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第1篇

1、通过回顾整理整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通过本节开题指导课,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3、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丰富多彩,美丽神奇。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如画的大自然。【播放视频】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3、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它还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二、回顾单元内容,整体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启示

教师过渡启发:我们已经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这组课文,那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生自由交流

2、师小结、板书(遵循自然之道、是人类的老师)

三、激趣拓展

遵循自然之道

过渡启发:这就是这组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遵循自然规律,的确是特别重要的。请看大屏幕,——《拔苗助长》

(一)遵循自然规律的小故事

1、师出示小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故事大家熟悉吗?像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2、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时刻警示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我期待着同学们课下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警示。到时候我们可以在班内开一个“故事会展”。(相机板书:小故事)

(二)环境保护

1、过渡:刚才我们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训,这些都早已让人类意识到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中,咱们了解到曾经是那么美的母亲河却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人们都为了改造黄河做了哪些事情?(生交流)

2、在治理黄河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示治理黄河的成果课件】

3、看到这些治理的成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教师小结:是啊,人们只有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为改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的成果才会更加有效。

5、激发研究的兴趣:不仅在治理黄河方面,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人们也做了许多事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人们是怎样使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同学深入周围去调查研究,去呼吁人们都来保护环境,相信,咱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板书:环境保护)

(三)农谚

1、过渡: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谚语,大家非常感兴趣。(学生背诵)

2、出示课件(谚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从这些谚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有农业谚语,气象谚语。)

3、激趣拓展:这些谚语都揭示了农业和气象的规律,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农业气象谚语你还知道哪些?

4、我们从中发现大自然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大自然地规律。这些谚语多么有趣啊。(板书)

人类的老师

(四)仿生学

1、过渡:我们不仅认识大自然,还积极地探索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所以大自然又被称为人类的老师。

2、你怎样理解人类的老师?

(生交流仿生学的知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仿生学的资料【出示仿生学图片资料】

4、多么神奇的仿生学啊!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新奇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啊?咱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咱们在班内开一次仿生学的博览会。(板书:仿生学)

(五)奇思妙想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在大自然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有哪些奇思妙想?(生交流自己的发明创造)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过渡: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物的丰富多彩与神奇。(板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六)生物档案大揭密

1、【出示太平洋海龟的名片,蝙蝠的自述】指名读。

2、小结: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创作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档案(实物展示),这些档案有的运用了描述性的语言,有的运用的是表格式的,形式多样,使我们更加明确地把握了动物的特点。这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3、你们想不想为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制作属于它们自己的名片、档案?

3、咱们举行一个“生物档案大揭密”(板书)

(二)动物的生存方式

过渡:深入这些有趣的生物界,你还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现象呢?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1、大龟巢里有许多的小龟,而只有这只小龟是“侦察兵”。你懂得了什么?(师引导:分工合作)

2、分工合作是他们重要的生存方式,像这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

3、多有趣的生存方式啊!继续探索你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三)有趣的生物现象

1、生物界充满了奇趣的现象,你能说出一种或几种吗?

(动物共栖现象等)

2、生物界这些奇趣的现象太多太多了,都等待着咱们去探索呢!

3、大自然千姿百态,神奇有趣,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呢?

4、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a)小组讨论,在刚才交流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小组最感兴趣的专题来研究。

b)组内讨论,组长汇报。

c)出示活动指南,教师指导。

d)组内合作完成活动指南。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生态批评 生态审美

一.史诗之渊源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沉淀了三千年的《吉尔伽美什》无疑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国外的研究颇多,但由于我国未把其翻译过来,以至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史诗巨著的研究较为欠缺。而史诗本身年代久远等各种因素导致史诗的不完整,对研究该史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用新的生态批评方法对史诗进行解读。

二.生态批评之界定

“生态批评应当一只脚立于文学——立足于文学文本、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等文学内在的特性;另一只脚立于大地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那《吉尔伽美什》是否属于生态文学的范畴呢?王诺给生态文学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史诗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叙事史诗,歌颂的是英雄事迹。但并不代表着现代的批评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经典作品。

三.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

本文着重分析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为了他们的英雄创举,成就英雄事迹而实行对杉树之妖芬巴巴的决斗这一事件,吉尔伽美什在征服芬巴巴、成为造福百姓的英雄的同时,无疑也是一个大自然的破坏者。吉尔伽美什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破坏。

在第一块泥板上对乌鲁克城进行了这般描写:“它无以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那基石岂不是七贤所莫。”[3]乌鲁克城是一座坚固而金碧辉煌的城堡,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构成城市的基石来自于大自然,砖的形成来自泥土,烈火的燃烧需要无数的树木,一座文明城市的形成最终是依靠自然的资源的销毁来实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在依赖自然与征服自然上。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的国王,统治这个城的所有居民,他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城市文明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与统治自然的意识。吉尔伽美什的征服欲与统治欲促使他去为百姓除害,成为造福于人的英雄。这也为吉尔伽美什去原始森林与雪杉之妖决斗埋下了伏笔。

当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决定进入森林找芬巴巴决斗时,吉尔伽美什做了三个梦,他描述了他的第三个梦里,“天灾轰鸣,地在震动;阳光消失,昏暗不明;电光闪烁,烈焰飞腾,乌云低迷,大雨倾注不停。光消失了,火也熄了,掉下来的一切都化为尘土灰星。”[4]吉尔伽美什打败了森林的保护神芬巴巴,大自然也开始变化。梦里的景象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天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发起了大洪水。芬巴巴是树妖,是保护森林的使者,更确切的说是大自然的使者。吉尔伽美什打败芬巴巴,象征着对大自然的征服。人类获胜了,大自然失败了,但是大自然会实行报复。大洪水的到来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破坏导致。卡森曾说:“人类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现在他有能力去实现他的夸夸其谈了。这是我们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是埋葬自己。”[5]

由于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杀害了芬巴巴和天牛,这引起了天神的愤怒。他们两个人之间必须死一个。恩启都成为了人选。恩启都在临死之前进行了忏悔。他对着门说,就像与人言语一样:“森林之门岂能领悟出什么,本来就不会懂得什么事理。我看到高高的杉树,那还是遥远的过去!你这棵树,在国内无与伦比。你高六噶尔,你宽二噶尔,你的支柱,你的把手,你的柱基,你那个工匠在尼普尔把你削制。啊,门哟,若知道这就是你的结果,若知道你的可爱把这场灾祸招致,莫若我拿起板斧了事,编进那些筏子里去!”[6]恩启都一开始并不支持吉尔伽美什与芬巴巴决战,因为他是受到诱惑而逐渐与野兽分离成为一个文明人,森林就是他的最初的家园,吉尔伽美什杀死了芬巴巴,也就杀死了他家园的守护者。起初恩启都是犹豫吉尔伽美什的决定,并劝解吉尔伽美什不要与芬巴巴决斗。可吉尔伽美什心意已决,一心要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恩启都为了友谊而不顾朋友的决定是否正确,最终受到神灵的惩罚。临终前的恩启都是无限地忏悔自己的行径。来自大自然的他深深的知道森林的重要性,但是曾经的高大无比的杉树如今却已成为了门,恩启都的追悔也象征着对自然界植物的破坏就是意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史诗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地方,其中也不乏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一面。

创造女神阿鲁鲁创造出恩启都时,“他混身是毛,头发像妇女,跟尼沙巴一样卷曲的如同浪涛,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似的衣着。他跟羚羊一同吃草,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7]这里描绘出一幅人与动物之间其乐融融的画面。恩启都与动物一起生活,他本身也与动物一般而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野兽和谐共居的理想状态。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时期的古巴比伦,人类的文明早已出现,人与动物之间也已有了明显的区别。恩启都还没有从动物中走出来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已不存在,因此和谐共处的状态也只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想象,体现出更深一层次的意义则是人们对动物的敬畏。

在第五块泥板上,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一起向森林进发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番原生态的美景:“他们仰看森林,止步停留,他们看那杉树之高,他们看那森林的入口。芬巴巴所到之处都有痕迹存留——大路变得笔直,小径也平坦好走。他们看到杉树山、神祗和伊尔尼尼的宝座,山前,杉高遮蔽山头,令人舒畅的是树荫清幽,草丛盖地,也漫无尽头。”[8]漫山遍野都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巨大无比的杉树,烈日也无法将余晖穿入层层叠障的森林,走在阴郁的森林里,自然而然会有阴森森的凉气袭身,再勇敢的英雄看到如此之壮景也会对大自然的造化敬畏三分。古巴比伦人们是心怀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来吟诵这一史诗的。

五.人与自然那关系的启示

《吉尔伽美什》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事迹的史诗,也是一部预言史诗,人类的文明不能依靠破坏森林、征服大自然为代价。梅原猛说过:“这个神话说出了城市文明建立的深奥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最初想借助于恩启都的力量要干的事, 是杀害森林神芬巴巴。杀害森林神对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农耕和畜牧产生本身,本来就和破坏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期刀耕火种的农业,就是首先从火烧森林、改林为田开始的。......人类的农耕、畜牧文明的第一步是发端于对森林的破坏, 而当城市文明出现时, 就需要大规模地破坏森林。”[9]

梭罗曾说:“四季及其变化全在我的心中......自然与人类是多么完美的协调,因此他在她那里找到了家园。”[10]梭罗一生都在追求着与大自然的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现代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而人类的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如今大自然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的危机时刻下的,大地母亲的绿衣逐渐褪去原有的色调,各种自然灾害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人类开始反思自我,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剥削索取是否得当?而这一切在古代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已经告诉我们,敲响警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是征服与统治,而是寻求与大自然中的生物群共生存。

文献资料: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念红,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5]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魏善浩:《人类文明启示录?抑或警告录?——史诗象征意义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蔡茂松:《吉尔伽美什是英雄,不是太阳》,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9]邱紫华:《的哲学美学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0]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1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13]李晓明:《比较视野中的当代英美生态批评》,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

注释:

[1]张念红, 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4]《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5]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 2005 年第3 期。

[6]《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7]《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8]《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9]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11页。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39-02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探讨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其内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蕴深长。

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 “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国占了八个,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造成饮用水紧张,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启示之二,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当代的人类要重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前提。传统的工业文明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将人对自然的无限、无偿索取视为荣耀,由此而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物欲主义泛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至了征服和被征服的边缘。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不再把自然看作可以无止境盘剥的对象,而应与自然重新加盟,建立一种亲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绝不能为所欲为,无所顾及,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第4篇

一、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

基于文部省1992年制订的《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日本的各个小学分三阶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首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环境教育重点是注重培养小学生们对身边环境的主动关心意识,通过一些直接体验式教育,使孩子与自然界亲近,初步形成其环保意识。比如在校园里开辟果园菜地,组织小学生在学校种花种树栽培蔬菜饲养小动物,通过动植物的成长,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阳光和水的作用,培养其对动植物的爱心及感谢自然亲近自然的意识。

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日本的环境教育更注重实践性,通过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活动加深其对环境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在“生物的观察”活动中,教师会让学生对小虫、小鸟、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观察到的动植物进行素描,写下观察日记。在美术手工课上,学生们利用花草、树木、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各种题材的工艺作品,在此过程中使之形成对艺术的鉴赏方式。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为了扩宽学生的视野,环境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深入更为综合化。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等地球规模的环境问题,水循环系统等地区环境问题,“美化地球”“地球环境宣言”“调查空气污染”“人与环境”“对环境有利的生活方式”“大自然的构造”“自然的法则”等是一些常见的教育课题。在“水循环系统”的学习中,学生们会学习到大自然的净化作用,生物系统的构造与平衡,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对立。教师要求学生从报纸杂志上了解日本各地的降雨状况,组织学生自己测定一段时间的雨量,就其数据发表看法,讨论雨水的行程与流向、异常气候如暴雨酸雨形成的原因,讨论如何净化本地区的大气。通过家庭烹饪课的料理制作,了解生活排水与水污染的因果关系,通过对自家水质的了解调查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珍贵的水资源。另外,在此阶段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会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如给出“是保护环境优先还是地区开发优先“等辩证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其正确的价值观。

二、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特色

首先,如上所述,日本的环境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而分阶段进行的。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环境教育主要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其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感官地逐步形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加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提高其对环境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以更广阔深入的视野思考环境问题,使之能综合全面地思考环境问题,养成他们把握事物现象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环境教育不是单独片面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多面性,日本教育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对各个学校的指导,原则上是在各门课(语文、社会、科学、生活、家庭、体育、保健)的教学、道德教育及学校特别活动中实现的。除了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还会通过道德教育和综合学习时间以及一些特别活动强化环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热爱国土热爱故乡的良好道德情操。

再者,日本环境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采取走出课堂、进入生活的形式,各个学校将校内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形成了校内外、科目间连贯性的和课时分配持续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资源,与超市、工厂、农场、垃圾回收站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课堂上,而是延伸到了校外,进入到生活。如果学校所在地区河流比较丰富的话,那么就会组织学生去清理小河垃圾、绿化河流两岸、治理河水污染等。

另外,很多学校的学习单位不仅局限在班级,有时会合并若干个班级以年级为单位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或者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活动,让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教学负责人也不一定是该班的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有时会聘请一些该领域的专家担任特别讲师。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第5篇

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即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此确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特定的社会意识,在总体上它是一类确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个人或集体都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及其变更,这同样适用于文化创造。因为任何民族无论历史赋予怎样的特殊性,都无例外地首先必须采用一定的生产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进行社会分工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并构建精神生活。而人们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各种矛盾,不能不发展其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关系,文化就是在解决这些共同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的活动中发轫和沿革的。所以说,生产方式的存在与发展是文化形成和演进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外,“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由此可见,人类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

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个视界上,我们可将的“文化”内涵精确地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

由此可见,人类实践的“生产方式”是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反过来指导人类实践。当这种决定性的“生产方式”不普遍存在的时候,他所创造的文化也会被渐渐地忘。

人类作为这个地球上的特殊成员,为了生息和繁衍,不断通过某种生产方式改造和更新大自然,同时也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也就是固有的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某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极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的生产实践受自然的约束甚微,但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逐渐背离了人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伟大的生态文学家梭罗就强烈反对凭借科学技术干扰自然和统治自然,不赞成以人为本地对待自然。他还强调,人类应当崇拜自然,这种在更高阶梯上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己。直到人类和自然都面对生存危机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在吃尽了毁灭大自然带来的苦果后,充分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天,如何创造一种生产方式来承载和谐生态理念呢?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选择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生态文明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二、蒙古游牧民族和谐生态理念的形成

蒙古民族曾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形成以来就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蒙古民族在长期经营游牧经济的实践中,充分掌握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习惯到生产经营活动,从伦理道德到法律条文,从家庭教育到处处都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谐生态意识,这与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是密不可分的。蒙古游牧民族拥有从宇宙看人类的生态观,这种观念,视天地人为一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自己的核心,把“自然神灵的生态崇拜”与“天地人的生态伦理”作为人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尺度,主张至诚尊敬大自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这种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和谐生态理念归根到底是由游牧生产方式的存在决定的。一个民族的自然崇拜和、价值观念都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游牧生产方式是迄今为止惟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它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草场面积和载畜能力的有限性迫使养牧人在畜群规模和草场生态平衡之间做出选择,采用限制牲畜数量的办法求得游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游牧民族是较早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由其游牧的生产方式所决定。与自然生物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成为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生物链环,不仅保持了古老的游牧文明,也保护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说,蒙古游牧民族几千年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草原文化生态和谐理念产生的决定因素。

游牧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续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不断地迁徙和流动对于易于破坏的高寒腐质土的草原地带是唯一的生产适应方式。牧草资源和水资源是游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牧草的优劣和增减直接关系到游牧民族的兴盛与衰亡。有了丰美的水草,才能养育肥壮的牲畜;有了肥壮的牛羊马驼,才能确保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的存在和延续。水草和牲畜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它不仅是生产资源,也是游牧人的财富动产。因此,游牧民族很早就有了草原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和刑法。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意识是游牧民族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观。自然保护意识植根于族群的深层意识当中,继而又上升为游牧人的民族意识。除了长期与游牧人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生产消费内在统一以外,游牧社会的统治者也会用法律、宗教、道德和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游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除了很好地适应干旱大风的草原气候以外,对于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也不构成太大的压力和破坏。游牧生产方式所这种和谐生态理念所蕴含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理念在历史上就是基于游牧生产方式而形成的。

三、游牧民族的和谐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启示

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生产方式依然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以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重视生态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转变发展观念,发扬“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的中期加速阶段,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循环产业。要依靠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循环经济和循环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擎和抓手,提升和优化工业发展结构和质量效益。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效力。通过转移和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放开土地、草牧场等生产要素价格,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一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益。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永续发展

树立社会发展资源环境观,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运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自然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能源资源的最大开发量和开发速度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方式,制定严格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法规,以及人民健康安全和劳动保护法规并严格执法。建立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治理模式,从开发地下资源或其他优势产品获取的利润中提取一定金额投入水土保持和沙漠化的土地整治,并吸取当地群众直接参予地下、地上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整治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