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深入语文课堂,还存在一些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教辅用书多,工具用书少;表演作秀多,务实创新少……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习惯的陈旧与落伍。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改革。

1"用"教材多一些,"教"教材少一些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作为素材和范例,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意义建构的载体。作为话题,它是师生进行对话和交往,实现情感沟通和人格建构的中介。教学是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 "教教材"是把教材(课文)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课文)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拓展、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徘徊、滞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不能也不会也没有想过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一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错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足。不懂得教材只是个 "例子"。

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2灵活发挥多一些,预设布控少一些

教学现场生成的发挥拓展,对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探究意识的肯定,还包括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的技巧在于把握教学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谈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思妙想,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

3读的次数少一些,读的指导多一些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也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师生"读"的分量很重,很足,"读"的形式也非常之多:朗读、默读、范读、自由读、比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小组读、个体读、齐读……但认真审视课堂上繁华热闹的多种多样的"读",学生读的次数虽然很多,但对读的指导却非常之少。如果说"读"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是教法的体现,那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则很难觅得踪迹。

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实,语文课的读也有技巧,这种技巧的指导是一种渗透。比如:音调的问题,速度的问题等。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深入学习各种读的技巧,适时教给学生读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各种类型的读,给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如:圈点阅读、质疑阅读、精读、浏览等,不同的学习目标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4师(生)生对话少一些,生本对话多一些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用少量的师生间的对话引出大量的文本间的对话。

案例分析:

一位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片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生:可能是因为大禹他家里有地下通道。

(教师笑而置之)

面对学生词不达意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们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环节上"走了过场",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学生只是跟着教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不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虽然此时课文已快学完,但由于缺少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学生仍不能深入体会大禹为了帮助老百姓治水而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也是无效的。

我们把读作为学生和文本进行真正有效对话的最根本的手段,通过个别读、默读、自由读、听老师范读、看画面想象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自由对话、平等交流、真诚沟通。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认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与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求,师生对话才能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5教师讲析少一些,学生练笔多一些

语文阅读课更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语文学习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我们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写作训练。语言训练方式不只停留在纯客观的知识层面上,同时拥有心灵的感受和理性的解读,形成认知、情感和训练内容的对接状态。因此,能否把握时机,顺势而练,便是课堂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5.1在理解的深入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二泉映月》时对"坎坷"一词的练笔:

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的样画面?你看哪,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因双目失明而撞到了什么?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写成几句话。"

还原词语意象的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态的 "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坎坷"一词的练笔,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5.2在情感的共鸣处多练。

案例分析

在执教《燕子专列》以"假如你就是小燕子,

你想感谢谁?为什么?"来统领教学全程,带着孩子去品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护场面,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灵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美好的情操,实现高质量的言语表达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谐同构。

5.3主题的升华处多练。

案例分析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课后有个习题:"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讲演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学完课文后,不妨给学生一个做"总统"的时间,让学生写一写这份演讲辞。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44-2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关系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新课堂背景下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教学的有效、无效,首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1]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要上好一节课应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根据它的价值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领教学设计等。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科学。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牢固树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笔者在制定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目标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以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采用先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再理解这些制度的影响作用,进而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引领整节课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实际。课程标准中《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较强的分析能力。主要围绕能够掌握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不要期盼学生能够把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或者能够理解实行这些制度的经济基础。否则,学生无从谈起,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既决定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影响教学设计的个性”。《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强调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中心,在教学时就能根据这个中心梳理教学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要了解夏商周时期这些距离今天较为遥远的政治制度就要组织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图片、产生联想、分析讨论,围绕这些来设计教学方能达到有效目的。一节没有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方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合理使用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灵魂,更需要诸多的教学材料承载。历史课堂教学材料内容的选取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其中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更多地承载着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要做到:1.学会整合教材。为了需要,历史教材整合需要在必修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的整合,更需要对一节教材内容的内部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笔者主要把它整合为三个问题:夏商的政治制度内容、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便于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对于分封制可以按照实行时间、目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作用、结果及原因来整合分析。2.学会补舍教材。课标不做要求的、内容简单的、不利于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由学生自己阅读。如禅让制、夏商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由于高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课之前就要帮助学生弥补时间概念,否则学生就不能体会制度建立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斗争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解读教材,而绝对不是依赖教材。

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合理选取使用其他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材料如何有效使用要取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三、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实现自主探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因此,教学设计既要注重人文性、开放性,又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应该力求作到以学生的学习线索作为明线来设计教学环节,而把知识的线索作为暗线,渗透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两线来连接运用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大禹治水”传说导入新课。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有功建立夏,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开始。第二步,引入资料:①《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②《西周分封示意图》③《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三步,出示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示意图、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的树型示意图,学生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红楼梦》。

问:这段材料能反映出一种什么政治制度?

通过这样明线和暗线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引领,合理组织使用教学材料,科学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当然,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探索和反思,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将会越来越高。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思维,探究,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求知,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益。

    近年来,县教育局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学(自主探究)到教师后教(点拨)”,教学过程分为“读(学生预习)——议(学生讨论)——问(学生设计问题)——导(教师点拨)——练(学生训练强化)”五个环节,简称“先学后教”。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此教学方式固然科学有效,但在农村高中的推行却大打折扣:“议,问”这两个环节很难实施。基于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历史教学在教法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相违背的,因为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基于此,笔者又试用了一种对话教学:师说生思——师问生答——生答师补——师评生思的一个过程。在师生之间,在生生之间进行对话,进行交流,甚至进行片段的非正式的讨论,而不必为了形式刻意地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此种对话教学对于农村的学生很适用,对提高课堂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课堂上教师用语提出很高要求,教师用语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益。本文欲从教学用语视角来谈谈历史教学的效益观,也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

    H???L?霍林沃思提出的“典型的听众分类”。他把听众分为以下五个类型:⑴行人型;⑵讨论—被动型;⑶精选型;⑷一致型;⑸组织型。这种听众分类与目前流行的三种理论流派相似:一是行为主义理论;二 是认知主义理论;三是建构主义理论。综合上述两种分类,可以发现,教师奉行的课程理论不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不同,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必然也就完全不一样。“典型的听众分类”中的五种分类和三种理论流派并不存在递进的关系。理论上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应设计不同的方法。以下就“典型的听众分类”教学用语的运用分解如下:

    一、课堂教学(教学演讲)的听众基本上属于一致型听众,同时兼有组织型听众的某些特点。从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听众对教师来说似乎比较容易“对付”,而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动力、自觉意识、自我约束力以及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实际上又带有讨论—被动型听众以及精选型听众甚至行人型听众的某些特征。这是需要教师特别加以注意的。首先,必须根据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用语;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学生听课时情绪的变化和状态的生成,借以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

    二、要使教学用语言简意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⑴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否则,口语表达必然会重复、罗嗦,让学生接受多余的信息,无疑加重学生的听课负担,增加教学的无效性。因此,言简意赅的教学用语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深度。

    一般说来,教师抓教材内容的实质要经历两个阶段:①对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体会较为零乱,还没有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将各个方面的体会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明确教材内容的主次,去粗取精,把精要之处贯穿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教材内容的主旨,简明扼要地交待清楚,并把自己经过反复思考才理解透彻的地方作为难点,着重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便是“少而精”。

    言简意赅要求说话简单明了,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说得少,而在于说得精,这就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才能抓住教材的实质。

    教学中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

    总之,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讲得集中,讲得紧凑,引起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启发学生围绕教材的实质去听讲,即使说得稍长些,也不是违反言简意赅的原则的。恰恰相反,如果离开教材内容的中心,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即使话语不多,那也是一种多余的信息。

    ⑵力求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或者对知识重点、难点重复讲解说明,或者对关键句加以重复,这种重复起到强调重点或加深记忆的作用,这是必要的重复。

    另一种重复是毫无必要的重复,这往往造成教学用语的堆砌、繁冗和臃肿,成为用语的累赘。毫无意义的重复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相同词句的重复;二是使用不同的语句重复表现一个相同的意思。

    ⑶剔除口语杂质。

    教师用语中的口语杂质主要是指滥用语气词以及使用口头禅。

    综上所述是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不成熟的想法与点滴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与环节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以寻找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确实,如果有人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几十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几十次重复而已。可见,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故反思之。

    参考书目:1、《中学历史教学法》,     于友西,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走进高中新课改》,     朱  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成才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与主体过去的经验关系如何。学习者对新颖适度的和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内容,最感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相关内容。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内容时,可以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图片,展示京剧脸谱,展示中国结,教学生剪纸,使学生在欣赏和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采取的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最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化的思想,可以在课堂上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一头大象的体重,要用秤来称是很难想象的,聪明的曹冲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大象的体重不能直接去称,那么,可把大象的体重转变为一块块石头的重量,而每一块石头是可以称出其重量的,最后由石头的重量还原为大象的体重。这里曹冲运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即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法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已经知道其解决方法的问题。让学生既加深对转化思想的认识,又对古人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证法的概念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为此,老师上课时讲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个“道旁李苦”的故事。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7岁时,有一天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他们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7岁小孩儿王戎,根据道旁李树挂果多的现象,推断出这李子必定很苦的结论。已知:道旁李树挂果多,求证:这李子必定很苦。证明:假设这李子不苦,则长在道路旁,早被人摘光了。与已知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道旁李苦”。学生们在进一步理解反证法概念的同时,也对《世说新语》及“竹林七贤”有了了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

自豪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是我们祖先对数学的一大贡献。同时,还可以介绍一千六百年前,我国数学家赵爽写了《勾股圆方图》,是数学上极有价值的文献。赵爽证明勾股定理,使用的是“弦图”。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就是“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肩负责任的重大。

在学习“圆的定义”时,告诉学生:我国的《墨经》大约是公元前4~前3世纪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最早给出了圆的定义:“圜,一周同长也。”这里所说的圜,就是圆。这个定义和现代圆的定义基本相同。在学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时,向学生介绍我国魏晋时期的学者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的贡献,不只在于提供了更精确的圆周率,还在于他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刘徽之后,又有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他计算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差不多过了一千年,西方才有人把圆周率计算得更为精确。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到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后,可出示例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提问:“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 的意思是什么?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老师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这样,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在学习“圆的有关计算”后,可提出如下问题(篇幅所限,图略):已知大圆的半径为r,请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计算出原来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大圆的周长,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大圆面积的一半。这时,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太极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章后,可让学生思考如下一题。古诗“葭生池中”: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1丈=10尺)学生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思考着数学问题,启迪着学生的智慧。

在学习了“二次函数”后,可以设计如下一道题。《红楼梦》里有这样一首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时的情景。假设一个风筝的周长(L)已经确定,要使它的面积最大,那么这个风筝的具体形状该如何设计?《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首诗又是以谜语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巩固二次函数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数学活动,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我国古代人民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数学活动资源,可以在数学活动中加以运用。

著名的“九宫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图形填数,我国古代称为“九宫算”“纵横图”,国外叫作幻方。“九宫图”就是将1~9共9个数填在 3×3 的小格内,它是一个三阶幻方。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龟背上驮了一个“洛书”图。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后,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在9个格内,分别填入-2,-1,0,1,2,3,4,5,6,横竖相加得数一致。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

“石头、剪子、布”,也就“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学习“概率”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使学生对概率的内容有了亲身的体验。同时,在游戏前,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总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产生共鸣,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章飞.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期刊更多

中原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外企业文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海岱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