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饮业调查报告

餐饮业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饮业调查报告

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发挥各方协管作用

1、落实片管。税收管理员实行片区(路段)管理责任制,把征管质量考核和执法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行政区划和税源分布情况对税源进行划片管理,对城区范围内的每一路段、每一业户都确定了相应的税收管理员,做到责任到人。

2、健全巡查。建立健全三级巡查制度,税收管理员对自己所管区域的业户每月至少巡查二次,每次巡查面不得少于50%;分局每季组织税收管理员交叉巡查;区局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项巡查(检查),既实地巡查,也检查税收管理员、分局的各项巡查记录,确保巡查制度落到实处。

3、完善协管。地税收入是街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的协税护税作用,落实代征代管责任,完善协管办法,组织街道、居委会协税员参与巡查巡管,既起到了拾遗补漏的作用,又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健全税源监控办法,提升税源管理质量

1、分级监控。健全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分局、区局按照税源规模分别建立税源监控台帐,年纳税1万元以上的纳入分局监控,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纳入区局监控,每月对比分析其税收变化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即实施纳税评估或上门实地巡查,确保重点税源监控到位。

2、分类监控。对未达起征点户、税收优惠户、正常纳税户,按不同侧重点进行管理。起征点以下户重点监管其核定营业额是否与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密切注意其发票使用情况;对税收优惠户注意其经营人是否发生变换,杜绝假优惠、骗惠出现;对正常户重点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确保潜在税源监控到位。

3、分片监控。城区7个街道划分成3个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片长通过调配片区内征管力量,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餐饮业集中路段、区域的监管,对漏征漏管户集中清理整治,消除钉子户、游击户。建立街道、居委会联控机制,定期召开税收管理员、协税员联席会议交换征管情况,确保零散税源监控到位。

三、规范税负核定程序,定额核定阳光透明

1、参数科学。利用计算机参数定税软件,根据不同路段、装修档次、商誉等因素,设定参数系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纳税人税负。参数定税的关键是参数设定,我们通过抽查典型户的酒水单、点菜单、点心记录单、结算单等记载客人消费的原始记录凭证等方式,来设定不同酒店的定税参数,提高参数定税的准确性。

2、程序规范。税负核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循业户自报员工人数、经营面积、各项费用支出、收入预测等数据,税收管理员核实,计算机通过参数定税软件自动计算定额,民主评税领导小组审定后张榜公示,公示期满后经区局审批下达定额。规范的核定程序,确保了税负核实的公平、公正、合理。

3、监管有力。多数个体餐饮业户经营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经营状况变化快,在税负核定后,没有一定了之,加强了日常监管。税收管理员定期开展巡查,及时掌握经营动态,分析税源变动情况,对连续三个月发票用量超出定额的,适时调整定额;对发票领用量明显不足的,分析原因跟进管理;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四、创新以票控税手段,堵塞税收跑冒滴漏

1、普遍用票。为使有奖发票顺利推行,规定个体饮食业户必须全部使用发票,为确保发票的及时发售,节假日安排了专人值班,必要时实行送票上门;在推行有奖发票之初,区政府组织力量对饮食业户的用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饮食业户未使用发票的,将对税务机关进行经济处罚,确保符合规定的个体饮食业户能方便快捷的领用到发票。

2、索票有奖。从2012年10月1日起,在餐饮业推行有奖发票,每期设特等奖2个每个奖金5000元,一等奖200个每个奖金500元,二等奖1000个每个奖金50元,三等奖80000个每个奖金5元,中二等奖以上的实行二次摇奖,每期累加奖项81222个,奖金金额60万元,中奖面为8%。有奖发票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发票用量明显增加。

3、联合查处。由区政府牵头,从国税、地税、财政、公安、工商、纪检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发票违章违法案件举报查处中心,专门受理、查处发票违章违法举报,举报案件查实后,按照补税罚款的一定比例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举报有奖极大的调动了消费者索取发票和公民举报发票违章违法行为的积极性。

五、强化违章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1、处罚有据。我们根据《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明确的发票违章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处理程序,并通过广播、电视、通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并以通知书的形式告知每一餐饮业户;在收银台张贴提醒消费者索取发票的告示和发票违章举报电话,鼓励消费者正当行使权利,主动索取发票。

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随着中国加入WTO,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百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充满活力的百姓创业活动已成为社会的新亮点。

该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百姓的创业状况,基于可资比较的行业视野来分析中国百姓创业活动(动机、行为、环境条件、政府政策等)的特征、创业方面的表现和活跃程度、创业环境的影响、创业能力和动因上的差异、创业和致富水平间的关系等。

本报告是百姓创业致富调查的第三份研究报告,是在大量的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基础上,同时整合相关领域的数据、资料分析而成的研究成果。它揭示了百姓创业致富的一些基本问题:创业致富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创业需要哪些准备?最影响创业的环境和能力要素是什么?不同行业的创业规律和资金门槛?如何考察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创业致富点在哪?各省致富水平和满意度如何?男性和女性创业者的创富现状和差异程度?百姓如何成功走上创业致富路等。视角聚焦于在中国百姓的创业实践,以百姓视角解读他们的创业致富现状,总结成功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我们真诚地希望本项研究成果能给人们以启迪智慧、更新观念的作用。

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百姓创业致富呈现新变化

――农业加工业和工业加工业成为最容易赚钱的行业

日前,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联合了2006-2007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百姓的创业状况,基于可资比较的行业视野来分析中国百姓创业活动(动机、行为、环境条件、政府政策等)的特征、创业方面的表现和活跃程度、创业环境的影响、创业能力和动因上的差异、创业和致富水平间的关系等。

此次调查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涉及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六大区域,调查对象皆为创业者本人。

报告指出,基于生存需要而创业,仍然是当前中国创业的主导类型。调查显示,在所有可能推动人们创业的因素中,实现人生目标、希望致富和生存需要是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推动因素。

统计数据表明,创业者在创业中具备的最大优势分别为熟悉行业运作(32.28%)、掌握关键技术(20.03%)、熟悉项目销售渠道(19.92%)。 由此可见,创业者在其创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掌握独特资源,是其从事创业活动的核心优势所在。此外,创业者最看重的五大品格依次是:诚实守信、把握机会、创新求异思想、人际交往和勇于冒险。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报告选取了创业企业所属比重最大的前五个行业(批发零售业,工业加工业,农业加工业,餐饮业和信息服务业)作为考察对象,综合评价这五个行业的致富指数。数据显示,工业加工业和农业加工业的致富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致富水平最高。据介绍,在经营状况这项指标上,农业加工业和工业加工业的总体评价较高,在企业销售、利润额、外部环境和政府支持上有显著的优势。

五大行业中最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三大行业依次为工业加工业、批发零售和农业加工业;最容易得到政府支持的三大行业为工业加工业、农业种植业、农业养殖业。调查结果也证明了,无论是银行还是政府,都是积极扶持传统工业和农业的。

调查中发现,创业者们在创业初期都遭遇了许多困难。其中,筹集资金和市场供需问题是各行业普遍所共同面临的初期困难,调查中有15.73%的企业表示遇到资金困扰问题。另外,技术困难是工业加工业、农业加工业和养殖业在创业初期遭遇的最大障碍;而对于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而言,场地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摆在信息服务业和服装加工业面前最大难题则是缺乏人才和技术。

数据显示:同2005年调查相比,我国创业的法制环境在明显改善,2005年33%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法制环境较差,而此次调查已减少到7.5%。发生这一显著变化,与我国政府对创业环境的日益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密不可分。至于创业的市场环境,54.54%的创业者认为一般,35.44%的创业者认为市场处于较好的水平。此外,不同行业对市场的评价也存在着细微差别,调查结果显示:农业养殖业对市场的评价最好,而批发、零售业对市场的评价最差。(本刊于2007年5月16日应央视《致富经》栏目邀请,出席在北京召开的2006年――2007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会。本文为会新闻通稿)

资料链接:

创业者样本基本信息

性别比例

从这次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男性创业者比例大约是女性比例的2.89倍,前者占总样本量的74.24%,后者占25.76%。

本地创业还是外地创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创业者还是偏向本地创业,占总体的74.66%,仅有25.34%的创业者选择异地创业。

创业者创业时的年龄

26岁-35岁仍然是创业者的最佳时期,这段时期创业者人数超过调查总体的一半;36岁-45岁年龄段的创业者占了总体的24.28%,较之去年(27%)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相反的,18岁-25岁年龄段的创业者比例逐渐加大,占了总体的20.55%。创业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创业逐渐成为社会的新亮点。

创业者学历分布

调查显示:高中学历的创业者所占比重仍然最大,其次是专科,同上年没有太大变化。高学历创业者并没有增多的趋势。

创业者创业前的职业

企业雇员所占比重最大,仍然是创业的主力军。其次是农民,但两者所占的比重均在逐渐缩小;而无职业者、学生和政府公务员创业的人数比例在明显增多。

百姓创富之路

梳理百姓创业历程,我们总结如下创富路线图。我们将创业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分别考察不同创业者主体(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他们创富之路的差异,以及表现出的不同创业特征和规律。聚焦于中国百姓的创业实践,以百姓视角解读他们的创业致富之路,试图挖掘百姓创业中的普遍共性和典型差异点,总结创业成功的致富因素和创新做法。

男女创富各有特色

女性创业者逐年增多

从下图可以看出,不同年代,创业者主体还是男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创业者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男女创业动因基本一致

在创业动因上,男女之间几乎不存在什么差异。实现人生目标和希望致富是驱使他们创业的最主要原因。

创业素质认同感相似

创业素质方面,男性和女性的认同感相似。调查曾发现,男性多以机会型创业为主,而女性创业更多是基于生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在创业素质上,男性创业者似乎更看重勇于冒险精神和把握机会的能力;而女性创业者则强调执著忍耐和善于学习的素质。

创业的行业选择差异大

调查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创业的行业选择有明显差异,男性创业者选择工业和农业加工业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创业者;而更多的女性创业者则偏好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服装加工业和休闲娱乐业。原先女性创业比较青睐的餐饮业和信息服务业人数在逐渐减少,而越来越多的男性创业者开始进入工业加工业领域。传统行业在高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今,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被挖掘。

创业融资手段各异

基于男女创业的行业选择差异,调查同时发现,在创业资金的来源上,男性和女性选择的融资渠道也略有不同。从下图的比较可以看出,个人资金和合作集资是两者较多筹集资金的方式,但女性创业者初期创业资金有更多比重是来源于家人、亲戚的借款;而男性创业者多从事资金门槛较高的工业和农业加工业,所以,银行贷款在其创业筹集资金时占了较大比重。

男女投资预期明显不同

从投资回收预期图中可以看出,女性创业者对投资成本回收的预期较敏感,大多数女性希望能在半年内回收成本,并且随着回收周期的加长,女性创业者比例在逐渐下降;而男性创业者则对投资成本的回收较为理性,认为5年以上能回收成本的比重和女性的预期差异最大,这也似乎说明男性创业者对投资回收期有较强的容忍度,随着回收周期的加长,男性创业者的比例有增无减。

投资回收预期比较图

从投资回报预期图中可以看出,男性创业者对创业的投资回报更为乐观,认为10倍以上回报的比例和女性创业者的预期差异最大,大多数女性创业者希望能收回投资总额的1-5倍。

投资回报预期比较图

创业成败殊途同归

导致男性和女性创业成败的因素较为相似。从下图成功因素的比较中,男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只是男性的勇于冒险精神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似乎更易导致其创业成功。在其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金周转问题是导致他们创业失败的最关键因素。但和男性相比,女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失败率似乎更高于男性创业者;而面对资金周转问题时,男性失败的几率要高于女性创业者。

创业成功比较

男女致富现状揭秘

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商业调查报告范本一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芗城区旧城改造、城市扩容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社区服务 功能大幅提升,社区商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经营 业态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调查看,目前,芗城区共有社区69个。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近1000个,经营方式有餐饮、超市、各类中介、便利店、物流、食杂店、洗衣店、维修店、回收站、书店、冲印店、药店、家庭 服务站、大众浴池等。社区商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双进工程服务对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社区商业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广大居民,更侧重于为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以及为下岗、失业人员的提供再就业 服务。

2、社区商业网点呈多业态发展趋势。社区商业过去以商业零售业网点为主,仅限于食品、日用百货、美容美发等行业,近年来,一批新兴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应运而生,现已发展到几十个服务项目,如保姆、清洁维修、物业绿化、家教、技能培训、网络服务、婚庆礼仪、餐饮、保健、社区医疗、 、中介服务等多个门类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3、新社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功能较为齐全。随着中心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新社区的建设,新社区的建设又带动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商业中心的发展,其商业设施、网点分布、商品结构与服务功能均较为齐全,明显优于老社区。

4、传统商业和服务业在社区商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近年来,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商业应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商业网点渗透到社区的大街小巷,并在社区内及其周边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社区沿街各类小型商品市场得到发展,有蔬菜市场、干果市场、水产品市场等,为社区居民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商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和有效指导。目前,社区商业在发展中较多的商业网点与社区住宅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并造成安全 隐患和环境污染。其中建在居民楼底层或楼内的餐馆、酒店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影响较大,形成的民企纠纷较多。社区商业与区域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和有效监督。

2、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老社区商业网点发展慢、基础差。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一些老社区商业设施简陋,功能不全,一般是利用自有房屋,或者临时搭建,甚至是违章建筑开办的。这些小店小铺以经营副食为主,商品单一、质量低劣,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社区居民购物不便,许多日常消费需要跑较远的路,且社区的服务功能不健全,与建设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提出的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3、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较差,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普遍提高,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状况与之不相适应,亟待改善。在调查中,有的反应社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反应社区没有蔬菜市场,居民买菜不方便。有的反应家政服务业没有形成,居民寻求家政服务很不方便。有的反应社区商业网点不能仅依靠小店小辅、小商小贩提供商品和服务,要提高档次,保证质量等等。从反应的情况看,社区商业的服务功能普遍滞后于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拓展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社区双进工程的重点工作。

三、推进措施和发展方向设想

1、应合理规划,完善社区商业业态。应由政府牵头,会同商务、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城区、工商、税务等部门,研究制定网点改造规划。如: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业态业种10种左右,建议包括配送餐饮连锁店、小型超市、菜市场、食杂店、美容美发店、维修店、洗染店、照相馆、旧货废弃物回收站、家庭服务、书籍音像店、药店等。

2、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确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一是选择、培育有实力的配送餐饮企业(由中心厨房统一配送至社区连锁店)进入社区商业示范区,实施包括早餐工程在内的大众化餐饮,保证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够方便地吃到有保障、质量较好的早餐、快餐。二是鼓励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在社区新建和改造放心肉、放心豆制品、无公害蔬菜瓜果连锁店,建设生活保障型的商品配送中心,解决居民生活不方便、消费不放心、不安全的问题。三是支持连锁企业进入社区新建或改造便民家庭服务网点,搭载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四是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五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3、应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建设面向社区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服务,补充现有网点的不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储存客户信息,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力提倡社区骨干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组建专职的便民综合服务小分队入户服务,同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开展以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宗旨的便民有偿服务。

商业调查报告范本二

北京街道和社区里的商业服务,从街边夫妻店的1.0版本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2.0版本,再到现在深入社区组合形态的3.0版本。未来随着电子商务 的深度运用,社区商业的4.0版本已渐现雏形。那么2013年北京的社区商业是什么样的,存在着哪些问题?

品牌化服务稀缺

社区商业,这一原本以自发式生长存在的商业模式,在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下,正在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最优选项之一。

为探寻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区商业呈现的热点和尚存空白,日前,北商商业研究院从北京东 、西、南、北和中部选取了和平里社区、芍药居社区、望京社区、通州社区、房山长阳社区、大红门社区等12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区做调查。这12个样本中,既有老牌社区,又有通州、房山等新城社区。

根据问卷调查,随着购物习惯的改变,92%的受访对象表示,在家门口购物消费的频次增加,同时会定期到繁华商圈购物消费。在电子商务的迅速渗透下,北京的社区商业,已从功能单一的日杂百货为主,逐步发展为传统的餐饮、超市便利店 、生活服务业与新兴的网络购物融合的服务体系。一些小区的夫妻店、传达室或者警卫室都主动或被动地兼职帮小区住户代收快件。

北商商业研究院通过对12个社区居民的调查采访发现,9个社区对连锁餐饮的需求最大,7个社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较高,其次是菜店这代表了社区商业整体面临的品牌化程度低的现状,美容美发、洗染、家政、便利店等都存在杂牌军的问题。

其实,北京市一直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加快向社区发展,鼓励品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通过采取收购、兼并、直营连锁或特许加盟 等方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早在20**年,物美 、京客隆 等百余家企业入选市商务委推荐进社区的连锁企业。

调查中发现,在高成本压力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在拥抱电商和下沉社区中找到了两种发展路径。调查中,一个突出的变化是,7-11 、吉野家 、肯德基 等知名传统商业企业的身影开始出现在社区。不过,社区商业的市场培育期会比繁华商圈长,销售规模短期也难与区域中心媲美。但是,社区周边消费频次高,更注重便捷和性价比。

餐饮居社区商业之首

在选取的采访样本中,餐饮在社区商业各业态中占比最高,平均占比达到32%;其次是生活服务类(包含家政、洗染等行业),占比为27.5%;位居第三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占比为13.33%。

但是,从调查的各类商业业态看,社区商业发展的自发性特点明显。餐饮业虽然成为社区商业主力军,但是,这些餐饮主要是不知名的小店,不仅更换频率高,服务质量也不稳定。

在对长阳、天通苑等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新社区调查发现,幼儿教育正在快速扎根社区,最高占比达到9%,成为社区商业业态的新成员。此前很多幼儿教育品牌会选择区域商业中心地带,但是,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新兴社区的很多年轻住户已经升级为三口之家。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新发力点。可以预测,单独二胎政策落地实施后,幼儿教育将迎来更大市场。另外,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社区送货上门、家政、代收代缴等服务需求增大。

此外,社区商业的物业主要来源于小区底商,受限于当初开发商的规划设置。这也造成了社区商业缺少规划的问题。

菜店覆盖面有待提升

针对社区商业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商报官方微博面向近50万粉丝进行了帮社区商业出新招的调查活动。在参加调查的微博网友中,42%的网友对自己居住社区的农产品市场不够满意,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太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还有近30%的网友对社区菜市场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质和价格不满意。

30%的网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社区便利店。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长阳等远郊区县的网友。部分网友反映,社区周围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

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顾客体验;体验价值;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餐饮连锁业是一个与顾客高度接触的行业,顾客的每次就餐,都是对餐馆的一次亲身体验。消费者在餐馆就餐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解决饥饿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和社会归属感的需要。餐馆不仅要为顾客提供美味佳肴,满足顾客的味觉和内脏的感觉,而且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以满足顾客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

一、研究基础

Mathwick(2001)认为体验价值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绩效与服务绩效的相对认知,来自人们对服务、产品的直接使用或远距离欣赏所获得[1]。他依据Holbrook(1994)所提出体验价值的架构,将体验价值分为四个类型,分别为:消费者投资报酬、服务优越性、美感与趣味性。俞海滨(2005)认为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人员素质、品牌商誉等都影响顾客体验价值[2]。

二、研究模型与假设

(一) 研究模型

图1 顾客体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二)研究假设

1.顾客维度因素

有功利倾向的消费者追求功能上的价值,例如满足口腹之欲、可以方便享受美食且经济的消费。而有享乐倾向的消费者追求享乐性价值,与愉快、娱乐和新鲜感有关。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1.1:顾客的功利倾向会正向影响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H1.2:顾客的享乐倾向会正向影响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2.企业维度因素

(1)产品质量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调研而形成的餐饮业消费趋势调查报告中,被调查者光顾餐饮连锁企业时对餐厅的卫生条件、餐饮产品的口味、产品的特色以及营养健康等因素特别关注[3]。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2.1:餐饮连锁企业的产品质量会正向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2)服务水平

Hornik在1992年调查发现,服务体验对消费者在餐厅的消费有正面的强化作用,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接触后也会得到更高的评价[4]。本出如下假设:

H2.2:餐饮连锁企业的服务水平会正向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3)环境

实验表明餐馆里的音乐、气味均可以影响顾客的快乐和兴奋水平进而影响顾客的体验。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2.3:餐饮连锁企业的环境会正向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4)信誉维度因素

在先前的探索性研究中笔者发现:顾客认为餐饮连锁业的信誉维度因素(餐饮企业信誉)对餐饮连锁业顾客体验和体验价值的影响不可小觑。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2.4:餐饮连锁企业的信誉会正向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3.交通维度因素

在先前的探索性研究中发现:除了顾客因素和餐饮连锁企业因素外,交通便利因素也是影响顾客的就餐体验和体验价值。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3:餐饮连锁企业的交通便利会正向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体验价值。

4.消费体验

相关研究指出,顾客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顾客消费体验对体验价值会造成影响(王世泽,2002;王芳岑,2004;赖政豪,2004;黄映,2005)。据此,本出如下假设:

H4:顾客体验正向影响顾客体验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本文将实证调研的目标群体确定为北京、上海、深圳、长沙、杭州、郑州六个城市餐饮连锁企业的实际顾客和潜在顾客,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77.4%,各个子样本均大于统计大样本(n>30)的要求。在对这六个城市问卷的比较分析(T检验)中,并未发现有显著差异,表明不存在样本地区差异问题。

(二)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本研究的问卷共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餐饮连锁企业体验价值影响因子。第二部分用来测量被访者对餐饮连锁企业消费体验的评价。第三部分测量被访者所感知到的体验价值。最后一部分是用于了解被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月消费额,外出就餐频数等问题。各个变量的测量方法和问项大都是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也包括根据之前探索性研究中的结果对个别问项作了修改。对于消费体验的5个维度构成,主要参考了Schmitt(1999)的研究。体验价值的测量是在Mathwick等人(2001)观点的基础上,从消费者投资报酬、服务优越性、美感、趣味性等4个方面作了测量。

四、数据分析

(一)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模型拟合度评价和假设检验的有效性,有必要先行检验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首先计算了由多个测项形成的各个潜变量的信度系数值(Cronbach’s Alpha),结果显示所有潜变量的Alpha系数均明显高于0.70这一可接受的最小临界值(Alpha≥0.813),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测量效度的检验应用了基于LISREL软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消费体验的拟合度指标为:χ2=216.74(df=80 p=0.000; χ2/df=2.709),GFI=0.90, AGFI=0.85, RMR=0.056, CFI=0.97, NFI=0.95;体验价值的拟合度指标为:χ2=175.48(df=71 p=0.000; χ2/df=2.467),GFI=0.92, AGFI=0.87, RMR=0.055, CFI=0.97, NFI=0.95基本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各个测项在其所测量的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在统计上高度显著(t≥9.871),充分显示了极强的内敛效度。

(二)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评价及假设检验

结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的分析结果显示:NFI(0.909)、NNFI(0.950)、CFI(0.939)、IFI(0.940)、RFI(0.912)、GFI(0.920)、AGFI(0.923)均大于0.9,RMR(0.033)小于0.035,RMSEA(0.056)小于0.08。综上指标得出:该结构模型与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这表明正式研究模型的设定是可接受的。另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表1):在15条假设路径中,有5条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10条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相对应的研究假设都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

表1 检验结果

注:*P

(三)模型的修正

因研究模型的一些假设路径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故笔者对正式研究模型进行修正,删除了该模型中所有不显著的假设路径。并得到了修正后的顾客体验价值影响因素的最终模型(图2)。笔者重新对最终模型进行了结构模型分析,以检验其结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与正式研究模型相比,最终模型的结构模型与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另从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8条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相对应的研究假设都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因此,最终模型比正式研究模型有更强的合理性。

图2 本研究的最终模型和路径关系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顾客的功利倾向对于顾客的消费体验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二,餐饮连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消费体验和体验价值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三,餐饮连锁业的就餐环境对顾客的体验价值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四,餐饮连锁业的交通便利对顾客的消费体验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五,顾客的消费体验对体验价值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因此,餐饮连锁企业应明确市场定位,区别顾客群体,并采取针对性的体验营销;餐饮管理的重点应是菜肴的质量和员工的服务,一方面要通过对厨师的招募、培训和激励提高菜肴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对一线服务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Mathwick C., Malhotra N., Rigdon E., “Experiential value: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og and Internet shopp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Vol. 77.

[2]俞海滨.构建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餐饮业竞争优势[J].商业时论,2005(27):46-47.

[3]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3年餐饮业消费趋势调查报告[R].2003.

餐饮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坊;教学设计;酒店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6-02

一、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作坊原本是指在一定工作任务或目标驱动下,由若干参与者组成的紧密合作的工作组织。将工作坊引入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它通过设定学生感兴趣的工作任务或目标,将教学内容巧妙地糅合于任务导向的自主学习过程,利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锻炼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工作坊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内容、以工作坊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创造性工作,很好地契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工作坊模式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流程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流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第二,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并以此为核心重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过程、明确考核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工学结合”的特点。第三,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组建工作坊并选择、设计工作任务,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目标。第四,以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案例分析为主,采用轻松活泼的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热情。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一般要突出四个特点:一是实践性,即“所学即所需”,以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因工作任务需要展开理论教学,做到教学设计的“任务导向、项目驱动”。二是自主性,即突出“自主学习”,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讲解者向过程参与者、学习引导者、讨论组织者以及问题咨询者转变。三是合作性,合作过程即为教学过程,特别强调成员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即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小组之间互助合作改进工作过程,师生之间互动合作达到教学融合。四是创造性,即不追求教与学的标准性、同一性,不以教材内容作为评判依据,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意灵感,在轻松愉悦的工作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①课程定位,《酒店市场营销》是以市场营销学及策划理论为基础,以旅游饭店业、餐饮娱乐业市场营销与策划实务为内容,以训练与培养学生优良的市场营销计划、组织、实践以及相关文案等职业能力为目标,融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与酒店餐饮业营销与策划实务为一体的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面向的行业是广泛意义上的酒店餐饮业,包括饭店业、餐饮业以及相关娱乐接待业等。课程以心智技术训练为主、以知识传授为辅,是酒店餐饮业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务课程。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训练与培养学生“酒店餐饮业市场营销调研策划、市场营销战略策划”,“酒店餐饮业目标市场策划、CIS与CS策划”,“酒店餐饮业产品策划、价格策划、促销策划与分销渠道策划”,以及“酒店餐饮业营销策划的管理与评价”技能。课程教学的职业能力目标是:适应酒店餐饮业相关岗位的营销策划、营销组织、营销实践与营销管理工作。课程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创业的相关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刻苦耐挫能力等。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①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选取与组织设计,要坚持“能力本位”、“任务驱动”的原则,即在明确酒店餐饮企业营销岗位职业能力与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以酒店餐饮业营销与策划实践中真实而零散的工作任务为基础,经过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科学的项目设计、合理的任务安排和必要的载体依托,将酒店餐饮业营销与策划实践中零散而独立的工作任务,整合为一系列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的逻辑“工序”。并依此“工序”重构教学过程、重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与综合布局,以便突出学生职业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任务驱动、小组作业、以ˋ工ˊ带学、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②课程教学的内容框架,基于“任务驱动”下的逻辑“工序”,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大模块十项子任务:即营销战略策划(含市场环境分析和营销战略选择两项子任务)、营销调研策划(含市场调查策划及实施、市场调查报告两项子任务)、目标市场与市场竞争策划(含目标市场策划和竞争策略策划两项子任务)、4P营销策划(含产品策划、价格策划、渠道策划和促销策划四项子任务)。这些模块与子任务紧密关联、前后呼应,共同组成本课程的工作总任务。这些模块和子任务背后,又分别与相应的营销理论与实训项目对应,从而组成了完整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3.“创业工作坊”的组织与支持。①创业工作坊的组织方式,课程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要组建“创业工作坊”并确定工作坊的创业项目。“创业工作坊”采取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建。为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个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搭便车”现象,创业工作坊成员人数以4~5人为宜,每人分别一个内容模块或两项子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每个模块或子任务的负责人除组织领导其他成员完成自身负责的内容与任务之外,还要积极配合工作坊其他成员的工作,共同完成各个项目模块的实训操作。创业工作坊的创业项目由小组成员讨论后初步拟定,然后经课堂研讨、老师指导之后最终确定,以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创业工作坊全体成员团结协作、互助互动,在各项任务的推动下共同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②创业工作坊的资源支持,工作坊教学模式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丰富及时、随手可得的学习资源支持必不可少。为此必须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平台,如《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网站、《酒店市场营销》课程资源库等等。除一般性栏目与内容如课程大纲、知识点架构、教学安排、讨论交流、作业提交等之外,网络平台最重要的是要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将校内图书资源和行业网络数据资源整合起来,开辟诸如行业动态、营销资讯、典型案例、专家视点、统计数据、课业参考等一系列相关栏目,并做到及时更新、动态调整、与时俱进,为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雪华.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2]葛桦.实践教学工作坊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