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笔译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 商务英语 笔译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有益尝试,又是符合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而言,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规格的人才,是一项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项目驱动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的实践问题,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项目驱动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因此,在这一领域,相关的研究十分丰富。不过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教育领域国内外发展速度的差异,导致在实践中西方有关项目驱动法的教学应用取得的成果也都不一样。国内关于项目驱动法的研究颇多,其中将项目驱动法与高职课程相结合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如谭力红提出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的步骤:确认工作任务;获取与完成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完成工作的途径、步骤;记录实施的结果与计划的结果之间的偏差;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梁成艾从背景分析、理论建模和实证探索三个层面探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董丽娜、刘硕认为,要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要进行以任务驱动下的课程改革,将教学与实训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项目与模块,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郑楚霞针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在项目驱动下进行合作式教学的模式。以上均是描述性研究,针对商务英语笔译课程与项目驱动法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
二、项目驱动的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与研究价值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要考虑该模式、该方法本身的优势与不足,还要考虑应用对象的特点。同理,对于项目驱动法而言,是否能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商务英语笔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法,有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能将书本、课堂所学知识结合企业或实际工作的需求,从而避免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驱动法,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项目驱动的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实践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如产品说明、公司介绍等一系列的项目,针对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分阶段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探究,循序渐进地完成各个项目,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2.在项目驱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将学生分组,让若干个学生创立一个“公司”,并让他们定好自己的“主打产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名片、公司介绍、产品说明、广告、公司合作洽谈会、商务信函等项目内容的翻译。为了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师在项目模块单元教学中先给出相关项目的常用术语、套语、关键表达法和句型,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熟悉该项目的翻译内容。模拟实训前先检查学生术语、常用套语和关键表达法的掌握情况,并根据项目模块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实训项目,给出实训的要求、内容和相关步骤提示,引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该主题背景材料。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质量,及时总结归纳。
四、项目驱动的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创新之处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在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法,首先,体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以往的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理论传授,基础知识的灌输。然而,采用项目驱动法,结合了学生今后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遵循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因而,在模式上体现出其创新性。第二是在内容上,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内容有所创新。因为项目驱动法,必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找活生生的实例。因此,教学内容,教学素材都有创新,避免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弊端。第三,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中运用驱动法,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第四,提高教师对课堂的实践能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观察、分析、实践、反思课堂教学提供一种理性的标准。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驱动法,是一种有益尝试。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业务素养的提高各个方面都具有实践价值。本文针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时间途径,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课题来源:本文为市级课题“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实践及探究”[课题编号:2010148]的成果之一,该课题获政府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谌利华(197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
谌利敏(1976―),女,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商务英语笔译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笔译教学改革与创新经验,探讨了如何在ESP理念和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做”促“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商务英语翻译
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翻译教学应该是多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组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鉴于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方面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认真探讨。
1传统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
(1)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无所不知,从讲授到解答,都要求教师是“翻译之神”(贺莺,2007),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繁杂,相较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对教
表一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2掌握基本的
商务笔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练习、总结讲授小组内互评
教师评价4学习商务名片的翻译商务名片角色扮演小组间互评4学习商标的翻译商标展示会小组间互评4学习商务广告的翻译商务广告小组讨论presentation小组间互评6学习产品说明书的翻译产品说明书网络论坛网上互评4学习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信函角色扮演自评
教师评价4学习商务合同的翻译商务合同论坛小组间互评4综合训练各种文本实训小组间互评表二Assessment Form for letters of Business (商务信函翻译评价表)
Letters
(信函)Correctness
(事实准确)Courtesy
(礼貌得体)Conformity
(功能对等)Self-Assessment
(自我评价)Teachers Assessment
(教师评价)询盘函报价函还盘函接受函师的要求更高,被置于教学神坛之上的教师压力更大。而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2)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教师实际参与商务英语翻译活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指导作用不够。在1994~2006年发表的680 篇论文中有近一半以上的文章都分布在商品商标广告方面,占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74%,而涉外保险、运输、国际金融、WTO文献等方面的翻译研究总计只占15%,且都是2000年以后开始起步。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广告商标的翻译所占比重极为有限。
2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语言教学理念
(1)ESP教学理念。ESP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
(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3教学实验:基于语言教学的新理念构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
本教学实验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推行了三年,通过实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水平有所增强,毕业生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本教学实验为商务英语笔译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实验中,运用ESP教学理念和任务型教学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对传统翻译教学进行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参见表一)。
(1)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我院很多同学通过努力拥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但在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应用能力仍较差,主要原因是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仍注重专业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教学,而忽视了与专业相关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需求分析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初级目标,接着在此基础上设定中级目标,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商务文本翻译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各种职业情景下使用英语,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
(2)以专业实务为依托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借助专业论坛,设计真实的任务。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商务沟通中涉及的必要内容主要是:商务名片、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为这些领域。商务合同的翻译对于商务活动来说也是必需的,但是因为难度大,只能作为拓展。在翻译产品说明书的学习中,借助于网络,任务来源于e-bay,学生不仅输入了大量的语言素材,而且兴趣浓厚。
(3)以学生为中心,以多样化为原则运用教学方法。要强调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任务和活动来实施教学。在教学实验中,创设真实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图表描述等形式,培养学生在交际情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商务英语笔译实践教学中对于网络的运用也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4)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商务英语翻译每个教学任务都有学生评价及教师评价(参见表二),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不仅学习和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在使用这些标准去评价译作时,通过对比自己的译作、同学的译作及参考译文,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和英语普及程度的提高,在大学进行ESP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而产生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社会对既懂商务又懂英语翻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市场岗位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还未能达到市场对其提出的要求,主要原因就是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欠缺。本文以省内部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为实地考察或与省内同行进行交流来获取现今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信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实际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1.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还不明确,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大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商务英语翻译课就是教会学生了解翻译,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实质上,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在商务情景下的英语笔译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大量实例训练中培养学生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开设在了不同的学期,有的是大二第二个学期每周2个课,有的是在大三第一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而且经常变动,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商务翻译课程前后续的逻辑关系,不懂得翻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需要多少时间才科学、合理,导致教学计划混乱,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1.2翻译教材欠实用
教材是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的前提。但现有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一直沿用本科的普通翻译教材,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仅专注于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解。职业院校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针对职业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编写的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很少,与之相配套的实训指导书、教学材料、教学软件、音像材料等教学资料更是寥寥无己。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开展。
1.3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商务英晤翻译教学还一直沿用传统的师徒式单一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重视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强化和巩固技巧,最后教师对学生译文进行讲评,给出参考译文及考核评价标准。以此循环反复,通过“熟能生巧”来使学生达到提高翻译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材加练习本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的接受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忽视了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传统过时的教学方法忽略了讨论、启发、交流的学习过程,课堂缺乏生动的互动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太明显。
1.4师资力量薄弱
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大多是出自本科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掌握了较好的普通英语翻译理论知识,但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还比较欠缺;对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和文体特点不熟悉;缺乏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经验。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实用为主的社会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的翻译课教师必须是既具备商务基本知识,又有翻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1.5缺乏实训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所以课程计划中的实践环节不可缺少。实训课的有效开展需要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资源。由于各高校重视程度、资金和缺少借鉴模式和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目前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程的软硬件资源普遍欠缺。譬如,缺乏真实商务环境下的翻译实训资料,如实训大纲,实训光盘,可辅助教学的翻译实训软件;没有供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拓展的资源;有些高校还缺乏校内外实训环境等。
1.6缺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实用的翻译实训形式,如果能够真正将学校的教学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在企业进行见习或实习,将是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做法。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没有进行校企合作或者校企合作还存在于形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工和作用还比较模糊,导致校企合作呈现出无序状态。
2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建议
2.1明确课程定位
商务英语翻译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英语笔译能力,主要以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英语真实语料为背景,在大量的实例训练中锻炼学生在商务环境下运用翻译技巧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明确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性质,然后制定完整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大纲以用来指导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教学。对课程进行科学设置,确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将语言技能、翻译技巧和实践练习有效地贯穿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以实现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统一。
2.2选用真实的翻译素材
各兄弟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并邀请在企业工作的一线翻译人员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的商务翻译案例编写到翻译教材、翻译实训资料中去。通过合作共同开发商务英语翻译的系列教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相关的商务资料,如英文商务新闻,相关的商务活动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激发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3加强师资培养
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具备商务实践的工作背景,同时还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在当前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的条件下,可以加宽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引进一些既具备商务知识又有翻译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外,还可以就现有的师资进行培训,选送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定期聘请行业内知名翻译专家或者企业的相关商务英语翻译人士来学校授课或讲座,并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
2.4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训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面向翻译过程的新型翻译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与自己个性特征,学习水平相适应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提供个性化教学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
2.5改革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对学生的词汇、句法结构等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主要为平时的作业和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追求量化的方式,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即强调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教师适时做出评价,还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参与评价,能够集思广益,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综合能力;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评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译文,还将学生的学习态度、遇到问题解决的能力等等相关因素都融入到评价之中;强调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即将形成性评价、测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关注翻译学习的过程,又注重学习的结果,全面而有效地评价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的学习情况,以此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3结语
目前,国家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前景,高职院校的各项专业教学改革现已广泛展开,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要摒弃现有的弊端,全面深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体系。改进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教学模式;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师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革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12CZJ05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翻译本科;生涯规划;职前课堂;职业素养
2006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Bachelo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BTI,专业代码:050255S)。截至2015年,已有近百所院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在校人数万余人。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规定,高校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性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和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贸易、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的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因此,财经翻译本科专业是要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口笔译人才。
季羡林先生说,“我国是翻译大国,但不是翻译强国”。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对财经类翻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从“金字塔型”转变成“枣核型”,需求量激增,同时也在职业胜任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财经翻译专业如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是外语类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职前课堂”项目就是针对这一需求,结合当前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特点而开展的实践研究项目。
项目概述
“职前课堂”项目是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训练项目。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翻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要早,更要规划得合理。这既需要理论作为指南,也需要实践的指导和经验的借鉴。
该项目是学院依托学校财经优势学科背景,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开发的教育工作模式。它以第二课堂的“全球课堂”德育示范基地为主阵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平台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和职业实践技能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翻译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挖掘学生的综合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有创新能力、有文化素养、有财经内涵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翻译人才。
内容方案
该项目根据翻译专业“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从大学本科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出发,依托第二课堂,协同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对翻译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专业综合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等进行开发与训练。其中,生涯规划能力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综合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两部分,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通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职业实践技能包括求职材料设计技术、求职渠道选择、招聘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1.生涯规划能力分析
这部分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等内在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动向、岗位素质要求等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渐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认知;引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能,具备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切实指导自我职业发展生涯规划的能力。
2.专业综合素养分析
素质是对个人发展、企业未来成功以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人的核心能力的描述。对于翻译专业学生而言,语言基础的学习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度。因此,包括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在内的“基本功”是一切外语学习的基础。“翻译+财经”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翻译专业高端人才而言,良好的调研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3.职业实践技能分析
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还需要有好的求职策略与技巧。求职的应聘策略涉及到应聘材料设计、求职渠道选择以及面试策略与技巧等。
训练路径
该项目的训练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按学期开展,从大学一年级贯穿至大学四年级。大学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通过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法有情境角色模拟、特定主题工作坊、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如考察实习、行业现状调查、职业人物专访、素质拓展训练、个体和团队咨询等,这也是该项目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1.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
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组织训练营的系列活动来完成,需要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及量表,如生涯兴趣量表、价值观问卷等。通过自我剖析法、成就事件分享会及测评工作坊来了解自我;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校友及人物访谈分享等途径来认识职业社会;通过SWOT分析表、撰写规划书等活动对学习生涯进行规划设计。
2.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训练
学生专业能力主要由语言学习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等组成。主要通过组织开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训练活动,如英语角、语言基础类竞赛等来加强;通过举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讲座、选拔赛及交流活动等途径来开发跨文化交际等能力;同时,学院还建有外语学习网络资源库来辅助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挑战杯”系列比赛、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
3.学生职业实践技能的训练
学生职业实践技能主要通过模拟训练的途径来开发,如组织模拟面试比赛、模拟商务礼仪比赛、简历及网申工作坊等,通过反复的模拟练习,强化学生对求职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总结求职招聘经验,加深学生对求职招聘的体验;通过组织参加校友论坛、企业和事业单位开放日等活动,了解职场从业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过渡。
除此之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和翻译市场联系起来。该项目通过加强与社会上各翻译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关系,并与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汤森路透公司等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打通教育渠道,共同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满足行业要求的翻译人才。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16年度立项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24.
[2]董春华.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J].就业指导,2012(16):45-48.
[3]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章晓雯,尹延安.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3(12):40-41.
关键词: 专业群 商务英语口译 教学模式
一、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自2007级开始便已经开始教授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至今已有八年的时间。作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商务英语专业,其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都要主动根据外贸企业和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具体课程的教学必须符合企业和行业需求,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必须瞄准职业岗位(群),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需要,还是口译教学本身的需求。
二、调研对象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外贸进出口企业众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我们对这一地区近十家外贸企业及多名近五年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从事外贸行业(与商务英语口译相关)的毕业生和实习生,了解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社会需求情况。毕业生和企业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的相关同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第一手资料。要求调查对象列举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口译工作或任务,以便更好地了解外贸从业人员具体的口译工作,整合翻译教学的内容。通过几个月的努力,课题组成员对我们的调研情况和反馈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并把相关内容输入了电脑,用SPSSI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调研内容
通过对常州及周边地区各外贸类企业进行充分调研,总结社会对商务英语口译人才的素质要求。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解决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的衔接问题,做到企业与课堂的有机结合。结合口译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外贸业务,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根据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总结现有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归纳出以3S为中心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把口译教学分成三个层次:首先,训练学生的单句口译能力;然后,训练学生的段落口译能力;最后,训练学生的篇章口译能力。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简,实现了高效课堂。做到在模拟口译现场的条件下,把技巧、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者心理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对内容的讲解基于学生的口译实际。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口译学习效率。同时实行日常训练的小组制和竞赛制,设置开放的评估方式,即考勤、作业、课堂参与、小组合作、期末成绩五个方面相结合。
四、调研结果
(一)主要岗位和工作内容
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主要是常州地区)的相关外贸行业。调查显示,85%以上的毕业生在私营(民营)企业工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
作,5%在国有企业,10%在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如图所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贸业务类为主(外销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其次是服务类岗位(包括文员、行政助理等),再次是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基本在私企,从事外贸、服务或基层管理工作,其中绝大多数是外贸岗位。
我们通过对毕业生工作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口译工作的频率与工作岗位是紧密相关的。从事外贸业务员工作的学生经常会使用,从事服务工作的学生,如行政助理、文员等使用较频繁,而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学生则偶尔使用。在外贸业务岗位,口译是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融合,是外销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口译工作往往由外贸业务员来做,对他们来说,口译能力非常重要。
(二)具体的口译任务
我们把调研得到的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企业管理者和毕业生及其相关工作岗位同事的反馈信息,从多角度掌握毕业生在工作中具体的口译任务。
调研显示,多数学生一般是在客户来访时,给领导和老板做接待口译;或者参加交易会,在会上协助老板洽谈业务,随行口译;再者在企业接待客户、机场接机及工厂参观时,陪同口译。对他们来说,口译工作基本是临时性的,是外贸业务工作的一部分。此外,他们在做口译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一部分的笔译工作,如各种英文信件、产品介绍、合同翻译、网站翻译等。具体来讲,在接到一笔订单后,要翻译订单交给生产部、翻译产品安装步骤给生产线、翻译工厂发过来的产品检验报告、翻译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及意见等。调研提到,他们平时接触的商务翻译工作,不会用到太复杂的词汇,也不会用到太多复杂的翻译技巧。通过简单的句子,译文准确、简洁、明了即可。掌握扎实的商务知识和和商务技能,熟悉外贸工作流程、熟悉相关行业的专业用语,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
五、调研启示与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对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进行商务英语口译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调研分析为明确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定位,合理开发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了依据。
(一)优化商英专业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3S的口译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兼顾科学性、系统性和地方性,在开设商务英语口译相关课程群时,把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相结合,同时把商务知识、口译专业识和口译员职业素质相结合。外语系大力支持口译人才的培养,对商务英语系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合理的修订,增加了口译课程的课时,增设了商务沟通等选修课,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口译课程群的选修课程,从而使有能力、有需求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口译能力。
(二)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健全口译实践教学体系。
在有限的在校时间里,学生既要学习商务知识,了解跨文化交际,又要掌握口译相关技巧,从而具备一名口译者的良好职业素质。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方法,把口译教学分成三个层次:首先,训练学生单句口译能力;然后,训练段落口译能力;最后,训练篇章口译能力。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实现高效课堂。做到在模拟口译现场的条件下,把技巧、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者心理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近年来有不少学生参加了上海中级口译证书的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完善语言实验室的口译教学和训练功能,优化现有的同声传译模拟教学系统,强化口译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口译技能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同声传译实训室的功能,为学生创建模拟口译课堂。口译训练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英语口译技能的运用,还要帮助学生在口译训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商务专业知识、英语知识与技能,做到商务专业知识、英语知识与技能、口译技能的三结合,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对同声传译训练系统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译技巧的辅助手段。
(三)加强口译师资队伍建设。
口译师资的严重不足和口译人才的缺乏是客观现象,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口译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有计划地分批培养口译师资,向口译教师多提供进修和短期培训的机会。其次,加强高校之间的互访和交流学习,从而充实自己、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推进口译的教学研究、提高口译人才的质量。此外,要注重建设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厚实、商务知识与实践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