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职称论文

审计职称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职称论文

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政府在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明确各项收入支出是否合理,从而审计费用。

1.1做好审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全面调查待审计的项目,搜集整理并分析归纳有关工程造价的各项资料、信息,比如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设计、施工、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监理签证资料,以及材料设备采购清单、各种报价单等。同时,熟悉并核对所有设计,施工和竣工图纸,进行清点。

1.2工程费用

1.2.1人工费。

在各类工程费用中,人工费是频繁变动的一类费用。为了控制人工费用的比例,笔者将通过本文具体分析实际结算人工费和预算取定的人工费之间的偏差。比如某高架桥工程,涉及140片后张法,40米T形梁的人工费的审计。实际结算的人工工日工资单价比预算定额取定的单价要高,但同时实际施工的工日总数相应缩减,据此计算出人工费预算为9000元/片,共计126万元。实际费用仅为112万元,比预算费用减少了14万元。相比之下,实际支出并未超支,表明施工单位的实际费用控制比较合理。

1.2.2材料费。

材料费主要观察工程材料用量总数,材料使用量情况,对比预算用量和预算费用。在某一处中桥施工中,预算钢筋用量为218.35吨,同时预算考虑2.5%的损耗,实际钢筋用量223.37吨,超出预算5.02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并未发现材料浪费以及非正常使用的情况,同时损耗也在正常范围之内。由于清单中包含了损耗,因此必须将所统计的钢筋总量中撇除超预算的部分。钢筋部分一律参考施工图纸计入工程量,切记重复多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预算多采用定额单价,且钢筋作为主材定额中属于未定价材料,且钢筋市场价波动较大,因此必须掌握材料市场价格信息,严格控制材料单价,并根据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准确核实材料价差,并分析其合理性。

1.2.3机械费。

机械费是施工所用各种机械、设备所消耗的机械台班数,台班费用。以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为例,乙方外租摊铺和运输机械,此项机械费应先根据预算,分解沥青混凝土摊铺和运输机械,考虑施工损耗和机械降效,核算每单位混合料的机械费,从而审核此项机械费是否合理。

1.2.4管理费。

管理费,就是将实际费用以工程项目、部门、预算费用等标准进行归类汇总,然后与目标费用对比分析,针对超预算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明确相关责任部门,避免浪费工程成本。

1.2.5设计变更费用。

审计之前,收集并核对变更联系单是否俱全,是否有相关负责人员签字,是否有先施工后补签的现象,同时确保设计变更的工程量的真实性,查看变更签字时间是否与施工时间一致,对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进行严格区分。现行管理规范中提及,这两项变更均属预备费,不同的是,设计变更联系单必须由设计单位统一开据,工程签证则由现场施工人员出具。

1.2.6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设计文件审查费,研究实验费,交竣工验收试验检测费,联合试运转费,生产人员培训费,前期工作费,占地拆迁费等费用以规定的计价程序与相应费率按规范计算,结果与国家标准对比确定各自费用是否合理。

2费用审核重点

2.1工程量的审核

要求按照定额标准全面复核已统计的工程量,明确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排查是否有重复计算的工程量。

2.2单价套用审核

合同中已规定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按合同价执行;合同中没有规定清单外工程量,按类似综合单价执行;合同中没有规定同时没有类似工程量综合单价的,按照现行国家及各省市,部委的规定,双方约定价格执行。

3结语

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1.1确定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受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具体因素的影响,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也不是唯一的。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对于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土钉墙、原状土放坡等多种类型,实际工作中也会有上述多种型式的组合的情况出现。地下连续墙优点较多,具有挡土、防水抗渗及承重三种功能,能够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施工,现已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地下铁道、泵站、电站,以及水坝防渗等地下工程。地下连续墙具有的优点包括:(1)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2)具有在建筑物密集区域和复杂施工条件下施工的能力,对周边建筑及环境影响微弱。(3)刚度大,侧压力承受力强,耐变形能力强,基坑开挖后引发的地面沉降不明显,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很小。(4)施工时产生的噪声较小,对于市中心等噪声要求高的地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5)防渗性好。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接头构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性能。对于基坑外地下水位没有要求,特殊情况除外。(6)可以使用逆作法施工。

1.2支护桩施工支护桩是基坑支护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承载外力,支撑整个支护结构。要实现支护系统的安全保障功能,必须保证支护桩的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支护桩分为人工挖孔桩和钢筋混凝土护臂两个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要采用吊桶的方法进行灌注桩桩孔挖掘施工,并严格控制钢筋笼安装、混凝土灌注和成孔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上述环节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支护结构的整体支护能力,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确保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1.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指的是将建筑的基坑开挖出来,创造地面以下施工空间的过程。在这个工序中,除了开挖土方外,还包含将挖出的土方运离施工现场及清理施工现场于运输路线散落土方的内容,是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挖掘过程中,要防止挖掘对地下设施的损伤,如有挖到异物或地下管线等情况发生,要立即中止挖掘工作,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才能继续挖掘。

1.4排桩加环撑排桩是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具体施工中,排桩要与支护配合使用,从而实现房屋建筑深基坑的支护功能。施工时,先按照一定规则排布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和挖孔桩以及工字钢桩或H型钢桩,形成工程基础,然后再进行地下层级的施工,最终形成的支护结构为圆形结构,可以有效保障整个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1.5基坑支护监测安全性是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安全监测工作。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施工队伍能够充分掌握支护施工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步骤。结构的完整性、强度、变形及位移情况等是监测工作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从基坑开发之日起,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测,监测周期一般为2至3天。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予以解决,同时提高监测频率,需要的情况下要监测频率调整为每天一次,以保证基坑施工始终处于控制之中。

1.6环撑的拆除及换撑环撑的施工要紧跟地下墙体施工进行,即先进行墙体施工,再进行上一层的环撑拆除施工。环撑拆除前要完成换撑工程。要严格遵循环撑施工工艺,换撑强度合格后方能进行环撑的拆除工作。在环撑拆除的过程及换撑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排除环撑拆除和换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

1.7当支护载荷较大时,可以使用地下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或沉箱基础。

2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深基坑施工在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标准很高,从而给施工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施工细节予以严格管控,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由专人检查,未能达到技术要求的一律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单位要成立项目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管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事宜,保障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保证施工进度符合工期。

2.2深基坑周围的防水与止水处理由于深基坑深入地面以下,其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受地下水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施工要选择在当地旱季进行,以防治降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此外,在地下水量丰富的地区,要做好施工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施工前期的调研资料制定符合施工实际条件、切实可行的防水、排水方案。

3结束语

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如果说写论文是评职称人员的第一个困难,那么就是第二个困难,如何选择期刊、如何投稿如两大难题。职称论文可以自己亲历发表,也可以找服务网投稿。本文就职称论文自己发表和表的区别问题进行一定的剖析。

职称论文自己发表:

从选择期刊到期刊投稿,都需要亲力亲为,需要作者注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见作者向编辑吐槽自己的论文投稿之后被拒稿好多次,向期刊投稿之后稿件审核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回复,论文大修或小修之后会录用吗,修改之后又被拒稿了,投稿投的心累,蓝瘦,香菇!

不过也有很多作者是成功投稿、审稿、录用的,也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确幸。

职称表:

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1.1岩土工程条件

一般情况下,要详细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地质土层的分布,以及水文方面等多方面不同资料,同时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条件进行研究,做好科学合理的核算,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按照不同形式的原则,做好预备方案的评估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系统化。

1.2环境分析

基坑施工的设计不单单需要全面的核查施工现场的相关指标参数,同时还应该对周边环境的指标参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常影响施工环境主要因素涵盖了以下方面的内容:观察施工现场建筑物的分布情况,测量建筑物到施工现场的距离,同时对建筑物周边的土质情况进行测量;强化同电力、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充分联系,仔细检查施工现场有没有出现电缆、管道等,假如存在,必须进行迅速的迁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械施工引发的基础设施破坏的情况。

1.3勘察工作的布置

一般对于软质岩石的基坑施工不可以根据之前的标准进行设计,实践中的勘察深度应该全面考虑建筑物的载重,土质以及其他方面的指标参数进行搜集,并且做好对应的评估认定。一般情况下,勘察的深度必须要超过施工开采的深度。假如施工现场周边的施工条件非常狭窄的话,那么就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譬如对建筑原材料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妥性。

2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以及岩土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建筑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所牵涉的范围面非常广,当前随着建筑工程中基坑深度的愈来愈深,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和缺陷:首先是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实际操作同实际施工设计存在较大的区别。譬如深基坑施工中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渗量很难符合预期施工设计的目标。如果水泥渗量太少的话,可以会使得水泥土的支护强度减少,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偷工减料的问题,为了降低深基坑支护变形情况的发生概率,因此深基坑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挖土程序有非常苛刻的标准,然而在实践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缩短工期,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没有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开挖,结果给之后深基坑支护变形现象埋下隐患;其次边坡修理没有符合相关的标准,基坑周边土坡修理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坑支护施工的整体质量。假如没有充分的做好边坡的修理工作,那么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基坑的深度就很难实现科学准确的测量,这样不断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会延长工程的工期;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注浆没有做到位,土钉无法实现满足预期设计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使用的土钉以及锚杆的钻孔直径都维持在100~150cm的范围,而钻孔的孔深范围也维持在5~25m范围内。因为钻孔所经过的土层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必须要严格的分析土质的特点,防止因为残渣堆积影响之后的注浆程序。

2.2工程建设中岩石勘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岩石勘察技术主要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和缺陷:首先岩石勘察机制的综合运用效果不显著,岩石勘察以及设计内容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地形地貌,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信息的搜集,归纳等等相关内容。另外由于岩石勘察人员对于全新的勘察技术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实践能力不足,使得岩石勘察机制的使用效果不显著;其次岩石勘察中信息技术以及专业软件的使用不充分,这大致表现在软件功能简单化,很难实现岩石勘察搜集数据的科学化整理和分析;最后岩石勘察中确定的看勘察点位置不科学,更改建设工程的勘察方案,就很难对建设工程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认识,这些都会对岩石的基本性质,鉴定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

3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以及岩土勘察技术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3.1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从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具体问题来看,可以对上述的问题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首先改变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理念,从我国多年的深基坑支护实践经验来分析,当前在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面还没有构成系统的标准,很多工程都是按照自身施工人员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施工操作,所以深基坑工程施工设计必须要消除之前传统的“结构载荷法”,全面的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逐步的构建起以施工监测为核心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机制;其次是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实时检测控制,这也是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基坑施工之前,有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要非常了解和熟悉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同时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任意的更改错杆的位置,长度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数据。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以此来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3.2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勘察技术的方法

针对于岩土勘察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就必须要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系统分析,把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指标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合,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勘察设计工作的整体化;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机器设备可以为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化勘察技术平台的建立会成为将来勘察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方法和目标。

4结束语

审计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掌握者,对其身份的认定将能实现民族记忆、民族优秀文化的延续与传播。不同历史时期带来的发展环境亦不相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发生着变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的加快,因保护理念的失误常常造成严重的保护性破坏,另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护环节较为薄弱。各级政府或者其他保护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常取代真正的传承人进行传承内容上的变换,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严重的外部损坏。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极其必要,同时也需促使各级政府和保护团体认识到传承人的意义,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原因

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经济,在文化建设方面较为缓慢,并且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制度的一部分。因国家及民众淡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相关保护制度的不健全,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遭遇困难的生活处境。就目前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力量薄弱,不能很好的延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例如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不具备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收取学徒时不能有较强的吸引力;传统的中医类技艺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西医的盛行,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新的一代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只关注外面的世界,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虽有保存并延续的构想,但因各种阻碍将放弃实现的机会,转而寻求外面的生活;或者对原有生活方式产生怀疑、厌恶的情绪,放弃追求传统技艺的延续与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巨大压力。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真正认定之后将会给其一定的补助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的发展。

二、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标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时需依据相应的流程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符合传承人认定标准的代表性人物评定,最终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确认核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调查内容较为宽泛,

国家政策法规并未明确认定标准,因而各级地方法规应针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传承人调查、认定项目与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有效应用。例如云南省地方法规确定调查对象后,首先调查其个人基本资料,例如姓名、艺名、性别、地址、职业、信仰、受教育情况等;再调查其所传承的项目、技艺以及当地地方文化的关系,该项目在文化社区、行业中的地位;或其所保存的实物具体情况,搜集传承人的相关作品,以及所传承的项目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并将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借助调查结果对传承人有整体的认识。

而在传承人方面则需配合相关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个人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在对其进行身份认定时无法形成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损失。因而各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传承人身份认定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认定标准,弥补规章制度的缺陷进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制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人亦需自觉上政府及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或者推荐,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政策。在对传承人身份认定之后还需将之公布于众,以便社会公众对其监督并检验传承人身份。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及社会各层的认可与接受,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会刺激相关感兴趣的人士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政策,这在国家文化战略领域是一种创举。传承二字在之前社会存在中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各大词语工具书中亦未找到,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给出传授与继承的解释,体现出传承、传承人等词语属于新兴词,但并不代表传承人也为新兴事物。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力量,极大的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能增强传承人以及社会各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以及传承人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程中的关键在于人,对其实施的保护政策离不开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承人的生活状况,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以及传承环境,以便其能真实反映民间艺术的活态特性,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目的。(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安平,龙冠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探究[J].知识产权,2010,05:34-38.

[2] 李昕.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2:230.

[3] 普文芳,魏美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J].学术探索,2014,04: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