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评价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关于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方面,国外许多学者对风险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的程序和选择标准进行了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TyebjeeandBruno以及FriedandHisrich的研究。而Dixon通过问卷的形式研究了风险投资者评估风险企业时对各个指标的重视程度,他发现投资者最重视的指标依次:管理者技能、市场容量、营销技能、项目成长性、投资规模和财务技能。具体在模型的构建方面,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传统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其中以净现值法(法)最具有代表性。然而,法暗含着两个假设:1)投资者必须立刻决定是否进行投资;2)投资项目完全可逆(即放弃投资项目不花费任务成本)。这两个假设说明了法没有很好地处理风险投资项目投资的时间选择问题。而对风险投资项目而言,收益率变动大,更注重投资时机的选择。仅仅用NPV法无法很好地解决风险投资的时机决策以及评价问题。
目前我国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各种手段对净现值法进行改进,如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是将净现值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模型依据项目的风险程度调整基准折现率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很难准确估计。肯定当量法是用一个系数把风险的现金收支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收支,然后用无风险的贴现率计算净现值,以此作为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依据,但肯定当量系数很难科学的确定。所以改良过的净现值法依然不能胜任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工作。彭寿康(2000)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风险补偿率比较法。但笔者认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方法(如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很不适合用于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Pindyck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具有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和可延迟性(Delayability)(风险投资更是如此)。这类似与金融学上的期权概念,拥有投资机会就像拥有买方期权一样,通过耗费一定的资本(即支付一定的期权价格),可以选择现在或将来投资,以达到价值最大化。这说明,企业投资的灵活性(Flexibility)或投资机会具有相当的价值。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期权定价理论恰好为这种投资灵活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基于风险投资具有期权的性质,本文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具体安排如下:首先分析风险投资的期权性质;其次利用期权理念进行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最后总结有关结论。
风险投资的期权性质
研究国内外的风险投资以及Pindyck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风险投资具有以下性质:①风险投资具有期权性质。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就像购买了一份期权,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收益,即使失败其最大的损失也只是投入的风险资本。②风险投资家向风险企业投入一定的风险资本从而拥有一定的股份,但其目的不是为了拥有企业,而是为了在风险企业增值后出售自己所占的股份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风险投资家相当于以投入的资本为期权费购买了一份看跌期权putoption又称卖出期权),它赋予投资家在T时刻T为投资期满日)以某一价格出售自己手中股份的权利。
事实上,风险投资项目的可延迟性Delayability(即风险投资项目的机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欧式期权,我们用下图来表示风险投资中的期权特性。在下图中,期权的标的物是风险投资项目在不同时刻投资后,未来的净营运收入按一定折现率(通常可取内部收益率)折现到时刻的值。假设当前时刻作出投资决策时的净现值是并假设投资者处于风险中性世界里。根据无套利均衡的思想,曲线2的轨迹表示当前投资获得的按无风险连续复利计算的在时刻的值,其中为符合风险中性假设的无风险利率。曲线1表示时刻进行风险投资时,标的物的价值大于风险中性世界中在时刻的值,此时风险投资机会价值可看作一种看涨的欧式期权,执行价为,标的物价格为。曲线3表示时刻进行风险投资时,标的物的价值()小于风险中性世界中在时刻的值,此时风险投资价值可看作一种看跌的欧式期权,执行价为,标的物价格为。风险投资的期权特性
如果投资项目出现曲线1情况,则可延迟投资;出现曲线3情况,且又满足(为设定的进行项目投资所需的的临界点),则应在当前进行投资。
基本模型的建立
风险投资决策考虑在什么时机投资。假设不同时机风险投资额为,风险投资的现金流入量折现值(指折现值到时刻)为。则表示当前投资时的投资额,表示当前投资时的现金流入量。根据风险投资的特征,高度的不确定性是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进行风险投资时,不同时刻进行投资,投资成本和投资现金流入量的不确定性变化主要是由于投入材料、设备、劳动价格及项目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造成的,而描述这些价格变化的随机过程主要有几何布朗运动,均值回复过程等。因而,可以假定、的变化是一个随机过程,并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则:
(1)
(2)
式中:、分别表示V、C的期望增长率,符号可取正负;
、分别是V、C变动率的标准差;
、为维纳过程,其中,、满足标准正态分布。根据等式(1)、(2),可得:
令,则。从而有:
(3)
同理:(4)
设表示标的物V的衍生产品的价格,并有:
(5)
式中:;。则表示t时刻投资比当前投资增加的现金流入量。
同理,假设:(6)
式中:;。表示标的物C的衍生产品的价格。则表示t时刻投资成本比当前投资成本的增加额。
由(3)、(4)、(5)、(6)得:
(7)
(8)
根据投资机会价值的含义和风险中性假设,记t时刻的投资机会价值折现到当前时刻的值为则:
(9)
式中:表示欲在时刻拥有该项投资权利,需要付出的费用。若设该项投资权利拥有期限为期,风险投资项目的最大投资机会价值为:
(10)
根据不同的()和的值,在风险投资时机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准则:
1),则项目不投资;
2)则项目在当前进行投资;
3),则在取得值的时期进行投资;
4),则项目不投资。
从以上时机选择准则中,认识到准则3)、4)与图1中的曲线1相符合,说明风险投资项目的可延迟性,即存在风险投资机会价值,类似于一种看涨欧式期权。准则1)、2)与图1中的曲线3相符合,该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投资机会价值为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0 引言
资源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的是使原有的能源过度消耗、消费,造成生态日益脆弱,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生产与服务活动方式转变为能源资源的节约均衡利用,中间环节和末端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产与服务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之路。
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者、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对全社会对于工业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清洁生产的污染预防思想是优于污染末端控制的一种环境战略,将清洁生产的概念纳人环境影响评价中,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有利于建设项目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和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清洁生产分析在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清洁生产方面工作,并将其纳入到环评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在环评报告中清洁生产论述存在许多问题。
1.1 概念不清
部分环评工作人员对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的、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清洁生产的好处等概念不清,在环评报告中只简单列出清洁生产的有关术语,对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缺少有利的技术支持,对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缺少清洗的思路,只能对建设项目进行清洁生产的系统论述。
1.2 方法不明
仍运用末端治理的思维方法进行清洁生产论述,对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缺少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就事论事,不能体现整体效果,或者采用的参照目标不具有代表性,造成结论偏颇。
1.3 数据不足
由于环评报告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受编制深度的限制,不能提供满足清洁生产评价要求的能耗、物耗数据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指标,既缺少有利的技术支持。
由于各行业、企业对本身生产数据不愿公开,某些产品的生产数据属商业秘密,因此在收集数据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某些产品在国内,甚至国外没有同类产品,清洁生产的论述就存在无法定量比较,只能定性分析。
1.4 信息不准
在某些行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实施的有关技术已明显处于技术落后,能耗、物耗水平已处于中下水平,由于信息收集、技术更新方面存在问题,设计人员没能将先进技术落实到初步设计报告中,或环评人员也对实际生产、设计技术缺少必要的了解,提出的技术改进措施没有先进性或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对项目建设无指导意义。
1.5 审批不严
在审批过程中,没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硬性指标作为依据,对清洁生产内容和深度没明确要求,缺少清洁生产评价方法的严格规定。因此,对清洁生产论述的评审缺乏法定的尺度。
1.6 机制不利
目前我国的清洁生产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在项目建设投产时,没有相应的清洁生产验收手段,对建设项目采用的技术水平,没有标准来衡量;同时对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建设项目,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因此在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清洁生产已被证明是优于末端治理传统观念的一种环境战略,必将在环评中日益实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予以规范和强化,从而大大提高环评的质量。
目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问题:
第一是在环评中较注重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 ,提出详尽的治理方案及投资估算 ,过分依赖于末端治理设施;
第二 ,主要评价污染物产生经治理后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治理设施若未能有效运行 ,则环评结论就会失去其有效性;
第三 ,在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对企业是否能够承担考虑较少。
综合以上几点 ,环评中提出的末端治理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停止运行或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环评将会失去其作用 ,给后续的环境管理带来不便。
2 环境影响评价中清洁生产分析方法
2.1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认识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为其考察和评价的对象,以产品为生产核心,向上追溯到原料制备,向下延伸到产品销售,服务点到最终处置。这就涉及到原辅材料的来源、生产方法、数量、成分、毒性及可利用程度;生产工艺过程、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及污染治理水平;产品销售及使用中的环境问题;产品最终及报废后可能造成的污染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来评价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程度。这样的评价更具有整体性和准确性。以清洁生产为基础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就不仅局限于末端治理,从而有利于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采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可靠程度;有利于减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
通过清洁生产分析,提出清洁生产措施,尽量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减轻污染物末端治理的负担,降低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减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费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消除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的实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末端治理设施产生的如填埋、贮存的泄露、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等环境风险。
2.2 做好清洁生产分析,必须强化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是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分析要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资源、能源利用、储运、开停车、检修、事故、排放等状态下污染物治理及排放进行全面的介绍,找出排污厂芏点,列出污染源参数和排放清单。清洁生产则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排放的办法,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对于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则需对原有和新建部分的工艺路线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和增产不增污等原则予以全面衡量,评价改造项目的可行性。显然,工程分析是清洁生产的基础,清洁生产在更深层次上来说,也是一种环保措施。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所追求的都是对环境污染的预防, 目的都是要把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做好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2.3 以相对、发展的理念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衡量清洁生产的指标必然不断提高。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铝工业比较落后,相对于容量为12-24kA的砖砌或混凝土制电解槽,配备机械排烟系统的60kA钢制电解槽就是“洋设备”,属于清洁生产工艺,20世纪90年代电解铝的清洁生产工艺则属于大容量中心加工预熔槽。而今,从国家经贸委颁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来看,曾在钢铁工业发展中作为贡献的平炉练钢也将被大型转炉和电炉取代。显然,清洁生产有明显的时效性,其评价结果是相对的。清洁生产必须根据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及其特征,与国内外当时最好水平进行对比,使项目建设处于高起点,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落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进一步的发展,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科研的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3年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占GDP的2.09%,2012年投入强度为1.98%,而2011年为1.84%,科研项目经费总投入逐年增加,但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增长速度逐年减缓。同时,与国外相比,国内科研项目上的投入仍然属于较低水平。图1显示了2004年-2013年研究与开发经费(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与GDP的关系。
图1也表明迫切的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对科研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提高科研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然而,科研项目评价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难题,已有的研究给出了多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模糊评价法和综合评判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方法也开始运用于科研项目评价。但是科研项目某些方面的评价仍然是人类研究的难点,比如:社会效益、管理效益、技术进步效益等的评价。
从企业角度来说,科研项目评价是一个现实的管理问题,急需要找到科学、适用的评价体系。同时评价体系还需要方便快捷,这就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相应的评价软件和测量方法。
二、文献综述
针对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一项集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与具体操作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项目。科研项目评价是科研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又是管理过程的归宿,对于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投资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国外科研项目评价相关研究概况
自从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与地区对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项目评价与决策已经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欧盟等都在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及管理中引入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同行评议法、经济分析法和过程评价法是各国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澳大利亚及韩国等国。各国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各具有特色。如在澳大利亚各科研机构中,每年都根据其科技计划周期,定期组织专门评价委员会对进行中的科技计划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根据计划在立项时所确定的研究目的、目标、实际研究结果以及对社会的实际影响等诸方面开展评价。在英国的基础研究主要在大学和政府部门支持的研究所里进行,英国政府在评价重大科技项目阿尔维计划的评价时大多采取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涵盖了项目的立项,中期和结题以及成果的推广各个方面。层次分析法、面访与问卷调查也是一些国家采用的评价方法,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
从各国的评价方法应用中可以看出,国外科技项目评价方法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评价活动中主要有以下特点:(1)评价活动既是制度化的工作行为,又是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的研究活动;(2)为决策服务是评价活动的基本宗旨,客观性是评价活动的首要原则;(3)评价活动的明确化是确保评价质量的关键因素;(4)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是开展项目评价行之有效的做法;(5)坚持决策导向与重视评价理论方法的创新。
2.国内科研项目评价相关研究概况
就国内而言,在开展科研项目后评估的初期,多采用单一的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文献计量法等,后来逐步发展为定性和定量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的评估方法。例如,周虹等人提出将文献计量法与专家评议法进行结合;2006年宓众在科学计量法的基础上运用BP 神经网络的思想,同时结合专家评议法进行基金项目的结题评价,对基金项目给出有效评价结果;张利华等(2011)以海淀区科技项目为例,使用DEA进行评价,并对科研项目的不足进行了分析;2008年于成刚等人采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科技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张素娟等(2010)用AHP 和DEA相结合的方法,先构建层次化评价体系,利用AHP获得指标权重,再利用DEA获得科研项目绩效排序;而王增辉(2012)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灰色评价法、专家评议法的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平衡计分卡应用相对较少,郑春美等(2014)对平衡积分卡进行扩展,对高新技术公司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关于铁路行业绩效评价的研究集中于铁路建设项目的评价,王燕燕(2013)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构建评价体系,对兰青二线建设项目进行实证研究。而其他关于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评价的研究比较匮乏。
这一系列研究都还是从理论上展开论文,或涉及政府投入的科技基金项目等,很少有结合企业实际,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发评价体系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实践的案例鲜有出现。
三、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特点
铁路运输作为中国主要的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特别是铁道部改革以来,对铁路运输行业的要求逐渐提高,各大铁路企业加大了科研力度,一大批新科技成果的成功运用,为铁路运输行业综合能力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运输效率是关键: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首要的目的是能够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能力,达到铁路运输的“多拉快跑”目标。所以,首先应该关注科研项目在提高运输效率方面的效益。
2.专业性强:科研项目涉及的范围广,在不同的方面都需要专业的队伍,成员分工明确,专业性强。这就需要企业关注人才培养和人才库建设。
3.安全性高:科研项目成果必须要保证运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投入资金相对较高,注重实际应用,对准确性要求高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评价的特殊性。
四、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的特点,利用德尔菲(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进行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
1.铁路运输企业科研项目评价方法论述
德尔菲(Delphi)法: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通过多次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不断的修正,最终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统一。在本研究中关于指标的选择使用的是德尔菲法,涉及到的专家包括神朔铁路科研处高级工程师,科研项目主管,科研处处长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相关教授,通过与神朔铁路相关科研人员以及科研评价专家的反复征询,最终确定最能代表铁路运输行业的指标。
层次分析法(AHP):考虑到不同项目类型的特殊性,选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地比较和计算,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AHP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用如下的简单事例分析来说明。假设有N个物体A1、A2……An,它们的重量分别记为W1、W2……Wn,现将每个物体的重量两两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若以矩阵形式来表示物体的这种相互重量关系,则为:
该实例表明,如果有一物体,需要知道它们的重量,而又没有衡器,那么就可以通过两两比较它们的相互重量,得出每一对物体重量比的判断,从而构成判断矩阵;然后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它所对应的向量,就可以得到这一组物体的相对重量。
正是基于上述思路,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对于一些无法度量的因素,只要引入合理度量标度,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度量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即AHP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AHP)首先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层次化,然后对关联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逐层次比较建立判断矩阵,最终通过一套定量计算的方法为决策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四个一级指标权重和为1。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管理效益和人才培养效益四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
(1)经济效益:对于科技项目资金投入最终完成结题验收,产生实际经济成果后,公司重点关注的是此科技项目研究成果是否达到国内外、行业内的领先水平,是否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项项目的得分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类型进行一定的调整。如果一项科研成果在某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则对企业内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则是巨大的,而这些贡献有可能是无法用财务数字来评价的。
因此有必要针对科技项目成果的经济绩效,考虑构建直接经济绩效和间接经济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来展开具体经济效益的评估工作,建立如下表2的评价指标体系。
(2)技术效益:主要包括: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难度和复杂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市场价值及应用推广前景、项目参与人员发表或出版的与成果有关的论著、获得的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以及知识产权状况等。建立如下表3的评价指标体系。
(3)管理效益:主要反映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对科技项目的影响。评估和分析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与科技项目各种产出关系的关联度,从立项科学性、目标合理性、技术研究可行性、人员资源配备与保障评价科技项目立项严谨度;从科技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水平评价对科技项目结果的贡献关系。
(4)人才培养:主要反映科技项目反映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情况。通过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学历、年龄结构的评价,分析科技项目实施对人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提高、人才储备的贡献情况,充分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人才战略思想。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以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对神朔铁路的科研项目进行初步评估,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为了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我们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铁路运输行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软件”,尚处于实际实验调试阶段。
【关键词】 通信工程 设计项目 进度计划 控制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项目进度计划及控制在通信工程这一高速发展的领域的应用情况,论文接下来将依照逻辑顺序,从对通信设计行业的介绍开始,再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接着介绍项目管理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及原理,最后介绍项目进度控制的相关方法。
一、通信设计概述
通信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对通信网络进行设计工作,社会经济技术进步,时代变迁的脚步之下,通信设计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个行业和狭窄领域,而是涵括了社会中多个行业与应用范围,许多客户端已经将通信设计视为不可或缺的运行因素。通信设计这一行业对专业性要求是极高的,所以目前通信设计行业以资质许可制度为门槛,但是由于通信工程的设计并不是固定的规模与模式,所以为了提升针对性,我国对不同规模的通信设计制订了差异性的资质许可制度要求,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通信设计的质量。
二、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运行模式是有很大差异的,国外的通信工程大多是使用项目总包的模式,这使得设计的这一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强化;而国内的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和国内企业的文化以及社会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社会上企业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认知度和执行能力的不足也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对项目管理的研究,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只有在项目管理的研究上迈开步伐,才能高效的实现社会企业的运作。
三、项目管理相关内容
做好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的进度计划及控制首先就要对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论文的这一部分将逐一介绍与项目管理有关的内容。
3.1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就是对此项目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做出安排,以满足项目目标的要求的一个环节,这是进行项目管理的第一步,要系统性的从全局把握项目任务,保证项目进行的速度,时间和质量以及设计项目的调控和检查。项目计划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设计的开始,是项目工作人员有秩序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准则,也是最终对项目进行测评与控制的重要保证。
3.2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包含了组织机构和组织行为两部分,组织机构为项目管理的计划实施与运行进行调整设计,让项目管理工作朝着目标方向高速前进。项目组织包含了组织设计,联系,运行,组织行为与调整这五项基本职能。项目组织是实现项目管理高效实施的基础,对项目管理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3.3项目评价和控制
对一个项目的评价与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环节,由于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偏差,所以项目评价与控制是消除偏差,对整个项目管理进行调整的重要保障。
四、项目进度控制原理和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一个项目涉及到多方面的调配,所以在项目进度的控制方面涉及到许多进度控制的原理。接下来论文将对这些原理简单举例。由于对项目的进度控制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动态控制原理是项目进度控制中的一种动态循环控制的方法来源;上文中提到的项目组织与计划说明了一个项目中的环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的,因此需要宏观把控,这就涉及到了项目进度控制的系统性原理;一切设计项目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信息是所有环节运行的依据,项目进度控制中不断进行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正体现了项目进度控制涉及到的信息性原理。项目进度的变更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例如人为的因素,设计的不合理,硬件设备的不协调,信息不畅通,项目进度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不符合实际等都可能导致项目进度的变更,因此掌握更多的影响因素是进行项目进度控制的有效措施,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就是项目的规划和协调控制,这些工作需要贯穿在项目设计的每一步,这样才能以最高的完成度实现项目管理。
总结: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通信领域的长足发展给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控制带来了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但是只要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好项目的设计,协调和控制工作,就能解决通信工程设计项目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协调好项目进度与控制,最终为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 考 文 献
[1]刘柯.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2879-2879.
[2]鄢华.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5,(7):97.
[3]张晓东.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3,(6):19-20.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隐性分层教学;中职教育
一、项目教学与隐性分层教学
当前,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不牢、且偏科现象严重,在基础知识、能力上参差不齐。因此,很多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推行项目教学。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作为学生行动导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通过协力合作,自发地学习实践,最终完成项目。而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获得、巩固学习的知识。项目教学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实践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但是,项目教学也有需要完善之处。在项目教学中,项目的实践和考核基本单位是小组,是若干个学生一起完成一个项目。然而,小组的几个成员各有什么样的兴趣倾向?能否领会项目的含义?组员能否相互协调帮助?这些因素都可能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影响。项目一般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任务,涉及多个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例如,一个图形图像制作的项目练习,涉及计算机操作、绘画技能、色彩美学、图像处理和创意思维等,小组内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图像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强弱,以及理解、思维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因为差异的存在,同样一个问题,先进学生可能很快就解决了,而后进学生则可能遇到“吃不下”的困境,这是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承认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差异性,解决方法是在一系列环节: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项目评价中,将分层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到项目教学中,应用分层评价手段,解决项目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的矛盾,使所有学生都理解、掌握知识技能,都能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知识技能,“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隐性分层教学的所谓隐性,是指这种层次差别是不向学生指明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区别对待是敏感的,如果学生知道并且对分层次对待产生了曲解,就会主观上夸大为受歧视的观念,这无疑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应该将分层教学隐性地融入项目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分层教学思想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设计时力求项目内容层次化、多元化。布卢姆说:“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变得十分相似”。所以要让所有的学生在项目中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分工任务,保证小组的成员都能“吃的下”,就要考虑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解决好教学内容和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制定层次化的项目目标,让先进的学生乐于钻研难题、后进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目标,避免笼统地给项目一个目标,使后进学生对学习产生压抑和畏难的情绪。在项目内容设计上,需要教师分层次地设计项目目标,可以设计发展的项目目标让优秀生探究钻研,还要有更多的基础技能目标让后进生也能获得项目活动的切入点。多元化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层次也是多样的,可以设计多元化的项目内容。除了学习内容,还可以加入课外元素,应该让兴趣和能力倾向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领先的体会,避免一些学生在项目中总是落后,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小组分组时实现组内分层、差异的分配。小组活动是项目教学的重要内容,小组成员积极地参与项目活动,建构个人的知识,完成个人分工的同时,也促成了小组项目目标的实现。分组时按照就近原则或让学生自由搭配分组,都是不够科学的。另外,组内学生的分工没有规划,更会导致项目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互动不够,外热内冷,效率低下。因此,做好项目分组工作,是项目小组活动成功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应根据项目内容和能力目标,立足于学生在各个方面能力的实际差异,进行差异化、层次化分组。总的来说,分组遵循“组内异质”及“组间同质”的原则。就学生而言,知识结构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重视能力差别,有目的地将有不同强项的学生搭配在一组,有利于激发组内的竞争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组内学生在能力有层次差别的搭配,使得每个小组都有优、良、中的成员搭配,力争分组后各小组的总体能力尽量平衡,为组间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3.结合分层教学思想做好项目分工。教师是项目引导者,还要做小组分工的监督者,绝不能袖手旁观,做好组内分工环节,是后面的小组项目合作活动能高效、有序进行的保证。各个小组自行分工后必须提交分工责任表,教师对分工表仔细审查,有时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实际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以“合作者”、“建议者”的身份进行小组分工调整,使无序的组内分工合理化。组内分工,主要依据是组内学生能力倾向差别或兴趣倾向和能力差异,比如图形图像制作的项目活动,布局、手绘、图像处理、项目课件和发言总结都可以以责任制落实下来,增强小组的合作效率。依据学生能力的倾向差异和层次差异,合理化组内的分工,这也是分层教学和项目教学的融合。
4.在项目评价中融入隐性分层的点评方法。在项目评价中,最后的环节是对各个小组的项目进行评比评价,评出最优。评比结果对优胜小组起到很好团结激励的作用,但从程度上,对非优胜组的组员,还有后进学生的情感教育作用还不到位。教师应当留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在小组评价中加入对个别学生的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教师关注自己的表现。可以在评价中融入情感教育、隐性分层评价的方法,对待后进学生,多一点鼓励,仔细挖掘学生在探究过程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果,使他们树立信心,产生学习积极性。对一般学生,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和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继续改善。对待优秀学生,则多使用竞争性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对他们的要求要放高,鞭策他们继续高标准要求自己。恰到好处的点评能促进先进的学生超越自己,勉励后进的学生重新努力。
三、隐性分层教学与项目教学结合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