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创新论文

环境创新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创新论文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孤岛;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创新

目前,孤岛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干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已经对居住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现在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括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健身,就好像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就界定了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1.1创新环境的表象创新环境的表象由域内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构成的集)和社会感知(包括创新文化和创新技能构成的集)构成,其中的创新文化又表现为创新主体的常识、学问、体验、规范和主导价值观等,它们与域内的生产活动相联系而形成创新文化的原始累积。当资金、技艺(显性资源)、企业经营哲学、创新能力(隐性资源)这些资本和信息相结合,就会发生创新。所以,多数情况下,创新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某个单一企业,而是区域内众多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见图1)。1.2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由三个方面体现,其一体现在创新企业内更容易实现人力资源的自我整合。例如美国硅谷作为世界高新科技的引擎,其技术创新的扩散路径之所以能够顺畅,主要源于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能实现快速的自我整合;其二体现在中心城市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创新可能发生的场所,因为多数大型公司都聚集在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能提供有利于它们进行地区和国际间经济交换的种种资源;其三体现在域内各种组织的相互协调、组合。区域内中小企业虽然在基础设施、资金方面不占优势,但是它们仍然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别人不可取代的传统手艺吸引区域外的合作者进入创新网络。而区域内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通过改善域内环境,如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支持、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方式作用于技术创新活动;最后,内部运行机制还体现在技术社会化的过程。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活动看作“独立自主的东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社会结构、群众合作可以使组织产生共同的集体学习行动,这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1.3创新环境的协同作用协同就是各个资源、要素融合产生的扩散效应。区域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协同作用发挥效果的过程,创新环境负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有形和无形氛围。资源、原材料、生产模式会影响企业的产品、服务的质量;市场环境会影响企业在销售、竞争中模仿学习的能力;配套设施、信息服务可以改善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域内各种资源相互结合,引导企业和其他主体达成合作,并研究它们的共同利益,由此产生了企业和其他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而这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同盟模式反过来又有利于改善各种要素、优化各种资源,使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更加优良。1.4创新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强调四个必要因素:人际的交流互动与协作、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包括学习经验、兴趣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学习者共同的整体目标、学习的社会性。当学习者通过人际沟通和交流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并利用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付诸于创新的实践行为中,争取达到创新目标,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1.5创新网络的形成区域内的行为主体有选择地与其它企业或机构结成“持久的稳定关系”,这种“持久的稳定关系”就是“创新网络”。处在关系中的各种资源相互结合使得域内资金、信息甚至是生产机密得到扩散,这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更有利于企业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

2创新环境概念研究的归纳

2.1从网络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的定义是相似的,因此许多学者并不区分二者有何不同。StorperM.(1997)认为区域性制度、规则和惯例等强调行为主体在区域中为促进创新而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它们是促使创新产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创新环境”;ConwayS.和StewardS.(1998)认为参与主体的知识、思维模式、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技能的复杂组合引发创新,这种复杂组合就是创新环境;王缉慈(1999)认为区域内行为主体通过长期的合作、沟通、交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狭义上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就称为创新网络;TostyP.(2001)认为创新环境就是创新主体在社会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所处的复杂网络氛围。由此我们了解到,以上学者所界定的创新环境强调的并不是支撑创新活动发生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而是创新主体所处的物理、地理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和政策等因素相互交错、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网络关系(BramantiA.等1991)〔1,2〕。

2.2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建立一定结构形式联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于是国内的学者力求把创新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既有结构又具备某种功能。贾亚南(2001)区分了创新环境的层次,由外到内分别包括基础、信息、文化、组织等四个层次网络;盖文启(2002)认为创新环境既包括促进区域内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静态的环境,也包括区域环境自身随着周围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改变创新模式和改进创新机制的动态环境。对于创新环境概念界定比较全面的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以及创业水平、基础设施(通讯)等五个方面。此后许多文献都借鉴了此处创新环境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了创新环境概念的外延及创新环境的各层级指标。因此,国内学者多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创新环境的概念,尽量把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都囊括在创新环境内,使得创新环境的概念扩大化。

3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

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国外学者主要从政策环境,产业集群,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等3个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学者热衷于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3.1政策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YannisG.和HowwardJ.(2002)认为国家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对本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行为,创新活动就容易成功。反之,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创新活动也不易成功;CollinsP.和Pon-tikakisD.(2006)在研究中发现国家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生产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消化吸收重大技术引进和发明专利等。因此,国家的政策环境是整个创新环境中的重要要素之一;WessnerC.(2007)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政策环境能有效促进科技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3.2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DebressonC.和AmesseF.(1991)认为依附于空间集聚区内的技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更占据优势,因为集聚区内集聚了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很容易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处在不同位置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关系构建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这些网络关系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SaxenianA.(1994)认为由于企业集聚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促使企业从模仿中实现自我创新;BramantiA.和MaggioniM.(1997)认为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能获得集群内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组织的支持,能拥有专业化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都是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BaptistaS.(1998)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处于产业集群环境内部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学习效应,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产生,其学习效应呈裂变式扩张。产业集群打破了单一企业和产业的概念,处在集群内的每一个主体的行为都不只和自己相关,这使得它们会从整个集群整体去思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3国家创新系统组成部分的角度

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创新环境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之一。OECD曾在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创新环境是指为创新活动提供标准和规则的国家体制和结构因素(OECD,2001)〔3〕。HerstadS.(2010)等人把创新环境定义为政策环境,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具体指能对创新活动发挥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这些政策、法规得当,就会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广泛的开展。反之,就会削弱区域内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Taylor.和MarkZ.(2009)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为行为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运行机制,减少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矛盾和摩擦,能够保证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From-holdE.和Martina(2007)等人认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投放市场最好依赖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创新环境,以使其发挥“孵化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新活动的风险。

3.4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如何创新”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创新的思路,设计来源于创新思维的扩散,来源于对问题思考的另辟蹊径,使思维过程中具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演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之思,同时具有开放性、求异性、非显而易见性的特征。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性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核心。

二、面向创新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

1.创新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契合点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革新,给创新教育创造了一种情境和激发力量及信息环境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个性化、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等。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能为学生塑造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情境,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创设了有利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开始了全新的现代教育媒体的开发和利用,并在不断地探索中开始攀向高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internet技术将广泛的资源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环境出现质的飞跃。由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学生感知和认知的时空,层次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扩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利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从教学规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的结构和教师的功能都将发生相应改变,为更好的培养新型人才,创设了有利条件。

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以往静止的、封闭的、模块化的教材变成“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的动态教材,更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产生由学生作为主体的、非线性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和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如“实验模拟”),在模拟的学习环境中必然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假设和探究,并得出结论,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适合创新教育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教学活动是否围绕创新教育的开展进行调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总结性评价时,信息技术能进行精确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为其提供相应平台或软件。

三、开展创新教育的模式设计

1“.点拨”创新模式

点拨创新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与学的“五步三阶段”。五步是:教师的导入、鉴赏、反馈、迁移,研究。学生的预习、思考、评述、小结、迁移,这五步又构成“输入•积累———思考•转化———输出•创新”这三个阶段。而“输入•积累”这一阶段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对于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图像的支持而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思考•转化”这一阶段,学生也可以利用浩瀚如海洋的Internet资源来激发自己的思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点拨创新模式是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教师点拨,学生创新,两个主体都发挥作用,是“教学做”的“知行合一”,同时也贯彻了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2“.多维互动讨论”创新模式

这是针对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特点进行网络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园网中E-mail与BBS的作用,强调教师、学生、媒体的多维互动。该模式分为粗化的三阶段:知识传承、讨论质疑、反馈创新,细节留给学生自由发挥,使其不受种种约束,自由度、灵活度较大,课上课下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询问老师。文科类的互动讨论式教学注意和强调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合。理科类的互动讨论式教学注意实践性和对现象的观察,通过观察,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途径、假设;重视和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上展开互动讨论,其交互性、开放性、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大任务驱动”创新模式

“任务驱动”大家耳熟能详,但要真正理解、读懂它的内涵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研究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但更多时候,任务驱动走进了一个误区。形象地说,走进了“小任务驱动”的误区,即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好一个任务的目的、内容,学生只要亦步亦趋地按步骤做下来,这种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根本不存在任何创新与探索。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就像一个个陷阱,跳进去,爬出来,再跳进去,学生倍感疲惫,根本没有时间与心思去创新。基于这个误区,提出了“大任务驱动”创新模式。顾名思义,“大任务驱动”教师不再为学生设计一个个过于细化的任务,而是提出总体目标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其余则由学生自主发挥与创新,这样来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创新教育的理性思考

1.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优点

创新的意识常常蕴藏于丰厚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我们应充分重视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继承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挖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髓,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将打好扎实基础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注重落实模式,不追求形式

对于创新而言,其模式本身的变通、再创造,也是一种创新。因此,在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运用上,要注重实效,要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和转换,不能被条条框框局限住。在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切合实际,不要因为创新而搞成形式主义。

3.不断改革、探索、发展创新教育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作为高校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环境法,其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其它传统课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环境法课程作为新生事物来看待,并没有理性地思考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教师,作为环境法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传统、固有的教育理念早已根深蒂固。他们认为环境法作为无法与刑法、民法等大家公认的“大法”相较的“小法”,理应被搁置。于是他们将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等一切与环境法教学相关的工作,视为毫无意义。从不受重视、被动接受、到强迫执行,环境法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另外,上升到国家高度来说,国家司法考试中涉及环境法的内容少之又少,这客观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对环境法教学的重视,同时也给学生传递着一些环境法不重要的负面信息,这种从上到下的教育理念成为环境法教学的一大障碍。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僵化由于环境法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各高校的开展程度也不同。在一些环境法教学刚刚起步的高校,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延续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视为被动接受物,只注重在规定时间内将任务讲完,其实就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学生也不加思索,只是一味跟着教师的步伐,一是一,十是十地记、背,从来不考虑“为什么会是这样”之类追根溯源的问题。也许这种对学生识记环境法相关理论知识确实起到一定的效果,学生探索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止步不前,遇到实际问题只能束手无策。换言之,这种教育模式只能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分低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环境法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切忌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割离,这会造成环境法教学头重脚轻,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法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概念和原理的透彻解析,而完全忽视了对环境法实践课程的开展。课堂上教师过分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使他们呈献给学生的环境法案例特别少,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些教师甚至从来不提案例的事情,只是每天按部就班的督促学生背书、记忆东西。这一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容易被社会激烈的竞争所击败,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

(四)教学内容繁杂无体系关于环境法教学内容方面,大体可以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在是分论和总论的关系界定,环境法教学中对这种关系体现的不明显。其次,分论是教学的主内容,由于其繁杂的特征,许多教师教学中主次不分,造成教学侧重点偏差。再次,环境法教学内容将概念作为主体,而忽视案例分析,看规范分析重于价值评判。“重一家之说,轻百家之言”成为环境法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病,这种弊病一天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环境法教学的质量。

(五)教师的教学技能普遍较低随着环境法受重视程度的加深,环境法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展开,这对环境法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环境法教师的教学技能普遍偏低,很难适应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例如,法学中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但很少教师可以完全驾驭两种语言。以英语为例,双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掌握英语,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总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环境法教学技能低下的现状,也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改革和创新环境法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下该校环境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开辟出改革与创新环境法教学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提升重视程度,改革教学理念近年来,环境法教学始终处于一个发展的怪圈,相较于民法、刑法等“大法”来讲,环境法似乎永远都无法摆脱被忽视的命运。学校、教师、学生的不重视,甚至国家司法考试都将其置于毫不显眼的位置。传统教学理念始终固守成规地阻碍着环境法教学的顺利实施。为了适应环境法改革的发展要求,必须提升重视程度,改革教学理念。国家层面,教育部要改革教育理念,将高校环境法课程置于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位置。司法考试也要加大对环境法相关内容的考试力度,势必运用多种策略提高人们对环境法的重视。学校层面,学校要将环境法作为法学的必修课,并且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法意识,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剔除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教师层面,应转变传统、机械的教学理念,抛开以往对环境法歧视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环境法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步探索、创新环境法教学技能。以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法制观念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创新教学模式,活跃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是环境法教学改革和创新中不可或缺的步骤。环境法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环境法教学模式中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部分,并为创新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传统只注重概念讲解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环境法教学效率低下,可见一斑。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中环境法教学的初级目标,继而不断向目标最终迈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案例解析、以学生为教师等教学模式来达到环境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受到了包括高校在内的几乎所有学校的普及,但部分高校的教师只重视对重要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对环境法的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尙不得普及。因此,环境法教师应勇于应克服缺陷,在教学中应重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有趣并贴近实际的案例,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带去一丝清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各种环境案例的搜集,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胆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理论实践并重,关注经典案例为了提高环境法的教学效率,绝不可忽视其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在环境法教学中要更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传统的环境法教学课堂极其封闭沉闷,满教室都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声音,完全缺乏学习朝气与创新气息。为了适应改革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置于同样的发展平台上,将实践教学作为环境法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高校可以开展一定的环境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庭审判,明确环境案例的解决措施;以课堂为法庭,模拟法庭教学;开展保护环境的相关公益活动等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积极的环境观意义重大。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在理论课讲解时将案例分析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那些永不过时的经典案例,教师应透彻分析,通过设问、诱导、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分析环境法律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适时抓住一些新型的、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案例,这些案例对提升学生环境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是正确界定分论和总论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分论中,有的教师讲解环境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建设法、自然资源法等,有的教师在讲解中则忽视生态建设保护法,只讲剩余的两个。这就要求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系统化,形成科学的内容体系。其次,环境法内容繁杂,且重理论轻实际的课程内容极为不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案例较少的内容加之具体的典型案例,多多分析,从而时学生达到在理论的指导下可以顺利完成实际案例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各部门支部法律的时候,除了对具体的重点内容(概念、原则、制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之外,还要借助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反复的学习和讨论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养成了探疑、析疑、解疑的能力,这对其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在每讲解完一部分后,教师应运用图表法或树状结构图等方式将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具有一定条理性,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提升教学技能,打造金牌教师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首先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环境法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既包括政治、经济,也包含文化、科学等。细化为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行政法律等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关注各学科最新的环境动态,不断吸取宝贵的学科知识和经验,促进环境法教学在活跃生机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其次,学校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并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相关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可以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多媒体使用技能的培训,如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多媒体硬件的无障碍使用。二是提供相应的经费为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创造学习外语的有利条件,可以在本校进行外语学习,也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师派遣出国,加强学习和深造。三是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不仅要重视其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该从思想上转变其教学观念,打造最具有潜力的金牌环境法教师。

三、总结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层面也有了相应的要求。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建立“教师为本,人才第一”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关注教师的心理变化和感情诉求,巩固培养教师和学校的感情基础,加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管理层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交流,从而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来表达教师的正当利益诉求。

2.教师群体内部水平层次不一,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培训

对于刚入职的教师,需要进行基础教学理论的培训,培养职业认知和专业基础;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要注重选拔和发掘重点培养对象,发挥其潜力;对于骨干教师和一些学科的带头人,要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参与一些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使其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带头作用。

3.在职教师取缔职称“终身制”,建立公平正当竞争机制和岗位职责任制

首先,对于在职教师的职称评定不能一成不变或者只升不降,通过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和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表现来做出具有变化性的相应调整。其次,采取聘约合同制,改变传统大众对教师是铁饭碗的一贯认知,对于一些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进行筛选淘汰。明确合同明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这样既是对在岗人员的一种督促,以更好的岗位职责认知方式来开展有效的工作,也有利于淘汰不合格人员从而源源不断的为教学工作注入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再次,建立“职位能上能下、工资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采取多角度评定观察的绩效方法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位。最后,要坚持科学设岗,杜绝一切闲散人员拿着工资却不作为的现象,按岗招聘,要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成本以及提高在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明确责任关系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4.对于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而言,要改变封建式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就受教育群体本身考虑,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老师们以提高学生成绩为最终目的和唯一目的,会无暇顾及或者是故意减少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以保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能够更好的要求学生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疏远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也容易让学生对此产生思维定式。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已经经过多年相对枯燥的学习,在步入学习各方面环境轻松了很多的大学,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度的放纵自己。对此,对学校管理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感觉学习的过度疲惫,而大学又让学生在过度疲惫之后得到过度的放纵,那只能说是整个教育模式的失败。这就需要管理者注重发扬教师本身的个性,大学作为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最后一站,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所以要发挥教师的个性来增加大学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活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5.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防止人才流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焦点。如果学校没有一套有利于人才引进、发展和维护的保障性措施和方案,人才流失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建立一种宽松、文明、和谐、公平友爱的校园人文环境对人才而言才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其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能够培养人才对于高校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6.立足现在、眺望未来,培养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