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创业工作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矛盾,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9〕21号),结合我县实际,就切实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对象范围
武义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是指武义户籍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和低收入农户等困难家庭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二、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对毕业2年以内(指20*年及以后毕业,下同)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国家限制行业外)的高校毕业生,从注册登记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有关部门可按照行业特点,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适当降低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
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和扶持。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5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期限2年,到期确需延期的,可延期1年。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的,可申请10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或自行通过其他途径申请银行贷款从事服务业项目(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除外)、现代农业项目和来料加工的,在小额担保贷款标准额度内,县财政给予50%贴息(展期不贴息)。
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租赁经营场所且首次经营满一年以上的,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租赁合同和经营地社区(村)证明,给予年租金10%的租金补贴,年优惠最高不超过2000元,期限不超过2年。
三、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企业招用非本县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鼓励其在本县的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近落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2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
四、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等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就业
按照《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县委〔20*〕41号)的精神,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卫生、社区安全、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等公共服务。被招聘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高校毕业生,按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其聘用年限及待遇参照"大学生村官"执行。
凡有编制空缺的事业单位,无特殊情况均应拿出岗位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或在承担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时,以项目招聘、临时聘用、劳务派遣等形式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
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县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主动面向各类用人单位和街道(乡镇)、社区征集高校毕业生需求岗位,岗位需求信息,采取公益性招聘、网络招聘、专场招聘等方式,提供快捷便利的岗位对接和相关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加强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教育,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等人事服务。对毕业2年以内回本县的高校毕业生自本文下达之日起提供两年免费人事服务。
六、着力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980元以内的一次性培训鉴定补助;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资格(合格)证书的,给予1500元以内的一次性培训鉴定补助;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补助办法按县委办〔2009〕38号文件规定执行。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其培训鉴定所需费用参照《武义县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实施意见》(武政办〔20*〕75号)的援助政策标准,由政府全额补助。
七、加快建立回本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对回本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见习制度。选择一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区等作为见习基地。组织回本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为期6个月至1年的见习活动。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经见习基地面试合格后,在一周内与见习基地签订《武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见习基地要及时将见习学员名单报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备案。见习期间,见习单位按不低于本县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见习学员生活补贴,县财政按本县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见习单位补贴。见习期间找到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可终止见习协议。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发给《武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证明书》。见习单位应优先录用见习期满学员;未被录用的,县人才交流中心应积极指导并推荐就业。
八、积极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将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列为就业帮扶对象,享受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行政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免收考试费用和体检费用。各类企业新增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及岗位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最低交费标准单位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计算;岗位补贴标准按我县企业最低工资标准25%计算。对毕业后仍未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人事劳动部门要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帮助其就业。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时,应优先安排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积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完善政府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进一步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拓展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任务
1、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100%。
3、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劳动力就业率达96%以上。
4、新增就业岗位3200个,其中非农就业1500人,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410人。
5、完成本地劳动力技能培训951人,其中农村(征地)劳动力923人。
6、加强政策宣传,帮助办理贷款等各项手续,自主创业人数占失业登记数的3%以上。
7、提升青年职业技能,转变择业观,组织30岁以下失业、农富劳动力参加职业见习,推荐率达到30%以上。
8、制定就业难点人员调查、排摸及安置方案,做到推荐安置情况有反馈、有记录。
9、求职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满意率达到96%以上,促进就业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就业的副镇长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所长为副组长,政府各办主任、群团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和解决社区内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集思广益、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形成就业工作的合力,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2、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为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镇财政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促进就业的奖励、扶持等。
3、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
4、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掌握社区劳动力资源,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拓展双困人员就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用工单位吸纳双困人员,通过岗位补贴、社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社区内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改善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富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培训,定期排摸,及时了解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对要求就业的通过各种途径及时给予就业安置。对需要提升技能和有创业意向的及时组织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和开业指导培训,使所有求职人员和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镇促进就业协调小组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就业工作,协调完善与促进就业相关的重大政策,指导并督促促进就业工作的落实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主要部门,全面负责就业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全力以赴拓展就业岗位,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其他成员单位作为就业工作重点部门,要做好配合和协调工作,各村、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把使用本地劳动力作为企业入驻条件,签入合约,并将合约内容交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2、落实政策,加强管理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采取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发挥政策效应,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贯彻实施。
3、强化考核,推进工作
镇政府将设立促进就业专项奖,对在年内为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成绩的单位、部门及个人予以嘉奖,对各村(居)委负责人按照失业率控制情况和推荐劳动力就业情况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将相关单位就业指标数的完成进度情况纳入行政效能的考核范围。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统一员工思想,凝聚人心,化解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矛盾的重要路径,也是激发企业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有效方法。新时期,企业要善于发挥精神文明载体作用,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精神文明创建在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
(一)综合性优势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特征,都具有宏观性特点,因此综合性比较强。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离不开党的支持与引领,需要全民参与,需要社会支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利用精神文明创建的综合性优势,在企业党委领导下,强化全员目标朝向,有效协调各部门关系,发动广大企业员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各种力量有效凝聚成一个整体,形成合力,营造出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二)开放性优势
精神文明常创建是一项开放性工作,封闭运行是无法进行精神文明创建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精神文明创建开放性优势,结合企业改革开放与精细化发展实践,从企业员工思想动态出发,进一步发扬企业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宝贵经验,善于利用疏导的方法,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发扬民主精神,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做到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始终激发企业员工积极的意识,间接地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三)服务性优势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借助精神文明创建服务性优势,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以贴心的服务赢得企业员工认同感,为员工办实事,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状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使企业员工的“思想之芯”始终保持活力,保持可持续运转状态。
二、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一)借助精神文明创建契机,形势教育,常抓不懈,强化思想意识引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借助精神文明创建契机,进一步强化形势教育,通过形势教育,使企业员工能够熟知企业发展形势。
1.以积极形势激励员工。企业在精神文明创建与企业发展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精神文明成果显著,企业经济不断提升,企业要善于以积极的形势教育,彰显企业发展实力,增强企业员工信心,使员工以更饱满的思想状态投入到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生产实践中,巩固并深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2.以严峻形势鞭策员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也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企业要善于以严峻的形势鞭策员工,使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面临的压力与危机,增强企业员工危机意识,从而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员工凝聚成一股绳,凝心聚力,达到思想引领的目的。
3.以丰富平台常抓不懈。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要想得到巩固,必须要坚持常抓不懈,以丰富的平台作为保障。企业要利用企业网站主页、报刊、微平台,职代会、党建会等,对上级公司与企业的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等进行详细解读,强化正面引导,使企业干群正视企业当前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以积极的姿态谋进取、担重任。
(二)结合精神文明创建主题,精心策划,主动宣传,强化舆论导向作用
精神文明创建往往以主题的形式推进,因此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精神文明创建主题,精心策划,增强主动宣传意识,强化舆论导向作用。
1.提炼先进,打造亮点。在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企业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将之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提炼先进,打造企业亮点,构建企业“大政工”宣教格局,将实践过程中的资料及时加以整理,准确提炼先进经验,打造企业亮点,提升宣传稿件的针对性与感染力,利用对内与对外两条主线,形成强大的舆论宣教氛围,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
2.典型引领,持续深入。典型是精神文明创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具有长期效应的宝贵资源。企业要注重典型引领,将典型持续深入下去。首先,要做到三贴近,贴近企业基层。贴近企业一线,贴近员工实际,使典型发挥舆论导向效应;其次,要深化典型选树。典型引领的最终目的在于在企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持续地开展典型选树活动,并且利用媒体放大效应,定期制作年度工作、专项工作、先进人物电视专题,不断挖掘典型资源。
3.活动载体,主题鲜明。精神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离不开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企业善于借助活动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活动、党风廉政宣教月主题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全生产月、机组启动供热、抢发电量、工会文体比赛等专项工作和活动,精心制造主题,使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主题活动的系列化,可以结合时代主题,也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月主题活动等,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营造精神文明创建氛围,培育文化,突出内涵,强化大唐精神贯彻
企业要在精神文明创建氛围的感染下,进一步培育企业文化,致力于优秀企业内涵,深化大唐精神内涵,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培育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立企思想与发展特色,企业要培育企业文化内涵,彰显自身精神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特色。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炼出“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精神内涵,基层企业结合各自实际与时代的发展,积极践行其理念,不断深化其内涵,形成精神文明成果,有效推动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精神凝聚人,以文化感染人。
2.加大精神贯彻落实。企业文化要发挥应用的作用,必须要加大企业精神贯彻力度,使之真正成为有内涵的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效应。为了进一步贯彻“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精神,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尤其是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精神文明创建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对员工精神的熏陶,将企业精神转变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促使精神文明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一、指导思想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构建"和谐云南"建设的要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选择符合条件的社区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简称信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信用社区,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规范和强化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应。
二、信用社区的标准
(一)社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在5人以上(含5人);
(二)社区推荐小额担保贷款获贷率达到70%以上;
(三)社区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四)社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率达到100%;
(五)社区内失业人员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知晓率达100%。
三、信用社区的工作任务
(一)做好创业培训与服务工作
积极向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候选人,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对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且创业计划书通过专家认证的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给予重点推荐。
(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信用档案
建立辖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档案,包括贷款申请表、参加建立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创业培训记录、贷前调查(家庭现状和借款人品行情况)记录、贷后回访记录、到期还款记录、就业再就业情况等。组织贷款申请人签订《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见附件1)
(三)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卡,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开展创业过程的跟踪调查、指导服务,每半年至少对借款人回访一次,督促按时还款,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创业成功,降低贷款风险。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承贷金融机构通报。
(四)大力开展个人信用知识宣传
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承贷金融机构在社区内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对借款人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自主创业和按期还款的典型。
四、信用社区的评定程序和优惠奖励政策
(一)信用社区的评定
1、评定。信用社区实行"一年一审"的原则,每年年初由社区向街道(镇)办事处提出申请(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申请表见附件2),街道(镇)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报承贷金融机构,承贷金融机构核查后,向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联合会审,对达到信用社区标准的予以确认,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
2、撤消。一年一审时,对评定的信用社区因情况变化为不再具备信用社区条件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审核后,取消其信用社区的资格,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被撤消的信用社区两年后又达到信用社区条件的,可重新参加评定。
(二)优惠政策
1、提高贷款额度。经过信用社区推荐的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可以提高到3万元。
2、取消反担保。承贷银行和信用社区共同对辖区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进行贷款审查后,承贷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信用社区贷款担保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取消反担保。
(三)奖励政策
建立信用社区激励机制,奖励标准按云财社[2006]79号文件规定的贷款回收比例对应奖励标准执行,即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按不超过回收贷款金额1%的比例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创建信用社区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建立由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组成的共建信用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辖区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二)承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金融服务,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核查和监督工作。同时,主动在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对信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
(三)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安排创建信用社区的工作意见和收集的经验情况,及时报送省劳动保障部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本实施意见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1、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略)
一、工作思路
今年我乡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乡党委、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和移民迁建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中心,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青壮年农民为对象,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移民安置任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全面推进学前三年教育规划。
二、工作措施
1、加大移民政策宣传培训。各移民乡村学校要紧扣“决胜迁建”为主题,以村组干部和移民工作组的同志为骨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向广大移民群众开展移民政策的宣传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任务510人次,各村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1次。
2、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密切配合乡移民、住建、人社、农业等部门,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全乡移民搬迁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全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80人,其中技能性培训100人,引导性培训80人,力争转移50人。
3、认真抓好返乡民工创业或再就业培训。成教专干要主动协助配合村(校)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做好就业信息传递等工作。
4、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村(校)要紧紧围绕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养殖业、种植业,茶叶和烤烟、大棚蔬菜等农村特色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服务。全年计划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00人次以上。
5、积极推广科技实验项目。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各自优势,加大科技实验项目的推广力度,努力为“三农”提供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全乡今年试验项目不少于2项,推广项目不少于3项,力争全乡科技实验推广面积达1500亩。
6、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总结科技示范户成功经验,结合新农村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巩固提高科技示范户成果,并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乡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完成巩固科技示范户31户,新增科技示范户1户。
7、切实提高扫盲工作成效。继续坚持“一扫、二堵、三提高”的原则,创新扫盲工作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坚持“脱盲”和“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努力提高扫盲工作成效。
8、搞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中心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相融互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年完成普通学校学生家长教育培训510人次,完成九年级毕业学生技能培训60人。
三、工作方法
1、有效整合资源。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和乡、村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各类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2、坚持对成教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年终根据县局对我乡成教综合考核情况,结合成教人员具体工作情况实施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