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重视朗读教学,尊重对文章的阅读初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课,不是一堂好课!”名家的课堂上是一定要读书的,在接触文章之初,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朗读,来获取对文章的原始感受,这也是解读文本的基础。而且在教学中一定会有对朗读的指导,指导朗读体现层次性,每一次朗读都要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承天寺夜游》时,让学生“自读自讲”疏通文意后,开始分“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三个层次指导学生朗读,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注重文本,适度解读。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授课当中存在问题最多: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在很多时候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这种表面的全员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堆积大量PPT。用多媒体代替对作品的解读,音乐画面很震撼很直观,但对语言文字本身揣摩少了。老师在画面的切换中奔忙,课堂的组织没有了;远离文本,阐发思想感情。教师的思想情感适当生发是好的,文章主题适当的拓展也是要的,但不能主次不分没有节制,老师最终还是要回归文本;对文本的机械落实。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如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来设计目标,在语文课上是无法操作的。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活动。语文课关注的是感知形象、品位语言、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分析文本中讲出来,而不应单独抽出来机械落实;对文本过度解读。教师要因需施教,不能把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如果孩子能理解,老师不应讲,如果孩子理解不多,老师应该讲。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中提到 ,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我们要做的是“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
3、精湛的课堂语言。备课要目中有文,也要目中有人,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互动式的课堂是受学生的喜欢的,这就要老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机智,在关键地方点拨、提升,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梳理,引导到教学目标上。聆听大师的课堂语言,敬仰与赞叹之余,不难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学生会有强烈的内驱力的重要原因是大师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
支玉恒老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学生连续读了两遍课文之后,提问“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读完后,老师要提一个问题,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读课文时就想老师可能提什么问题?”
关键词:小学品德;体验;活动化
品德教材,内容按板块划分,大多课文只有一个关键词,解说关键词的几句提示语,做了简单描述的几幅图片。如何处理这些简单的文字与图片,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呢?笔者发现,“活动”是链接教材内容的桥梁,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
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地球》一课时,围绕“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并了解它们的大小、形状、位置”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奇思妙想取队名”“唱起儿歌记大洲”等有趣的活动。首先,我就把七个大洲的形状图案放大,做成彩色的七块泡沫板粘贴在黑板上。把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队,每一队各对应一个图案,再让他们展开奇思妙想,给自己的小队取名。有的说自己的标志像物品――靴子、扇子、钉子、锤子、浓烟、骨头;有的说像动物――小狗、恐龙、公鸡、鼹鼠、飞鸟等。带着自己取的队名,信心满满地准备好了七个小队接下来的竞赛。随着课堂的深入,认识了七个大洲后,孩子们很快就发现,黑板上的七块图案就是七个大洲,他们所取的队名就是自己大洲相像的样子,原来“靴子靴子南美洲,公鸡公鸡是亚洲,烟雾烟雾南极洲……”课堂上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拍起小手唱起来,课堂的生成汇聚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唱起儿歌记大洲”那样生动形象有趣,谁不愿意记呢?最后,我擦掉原先孩子们想象的队名,直接以大洲名字命名每个队,每个孩子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看着图案大声喊出自己的队名,大洲的形状再一次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小小的活动教学,自然无痕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该促使孩子动手实践,想方设法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在执教《我们的地球》一课中,为达成“知道地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和“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两个教学目标,笔者精心设计了“体验摸地球”的活动,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掌握课堂重、难点。
“体验摸地球”――学生通过之前的观察,猜测地球上蓝色的地方是海洋、湖泊、河流等,黄色的地方可能是沙漠,绿色的地方可能是森林、田野、草原等,白色的地方或许是冰川、雪山等。为了让这些地貌形象生动并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我请一个孩子上台闭上眼睛在立体地球仪上摸一摸,说摸到大陆的感受――凹凸不平,请每个孩子都参与猜一猜,凹凸不平的可能是刚才提到过的什么?以摸为主,以猜为辅,亲身感受地球是由凹凸不平的陆地和光滑的海洋组成的星球,使得地貌特点形象生动地留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孩子们动手在地球仪上翻转,寻找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体验的过程,从中获得的收获也是可贵、难忘的。
三、补充活动,变抽象内容为形象
新翻开教材不难发现,很多教学内容都远离小学生生活,凭他们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之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通过课前补充书面资料活动,课堂补充视频、图片、实物等活动,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在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堂内补充了视频、实物展示活动帮助理解教学内容。
虽然孩子们天天住在地球村,但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书上看到的地球为什么会被分成东西两个半球?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竟是天方夜谭。笔者就在“我们看地球”环节补充了地球视频,形象的动画视频马上让孩子们看明白了:我们的地球是个椭圆的球体,表面是由大片蓝色和白色、绿色、黄色等颜色组成的。那么这些蓝色、白色、绿色、黄色的地方是哪儿?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又补充了视频资料“地球风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形象地向孩子们传播了“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地貌”等知识。为了指导孩子们看懂东西半球地图,笔者在课堂中把地球比作苹果,在苹果上画个圈代表太平洋,再把苹果平均切成两半,学生恍然大悟,太平洋是被经线分成了两半,大西洋、北冰洋、南极洲也同样被分成两半,难怪东西半球上都能见到它们。
不用过多的引导,不用过多的说教,教师精心设计符合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的可操作性的多样性的活动,学生就能爱上品德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05-01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现有的教学体系中不乏相关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内容,如二年级的《让家园更美好》、四年级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五年级的《不堪重负的地球》、六年级的《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从而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传播与生活体验平台。
一、亲近自然,感受和谐之美
自然是陶冶学生品德和情操的最好去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正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开始领略与体验自然的生态之美。例如,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失时机地安排了“春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秋游去”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模块的设置为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特点,带领学生到自然中去习得知识。如在“走进春天”这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可组织开展“找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郊游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激发爱春天、爱家乡的情感。然后,进行“话春天”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充满生机的大好春色之余,抒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感受自然的美。又如,在“秋天”相关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入到一片金黄、处处充满收获的场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相机、思维甚至是歌声去记忆、感知、体验美丽的秋色,让学生与自然交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二、动手作业,加深体验与感悟
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所说的那样:“情感是一种心理力量,没有它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知识的传递与素质的提升不仅仅依靠课堂,生活与实践应该成为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只有走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形成最为深刻的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多布置与动手实践相关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教学学科不同的是,品德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引导学生加深自身的体验与认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播放《我们的生存环境》《从一滴水说起》等视频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总结生活经验,进行节约用水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会在相关的比赛活动中想出用淘米水清洗碗筷、随手关闭水龙头等节约用水的办法。这时,教师再号召学生当“节水小卫士”,向周围的人广泛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知行合一,组织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生活性、活动性的内在要求。只有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将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鸿沟,需要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由此可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模块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在的思想与意识。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不堪重负的地球》章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对周边的厂矿企业进行“三废”污染社会调查,并且组织成立“小学生绿色行动宣传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街头公益行动、倡议书签名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学习效率;学习兴趣
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注重新课标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如此,才能给予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与个性发展,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发展进程。
一、调动课堂激情
所谓的调动课堂激情,笔者认为,其课堂教学应当配以精心的教学引导、教学设计以及幽默化、知识化、简易化的教学语言,以教师自身为教学出发点,以语文人文性为导向口,从而构建一个情感的基点,充分调动课堂激情,让小学生的学习得以交流促进,提升课堂学习的活力,形成有情趣以及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注重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一味地依靠教师主导参与情感教育,虽然能够让小学生时效性地学习交流,但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来看,更加应让小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以及动机,促发其“我要学”“我想学”的心理与学习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逐渐地转变教学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其更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才能提升其教学质量。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笔者便以多媒体的手段,去展示浩瀚宇宙星空的图片、视频以及历史资料,用形象化、生动化以及知识化的教学语言去提问与点评,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更主动与积极化,逐渐培养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学习效率。
三、优化寓情于景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生活化的运用学科,是衡量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课改下的情感教育,其核心应围绕以课文、作者以及情景三者为重点,即寓情于景,让“情”融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与现实生活实际产生直接的联系,增强其教学实践活动的效率,不仅仅丰富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情境,更是促进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
总而言之,现阶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全面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情感教育指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现实生活运用能力为目标,最终推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激疑促问有效引领
课堂上,我们科学老师往往喜欢自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学生依次进行回答或者探究,这样的课,课堂气氛活跃,也呈出现一些双边活动。然后这种精彩背后总感觉有些缺憾,那就是缺少一些质疑与提问。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无思就不能释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面前出现疑问。”平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答,更要重视学生的问,如何激活课堂,让生命的潮水漫遍课堂,“激疑促问”无疑是一种好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教师是否有效地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在于是否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智力劳动的乐趣,让师生共同度过这愉快而又意义的45分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课例,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 “错误”问题巧点化。
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错误观点是学生最直接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任何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面对学生错误的提问,教师要善于巧妙点化,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发问和探究,并能及时捕捉学生所提问题和见解中的发光点和精彩处,加以鼓励,要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求感兴趣的问题。叶圣陶曾说过:“学生如有错误要给以纠正,有疏漏要给以补充,有疑难要给以问明”。保证学生所学知识正确、科学。
[案例片段]七年级《科学》复习课中,遇到关于事实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学生经常提出的疑问:
例1、在学习惯性时,让学生比较如下现象:抖动衣服,衣服还在身上,但衣服上的灰尘却不见了――于是衣服赶走衣服上的灰尘;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于是有锤柄运动进入锤子。
例2、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从实验中看到:三个相同外形乒乓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各不相同,有浮在水面上的,有悬在水中间的,更奇怪的是还有一个竞然会沉到水底下去了。――于是有三个乒乓球所受水的浮力不一样。
遇到关于这些事实的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学生种种错误的发问,教师不可以嘲笑学生,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从而扑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具实验”或多媒体投放,或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多种想法,养成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改变学生惯性思维定势,尊重客观事实,以致正确理解科学概念和日常观念的和谐统一。
二、 “肤浅”问题妙延伸。
学生在学习思考中,思维会遇到障碍和矛盾,思维缺乏深度,问题浅白直露,表现为不能更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新课程《科学》倡导教学要设法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突破障碍,使课堂教学能够向外延伸、拓展。
《案例片段》学习“月相”时,学生对自己概述出的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一个月中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形状都不相同呢?这个问题提出了五个推测:
1月亮在绕着地球转,不同的时候正对我们的这一面不同?
2地球在绕着太阳转,我们是不是转到了月亮的不同方位?
3为什么有时看到的月亮是圆的,有时只看到一小半,另外一半消失了呢?
4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却这般明亮?它的光亮应该来自太阳的照射吧?
5是不是我们只能看到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面对学生天文基础知识的薄弱,在教学时设计投放“月相”变化的多媒体软件,教学中自制“月相”变化模型教具,优化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让信息教学内容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
案例中“月相”的变化,学生知识的不足,教师也不要平铺直叙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关键是授课之始要启动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思路,突破难点,达到更高层次,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的心智就象“小河水”,教师在学生思考肤浅处掘口井,牵一牵,引一引,让它漾起涟漪,溢出微波。让学生养成刨根问底,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态度与精神,让学生学会把学过的知识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三、 “争议”问题乎求真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生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翻天覆地的时期。”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交往、沟通、发展过程,教学过程必然教与学统一的相互活动、相互影响、存在争议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案例片段] 《太阳》教学片断
引入:多媒体放映有关太阳在银河系中位置的影片。
师:对于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同学们几乎天天见到太阳,从小听过许多太阳的传说,能给大家讲讲吗?想一想,这些故事说明太阳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别提问:太阳有多大?2、它离地球到底有多远?3、太阳有几岁了?4、太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6、太阳的温度有多高?7、太阳上有生命吗?8、太阳为什么有很高的温度?9、太阳寿命有多长?10、太阳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11、太阳墨子是什么?
生1、我回答第7题,太阳上没有生命,我想温度哪么高,生物无法生存。
生2、我不同意。不是说生物能适应环境,说不定有耐高温的生物存在,人类不能靠近太阳所以不知道。
生3、科学家从来没有有关太阳上有生命的报道。这时,学生马上分成两派,情绪激动,互相为维护“真理”而发表自已的观点。
学生对问题的争议,是思维的碰撞,是极其难耐可贵的。在正确告诉科学知识的前题下,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评论去判定谁对谁错,不要抹杀学生瞬间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维护学生的求异思维信心。诚如萧伯纳所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 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四、“留白”问题精生成
《科学》新教材是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学生对现代科技乃至前沿科技知识的广泛涉猎,使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遇到师生角色互换的事情,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不得不因学生的“博学多问”或“多事”而临时改变。
[案例片段]植物的向性
例1、解决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的实验设计后,学生还提出植物的向性会不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失重条件下植物如何生长?
例2、在上完矿物质代谢后,针对矿质吸收的选择性,有同学提出重金属污染能否用一种特定植物来吸收,解决污染问题。
教师应延伸,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再发现出更多问题走进研究性学习。随着学生探究意识的增强,探究能力的提高,提出的问题也日益“尖锐”,教师被学生难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对提问本身作出肯定以后,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作答,不讲死讲定,而是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性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心理,以此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兴趣,对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引子,教师可以推荐和介绍一些相关网站和书籍,让学生进一步扩大学习成果,“后生可畏”是我由衷的感叹;“向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我发自内心的“口头禅”了。
五、 “意外”问题智解决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认识”。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随时会发生“意外”,其实这些意外事件,更多的是学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就算是一句随口的搭腔,追问得好,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好途径。
[案例片段] 教师演示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三个问题:
1.注意观察绿色粉末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2.试管壁会出现什么现象?
3.烧杯里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奇迹?
这时候全班学生几乎都在认真地观看实验。实验也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验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再让你们猜一猜:要拆掉这个实验装置,你最先移掉的是酒精灯还是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呢?学生们议论着,都说各自的理由、、、、、、。
我先拿掉了烧杯,选择酒精灯的学生一副吃惊疑惑的样子,选择烧杯的学生则很兴奋、、、。突然一个学生说:“哎,怎么石灰水变清了呢”?我一看着实吓了一跳,怎么!难道实验做错了。
对于学生来说这好象是太意外,因为书上明明说,加热碱式碳酸铜除氧化铜、水外、还有二氧化碳。在学生为意外惊讶的时候,我拿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向全班学生说:既然有了这意外的变故,你们想不想弄清是怎么回事?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在我们争论时先移酒精灯还是烧杯的时候,由于加热过久,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浑浊的碳酸钙生成了澄清的碳酸氢钙。
一个来自意料之中的实验,却出现了“意外”,这正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对待“意外”一般教师就忽略过去了,而注重学生问题的教师把它变成锻炼学生能力,拓展知识的机会,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领学生去求知,让教学中的“节外之枝”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以睿智的追问去回应学生的“意外”发问,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把鼓励学生提问放在教学的首位,并对学生的发问予以强化。有时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甚至钻牛角尖的或者是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倾听,找出其中的闪光点。问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无论是次要的还是重要的,都应一视同仁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回答,也给予合理的说明。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教与学的心理学(修订本)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第2版
[2].陈坚主编中学科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