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话学习材料

普通话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热门范文   昨天下午参加完结业典礼就决心无论多累多赶多晚也要回家,好好的洗一个澡在自己的床上睡到自然醒。一个人辗转到晚上十点多才拖着行李回到了荆门,虽然已累到不行,但还是认真彻底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开始倒床就睡,一直到今天上午一半天。虽然考完测评能力心里就基本放松,估摸着应该是过了,但没查口语成绩之前在群里看到一堆人说没通过时心里还是紧张了一下。为确保无误,内心的忐忑和压力还是在下午结业典礼上老师念到我名字叫我上台拿证书的时候才完全释放掉了,毕竟百分之七十的合格率还是让人有些紧张。

  一个星期的高压学习,确不夸张,我真的时刻都绷着一根弦,并且从最开始一点一点慢慢越来越紧,许久都从未有过这样的压力,或许是有一些工作以后的外在压力吧,怕过不了回单位不太挂得住。学习期间妈妈会电话支持我,她总说相信我只要努力认真付出,一定能够成功。我虽然嘴上说嗯但内心依旧紧着,跟着由一大部分是大中小学语文老师还有电台播音的人一起学习,相比起来我一个从小学毕业后就不再写汉语拼音的体育老师,汉字的积累简直是甚少,因此这一个星期总是希望自己尽力去做。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读书,晚上九点上完课回酒店匆匆洗完就复习,十一二点再睡觉。

  后面几天为了节约时间午休也不回宾馆了,吃完饭直接回教室桌子上趴一会儿。对于刚刚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演讲训练就马不停蹄的又得每天训练普通话这样的节奏,我一度担心自己的嗓子会崩溃,最后导致口语测试受影响,万幸还是坚强挺过来了。睡饱了晚上跟帅老师一起吃肉,聊聊天,轻松一下许久的压抑。想起之前和一个朋友说过,有时候很付出很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并非特别在意最终的结果,就好比这一回我如果是挂了也不过就只是小难过一下而已,但还是会在过程中倾力去做,只是不想未来的某一天想起的时候,会埋怨自己的失败是因为没尽力。

  有时候机会和机遇并不是次次都会眷顾你,也许错过就不再会有,我不愿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错过的遗憾,因此我会认真尽力的去做事情。短暂的轻松后又得开启写开题的模式了,时间紧任务重,不知道会被导师打回来多少次,提出多少意见挨多少批,也需做好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挺住,熬过15号。在忙忙碌碌中本命年都进入下半部分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依旧未完成,Anyway,I will do my best!晚安。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热门范文

  为期四天的普通话培训学习,真的是收获不少,受益匪浅。尤其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优美流利的普通话,更激发了我学好、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在这次普通话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总体语音面貌不容乐观:我平时讲普通话不同程度的带有自己成长地的方言语调。虽然我讲普通话时有正音意识,但要突破自身的局限还有相当的困难。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的培训与考试,不能抱无所谓的态度。

  2、作为教师,普通话是我们工作的校园语言,所以我在学校得抓紧一切机会讲普通话,并和普通话语言面貌好的老师经常练习。

  3、我应该经常收听广播电视的普通话节目,跟学,形成良好的语感。

  4、我应该经常读一读经典文章,并大声朗读出来。因为朗读是训练普通话的最好捷径。

  5、《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提供了测试涵盖面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我自己应该对照列表多读多练,直到滚瓜烂熟。

  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提高!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热门范文   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师训科举办的普通话提高培训班。虽然仅是短短的两天学习,却有着别样的体会。

  刚开始学习是不以为然的。不就是普通话吗?上学时就已达到二甲,毕业后做了将近十年的教师,上课全用普通话,经过培训成绩提高一下,应该没问题。然而,当我走进一小报告厅,面对紧密的日程安排、慈祥而又严格的培训教师时,终于有了些忐忑的心情。情况还不止如此,当我们正式进行培训时,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培训第一天,为了使培训教师对我们的语言基础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今后针对性进行培训,教育局魏局长、师训科王老师和主讲赵老师以及其他领导,给各单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准备了学习材料。培训声调的时候,赵老师先让学员注音,然后纠正答案。一向自信的我一下错了20多个,面对阔别了多年的拼音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余下的培训,因为此刻,我们已深切的认识到,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培训中,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就是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是普通话培训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可是对于一个已学会普通话的人来说,克服旧有的发音习惯就困难多了。为了纠正我们的错音,赵老师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教我们它的发音部位在哪,怎么发,真可谓“口对口”的教。对于声母韵母的教学赵老师都是一如既往。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普通话教学;运用

自199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执行以来,普通话普及程度与应用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普通话教学工作,还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提高的地方,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强等教育特点,对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的普通话教学,采用教师说学生听、学生练教师纠的方法,注重对照考核标准,提高学生说话技巧,强调反复练习,忽视语言情境,难以真正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另外,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达标,教师习惯采用分割方式教学,或者分为声母、韵母、声调等部分教学;或者对照测试设计题目,分为单音节、多音节、说话、朗读等部分,强化练习。

这类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即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应试技巧,但对于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实无多大益处。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流行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的方式“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1]运用于高职普通话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强调合理制定高职普通话教学方案

1.教学信息收集

教学信息是指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要素。主要信息类型有社会需求、职业需求、学生需求。从社会需求上看,“字同文”“话同音”,对于社会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职业需求上看,普通话不仅是教育、传媒等职业重要求职标准,如今也越来越成为其他职业的重要参照标准;从学生需求上讲,“能说会道”——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表现。

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制定普通话教学方案,应该注重相关教学信息的收集,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信息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访谈,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相关的企业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对于高职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等。也可以通过问卷法,设计出有关高职普通话教学的问卷,向被调查对象收集教学信息。当然,还可以采用文献法、分析法、观察法等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高职普通话教学信息收集活动,应该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社会、职业、学生的需求,才能科学合理确立高职普通话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确立

高职普通话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高职院校语言教学工作者。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的活动方向以及教学的预期效果。普通话教学中,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取决于教学目标,而从本质上说学生的需要决定了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五种类型。当前的普通话教学较为注重发音技巧动作的训练学习,兼顾语言符号识别分类的言语信息学习以及普通话与方言辨别的智慧技能学习,在学生对普通话的认知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缺乏关注。

对此,笔者较为认同研究者提出的高职普通话课程目标有三个:一是训练学生能说比较标准规范的普通话;二是训练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能力);三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缺一则不能较好实现普通话课程目标。[2]

3.教学内容整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上的学问有兴趣。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越有趣味,书本子上的趣味是没有的。[3]行动导向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信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教与学,其教学信息的有意传递才会有效。

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本身就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在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习惯于采用通用教材教学,忽视了高职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更谈不上与学生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在这一方面,笔者作为传媒类高职院校教师,尝试将传媒中普通话应用出现的问题,与通用普通话教材相结合,适度开发校本教材,整合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普通话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教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收集整理播音员普通话不规范视频资料,比照教材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醒传媒类高职学生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较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普通话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4]行动导向理念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就是说,“认知活动”不是单纯地吸收知识或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应当是一种活动。[5]

按照行动导向理念设计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过程,其教学可以分为准备、计划、实施、评价、回顾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高职院校语言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明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计划阶段,由学生自主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实施阶段,教师负责普通话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引导学生投入到任务中,完成任务;评价阶段,提倡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回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普通话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协助学生分析解决普通话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要求灵活运用高职普通话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高职课程理论改革发展趋势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做到课程的项目化教学。高职普通话教学需要重构整合教材知识点,做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实效。

比如笔者在高职普通话教学中,开展“命题说话的教学和训练”项目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见下表):

2.角色扮演法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角色扮演法,通过设置模拟情境,要求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水平,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笔者所在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在普通话教学中,实施“播音员”角色扮演法,将涵盖普通话测试内容的新闻稿件,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新闻播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学校的传媒实训室,真实模拟播音环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播报”内容中涵盖了普通话测试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指出这些问题之后,可以借助传媒实训室的录音设备,重现问题,对于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具有较强的效果。

当然,类似的角色扮演法,实施条件较高,对于教学组织的要求较多,较为费时费力,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组织中,一要注意组织技巧,二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3.情境教学法

语言交流环境、对象对于语言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但当前的普通话教学,越来越类似于英语过级考试,师生只注重语言知识学习,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讲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

比如在普通话教学前,笔者尝试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将名家名篇朗诵视频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较好地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也需要注意营造情境,将普通话教学中的语音、词汇等与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如教学生练习 “春”音节发音,可以引导学生朗诵贺知章的诗《咏柳》和朱自清的散文《春》。

4.案例教学法

高职普通话的案例教学,强调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生活现实中的语音问题,选用某类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寻找案例中存在的不规范用语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高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

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案例,是高职普通话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有的语言教育工作者提出普通话教学应该实行分层,将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不存在系统性语音缺陷的学生编排到提高班里,否则则编排到基础班。[6]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施,更应该按照区域将学生划分,通过区域范围内方言与普通话对比案例,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

比如湘方言区代表方言“长沙话”与普通话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在课堂上播放“长沙话”代表奇志大兵的相声、汪涵马可的《越策越开心》等影像资料,教学生辨别其中存在的语音错误,纠正“长沙话”平翘舌音不分、后鼻韵不明显等语音缺点。

每一个区域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有差异,注意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制作成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某一区域内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提出科学评价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

高职普通话教学中,教师通常将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终极标准,导致普通话教学活动直接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和内容展开,而实际上,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和内容都存在改进余地。

比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读单音节字测试部分,如果单音节字中有的字是多音字,测试中,测评员容易产生误判;读多音节词语中,有些轻声属于“可轻可不轻”情况,测评员按照标准,也容易出现误判;测试的朗读部分,课堂训练内容和考试测试内容范围都是60篇作品,六十分之一的几率,为学生突击提高成绩提供了可能;命题说话部分,测试语言的标准、词汇语法规范,对于话题测试中有的被测人员出现的“文不对题”情况,测评员却找不出扣分理由依据。

当前,不仅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所谓指导用书,推销应付普通话测试技巧;在高职普通话教学中,部分语言工作者教学重点也集中在应付测试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提出应科学评价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如何做到科学评价,笔者认为就是要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转变为“过程结果并重”的教学,弱化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培训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普通话知识、能力培养。简而言之,高职普通话语言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做到“强调测试,但不唯测试”,真正从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标出发,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42.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8.

[2]邓双荣.全面实现高职普通话课程目标[J].新课程研究,2011(12):83.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由于我校大多数彝族小学生长期生活在彝区,平时都用彝语交谈,与外界联系较少,造成汉语表达能力低下。特别是低年级的彝族小学生很少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导致他们在课上听不懂教师的讲话,课下无法和老师交流。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日趋严重。同时汉语与彝语在语法上也有很大区别,出现谓语和宾语倒置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见彝数学生这样的语误:“姐姐在读县民中。”“我饭吃了。”在表达时语句也不通顺,词语搭配不当,语音混淆等。 这给彝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想改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汉语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彝族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呢?经过长期教学与不断反思,我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彝族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1 激发兴趣,倾注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老师就要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氛围,引发彝族小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课堂像块巨大的磁场牢吸引每个学生,使他们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课文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贴近生活,编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喜欢读。这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上好资源。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教材,紧紧把握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播放歌曲《小星星》,带动学生边唱边表演,在歌唱表演中身心愉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引导学生美美地读,培养学生语感。教材中的儿歌小诗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言表达的法宝,教师可以边读边表演,在表演中划分出儿歌的节奏,学生在欢乐中语言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2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学习汉语的信心

由于彝族学生从小在母语中成长,刚学汉语时难免会出错,甚至闹笑话。有的学生一旦遭到同学嘲笑就永远不开口讲汉语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每个学生的心理教育。

2.1 创建一个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 降低他们在讲话中的过度焦虑。教师应利用课间十分钟用汉语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难时可以用实物帮忙或让普通话说得较好的孩子当翻译,让汉语表达强的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一句一句地教他们;课前5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和教师用普通话聊天、交流,讲前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他们说的过程中纠正错误,并让他们在交流中找出我的错误,达到互动互补的效果;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力求说一句完整的话;周末及时对汉语表达进步快的学生和“小老师”发奖鼓励。

2.2 缺乏语境是阻碍学生口头表达中的关键。 应该说,在母语的影响和缺乏语境的条件下提高彝族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很难的。应用语言学家弗顿斯认为:语境是人们生活中的经验,不是一般的零碎的经验,而是完整的生活经历,或者说人们的生活模式,任何语言都不能与使用语言的人的完整生活经历分割开来。 这就是说,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语言规则,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交际规则。我常常发现,彝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提高得慢,与他所处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只有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彝族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才能迅速提高。

(1)定期让学生用所学的汉语知识和教师进行口头会话;学生相互进行汉语口头会话;用课文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会话训练。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限制用彝语授课;要求学生必须用汉语提问,回答问题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都必须用普通话。

(3)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配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汉语语言环境,家长和孩子多使用汉语表达,有条件的把孩子带到汉族家庭玩耍,学习。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语感

(1)通过训练学生用汉语思维的习惯来培养语感,在教学中,坚持使用汉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学中遇到有些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越解释越糊涂。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实物演示来解释,达到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

(2)在拼音教学中,矫正容易混淆的语音。长期的彝腔使彝族小学生说普通话时语音常常含混模糊。如“沙发”说成“山发”,“老鹰”说成“老衣”“上街” 说成“上机”等。拼音教学必须让学生看教师口型,先听几遍,再读,如果读不好,教师还要配以手势加以纠正。同时,注意收集整理容易发错的音,利用晨读教学生多读,多用。

(3)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组词比赛,用组的词来说话,让每位学生都用自己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这样以来,学生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说,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让学生乐中学。

(4)利用“连词成句”“看图写话”指导学生正确表达,有效矫正汉语与彝语在语法上出现谓语和宾语倒置的现象。我先设计简单的含主语、谓语、宾语的词组句,再逐渐加入定语、状语、补语的词组句,彝族小学生在训练中逐步学会汉语的正确表达。看图写话教学我会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然后指导学生按照“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模式说话,长期训练后彝族小学生就会改正彝族惯有的“倒装句”的现象。

(5)注重“纠正”。彝族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夹带一些 “彝腔”,使得彝族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教学中,教师更要坚持有错必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4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语感培养

4.1 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用汉语直接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直观教学手段很多,如实物、图片、 简笔画,多媒体都可以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在汉语小学低阶,教师可以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进学生用汉语直接思维。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传播;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36-01

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语文现代化必不可少,而普通话的推广是语文现代化迫切而首要的任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日渐广泛,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学好普通话的最好的工具就是学好汉语拼音。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论述,具体如下:

一、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目标

1、对教学时空进行开放,让拼音走进学生的生活。

首先,走进校园,对校园语言进行规范。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学校的语言环境能对学生的语言习惯造成直接影响。如“桌子”、“吃饭”、“考试”等常用词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但错误率也比较高,考虑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方言的影响。要想规范学生的口语,教师可以和学生达成约定,养成随时、随地对错音加以纠正的习惯,形成说普通话的意识和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其次,走进家庭,对生活语言进行巩固。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语言习惯还不够重视,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对于这一情况,我鼓励学生做家里的小推普员,纠正父母的方音、错音,并且也接受家长的监督,每天讲一个故事、念一首儿歌或说一说学校里的新鲜事等,同时用录音机录下来,既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对错误进行自我纠正,又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把录音交给老师,使教师能进行及时的指导。

再次,走进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生活语言。各种旅游景点、动植物、小区和马路等名称,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学习材料。既可以让学生熟悉周围的生活环境,还能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和积累语言。

最后,走进社会生活,使良好的语言习惯得以养成。走进社会生活的过程是较为艰辛的。改变一种语言习惯需要上百次的重复练习,甚至还需要将意志、热情、毅力与决心调动起来。

2、对教学方法进行开放,使学生的独立个性得到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自由地选择学习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使学生的独立个性得到发展。在学完书上的识记方法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等多方信息,都在生动有趣、五花八门的顺口溜中体现了出来。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挖掘出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开发,从而促进他们汉语拼音学习能力的提高。

3、对学习环境进行开放,使教室能够说话。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为使他们的这一欲望得到满足,形成适应不同个体的开放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拼音,我把教室布置成了“拼音的世界”,给每个学生做一块姓名牌,并注上拼音,挂在墙上,让他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结识同伴。还给教室内的每一件东西都贴上“拼音标签”。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室里既能有趣地学习,又不会使课业负担有所增加,使所学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巩固。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

1、插图提示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语拼音插图生动有趣、直观具体、贴近生活。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从课文的插图着手,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结合看图,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增添儿童情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字母的音形进行记忆。

2、游戏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入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始于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引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融认知与情感于一体。

3、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插图、语言、教具和表情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协调学生脑、眼、手、口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化难为易,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趣味故事法。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来看,他们比较易于接受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讲一些和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趣味儿故事,创造一个既愉快又紧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歌诀巩固法。

儿童的感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容易将音形相近的字母混淆,若利用编写儿歌、口诀来对字母的音形加以辨别巩固,会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学习起来存在一些困难,且还比较枯燥乏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对拼音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并学好汉语拼音。不但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识字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产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将师生情感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

参考文献: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引导学生发音准确

现今的小学生,对汉语拼音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已经很熟练地背诵出24个韵母和23个声母。表面上觉得很好教学,但是,最致命的弱点也就在这里!毕竟目前社会上的幼儿园或学前班的汉语拼音教学并不那么规范,于是,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读音参差不齐,而要纠正得费很大的力气,那习惯成自然的惯性很难于纠正过来,这就需要教师加大力度及时纠正发音的口型、发音部位及发音气流。所以,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教师要采用非常手段,可以用演示法、比较法等帮助学生纠正。因此,从一开始,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认真揣摩教学参考,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型。教学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型变化,并用手势形象地讲解发音位置,再请小朋友试着模仿。经过模仿训练,他们的口型到位了,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尤其在教学复韵母、鼻韵母时更要示范好口型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学生喜欢游戏,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如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与拼音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组织游戏。结合生活经验编顺口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我也遵循这一原则。课上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小主人。自己只站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

(二)儿歌教学法

教育家洛克说的“教育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掌握的知识要点,都变成一种诗、一种押韵的歌。”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如课文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既凭借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带红色音节的字)。

(三)直观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