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课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 实训课 教学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对动手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的操作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来获得的,而提高计算机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更是中职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应技术的人才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是非重要的.那么怎样上好计算机实训课呢?根据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实际,结合我个人的具体情况,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备好计算机实训课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的前提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实训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因此,实训准备工作应针对学生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趋向、技能操作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和剖析,做出正确判断,进而确定实训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介应用、教学方法等教学内容.计算机实训课备课要明晰学生的层次、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使实训教学突出共性,不能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制定合乎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训教学方案.
例如,可根据男生和女生的就业需求不同,发挥男女生各自优势,进行不同的专长性技能培训,使其能学有所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制订计算机实训课提纲
实训课提纲是对实训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实训课提纲主要包括授课项目、实训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主要环节、技能难点和重点,以及评价方法;实训课提纲是教师授课过程中遵循的教学步骤,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在实训提纲中要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布置实训内容和步骤,对于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实训后的思考题也要给予提示或指导.学生必须在实训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实训,完成各项实训任务.教师也要按实训提纲的要求进行布置、检查、评定学生实训的完成情况.
二、充分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
的保证
计算机实训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相对于其他课来说显得更加繁杂、细致和重要.所以计算机实训课前准备要充分具体内容包括:硬件环境的准备;软件环境的准备;安全环境的准备;组织和管理准备;教师和学生的准备.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不容易,有效的办法是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制度:教学媒体准备要制度化、技能操作用物准备要标准化.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上好计算机实训课的关键
实训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文化课、专业课有显著的区别.实训课开始,教师首先要提出本次实训的目的要求,其次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然后讲解实训的操作步骤,最后强调关键操作的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提高实训效率的方法.讲解时内容应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讲解以后,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要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并演示正确的操作和提出防止不良操作的方法.必要时教师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实训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亲自进行演示讲解.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练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自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学生操作是实训课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动手操作,要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四、计算机实训课的课后总结
实训课快结束时,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通过实训课,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程序都有了新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训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计算机实训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认真分析它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抓好每个环节,计算机实训课就能够获得成功.搞好整个计算机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张凤梅.对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科技教育,2009,3.
教师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的课前准备不同与传统教学的备课,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作好各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1.1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其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参与者、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的疑惑和难题,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1.2设计教学情境物流教学中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存在很多的角色,如业务员、供应商、入库管理员、出库管理员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学生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如在仓储规划与设计模块中,设定的背景:无锡市新区某仓储企业需要建设一间流通型仓库,假定学生是仓库的管理者,让学生对仓库进行规划设计。
1.3准备实验实习材料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的实验实习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①实验实习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②实验实习相关案例、练习。实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学用的案例和练习。如进出口通关教学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各组需要使用的相关报关材料和报关单证等材料。③实验实习设备。物流实训各模块使用到的物流设备不尽相同,如仓储设施设备模块中需要各式仓储设施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中需要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物流实验设备,做好课前准备。④实验实习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实习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胶带切割器等实验实习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课程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登记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使用不足时应及时请购。
1.4设计实训操作步骤。要将物流实训操作细分,分成一个一个步骤,步骤要清晰,描述要准确,易于规范学生的操作。且每个步骤的名称要简短,便于学生记忆。如商品入库操作步骤如下:①货物入库准备,②货物接运,③货物存储货位的确定④装卸搬运,⑤检查验收,⑥入库登记。
2课程展开
实训教师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要进入物流实训教学环节了。要上好物流实训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习,一个完整的物流实训课程应该由以下结构构成:
2.1情景创设。可以设立教学背景,确定工作岗位,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岗位来开展活动,也可以通过案例导入物流实训教学。
2.2任务驱动。指导教师应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提问学生,提出任务。通过任务让学生了解一个模块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而确定实训目标,由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2.3知识点切入。按照实训课题,以知识点的形式讲授物流实训中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如:在仓库平面布置规划中,教授仓库平面布置的知识与方法。
知识点切入环节中主要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是集中指导法。教师对全班或全组的学生,对将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前瞻性,预期和解决实训中会发现的问题。同时在集中指导过程中,还要对以前的实训进行总结。
2.4教师示范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
2.5学生分组及分配角色。根据学校现有的物流实训设备和仪器,组成实训小组,以4-8人为宜,并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分组完成后,教师应以书面形式,下达任务,分配岗位。分配任务和岗位时,要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明确任务,便于进行任务完成情况点评岗位。在任务安排中要做到因人而异,由组长组织组员自行分配岗位,按岗位分配实训任务,并分配实训所需的工具、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等。下发小组工作表和个人工作表,便于实训完成后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可对每位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时间上的要求。
2.6情境模拟操作。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后,即进入情景模拟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学生通过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分配好了角色,各组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就位,进行实践操作。各组应演练多次。第一遍演练时,教师可以按步骤,一步一步完成的方式,控制学生操作节奏,找出失误操作,及时纠正。第一遍完成后,应再多演练几遍,巩固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操作环节中,物流实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个别指导法和巡视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规范操作步骤。
巡视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采取个别指导。
3课后总结
物流实训课题结束后,教师指导应通过物流实训报告内容的填写,对各实训小组进行总结,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立性,课后总结要注意小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相结合,分别形成小组评价表和个人评价表,便于形成学习信息的反馈和评价。
在进行信息反馈时要注意,提出批评前应有肯定,并让学生有机会答辩和说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越具体越好、越明确越好,宜细不宜粗。提出意见的处理重点要集中在可以改进的方面。
4课程考核
物流实训不同与传统教学模式,即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践操作环节,且各项目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根据物流实训教学的特殊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4.1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个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考评,得出各项目的实训成绩,再按各项目占整个实训课程的比例计算出本学期的综合实训成绩。
4.2期末应对各项目模块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即知识点,进行笔试,得出本学期的理论成绩。
4.3教师应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4.4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按理论知识、综合实训、平时成绩三部分,30%、40%、30%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4.5考核应采用“理论技能双控制”。即实训操作考核达不到60分(按比例为30分),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达不到60分(按比例为18分)者,无论总评成绩是否达到60分,均视为该课程考核不及格。
以上仅为笔者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物流实训的课程结构及其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推广应用。总之,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向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及考核评估实务手册[M].石家庄:河北音像出版社.2004.
[2]陆丽霞.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方法[J].职业.2006.
[3]黄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一、ERP沙盘模拟概述
ERP沙盘模拟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竞赛课程,其突出的应用性和和实践性,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利用沙盘模具,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基本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在实训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六组,模拟企业经营6年。小组的每位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运营总监、采购总监等职务。各组分别代表不同的企业,是同一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各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竞争对手的动向,决定本企业的经营策略。每一年末用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分析经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然后继续经营下一年。通过企业6年的生产经营,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二、现有实训教学模式的分析
我校经济与管理系开设的ERP沙盘模拟实训采用物理沙盘,安排32课时,其中8课时熟悉沙盘讲规则,22课时进行6年的经营,2课时总结交流与综合讲评。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运营规则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
沙盘运营规则涉及到市场营销与规划、市场竞单、生产线建造、原料采购、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指导教师在介绍模拟企业概况时,会集中讲解所有运营规则,然后进入起始年运营。虽然在起始年,教师带领学生做模拟训练,但是不安排投资生产线、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操作,而这部分内容又更为复杂。这就导致学生在后面正式经营尤其是前2年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各组反复说明规则或者忙于纠正错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学生分组不合理
在课程开始前就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果发现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1)某组全是男生或者全是女生;(2)一组中想做CEO的人有两个甚至更多,直接影响团队协作;(3)个别组的成员实训参与度不高,导致最后出现一人包揽全组任务的情况;分组不合理会导致有些组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全班的实训效果。
3、运营时间不易控制
在实训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部分组已经完成某年经营,等待新一年的竞单,而有一两组还在填写报表,拖延全班的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会计报表出错、盘面操作有误。例如:申请贷款没有记账、忘了登记广告费、利润表计算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检查改正。
4、破产的组较多,导致组间对抗性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常,我们把一个班级分6个组,如果因为各种情况导致“破产”只剩下三四组在经营,那么市场就会显得太过于宽松,大部分学生都在“混日子”。这样无法体现沙盘的对抗性,也达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ERP教学的创新
针对上述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适当调整实训的指导方法,并对教学的组作过程进行创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的改进内容有以下几点:
1、将运营规则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起始年运营时,按运营表上的操作步骤,分别介绍贷款、生产线购买等规则,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规则。这样就为后面正式运营,做好一定的准备。
2、增加交货时间和成品明细的记录
物理沙盘与电子沙盘不同,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实物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例如,交货后拿到应收款的总额与订单信息不符、交货时多拿走一个成品,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对此,从经营第二年开始,要求学生每次交货,都在订单登记表里记录下“交货季度”。如果报表出问题,可以把“订单的交货时间”和“应收款账期”相结合来核实每季度“应收款收现”的数额,从而确定流动资产中“应收款”的期末数是否填写正确。此外,每年运营结束,要求学生记下成品明细。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期末库存=期初库存+完工入库-交货-出售+买入”这样一个简单的方式判断年底成品的价值是否正确。
3、调整运营规则,降低破产风险
以往,经营到第4年就有小组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选单时投广告费的策略有问题。有的组把某个市场的广告费集中在一个产品上,或者把当年的广告费集中在一个市场,最后拿到的订单却比预料中的少,导致综合费用很高。面对这种情况,在学生投广告费前给予适当的引导。首先,对每个产品的广告费做出限制。其次,根据《市场预测图》结合本组的产能,有针对性的投广告费。曾经出现这种情况:6个组里有3-4个组同时生产P1、P2和P3,为了抢到更多的订单,大家在准入的市场给三个产品都投了较多广告费。在选单时,竞争非常激烈,以至于有的组投了较高广告费却拿不到订单。后来,建议学生在三个产品中选择其中1-2个,相对集中地投广告费。这样,不仅降低了每张订单的直接成本,而且减少了综合费用,还帮助学生留下更多资金。经过几次尝试,有一定的成效,也得到较好的反响。
4、增加教学评价内容,加强考核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参与积极性以及分析问题和发表意见的主动性等,成绩考核一般由个人表现与小组比赛成绩两部分组成。以往个人成绩包括出勤、实训报告;小组成绩直接由比赛排名决定。这种评价方式不够真实、客观。有的学生每次上课准时出勤但不参与任何工作,最后由于小组比赛排名靠前,得到较好的成绩。有的组比赛排名第一,可是经营结束填写报表时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影响课程进度。为了更加合理公正的评定学生成绩,对教学评价体系做了适当调整。个人成绩除了出勤、实训报告,还增加“实训参与度”这项考核内容;小组成绩有比赛排名、每年运营进度、总结交流三部分组成。既有个人表现的考核指标,也要对模拟企业的团队进行评价。把实训过程考核与实训最终结果相结合,从多角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中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有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65-02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是农村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当围绕“培养适应当地水果生产的中级果树工”进行开展组织教学。本文分析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构建适应当地水果生产的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材部分内容与本地水果生产发展脱节。目前,横县职业教育中心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的教材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果树生产技术》。这本书的内容较为枯燥,案例分析少,教材部分内容与本地水果生产发展脱节,部分技术性内容落后于本地生产一线所采用的技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上推广的果树新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在教材中未被提及或较少提及。如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梨、第四节——桃,是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果树,占篇幅较大,内容详细。而梨、桃在我们当地没有栽培,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柑桔主要优良品种,介绍的是温州蜜柑、蕉柑、椪柑等品种。而这些品种近年已被市场淘汰,果农不再种植。而当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沙糖桔、沃柑、贡柑、黄金柑等品种没有提及。横县本地主要栽培果树有荔枝、龙眼、香蕉,没有列作主要果树,没做重点介绍。火龙果、番木瓜也是我们当地的栽培水果,但教材没有提及。本教材的一些技术内容主要注重高产栽培,而对无公害、高品质、产业化关注不够。没有适用教材,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删除和补充。
(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当地水果生产的季节性没有相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按照教材内容的排列顺序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与现时果树生长发育情况、生产管理措施不同步,导致实训课不能有效开展,学生不能掌握相应技术。如荔枝正在处于开花期,应及时到荔枝园开展花期管理的实践,而按照教材顺序讲授的内容却是香蕉栽培课。香蕉一年四季都能抽穗开花,相关的实训课很容易开展。而荔枝花期一旦错过,要再等一年。学生在校也就两年,错过就不容易补回来。
(三)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中职学生需求。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果树栽培课基本沿袭了大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大专院校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课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室实验,野外见习、实习,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掌握,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效果不好,学生厌学、弃学现象较为严重。大专院校的学生都是从普通高中选的优秀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强。而中职学生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教师对这些学生讲理论课,认真听课的人不多,要他们静下心来专心听完一节理论课难度很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弱,老师讲得再深入浅出,学生也很难理解。农村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果树栽培课程教学任务是培养中级果树工,掌握生产技术更重要,所以应加强实训课的教学。
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措施
(一)编写适合当地果树生产的本土教材。在保证果树栽培课程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对原教材中不适合本地栽培的果树种类进行删除,突出当地主要果树种类及品种,补充原教材中没有的新品种、新技术。例如,原教材中第三章第二节梨、第四节桃予以删除。把柑桔、荔枝、龙眼、芒果、香蕉列为主要栽培果树,做重点介绍。补充列入番木瓜、火龙果、板栗等次要果类。果树的生产发育规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原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要保留。合理密植、早结果、高产栽培,这部分内容要做适当修改,以适应水果生产由过去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的变化。高效、无公害、产业化栽培是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核心,这部分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列举现实案例,主要采用实训课教学,使学生看得懂、听得懂,能说会做。
(二)改革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简化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压缩理论课内容,把理论课渗透进实践课中。中职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第三年就出去顶岗实习,在校时间很短,过多的理论课堂教学必定影响实践课的开展。学生很难真正学到技术。果树的育苗、树冠修剪、果园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果实采收等技术,操作性都很强,靠理论讲授,学生难以掌握。只有动手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动手做过就不容易忘记。一些理论知识可以穿插在实践课中讲解。例如,果树嫁接成活原理,影响嫁接成活因素等,可以在实训课中老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可以简略。如主栽果树品种特性,靠理论讲授解决不了问题,把学生带到果园将不同品种的枝、叶、花、果一对比.老师稍作讲解,简单明了,学生就容易识别品种。2.以实训课教学为主,创造条件使学生多动手训练。在充分利用校内果园基础上,老师要多接触果树生产专业户、技术员、专业合作社,创造条件把课堂搬到果树生产专业户、专业合作社的果园,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在老师和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展实训操作。学生学到了技术,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为果园做了一些工作,果农、学生双方都有利。3.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实训课的教学。将课程中每一种果树的教学内容当作一个项目。整个课程实训项目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老师根据授课时间与当地果树的生长发育情况、生产措施,安排相应的项目教学。如在清明前后安排果树嫁接育苗实训课、六月份荔枝果成熟时可安排荔枝果实采收实训课。每个项目内容的实施要落实到小组或个人。如生苗的培育可落实到小组,苗木嫁接要落实到个人。项目实施时,老师先示范操作,讲解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学生动手训练。老师和果园技术员在旁边指导,及时纠正不当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应以民主平等的身份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与学生交流、探讨。项目实施完成时,老师和果园技术员即时检查、评估,对小组或个人的实训效果进行评分,学生及时将项目实施过程的技术要点总结,以书面形式记录在笔记本上交给老师,当作当天的作业。最后,老师进行回顾总结。4.对一些实践性强,但又缺乏实训条件的课程内容采用视频教学。老师平时注意收集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或在生产现场自行拍摄。视频教学直观、感性,学生易于探受。播放视频时老师要和学生一起观看。当视频播放完某一个技术环节时,老师可暂停视频,作小结或提问学生,进一步补充讲解。5.利用QQ群或微信群,将生产生活中与果树栽培课有关的有趣的所见所闻拍成照片或视频,与学生分享、讨论。创造一个课余学习氛围。
(三)改革考核办法。考核成绩要能体现学生对当地主要果树栽培技术的理论掌握,更要突出对实用技术、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学校应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加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把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分三部分。期末笔试卷面成绩占20%,技能考核占50%,技能考核是指各个项目内容技能实训操作的平均分,由果园技术员或老师评出。实训记录总结占30%,即各个项目的总结记录平均分。这种考核办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也能取得高分,学生不再畏惧考试,不再厌学。中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任务是培养中级果树工,是参与果树生产的一线工作人员,会做、能熟练操作比能说会写更重要。总之,果树栽培技术课程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摒弃过去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实训课为主,强化实训课的教学,辅之以视频、微课等手段,使学生学习不再感到困难。教学与生产一线相结合,学生真正掌握了果树栽培技术,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农林高职院校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
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训室授课,教师既要完成规定的实训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学生、课堂和设备的管理任务,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又需要消耗额外的时间进行处理。所以,实训室授课经常容易存在一些问题。
1.实训室氛围松散,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
由于实训室摆放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会阻挡学生的视线或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一种松散的氛围。每个实训台前有多名学生在操作,加上各种仪表和工具箱,有限的空间显得拥挤和凌乱,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2.如果实训课的容量和难度安排不适,也容易使课堂秩序陷入混乱
如果实训任务比较简单,学生完成实验以后会无所事事。反之,如果实训任务安排过于繁重,会出现多组学生争先恐后咨询教师的局面。教师就可能一直忙于一组一组地辅导学生,从而无暇顾及课堂管理,使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实训中难免有一些学生会偷懒或者滥竽充数,倘若教师监督不充分,这些学生就得不到充分训练。
3.实训室授课如何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通常学生在实训室只想动手实操,不喜欢听教师讲解。可是如果不能清楚领会实训原理就动手实验,就会出现学生虽然照猫画虎完成实验,但是对实验原理不理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实训之前对实训任务进行交代和分析,实训之中进行指导和把控,实训之后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改进实训教学效果的探索
1.实训教学的设计
高职课程设计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其中实训教学体系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息息相关,尤其要紧紧围绕职业素养规范和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设计,应力求把实训任务设计得难易恰当、容量适中、丰满厚重、重点突出,从而为保证教学效果打好基础。以“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课程的设计为例。
第一,实训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是一门专业核心课,其特点是教学内容复杂,设备种类多。首先,根据高职教育思想和课程特点,把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设计为总学时的50%。其次,课程设计尤其实训教学设计,遵循了“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的设计原则。基于真实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先把实践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当的学习情境,然后把学习情境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实训任务,以实训任务为教学单元进行详细设计和实施。该课程的主要学习情境设计(如表1)。
表1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编号 学习情境 实训内容简介
1 系统认知和体验 参观实训室,体验视频监控操作。
2 简单监控系统的构建 从前端设备到终端系统,从模拟系统、数字系统到网络系统,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实训,属于课程主体内容。
3 模拟监控系统的构建
4 数字化监控系统的构建
5 系统设计和分析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学习视频系统设计。
第二,学习情境的分解
首先对学习情境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涉及的设备和工具、要求掌握的技能和计划达到的目标,根据合适的课容量,把学习情境分解为若干个实训任务,一般包括多个单项训练和一个综合训练。然后进行每个实训任务的设计,需要确定题目及内容,目标及重点,所需设备和工具等。学习情境的分解和实训任务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步骤,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各项任务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学习情境的分解和实训任务设计,实现了工作过程到学习过程的映射。学习情境的实训任务分解为:
任务1:视频线的制作和测试
任务2: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任务3:云台和镜头的控制
任务4:参观校园安防系统,分析摄像机安装和使用
任务1和任务2属于单项任务,分别针对摄像机及其信号线进行学习和训练。任务3是一个综合实训,使用摄像机、云台、云镜控制器等多个设备构建一个简单的监控系统,对于学生初步掌握监控系统的知识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任务4是研讨任务,属于理实结合的综合实训,通过参观和分析校园内多台摄像机的真实工作场景,使得学生对摄像机的安装方法、监控角度和监控范围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真实。
第三,突破实训室的局限
任何一个实训室,都不可能完备到囊括了本学科、本课程的所有需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训室都会变“旧”,出现落后于时代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对实训室进行整改建设;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促进教学,摆脱实训条件的客观限制,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受实训条件的影响。例如:由于学院视频监控实训室建设较早,缺乏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对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实验环境。笔者得知学院新部署了一套先进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借用监控中心进行授课,对新型的设备进行了参观讲解和功能演示,使得学生见识了最新的系统,弥补了实训室的不足。
2.实训教学的实施
第一,加强实训室管理,保障实训顺利进行
学校关于实训室的管理规范多侧重于卫生、纪律等通识方面的条款,授课教师应摸索出每个实训室的使用特点,把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和注意事项列举、总结出来,充实到机房管理规范中,以确保学生和设备的安全。例如:电工电子实验中经常会发生接线错误导致短路跳闸的现象,笔者总结了实验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并进行强调,并规定学生必须请教师检查电路、确保正确以后才可以加电,有效地控制了短路、跳闸、烧毁保险的现象。另外,对实训室大量的设备、工具和耗材进行管理也是一个十分繁重的工作。为了管理方便,笔者给所有的工具箱和实训台编号、贴签,分配到固定的学生分组。每组的设备和工具箱,下课前由学生设备员进行整理以后和教师进行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检修或报修。公用的材料进行定点存放,每次实验前按组分发,发现存量不足要提前采购和补充。良好的实训室管理为保证实训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采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对于实训课堂里讲解和训练环节的分配,笔者曾经尝试过先讲解、后实训、最后总结和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松散,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将讲解和实训一体化,逐组进行辅导,效果虽不错,但是很耽误时间,而且在教师进行辅导的时候,其他小组十分容易陷入应付其事、混乱无序的状态。
受高职教育理念的启发,笔者探索和采用了“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授课效果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如下:教师先进行任务交代,对实训任务的目标、环境、步骤和要求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训,教师四处巡查辅导,巡查中教师会密切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纪律维护、实训指导和过程性评价。实训中学生遇到问题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会详细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予以适当启发和鼓励,发现不当的操作要及时制止和纠正。这样,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化“有心”到“无痕”,变“被动”到“主动”,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加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现在实训室建设很完善,但是如“视频监控”“智能楼宇”这类课程的实训室,均采用了大型、中型实训台,一个实训室只能容纳4套~10套实训设备,学生必须分组操作进行实训。学生分组是开学初就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确定的,每个小组分配固定的实训台和工具箱。小组的人员和设备分配一旦确定,保持一个学期不变,组内学生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共享小组成绩。学生小组是一个有组织的团队,每组要推举一名组织能力强、负责任的学生当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管理;另外,每组安排一名设备员,负责管理设备和工具。如果时间充裕,鼓励学生之间互换角色进行实训,从而保证每个人得到充分训练。
在实训教学中,每组都会涌现出一些思维敏捷、操作熟练的高手。这些学生作为小组的技术骨干,负责演示和辅导任务,给予加分奖励。有时候会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高级的实训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既充分发挥优秀者的模范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讲解能力和实训能力,便于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得教师腾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全局把控和重点、难点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训任务进行不断充实完善
对于每个实训任务单元,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视频线制作和测试”实验,这个任务最早只有“制作BNC接头视频线并进行检测”一项基本任务,学生制作完一根以后容易感觉枯燥,于是进行了以下的改良和扩展:首先制作一根两头都是BNC接头的基本视频线,训练基本技能;然后制作一端BNC、另一端莲花插头的视频线,夯实基本功,拓展知识。测试方面,最早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为了更贴近工程实践,实训室又购置了专用的工程宝进行视频监测。
第五,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旧设备促进教学
实训设备只能用于观察和使用,不允许拆卸和破坏,设备的内部构造仅凭教师的讲解和图片演示进行展现,学生对设备内部结构充满了好奇。因此,笔者积攒了一些旧设备,指导学生拆卸并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学习完毕再组装回原样。课堂上笔者也使用拆开的旧设备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拆卸、安装这些旧设备,可以把设备里里外外连线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清楚楚,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学生对于设备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实训教学的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