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规划

校园文化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规划

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第1篇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就是扶正压邪

(一)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引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规范作用。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如校庆)、典礼、仪式等,以学生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三)筛选作用。校园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势,对一切外来信息、社会影响有筛选的作用。这种筛选作用源于校园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四) 凝聚作用。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青年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五)塑造作用。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浸染着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极为重要的。高尚的文化生活,必须是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的追求也有时代的气息。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把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勤俭节约、勤奋苦读、集体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学术气氛。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教师作用是关键。

(二)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等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是促进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三)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四、校园文化的宗旨与任务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即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或根本理念

(一)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

(二)坚持“四育人”的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三)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出重点,反映学校有传统、有特色的优良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即一个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创造良好的自然的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

六、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调动广大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

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第2篇

三 社 小 学

2019年03月

三社小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管理切实维护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维护校园稳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育人环境,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努力创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具有特色的高品位校园。

二、总体目标:  

围绕“创文明校园,建和谐育人环境”这一目标积极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建立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工作机制,切实维护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落实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积极倡导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校园文明程度,提高管理水平,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努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领导小组

组  长:李晓妮

副组长:麻锦丽   马艳君

组  员: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文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使创建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工作职责:

李晓妮  负责全面工作

马艳君  主抓校园文明和道德实践工作

主抓校园卫生安全和德育工作

麻锦丽  负责校园卫生工作  师德师风

四、工作步骤

根据我校目前实际情况,此项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调查和排摸师生安全和校园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主要任务,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和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人;建立突发事件处理预警预案体系;建立校园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及其他相关制度;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和任务,做到人人皆知,人人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争创文明校园。

第二阶段:创建实施。文明校园检查验收标准自查、检查、集中综合整治,继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争创文明校园。主要工作有:完善各项方案,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

五、主要内容

(一)、校园文化建设

(1)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载体树立学校总体形象,在师生中宣传倡导教风、学风,规范学校性质、特色、总体情况的表述。在学校大门及其他重要场所设置醒目,使之深入人心。

(2)加强学校宣传文化设施和对外窗口建设和管理;规范校园内宣传横幅和展板的管理。

(3)坚持开展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坚持正确引导、健康向上、文明高雅、寓教于乐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坚持开展各种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校容校貌建设,不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培育和维护现有的绿色资源,努力加强学校建筑和文化设施建设,使之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学校特色和风貌的重要载体。

(2)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安全责任制;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和重大活动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对于大型文体活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环境。

(3)加强校园重点部位建设,完善有关的管理、使用制度。

(4)建立健全学生食堂管理制度,做好学生食堂建设与管理。

六、工作要求

1、思想重视,注重实效。树立育人为本的观点和注重实效的观念,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并与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活动实效,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2、条块整合,形成合力。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考核、评比工作;定期沟通,加强配合,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3、规划引领,建全机制。根据学校的特点,制订规划;建立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认真调查、排除可能影响师生安全和校园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工作日程和工作职责,做到工作层面上抓落实。

4、增加投入,构建体系。要以增强物质装备为抓手加大投入,除保证各项原有投资渠道的经费投入以外,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其他必要的经费给予专项拨款。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内、外有机结合。要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切实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七、加大督促力度,定期检查评比。我校对文明指标定期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责任人见面并与学期绩效挂钩,以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做好文明工作的积极性,使我校的文明工作呈现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使我校安全文明校园的评比。

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归属感

我国民办高校自兴办以来,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对于有着丰富历史积淀的高等院校,他们能够很快做出反应,因为“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科研成果、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1]这些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实际上也就是那些历史悠久大学所特有的文化,凭着这些丰文化积淀,他们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不良现象能很快做出反应,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历史较短,在文化建设中存在先天畸形后天营养不良的现象,导致他们反应迟缓,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民办高校师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和增强。 

一、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校全体师生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人生目标等为主导,集高校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工作为表现形式。[2]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活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3]

一般情况下,高校师生对本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从心理和思想上能够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一致,在行为上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强烈的认同感能够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之源,有了它校园文化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在高校当中,师生是学校生活正常开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们与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归属感会促使师生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现状与分析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己对大学理念的理解,以及为实现这个理念的一贯做法而形成的大学成员自愿遵循的共同规范。[4]这种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柱和核心,由于这种精神的缺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往往缺乏明显的特色,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找到着力点和落脚点, 也使得民办高校自上而下不能形成对本校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民办高校管理者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强。

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不可能放弃对利润的追逐。他们往往更多的关注专业的设置和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因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而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则不以为然或者是在不经意中将其忽略掉,这些思想表现在文化建设方面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意识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第二,民办高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淡薄。

主要表现为,在心理认同上,不愿主动接纳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不能与学校的主流思想有效结合, 不认同也不接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工作;这些不认同导致了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行为上的不认同, 使得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动力不足,这样校园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

而民办高校师生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归属感。主要是因为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对师生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导致很多老师认为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学校都会像企业对待职工那样对待自己,无法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也无法体会到身为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就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也有着与老师类似的看法,他们很少会把自己与学校看做一个整体,认为与学校之间就是普通的消费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交纳学费只是为了学习知识,其他的事情都是学校的事情而跟自身无关。

三、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针对以上现象,要解决问题,增强民办高校师生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校园文化特色。办学者应从思想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寻求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本校特色,同时加大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高校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硬件文化如景观文化、建筑文化、标志文化等,也包括软件文化如思想观念、道德追求、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就包括对这些方面的认同和评价。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原动力充足。由于有了思想和行为的高度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师生也就能够形成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

第二,规范校园管理,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学校领导定期到广大教师中间走访,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对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师待遇;还可以就学校发展规划征集教师意见;同时让老师了解学校的现实状况及发展计划,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等。以上这些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主人翁地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校园建设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

第三,对学生加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生入学以后就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校办学的原则是培育人才而非为了利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现实状况,如学费的安排与使用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等等。通过以上努力,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四,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学校可以加大投入,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鼓励科 研,开展教学互评活动,对不称职的教师及时调岗等,这样可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参观、访问等。同时发展校园网络,兴办学校网络论坛。可以尝试让部分学生担任校园网的管理员,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板块。定期举办校园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戏曲大赛等,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学生也可以亲身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在陶冶情操,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办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束语

总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增强需要民办高校自上而下共同努力,它需要所有的参与者共同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仍需指出的是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从整体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今后仍需坚持不懈以提高各个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从各个方面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增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为安徽省高校思政处思政研究会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86

[2]郑建敏浅谈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文化论坛,2011,02

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第4篇

我一进桂花园,便看见一颗高大挺拔的树上点缀这金灿灿的桂花,走进一瞧,看见一朵朵小小的桂花挤在一起,像一串串金色的葡萄,有的桂花挤成一团在跳舞,有的桂花聚在一起,正在说悄悄话,还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藏在碧绿的叶子后面。

我找了一张石凳坐了下来,打开书,津津有味的品味着书。突然一阵风拂过,一朵朵桂花变成了一只只小蝴蝶飘落下来,落在了我的书中,我的书上也残留这一丝丝甜蜜的香气,芬芳扑鼻。每当我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打开那本书,问问桂花的香气,心情立刻就舒畅了!

校园里的桂花品种丰富,有金灿灿的金桂,有又银又白的银桂,有红彤彤的丹桂,还有不能形容的四季桂。我最喜欢金桂和银桂,寓意着:多福、多财。真是美得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校园文化规划范文第5篇

九月刚至,学校里的桂花树渐渐开花了。有一次下课,我们的语文老师林老师叫我们去观察桂花树。

我们来到了操场上,远远看去桂花树就像穿着绿色衣服的士兵,守卫着学校。走进桂花树,那枝干真粗,有300毫升的饮料瓶那么大,走近一摸,桂花树的皮肤,像老人长满老茧的双手。桂花树长得枝繁叶茂,杆上长出了细枝,细枝上又长出枝丫,枝丫上再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叶子。一阵微风吹过,叶子荡起波纹,好看的很。

人们常说:“八月丹桂满枝黄”,远远望去,整个校园,满眼都是黄色。走进一看,桂花有四片花瓣。

有三根像蚂蚁触角的花蕊,没有开的花骨朵,只有米粒般大小。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脸,有的像调皮的小男孩,跑去外面去玩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还有的正在酣睡。在树下闻到的是一种浓浓的香气。还能在十里外面都能闻到香气,所以人们常说:八月桂花,十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