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管理风险控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显示出其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是专指萌芽状态中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这种投资的高风险性和高回报率要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风险投资的资金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投资失败的风险统称为风险投资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组织风险、决策风险、过程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风险控制,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团队建设———组织风险控制的核心工作

风险投资项目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项目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如果不及时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就会造成项目规模高速膨胀与组织结构落后的矛盾,成为风险的根源。

风险投资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事物,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组织的管理。与传统项目相比,风险投资项目不但要求项目组织内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对项目的风险性有较高的认识,并且这种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协调运用。而只有高性能项目团队才能实现这种充分协调,所以在项目组织风险控制中,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在现有传统组织结构中的引进,改变了组织过程实施的方式。即组织过程变成了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不是职能部门,项目经理变成了“过程所有者”。为了从事项目的人员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团队应围绕着用于获得过程流的焦点进行建设。如果项目人员和工作要求不相匹配,有冲突,士气低,将会影响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更会使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受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项目经理,如果能营造一个让参与者发挥自己才干的适当环境,会使项目成员的忠诚度高度提升,增强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项目团队,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推动力和障碍。

推动力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正面因素,可以加强团队的有效性,它们和团队性能是正相关的。障碍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负面因素,它们被认为妨碍了团队性能,在统计上同性能是负相关的。在置信度为95%或更高时,这些团队特性和团队性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推动力的把握和障碍的排除来创建高性能的项目团队,是组织风险控制的关键内容,是项目成功非常必要的条件。

二、项目评价———决策风险控制的首要工作

我国许多风险投资出现严重亏损,很大程度上在于投资项目本身先天不足,是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决策风险是指风险项目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由于风险项目具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快的特点,使得对于项目的决策尤为重要,决策一旦失误将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如果在进行价值评估过程中,仅靠风险投资家、市场的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会使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风险投资项目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远远大于传统的投资项目,所以如何从模拟风险的角度以及能够反映这种风险的价值范围方面预测价值,是进行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关键。全面的价值评估工作主要取决于对企业及其所在行业普遍的经济环境的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评估方法,拥有较多的财务、统计数据,采用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分析和预测,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结论。因为风险投资项目历史财务数据相对较少,或者没有可比项目数据,评估时应采用类似项目和自身的历史数据相互替代的方法来进行。在取用同类项目数据时,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信息的丰富程度、稳定程度。选取了合适的财务数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预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及选定项目的必要收益率或资本成本(折现率)。为了计算由该项目引起的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需要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将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调整到统一时点进行比较。估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具体工作包括: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计算扣除调整项目后的营业净利润与投资成本,将企业经过审计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别细化分析;了解企业的战略地位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制定绩效前景;预测个别详列科目;检验总体预测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合企业经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分析预测得出和风险相适应的企业预计现金流量表,以此为基础计算出的项目的净现值。估测并调整项目必要收益率工作包括:权益资本成本估算;债务资本成本估算;确定目标市场价值权数;估计不同的企业的报酬率随整个市场平均报酬率变动的情况;估计根据机会成本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将与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报酬加入到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当中,形成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从而合理选定折现率。

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选定的投资方案,还要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运用杠杆原理,协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由于营业风险是一个项目资本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且由于技术、效率及其生产上的因素,企业通常无法控制项目的营业杠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总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杠杆程度有限的组合,来控制企业的总风险。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施过程风险控制

项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风险项目往往起源于一种想法,并采取一种概念化的形式,要求有足够的物质要素,使组织中关键的决策制定者选择该项目。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以一种连续的生命周期的模式,强调了进行风险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投资项目由于其预期的市场容量往往事先不能确定,致使对项目的过程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产生风险,这种风险贯穿了风险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于风险投资项目的特点,项目各阶段不应仅满足应完成的任务,必须随着项目运作过程环境的变化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以及项目参数的调整。根据这种变化表现的强烈程度,要求项目经理通过改变分派到整个项目和各项工作的混合资源,来相应地做出动态反映。这项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新领域。任何企业的运营都需要信息,源于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决策必须基于及时的和适当的信息。信息流在质量和速度上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有了这些,才能有效地和高效地使用资源,满足项目的要求。风险的产生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全,因此为了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就要优化整个信息流程。项目风险信息整理伴随着风险及管理信息的产生、收集、处理及发送过程展开。这种信息既包括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管理支持信息,还包括项目自身风险与风险管理政策的信息以及企业外部可以给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支持等信息,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性的信息网络。借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组织者可以准确地发现并协调风险管理活动、根据风险控制效用报告组织未来计划等活动。对于每一阶段的工作,信息使用者可在在界面上得出该项工作的风险等级,明确这一风险正面与反面的后果,还可以发现其他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最佳的风险管理实践及风险评价工具。例如在项目计划阶段,输入该项目信息内容,查询系统会提供一个逻辑的树状结构,一方面指出项目中必须的工作要素,另一方面提供该项目可以借鉴的网络信息以及计划实施的模拟流程等。根据风险表现的强烈程度,项目经理通过改变分派到整个项目和各项工作的混合资源,来相应地做出动态反映。根据新的资源的配比情况,项目成本、时间和性能参数也要随之调整,即以已完成方面的新数据重新安排未完成阶段的工作。通过对项目过程风险动态、适时地控制,可以保证项目阶段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风险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退出以后,贯穿了风险投资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根据情况的变化,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把握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避免和减少风险,保证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戴维。I.克利兰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中国软科学,2002(6)

3.王景涛编著。新编风险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杨雄胜主编。高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会计管理目标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会计管理目标明确造成的,使得会计管理比较混乱,造成各团体间利益不平衡,矛盾重重。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所以作为企事业单位来讲,应重视财会管理工作,明确会计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放远眼光,为会计管理制定长远目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2.负债过高加剧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难度。就企事业单位而言,为了能够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弥补生产经营资金周转不足问题。但一些企事业单位在过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缺乏对企事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而是盲目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及加大资金投入,负债规模过大,一旦由于某种管理因素或者技术因素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经济收益受损,将难以偿还银行贷款,负债率过高,资不抵债;负债过高将会加剧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难度,所以企事业单位在向银行贷款时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综合考虑贷款相关事宜。

3.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我国会计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同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管理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具体体现在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的企事业单位将眼光放在发展经济方面,而没有加强对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甚至是忽视会计管理工作,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就市场而言,潜在的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一旦企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面临市场风险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处理和规避风险难度加大,进而给企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会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多数企事业单位在缺乏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财务结构设置比较混乱,分工不明确,责任意识淡薄。使得在开展财会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工作冲突和其他职能机构的限制约束。导致财会人员难以严格按照财会制度履行职责,工作中出现错误失误问题严重,这无疑将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几率。此外,部分的企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人员不管是在专业素质还是管理能力方面都比较差,在遇到风险处理问题时通常难以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分析及规避风险,财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高低同样也是影响会计管理风险防范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1.明确会计管理目标。企事业单位领导首先应重视并树立会计管理工作中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员工的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工作,使企事业单位全体职员都能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科学的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目标以及实施步骤;明确各部门各单位风险控制分工,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奖惩措施切实落实风险控制工作。

2.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组织机构,避免负债过高加大会计管理风险。具体措施是:建立以企事业单位领导部门为组织核心的风险控制监督小组;明确财务总监在风险管理中的职权和地位;制定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信息收集、整理及沟通制度,采用切实可行的用账措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风险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3.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会计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应深刻认识到会计管理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广义的会计理念,不能简单地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算账或报账,应树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是不可分割为一体的理念,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相互联系及协作,切实发挥会计部门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4.注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将对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实效性有着直接性影响。所以企事业单位应重视及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其扎实掌握财务管理本领及提高其财务管理对企事业单位生存发展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能够用敏锐的洞察能力发现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5.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以会计专业人员为基础的,人员分工明确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确定风险评价时限、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方法及评价总结方案;从风险评价总结中摸索出风险规律,以便能够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6.会计管理者应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者应切实负起责任,监督和管理财会人员,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到会计管理中风险控制对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会计人员及会计管理人员都树立了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会计管理者才能更好地计划和安排会计工作。除此之外,会计管理人员要透彻地了解和掌握企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只有综合考虑有关影响财会风险的因素,才能制定完善的针对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

7.保证会计信息合法化。会计信息合法化是控制风险及规避风险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会计信息合法化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化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财会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通过制定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及财务考核等手段来落实。只有环环相口,把好各个环节关卡,才能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化,才能更好地对会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控制。

8.提高资金的周转程度。企事业单位应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款及出账款制度,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等方法来提高资金周转程度。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强有力的后盾,只有资金有保证,能够灵活周转,才能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问题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结语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企业内部控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其控制内容在不断的加大,其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的艰巨,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还是坚持和修复,这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和企业需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风险管理有效进行的基础,可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直接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更加科学的内部控制方式显得更加重要。企业采用更加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方式,进行内部问题的处理,能更有效的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风险管理也显得更加科学。以COSO所提出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框架为原始依据结合国内特有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现状,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法或是制度解决现有的问题,如对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认知的不足,或是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简单的理解成立章建制等等问题。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根据多方信息而制定的,科学的内部控制方式可以借助内部统计、部门配合等等的分析,对信息的可靠性、风险的破坏性等等进行计算统计,科学的减少和消除生产、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对于风险管理的发展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2.内部控制促进企业更有效的防范风险

风险管理是所有企业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制度上,国内的风险管理能力显然要低于国外,但国内有自身特有的经济环境,因此在风险管理上也趋向于走自己的路,而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必然手段。内部控制是保证相关资料、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以及完整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高效的防范企业风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然环节,而内部控制的问题的本质都是市场或者当前经济形势所影响的,因此内部控制改善能很大程度的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就会出现一系列由风险因素所造成的内部混乱、组织凌乱、能力低下等等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无疑是加快企业破产倒闭的致命毒药。比如国内巨人集团的衰败,安然事件等等都是由于内部控制的失误所造成的。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加强和方法科学性的使用可以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从而减少风险管理的成本,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效率性。内部控制要作用于风险管理就要在制度上进行有效的完善,如内部控制的企业地位以及内部的监督制度等等。当然内部控制的方式是多样的,但在内部控制和风险之间联系的要求下,内部控制必然是能成为更加有效的防范企业风险出现的一种长效机制。

二、结语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设备陆路运输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关于陆路运输风险控制,由于我公司对整个工程设备及材料全部采用火车和汽车运输无操作经验,另外,由于项目所在地与新疆毗邻,如果设备及材料在新疆制作越多运输成本无疑会越低,因此,我们决定组团赴新疆调研,主要需要搞清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新疆制作大件构件或设备的能力,二是新疆和阿拉山口的运输、仓储和吊装能力。掌握这些情况后,对于我们顺利执行合同、有效控制运输费用指标提供了决策依据。赴新疆调研结论:1)新疆乌鲁木齐制造加工水平和质量有限,因此有机加工要求的质量要求高的大件不能在新疆分交。例如水泥磨机筒体目前新疆无一厂家来承担制作。2)窑尾预热器、部分设备壳体、非标管道及料仓等可以在阿拉山口设制作基地,目前有两家新疆公司愿意承接制作。天山建材机械公司有业绩优势,又是同系统企业,但加工能力有限。新疆建工安装钢结构公司加工实力较强,但水泥行业业绩较少。选择应通过招标谈判来决定。3)水泥厂用的工艺管道、供排水管道等都可以在新疆钢材市场购置,价格据称与内地相当。但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必须从内地采购,因新疆产品质量较差。4)确定一家有实力的运输公司作为本项目的设备及材料商。内地采购的机电设备大体上采用国际联运火车专列到哈方口岸多斯特克换装。超大件采用汽车运输到霍尔果斯口岸,包括在新疆制作制作的钢结构超大件,要求业主派涉外汽车来接货。5)水泥磨机运输至霍尔果斯口岸的吊装问题,口岸的吊装能力有限,只有最大起吊能力40t的吊车。解决办法(1)在乌鲁木齐租用汽车吊;(2)运输商申请涉外直接运输至工地。采用方式需进一步谈判协调确定。项目设备运输的基本情况是:本项目超过95%的设备及材料均在中国国内采购,采用铁路、公路、以及公铁联运等方式,将设备主体、零部件以及安装机具、材料等运往哈萨克斯坦项目工地海关仓库。本项目自天津、徐州、兰州、沈阳、乌鲁木齐等地集货发运,共计运输货物约35000方,总毛重12000吨。全厂设备材料运输周期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历时近一年。项目最重大件为97吨的水泥磨筒体,采用全程公路运输,运距长达7000余公里。通过对项目设备运输的前期策划和注意风险防范,了解和掌握陆路运输的特点,项目运输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较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设备运输工作。

1.2原材料涨价和汇率风险控制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业主项目融资期花了较长时间,项目合同额20%预付款迟迟不能到位,在基本设计经双方确认后,施工图设计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支付预付款和开出设备供货L/C,原因是业主与银行的贷款协议未签,直到2008年9月26日才收到项目合同预付款。关于项目延期、原材料涨价和汇率风险,如果我们在基本设计完成后较短的时间内收到20%预付款和40%循环L/C,即开始了合同履行,即使存在项目拖延现象造成采购成本上升和汇率走低损失,我们也没有充分的理由提出索赔。但在2008年2月15日完成项目基本设计确认后的超过半年时间,业主未能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致使项目不能连续开展工作。当时在2007年下半年,美元汇率走低明显加快,进入2008年则更快;国内CPI、PPI指数逐月增高,08年1-3月份达到了近十几年的新高;原材料特别是钢材的涨价幅度令人吃惊,较合同签约时涨幅超过50%。因此,在2008年4月14日根据项目经理部的申请,由公司国际事业部向业主提出了合同价调整申请。5月21日业主回复邮件同意补偿合同额5%,并要求我们尽快答复。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讯息,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时机。我们根据采购部、SM公司和有关厂家主辅机询价信息并考虑合同再延期及PPI的影响,故在5月24日给业主回复了一个机械设备涨20%,电气、材料及运输等涨10-12%的回复邮件。5月28日业主给出回复邮件,强调他们只接受汇率损失,金属及其它材料上涨不予承认。5月30日我们经与国际事业部讨论,回复了一个措辞较为强硬的回复信函。应我方的邀请,业主决定来中国,2008年7月7日包括业主董事长、总经理和项目总监一行6人来天津谈判。由于我们准备充分,谈判较为成功,签定了一个重要的项目合同协议,解决了如下主要问题:a.美元汇率补偿;b.原材料涨价补偿;c.20%预付款和40%循环L/C时间表;d.项目名称重新确定。这样在项目的初设阶段,由于业主融资不畅拖延了项目进度,但我们通过各方努力工作和有效配合,最终获得了业主合同补偿,为控制项目经济风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本项目基本顺利过渡到项目中期阶段。关于80%的L/C,主合同规定是开40%的循环L/C,即当信用证上的金额议付完后自动循环至40%满额度。但哈BTA银行从未操作过这样的L/C,故拒绝之,因此,我们提出要求同时开两张40%L/C,而业主为节省银行费用只同意先开一张,半年后或第一张议付将结清时再开第二张等额的L/C。我们经研究同意了业主的要求,虽有风险,但还可控。关于需业主方提供的设计资料,在基本设计阶段已经解决,并且设计专业负责人在哈的基本设计确认会上与业主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开展施工图设计的会议纪要,现场情况基本掌握。事实证明这种积极推动项目的进展和控制项目风险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为顺利按期完成施工图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风险无处不在,贯穿着每个项目管理阶段和环节。前面提到了项目开始阶段的风险识别、预测、控制,包括项目合同总价的调整;实际上,项目风险控制的最佳手段是项目风险预测而绝非风险处理,因风险处理本身存在着风险。风险处理实质为危机管理,危机是风险量变累积的结果。以下介绍一下项目中期阶段的一个危机管理过程或出现的一个“管理危机”是如何化解的。

2项目管理危机产生的背景

在2009年4月中旬,我们从中国EM银行得知哈TB银行出现债务危机,需进行债务重组,何时完成重组未知,并建议我们不要进行设备供货,那时项目主机设备制造基本完成。实际上哈TB银行出现的债务危机是美国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量变累积形成的。在2009年9月下旬哈TB银行声明债务重组结束,中国EM银行通知我们可以发货了,因此,我们在10月下旬开始了第一批设备火车发运,在11月上旬向中国EM银行递交了首次设备款议付手续,但直到12月底中国EM银行没有支付任何货款,原因是哈萨克斯坦TB银行法律陈述书尚未开出,该法律陈述书是哈TB银行与中国EM银行的贷款协议条件之一。不能开出法律陈述书说明哈TB银行债务重组工作没有彻底完成,项目设备供货议付就不能实现。

3项目危机管理的应对和决策

当时我们认为项目处于“危机管理”中,一是哈TB银行法律函何时开出情况不明,货款不能议付;二是设备发货陆续进行已势不可挡;三是第一批安装人员签证基本办妥等待下厂,第二、三批人员也已作计划安排。根据当时我们与哈TB银行、中国EM银行以及业主的诚信和实力等情况判断,我们决定(1)为推进项目进展,设备发货继续进行;(2)第一批安装人员在2月下旬下厂;(3)继续与业主协调支付合同增补款。我们积极推进项目的实际行为和真诚的工作态度,这种无形的“施压”方式,可能感动了“上帝”。业主终于在2010年3月26日T/T汇出合同增补款,暂缓解了我们发货不能议付的压力。这也证明了“危机”既是“危”也是“机”,如果没有出现银行议付危机,可能合同增补额将难以被收款,即存在着“讨债”风险,因为它是不可控的。当时我们始终相信业主有能力说服哈TB银行开出法律函,即使不能尽快开出,业主作为哈南方最大的石油企业可自筹资金逐步解决,业主董事长也表明了这种态度。10年4月中旬,项目经理部移至现场,一方面继续与业主协调哈TB银行法律函问题;另一方面与安装队策划设备安装计划,包括设备开箱检验、人员签证下厂等事宜。当时,我们与业主财务总监的谈话中了解到哈TB银行担心3年还款期不足以还清贷款,希望3年还款展期至6年。业主委托哈TB银行与中国EM银行的贷款协议是2009年2月XX日签定,建设期与还款期各为3年。即,建设期:2009.2.XX—2012.2.XX还款期:2012.2.XX—2015.2.XX从上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出,(1)贷款协议签定较晚,哈TB银行开出的设备L/C是贷款协议签定之前,因此实际上2008年9月26日还未具备项目开始计时;因为本项目哈TB银行仅仅是开证行,议付行是中国EM银行,所以先开的L/C是暂无效的;(2)业主对建设工期的担忧,其负责的土建施工虽提前至08年10月开始,但业主认为施工周期可能超过2年多,安装周期也会拖延,整个建设周期会超过3年。我们帮业主财务总监分析了项目建设期可提前至2010年12月底完成,还款期可以在2011年3-4月份开始,即差不多提前一年的还款时间。另外,水泥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吨5500坚格左右(相当于250元/吨),因为哈萨克斯坦的电费、煤价很便宜,人员定额工资与中国相当,只是石灰石购置成本较贵。而水泥价格高出中国平均价50%以上。每吨水泥的利润至少为50美元(以散装水泥计),若按第一年生产50万吨,第二年生产70万吨,第三年生产90万吨,则(50+70+90)×50=10500万美元,这三年足以还清所有贷款,何况项目将可能提前一年投产。另外,我们也表达了投产达标后可以继续提供有偿生产服务的意愿。因此,我们多次与业主高层交流协调后,业主高层似乎拨云见日、信心倍增,决定亲自前往阿拉木图TB总行协调法律函事宜。

4项目管理危机的化解

2010年4月XX日,董事长一行三人专程来招待所送给我们一份哈TB的法律函“representationletter”。但经仔细阅读后,发现其带有展期条件,故当晚将文件发给国内确认此事。中国EM银行口头答复意思如下:(1)法律函带有展期14个月条件,是否合理需要评估;项目虽未放款,但项目并未中止。展期属于重大变更,哈TB银行即已提出,我行不能漠视。(2)关于协议签订日期(2009.02.XX)并非放款日期,哈TB银行提供贷款协议中要求的全部文件后方可生效;我行要评估一下哈TB银行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还款能力。(3)要求哈TB银行出具一份正式的函,说明贷款协议提款前提条件已经全部满足。当时我们向业主通报了中国EM银行的口头答复,业主认为可以要求哈TB银行开出不带条件的法律函,并认为“哈方道路已经打通”,下一步只看中方如何“行动”了。因为预付款、增补合同款已付,加上已经开出两个有效L/C,业主觉得哈方已经“万事具备”。我们通过分析认为:(1)要求信贷展期的事应该是业主的要求,而不全是哈TB法律顾问和银行的评估。因为,哈BT和中国EM银行信贷周期2009年2月XX日—2015年2月XX日,共6年,以当时的水泥价格(80-100$/t)还贷时间足够;但业主对项目建设周期控制和生产管理心存疑虑、十分担忧;(2)业主有利用中国EM银行不放款的机会拖延再要求展期更长时间的嫌疑,由于业主石油公司近几年在石油产业扩展较快,融资量也大,到处借贷,因此还款压力剧增,在近5年中的还款特别集中;中国EM银行的优惠利率是最值得展期的;这样,我们作为第三方是受害者。(3)我们必须采取主动,既然哈TB银行信函中包含了法律陈述书,其展期不是必要条件的话(也不符合双方银行协议条款),中国EM银行可以不理“虚假的展期”陈述理由,写一个回复声明:“法律陈述书”部分可以接受,同意放款;但展期理由不符事实而拒之。通过多渠道与业主、哈TB和中国EM银行刻不容缓、行之有效的协调,包括天津商委领导出面亲自去中国EM银行协调,中国EM银行接受了哈TB的“法律陈述书”,终于在5月下旬圆满解决了项目放款事宜。项目管理“危机”得以基本化解。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工程管理风险向危机转化的临界或开始阶段,敏锐地发现危机的征兆,并根据对征兆的分析判断,及时监测危机的发展速度和影响程度,以采取应对危机、化解危机的可行措施和步骤,这些都是本项目危机管理的成功实践。

5结束语

风险控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合同管理风险隐含在整个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或转移、终止的全过程,主要集中体现在履行阶段。按照合同管理的性质,可将合同管理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等。准确把握合同管理风险的类型,分析产生的原因,切实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降低合同风险的有效途径。

1.1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等级划分,合同管理风险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流程管理,进行信用风险评价、履约风险评估、合同争议解决、合同解除管理等,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政治、政策、法律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影响,造成合同不能正常签订、履行。

1.2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范围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的客观风险受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等制约和影响,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规避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受内部和外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是可以规避的。内部管理风险是由于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解除过程中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可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或带来巨大损失。外部环境风险是由于合同对方信用等级较低、不正当竞争以及财务状况不佳等因素,造成的蓄意欺诈或违约导致合同管理风险。1.3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责任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直接参与合同管理全过程中,由于在合同评审、履约、变更或转移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给合同管理带来的直接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间接参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于合同中的联合体成员、分包方及第三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合同的履约、变更或转移、终止等方面存在的管理风险。

2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合同管理风险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终止等各个环节。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合同管理制度因素和人员素质因素。

2.1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客观因素,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自然灾害事故等不可控因素。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受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形势等影响较大,只能提前进行预测和进行必要的风险规避。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因素主要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当调整,调整的内容、时限、幅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搜集和预测,相对经济环境变化风险可控程度高。自然灾害事故因素偶然性较强,很难提前进行预测,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可通过风险转嫁等进行分担。

2.2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

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对合同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等因素。风险意识因素是对合同隐含的风险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必要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如在合同中经常出现责权利不平衡,罚责不对等的情况,使承包方在苛刻的条件下,被动地承受质量、付款、索赔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法律意识因素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全过程中,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掌握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对合同条款未做仔细推敲,未按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签订和履行合同,不能有效地规避合同法律风险。例如:一些建筑工程在开工后再补签合同,存在制的认识程度不高、责任意识淡薄,造成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失灵,给合同管理带来风险。

2.3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合同评审制度、成本核定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结算管理制度等因素。合同评审制度因素是各部门在合同评审中未按评审程序、内容、标准、时限等进行评审,致使合同不能正常签订或存在履约风险。成本核定制度因素是未按成本核定制度进行成本分析、核定,造成经营风险。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是一些单位未按合同条件支付工程款或随意挪用工程款,对各类分包分供合同的付款不能加以有效控制,导致合同履行存在风险。结算制度因素是由于结算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时对已竣工项目进行结算;对以往项目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核查数据;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导致结算不能顺利进行,合同履约不能圆满完成。

2.4人员素质因素

人员素质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强,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约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

3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在合同管理的实践中,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分为合同流程管理体系、合同文本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预警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内容。

3.1建立健全流程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等环节构成。明确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管,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阶段,指定专人进行监管,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述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2建立健全合同文本体系

合同文本风险是指合同条款不合理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控制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执行评审制度。因此,要根据国家规范化合同示范文本,综合考虑合同的类型、管理方式等不同要素,建立本单位的合同标准文本体系。并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合同文本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拓展思路,及时补充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力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合同管理与投标报价、成本核定和结算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合同管理人员须认真仔细地对各个业务单位报送的合同进行审查、把关,严格做到“四不”标准,即:不规范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合法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经审核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有巨大经济风险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不完善合同的发生,切实提高合同签订的准确率。

3.3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掌握。

3.4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实施合同管理全过程风险预警是降低合同风险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对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进行分析,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全过程分阶段进行风险评估,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实行分级分类预警,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建立信息会商制度,通过对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风险隐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商,研究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实践中,对各单位合同中潜在的风险、条款的合理性以及收益情况进行认真负责的评判,特别是对所报收益过低、甚至是亏损的项目应要求其找出问题的根源和风险之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上报详细的报告,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详细说明,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风险。要建立风险跟踪制度,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实时跟踪、反馈和预警,努力降低合同风险。

3.5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有效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体系可包括定管理、项目施工预算管理、项目结算管理、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等内容,可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3.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确保合同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为此,应建立并完善专业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熟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具有合同管理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事合同管理工作,以切实发挥人才在合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建立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注重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要适时举办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培训,并定期举办合同管理经验交流会,或与咨询单位合作进行合同的研究、实践;定期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采取知识竞赛、典型案例分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专业人员的思路。要建立专业人员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责任意识、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合同履约情况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逐步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在整个管理系统,营造重视合同管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合同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