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它从分子层面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它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名词繁多,且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多变。生物化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全面素质,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针对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

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研究,因而一些概念及反应过程就十分抽象,对学生来说难度大,加上理解记忆的内容很多,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针对课程特点,结合专业及其后续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删繁就简,浓缩基础内容,突出主线。此外,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强调重点、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打破只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对知识被动地接受,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彻底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注意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

1.探究式教学为主。探究式教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行解决实际问题。生物化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生物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趣味教学,直观教学为辅。在探究性教学方法为主体的情况下辅助以趣味式教学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活跃的氛围中领略生物化学的魅力,而且记得牢,学得活。

(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就是要用一些自制的小道具直观地展现一些生化内容,这种辅助教学方法,不仅形象生动,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用毛线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用橡皮泥做的模型讲解中间产物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等。这些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快地记住了所学内容的要点。

(2)趣味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营造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如将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和“从头合成”用“大树”和“小草”的生长来类比,在讲解大分子物质代谢中和同学们关心的减肥联系起来,这些都容易唤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积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这种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讲授的内容大部分采用多媒体图片教学(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的作用机理、核酸的变性和复性、电泳原理等),这样可为课堂教学增加信息、节省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学生依靠图片来形象记忆。在图片教学的基础上,其中的部分知识点用动画的形式给出(如电子传递呼吸链、DNA的生物合成、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等),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想象,建立起生动的生物作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课堂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实验课堂进行如下改革。首先要精选实验内容,由教师布置实验要求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再由学生简单地讲解实验的原理,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不完整的地方由教师补充讲解,随后同学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最后通过实验报告阐述选择实验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实验结果。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堂,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新知识,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操作技能。

五、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在总评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又可以细化,分成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三部分,在每一部分中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透明度、公平性、合理性,克服以往平时成绩不易量化的缺陷。且考核评价方式中各部分所占比例及评分标准在第一节课需要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如何能得到较高的平时成绩,从而能更好地约束自己,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学生能轻松灵活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纯.深化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07.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营养教育 饮食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91-02

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的重要性。营养和饮食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是人类永远关注的一个话题。人类的健康状况受到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疾病的威胁。人们缺乏合理的营养知识,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会使体质变差,是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的诱发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合理营养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对其脑力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传授营养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对其生长发育及完成学习任务等均有重要意义。高职生多数在校住读,饮食要由自己安排,随意性大, 容易因膳食结构不合理而降低其营养水平。多数高职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欲望较低。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营养教育,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饮食意识。在校高职生不健康饮食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其缺乏一定的营养知识有关。营养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营养知识,纠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二、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营养学教育的途径研究

(一)帮助学生理解营养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对营养概念缺乏正确地了解,导致了一些错误的饮食观念。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喜欢吃方便面,有的学生为了苗条而节食,有的学生习惯把零食当主食。营养是指食物被人体摄取后,经过一系列转化过程如消化、吸收和代谢等,把食物中的物质进一步转变成生命机体的基本构建成分,同时为机体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机体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把与营养有关知识点渗透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

上课过程中,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在讲授教材相关知识点时可同时引入营养学方面的教育。在营养知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把日常生活中错误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有关的重大案例展示给学生看,并通过形象的语言把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身边发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对营养等知识加深认识。

1.在讲述水和电解质代谢的时候,其内容涉及细胞的构成元素,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典型元素介绍它们的营养作用。例如讲述钙时,首先向学生介绍钙的重要功能。钙的重要功能有: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缺钙正危害着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基于以上Ca的重要功能,不少厂家生产出各种类型的补钙产品。教师向学生讲述补钙内容时,告诉学生不能盲目补钙,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补钙产品的宣传不实现象。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是补钙的最佳方式。生活中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海带和虾皮,就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钙。贫血现象在学生中发生率比较高,一部分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在该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铁对机体的重要作用。铁属于微量元素,主要来自食物,主要作用是参与体内物质的运输;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等。如果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由于铁质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据统计,血红蛋白铁占人体含铁总量的65%。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引起,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不正确饮食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比如过食冷饮、暴饮暴食等。人体对铁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胃酸、维生素C等还原物质促进铁的吸收;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等阻碍铁的吸收。在学生了解了铁的作用及多种吸收影响因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动物内脏如肝、血、心、肚等含铁丰富,要适量摄入,其次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蛋黄、瘦肉等。

教师讲解矿质元素镁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镁对机体的重要功能,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镁的来源。镁元素有助于骨骼构造,人体含镁量50%~60%存在于骨组织中。镁能激活细胞内各种酶系统,从而广泛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及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镁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镁对神经系统和心肌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起到镇静和抑制作用,因此镁被有些专家称为天然的镇静剂。记忆力减退和学习能力变弱在一定程度上与镁含量不足也有一定关联。许多食物中都含有镁,尤其是绿色蔬菜和谷物。一般情况下饮食中的镁即可满足生理需要,但是生活中有些同学不喜欢吃绿色蔬菜,导致镁缺乏。通过上面介绍,学生也进一步了解了日常饮食中要适量摄入绿色蔬菜的原因。镁盐过多也可抑制钙的吸收,因钙、镁在吸收时有相互竞争作用。

讲解钠元素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冬季的时候,不少地方的人们会腌制大量的猪肉、鱼等肉制食品,还有些人会制作大量咸菜如腌制泡菜、豆瓣酱等。腌制的肉制品及咸菜中含有较多的盐,盐多就意味着机体摄入的钠超标,继而为高血压的发生积累物质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告诫学生注意在腌制蔬菜、鲜肉等食品中会产生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腌制的咸鱼中及泡菜、酸菜中,煮熟的剩菜如白菜、香肠、肉类等隔夜后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我们如果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险。

2.蛋白质部分是生物化学课程中重要讲解内容之一。教师通过蛋白质功能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大头娃娃”事件,让学生明白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人体内细胞组成、催化作用、免疫调节、运输营养物质、参与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等。基于以上蛋白质的重要功能,所以人体每天必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结合阜阳市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特推出免费提供“营养早餐”(一盒牛奶,一个鸡蛋,一块面包)的活动,结合此事例介绍“营养早餐的营养在哪里?”讲蛋白质分解代谢时,让学生明白肝肾功能障碍病人为何不宜高蛋白饮食。人体摄入蛋白质食物后,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氨,氨是有毒物质,在体内的去路主要是在肝脏中转变成无毒的尿素经肾脏排出。

3.在讲到糖类时,通过共同讨论诸如“不吃早点行不行”等问题向学生介绍糖类物质的重要作用。糖类是日常生活中机体能源的主要供能物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发现不少学生早上不吃饭就来上课,通过介绍不吃早餐的危害让学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没有进食早餐,大脑活动没有足够血糖利用,学生在听课期间会感到疲劳、脑力无法集中、反应迟钝等现象,影响学习效率。长期不吃早餐易造成胃炎、胃溃疡、胆结石等疾病。

4.在讲到脂类时,通过介绍脂类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减肥的合理方式。讲解脂肪代谢知识点时,穿插介绍引起肥胖的各种因素。为了身体健康,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不能单纯依靠盲目节食来减肥。不少女生为保持苗条身材而不顾身体健康,每餐吃得很少,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结果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有的人心情不好时,胃口大开,吃大量食物发泄烦恼,也会导致肥胖。还有些人不考虑身体代谢平衡错误,认为只吃水果就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减肥方式。大学生在校期间晚上睡得比较晚,会引起晚间加餐现象,这也是导致超重、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向学生介绍脂肪肝形成的原因,高脂低糖或高糖高热量饮食是导致脂肪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中有部分瘦人会出现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这是由于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等原因导致的。

三、结束语

健康是个不老的话题,关注健康就是关注未来。从高职生物化学角度讲授营养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畏惧。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营养知识的认识程度,使其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自觉地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积极推广和普及营养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霖.五味平衡科学理论[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8).

[2] Banerjee S’,Dias A’,Sh i n kre R’,etal . Under - nutrition among adoles-cents : a survey in fives 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Goa[J].Natl Med J India,2011,24(1).

[3] 付国颖,杨婷,张莹.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就餐学生营养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10).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生物教学;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上课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决定如何学习以及什么时候学习。这种课程形式源于美国,起初是由于部分学生因自身原因无法参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为保证这类学生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而用录屏和录音等软件将授课内容录制后,让学生在家也可以完成上课学习的过程。[1]后来这种形式发展为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家自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向老师提问。这种授课形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在网络上搜索更多相关的资源来补充学习。在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课程及不同的老师,不再受到班级授课的限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节奏及风格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的使用包括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技术因素,主要是教师所使用的视频及音频软件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到课堂中的知识,软件的好坏及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接收到教师所要表达的所有信息;二是设计因素,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往往需要设计本节课程的流程,包括难点、重点的引入,强调部分等。在翻转课堂中,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节好的翻转课程,需要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堂所需要讲述的内容重新安排。视频课程与在线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后无法与学生互动,教师无法在视频课程中通过设问及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录制课程时使用更多生动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三是监测因素,好的翻转课堂应该在录制过程中有意地设下一些问题或者内容,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授课中,通过提问来监测学生是否观看了课程。[2]随着翻转课堂的推广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授课的方式,也成为教师向大众推广课程的一种手段。将翻转课堂放入网络后,就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叫作慕课。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简称MOOC)是一种在线开放式课程,在国际上有众多的慕课网站,例如可汗学院、Coursera及edX等,这些网站汇集了众多国际顶级高校的优秀教学视屏。慕课是开放性课件与开放教育资源的产物。[3]在以前,世界范围内各个高校的课程资源是相对封闭的,同一区域内的高校可能存在可以互相选修的案例,但不同地区之间的课程资源交流是很封闭的。直到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开放课程计划(MIT OpenCourseWare,简称MIT OCW)。MIT OCW的提出,使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资源与互联网链接,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课程。随着MIT OCW计划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始了自己的开放课程计划,在短短5年内,OCW的访问量就达到了成倍的增长,这也体现了开放课程是未来教育的趋势。随着开放课程的发展,开放课程的使用情景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主要分成教师、学生及自学者。通过开放课程,这些使用者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完善知识体系及系统地学习一门课程,这三方面是开放课程使用者的主要诉求。在2005年的项目调查中,517名在线访问者接受了开放网络教程的调查,其中,60%的访问者表示他们在开放网络课程种类中对课堂录像更感兴趣,这些使用者中学生占到了44%,自学者占到了40%,教师仅仅占到了14%。这也反映出了开放网络课程使用者的分布情况。截至2016年3月,MIT OCW在线课程已达到8个分支,900多门免费的在线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一级学科。这些课程主要以教学为主,时长往往在45分钟左右,讲授知识点多能够涵盖普通教学中1个学时的全部内容,形式依然以教师上课为主。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一门探索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的课程,在学习该门课程前,需要学生有系统的化学及生物学知识基础。因此,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会涉及很多的生物及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来重新组织知识体系。慕课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应该更加偏向于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及课堂知识的应用。尽管慕课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但是由于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慕课并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慕课在生物化学中还应该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庞大,因此在设计慕课时更应该选择在短的时间内讲述更多的内容,而不是将一个小的内容放大、放长去讲。学生在学习慕课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在课中及课下与老师的互动来解决,这种方式也符合翻转课堂的本质。学生在观看慕课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反复观看,以加深理解。

根据翻转课堂与慕课的特点,设计生物化学慕课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1.课程的引入应该生动有趣

由于慕课的制作在后期能够加入多种动画,因此动画和模型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中所涉及的物质的结构及功能。例如,在遗传信息的传递教学中,课堂教学无法给学生播放大量的动画视频,这样在慕课中就可以给学生设计多个动画视频,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发现这些动画中所蕴含的知识要点,这样的慕课才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更为轻松,并且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再会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花费更多的课堂时间。

2.课程的讲述应该重点明确、高度概括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通过延长讲述时间来完成。慕课的授课过程中这些重点及难点可以通过更为形象的案例来讲述。教师在设计慕课时应该将大段的讲述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总结,并告诉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加深理解,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来完善学习计划。

3.课程结尾需要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

在慕课的视频录制中,字幕的使用尤为重要,字幕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还能够通过片尾的总结,帮助学生将本次课程中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知识点罗列后应该在后面加上时间轴,方便学生直接跳转到想重复学习的部分。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捕捉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及慕课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时代变革教学方法变成了一种可能。生物化学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较为复杂并且抽象的,慕课视频的录制能够将这些复杂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未来的教学中,慕课的使用是一种大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所有教师都是慕课的表演者,表演的语言及情绪都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课程体验,教师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界丰富多彩,生命之谜,魅力无穷。中学生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勇于探索和实践。因此生物学教学有着优越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或距学生最近的、贴近学生思想“热点”,设计问题情景,激起学生了解其中原由的兴趣。如:为什么吃糖会长胖?(糖的代谢)为什么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件反射的形成)? “春蚕到死丝方尽”有科学性的错误,错在哪?(昆虫的变态发育)等。

2.选用并分析最近发生的、和社会“热点”的问题或例子,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态平衡破坏”时,补充事例:1996年,专家估计,全世界约有老鼠150亿只,世界人均摊2只多;而1997年5月6日《人民日报》载,阿根廷首都老鼠惊人的多,全市人均摊4-5只,市区沿河岸的待区人均摊7只,难怪有位家庭妇女惊呼:“老鼠钻进我的被窝里了!”学生自然就会问:“为什么会这样?”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要演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探索、指导学法、疏导知识、指导阅读、辅导练习等方面。

1.引导探索: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探究知识的条件,指明探究的方向。如以形态结构为主的课应多采用直观手段,探究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以生理知识为主的课则应借助标本、模型、挂图、实物、电教媒体等给学生以观察、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原理。

2.指导学法:教无定法,学无常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对概念要记忆;原理需理解;同类知识可用归纳法;易混淆知识则用比较法等等。笔者曾在蛙原肠胚的三个胚层各发育成哪些器官、系统的教学中,将教材中较为复杂的内容编成“呼消腺体内胚层,外感表附和神经,其余全由中胚生。”的顺口溜。这样一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笔者还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些速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课堂笔记的速度和效率。

3.疏导知识: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疏导。可通过讲解、板书、投影把知识脉络、教材体系向学生交待清楚,重点分析透彻,难点相应突破。这样通过疏导使知识化繁为简、由难变易,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光合作用的过程编成歌诀:“光合作用两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光光解并储能,固定还原生成糖。”这样一来,效果很好,学生当堂就把光合作用的过程给掌握了。

4.指导阅读:课本是教学之本,学生知识大部分直接来源于此,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主动寻求答案,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5.辅导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运用的考察。对学生练习中暴露出的普遍性的错误,要集体辅导纠正、剖析原因指出纠正的方向;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帮助纠正,这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措施。通过辅导练习,既可以弥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不足,又可以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欠缺,有利于教师改进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练习中学生将“线粒体”写成“细粒体”或“线连体”等的错误就可通过批阅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通过独立思考去主动选择和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舞台上也是“主角”,不应该把学生当作“配角”甚至“观众”和“听众”。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进行“满堂灌”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思考问题、分析疑难、练习巩固等过程。事实证明,让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以体验过程、了解过程、品味过程,这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若教师在教学中只给结论,不给过程则会泯灭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提高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物科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以生物学科为基础的各种发明创造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因此,努力培养生物学科的人才,是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教育任务,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具备一定的生物素养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面对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却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样就导致了生物教学活动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其实施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兴趣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动力,它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目前摆在每个生物老师面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之下提高整个生物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

课堂教学是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用一个恰当的导入语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起了个好头。由此可以看出,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也是反映一个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谚语导入法、设疑导入法、以旧引新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等等。总之,要想使得课前导入起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导入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导入的内容也要紧紧围绕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蒸腾作用”的知识时,就在讲课之前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观察过,即使是晴朗的没有露水的早晨,很多植物叶尖或叶缘上依然会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于这个现象,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见到过,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说出原因。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就会被激发起来。借助于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导入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教师要学会利用语言的技巧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综合素质对于教学质量往往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什么风格的教学语言往往决定了教师的整个教学风格。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在语言的使用上强调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而有的教师则习惯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学会利用语言的技巧,在讲课的时候尝试一些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等,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会大有用处。例如,在讲到光合作用的时候,有的教师就利用比喻的方式把光合作用的过程比喻成食品加工厂的生产过程,绿叶就是“工厂”,而叶肉细胞就是工作的“车间”, 叶绿体则是生产的“机器”, 光则是生产的“动力”, 二氧化碳和水则是生产需要的“原料”。通过这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原本较为抽象的知识立刻变得形象具体起来,这样显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这种有趣的比喻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大有益处。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反映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语言修养,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努力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适当利用挂图、标本、模型,以及多媒体工具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换句话说,相较于文字化的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化的、具体化的知识。了解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时候就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教学工具,如挂图、标本、模型,以及多媒体工具,当教师把这些直观化、形象化的知识展示在学生眼前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为之吸引。例如,在讲骨骼的知识时,当我把一副人体骨骼的模型拿出来以后,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很多学生还照着模型在自己的身上找出相应的骨骼。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展示就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演示实验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的生物知识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很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而一旦用实验的方式来展示,知识就会变得鲜活立体起来。例如,在讲到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原理时,如果仅仅依靠枯燥的语言讲授不但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旦教师结合着简单的小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不但使得知识更具说服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有所改善。

总之,生物学科作为三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体现。可以说,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进步都印刻着生物科学的足迹。因此,作为生物老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之下,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物人才,我们的生物教学工作才会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成瑜.浅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