正相关。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调查采用现场问卷填写及在线问卷填写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全省大学生村官进行随机发放,在线问卷的浏览量达到1 035次,共获得284份问卷,经检验,共有282份有效问卷,涉及230个行政村。问卷除个人属性及任职地等信息外,均采用李克特式(Likert scale)五点式量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情景模拟实验。本研究使用SPSS22.0及Stata12.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表1是用于计量分析的主要变量,从收入、社会支持、晋升机会、对工作的兴趣、工作满意度这5个指标来看,社会支持度最高,社会支持的4个子指标的均值都达到了3.5以上,说明社会对大学生村官普遍比较支持。排在其次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均值是2.762 4,介于“没兴趣”与“没感觉”之间。排在第三的是工作满意度,只有2.315 6,反映出大学生村官对于当前自己的工作整体上并不满意。排在第四的是晋升机会,对于晋升机会的满意度比较低,只有2.085 1,反映出大学生村官对于当前的晋升政策不满意。而排在最后的是收入,只有1.992 9,均值介于“非常不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反映出大学生村官对当前的待遇非常不满意。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较多(占到了66%),未婚人数较多(占到了52%),从事村官的年限在3年以内的人数较多(占到了63.1%),入学前的户口类型为农村的人数较多(占到了61.7%),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属于文史类的人数较多(占到了56.4%),本科学历占比最高,达到了81.6%。

四、实证分析

(一)Kendall’staub 非参数相关性检验

从表1可以发现,本文分析的变量多为有序类别变量,故采用Kendall’staub相关性检验方法。借助SPSS22.0统计软件包实现这一检验。限于篇幅,变量名称均用Xk代替,X1-X14依次表示性别、年龄、是否婚育、从事村官年限、入学前户口类型、专业、学历、家人的支持度、领导的认可度、村民的认可度、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对工作的兴趣、收入的满意度、晋升机会满意度。检验结果见表2。

二)Ordered logistic模型回归

相关性分析主要是对各变量与留任意愿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而回归分析主要是对各变量与留任意愿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以验证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说。由于本文所分析的因变量(工作满意度、留任意愿)为有序类别型变量,故采用Ordered Logistic 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形式如下:

Y*k=X′k β+εk (1)

(1)式中,Y*k 是一个潜在变量,不可观察,可观察的是Yk,Yk表示在{1,2,…,m}上取值的有序响应;Xk是解释变量向量;β是待估参数向量;εk是随机解释变量,E[εk|Xk]=0,εk∈(0,σ2k),σ2k 是εk的方差。

借助Stata12.0计量经济软件包对Ordered Logistic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3、表4。

1.个人属性因素。从性别来看,男性的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更强于女性。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地点在农村,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远不及城市,而女性对于外界环境的承受能力要低于男性。此外,由于职业性别隔离现象的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传统的农村对女性就业的这种性别隔离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在同等政策环境、工作条件和个人条件下,女大学生村官不能享有和男大学生村官同等的发展机会,尤其在高职位之上(村级副书记或副主任),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拥有绝对优势[24]。而女性大学生村官经常得不到重视,被分配以辅、配合性的简单工作[25]。从而挫伤了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使她们的工作满意度随之降低,进一步降低了其留任意愿。这与Hargreaves和Fink[26]的研究结论一致。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而与留任意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大学生村官即使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去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或者重新寻找工作都会有所限制,换言之,继续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机会成本在一直降低。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留任。这与Chan[27]研究结果相同。

大学生村官中已婚比未婚的工作满意度低,但已婚比未婚的留任意愿高,并且婚育状况与留任意愿在统计上非常显著。2006年美国薪酬协会系统总结并提出了总报酬模型,首次将平衡工作与生活作为报酬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入模型。也就是说,平衡工作与生活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已婚(或已婚已育)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中更加感觉力不从心。而已婚(或已婚已育)比未婚的留任意愿高是因为已婚的人所担负的家庭责任更重,也更渴望稳定,而重新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又比较高,因此,已婚的比未婚的更倾向于继续留任。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已经在农村成家,无法离开,对于他们来说,继续留任,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从事村官的年限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与留任意愿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着职业困境,具体表现为政策安排与工作实践之间存在矛盾、村民和村干部不理解、不支持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有限。随着从事村官年限的增长,这些矛盾会愈加突显。因此年限越长,对工作越不满意。而从事村官的年限越长,可能越习惯于这里的环境,习惯于这个岗位,因此,留任意愿也会更加强烈。

入学前的户口类型与大学所学专业对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在统计意义上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已往学者的研究结论:“专业与工作的一致性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28,29]”;“专业与岗位匹配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30]”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就工作内容而言,多属于政策宣传、文书、管理等文职性质。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关于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内容设置了一个多选题,结果显示:在282个样本中,有13个(4.58%)参与村务决策;9个(3.17%)从事技术工作;70个(24.65%)从事文书工作;27个(9.51%)从事日常管理,其余165个(58.1%)并无明确工作内容,哪里有事去哪里。因此,这种并没有具体工作内容的工作,不能体现出专业的差异性。

学历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与留任意愿显著负相关。随着学历的升高,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换言之,受教育年限越长,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机会成本越高[10]。Sourdif[31]也指出教育程度与留任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2.社会支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家人的支持度、单位领导认可度、当地政府重视度与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回归系数与Z统计量的值来看,当地政府重视程度与工作满意度及留任意愿呈现最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家人的支持度。父母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2]。第三,是单位领导的认可度。而村民的认可度与工作满意度呈微弱的负相关。相比较而言,村民的认可对留任意愿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也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村官由于政策和实践的脱节,经常接触不到村民。这也说明目前存在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初衷是为“三农”服务,也就是要为农民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而现实中,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多根本接触不到村民,作用并不能发挥。

3.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留任意愿显著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当工作更加有趣、拥有更大的工作安全、更多的福利和发展机会,职工会对既定水平的薪酬表示出更大的满意度,这也是符合亚当斯密补偿性工资差异的理论假说[22]。

4.收入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留任意愿显著正相关。收入与工作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28]。货币激励形式比其他激励形式能够导致更大的绩效改善[33]。收入水平直接关系着工作满意度及留任意愿。

5.晋升机会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留任意愿显著正相关。从回归系数及Z统计量值来看,晋升机会与工作满意度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及Z统计量的值均为最大,也就是说,晋升机会最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这也与最初的访谈中,大学生村官最关心的出路问题相一致。已有的研究也表明,职位晋升的激励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激励[34]。

五、进一步论证:模拟实验

为进一步检验第四部分实证分析的结论,笔者利用系列情景调查资料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调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题目是对留任意愿的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设计了一系列假设的情景,即假定在各种预设的项目能够实现的前提下,要求大学生村官就能否提高他们留任意愿做出相应的选择。例如,情景调查的提问方式为“假如采取以下措施,您认为能否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留任意愿(请在相应项目后选择并打)”。

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普遍较低。情景实验结果显示,有145人(51.06%)考虑过辞去目前的工作;有88人(30.99%)已经开始计划辞去目前的工作;211人(74.3%)想去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

2.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水平能够增强工作满意度,但是小幅度提高并不能增强他们的留任意愿。大学生村官当前的工资水平基本处于1 000~1 500元(15.14%),1 500~2 000元(31.69%),2 000~3 000元(50.35%),而他们对工资的期望达到2 000~3 000元(17.61%),3 000~4 000元(55.28%),4 000~5 000元(23.24%),也就是说,几乎要提高现行工资的100%才能达到他们的预期工资水平。笔者在访谈中也发现,许多大学生村官抱怨,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是他们的数倍,而他们却做着和公务员同样的工作,甚至比他们更加辛苦。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J.S.亚当斯,1962)。有学者也指出,村干部工资的合理与否,不是取决于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其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收入水平[35]。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 378元,其中专科生为2 285元、本科生为3 278元、硕士生为5 461元、博士生为8 800元,而大学生村官中的绝大多数远低于平均起薪标准。大学生村官的补贴标准原则上是“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村里并没有额外的补助占到了282个样本中的276个(97.18%),而地方政府为大学生村官不缴纳或者拖欠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更高达65%。在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实条件下,大学生村官整体的工作满意度和留任意愿表现出了较低的水平。

3.留任意愿与大学生最初选择从事村官工作的动机紧密相关。笔者在进行实证分析的时候,曾用Stata12.0做过分类统计,发现有一类人,无论怎么样的激励都不能显著影响他们的留任意愿。在调查从事村官工作的动机时发现,热爱农村,想为农村做贡献(26.41%);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3.52%),就业压力大,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先混口饭吃(13.03%);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谋求更好的发展(35.56%);村官经历对于考研、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吸引(17.25%);随大流(1.41%);其他(2.82%)。其中最多的是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谋求更好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一类人,只是把村官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一有机会就会离开。

4.延长大学生村官任期及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技能培训并不能增强他们的留任意愿。在此次情景实验中,谈及技能培训时,持肯定态度的只有92人(32.39%),而在谈及延长任期时,55人(19.37%)持肯定态度,107人(37.68%)态度模糊,而占最大比重的122人(42.96%)做出了否定回答。

5.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对增强大学生村官的留任意愿作用有限。这是因为,虽然政策上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不能贷”“不愿贷”“不敢贷”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服务措施,另一方面能提供贷款的额度都非常小,而贷款的代价又非常高,再者,贷款的风险也比较高。而有的地方虽然已经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专项基金,可是要申请这种基金手续非常繁琐,例如,“需要乡镇党委推荐,县级担保公司确认,能够带头富、带民富,资金有明确合理用途”“或者有科技厅、农委、扶贫办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和扶持的项目,且要求大学生村官具备一定的收益和还本付息能力等”这一系列的限制。在访谈中也发现,对于专项基金,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表示基本不抱有任何希望。

6.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自主性及加入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对增强大学生村官的留任意愿效果模糊。从情景实验的数据来看,对于工作的自主性与留任意愿的关系,143人(50.35%)态度不明确。而对于加入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能否增强留任意愿的问题,142人(50%)态度模糊。

7.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直接晋升事业编制及增加晋升为国家公务员等政治机会对增强大学生村官的留任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大学生村官最关心的就是出路问题。在访谈中,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的顾虑,“我们爱这份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情愿将青春奉献给农村,可是最怕一纸解约书阻断了我们的所有梦想”。大学生村官计划自2008年全面推进以来,到2014年,6年时间正值两届期满,一些地方将2008年选聘的且未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全部解聘,引起了后续这些村官的极大恐慌。这样的政策,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的甚至基本没心思工作,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复习考公务员等,为将来任职期满做打算。

六、结论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资料,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及留任意愿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普遍较低;留任意愿与大学生最初选择从事村官工作的动机紧密相关;大学生村官的性别、年龄、从事村官年限、婚育状况、学历等人口学特征对工作满意度及留任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与认可对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紧密相关;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水平、实行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直接晋升事业编制的政策以及增加晋升为国家公务员等政治机会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并增强其留任意愿。但是,让大学生村官参加技能培训、延长大学生村官任期、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自主性、加入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等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满意度与留任意愿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基于陕西省的调研资料得出的,因此,所得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更大范围的抽样检验。

参考文献:

[1] 胡建兵,吴雪琪.“接力工程”缘何成了“半拉子工程”――江苏省海安县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追踪调查[J].小城镇建设,2002(7):9899.

[2]范华关.大学生村官流失应实事求是分析(读者论坛)[N].人民日报,20070807(09).

[3]施丹.差序格局下个人――组织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8):6171.

[4]Tett R P,Meyer J P.Job Satisfaction,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Turnover Intention,and Turnover:Path Analyses Based on Metaanalytic Finding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3,46(2):259293.

[5]Sheridan J 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mployee Retention[J].Academy of Mmanagement Journal,1992,35(5):1 0361 056.

[6]Iverson R D,Roy P A.Causal Model of Behavioral Commitment: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Australian Bluecollar Employee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20(1):1541.

[7]Koch S S.What Gets Them and What Keeps Them:Career Motivations of Nonacademic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M].ProQuest,2006:9395.

[8]M Buekingham,C Coffinan Firs.Break All the Rules[M].Simon&Sehuster Adult Publishing Group,2002:111120.

[9]Grossman S J,Hart O D.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691719.

[10]王征兵,宁泽逵,Allan Rae.村干部激励因素贡献分析――以陕西省长武县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9(1):5172.

[11]郭斌.村干部工作行为规律及激励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7.

[12]Martin T N,Price J L,Mueller C W.Job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1,66(1):116.

[13]Hoppock R.Harper Job Satisfaction[M].Oxford;England,1935:303.

[14]Chen G,Ployhart R E, Thomas H C,et al.The Power of Momentum:A New Model of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Change and Turnover Inten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1):159181.

[15]Sheridan J E,Abelson M A.Cusp Catastrophe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3,26(3):418436.

[16]Demaray M K, Malecki C 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aladjustment for Students at Risk[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2,39(3):305316.

[17]Caplan M D.Mastery of Stress:Psychosocial Aspects[J].Am J Psychiatry,1981(138):413.

[18]Langford C P H,Bowsher J,Maloney J P, et al.Social Support:A Conceptual Analysi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7,25(1):95100.

[19]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20]王郁智.护理人员留任意愿因素之研究[D].台湾慈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9798.

[21]Manolopoulos D.What Motivates R&D Professionals? Evidence From Decentralized Laboratories in Greec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6,17(4):616647.

[22]Keaveny T J,Inderrieden E J.Gender Differences in Pay Satisfaction and Pay Expectations[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0:363379.

[23]孟令国.职位晋升的隐性激励效应[J].广东社会科学,2008(1):5156.

[24]郭斌,甄静,王征兵,等.大学生“村官”现状、困惑、培训效果及其需求――基于陕西省150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2(11):114117.

[25]张亚楠.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及性别差异――一个对大学生村官的个例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4.

[26]Hargreaves A, Fink D.The Seven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Leadership[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4,61(7):813.

[27]Chan M F,Luk A L,Leong S M,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Macao Nurses’ Intention to Leave Current Employment[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9,18(6):893901.

[28]Vila L E,GarcíaMora B. Education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J].Education Economics,2005,13(4):409425.

[29]Wolniak G C,Pascarella E T.The Effects of College Major and Job Field Congruence on Job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67(2):233251.

[30]Smart J C,Elton C F,McLaughlin G W.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Job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6,29(2):216225.

[31]Sourdif J.Predictors of Nurses’ Intent to Stay at Work in a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J].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04,6(1):5968.

[32]钟桂荔.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110.

[33]Locke E A,Feren D B,McCaleb V M,et al.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Four Methods of Motivating Employee Performance[J].Changes in Working Life,1980,363(1):388.

[34]孟令国.职位晋升的隐性激励效应[J].广东社会科学,2008(1):5156.

[35]王征兵.村干部合法收入标准的确定――以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7680.

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graduates Serving as

Village Leaders’ Intent to Stay in Their Posts

HAN Jin1,WANG Zhengbing1*,PENG Jie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2.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 230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