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安全管理

铁路安全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铁路安全管理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1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以及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时常出现关于铁路运输事故的国内外新闻报道,每一次都引发极大的社会舆论,可见铁路运输安全已经成为了社会公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布局日臻完善,铁路网贯穿全国主要区域,铁路运输也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无论是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对我国的战略布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运输安全不仅关乎财物安全更关乎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关乎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所以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我国政府及铁路运输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

2影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

大量的铁路运输事故显示,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技术设备等因素,具体体现如下。

2.1人为因素

所谓人为因素即是指人的主观因素,在铁路运输中具体指运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忽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安全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职工的操作不规范,主动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对相关运输风险项进行提前防控,如运输前的列车安全检查、运输中的安全状态监测,运输后的技术保养和维护等。其次缺乏有效的运输安全监督考核,对铁路运输职工的职业约束性不强。另外不重视对职工进行运输安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足,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无法规避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2铁路运输设备因素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列车、轨道、路线、站点等内容,这些设备设施如果存在故障或设计不合理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加大铁路运输建设力度,新修和整改贯通了多个铁路运输线,形成了一个全覆盖的铁路运输网,同时列车也逐步更新换代。但是铁路安全防护、运输过程管理、沿线风险监控与处置等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容易出现停运、晚点、瘫痪甚至是出轨等事故。

2.3自然环境因素

铁路运输虽然具有全天候、开放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等特点,但其运输作业也会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天气情况、地形环境等,尤其是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导致的暴雪、冰冻、地震、隧道坍塌等都会严重影响正常运输工作和运输安全性。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运输调度是对铁路运输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内容。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铁路出行的群众众多,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运输需求不平衡,运输资源分配不合理,某些线路长期处于高负荷或严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运输安全性不高,而某些线路处于低运输状态,这就造成铁路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整体运输安全水平低下的问题,而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提升运力和科学调度。首先,要持续加强铁路建设,补齐运输短板,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结和通达性,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其次,以专业团队进行运输调度管理,对铁路运输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和安排运输资源,提升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加强控制管理的水平,以确保实现铁路运输的快速运转。

3.2强化内部管理机制

铁路运输安全除了与设施设备管理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等有极大的关系,加强内部管理重点在于加强人员管理,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第一提升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需要定期组织运输安全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让运输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自觉加强安全管理;第二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调整,铁路运输企业属于国有性质,为防止行政过度干预运输业务,管理中应做到政企分离,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管理的独立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对运输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要求运输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运输的技术规范来开展工作,发现风险苗头要及时处理并上报,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组建专门的安全检查和督导小组,对铁路运输全线进行抽查和巡查,对于安全意识低下且屡教不改者予以严肃惩处。第三,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当前铁路改革逐步深入,铁路运输大面积提速,各类先进技术装备投入使用,铁路安全运输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所以既要重视铁路运输职工的思政教育,又要加强其职业技术培训。铁路运输企业应积极搭建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平台,创造各类培训教育机会,尽快让职工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新的铁路运输环境和安全运输要求。

3.3建立铁路安全运输预警管理系统

首先,加强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与预报。无论是列车还是线路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某些线路建在地形较复杂的区域,运输中列车要穿越气候恶劣地带,这些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都会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建立安全运输预警系统,与气象部门和地质管理部门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相连通,可对铁路沿线的环境状况有一个全面掌控,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运输调运工作,从而有效规避自然灾害给运输带来的损失。其次,加强对列车运行状态及治安环境的监控预警。一方面,铁路运输中列车高速行驶,如果列车某一系统出现严重的机械或电器故障,则可能导致列车停摆、运行不稳甚至失控出轨等,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损失。基于此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除了要对在运列车提前进行技术安全检查和定期保养维护等工作外,还必须要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动态进行实时监管,要借助先进的安全自检系统中心和预警预报系统对列车各系统功能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管理,一旦发现故障信息,须及时予以处置,将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另一方面,因铁路运输客流量大、运输线路长,尤其是重大节庆时,铁路运输压力巨大,所以难免存在各种治安问题,如盗窃抢劫问题、拥挤踩踏问题、黄牛票问题、危险品运输问题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旅客的出行质量和生命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铁路安全管理系统,将铁路运输系统内各职能机构和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体系,实现全天候、全角度监控管理,有效防控和及时处置各类违法犯罪、公共突发性事件,从而确保运输安全。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

铁路调度是运输中确保行车安全畅通的指挥者,他们是日常运输组织的中枢,在面对客货混装运输的复杂环境中,要确保安全效益优先并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通过有效和科学的铁路调度掌控,提升铁路运动中行车安全的可靠度,在保证重点运输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以铁路运输调度为重点,全面推行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架构铁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铁路安全基础,保障客货运输的安全。

1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模式概述

当前的铁路运输系统正在向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铁路机车的密度及速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及铁路运输安全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局积极推行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以信息化的服务,进行铁路运输中的设施紧急抢修、行车事故急救等应急和管理,同时,还对各站、场点调车业务进行安全管理,负责调度中心与列车之间的行车命令传达。它的主要工作模式为两大类:①语音通讯。这是借助于有线调度电话系统,实现调度中心与行车各站点进行的通话联系,然后,再由各行车站点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列车司机进行命令传达。②数据通讯。调度中心在有线调度电话系统的传输下,向各车站点进行行车命令的下达,待列车行至车站点时,由车站工作人员将行车调度命令向列车司机传达。铁路运输高度安全管理应当具备如下功能:其一,实现全自动化进路控制。在信息化、自动化的条件下,调度中心通过CTC掌握列车的行车位置情况,再以列车时刻表为调度依据,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的进路控制。其二,实现数字化行车状况及设备监控。在数字化的电脑控制状态下,调度中心通过对列车运行状况的监控,进行行车控制,并根据各站点列车的到/发时间、轨道等顺序,确定进路设定。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列车的通讯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的监控。其三,混乱状态下的应急行车调度的实现。在出现列车运行意外情况之时,调度中心要及时传达发车顺序或发车变更等待、规避等警讯,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情况下的列车行车状况分析和调度作业整理。其四,要实现行车计划实绩与行车计划的对照运行图。其五,实现即时性的车站旅客信息服务,通过列车的即时资料如:运行班次排列、运行位置及到达、出发时间等信息,实现各车站点的旅客信息系统的传达。

2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2.1强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在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员的选拔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拔,要注重行车调度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岗位技能,从“车、机、供、电、辆、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还要考虑“人、车、天、地、图”等业务,要杜绝调度过程中的蛮干、盲目指挥等不当行为,使基础调度知识无隔阂,同时,还要加强行车调度员的日常学习,尤其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要运用专业的信息化环境,为行车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加强工作中的交流和探讨,及时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常调度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2.2构建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应急预案,进行风险管控

在行车调度安全管理中,要进行调度安全应急预案的构建和完善,由于在日常运输指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故障,调度人员要紧急根据预案进行故障的处理,要进行规范的救援流程设计,避免设备故障的事故升级。在行车调度紧急处置过程中,调度人员要具有灵活、镇静的应变能力,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拦停列车、封锁区间、限速行车的调度相关命令,要果断地下达事故救援方案,尽量在最佳的救援时间进行处置,因而,要提高列车调度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果断决策能力、镇静心理素质等。

2.3注重班组自控措施,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管控

班组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是重要的核心,它在调度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全程和实时的监控效用,因而,要对班组自控安全建设进行体系的架构和完善,实现循环安全管理模式,要在班组内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基本制度健全,强化民主建设和开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使班组人员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参与自控建设,要养成作业标准化的自控、互控习惯,在日常的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实时的、全程的安全风险监控。

2.4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创设铁路运输调度安全模拟系统

为了预防和落实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要以设备故障、车流量、列车非正常延迟等意外突况为切入点,进行调度模拟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要汇聚设备不同故障以及事故案例,使调度人员参与救援模拟演习之中,以前瞻的眼光和预防性的安全理念,进行模拟演习下的训练,在模拟安全系统的演习之下,锻炼调度相关人员的安全处置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强化列车安全、调度命令的、应急处置、信息反馈等风险管控,要落实和细化安全报告流程和相关规定,推进和完善列车行车安全的快速响应制度和预案,同时,要实施间距控制策略,合理调整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可以采用先行列车暂停或后续列车暂停方式,进行有效的列车间距调控,尽快恢复列车班表的正常运行。

3结束语

在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背景下,要注重调度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安全素养、心理素养等,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关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应急情况处置,用信息化的调度安全模拟系统,进行列车运行的模拟演习,并以列车事故为借鉴,进行调度员之间的交流与经验探讨,以避免和减少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错误,用科学、合理、全程、即时的调度安全管理流程,实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晖.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4).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

为了科学、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现代铁路运输部门应该根据切实需求,建立出快速、高效、灵活的运输调度指挥制度,铁路各部门应该实际考察当地的运输量,分区域建立出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文章从实际出发,主要探讨了在现代铁路系统中应如何建立科学有效运输调度指挥系统。

一、有关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方面

我国的铁路运输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在承载运量增加的环境下,对于铁路调度安全的管理提升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当前铁路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铁路调度工作如何保证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确保安全效益,是值得考虑和深思的课题。铁路调度是运输中确保行车安全畅通的指挥者,他们是日常运输组织的中枢,在面对客货混装运输的复杂环境中,要确保安全效益优先并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通过有效和科学的铁路调度掌控,提升铁路运动中行车安全的可靠度,在保证重点运输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以铁路运输调度为重点,全面推行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架构铁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铁路安全基础,保障客货运输的安全。

二、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模式概述

当前的铁路运输系统正在向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铁路机车的密度及速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及铁路运输安全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局积极推行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以信息化的服务,进行铁路运输中的设施紧急抢修、行车事故急救等应急和管理,同时,还对各站、场点调车业务进行安全管理,负责调度中心与列车之间的行车命令传达。铁路运输高度安全管理应当具备如下功能:其一,实现全自动化进路控制。其二,实现数字化行车状况及设备监控。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列车的通讯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的监控。

三、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在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员的选拔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拔,要注重行车调度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岗位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要杜绝调度过程中的蛮干、盲目指挥等不当行为,使基础调度知识无隔阂,同时,还要加强行车调度员的日常学习,尤其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要运用专业的信息化环境,为行车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加强工作中的交流和探讨,及时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常调度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二)构建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应急预案,进行风险管控

在行车调度安全管理中,要进行调度安全应急预案的构建和完善,由于在日常运输指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故障,调度人员要紧急根据预案进行故障的处理,要进行规范的救援流程设计,避免设备故障的事故升级。在行车调度紧急处置过程中,调度人员要具有灵活、镇静的应变能力,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拦停列车、封锁区间、限速行车的调度相关命令,要果断地下达事故救援方案,尽量在最佳的救援时间进行处置,因而,要提高列车调度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果断决策能力、镇静心理素质等。

(三)注重班组自控措施,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管控

班组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是重要的核心,它在调度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全程和实时的监控效用,因而,要对班组自控安全建设进行体系的架构和完善,实现循环安全管理模式,要在班组内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基本制度健全,强化民主建设和开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使班组人员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参与自控建设,要养成作业标准化的自控、互控习惯,在日常的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实时的、全程的安全风险监控。

(四)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创设铁路运输调度安全模拟系统

为了预防和落实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要以设备故障、车流量、列车非正常延迟等意外突况为切入点,进行调度模拟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要汇聚设备不同故障以及事故案例,使调度人员参与救援模拟演习之中,以前瞻的眼光和预防性的安全理念,进行模拟演习下的训练,在模拟安全系统的演习之下,锻炼调度相关人员的安全处置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强化列车安全、调度命令的、应急处置、信息反馈等风险管控,要落实和细化安全报告流程和相关规定,推进和完善列车行车安全的快速响应制度和预案,同时,要实施间距控制策略,合理调整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可以采用先行列车暂停或后续列车暂停方式,进行有效的列车间距调控,尽快恢复列车班表的正常运行。

四、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背景下,要注重调度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安全素养、心理素养等,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关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应急情况处置,用信息化的调度安全模拟系统,进行列车运行的模拟演习,并以列车事故为借鉴,进行调度员之间的交流与经验探讨,以避免和减少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错误,用科学、合理、全程、即时的调度安全管理流程,实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铁路重载和高速的不断发展,铁路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加,人们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认识在时间上往往是滞后的,难以预先认识到铁路运输中存在和面临的各种危险和隐患。因此,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旧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新的安全问题又会产生,抓安全需要长期不懈,始终如一。为此,各国政府和铁路企业均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通过重视人的因素、强化设备安全质量、加强对环境与自然灾害的检测与报警、加强立法与重视管理等方面,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

[1]代斌.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交通标准化. 2014(14)

铁路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铁路车站本身存在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一旦出现安全管理问题,可能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如果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有可能演变成严峻的安全事故。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铁路车站安全管理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全面提高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水平,也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铁路车站;行车安全;安全管理;

1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铁路部门的生产运输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确保其行车安全的主要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将会对铁路部门的运输生产活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现有状况,通过与成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相结合,积极纳入先进的市场运行体制及管理措施,将部门责任制、生产责任制及逐级负责制作为主要的责任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执行相应的安全责任制、管控风险问题、排查与治理隐患来促使安全关口向前移动,从而奠定稳固的安全管理基础。但是,在实际贯彻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如浪费资源等,其详细程序如下:

1.1安全预防工作无法从根源展开

通过分析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不仅可以起到教育与惩治的效果,而且可以及时找出事故原因,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目前,对于造成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只进行了表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根本原因及各个原因间存在的关系缺少深入的研究,着急定性追责,无法展现出事故的真正原因。而且在对事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影响因素,铁路系统应当开展独立的管理工作,对事故进行分析的人员也处于该体系中,在分析事故原因的时候难以做到自查自纠,也不能实现警示效果。通过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使隐患排查工作做到事先掌握、隐患治理做到提取控制,从而可以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1.2安全风险意识淡薄

安全风险意识淡薄是很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对于铁路车站工作人员而言,在正常的工作中,需要相关人员可以最大程度上采集各种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情况作出识别,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工作人员的接发车作业地点不科学,会导致隔线发车的问题;或者因为设备故障问题而引发非正常情况等,这些都是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2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2.1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铁路行车的外部环境包括铁路运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包括季节、天气、地形等方面,而且包含暴风雨、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包含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方面,其对列车行车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2运输人员因素

运输人员的专业水平对铁路列车安全行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显示,大多数铁路列车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的。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最为重要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铁路列车行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为:第一,员工不依据规程开展工作;第二,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第三,某些部门的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大多数安全措施无法真正落实,从而导致铁路事故频发;第四,当遇到安全事故时,部分部门推诿回避。第二,违规工作。部分员工值班时缺勤或打牌、睡觉,甚至玩忽职守,省去必要的工作步骤,乘务人员未仔细确认信号或由个人猜测行车等都会导致铁路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某些重要工作的员工文化水平较低,对专业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处理安全事故时能力较低。同时,缺少有真才实干的员工,例如,年纪大的员工经验较为丰富,但学习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低,而年纪小的员工学习能力强,但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此外,还有部分员工缺少责任心,不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不努力,态度消极。在出现列车安全事故后,员工不吸取经验教训,相互推卸责任,隐瞒实情。第四,管理方法老旧。目前,铁路部门的安全规则制度仍未得到有效完善。部分单位仅仅为了应付突击检查而敷衍了事,从未认真履行过本部门的本职工作。在当前工作中,仍使用老旧的安全管理方式,而未依据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铁路列车行车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3提升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强化对风险要素的识别,做好风险防范

对于铁路车站工作人员而言,行车安全工作的实施依托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中不仅有人员管理,还应该有设备管理、财政管理等。因此可以认为,在未来工作中,对风险要素的识别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等,通过积极排查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发挥干部管理、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的先进性,夯实自身的工作基础。铁路车站行车安全事件的发生与人员、环境、管理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再加之事故本身就具有潜在性的特殊性。所以在风险防范阶段,需要从风险本身的特征入手,做好管理与干预,具体内容为:(1)危险性的风险管理。危险性的风险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在最初阶段表现不显著,甚至很多风险都藏匿在隐蔽环节中,并与员工的思维惯性之间存在关系,在工作人员的既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一些安全事件因素出现,并影响了员工行为。(2)风险本身具有因果性的特征。车站风险总是与管理意识、管理能力、管理覆盖面、管理精细度的差距密切相关联。

3.2加强铁路职工管理

1)加强综合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由经验得知,只有铁路列车员工拥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与个人素质,才能真正降低铁路列车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应定期加强员工培训,以提升铁路员工的专业水平,使其在真正面临安全事故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及时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第一,应落实好安全教育,保证员工在工作时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进行安全操作。第二,应提高实践能力,定期进行不同工作的实践演习,增强员工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第三,应完善员工的奖励制度,把提升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与员工的收入相关联,从而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结合当前铁路行车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增强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高质量开展工作打下基础。2)落实安全责任。使用竞争上岗的方法来考核铁路员工的工作情况。在部分关键的岗位上推行竞争工作制度,使用淘汰的方法来设立安全系统。这样才能让铁路员工有一定的压力,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从根本上意识到铁路安全的重要性。3)严查违规违纪。铁路部门应从根本上扭转观念,把安全预防作为工作的中心,从根本上避免铁路列车行车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严厉惩罚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使员工可以吸取经验与教训,主动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员工要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坚守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处理铁路列车行车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