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实习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型应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3-01
当今社会是发展和谐的社会。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一切之基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艺术类教育为例,艺术设计人才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 。但是,伴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的需求,也有一些问题困扰并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将针对艺术类数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摸索出一条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数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之路。
要探讨数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数字型应用人才。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是文化这些方面的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从业)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换言之,叫做“做事的套路、观察的套路和思考的套路”。数字型应用人才也就是具有传统美术知识技术的为基础,熟练掌握并能使用数码多媒体,CG等新兴艺术表达技术的人才。他们在动画领域,传统的艺术设计领域,占有着重要的一席。
我国认识到高校应当培养应用型人才起步还是晚的,欧美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提出了这个办学理念。我们的邻近的日本随后也吸收了欧美这样的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了大学教学质量,促进了人才培养。韩国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采用了这种理念。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韩国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极为重视。韩国教育部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和研究有关社会各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理论,提高才能,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在2009年提出“设计韩国”的理念。对全国各大高校提出了,以设计促发展,以设计推动韩国教育人才乃至韩国经济的观点。以笔者学习生活过的韩国某大学为例。对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培养,可为花费了一番精力,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传统的艺术类专业课时设置很死、很紧。学生只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兴趣培养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吸收。所以要改革传统课时分配,实行弹性时间、弹性课程。对于学制三年的学生,在第一学年里,进行以美术基础课为主的理论必修课和本专业的必修课学习。传统美术课程和本专业新技术课程各半,交替进行。学习过程也较为灵活。
其次,就是“产学合作”方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韩国的“产学合作”的基本内容是:企业与他对口的学校院系挂钩,由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并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校又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共同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在2009年韩国政府提出“设计韩国”的口号后,韩国某大学艺术学院主动出击,一方面,由教授带领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开始尝试与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将学生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发挥出来,平时考核学生的题目,可能就是韩国正在举办某个设计比赛的题目,也可能就是某个企业为产品征集的设计,那么学生一旦制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立刻由学校牵头,参加比赛或者是提供给相关企业。
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过改革发展取得了伟大得力是性的光辉成就,那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有经营教育阶段,形成了大众化,有大量的数据能够说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比如说98年我们招生每年接近108万,但是现在招生已经达到500万了,普通高校现在1300多万,全国统计,2006年在校生人数是2100万。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必然要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通过欧美,日本以及韩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学习研究。并结合中国国情特色,符合社会需要我们如何走出一条适宜的,培养数字型应用型人才之路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上,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数字技术,强化动画技术的运用与表现。实行专业课程交叉设置,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占据主导。以此增强学生面向社会时的适应能力。同时,又不放弃对学生基础美术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从课程内容方面就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未来的数字型应用人才,必须在传统美术技法和电脑CG技术两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能力水平。
二、加大实践教学,突出技能技术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力度,改变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操作,多让学生练习,甚至部分课程内容,以练代学。让学生在动手练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指导讲解。
三、重视实习、毕业设计环节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贯通数字技术学习和练习。狠抓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数字艺术是以数字科技的发展和新兴的传媒技术为基础,是理性思维和美术技巧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在数字型人才身上达到统一。那么数字型应用人才也就不是单纯的美术人才,而应当是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在三年或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加入下企业锻炼这一重要环节,专科生在大三这最后一年,本科生在大四这最后一年由学校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加入市场,让我们的学生赢在毕业军就业的起跑线上.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应当首先明确特色教育方向定位,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教学工程中突出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重视实习、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希望能为数字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贡献我个人的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刘兰明,华中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中国应用型人才评价研究》 周宏、邓日成,中国网 2009.
关键词:师范生;从业能力;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张学仁,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学及就业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06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的发展在教育,“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很大成就,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核心的改革发展理念及教育思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培养目标。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阻碍,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这个不足总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高学历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质量与发展需求不符。
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高校师范生就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第一层面的问题在客观环境的发展推动下容易得到解决。2012年12月7日,《工人日报》刊发文章评论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东北高师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我国最大的教育师资集散市场,每年举办一次),文章指出:“近年来,适龄入学人数减少,城镇中小学校合并较多,教师需求量锐减;像北京、上海等地,教师需求量甚至呈现负增长,部分学校几年都未补充新鲜血液。”可见,将来基础教育师资就业方向下移,高校师范生走向农村基础教育从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第二层面的问题急需得到重视,是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因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具有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展特征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师资质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我们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本文即主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特征,根据十精神中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导,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期望对相关问题有所裨益。
二、高校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和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在2011年9月6日的教育部新闻会上介绍说,“从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来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2.5%、99.3%、98%、91.5%。在农村学校当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达到41.8%、71.2%、54.8%、2.1%,分别比上年提高2.9、3.9、5.4、0.7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主体”。
但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的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仍然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仍有诸多困境和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新课改脱节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统领教学的课程资源观,倡导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力图在传统课堂中引入综合性课程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状况。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等很多方面。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同时,教材的多样化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农村新课改正在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并且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能力培养提出更为现实的需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明显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反映新课改的需求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方面,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几乎是空白。学科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必修课,选修课少,而且文理科课程分离。教师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多年沿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缺少符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内容。
而农村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际需求则无法得到满足。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由于师资短缺,不能正常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学校占90%以上,科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由于没有专门教师,很多中小学只能让其他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课程的国家意志很难得到应有的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很难真正落到实处。[2]
此外,现阶段中小学的综合课程和高考的综合性考试对教师综合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显然,高师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和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相适应。
2. 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不符合未来中小学教师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尊重学生个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它使学生在模仿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进行相应变革。教学内容陈旧,教案少有更新,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但因教师本身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匮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远离农村教育实际,不了解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能传授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导致高师院校的课堂教育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
3. 高校师范生对新课改缺乏亲身体会和认识
高师院校学生了解新课改的途径主要有请本校课程组专家讲座、请资深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高师院校一般设在城市,与农村学校联系较少,受到地域、经费等方面影响,高师院校教师和学生缺少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机会。所以师范生在难以从课堂上深刻认识新课改,又缺乏对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的情况下,难以带着新观念和新思想成为教师。[3]
(二)教育实践流于形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主要包括:在本科二、三年级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课程组织的参观与教育见习,在毕业前安排为期6—8周的教育见习。目前,高师院校实践体验面临流于形式 、实效性差的问题。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调查反映:目前教育实习不合理,实习机会和时间比较少,见习实习走过场的成分较大。师范院校派一个教师带队实习,几个师范生一起在一个班轮流实习教学,实习学校派一个教师指导。实习看上去似乎被认为是教师培养过程的补充,而不是此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实习被作为理论教学的说明,却不是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部分和获得特殊教学技巧的手段。
我国教师教育时间短、机会少,往往实习生刚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这样使实习生现场经验的获得和教师角色的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很难达到培养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教育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实习指导不力。高师院校的实践基地多在城区,农村实践基地较少,经费投入困难,过低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没有接收实习生的能力。农村学校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基本上没有精力给予指导。[4]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符合农村教育要求
1. 师德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从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与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导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教师职业道德普遍存在着内部矛盾的现象。在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感上普遍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但是在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上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平。原因是农村社会和环境对受过教师专业高等教育的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和期望很高。师范类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新鲜血液,是农村教育的新的希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师的物质待遇过低,这也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当今,教师虽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待遇不高、工作烦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问题客观存在[2],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压力沉重,出现了师德表现不一致的现实状况。
2. 教育科学知识不足,专业学科知识缺乏
教育科学知识为教学技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初任教师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理论掌握较多,但是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师范类学生培养向综合化方向迈进的同时,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弱化,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浅薄。教育类课程只有占总学时5%左右的三门理论课,而且不能同教育见习和实习有效结合,出现“在课堂上学理论,很长时间之后再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现象。
近几年来,农村初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存在专业学科知识学习和中小学知识脱节,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大学特殊的考评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不够深入等问题。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采用双向选择、自由竞争的方式,部属、省属及地市级高师院校相对优秀的毕业生自然会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选中,相对素质较差者进入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课堂能力,这是师范毕业生在实习和刚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对实习环节的忽视,导致师范生对课堂及教学活动的真实感触不深。
3. 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形成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计算机支持的个别化教学、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等。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熟练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试题等能力。
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分成两类,计算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学生在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基础和网络知识,但是对于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基础教育常用知识掌握较少。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公共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培养内容繁杂,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评价策略单一,缺乏全面有效评价等问题。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从教,虽然带着笔记本电脑到课堂教学,但是也仅仅处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层面,却并没有给学校带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展呈现积极良好的趋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成为高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5]
三、加强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近1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党的十报告中更有诸多关于此方面的精神指导,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有详细的表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十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我们的师范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课程、课堂、教材到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而多数毕业后将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学生却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对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和教育的合作者(农民家长)缺乏基本的情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缺乏基本的认识[6],因此,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是首要的任务。
“农村感”就是对农村的观念与情感。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农村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合理稳定的对农村及农村教育的情感。我国高师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来自广大乡村,他们对农村生活、农村教育比较了解,充满积极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能够潜心教育的感情基础。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比较重视有责任心,热爱农村教育的年轻教师。[7]
培养师范生“农村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高师院校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有效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
1. 加强农村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积极宣传优惠政策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必要增设有关农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农村认识[8]。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图片展示、报告会等形式,发挥优秀农村教师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职业需求信息。[9]如2009年扩大实施的“特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信息,动员更多毕业生报名参加。
2. 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自身职业道德意识
我国当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尤其负责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范生与农村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创造条件,这样做既有助于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也更利于培养师范生对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深厚情感。可以说,大部分高校师范生对我国现行的政策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自己认识不足,对自身定位不准,心态浮躁,导致部分人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因此,正确定位,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二)按照农村教育需求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 调整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基地,师范生想要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就必须调整现有课程体系。目前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课程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设置了许多综合课程,比如历史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也具体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会同财政部、文化部继续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而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中,能够贯通各科知识的教师非常少,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只能胜任某一学科的教学,这是师范院校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的必然结果,也是高师教育学科化发展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面窄,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可以采取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职前教育,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教育类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领域。[10]教师不仅要求精通本专业,还要对相关专业非常熟悉,才能胜任教师教育课程。二是对师范生进行乡土教育,让毕业后有意愿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对农村地理、人文、习俗有一定了解,避免到农村任教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三是师范院校应针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从专业技能培训角度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学”的团学活动,使师范类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小学教师和课堂的真实情况;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在服务农村教育并加强职业实践的同时,加深了解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2.结合农村地区需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启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可见,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征,并结合师范类院校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可以将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所需的信息技术分为三种:第一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能力和道德意识。第二种,检索、保存、分析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教育资源相关网站、整理相关资源素材、使用电子邮箱等。第三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Office制作课件,对声音、图像信息的截取和加工等。
在构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注意考虑教学内容中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分科设置课程,拓宽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新,为学生工作之后的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改变集中授课的教学计划,尽量将时间贯穿于各学期之间,并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积极推行适合高校与农村互惠的实习政策——顶岗实习
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以寻求师范院校与学生实习学校之间的双向合作,以求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这是现阶段对顶岗实习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在与农村中小学合作过程中,采用阶段性顶岗实习方式,加强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所需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我国师范教育正在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历程,在农村教育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等师范教育逐步被取消,从而促使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正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转移。这一任务的转移使高师院校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能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师范生在农村基础教育从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出现。
中等师范教育层级的消减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必然举措,暂时的困境随着高师院校教育任务的增加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必然会得到解决。本文即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为高师院校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进行改革提供一种尝试,希望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 人民教育,2003,(19).
[2] 白晓林. 关于高等师范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李红惠.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孙玉珂,夏玉宏. 略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继续教育,2006,(6).
[6] 林健.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探索[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李尚卫. 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7).
[8] 张金福,薛天祥. 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