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人员工作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数据,是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掌握真实而准确详实的基础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主旨和灵魂。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人结合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简短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基层基础统计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变动频繁稳定性差。二是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从而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失真。
2 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是疲于应对,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3 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控制措施与事后评估结果没有很好结合。由于多种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被人们忽视。绝大多数单位的数据准备、录入阶段缺乏审核监控措施,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缺乏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混乱。
4 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思想观念及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不可忽略的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1 加强统计基层工作的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监督和帮助调查单位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规范。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要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2 规范基础统计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在调查设计中要体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统计指标的涵义、范围、计算口径应一致。其次,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因为原始记录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的共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三种核算结果相互衔接,口径一致,而要保证核算数字的准确性。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到整理、场内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工,都是有据可查的。只有这样核算,数字的准确性才有确切的保证。
3 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广泛宣传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能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到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度的统计法制观念,具有基本的工艺技术知识和统计技能的统计人员,才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4 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有直接的关系,统计人员是提高统计信息最基础、最原始数据的源泉,因此,为r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必须搞好统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掌握多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其次还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现代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能力,依靠科技手段快速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5 科技化统计技术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贮存资源化,从而降低统计数据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性差错,而且有利于从机制上形成强有力的统计质量管理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管理相对独立性并有效地遏止随意虚报、瞒报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腐败行为。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2]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关键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统计工作 基本情况 工作思路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起步较晚,又由于业务对象单位性质的特殊性,改革难度大,发展还不够完善,存在不少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存在收支压力大,结余缩小,基金安全度低的问题;与企业待遇差距过大的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个人账户不健全,缴费比例低的问题等。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影响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影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科学严谨的做好统计工作,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好数据资料,是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前提。
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已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工作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中,特别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一,统计工作是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的科学手段。通过统计报表,各经办机构,各期参保人员数、离退休人数、单位数据、基金收支数据及各数据的内部构成等具体数据,能够以固定格式、全面系统逐级向上提供;其二,统计工作是进行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上级部门还是具体经办机构,对政策进行分析决策离不开对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其三,统计工作中,科学的指数、指标能够反映事业发展的健康程度,也可以对基金运行风险进行预警,例如各期基金收支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指标,能够揭示业务工作开展状况;结合物价指数分析基金总量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做出判断。其四,好的统计工作作风,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保险事业科学系统、高效运作的体现和前提。
二、统计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中的现状。
在实际工作中,统计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为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根据本县统计工作基本情况以及笔者在统计工作中的认识,概括一下,主要存在以下基本情况。
(一)重形式、轻利用。
我们日常的统计工作,主要以全面统计报表的形式开展,统计报表是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在每月月初按时将月报、季报、年报按固定格式报出,几乎就是基层统计工作的全部。统计工作忽视对统计数字利用。
(二)重数字、轻分析。
对各项指标数字的值、逻辑性过分关注,而轻视对数据的分析。统计分析报告质量不高,仅仅重复罗列数字或是做简单收支状况说明,不能深入揭示问题、预示风险。
(三)重整体、轻结构。
统计报表各项指标中,整体性指标多,结构性指标少或是不全面。
例如“参保职工人数”分机关、事业的整体性指标有,而根据单位性质划分的结构性指标缺失。如我县2010年7月“参保职工人数”12196人,其中机关2073人,事业10123人,而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单位各有多少人?我们的统计报表中没有这些指标,各单位人员的缴费能力不同,缺少这些结构性指标,一些问题没法分析;再如“本期应发养老金”,仅有整体性指标,没有“基本离退休费”、“补贴”等结构性指标,如我县2010年截止7月份“实支养老金”9237万元,这9237万元中,“基本离退休费”、“住房补贴”、“津贴补贴”等分别是多少?我们的统计报表中也没有这些指标,这就不利于我们对基金支付进行分析。
整体性指标能总体上把握收支状况,却不能像结构性指标一样,能够揭示收支状况的深层次原因。例如“本期应发养老金”增长过快,导致基金结余减少,是由“基本工资”还是“补贴”类增长过快引起的?“本期实缴额”少于“本期应缴额”是由“全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还是“差额事业单位”新增欠费引起的?各性质单位的缴费能力有何差距?
仅凭整体性指标无法分析这些问题。
(四)重上报、轻反馈。
统计报表上报制度严格,月报必须于每月2日前准确上报,季报、年报也必须在月初准确上报。然而报表报出后,上级不能将数据分析情况反馈给统计人员和基层经办机构。缺乏反馈易导致统计工作人员积极性低,也易导致经办机构业务工作目标性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
(五)统计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
统计是一门科学,对从事人员要求很高,而基层经办机构统计工作人员存在素质偏低的情况。虽然现在干部职工队伍中不乏大学学历人员,但真正系统接触过统计知识的很少。缺乏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技能知识、业务生疏;人手不足、经常换人换岗;检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多种原因易导致数字的偏差。
三、统计工作思路探讨。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统计数据分析支持;二是存在开篇所提到的结余缩小、基金安全度低;个人账户不健全,缴费比例低;缴费与离退休待遇不挂钩等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风险系数、严重性、影响程度都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与分析。笔者认为,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中,统计工作应按以下思路进行改进。
(一)提高重视,求精求细。
将统计工作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评优指标,落实统计工作责任人制度,摆脱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各级经办机构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和统计数据的利用率。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求精求细做好统计工作。
根据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特点,统计指标应进一步细分,增加结构性指标,增强与事业改革发展需求信息的关联性,满足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统计数据质量应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数据准确性、精度,高质量完成统计报表及分析工作。
(二)增强统计报表工作的反馈性。
反馈的对象有二,其一是指对统计报表质量的反馈,其二是对统计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的反馈。
其一,统计报表工作是一项结果导向非常强的工作,工作过程难以考核、量化,工作结果的质量好坏却可以一目了然。增强统计报表工作的反馈性,经常性通报或是分析讨论统计报表质量情况,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其二,由于受条件及能力的限制,基层经办机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质量不高,上级机构在收到统计报表后,经过分析处理,将结果反馈给下级经办机构,更有助于对基层养老保险事业发展提供建设性依据。
(三)努力提高基层经办机构统计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统计工作人员素质。一是加强统计法的培训,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基层单位向统计部门报送报表是其应尽的义务,不按时上报、屡次迟报、拒报就是违法行为,但在一些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甚至极少部分领导的脑海里并没有这种法律意识,他们缺乏应有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觉得迟报或不报报表也不会有多大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从统计工作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层面来看,经常开展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统计部门或是上级经办机构利用年报或统计人员进行培训的机会,系统地讲授统计基本知识和机关养老保险基础报表,对基层经办机构报送报表和提高报表质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统计分析报告质量。
统计分析报告是对统计数据整理、分析的总结性文件,是统计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好坏对统计整体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看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计分析报告应着重描述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安全分析。通过各期基金收支、基金结余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时间序列分析,对基金安全性做出分析。
2、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说明基金收支增减变动原因,特别对增减变动较大的部分作出说明。
3、利用多种统计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好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
论文摘要:培训信息管理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够为企业的人员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系统支持,企业应重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弥补企业人才管理中的不足。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劳动力、资源以及信息的争夺已经转变为对人才的争夺,知识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的获取一方面是通过招聘引入外部性人才,而更重要的方式则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和管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并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实际的员工培训中建立一个全面、快捷、有效的培训信息管理机制。
一、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信息录人。主要包括参加培训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以及与培训信息的录入,主要是对相关培训信息进行联网输入
主要内容是培训基本信息输入。主要包括参加培训员工的姓名、工号、参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性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考核成绩、证书编号等一整个参与培训和取得成绩的信息。
以上基本信息内容应由企业具体的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准确输入,并每个人负责自己所输入的参训学员的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输入传给信息统计部门的总服务器,进行同一时间段的保存和管理。这些基本内容信息主要是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在首次建立数据库时,应采取开库操作,集中时间,一次性地将相关学员的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库中,在以后的信息变更和保存中,和人力资源部门保存同步变动,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二)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保护信息库。信息化中,存在各种电脑病毒,而一旦发生病毒入侵,将造成信息的泄露,因此,应该采用最新的防毒软件,对重要信息进行独立备份并保存,建立起安全、完善的员工培训信息库以及基本信息库。
第二、方便信息查询。信息系统的更新和进步使培训人员信息的系统化查询方便快捷,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到培训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信息成本。
第三、权限管理设置。指充分利用加密技术,根据不同人员的职位设置不同的权限,信息录入系统的基本信息录入人员、查询管理人员、信息备份管理人员、信息修改人员等都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二、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志在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有没有大量相关人才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但同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致使人才库工作建立不完善,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
(一)重培训不重信息保存
一般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进行多次大量的培训后,却没有建立起对应的人才培训信息,在以后查找培训档案的时候,费时费力,非常难找,同时,存在保存数据准确率较低等问题。
(二)人才测评体系不完善
由于统计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其他单位传给的信息,没有主动地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主动询问和索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导致企业人才库信心不全,不能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测评体系。
(三)统计信息标准不统一
由于各个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联系,加上统计部门权限不大,不能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统计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培训信息形式多样,给统计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也导致在国内或国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一定不足。[1]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方法
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使得企业将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更加系统、安全、有效的展开,在对员工相关信息录入的基础上,对员工增加了解,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掌握员工的相关信息,方便对人才进行培养和任务分配,从而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动态管理。
(一)重视计算机软件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只有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有人管理,系统得到有效的维护与保管,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一输入格式和规则,让企业领导者能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浏览。
通过信息系统化的管理,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的获取员工相关的信息,更是方便的工作,杜绝以往信息不全、繁琐查询、参考价值不大的困境。企业领导通过信息管理,能够有效地找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理顺企业领导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
(二)培训企业相关人才
人才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企业也只有引进和培养相关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突出机制,才能够有效的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工作中的运行,从而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了解员工培训信息以及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开发、使用以及利用人才,企业储备完善的员工资料信息,可以以此来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通过人才引入和人才带动,能够使企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迅速成熟。
(三)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还要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系统的软件开发和使用使得培训管理工作更加实用、系统和科学,将使很更多的人力资本从繁杂的人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经过培训,可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四、小结
企业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培训信息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应对现实存在的不足,并充分重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才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企业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年对我们学校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面对复杂,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校办公室在校党政领导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以建校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以提升办公室窗口形象,服务学校大局,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凝心聚力,主动谋划,积极服务,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现述职汇报如下:
一,大力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着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校办公室始终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高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校党委的要求,校办严格学习制度,制订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以集中学习,自学,组织参观考察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了理论和重要思想,重点学习了党的和全会精神,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全国全省党建工作会议,“两会”精神及反腐倡廉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关文件和王三运省长来我校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学习成果审视各项工作,为落实各项任务提供思想保证。结合学校实际对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和全会精神,服务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安徽新农村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在此基础上代校党委草拟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服务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几位同志还就办公室工作进行了理论探讨,撰写了一些研究论文。总之,同志们在政治学习和理论思考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了全体同志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服务学校工作大局,着力维护校园稳定
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协调部门,承担着落实学校决策,协调相关部门,检查督办工作,服务师生员工的工作任务。为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校办全体同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从学校的全局和整体发展思考问题,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在特大雪灾,抵制家乐福事件,汶川特大地震,奥运圣火传递等重大事件和学生非正常死亡等突发性事件,面前,面对考验和挑战,校办全体同志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按照上级要求,坚守岗位,积极应对,思路清楚,责任明确,有计划,按步骤做好救灾,维稳等各项工作:建立了应急机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防范工作;理顺包保责任制,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协调各相关部门,加强门卫管理,建立值班制度,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在遇到重要事件和学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积极协助分管领导,坚决维护学校利益,合法,合理,合情处理各类矛盾,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年喜逢我校八十周年校庆,根据学校安排,校庆办承担着校庆活动的策划和筹备等各项工作。在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我带领校庆办各工作小组和校办的全体同志,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使得校友联络,校庆宣传,校史馆筹建,礼品招标,校园环境整治,庆典大会,系列活动安排等有序进行,校领导亲自挂帅,筹备组通力合作,广大校友踊跃参与,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整个校庆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把校庆办成了弘扬农大传统,展示办学成就,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和谐发展的系列活动的盛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着力打造过硬团队,切实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办事机构,承担着学校党办,政办,保密办,维稳办,办,统计办,收发室等职责。工作千头万绪,一年来,在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的情况下,同志们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在每位同志独立承担一个或几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校办实行一人多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满负荷运转。全体同志组织纪律性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工作中,保持着高效的工作节奏。一年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①会务工作。认真安排和组织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种会议近百次,做好会议准备,会议记录,撰写会议纪要,根据会议决策督查督办有关事项;组织或协助有关单位组织好学校大型活动,如: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田径运动会,军训动员大会及其他大型活动等。
②文字工作。全年办公室共审核,草拟校级文件,起草领导讲话300余份近40万字,仅校庆期间起草各类通知,文件,为上级单位代拟贺信贺电,起草各类讲话稿,审核其他校庆工作小组的文字材料等共约10万字。
③行政工作。办公室负责学校印章的保管,使用,全年累计用印数以万次计;协调校领导前往兄弟院校学习交流,接待上级机关,兄弟院校领导来校考察调研近百次,为双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做出了努力;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校市,校县产学研合作对接工作;规范校办车辆管理和使用,全年行车无事故,确保校领导安全用车。
④,保密工作。全年共接待来访者余人次(仅刘家英一人就接待了60余次),认真接待每位者,接听每一个电话,处理好每一封函件,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化解矛盾,维护学校稳定。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按照省委保密委和省直第八保密协作组的要求,开展了载体检查,保密法制宣传,保密公益广告语征集,保密制度建立等工作,全年未发生泄密事件,被省保密局评为保密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⑤统计,收发工作。建立了学校兼职统计人员队伍,明确统计工作职责,向上级提供准确,全面的统计信息,认真完成高等教育统计年报等各类综合性统计报表工作。收发室人员少,全年投递报纸,邮件,信件等数以百万计,未发生责任事故,保证了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报纸,邮件,信件及时分发到位。
作为办公室主任,我始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身作则,规范程序,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和办公室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努力构建宽松,严谨,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团队,使得同志们感到办公室工作平凡而不平淡,严肃而不压抑,紧张中不乏乐趣。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规范工作程序,着力提升办公室清廉形象
作为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我特别注重办公室的清廉形象,坚持从自身做起,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做好勤政廉政的表率;平时注意提醒同志们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坚持校办财务公开。招待费的审批,办公用品的采购,车辆使用和维修,维护,均在办公室会议上讨论通过,并报校领导审批。公务接待严格执行标准,规范管理,厉行节约,自觉接受大家监督,按规定要求,按程序办事,既节约了开支,维护了事业,又保护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