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翁平中心小学六年级:王建华
作文 zuowenku.net
关键词 日记;生活;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成长的阶段,他们有欢乐和苦恼、向往和梦想,这些都需要倾吐和交流。写日记,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因此,我想方设法构筑日记生活化平台,促使写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写作水平稳步提高。
一、以阅读为起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面,熏陶情感,培养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才不会熟视无睹,写起日记来才会言之有物。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很多学生阅读时蜻蜓点水,不注重深入思考,不注意采“花”中之“蜜”,因而不能“酿出蜜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周读2篇美文,并以日记的形式做简单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文章题目、作者、主要内容、我的感想、写作特点、精彩语句几个方面,促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学生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拓宽视野,积聚情感,积累语言,写作能力逐步增强。
二、以教材为依托
现行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很接近学生生活,只要教师灵活使用,就能帮助学生从无话可说的境地中解脱出来。除了读教材的美文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如:学了《鲁滨孙漂流记》,谈谈对学会生存的看法;学了《詹天佑》,谈谈学好本领与报效祖国的密切联系……此外,仿写课文精彩片段,续写故事性强的课文,与故事中主人翁对话,写写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记录口语交际课的过程和收获,甚至可以把课后的“小练笔”、个别单元的习作与日记整合起来。总之,依靠教材,活用教材的点点滴滴,定能帮助学生丰富日记的内容,使其从苦涩的表达中解脱出来。
三、以活动为载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尝试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多角度体验生活,使学生的日记写作有“源头活水”。活动范围从学校、家庭到社会,活动的形式有游戏、兴趣小组、辩论、实验、展览、家务劳动、参观访问等,指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培养美好、充盈的情感,并化作涓涓细流绵绵流淌于日记中。例如:一次夹玻璃球游戏,学生明白做事要讲求合作和技巧;一次“啄木鸟”行动,学生懂得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一次家务劳动,学生体验到父母的艰辛,感悟家庭的温暖;一次培育豆芽菜的小实验,学生学会观察,了解自然的奇妙……“积沙成堆,积水成河”,通过长期的体验和积累,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逐步提高,生活的感悟逐渐充盈,日记也会多彩多姿。
四、以节日为契机
无论传统节日,还是现代流行的节日,都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书写生活的极好契机。张晓宁老师说过:“学生的习作激情,首先要来源于生活的激情,习作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割裂开来。一个成功的教师,有责任把学生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习作,把学生作文的激情点燃。”
每逢节日前夕,我指导学生搜寻关于即将到来的节日的资料,了解节日的来源,了解不同地区在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我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为自己、为亲友庆祝节日,引导学生积极地体验生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及时记下成长中的一颗颗绚丽的“流星”,使之成为成长宝库里流光溢彩的珍珠。长期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下面的两则日记可见一斑: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阴
看烟花
尽管下着零星小雨,但这并不阻挡我们膨胀的热情。“十二点啦!新年的钟声敲响啦!”不知谁喊了一声,紧接着就是一阵欢呼。没等我回过神来,天空已传来连绵不断的震耳欲聋的响声。原来,人们手中的烟花,早已按捺不住喜悦,一个劲儿窜上了广阔的天空。一朵朵“大花”,带着人们的希望,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一起在空中绽放了!
爸爸连忙举着相机拍摄。这时,你可以随心所欲一按快门,一簇簇色彩缤纷的“”便留在相机中。我们看着,跳着……(六年级 廖峻)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是清明节,家乡人都去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还可以借此机会与亲人团聚。家乡像有许多风筝,那一只只风筝,就是远道归来的亲人,牵着风筝的手是故乡,风筝线就是亲情、故乡情,这根“风筝线”永远不会断……(六年级 谭炜锋)
五、以赏评为手段
及时准确的赏评,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表达欲望,提高表达的水平。学生一旦爱上写日记,日记就成了他们驰骋情感的草原,中肯的赏评犹如快马加鞭,促其跑得更快、更远。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自信心;分析;对策
大量民工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是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他们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江门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样成了大量民工的聚集地;而荷塘镇,作为江门市的一个工业重镇,外来工约占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几乎每间学校都有不同数量的外来工子女,而我们学校的外来工子女就由2000年的55人升至2010年的273人,占学校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这些外来工子女大多数来自广西、四川、河南、湖南、重庆、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市贫困地区,他们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充满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究其原因:
(1)人生地疏
每一个外来工子女随父母租住在异乡,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限制,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加上部分本地居民自身素质所限,在语言、行动上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外来打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歧视,认为作为本地人就高人一等,这种强烈的优越感必然给外来打工人员子女的心理以压力。在初进校园的时候,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口音的新伙伴,同学之间难以交流、融合,他们上课不敢发言,表现胆怯,没有自信。
(2)行为习惯差
大部分民工子女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个人卫生意识差,存在着不经常洗头、洗澡,衣着不整洁,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等行为,引起本地学生及大人的耻笑,因而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
学习习惯差。大多外来工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把孩子带出来送到学校后,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
小偷小摸等恶习现象时有发生。班级中经常发生缺钱少物的现象。少部分同学的这些问题一旦被同学、家长发现后,批评、耻笑,甚至打骂就在所难免,于是他们更加感觉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性格变得更加内向。
(3)学习成绩跟不上
很多学校新来的一年级外来工子女中,有的上过一年幼儿园,有的上过半年幼儿园,还有的根本没有进过幼儿园,连最起码的数数,握笔的姿势都不会;三至六年级新插班的外来工子女,有的也只有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不认识拼音,不会写作文,英语更是一点基础都没有。教材不统一,进度不统一,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无法跟上,饱尝失败的滋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中国少儿委员会提出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要具备“五自”,自信心就是其中之一。外工子女作为一个人数可^的群体,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将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培养外来工子女的自信心,让他们融进集体认真学习,不仅是办好学校的需要,更是培养下一代成长、成才的需要。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像春风般温暖,像春雨般滋润,从多方面着手。
一、从师生交往做起,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愿意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大凡接一个新班或接收一批插班生,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见缝插针地跟学生谈心,旨在相互了解,建立互信。这样,老师就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问里,大致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以及本人心理状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些交往中,老师必须十分小心地尊重学生的隐私,诸如生理缺陷、家庭破裂、亲人意外等事情,都是不宜张扬的。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最需要的帮助。
二、精心策划,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找到共同点,消除隔阂,消除自卑、孤独等负面心理
外来工子女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通过活动来开掘这些资源,理应成为我们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例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开展“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XX”,让学生畅谈家乡的美景,物产,风俗或奇人趣事,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几分自豪和自信。
三、优化教学班的管理体制,实行一人一职制和班干轮值制
让每一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班务管理责任,使每一个人都能具体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的精神。在这方面,班主任的知人善任和广纳“民意”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学生如果在班里享有正常的地位,没有处在被歧视、被孤立的境地,那么他的同龄群体(玩伴)大多数都会在班里面;否则,他就会更多地与别班、别校的人群来住,于是难免出现失控的情况,所以,班主任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外来工子女。不论他成绩多么差,性格多么古怪,都应使其享有平等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地把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专长,让他在集体中承担一份能充分展示其优势的责任,并尽量让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自觉产生归属感,以能成为班上的一员为荣。并且会从这一点起步,克服缺点,争取进步,自觉融入到集体当中去。
四、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班务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