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高考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8年是江苏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分析比较这4年的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对目前高三阶段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和高一高二的生物课堂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思年来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与题量
从表1看新高考4年来,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2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5分。非选择题有所变化:一是题量有所减少,2008、2009均有9大题,2011年减少一题为8大题;一是2008年有选做题,但2008年以后取消了选做题。非选择题的大题量虽然有所变化,但4年来整张卷子的小题量基本维持在63小题左右,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来不及做。
从表2看,4年的试卷阅读量都相当的大,图表也较多,基本维持在19幅左右,这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有答案要填的文字偏多,这也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特别是2011年虽然题量减少,但阅读量和答案要填的文字数并没有减少。
1.2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近4年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全部章节,《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约109个,每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超过90个,考查的知识点中能力要求为“B”的占考试说明B级要求的近1/2,能力要求为“C”的超过5/6以上。而A级知识点考查的仅占1/3左右,这反映了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越高,被考查的比例更高。在强调覆盖面的基础上,试卷也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基因工程”等,这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3上,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课本实验。
从表4看近4年来必修与选修的分值基本维持在8:2左右,这样的考查比例比较合理,和选修课时和必修课时比相一致,这也有利于教学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涉及选修内容的考试试题,尽管情景都是以选修知识为背景的,但考点大多在必修教材中,所以复习中要加强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知识的联系。
1.3实验考查
从表5看近4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实验题约25%左右。4年来的实验题素材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课本实验和实践,约占2/3强,二是来自科研一线。近4年实验题的考查没有偏离《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每年的实验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各个方面,突出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
1.4难度
从表6、表7不难发现从2008年开始,生物试卷的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2011年更难。由于从2008年开始生物成绩以等级来划分,为了提高区分度和可信度,加大难度是必须的,这样的难度也没有违背考试说明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命题意图。从我校调查的情况看学生高考生物的等级与语数外三门总分匹配率非常高,近4年达本二线的学生生物等级都在B级以上。
2.备考策略
2.1剖析教材,强化核心概念的教学
高考试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复习中一定要紧扣教材,利用好教材,尽量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分析教材;还可将教材上的生物学科主干知识设置成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知识网络,通过不同的知识网路的交叉连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甄别和纠正。由于高考命题要求,高考题中会出现大量新背景、新情境,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所要求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起点高,落点低”。
2.2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近年来江苏生物高考题综合性非常强,有时一道题可以覆盖多个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有着种种联系的,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迁移,去解决各种问题。新课程改革就是不希望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高考也绝非要把这类学生选。有位命题专家说“江苏生物高考就是要让学生越考越聪明”这句话值得大家品味。
2.3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和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原创,所以很多题目设置了新的背景或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近年来,高考题出现了大量的图、表题,这些图、表往往是大量信息集成的产物,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汇总。读懂、读透图、表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针对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差的特点,平时多加强专题训练。
2.4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一;化学;预选考;优等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91-03
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与以往的文理分科不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且擅长的3门学科。要想从这样的选拔形式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帮助学生使其优势学科发挥最大效用,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中化学优等生指的是对化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抽象和概括、思考和判断,成绩优秀并能维持稳定状态的学生。还需明确指出的是,本文的化学优等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随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
笔者在兰溪一中代课一学年,担任高一12、13、14三个行政班的化学老师,根据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的成绩及学生预选考化学的情况进行统计,以12班共44人为例,作图如下:
笔者划分学生类别的依据是七校联考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在参加考试总人数的排名换算成A、B、C、D、E这5个等级,得A的为优等生;得B、C和D的为中等生;得E的为学困生。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优等生中选考化学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部分选考的优等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制定挑战性学习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列出了6种不同水平的思维,由低到高分别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化学优等生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强,可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一些事实、概念等知识,即无需花太多时间来学习目标分类学中属于知识和理解这两个水平的内容。因此,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化学优等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例如,学习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化合物时,根据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标准》中钠、镁的生产原理这个知识点,学业水平考试及加试的要求都是b层次,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钠、镁的生产原理。根据课程安排先学习氯气的工业制法,然后学习钠的生产原理,这些都为镁的生产原理的学习提供了“先行组织者”。基础薄弱的学生将这些已有的知识迁移到镁的学习上比较困难,但是对于化学优等生而言问题不会大。因此,为了每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理解层次的学习目标:能够根据已学知识理解工业生产镁的原理及工业流程;而为化学优等生制定的则是分析、评价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根据已有知识,能独立设计镁的工业提取原理及流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相互讨论找出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既能照顾基础薄弱、学习化学有困难的学生,又能让优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设计弹性作业
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教育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这个问题,要有区别地对待学生:①布置作业的量有所不同;②布置作业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③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有所不同。笔者所任课的学校为高一学生共订了两套辅导资料,第一套是“世纪金榜”,主要是知识点的总结与分析,并附带有一些练习题,比较适合学生预习及课后对重要概念进行巩固;第二套是作业本,是按教科书章节分节设计的,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应用和巩固。这两套资料对于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而言是很适用的,但对于优等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思考问题也比较灵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量,会经常出现“吃不饱”“吃不好”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辅导资料及网络上挑选了一些既能深化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体验整个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笔者也提倡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实际生活及网络信息资源,自主设置一些作业。当然,这需要学生在完成必做作业且没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自主选择完成这部分作业。在检查学生作业时,关注的不是他们给出的答案,而是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对疑问部分的处理,最后讨论解决。
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发现这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系统。做题目时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之上速度越来越快,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谨。
三、学习辅导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群体教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使95G以上的学生达到传统教学条件下少数优秀学生取得的成绩。通过对化学优等生的辅导,可以拓宽和加深相关的知识,发展特长,培养成尖子人才。笔者根据华国栋在《差异教学策略》中提出的个别辅导策略,对化学优等生也采取一定的措施:
1. 课中辅导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都是大班教学,班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照顾差异,选择的策略是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时的内容时都会配备相关的课堂作业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巴班斯基曾经提出,“在提问时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情境,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做出新的努力极其重要。”为了调动优等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可在课堂作业中为他们增加一些思考性强的题目。例如,在课堂上刚学习完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有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如何鉴别?②假如有一种混合气体,试证明既有二氧化硫,又有二氧化碳?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型题目,笔者让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既可以巩固和应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不会因为惧怕化学而放弃学习化学。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选择优等生来作答,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实验设计的能力。
师:假如有一种混合气体,试证明其中既有二氧化硫,又有二氧化碳。
生:先证明有二氧化硫。根据它的漂白原理,用品红溶液来验证,再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师:总体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是还不够严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能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吗?有没有干扰?
生:还需把二氧化硫除去。
师:用什么方法?
生:由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吸收,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来验证是否已完全除尽,再检验二氧化碳。
师: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画出整个实验装置简易图。另外,请在课下思考:如果一种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单一气体,要如何鉴别?
通过这种综合型题目的考查和训练,既巩固、加深了优等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 课后辅导
优等生由于所学知识内容及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要面临很多困惑与不解。笔者经常鼓励他们要勤于思考,要多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而得出结论。而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们都提出了启发教学的原则。笔者根据这一原则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时,不会直接告诉答案,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渐向学生的疑难靠拢,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同一道题目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引导,一题多变,来实现拓展、深化知识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处在引导者的位置上,而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例题: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②量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112mL(标准状况)气体。判断甲是______溶液,乙是______溶液;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师:你知道若是两种无色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和稀盐酸溶液,如何进行鉴别?为什么?
生:用互滴的方法,因为二者的反应是不同的,如果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若将盐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里分步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可以根据产生气体的速率来判断。
师:两种情况都产生了气体,但气量不一样,气体多的是哪一种滴法?
生:碳酸钠溶液滴到盐酸溶液中。
讲到这里时学生恍然大悟,立即列出了两种不同情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两种气体的量判断溶液种类并计算出碳酸钠和盐酸的量各是多少。此时,这个问题并没有结束:
师:你觉得两种溶液互滴除了都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不一样多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
生:两种都产生气体,且一样多;只有一种产生气体。
师:这两种互滴现象对碳酸钠和盐酸的量有什么要求?
通过师生之间这一系列的答与问,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究最终不但解决了题目中的问题,还分析了这两种溶液互滴的所有情况,并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可以更加牢固,再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四、心理辅导
研究表明,在优等生中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情感问题、社会适应、人生观等方面,但最为突出的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与困扰。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除了在学习方面提供帮助以外,还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对这部分优等生的调查发现,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少数生活在单亲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内心会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打击。例如,其中一位化学优等生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没有得到优秀,在课堂不能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不参与小组讨论,情绪十分紧张、失望,甚至不知所措。
笔者在任教的过程中,针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化学优等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进行挫折教育
笔者会把他们单独叫到安静的地方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帮助他们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挫折,勇于战胜挫折并获得成长。同时,给这部分学生提供一定的挫折环境,如设置更高的目标、加大问题的难度等,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以此来体验克服挫折的喜悦与乐趣。
2. 引导积极归因
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将行为结果从3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因素的归因和非稳定因素的归因,可控制因素的归因和不可控制因素的归因。针对前面提到的那位学生平时成绩很好,偶尔一两次没有考好的行为表现,引导该生将这次小小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坚信自己更加努力,放松紧张的情绪,改进学习方法,成绩很快就可以恢复上去。这位学生很快恢复了自信,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笔者在与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化学优等生采取这些措施后发现,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增加,对考试成绩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一种乐观、自信的心态来迎接考试,考场上出现的“克拉克”现象也越来越少。在学年期末金华市七校联考中的化学成绩在全校的总排名与第一学期相比,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位由37名进步到第21名,一位由135名进步到42名等。笔者相信,只要能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克服所面临的困难,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帮助,就一定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高考 统计分析 公平性 新课改
一、背景和意义
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江苏省从2008年起实施普通高考新方案,并对该方案提出了公平性、选择性、导向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在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以后,针对高考方案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省教育厅深入全省各地调研,研究并制定了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办法。高考方案及完善微调办法从2009年开始实施已有数年,省教育考试院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相关数据。现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检验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
二、重点分析的问题
1.文理生源群体的实际不均衡性
根据2008高考方案设计的选择性原则,方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进行不同的科目选择和学习需求。然而在现阶段,学生的科目选择还存在较多的功利因素,从而形成文化统考成绩较高的学生集中选择某些科目组,而一些统考成绩偏低的学生偏向于选择另外一些科目组。
(1)不同科目组考生的三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许多科目组考生间的分数差异超过了本一线和本二线之间的分数差异,成绩最高的物理—化学科目组与成绩最低的历史—化学科目组的差异有110多分。(2)在新高考方案下,理科(选测物理)考生的文化总分总体上比文科(选测历史)考生要高,再加上文理分开录取的因素,理科生吃亏的说法不成立。(3)在理科考生内部,纯理科科目组(物理—化学、物理—生物)考生的文化总分明显比理科兼选文科科目组(物理—地理、物理—政治)考生成绩高;在文科考生内部,相应结论也成立。
根据社会普遍认识,考生共同考试科目文化总分之和的高低,基本上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由此可以推断,现阶段不同生源群体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不均衡,文理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比文理不分更具合理性。接下来分析在文理分开现状下文理科学生的录取机会。
如表2所示,在选测等级为A+A+至BB共10个相对较高的等级的考生中,处于本二线下的文科考生数都比理科考生数多。由于选测等级是按比例划定的,选测等级相同的考生中文科生在线下的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文科生的录取机会比理科生少。
2.分数与等级的匹配程度上升
2008高考方案(2007年4月出台)规定:“普通类考生填报本科院校志愿时,两门选测科目均需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在高考方案完善微调办法“选测等级要求由高校自主确定”的规定实施之初,部分同志曾担心中学会放松对选测科目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表3、表4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选测等级要求下放给高校后,全省各地本二线上考生的选测等级均达率反而有大幅提高,分数与等级更加匹配,学生发展更加全面,这充分体现了高考方案设计的导向性原则,也落实了完善微调办法中“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的要求。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2010年本二线上考生达2B率为86.16%,2011年为86.22%,已呈现总体稳定趋势,可以推断学生有自己的擅长与爱好科目,分数与不匹配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等级下放给高校的措施是合理的。
表3 江苏省2008年与2009年普通高考选测
科目组合等级统计表
表4 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统计表
3.学生成绩的区域和科目差异客观存在
江苏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总体发达,全省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同时由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这种不均衡在教育发展乃至高考成绩上也有所体现。
苏南和苏中考生平均成绩基本上每一门科目都比苏北好,而且全省各市每门科目和总分在全省的排位基本一致,因此2008高考方案偏向于苏南或偏向于苏北的说法不成立。从“差异系数”指标值可以推出,在三门统考科目中,英语科目成绩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比语文、数学科目的差异大一些,因此从照顾相对落后地区的角度出发,英语科目分值不宜过大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从“标准差”指标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语文160、数学160、英语120的分值安排,数学科目因总分值较大,所引起不同地区间的绝对差异已经超过了英语科目,相对其他科目也偏大。分析2008至2010年间的有关数据均可得出类似结论。因此,今后如对高考方案进一步完善微调,可以考虑以某种方式适当扩大英语科目分值。如果今后英语听力在高考之外单独考试,则高考英语听力的满分值以保持不减为宜。为进一步分析各科目之间的分数差异问题,可参考2010年的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统计表。
表5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考各科目平均分统计简表
综合表4、表5可以看出,2010年化学均分低于生物、地理均分低于生物,2011年则正好相反。据此可以推断:不同学科之间的分数不等值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选测科目按学生测试成绩分布的一定比例转换成等级的办法有其合理性。另外,2010、2011年数学附加分均明显高于语文附加分,社会反响并不强烈,这说明文理分开后,文理科考生之间的分数不等值问题影响已经变小。与此相反,2008年关于文科生或者理科生吃亏的反映却非常强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同一录取类别内部分数不等值问题的影响非常大,不同选测科目成绩不宜直接计入总分。
4.学业水平测试优秀奖励政策微调合理
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2008高考方案设计了对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全A的学生加10分投档的办法。社会反映在公平性上有欠缺,并对成绩较为优良的学生形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因此,从2010年起实施的新奖励办法改为学业水平必测科目“1A加1分、4A加5分”。
表6 学测优秀奖励政策改革前后数据统计表
2010年奖励办法调整后,学业水平测试6A的人数大幅下降,而其他各等级人数变动不多,据此可以认为这项改革对中学教学的导向性是强的,而且以往学生过多追求6A,确实学习负担较重。同时也可以看出统考分数与学测得A人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进一步的计算则表明,各市得A率在全省的排名与其三门总分的排名基本一致。因此,从总体上看,全省各地在贯彻2008高考方案过程中没有走样,起到了引导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
5.性别因素对考生选科与成绩有一定影响
社会上经常的公平性因素除科类、生源地区外,还有性别因素。
表7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考男女生相关情况分析表
如上表所示,男生偏向于选择理科,女生偏向于选择文科。在统考科目中,除了数学科目男女生成绩差不多以外,女生的语文和英语平均成绩都明显比男生高,验证了女生较男生更擅长于语言学科的社会一般判断。目前的科目设置确实语言学科的比重较大,从不同性别考生的公平角度看,如果能引入更多的科目计入统考总分,应该更为合适。
6.分数扁平化对录取有一定影响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自2005年起实行平行志愿设置,平行志愿在减少填报志愿难度、降低考生落榜风险和避免院校断档的同时,也带来了分数扁平化等弊端,院校难以给进档学生安排专业。
自我省2008年实行“分数+等级”的高考方案以来,文化统考总分从750分降为480分,分数扁平化问题更加显著。我省给高校提供了“先等级后分数”、“先分数后等级”、“等级级差法”等参考专业方式。由于我省明确“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突出基础学科的地位”,另外从实际操作来看确实存在着AB与B+B+、AA与A+B+等互相之间没有自然优先关系的等级组合,因此采用先等级后分数方式操作的院校极少,多数院校采用了先分数后等级或等级级差法。先分数后等级客观上比等级级差法简便易懂,即便是使用等级级差法的院校,其设置的等级级差分值都比较小,不会对排序成绩的分布形成大的影响。因此,在录取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三门文化统考分数,分数扁平化问题难以由引入选测等级来解决。
表8 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普通类十分段统计表
江苏省2007年高考人数最密集的559~550的10分段有25194人,2011年人数最密集的319~310的10分段有30530人,大大超过2007年,分数分布更加扁平。
三、政策建议
1.开足开齐学业水平必修测试
在2008高考方案设计之时,学生均需参加高考方能录取,高考开考的语数外及选测科目不进行学业水平必修测试,目的是适当减轻学生负担。根据《纲要》中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的精神,我省逐步试点高职单招、注册入学等新型录取模式。2011年为高职单招单独组织了一次文化统一考试,注册入学则仍使用高考成绩录取。从长远看,这些类型的录取可以不使用高考成绩,同时根据上面的结论,我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与文化统考成绩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应满足这些录取模式的选拔要求。
按照《纲要》确定的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今后我省可以举办语数外的学业水平测试,这三门测试的等级要求不作为高考录取的硬性条件,只是为高校进行录取试点工作提供考试成绩。
2.适当增加以分数制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
根据上面的分析,目前的文化统考科目数较少,语言类学科的比重较大,客观上对某些群体(如男生群体)不利,而且分数扁平化严重,不利于高校录取操作。经过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文理科已经分开录取,物理作为全体理科考生的共同考试科目,历史作为全体文科考生的共同考试科目,均不存在分数不等值问题,可以分数形式计入统考总分。
为确保考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考生除了物理、历史外的另一门选测科目可以不同,这些科目仍以等级制为宜。
3.外语听力列入必修等级测试,同时外语高考总分值保持不变
高考中的英语听力考试受环境、设备、考生心理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经验教训,全省上下已达成共识,外语听力在高考期间一次性广播的考试方式风险太大,采用等级制机考方式则更为可取。曾有教学管理部门因采用等级制可能会削弱外语教学对此提出质疑。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我省参照学业水平必修测试的方式管理外语听力考试,不会削弱外语听力教学质量。
另外,为了保证统考总分不再降低、分数扁平化不再加重,同时考虑到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英语学科在高等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即使听力部分从高考英语中剥离,英语的分值也不应再降低。
————————
参考文献
[1] 凌云.考试统计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盛骤,谢式千,潘成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郑若玲.公平——考试变革的主旋律.江苏高教,2007(3).
高考网权威2019年甘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启动,更多2019年甘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启动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日前,《甘肃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教育部备案。该方案指出,综合考虑省情、教情,甘肃将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了解到,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具体方案将于2019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进入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学习评价阶段,2022年的高三毕业生将采用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考试、录取。
据悉,甘肃省将与广西、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6省区共同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甘肃将加大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作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思考;员工关系管理
作者简介:狄健,女,硕士,副教授,商学院经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36-05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开发是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项目课程教学设计则是项目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设计能模拟真实项目活动的综合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完成完整的项目任务过程中,获得全部课程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它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对课程实现方式的探究。因此,高职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目标展开。
一、高职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简介
员工关系管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由各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来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并确保为员工、企业和社会增值。包含的内容有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问题及投诉、员工活动和协调、心理咨询服务、员工冲突管理、员工沟通管理、工作丰富化、员工信息管理、员工奖罚管理、员工纪律管理、辞退、裁员及临时解聘、合并及收购、工作扩大化等,广义上还涉及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等。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主管的工作职责和职业能力应是:劳动合同和相关协议的起草、制定和签订等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职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意外事件;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组织员工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引导员工价值观,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等。
二、项目的设计
项目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要完成项目设计,而项目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开发一套新颖、独特、有教学价值的学习项目。项目是指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的基本特征:①项目开发是为了实现一个或一组特定目标;②项目受到预算、时间和人力等资源的限制;③项目的复杂性和一次性;④项目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应定位于项目任务的实战模拟。实战内容重实用、强发展;实战方法重体验、强操作;评价方式重绩效,强过程。所选项目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但必须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前提是要熟悉项目的运作模式。
1.项目的选取。项目选取的基本原则:①典型性。即所选项目要具有典型的职业意义,能满足学生就业需要;②覆盖性。即项目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要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③可迁移性。即项目应随着条件和技术的变化而更新,可以替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④可行性。既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又要考虑成本费用等因素,选择有条件、可实施的项目。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学院此前举办了人力资源实践专家访谈会,研究了员工关系管理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选择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员工关系管理项目体系的构建,课题组又先后到周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行业企业专家和岗位能手,研究大量经典案例,对员工关系管理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根据产品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原则,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认证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了本课程的项目内容。
2.项目内容框架。项目内容的框架结构,应采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每个项目都应涵盖学科知识、技能训练、工作任务、产品项目这4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功能和教学形式有所不同,其学习内容是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它们既有区别,又互为联系和补充,形成了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内容序列,这种设计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如图1。
3.项目的描述。笔者根据多年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员工关系管理的感悟和理解,运用课程开发的一些关键技术,为员工关系管理课程选取劳动关系管理等6个项目。下表是对这6个项目进行的描述。
三、项目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及课程要素所做的原则性规定,不具有太多的可操作性,它是课程教学指导的重要文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标准、教学场所与媒体、教学资源等。通过校企合作研究确定,完成从职业能力标准到课程标准的转换。
2.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是职业行动领域职业任务在教学中的反映。项目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根据项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对职业的项目任务和行动过程进行教学转换。
学习情境的基本特征:①学习情境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复合集成的、系统建构的。这是由职业情境的多样性决定的;②学习情境是难度分层、内涵有别、效用各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加以甄别、确认,并遵循认知规律和能力建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内在逻辑顺序加以科学编排,序化组合,以利于学生在梯次递进、逻辑序化的课程情境中掌握不同层级的知识和技能;③学习情境是范例筛选的。所以,必须对学习情境加以提炼、筛选。学习情境设计的任务:描述工作情境;确定学习任务;确定各情境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设计教学流程,确定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我们可以为每一项目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由若干个任务驱动,以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其教学内容应包括对应工作过程的6个环节,即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图2是以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员工满意度提升工作任务为例的学习情境设计。
3.项目教学法与课堂组织。项目课程实施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信,促进师生课堂互动,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从而建立一定的职业认同感。
项目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进行项目任务的模拟,模拟方式是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的流程进行。教学中可以配合使用其他传统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情景表演、案例解析、职业认证、校外实习、模拟竞赛、专家讲座、课程网站自学辅导等。学生以项目组(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工作过程的各项任务,并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参照项目管理的方式,根据项目的组织原则实施教学和考核。
为了营造学习的工作氛围,深刻理解项目环境,就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模拟的职场,特别是对管理软件虚拟项目进行分析后,更能使学生体验到全方位的公司经营场景。下面是针对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即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任务,所展开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通过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同时,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开展实地模拟训练,组织学生对劳动争议热门话题进行辩论,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解决劳动争议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图3。
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准备。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广义上也应该涉及教育政策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①项目课程教师资源;②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录像与照片等;③支持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资源,包括案例、优秀作品积累、企业资料等;④引导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包括引导教师资源和引导学生资源两部分,前者主要指教学程序设计,有岗位任务描述、知识学习、学习情境设计、项目活动引入、示范与模仿、能力训练、质量评定等;后者主要指项目任务书;⑤学生操作用教学资源,包括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仿真操作软件、仿真设备、实际工具设备等。项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根据项目课程设计理念和实施需要来进行,切不可把它搞成学校的面子工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准备是伴随着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员工关系管理项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思路是:①建立“双师”教师队伍,组建项目课程团队和专家工作室,进行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推进教师角色的转换;②充分掌握员工关系项目的背景、知识、技能和相关信息等,制定项目说明书、任务清单和其他必要的辅助材料;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合作研究,校企共建员工关系项目实战教材,教材应该按“任务驱动”的思路来设计和编写;④精心设计全套教学资料,包括课件、教学网站、素材库、实习指导书、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学步骤、教材光盘等;⑤建造一个“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资源环境、多样化的实践环境”,以完成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立体式“教与学”的过程;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设备、模拟软件的投入力度。按照项目教学组织的要求,对原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
5.考核评价方法的制定。建立与项目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为依据,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的标准主要依据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
结果性评价主要是对项目或任务完成的工作成果的质量进行鉴定与评价。其工作成果可以分为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两部分。有形成果主要是绘制的各类图表、计划书、策划方案、调研报告等,主要采用项目成果展示、答辩、企业专家测评等考核方式,进行可行性、客观性和创新性的评价,采用量化的评价指标。无形成果主要是一些服务性的项目或任务的成果,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客户反馈等形式获得,从而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主要指对学生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中情感、态度、知识、方法、技能和行为等作出评价,考查学生的职业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并加以改进提升。确定每个项目评价的指标,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指标,包括考勤、知识、作业、操作等,各指标所占分值权重由项目特点决定;二是软指标,主要考查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责任、工作规范、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训室在线测试、笔试、软件模拟操作、现场实操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郝德芳.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李艳,赵淑芳.员工关系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