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招投标管理主体职能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明晰各方主体职能,提出一些规范主体职能的对策和建议,使部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职能规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in body bidding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these existing problems, thanks to the parties' func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ain body functions of regulating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so that some of the problems effectively solv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s bidding; Function specification

1、政府主体职能规范化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以业主的身份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中,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政府的行为应该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拥有获利的机会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作为市场交易中真正的利益主体,他以利润最大化和投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的管理者,以制定市场秩序为己任,以法律为依据,以颁布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及裁决为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不正当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和干预。

1.1重新设定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统一管理口径

设置招投标机构应本着统一管理的精神,建议在中央级应该由建设部统一管理,行使宏观管理的政府职能,形成统一的管理口径。相应专业部委可实行一级业主职能,成为相应行业微观主体管理中的最高层。

1.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与市场发展相比仍显滞后。对法律法规的修订已刻不容缓,对《建筑法》的修订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既要有利于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保留、完善现行建筑法中有利于市场发展、成熟有效的规定,又要去除制约市场发展的规定,适应新形势,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包括工程担保与保险、合同管理、造价管理等。

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加大其惩罚力度,从而抑制招标人和投标人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并且,以《招标投标法》为蓝本制定相应配套的政策法规,严密杜绝因法制不完善而给微观主体以可乘之机,将招投标管理切实纳入法制化轨道。

1.3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

对于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是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受理的,由于有形市场和具体的招标管理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在目前的招投标管理体制下,相关部门对本行业的招投标活动既进行管理,又实施监督,有的甚至还是招投标活动的具体实施人,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要想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由建设部设置一套独立的监督体系,统一管理,保证其独立性。

2招投标双方主体职能规范化

2.1招标主体职能规范化

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应是“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招标人应当有进行招标项目的相应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并应当在招标文件中如实载明,同时,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招标人自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的,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

《招标投标法》中对招标人职能的论述已十分清楚,但在现实操作中,招标人仍存在着前文述及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规范招标人职能的以下两个方面建议:①加强监督力度。一方面是更加具体的界定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的范围,根据需要适当扩大公开招标的范围,对应该招标的项目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监督招标工作的履行;另一方面应按照法律规定对招标人资质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招标人,要禁止其擅自组织招标,开展项目工作。②使招标人从主观上意识到实施项目招投标的裨益。

招标人规避招标工作的目的是在此阶段减轻工作量,节省部分资源,但同时增加了后期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在建设工程项目中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有效引入了竞争机制,可以择优选择更有竞争力的投标人,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有效保证工程优质优量完成,从整体角度使招标人在主观上愿意实施招投标工作。

2.2投标主体职能规范化

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人是响应投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建设部第89号令指出,施工招标的投标人是响应施工招标、参与投标竞争的施工企业。投标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并在工程业绩、技术能力、项目经理资格条件、财务状况等方面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因此,有关部门应调整好专业结构,加强对业主分包一级市场的管理,逐步开发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之间的二级市场,培育装饰装修和劳务分包等三级市场,从而扩大市场容量,缓解供需矛盾。

另外,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特点,资金雄厚、资质等级高、实力强大的大型施工企业集中在一级市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国际化竞争。而资金有限、资质等级低、实力较弱的中小施工企业应输入二、三级市场,走专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专长,开拓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业务,从而避免一级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样,也有利于招标投标市场和建筑业走良性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分包为骨干,装饰装修和劳务分包为补充的合理建筑业专业结构,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实现细分,改变小而全但不精的状况。

3、招标机构职能规范化

按照建设部第7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规定申请工程招标机构资格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②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③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开展工程招标业务所需设施及办公条件;④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⑤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⑥具有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选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库。我国将工程招标机构资格分为甲、乙两级。招标机构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承担的招标事宜包括:拟定招标方案,编制和出售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审查投标人资格;编制标底;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组织开标、评标,协助招标人定标;草拟合同;招标人委托的其他事项。并且,法律规定招标机构不得无权、越权,不得明知委托事项违法而进行,不得接受同一招标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咨询业务,未经招标人同意,不得转让招标业务。

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实际工作中,招标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规范招标机构的职能。

①加强招标机构的独立性。招标机构属于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独立完成相关业务,而不应依附于政府部门,这也是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需要相关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管力度。

②提高招标机构人员素质。有利于加强招标机构承担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招标机构专业能力和执业道德,以及把握政策的原则性,从而保证招标项目目标的实现,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维护招标人的利益和投标方的合法权益。

③加强招标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招标机构就其性质来说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的服务性机构,属于赢利性的企业单位,法人实体,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招标机构在依法获得执业资格后,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转,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并接受市场监督,同时也起到监督招投标活动的作用。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规章制度及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从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各方主体职能的角度出发,包括政府主体职能、招投标双方主体职能以及招标机构行为主体职能的规范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利于部分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管理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背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建设工程 管理的概念,于1983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推行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责制,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1995年建设部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与施工管理,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原人事部、建设部决定对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执业资格制度,2002年原人事部和建设部颁布了人发[2002]111号《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2003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企业,通过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据对全国22个行业236家工程设计企业的不完全统计,自1993―2001年,完成工程项目管理853项,合同金额近500亿元”。为了适应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经人事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决定,对投资建设项目高层次管理人员实行职业水平认证制度,2004年原人事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国人部发[2004]110号关于印发《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认证制度暂行规定》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2006年6月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工程项目管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新创了一系列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如:Partnering模式、动态联盟模式、伙伴关系模式。在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方面也有长足的进展,但就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来看,仍存在一些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不健全

2.2 在项目的获取上还缺乏营销的概念

2.3 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有待扩展

2.4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5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还不够

2.6 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 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面对现实,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应就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3.1 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3.2 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项目管理应在积极开展网络化经营,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它包括虚拟经营、合作竞争、全球战略和跨文化竞争等。虚拟经营是指在虚拟经营建设企业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和能力,其目的是运用自身强大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合作竞争的目的则是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在更多的利益的前提下,形成双赢的结果。跨文化竞争必须识别文化差异,在保持本国文化优点的同时认识到其他文化的长处,提高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3.3 扩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

项目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项目的实施阶段,还包括项目的前期策划以及项目的物业管理阶段,而目前国内的项目管理公司还有很多只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工作,因此,为了积极发展国内的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必须针对不同公司的实际,逐步将项目管理的范围扩大到项目全寿命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3.4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美国PMI工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和资质证书,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索质,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工作,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3.5 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差距巨大,因此,今后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这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3.6 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等。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投资项目都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盲目上马,学学了事,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也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以期各投资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论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总结我国的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我们应该从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总之,由于我们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还不够,尤其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严重不足,同时也由于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此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认清其发展方向,才能缩短与国外项目管理的差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商丽萍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4月第三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第3篇

1.项目的界定及特征、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1项目的界定“项目”的提法由来以早,建筑业及军事领域最早运用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项目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围绕着项目的基本概念而归纳的。ISO10006中规定项目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性条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MBOOK给出的定义为:“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作的一次性努力。”德国国家标准DIN69901定义项目为“项目是指总体上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唯一性的任务。(具有预定目标,具体的时间、财务人力和其它限制条件,具有专门的组织)。”

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复杂性程度高,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2)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大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4)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多年,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2.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1988年我国开始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应用试点。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企业(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业主的要求和委托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协议要求,代表业主行使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实施建造过程进行全系统或若干阶段的管理控制和服务。工程项目的管理企业是不直接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企业签订合同,但可以按合同协定,代表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和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2.2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作的全新项目管理模式,以及逐渐过渡到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出台到全新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的配套发展深化,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在中国从单一到综合、从综合到系统,从系统到全过程,形成自成一体的管理科学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实践、提高和完善,发展到现在无论从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度还是实践应用的广度看,都已形成固有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在行业中的体现,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浓缩和升华。(1)“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制,即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各使用单位。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上的一种具体运用和管理制。代建期间,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实施主体职责。(2)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工程总承包实际上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中的一种运作模式。建筑业当前推行工程总承包其目的主要是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实现从勘察设计到采购施工一体化工作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社会人才资源整合,进行整体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深度交叉,有效地对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进行综合控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确保项目投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佳目标。这也正是项目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真实内涵。工程总承包的定义,从广义来说,就是下面设有分包的单位。具体讲就是总包企业接受业主或发包方的委托,按合同约定完成某一项工程,并对该项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要求和目标实现负全面责任。总包可以将合同中的部分工作分包给分包单位,但对分包所负责的工作承担连带责任。建设部《关于积极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我们应当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深化,站在行业规范化管理和前瞻性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3)工程咨询企业从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的运作模式由于我国建设行业的工程咨询管理企业发展缓慢,为了缩短与跨国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建设部在2003,年出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项目管理企业指导意见》后,又于2004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项目管理企业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具体要求。一方面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与承包的角度规范了企业行为,提出了项目管理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3.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现状

3.1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中缺乏执行控制所谓在建设程序中的各阶段(包括建设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建筑管理执行者通常处于一种非主动性位置,没有体现出作为一个建设的核心部门核心建设执行者的组织性及主导力量。

3.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选择配置欠缺一般在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关键的建设要素,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建造实施。并且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平台上,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劳动资源模式比较传统,流动性以及各种不定因素造成配置混和。缺乏项目部门的团体学习提升,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实施。

3.3工程项目经理的胜任力不足项目经理在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重要的管理人才,处于中坚地位。他主导整个项目的发展,是项目各种需求的集中交汇点和执行点。但在现阶段的项目经理大多数所执行的管理机制不顺畅,竞争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模式落后;缺乏国际承包经验、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有技术、懂法律、会经营、通外语的复合型管理人缺乏。

4.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创新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变的环境中,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挑战,有了不同以往的各种发展趋势。同样建设施工项目管理也应该在管理体系上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更加能够面对新世纪工程建设新的来临。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项目施工管理取得的新进展、提出符合建设施工管理的创新体系。超级秘书网

4.1积极建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工程管理执行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在宏观调控下,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筹划、筹资、以及实施管理过程中建设直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负责制,按国家规定法人享有充分的自,并对法人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的制度。

4.2严格控制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思想具体组织施工建造的实施阶段,是要把设计付诸实现的执行过程。施工阶段工程投资控制是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承建分包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处理好工程索赔。

5.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作为建设工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将成为建设项目的发展途径。通过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投资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创造出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龚益鸣.质量写作论文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国内;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6-94-20

引言

在现代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各个企业和部门一定要重视起这方面的工作,并加大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力度,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项目管理,才能够让企业的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综合提升员工们的工作效率,最终增加企业的盈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程项目管理是十分复杂的一项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我们需要对财务、市场、员工、行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升各方面工作的质量。在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水平。

1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工程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种管理模式:①业主自行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十分基本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中,施工方会直接进行合同的签订工作,从而提高了项目开展的效率,业主则是会联合起来共同组成相应的机构,从而直接进行项目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的诞生是比较早的,也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建设模式。②业主委托承包商建设模式。这是最为基本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之一,在这项建设模式中,总承包商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对项目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这对工程公司的实力要求和经验要求是比较高的。③PMC管理模式,所谓PMC,主要就是指productionmaterialcontrol,是企业对于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的控制,并做到对于生产所需物料的跟踪、运输和使用工作等等。这种管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大型的复杂的工程管理项目,承包商会代表业主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让各项工作变得更加清晰化和合理化,工程项目能够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最终实现项目成本的最低化。

1.2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作人员们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让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实现了很大的进步,在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工程项目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正在不断革新。近些年来,通过对于各大企业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正在不断结合,而且其中的各项工作都把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作为出发点,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②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市场进行了深度融合。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必须要立足于消费者的需要,关注市场行情,并对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正在和建筑市场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③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界正在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系,从而指导着各大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也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1.3国内工程项目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①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项规范能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这些规范并没有把所有的工作都覆盖过来,还存在着一些工作方面的漏洞和缺陷。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工程项目管理都照搬了国外的模式,而国外的模式在国外适用,在国内却不一定适用,因而就造成了一些麻烦。②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人员不足。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好这项工作,我们就必须要建设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工作人员们不但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行业行情看来,大部分工作者们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素质要求。

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2.1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当前国际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①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最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②建设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我们寻找到合适的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监督管理,并把各项工作进行阶段的划分,从而一步步完成工作,对项目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③设计-建造管理模式。④设计-采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2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近些年来,全球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也大量涌现,这些都有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也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特点:①项目管理变得更加合作化和全球化,国际间的合作也大量增多。②项目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而且相关的科学概念也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③项目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专业化,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愈加深入。

3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比较

3.1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是很早就出现的一门学问,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国防和工业建设等部门,并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起步比国外要晚,因而发展程度不如国外成熟。在许多西方国家之中,行业工作者们都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完善和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组织,与之相比,国内的工作则是显得有些单薄,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范,而且也不科学不完整,除此之外,总承包市场也不健全,因此,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为此,必须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工程项目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

3.2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和机制

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管理程序是比较完善的,包含有项目准备、项目投招标管理、项目工程施工和项目监督等等,并且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对这些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国外的很多建筑企业都充分利用起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从而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清晰,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大公司都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因而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这就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3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准则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中,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作人员们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行业准则,因而有效知道了各项工作,也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准则,因而就造成了各项工作的不规范,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内部监控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了业务约束的缺失,甚至会造成财务系统的混乱,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崩溃。在人才管理方面,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存在着欠缺的地方,当前的许多从业者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养,而且还有很多从业者们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人才建设,在人才录用方面要任人唯贤,必须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们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工作人员们不但需要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而且需要有处理问题的决心和魄力,能够审时度势,及时作出最优的决定。另外,工作人员们也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处理好各种关系。总而言之,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发展也并不是很成熟,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理论,为提升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建.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刘祉妤.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263-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能源也是世界各国不断发掘和争抢的战略物资,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我国是个煤炭大国,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而煤炭的开采、加工等行业都属于高危行业,而且随着煤炭开采量的日益增加,相应产业链的不断深入,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近十年来,死亡超过百人的矿难就有7起,煤炭企业事故通常造成的危害较大,不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及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煤炭等相关企业的工程建设工作一直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煤炭企业的建设中,铁路专用线建设、储煤筒仓建设、输煤皮带栈桥和附属设施建设关系着煤炭企业的安全运行,而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确保项目的安全建设,还能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在整个项目的周期内,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对项目的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和验收等全部过程进行指挥和协调等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管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将工程项目管理分为九个知识范畴,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管理、M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等。

2.2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约束条件为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资源,其建设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且工程项目具有永久性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投资规模大、建筑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风险大、管理方法多样化等特点。由于工程项目的这些特点,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2.1 一次性

由于工程项目的单件性和永久性,使得工程项目管理首先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这就更能突显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一旦项目建成,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很难再有更改的机会,建设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产生严重的损失,所以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施工中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同时也要求施工人员拥有较高的施工操作技术并且服从管理,所有的工程材料和设备设施也要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的规定,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2.2 全过程综合性

建筑工程项目包括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过程,而通常情况下施工的过程又分为基础、主体、屋面、装饰、设备管道等步骤,整个过程是一件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且不同的环节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是每个环节都是上下衔接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协调。尤其像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是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的,因此使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全过程综合的特点。

2.2.3 强约束性

正是因为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要具有高度约束的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约束性的依据是项目合同、图纸、国家和地方法规和规范、成本管理计划、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这些约束条件是保证项目在合同规定工期内高质量完成的保证,具有不可妥协性,其目的就是在保证工程项目符合合同及设计要求下,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成本,保证质量,使工程项目的价值最大化。其不同于施工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的。

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3.1 传统的DBB模式

DBB模式即设计-招标-施工模式,是应用时间最久,应用范围最广的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其优势在于管理方式较为成熟,认可程度较高,各参建方对管理流程较为熟悉;业主可以自主选择设计人员并可提出设计要求;合同管理较为便利等。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建设周期长、管理协调复杂、管理费用高、建筑企业前提投资大、风险高、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推诿等缺点。此模式适用于简单并且资金来源可靠的项目。

3.2 CM模式

CM模式即建设-管理模式,其采用分阶段设计、招标和施工,缩短了建设工期,节约了资金,同时也能降低投资风险;施工与设计的结合,避免了设计与施工脱节、墩帽等问题,并减少了设计变更的次数。但是此模式对CM经理的要求较高,业主的可选择性较小,且不容易掌握总造价,承包费用较高。适用于建设周期长、工期紧张、投资规模大也技术复杂,缺少相关经验的项目。

3.3 DB模式

DB模式即设计-建造模式,目前在国外应用较广,其设计与施工环节衔接密切,发包人能合理安排工期,并能降低项目经费和成本,也能降低设计失误。但是此模式发包人难以掌握设计细节,且容易出现监督不严而发生质量事故。

3.4 BOT模式

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此模式是一种私人融资方式,对政府来说,拓宽了资金来源,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管理效率较高;但是此模式中政府承担一定的政治和外汇风险,承包方的投资额大,风险较高,一旦特许权失效容易引起民愤。

3.5 PM模式

PM模式即项目管理模式,由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专业管理,工程进度和质量得以保证,适用于投资大的项目,但是专业要求较高,管理费用较高。

3.6 EPC模式

EPC模式即设计-采购-建设模式,属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此模式有利于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优化,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衔接,责任明确;但是符合其承包要求的承包商数量较少,风险较大,造价较高。

3.7 PMC模式

PMC模式即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也属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模式能充分发挥PMC承包商的专业化项目管理水平,减少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减少设计变更,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承包商的风险;但是由于业主与施工单位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所以控制方面难度较大。

3.8 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一般要求业主与参建各方在相互信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协议。

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相关的法律有《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还有很多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条例、标准等,用以约束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行为,同时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是缺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关于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等也不健全,一是规范、条例、标准的法律层次较低,约束力不强,容易导致部分企业钻法律的空子,规避招投标等,也容易导致各参建方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出现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有法不依的违法行为,实际操作中违反规范和条例的行为更是比比皆是,相关的惩罚和考核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其规定的内容不够具体,甚至存在漏洞,容易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权责不明的局面,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出现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4.2 认识不足

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参建方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程度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管理方面的新理念,也导致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管理认识的不统一。大部分跨国企业和业主以及我国少部分发达城市对项目管理的认识较为全面,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少部分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了解较少,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其对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使得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市场发育不健全,社会的认可度低。加之项目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单位支付的项目管理服务费用不足,使得业主不愿轻易委托项目管理,造成如此的恶性循环,不利于项目管理的发展。

4.3 人才缺乏

国外发达国家对项目管理的研究比较早,理论也比较成熟,培养相关人才的系统也比较完善,规模较大。比如美国的PMP是世界上比较权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的资质考试。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研究较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较晚,目前设置项目管理学科的高校数量也不多,而国外已有超过200所知名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和专业。国内目前还停留在培训班的阶段,其培训的内容不全面也不系统,多数资格考试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所以使得目前我国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又缺乏较为成熟的实践环境,所以使其实际经验不足,导致我国的项目管理人才缺乏。

4.4 方法落后

在我国,多数建筑企业所采用的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还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研究较晚,对其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培养专业人才的体系不够完善,所以缺乏拥有先进管理办法的人才;二是因为我国建筑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不够重视,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才流失,在岗的从业人员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也缺乏应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的人才。所以使得目前多数建筑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的制定、质量和进度控制等方面大多还是依靠经验,没有采用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混乱,预见性较差,亡羊补牢的现象普遍,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措施

5.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

一是根据目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建立适合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和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法律,从法律的最高层面上做出具体的规定,让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行为都有法可依,从法律层面上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二是健全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条例和标准,从具体的内容上指导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让相关从业人员在执行规范和标准的行为中慢慢形成自己的项目管理习惯和思维。三是国家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指导建筑企业内部改革,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从政策上鼓励建筑企业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让管理者看到项目管理工作对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形成推动工程项目管理良性发展的动力。

5.2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首先国家应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中多开设项目管理学科以及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课题,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形成适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应在大型政府项目或国有企业项目中大胆尝试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让拥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人才有实践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形成培养专业人才的良性机制;再次,完善注册资格考试制度,对各地的培训班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培训老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注册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完善注册资格证书的使用;最后,建筑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录用和培养,完善本单位的考核晋升机制,鼓励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走向管理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带动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进步。

5.3 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

一是应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尽可能多的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让我国的项目管理从业人员都能切身的体会到国外先进经验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提高自己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而且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二是建筑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权责分明的项目管理模式。三是继续深化建筑企业的改革,组建或者合并成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带动我国建筑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普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

6 结语

我国是一个煤炭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就是来自于煤炭,而煤炭开采行业以及相应产业链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煤炭企业的建设对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铁路专用线建设、储煤筒仓建设、输煤皮带栈桥和附属设施建设等关键点的建设,做好这些关键点乃至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煤炭企业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关系重大。在比较了目前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种模式后,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认识不足、人才缺乏、方法落后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过程中,注重采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并逐步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利峰.矿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