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贷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央行的《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中,有3.3万亿元源自中小企业,同比增长22.4%。其中,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7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中型企业高11.5个百分点,比大型企业高16个百分点。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抢滩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促使其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它们所看中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贷款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对高利率贷款的认可,更有预期中的政策扶持所带来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改善。
中小企业贷款有利可图
首先,中小企业贷款发展空间巨大。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为社会提供了75%的城市就业,创造了全国60%的GDP,贡献了50%的国家税收,但该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尽管增长势头喜人,但《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银行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仅为41.5%。中国有4000万户中小型企业,资金缺口庞大,每户50万元的融资需求计算,中小企业市场有20万亿元的融资需求,当前实际得到满足的信贷供给不超过1万亿元,未来5年内银行还将处于挑选客户的阶段。
其次,出于对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差的担心,银行长久以来一直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弱,为了获得贷款,可以接受高利率贷款。以浦发银行为例,60%以上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在20%左右。而面对中小企业的民生银行“商贷通”业务,2010年增量利率上浮30%,太原分行利率上浮51%。2010年,随着“商贷通”贷款利率的提高以及业务的爆炸式增长,民生银行的净息差大大提高,连续三个季度排在上市银行首位。
最后,市场各方均对中小企业贷款持一定的政策扶持预期,也导致了各银行集体抢滩中小企业银行业务。相关人士预计,银监会未来的风险权重调整会基本参照《巴塞尔协议II》的相关规定。通过降低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以得到小幅提升。
业务创新各有侧重
基于上述原因,许多银行开始克服中小企业风险高和数量多而带来的高成本等缺陷,大力发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通过不同的方式规避风险,并寄希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除了贷款以外的增值业务,如上市融资等。不管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以各种创新模式抢滩中小企业贷款(附表)。
建设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网络经济的E贷通、E单通和E保通等贷款扶持业务。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联贷联保业务:3家(含)以上借款人,通过网络自愿共同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授信额度,向建设银行联合申请贷款,由建设银行确定联合体授信总额度及各成员额度,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而且中小企业只需要由阿里巴巴诚信通客户组建联保体,以联保体成员之间互相担保为依据申请贷款,就不需要提供抵、质押或担保。
通过这一方式,建行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潜在风险,同时可以通过一个原有客户成功拓展数个新客户,放射性地扩大贷款目标。截至2010年中,建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3976.3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5.1%,在公司类贷款中占比达37.0%。到2010年三季度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5125亿元,其中对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6817亿元,新增小企业贷款1300多亿元,占银行当期全部新增贷款总额的近30%。通过提升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明显提升(图1)。
兴业银行则推出“芝麻开花”中小企业成长上市计划,以中小企业成长上市为主线,根据其在初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使用投资银行这一金融服务工具,横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现金管理等多个领域,定位于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相适应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同时,通过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流程、客户集群类别、合作扶持渠道的研究,打造了IPO综合服务、集合债务融资服务、工业园区金融服务、担保合作服务等九个金融服务专案,为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上市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截止到2010年三季度,兴业银行国标小企业贷款余额3564亿元,同比增长32.5%,占整体公司贷款的58.8%。
除了业务上的创新,银行也以配套的组织构架支撑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成长。以小企业金融服务比较发达的江苏为例,辖内较具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模式有三种:一是专营中心(分中心)模式,这是大多数银行机构采用的模式;二是信贷工厂模式,目前,建行、中行已用该模式在所辖全部二级分行建立了一级部制的小企业专营机构;三是离行式经营模式,如招行设立在苏州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截至2010年6月末,江苏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国有、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设有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584家,其中总行级机构设有13 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0家),一级分行设有42家,二级分行、支行(含小企业信贷分中心、特色支行、钻石团队等)有360家,营销人员5000人以上。
民生模式 : 有限资源倾斜
在中小企业贷款上具有先发优势的民生银行,尽管受制于资本充足率,信贷增长相对偏慢,2010年三季度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4%,慢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其仍然坚持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商贷通”倾斜,2010年三季度新增贷款中有87%投向了“商贷通”,较上半年的59%进一步提高(图2、3)。中小企业贷款不仅已经成为了民生银行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且在行业内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与其他迅速跟进、推出类似“商贷通”产品的银行相比,这种优势更得益于体制上的保证,通过理顺事业部与分行之间的利益关系,大企业贷款收归各大事业部,既有利于总行控制风险,又能避免出现分行缺乏做中小企业贷款动力的情况,让分行全身心投入到“商贷通”的发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中小企业业务。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9年怀柔区金融办联合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和北京市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针对郊区县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症结问题,在全市首家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贷款计划一“中小发展・雁栖怀柔”,为怀柔区内中小企业提供“一揽予”和“一站式”的融资服务,首批4100万集合信托贷款在北京一帆清洁用品有限公司、北京鹅和鸭农庄有限公司和北京哈威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成功发放。
在北京郊区县,企业规模小、可抵质押资产少,信用评级较低的现象尤为突出,使得郊区县中小企业相比城区更难获得银行等传统融资机构的青睐;另外,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由于郊区县银行机构多为分支机构,规模较小,审贷权力有限,产品种类不丰富,长期以来,郊区县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难有作为。因此,此次怀柔在传统企业融资架构体制之外,率先于全市设计的专门针对郊区县中小企业的信托贷款方案,也被业界称为北京市在推出以成立银行专营机构、建设村镇银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和发行公司集合债券等多种方式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组合金融”手段之后,支持郊区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融资模式创新。
从第一期集合信托贷款发放取得的效果看,集合信托贷款方案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的作用是有效的,它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充分发挥了政府、担保机构、信托机构各自的优势,不仅在融资模式上取得了创新,更在融资思路上取得了突破。因此,总结集合信托贷款试点的经验,继续在全区甚至全市郊区县推广该模式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建立起集合信托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解决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新有效模式。
集合信托贷款方案的运作模式是由地方政府,担保机构、信托公司和贷款企业共同合作完成。地方政府负责对企业的初选和推荐工作,在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将地区优质的企业推荐给担保机构和信托机构。担保机构是集合信托的核心机构,其主要负责对政府推荐入库的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和发展潜力的审核,并将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组成项目包,再根据信托机构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协议对项目包内企业进行统一担保。在担保机构对入包企业进行统一担保后,信托机构就会将项目包内企业面向社会进行资金的专项募集,在募得资金后,信托机构就对项目包内企业进行统一放贷。
这种“集合组织、同步发行、统一担保”的融资模式,之所以能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是由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一揽子解决担保问题、审贷效率较高等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此种模式相比传统的企业融资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融资企业的规模不受限制。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主要放贷机构对于申请贷款企业的规模均有限制,很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较好成长前景,但因规模难以达到银行标准被拒之门外。而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注重的是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产品赢利性等方面指标,只要企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均可以成为集合信托的放贷对象。这使得企业申请贷款的门槛大大降低,只要符合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明确,财务指标清晰并具良好的成长性,均可以申请信托贷款。
其次,集合信托贷款方案能够一揽子解决申请企业的担保问题。“担保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瓶颈之一。以怀柔为例,区域担保环节薄弱甚至长期缺乏,致使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无法实现担保,尽管目前怀柔已有一家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的政府背景担保公司,但其业务方向主要是政府支持的农村和农业产业项目,受其资金规模和支持方向的限制,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很难发挥有效作用,且这种现状普遍存在于北京的其他郊区县。而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是区县政府与区外担保机构开展合作,区县企业的担保不会再受地域担保环节的制约,借助合作担保机构这一市级平台,可联合到更多担保机构统一向入库企业进行担保,这恰恰很好地解决了区县担保短板难题。
再者,该方案能够很好地解放中小企业的“抵质押”束缚。资产多、但有效抵质押物缺乏的现象在很多优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按照现行商业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企业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极为有限,抵押难也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长期无法逾越的主要障碍。由于集合信托贷款方案注重的是企业的赢利性和流动性等财务状况,企业可以采取如库存、订单、仓单、股权等多种形式进行抵押,甚至企业如果真正具有非常好的发展计划并得到担保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认可,仅仅依据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能得到资金支持也成为了可能,这种具有多种选择的抵押方式也是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又一创新实践。
解决信贷资金分配问题,是促进中小企业贷款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从银行角度来看,无论是人力资源占用还是期间费用消耗,中小企业贷款都远高于大企业或者大型项目贷款。只要大额信贷需求市场能够满足银行的利润要求,银行就不会将足够的资源投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向。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由于PPI的强劲增长和国际消费品市场萎缩,我国经济增速有放缓的趋势,但可以预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要仍维持经济正增长,其在大型企业的扩张及能源、矿产、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将会有极大的资金需求。如果这些资金需求仍然如目前这样基本由银行信贷资金来解决,可以肯定能够留给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空间仍将极为有限。因此,大力发展各类公开市场发行的企业债及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拓宽大型企业及各类大型项目建设的直接融资渠道,不仅对大型企业及各类建设项目有益,对中小企业融资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问题,需要创新性思维
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国内银行的一线业务人员普遍感到中小企业的贷款质量难以把握,特别是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尤其是各类加工制造及贸易类中小企业,受国内政策及国外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显得特别突出。由于对中小企业能否维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入缺乏信心,国内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方式选择上更青睐于担保、抵押贷款和贸易链融资,将贷款的偿还保证建立在高资质担保、固定资产、货权和大企业的应付帐款之上,而一般情况下担保公司的担保也要求贷款企业必须有能力提供足额的资产来进行反担保。因此可以说,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核心是建立在企业已形成的资产之上,实现的是企业整个业务流程的末端融资,因而无法对中小企业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第一时间占领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难以获得足够信贷资金支持的现状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除自身积累外,实现业务层次提升的三个主要融资方式是上市、风险投资及民间融资,但这三种方式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第一,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层次清晰,制度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过于苛刻,使得中小企业上市成了万人过独木桥的局面,无助于广大优质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渠道;第二,风险投资在中国目前的规模还极其有限,加之国内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缺乏资金供应等种种问题,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第三,由于民间借贷的方式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法律法规支持,隐含着较高的风险成本,大大增加了急需贷款以扩大经营规模的中小企业的成本负担,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以上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实现企业层次的提升,对于优质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融资需求,尚无有效途径加以充分满足。
对银行而言,研究如何控制中小企业用于扩大经营的贷款风险,进而实现对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前端融资,不但是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有益贡献,也是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突破。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小企业贷款的质量不仅和企业自身经营现状有关,更与环境因素的变化密不可分,因此需要银行对各类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有着准确的把握。这需要银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市场预测及政策分析等后台部门并建立专家顾问库,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宏观经济的运行动向。具备及时规避行业风险的预测能力是银行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重要前提。在贷款的具体操作中,银行需要改变目前依赖各类资产超额抵质押的贷款模式,设计对中小企业现金流进行预测和监测的有效机制。这就要求银行建立一套量化的中小企业风险评价体系。区别于简单的审贷打分系统,该体系除贷前评分还要包括整个贷款期间对企业现金流的监控。由于中小企业多处于业务上升期,规模扩张较快,银行必须尽可能实时关注企业现金流状况,定期对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进行量化的评判。当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市场变化等各种因素出现投入产出比恶化或企业将资金投入与主业无关的方向时,银行应该有足够的能力通过现金流监测发现的异常向企业发出警告和质询,进而在风险发生前收回贷款。对中小企业现金流进行预测和监测的能力是银行拓展自身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关键,也只有当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的依据,从各类资产超额抵质押转变为现金流预测和监测,而仅仅将抵质押和他人担保作为风险控制的辅助手段时,才有可能打开目前尚处空白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空间。
借助大型企业信用搭桥的中小企业贷款方式
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较高的自然淘汰率,没有足额抵质押担保的放款方式必然会导致部分银行的资产损失,产生风险成本。此外,对企业的现金流监控也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消耗及各项费用,银行需要综合计算这些成本并进行合理的资金定价。其中风险成本的确定需要建立违约概率测算模型,将有一个较长的数据收集期。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风险评价体系需要银行调整内部资源配置、明确各部门职能、完善相关制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在全面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银行可借助中小企业与大型集团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利用大型企业的信用搭桥建立一种批量、快速、低成本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其一,由银行向大型集团企业的财务公司提供专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每一笔具体贷款则由财务公司进行审查和发放,利率可由财务公司决定。财务公司向银行的提款与财务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放款应当一一对应,银行可根据财务公司的资信情况调整银行资金在对外放款中所占的比例,对外贷款的风险由财务公司全部承担。
其二,对于未设立财务公司或不愿承担表内业务风险的大型集团企业,可采用大企业担保方式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合作,操作模式参照担保公司担保模式:由银行向企业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额度,具体的贷款对象及担保费率由大型企业自行决定,银行仅监控每笔贷款的真实业务合作背景。考虑到或有负债对企业财务评价的影响,银行可根据大企业资信情况设定担保比例,即担保额度由全体被担保企业共享,一旦损失比例接近担保比例,即由承担担保责任的大型企业追加担保。
借用大型企业信用搭桥的贷款方式当然必须能够为大型企业带来利益。由于除低端加工制造业以外,多数中小企业面对的客户都是大型企业,而大型企业自身也具有建立长期稳定业务链的愿望,因此通常愿意扶植有潜力的中小服务商,并加强对其控制力度。除参股控股的资本控制方式外,采用委托贷款或财务公司贷款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植和控制也是大型企业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无论委托贷款还是财务公司贷款都需要依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而与银行的合作放大了企业可调动的资金量,同时贷款的点差或担保费收入还能够为企业贡献一部分额外的利润,对大型企业会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该种形式的贷款业务可以加强同大型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关系,当自身经营出现暂时性困难时也可获得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大型企业及时支持。对银行而言,该方式虽然可能降低部分贷款收益,但由于大型企业对作为业务合作方的中小企业了解深入,也具备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其现金流的能力,同时还承担了相应的贷款风险,节省了银行的监管及风险成本。和传统上利用贸易链的各类融资方式不同,借助大企业信用搭桥的中小企业贷款方式给予了大型企业选择扶植对象的主动权,鼓励了大型企业参与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也实现了对于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前端融资,是拓展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可行之道。
中小企业贷款缘何难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当前,中小企业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县域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但中小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一些部门在履行职能时,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使得一些中小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弱化。
管理不规范。受经营者自身素质、经济环境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自身实力较弱,有效资金不多,加之受文化素质影响,大多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中小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档次低,潜藏一定周期性的经营风险。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工艺水平、技术含量及设备落后,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难以吸引农村信用社的资金。
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差,法纪意识淡薄。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很大程度是建立在经营者个人素质的基础上。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金融、法律知识匮乏,个人素质较低,恶意逃废债务,影响了信用社对中小企业信贷营销。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真实。目前中小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信息虚假现象,难以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决策,从而无法对其开展信贷业务。
而对于农信社来说,受历史上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的影响,部分农村信用社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一种偏见。加之目前农信社的信贷激励机制不灵活,在选择贷款发放对象上对其有种恐惧心理。
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对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可行性、管理性、程序性仍在探索中,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特点制定评定信用等级,核定授信额度和创新合适的信贷品种等措施和办法。
四点建议破难关
第一,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小企业支持工作的重要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尤其是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列入农村信用社的重点支持对象。要充分认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宽经营理念,摆正市场定位,抢占市场份额,健全对中小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做强、做大,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企“双赢”。
第二,积极培育良好的信贷文化。根据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切实改进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创新金融产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办法。
首先,应当建立企业信息档案,推行贷款授信制度。县级联社专门设立公司业务部,实施公司业务集中管理,专门对中小企业独立实地调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档案,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其次,要因企制宜,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评级授信办法,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标准,坚持“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操作流程。如: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趋势,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对企业班子执行能力,法人代表的经营管理能力,信用记录,个人履历、道德品行等,建立专门的征信系统和纳入大户档案记录,实行动态管理。按规定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按照“综合授信、分级授权、流程透明、规范高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最后,要创新贷款品种,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政府、社会力量,建立中心企业信用联盟,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积极开展社团贷款业务,解决资本金制约瓶颈;对经营实力强的企业可以办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对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着力解决企业贷款难的实际问题。如山东省禹城市联社推出的中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信誉问题
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创业时间不长,缺乏历史信用记录,而且其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反映企业资金的具体信息。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1],而在简单的信贷业务中,银行批准、发放贷款,主要考虑的是发放出去的贷款能否按期收回,即企业是否会按期还本付息,履行诺言。判断企业能否履行还款义务的最好依据是过去的还款记录,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历史还款记录方面是空白的,从而使得银行及金融机构无证可考。加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滞后,金融机构在考察企业信用行动方面,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这也成为金融机构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原因。
2.抵押担保难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原因
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及私营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负债高,自身的固定资产很少,靠租赁取得的厂房、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等,不能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而且,中小企业多采用挂靠、合作经营方式,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明确[2],这也构成了抵押的障碍。
3.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3]。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4.中小企业贷款难宏观上的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诚信严重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门槛较高,并且还不够发达,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
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金融创新产品——网络联保贷款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约束,而申请贷款又很艰难的形势下,网络联保贷款应运而生。网络联保贷款是不需要任何抵押的贷款产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每个企业承担的还贷金额不仅仅是自己的贷款本息,还包括了联合体整体的贷款本息[4]。当联合体中有任意一家企业无法归还贷款,联合体其他企业需要共同替其偿还所有贷款本息。如联合体中A、B、C各获得贷款100万,则每个人承担的贷款责任都是300万。如果A到期无法归还贷款100万,则需要B、C企业的企业法人共同替A归还其100万贷款及利息。
1.网络联保贷款存在的基础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尤努斯在孟加拉国所创立的Grameen银行(孟加拉语意为“乡村银行”)旨在为小额贷款者提供贷款。Grameen银行要求借款人以自我组建的5人小组加入银行,小组成员以互助和互诫形式相互提供同等支持。此外,他们通过评价经营能力和保证偿还而允许同等监督。如果一个成员不能还贷,那么全体组员就有进入中止贷款或减少贷款之列的危险[5]。
正是受到尤努斯的联保模式的启发,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网站联合推出网络联保贷款。自2007年11月16日发出网络联保贷款开始,截至2008年8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建设银行已经通过阿里巴巴为200多家中小企业发放了5.7亿元的电子商务贷款。网络联保贷款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2.网络联保贷款的优点
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利息低,介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利息之间;额度灵活,每家企业可贷额度从3万元到200万元人民币;门槛几乎为零,目前浙江所有地区(除宁波外)的企业均可报名;方便快捷,随借随还,可循环支用,按日计息。
3.网络联保贷款的缺点
它是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网站合作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虽然有联合体内部的几家公司互相监督、互相担保,但是其信用风险还是存在的,且联合体成员有互相包庇资金流信息的可能性。当今网络技术发达,这种纯信誉担保与惩罚——信息披露难以保证贷款收回的安全性。网络联保贷款尚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风险尚未完全显现
出来,发展尚未成熟。
4.网络联保贷款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由以上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可知,制约中小企业贷款瓶颈的本质原因是信誉问题。网络联保这种融资形式替代了银行发放贷款前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的考察,也弥补了中小企业信用数据的缺失。通过联合体内部的互相担保,各成员都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信用状况。在申请贷款前,组成联合体的企业,都会进行互相调查,考察彼此是否有偿还贷款或者承担风险的能力,然后才会确定组成联合体。在使用贷款期间,联合体企业之间也会制定一些约束机制,甚至会经常互相考察彼此的经营状况。这其实帮助了阿里巴巴及银行实现了一部分风险控制任务。如果企业出现违约,无法归还贷款,阿里巴巴会对其进行“网络信息披露”,即对该企业进行欠贷信息曝光,包括但不限于关闭企业在阿里巴巴的账户,消除企业在阿里巴巴上的一切商业信息,并对企业欠贷信息进行互联网曝光,曝光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中国雅虎等,那么企业只能到不存在互联网的世界经营了。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这样的企业无疑要走向破产。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分析及金融创新产品的应用,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政策建议以期待各方能够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共同促进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解决,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
1.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透明度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会计透明度越高,其越能获取银行的信任,从而更加容易获得贷款[6]。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银行的关注,从而降低银行的信任程度。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应加强其各方面的信誉程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获得银行贷款做出努力。
2.积极推行包括网络联保在内的各种联保形式,有效解决抵押难的问题
要解决贷款难问题,目前最好的办法是推行联保贷款的形式,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按照“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7]组成联合体,联合体内部成员既是借款人又是联保人,互相监督、互相担保、各成员对任一借款人的债务均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担保难的问题,也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银行的风险。
3.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贷款渠道和宽松的贷款政策
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二是简化借贷手续,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三是商业银行应加强优质信贷市场调研,储备优质信贷资源[8]。积极扶持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现金流充裕、担保合法有效等条件的优质中小信贷客户。
4.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平台
商业银行可开展中小企业信用建档工作,并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建档内容既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和银行信用信息方面的基本情况,也包括企业的非银行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采集的范围越大,内容越全面越有利于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5.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制定措施,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贷款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晓春,蔡鹏祥,林媛媛.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1):33-35.
[2]田清.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考[J].安徽农村金融,2006,(2):49-50.
[3]谢红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10-211.
[4]阿里巴巴网站,阿里贷款.
[5]MuhammadYunus.Grameen(乡村)银行..
[6]马超,陈晓婕.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182-183.
[7]陈财瑜.农户及中小企业“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9,(2):206-207.
[8]杨青.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2008,(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