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师:下面我要提一个问题,这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能答对吗?
(生齐声答:能)
师: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得好好默读课文。该怎么读呢?你先猜我会提什么问题,按你猜的问题使劲儿钻研,钻研得越透彻越好。现在开始读书。
(生自由默读)
师:怎么样,猜到了吗?回答我的问题有把握吗?猜猜看。
生:人类对地球进行了哪些破坏?
师:我不问这个问题。
生:怎样保护地球?
师: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明白,不用我问。
生:看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师:你快猜中了。大家接着他的问题继续往下猜。
(学生没有猜到〕
师:我的问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刚才猜到“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这“感想”与“滋味”差不多吧?
师:(摇头)感想和滋味还不完全一样。请你告诉我,酸、甜、苦、辣你的心里是哪一味?
生:我有点酸。
师:课文中哪一段使你有点心酸?你拿起书“酸酸地”读一读,通过读来表达你的感情。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听你读课文,我没有听出怎么“酸”。你听我这样读是不是更能表达感情。(教师一边范读课文,一边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一样做手势)
(学生再读,读出了“酸”味)
师:谁还有不同的“滋味”?
生:我很无奈。
师:无奈?看来酸、甜、苦、辣都不能表达你心中的这种滋味。哪一段使你感到无奈?
生:还是这一段。
师:听听他读得是不是很无奈。你读读看。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面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坏,他显得很无奈,我听出来了。我为他有对地球担心的这种心情而称赞他。但是,你也不要太悲观,可不能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呀!(众笑)
师:谁还有别的滋味?
生:我心里不是滋味。
师:不是滋味,就是说酸、甜、苦、辣混在一起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了。那么,你读一读,哪一段使你有如此感慨。
生:“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师:后面的内容要读得沉重些)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师:再读得慢一点)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听你读后,我心里也不是滋味。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到不是滋味。
生:因为我觉得我们如果不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乱开采,以后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会越来越少,我们也就不能生存了。
师:课文上说“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大家想一想,还是“如果”吗?现在我们已经正在不加节制地开采,所以心中很不是滋味。
生:我还有不同的滋味。
师:你是什么滋味?
生:我心里很寒。
师:“寒”,一般按中医中药来说,“寒”属于“苦”。
生:本来我们人类可以得到的更多,可是现在我们只得到了那么一小部分。
师:(风趣地)你嫌得到的少?(众笑)读一读,哪一段使你产生这种想法。
生:(生指着书)就是这一段。
师:(急切地)读,读!通过你的声音和语调表达你心中的情感。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越来越少,一直到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人类就该怎么样啦?
生:灭亡啦!
师:这还有什么滋味?
生:我也认为是苦的。不过,我这个苦是站在地球母亲的立场上来讲的。
师:她自己设想她是一个地球的孩子,她为地球妈妈来说话。你讲吧!
生:“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师:说说你的感想。
生:(动情地)假设地球是一位母亲,我们就是她的儿女。地球母亲辛辛苦苦把儿女抚养成人,儿女却伤害她的心,那么她的感觉肯定是苦的。(此时,学生的两眼溢满了晶莹的泪花)
师:人类正在干一件什么事呢?在干一件最蠢最蠢的事情。儿女们在糟蹋自己的母亲!这不仅伤害的是地球母亲,实际上最终伤害的是谁呀?
生:(齐)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师:大家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读得非常好,说得也非常好。除了苦、酸、无奈这些滋味外,你有没有感受到一丝甜味?
(生举手)
师:你感到甜啦?哪一段使你感到甜?
生:我认为是第一段。
师:你先别说,读甜了才行。还是那句话,用你的朗读声音和语气的变化来表达你心中的情感。
生:“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他读得美不美呀?
生:美!
师:就是稍微快了一点,快了就不够抒情了。如果能再慢一点就更好啦。大家一起再读一读。
(众生有感情地朗读)
……
[反思]
听了支老师的这课后,我不禁想起了这样的故事:在法国的南部,一向以盛产葡萄闻名,大多数果农都将摘下的葡萄堆在路边叫卖,而有一位老妇人却让顾客自己到葡萄园中采摘。同等价格,却只有老妇人生意最红火,原因是什么?因为她多给了顾客一个自由采摘的机会,因为采摘中有快乐,采摘中有满足,采摘叫人乐此不疲,采摘还唤起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同理,类似采摘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是欢乐的学习。
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严密、教学过程的流畅,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更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教学价值。教者摒弃了“唯一定论的求同”教法,充分相信学生有自读自悟的能力,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给了学生,充分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品味、去理解、去感受。整篇课文老师只提了“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一问题,这个问题问到了学生的情感上,把学生的内心感受全部引发出来。这个问题的空间很大,学生完全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有的学生感到酸,有的学生感到苦,有的学生感到很无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感受。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予启发或点拨。这种学习无疑是让学生自己走进“葡萄园”进行采摘。这样的学习,学生没有了创造空间的狭小、局促和压抑,远离了“戴着镣铐跳舞”的木讷、呆滞和无奈。整堂课,学生自主阅读兴致高,个性化阅读程度深,学生彼此在对方的个性化解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补充自己的见解,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认识趋于全面、细致和深刻,也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造性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进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因此,我们教师要把真正的学习、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葡萄园”,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一课《地球在哭泣》。本课教材由“人口太多了”和“环境太差了”两部分组成,用5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地球以它博大的胸怀和无偿的赐予,养育了我们人类。但是近几百年来,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地球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困扰着世界,困扰着人类。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他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教育、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环境太差了”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三个教学板块,用时3课时。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地球已经在环境问题上向我们提出“严重警告”。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小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保护好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课前让学生通过搜集和调查,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造成地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形成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
二、教学理念实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地球在哭泣”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大气环境问题,初步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3.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
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难点: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四、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和直观形象的图片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体会到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为与下文地球环境的污染形成感情的落差做铺垫。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课本中宇航员的感叹,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由“美丽”到“哭泣”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知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是地球哭泣的主要原因,初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活动三: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交流、展示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实,再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大气污染给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活动四: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
设计意图:此活动的设计,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做地球村的主人。
活动五:课外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策划付诸于行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净化大气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转化为一种内在社会动力,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教师没有就教学内容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查找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充实、拓展了学习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学生在查找、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进行着资料的筛选、整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课标》中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2.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课本上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集思广益、扩展容量、人人参与、有一些难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对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独立思考的问题,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不同学习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了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本节课中,教师将语文课本《只有一个地球》中对地球美丽外表的描写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对美丽家园的热爱之情,接着抓住文中宇航员的两句对比强烈的感叹,使学生感受到地球虽然美丽但是很脆弱,从而去探究脆弱背后隐藏的原因。语文课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精美的图画、宇航员深深的叹息,无不感染着学生去深思地球哭泣的原因,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笔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记学习笔记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实践活动,记学习笔记应该是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并促其个性发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记笔记,使学生乐于记笔记,记笔记成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园地。下面就如何记学习笔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方法灵活,内容上自主
记笔记应为我所需,为我所用,让学生想记什么就记什么,需要什么记什么。我在把记笔记的自还学生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逐步寻求、创造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几年的实践,学生自主记笔记的内容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记在模糊处。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心中的困惑,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的不解记下来以防遗忘,以便去收集资料,去观察研究,去请教别人。如在学习《狱中联欢》一课,课堂上一名学生提出预习时记下的疑点:“‘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当时的条件那么差,监狱里的革命者是用什么工具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是革命者用牙齿磨的;有的说是在地上磨的:有的说自己看过《红岩》,大概是革命者拔下牢门上的铁钉刻的……从疑点入手,进而从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体会到了革命者的心灵手巧,情深志坚。
2、记在思考处。把思考过程记下来,既为学习留下痕迹,便于反馈,又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课堂上,学生思考时作一些笔记,既不会干扰其他同学的思考,又避免了因其他同学的答问而产生思维定势。如学习《跳水》一课,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边作笔记,我在学生交流时,发现了下列二则笔记:
从生动活泼的笔记中可看出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事物间的联系,老师还要作什么繁琐的分析讲解呢?当然,学生思考过程中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反馈后老师应精心点拨指导,抓住共性问题全班研讨。
3、记在创新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老师教学得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常常迸发出灵感,这些智慧火花稍纵即逝,记下来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科学课、社会课和我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并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创意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记下的笔记五彩纷呈:有的设计了新型垃圾箱,能自动吸尘,还能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垃圾入箱;有的设计了能爬坡的植树机;还有的设计了能源转换站,通过装置把太阳能转换成其他能源来充分利用。虽然只是“纸上练兵”,但创意可贵。
4、记在所得处。教材中的精彩片断,生活中的警句名言,课外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学生都能根据的需要摘记下来。以赏析、背诵提高审美情趣。游览名胜,踏迹乡间城街见到的美丽景观,朴素的民风民俗亦为笔记增色。从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湖北教育网台等处获得的信息资料,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作些读书笔记。
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的笔记多姿多彩:有的协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接示中心;有的介绍了课外收集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有的则写了读文后的感受,对小女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自己珍惜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的愿望。
5、记在错误处。(1)记作业、测试中的错题。错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错,进行反思后重新订正,吃一堑长一智。(2)记学习生活中的错误观点,错误行为,怎么会错的,有什么后果,自己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得到哪些启示。(3)记别人出过的失误,自己引以为戒,逐步辨是非、明事理,学会自我完善。
二、不拘一格,形式上自创
学习笔记主要是给学生自己看的,只要他自己看得懂,用的上就行,所以运用什么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纵观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写写画画。用文字记基础知识,写下自己的思想。也有学生爱画上几笔,如学习《林海》一文,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温柔”与“孤峰突起”两句的意思。
2、摘摘抄抄。摘抄精彩语段、课外收集的资料。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有的摘抄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来呼唤人们爱护我们的家园;有的摘抄了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资料来说明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的摘抄了《环境保护法》的部分内容;有的摘抄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感人事迹。
3、剪剪贴贴。优秀作文、彩色画片、语文课外知识类资料是学生剪贴的最多的。如六年级学习春联之后,学生除了摘抄生活中见到的春联外,有的还剪贴了解缙儿时对对子的趣联,“除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课上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小学生好奇爱美,常贴一些彩画在笔记本上,如学生贴水浒英雄像、《西游记》画片、三国人物画片等,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时,学生翻出大量精美生动的画片,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通过剪贴也使他们的笔记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内容 实践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它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它被确定为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呢?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它的落脚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效率,必须把握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一、立足文本拓宽内容,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向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必须遵循语文综合首先姓“语”这一原则,要考虑到它的学科性,必须服务于语文课程的总要求: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说,在确定主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自身特点出发。如:儿童诗歌、童话、故事、寓言等体裁的选编;形象、直观、感性色彩强的题材的出现;常识性、文学性、功能性的课文的编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内容的沟通和拓展呢?
(一)从学科联系中寻找。
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可以通达各个学科。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各学科,在学科联系中确定主题。如,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教师确立了“我爱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按学科性质老师分别承担不同任务。音乐老师教大家唱歌颂春天的曲子《春天在哪里》、美术老师带大家观察校园画春景、自然老师给大家解释春天的自然现象,综合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说春天、画春天、唱春天、颂春天,在孩子们的眼中春天是多么美好。
(二)在生活体验中寻找。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为,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家庭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经验资源,要帮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如,学习《皮球浮上来了》一课,让学生回去和父母一起探究皮球浮上来的原因。同样也可以探究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家庭垃圾为何这么多?通过观察、交流,写出报告,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并发展创造新生活、表达新生活的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寻找。
社会是个大舞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创设语文学习的实践环境。如:围绕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调查人类是怎样破坏生态平衡的,从而明白地球的珍贵和保护地球生态的紧迫性。同学们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
二、注重实践,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应用语文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从实践主体来看,学生是实践的主人。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要通过设计、组织、建议、指导、鼓励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走进学习与运用语文的天地,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例如,上《学做主持人》一课时,我先在课堂内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各主持人的风格,然后当场设计了一个主题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我让学生自己筹划、撰稿,学生先在小组说,再每组选一位当主持,教师则与学生一起评议。
(二)从实践方式来看,学习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认真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习惯和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综合性学习强调自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力求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如,五年级的活动《小小新闻会》,在本次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使交互式和开放式的动态学习方式有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上课前期的搜集新闻――向社会学,向他人学;课前的准备――同学互学,综合运用了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相互争辩等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从实践手段来看,是多途径、多渠道的。
从实践的手段来看,可让学生走进现实进行考察、调查、访问,亲手操作;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生活、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如,苏教版《恐龙》一文中,课前让学生上网搜索恐龙的种类与特点,了解到恐龙的种类繁多和姿态各异;然后又让学生走进中华恐龙园去了解恐龙的卵生这一生理知识;最后让学生自己探究恐龙为什么灭绝这一科学奥秘。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上图书馆等实践活动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评价,享受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必须重视过程的评价赏识,这是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一)在评价主体上“单一化”、“单向化”转向“多元化”、“互动化”。
新的语文课程评价要求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同时要增加评价的民主性,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二)在评价方式上,要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综合评定”。
单一的“量化评定” 方式不能反映综合性学习的性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因此,我们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参与态度、合作情况、个性表现、活动成果等方面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同时书面评价必须与口头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总结,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分享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了学科的边缘,学生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深信他们的语文素养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我们要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时,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
1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为什么那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
3一桶水那么重,妈妈拎着都很重,儿子怎拎得动?
4“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老师发现第1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教科书上的“学习伙伴”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建议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教师原来没有准备的,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尽管儿子也拎不动,但能帮妈妈拎一段路也是好的,可以减轻妈妈的劳累。在课结束前回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已经解决,学生感到满意,也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年级《操场上》一课,有“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6个词语。教师要求学生在小小组里把它们分成两类。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发现学生有三种分法。学生的理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是用球的活动,右边是不用球的活动;第二种分法,左边是两个字的,右边是三个字的;第三种分法,左边是用手的活动,右边是用脚的活动。教师肯定了三种分法都有道理,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研究第三种分法,从中感悟表示用手动作的字用“提手旁”,表示用脚动作的字用“足字旁”。这种教法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手的,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脚的;有的词语是两个字的,有的词语是三个字的――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认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三)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个小生命。”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的事,非常感动,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四)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
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我们自己在读书、查找资料时,有时需要的东西一时没有找到,却旁观涉猎,得到了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为生成而预设“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像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一些特征:
1从机械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悟出些什么?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不长,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课堂里有时间多,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做做练习、看看课外书,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