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科团队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辖区居民人人享有家庭医生服务目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目标,针对本中心工作任务重、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整合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建设村级卫生家庭医生团队,确保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不断提高村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村级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和村级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村级健康调查、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形式,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深入村级,送到家庭,不断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力争早日实现“人人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签约服务”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优化组织、分工协作
根据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特长、工作岗位、资质等实际情况不断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优化,按每个团队覆盖≤10000人的原则,配置1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县级专家、1名全科医生或医师、1名护师、1名公共卫生人员及村级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更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
(二)签约服务
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坚持“充分告知、重点突出、自愿签约、规范服务”的原则,以居民与家庭医生自愿签订(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1名家庭医生)一定期限服务协议的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双方约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权利义务等款项,家庭医生以团队的形式,按照约定内容向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少于一年,期满后根据居民的意愿,自动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签约对象优先覆盖常住家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36个月儿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所在家庭,以及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贫困人口、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和有服务需求的健康人群。
(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
2、门诊预约与转诊服务。为签约居民优先提供上级级医院转诊和预约服务,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
居民可在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版)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热情、周到的优先优惠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对首次签约居民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计划,使居民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更新,保证健康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档案隐私尽保护责任。
2、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对签约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开展健康教育服务。
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签约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提供1次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体质辨识、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中医干预等。
4、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为明确诊断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咨询等服务,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次随访高血压患者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免费健康体检。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居家知情同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随访、康复指导服务,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年提供1次健康体检。
6、特殊人群保健,对所辖区域的残疾人、失独家庭、孤寡老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不少于一次随访和健康教育。
7、传染病管理。对居家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至少1次访视及治疗管理。
8、咨询服务。对在健康管理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转诊建议。
9、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90岁以上老年人及确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诊疗等服务。
五、工作措施
1、组织、鼓励家庭医生团队外出学习,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培训力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活动以团队长根据村级签约居民需求进行培训,重点对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技巧及专业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2、进一步优化团队,完善相关制度、流程、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家庭医生团队长制定本团队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合理分工,明确目标,每月召开家庭医生团队会议,分享工作中的做法、取得的成绩、不足之处,总结经验,部署下月工作安排,同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修订,着重在满意度、真实性上下功夫,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3、明确对象,优先签约,有效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常住居民,签约服务应优先覆盖重点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偿服务包,提升居民签约积极性。
4、充分发挥“村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作用,真正做到一站式签约服务。
5、逐步健全完善签约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有偿服务包签约。
6、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级宣传栏、村级活动、健康宣传日等,积极主动与村级居民沟通,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宣传,逐步提高村级居民签约率。
7、各团队及时进行资料归档,对每次村级活动及时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对当月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评价方法
按照文件要求,按时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量、真实性、居民满意度,按工作量及考核得分进行绩效发放。
关键词:社区居民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07-01
健康教育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六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其贯穿于居民生命保护的全过程,并针对社区居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实施行为综合干预[1],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健康促进是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和协调社会有关单位、个人履行各自对健康和环境的责任,培育促进健康的因素,消除不健康的因素,以促进人人健康[3]。社区居民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获得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一项减少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性策略。
我中心成立以来,以辖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辖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辖区社区居民一级、二级和三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管理体系,摸清了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1 组织形式
中心设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社区健康教育专职负责人,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教育计划,建立了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并明确职责,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2 健康教育的开展
2.1 主要做法。
2.1.1 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依靠全社区医师团队、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健康教育的队伍开展工作。
2.1.2 制定了总体工作目标,要求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95%,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9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85%。
2.1.3 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心成立后即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健康基线调查和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摸清了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人户提供健康处方,进行健康行为指导和行为干预。把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之中,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居民传播预防有关疾病的知识,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中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2.1.4 加强对专兼职人员综合能力培训。①中心成立前,即有计划的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别送上级医院及上级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如:社区全科医师、中医康复等。②有计划的进行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组织到各地参观学习考察等。③加强与居民沟通能力的培训。要求社区专兼职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社会学、心理学及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能与社区居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④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能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而且还可以大力开展多样化的健康促进活动等。
2.1.5 把对社区健康教育列为工作职责,并理顺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
2.2 具体措施。
2.2.1 有针对性地编写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免费发放。
2.2.2 责任医师团队深入社区开展面对面和多媒体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布健康教育主讲人、时间、地点,有计划的向社区居民传播预防相关疾病的识。
2.2.3 办卫生宣传栏、健康教育活动室等。中心在社区设有较大面积的固定的卫生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室可随时播放卫生知识录像带;候诊室设有健康教育材料取阅架,免费向社区群众发放等。
2.2.4 将健康教育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中,形成了有社区健康诊断、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有实施效果评价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
2.2.5 对重点目标人群开展普查普治。
2.2.6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人户进行健康行为指导等。
3 问题与建议
3.1 社区医师团队、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虽然进行了在职培训、岗前培训、考察学习及进修学习,但由于培训和学习时间较短,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传播技巧学习不够。医师团队工作人员,特别是兼职健康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专业知识面较窄,他们习惯于原来在医院看专科疾病、做专业护理的一套做法,尚不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如进行社区健康诊断,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对社区人员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也是我们今后社区健康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2 工作中有许多医师团队人员及志愿者反映:他们很想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不知应该怎样去做会更好,目前虽然在按要求做,但从内容、形式、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还不够深入,希望能有相关的专业书籍、规范和标准让他们学习提高。目前此项工作的开展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摸索适应城市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
参考文献
[1] 魏荃,米光明.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2,5(8):589-591
关于印发《2019年中医药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切实做好旬阳县2019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的各项迎验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审,我院继续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
根据《旬阳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验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评分表(2016年版)》的要求,完善本院中医药特色服务,顺利通过复审验收。
二、在深化医改中发展中医药事业
1、加快医联体建设,与县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2、做实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推进中医药参与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团队中有中医师,服务内容应有
中医基本服务和个性化中医健康服务。
3、建立中医药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及费用监测控制等机制;全面启动卫生院临床医师综合绩效考核。
三、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认真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
划。组织开展卫生院中医馆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全员培训。巩固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成果,将中医馆建设向村卫生室延伸,更好满足群众看中医、用中药需求。
2、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实施中西医临床协作创新。
3、发挥中医药在应急和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主动参与健康扶贫“行动”。
4、充实完善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中医药、中药饮片等质量控制中心,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质控工作。
四、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积极推动中医药与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医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上的核心作用。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招录引进中医类别医学生,抓好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统筹做好中医药师承教育、确有专长考核和各类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六、宣传贯彻中医药法规政策,弘扬中医药文化
1、广泛宣传《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掀起普法用法热潮。
2、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加强中医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就医环境。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理念得到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学校工作、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全体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的角色意识日渐清晰。
二是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各学科的主要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已经蔚然成风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秩序得到确立。也就是说,新型的教学秩序逐步确立。教师的关注点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学目标更加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更加注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感悟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享受问题解决的乐趣。
四是队伍得到锤练。新课改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明显转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重反思、重实践、重研讨、重合作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涌现出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成长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五是机制得到形成。即课程管理、评价检测、教育研究的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促进新课程不断深入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新课程实施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围绕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学校评估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异常活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一个“管”字。
学校领导每学期都能围绕教学工作审时度势,理清工作的重点、难点,理性面对困难,运筹帷幄、统筹规划,围绕着教学出实招、出硬招、出狠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深每星期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务实、高效。
2、实施干部听、评课制度。被指导教师争取每节课都听指导教师课,通过听、评课制度,切实加强了对一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有效地保证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3、实施干部巡课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将每周周一至周五的干部巡课名单确定并明确巡课职责:巡视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课情况、巡视各教研组及学校的各部门,每天下班之前要将一天的巡课情况形成总结反馈给校长,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个教学环节和部门的工作高效开展。
4、实施干部例会制度。每周一早7点为学校的干部例会,所有干部将具体分管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校长就学校的具体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责任心和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5、实施干部培训制度。学校定期加强干部的理论培训、岗位培训、学习指导和实践锻炼,定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反思和交流,引领干部自觉主动发展,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每学期都要求干部做到“五个一”。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一个“严”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常规管理、成绩公示、综合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制度管理师生及职工。
1、实施《旅顺中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及时发现、严格控制、妥善处理教学和工作中的事故,通过各种监督机制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严厉的处理,有力地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责任心。
2、完善并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教学事故和教学责任的追究,常规管理主要以高效教学为中心,突显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显上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突显作业的精选和批改的精细化,保证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扎扎实实地有序进行。
3、大力推进、完善《教学成绩公示制度》、《教学成绩末位警示制度》、等,继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通过一系列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的强化,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敬业精神,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职业精神、执著精神、求实精神、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共同铸造了“旅中精神“。
4、创立了“旅顺中学名师”工程。通过特级教师、奥赛教练员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汇聚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使学校涌现出了“名教师”团队,形成了“名学科”优势,打造了“名学校”品牌。
5、继续实施、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大力营造“地位靠业绩诠释,成绩靠数字说明”的氛围,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营造了“拼内涵、比实力、讲奉献、竞业绩”的良好工作氛围。
6、不断完善、健全科学、全面、系统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严格落实《管理手册》、《操行评定手册》、《学生管理手册》等,突,对学生的评价有章可循,使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8、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不断规范考勤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教职工的行为,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证了教育和教学。
三、重计划、重环节,突出一个“细”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节决定成败。为保证学校的有序、有效、高效运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缜密落实。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统领全局。
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奖惩。一是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计划、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二是制定年级月工作计划;三是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班主任月工作计划。四是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及高三年级和各学科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计划及复习的要求、自主答疑阶段复习计划及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制定个人计划等。
2、大力推进“学案导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总结,探索积极、有效、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课时紧、任务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需要,我校在借鉴先行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我校进行了“学案教学”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采取“由点到面”、逐层推进的方式,经历了探索期、推进期、完善期,积极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导学、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充分发展。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跟踪检查和统计,并及时反馈,初步搭建起导学基本模式的框架,在实践中加以逐步完善。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课程改革样本校”和“学案教学示范校”。
3、细化教学过程,严格做好动态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细化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如细化了课堂管理制度、备课制度、批改制度、答疑制度、晨读制度、晚课管理制度等,严查过程,重究结果,细化考核。
课堂教学要做到:讲要精、管要严、练要实,坚决落实学校“三讲三不讲”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布置要做到:精而实,要体现分层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后都有事可做,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习的体会,达到课堂延伸的效果。
辅导答疑要做到:主动、耐心、细致,既要注重知识的解惑,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要鼓励学困生敢问问题、善问问题、多问问题。
实现集体备课的制度化。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讲人,主讲人必须提前备课。在备课组计划中列出主讲人、学案设计人,将提问及作业的分层布置纳入每次集体备课中,要在记录本中有体现。
对以上各个教学环节,教导处定期认真做好检查和量化统计,做好过程性的动态评价。
(2)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制定了新的《公开课评价标准》、《竞赛课评价标准》等;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检查、诊断和研讨功能,并以此为依托指导和改进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认真而规范地进行每个学科的阶段性考试的质量分析,每位教师必须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质量成绩分析,学校对此作出详细的检查,做到每次考试教师必做质量分析、每次质量分析学校必做反馈、总结。
4、有针对性地实施年级管理,突出年级教学特点,积极做好各年级的教学活动。
高一年级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纠正、培养和指导,把握好教学起点,兼顾文理科的教学,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高二年级主要注重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要高度关注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自学习惯与能力等问题,大力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高考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重视劣势学科的弥补,既要全力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又要重视困难学生的减少与提高,为高三总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年级主要瞄准高考,大力营造备考的氛围,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情绪调控,加强对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优化教学方法和试题选编。组织好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等一些列工作,提高升学质量。
四、创机制、强动力、突出一个“奖”字。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软环境建设,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1、修订并不断完善了“旅顺中学高考奖励方案”、“教师考核与奖励”方案,由校长直接负责,健全了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考评,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各级评先挂钩。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定、奖励制度,全面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星级教研组、备课组等一些列的评比活动,努力建设协调、大器、包容的教研组团队,真正起到了凝人心、聚合力、强团队的作用,强化了自律、自重、自尊意识及团队精神
3、完善职员和工勤人员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岗位的职责要求做到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过失谁负责,谁的成绩谁受益。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
4、搭设多种平台创建多个机遇展示、引领、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通过“各级、各类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活动,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拓宽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同时通过完善以学代奖的制度,激励、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
5、加强对高职教师的考核、培训和培养,完善对高职教师的奖励评价机制。以支持、资助教育科研、高学历教育、外出考察学习为重要载体,并通过评优、评先、骨干教师认定等途径强化进取意识,激发内驱力和发展潜能,并与岗位设置、聘用与工资待遇相结合,为今后高职教师的长期考核和任用打下良好基础。
6、完善了教学跟踪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始终落实待遇跟着贡献走,荣誉伴着业绩行的原则,加大对教学成绩优异的奖励,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使教师为学校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而勤奋、努力工作。
五、强化培训和交流,突出一个“恒”字。
卓越的基层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1、每学期学校都采取各种刚性措施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要求教师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并严格落实,学校将予以检查和评价;开展各种形式的“五个一”或“四个一”活动:
2、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路子、铺路子、压担子、搭梯子。如:落实师徒结对制度、见习班主任制度等,同时完善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政策及各种公开课、汇报课、竞赛课、抽签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3、狠抓了教学基本功的养成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如:学校组织高职教师开展“优秀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专题训练”编写的评选活动,竞聘高职教师岗位的教师“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等一些列活动。
4、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奥赛教练为核心的“旅顺中学名师工作室”并实施“旅顺中学名师”工程并形成品牌辐射效应,对每位名师每学期都提出不同的任务。
Key words: WeChat platform;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前言: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逐渐发展,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种护理模式来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属于三级甲等医院,在医院的普外科中,患者住院周期短,周?D快,患者手术完成率较高,因而护理工作量很大。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都存在护士缺乏临床经验、护士流失率高、以及年轻护士所占比例高等问题。因而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提高外科护理管理效率,确保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院普外科为了有效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时代优势,在护理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概念,并于2017年7月依靠微信平台建立了普外科护士微信群,从而增加科室之间信息的传递,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其结果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选择对象
我院普外科选取了现有的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22-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岁。
2.采用方法(1)建立微信群。将本科室的18名护士拉进微信群中,并取名为“磁性团队”,这个名字不仅寓意着团队中的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需要秉持着自我管理、共享管理、继续教育、自由决策、以及改善环境的磁性管理理念。(2)建立微信管理小组。首先,将科室教学组长作为微信群群长,主要负责群里的动态管理,比如微信内容的及时性、正确性、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以及组员的回复率等,同时善意提醒成员不要与工作无关的内容[1]。微信管理小组组长由办公护士、护士长、以及各组责任组长等担任,主要负责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相关信息或事件及时向科室人员通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应用微信平台
3.1 工作计划的布置
以前科室的工作计划都是通过护理部召开护士长例会进行工作内容布置的,然后,护士长安排时间召集全科室人员召开工作例会,并布置工作。微信群建立之后,护士长在护理部参加护士长例会的同时,就可以将相关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计划及时下发到微信群中,从而使每位护士能够及时了解相关工作,同时还可以将与骨干工作有关的幻灯及时发给相应的负责人,便于其尽快对工作重点以内容进行了解,掌握该月的工作重点,并了解该月质量控制的各项检查项目、教学任务、以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等。在召开工作例会时,工作人员已对各项工作计划有了初步的反馈,包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工作的完成时间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例会上提出,然后由大家共同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计划的执行效率。
3.2 学习专业护理知识
现阶段,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年轻护士比例大的问题,具有一定经验的高龄护士比较少,而年轻的护士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对患者病情的预见性不足[2]。因而为了尽快培训年轻护士,帮助其适应临床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并将专业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发在微信群里,包括对重病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当班护士重点观察内容和预防措施、以及患者容易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护士护理时的警惕性以及护理工作效率,还能让其他人员进行学习,增长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大概了解,从而突破了交接班的时空局限性,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3.3 质量管理控制
在护理过程中,质量控制是护理质量的保障,科室在每个月都要进行护理质量的自查,无论是质量控制小组还是护士长,在发现问题时都要及时在微信群中进行说明,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进行护理部护理检查时,质量控制小组的组长可以将检查的标准及时发到相关的群里,让每位护士都知道自己该准备什么,同时,在检查结束后,被查到的护士可以将被查内容、查出的问题、检查方式、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等发到微信群中,并由质量控制组长以及护士长进行补充说明。质量控制组长需要将每个月查到的问题在微信中进行说明,每个护士都需要定时查阅回复,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共同分析,探讨出可行的整改措施。护士长在节假日期间可以将查房时遇到的问题在群里进行及时通知,从而便于及时整改。
二、效果
通过微信平?_的运用,我院普外科在2017年7月后建立的微信群,并将应用效果与应用之前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科室每月例会以及每日晨会的时间都大大缩短,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所有人员都表示,采用建立微信群方式,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增长知识,同时增进了与同事之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