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管理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软件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数量以及能力的要求也再不断提高。一个软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成为一名成功的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学习理论知识是基础,而实践经验是重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应用的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软件开发水平,培养学生的项目沟通能力,对社会培养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作为基础,理论知识融入虚拟环境中,以开发模拟项目为重点,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软件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践比较强的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总课时数为5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下面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以及应用的教学方法分别进行探讨。
1 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重点内容是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庞大、复杂、抽象、概念多。为了考虑课程的适用性,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为主线,引出项目管理的知识点,主要介绍软件项目需求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七个方面,其中需求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作为重点内容详细讲解。考虑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及教学时间的局限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使用案例驱动式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软件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中应用的课程,属于管理类课,其中抽象概念较多,而任课学生都是缺乏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因此,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笔者在理论教学中使用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前后连贯性,在备课的时候就先选择好能贯穿该课程所有教学内容且能够体现软件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大案例,教学中师生共同分析案例,分析时力求能全面,从案例中找出隐含的教学知识点,将抽象的概念通过案例具体化,使学生生动地理解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通过课堂作业与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软件项目管理题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必要时布置课堂作业,甚至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演算作业,师生共同探讨演算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点评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督促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2 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原理与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将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Microsoft Project是项目管理软件。软件设计目的在于协助项目经理发展计划、为任务分配资源、跟踪进度、管理预算和分析工作量。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 Project软件的各项操作,并且通过上机实验练习,使学生将软件项目管理与Project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达到通过Project软件实际进行项目管理的目的。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如表2所示。
教学方法 为了贯穿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教学内容以及完成实验项目,课程一开始将班级学生六人为一组进行分组,每一组分配项目经理,小组中每名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位(如需求分析师、数据库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经理等),小组所有成员讨论并确定项目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将所选的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小组内部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观点和见解。
如讲解第二章内容“软件项目需求管理”,师生共同学习需求管理中的理论知识,下一步教师布置任务,将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编写小组项目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接着每一组项目经理分派需求分析师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用户需求,小组讨论并编写该组项目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利用这种分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锻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进行实践的能力。
为了学生能够对于实际项目的体验更加深刻,教师利用一学时简单介绍Microsoft Project工具的作用及主要功能。完成实验内容时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项目经理再具体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小组成员针对不同的角色完成实验内容。按照软件项目管理的流程,第一步为计划阶段,该阶段每一组需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成实验一),利用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知识和项目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画出项目的网络图,做项目进度计划,最后将项目进度、成本、人力资源计划录入Microsoft Project工具中(完成实验二、三、四),以便后续管理和计算。第二步实施控制阶段,将涉及的相关表格做好以便管理和控制。第三步是收尾阶段,填写设备验收及产品验收单、项目的经验总结报告,填写完了演示汇报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掌握了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所用的工具、方法,也掌握了软件项目管理从启动到收尾所涉及的流程。加深学生有关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的知识,同时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分析获得实践经验,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兴趣。
3 课程考核
有效的课程考核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学生辛苦一学期所付出劳动的肯定。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结课考核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0%、40%和40%。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出勤和课堂作业等;阶段考核取决于期中测试成绩和实践教学中完成的实验报告成绩;结课考核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软件项目管理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4 结束语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非常重要,它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过度的课程之一。本文对其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建筑信息化模型
建筑工程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依托于建筑信息化模型,也就是BIM模型。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BIM虚拟建造技术不仅带来了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影响了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推动了思维模式的转变。BIM最突出的优点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包含和要处理的信息种类众多,同时施工中又会产生大量的新数据,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准确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作为建筑业目前最核心的大数据技术,BIM在技术方法、数据处理和协同工作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的管理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流程模式。它能够真正实现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造、共享、管理和应用,解决过去信息技术没有做到的事情。
二、建筑信息化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建筑市场上BIM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而高校充当了培养和输送BIM技术人才的重要角色。BIM作为创新技术引入教学中,最先起源于美国,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我国高校也相继开设了BIM相关课程。其中: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等在本科阶段开设BIM概论及技术应用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研究生阶段培养BIM方向的专业人才。高职类院校以“双高计划”为指导,顺应时代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开设了BIM相关课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虚拟平台,开设了土建、安装、市政等方向的相关课程,打造BIM模型库、BIM5D管理系统、数字建造及智慧运维虚拟管理系统等教学资源,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成立了BIM实训中心,使学生在校能接触到真实的项目,培养实践技能,并且可以承接企业BIM技术服务项目。
三、课程实践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状1.只重视理论讲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属于专业课,理论性、专业性较强。传统授课时,教师授课重点主要在讲解理论知识,深奥难懂。由于学生缺乏现场实际经验,很难理解课程内容,达不到预设的授课效果,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授课中配合实践操作或者施工现场的实景教学,能够极大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2.授课内容陈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都广泛使用在工程施工中,但课本内容陈旧、落后。由于更新不及时,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以后,进入实际工作中会有比较强烈的不适应感,进而会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情绪。3.学生缺乏兴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传统授课模式就是教师课堂讲解,同时使用PPT展示图片、视频等内容,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很好理解课程内容,影响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听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低,进而失去学习动力。
(二)课程改革内容1.明确培养目标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建筑信息化、新型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建筑业的发展急需BIM人才,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紧跟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在“BIM+”时代,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建设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成为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能型人才。2.建立BIM实训基地BIM技术涉及的建筑工程类知识非常抽象,如果只是以传统理论授课模式讲解,学生会感觉内容晦涩难懂,很难深入学习,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建立BIM实训基地尤为重要。利用多种BIM技术软件,如广联达建模系列软件、Revit系列软件、斑马梦龙软件等,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软件当中,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能够使学生迅速提升对BIM技术的掌握能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1+X考点,已经建成比较全面并能够满足土建、安装、市政方向学生学习和实训的BIM实训基地,包括BIM实训教室、BIM虚拟实训系统、建筑模拟实训室场地等。3.课程体系重构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是理论内容的讲授,近几年引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实训,但是实训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缺乏对施工现场实际作业环境的认识,以及对项目的宏观认识和把控,所以需要依靠BIM技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如建筑工程BIM集成技术、建筑工程BIM建模技术、BIM算量软件应用等课程,将BIM技术系统融入原课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把控项目全过程的能力,利用BIM技术帮助学生了解项目现场情况,并对项目突况进行提前预判及处理。4.教学改革内容首先,教学方式要进行变革。授课时先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理论课程讲完,给学生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引入BIM模拟施工教学,进行虚拟施工管理、施工交底、施工碰撞问题检查,同时利用BIM5D模型让学生准确提取工程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模拟真实项目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管理项目的能力。其次,利用BIM技术可存储大量数据、快捷提取信息的特性,把项目全过程管理中需要的多种数据输入BIM应用教学模型中,使建设项目模型的物理属性、时间属性、管理属性等可以一起参与到项目全过程管理中。比如,融合前期课程中的学习内容,导入项目相关数据生成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利用虚拟实训系统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施工现场,如此将现场实际和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习兴趣。5.重视师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必须要具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作为教学改革的发起者,教师首先要掌握BIM技术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师资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学校可以定期聘请软件公司专家对老师进行软件使用的指导和培训、邀请BIM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挂职锻炼将教师派驻企业学习、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技术比赛提高教学水平。6.加强校企合作与学校相比企业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在企业中进行实战培训,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校企合作还可以开展教师交流培训等活动,将基于BIM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到实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山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建设公司等建立有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还可以派驻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也可以在实习学生中遴选优秀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三)教学改革难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学生有些理论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或者BIM技术课程安排晚于项目管理课程,导致一些BIM技术学生不会使用;再如还有学生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和规范不熟,造成授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因此,在课程教学上教师会弱化BIM建模过程而提供建好的模型,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模型完成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以及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Abstrac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Then the curriculum group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was constru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bility target. Als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urses and their positions in the curriculum group were revealed.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群;能力目标;人才培养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curriculum group;ability target;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24-02
0 引言
工程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13年国内高等学校中有406所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5万人,在高等学校土建本科专业中招生规模仅次于土木工程[1]。课程群是以单门课程为基础,由多门相互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相关课程共同组成的一系列课程[2]。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就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展开,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3],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综合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在分析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达到知识整合和转化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包括《专业导论》、《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以及投资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在单门课程建设中,教师往往较为重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由于不同的专业课程由不同的教师主讲,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忽视了平行课程、上下游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衔接,因此出现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①教学内容存在局部交叉或脱节。由于《专业导论》、《工程项目管理》是纲要性课程,是系统性讲授专业课程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其他具体课程详细讲授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很容易带来教学内容划分不清晰,造成教学内容存在局部交叉或空白的现象。
②知识点被割裂到不同的课程,课程间的互动和系统性不足。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对知识点割裂性的讲授实际上违反了工程管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影响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实践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缺乏整体设计。体现在:课堂案例设计围绕各自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延伸性,学生无法接触到全面的工程管理案例分析实训;单独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起到巩固对应的知识点的作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因此,目前的课程设置方式,无论在教学内容、案例讨论还是课程设计环节,都没有顺应工程管理学科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造成前后课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进行整体规划和融合。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能力目标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技术知识,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4]。因而,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旨在通过技术、管理、经济、法规、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能力目标分为三阶段逐级建设(如图1所示),从整体认知阶段扩展到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最后通过知识和实践的综合运用达到对所有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整合和转化。
3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建设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图1所示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详见表1)。
考虑到《专业导论》是先导性的启蒙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整体的专业认知,因此设置在第1学期。《建筑施工》是技术类的基础性课程,《工程造价与投资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三大核心知识领域,《建设法规》和《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分别补充法规和计算机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建设的对象确定为表1所示的八门理论课程,共288学时。此外,根据单门课程的培养要求,设置了《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和《工程造价与投资管理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根据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课程训练》的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和转化。课程群建设不是对多门课程内容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整合总体知识的同时,实现各门课程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改进[5]。
各门课程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中的能力目标定位如图2所示。最后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实训》的实践环节,对所有课程中的知识点以综合性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融合,更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转化。可以看出,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上下游关系更清晰,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方式更符合知识获取的一般规律。
4 结语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更加迫切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50.
[2]黄小林,蒋慧.基于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管理类课程群建设[J].管理观察,2015,24(587):136-137.
[3]袁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2016(3):91-92.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及本科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内容是最新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现有的面向日常运营的职能管理课程有很大区别,传统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课程的主要侧重点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重复性事务管理,这些课程所教授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
1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项目管理是一门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而从事项目管理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对项目管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缺乏相关实战经验,长此以往,课程教学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1.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项目管理教学的内容局限于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模式局限于课堂上的“传递―接受”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然而项目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掌握了多少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而在于是否具有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再加上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高校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项目管理人员,其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1.3学生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项目管理课程合班授课的情况居多,在教师进行案例讨论时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学效果不佳。大多数授课过程中期末考核也对学生平时课程的参与程度没有涉及,也缺乏实际项目管理能力的考核,以上原因造成大多数学生在平时很少认真上课,都是在考试前进行理论内容的突击学习。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的理论学习不够扎实,实际的项目管理能力也不具备,难以适应以后的就业。
2课堂教学改进实例
2.1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实战教学
在项目管理的课程实践中,尤其是研究生项目管理这一类小班授课的课程,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小组授课的方法。在课程第一课时就以4―6人为一组对班级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班组成4―5个项目团队。之后再由项目小组自行选出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的负责人以及课程作业的分工方案。
在每一章节开始前,可以轮流选定一两个学习小组作为汇报人,利用宣传板或ppt的方式向全班汇报本节学习的重点及对章节案例的思考,汇报结束后还需对其他小组或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汇报和答辩的情况将由老师记入平时成绩。
2.2 提升学生实操能力,把Project管理软件引入教学实践
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中集成了各类实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是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软件工具。但在项目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Project软件的操作较为生疏,对软件中许多实用的工具不够了解。因此,为了达到对接市场、从实战出发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求学生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用总课时四分之一的课时来学习软件的使用,对于有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需要通过操作软件来实现;另一方面,在期末的考核中,将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使用也纳入考核项,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2.3紧扣实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项目管理是一门需要和企业管理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如果还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无法准确反映出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也无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际中,课程考核的重点在于测试学生利用项目管理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研究生项目管理的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堂表现和团队作业占30%;案例展示与答辩成绩占40%;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占30%。
3结语
在高等项目管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与管理实际的不相符合,其根本原因是一方面授课教师对学生还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对授课教师也采取传统的绩效考核办法造成的。要以实践为引导,改革项目管理教学方式,一方面就需要授课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紧跟市场实际,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能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学生,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在对授课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也应当研究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鼓励创新的授课方式和根植于实际的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1] 刘祖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285-287.
[2] 孟曙艳.高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02):36-37.
[3] 董新平,蔡迎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3):57-60.
[4] 赵辉,李万龙,郑山红,张丽娟.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1(12):67-68.
[5] 宁丰荣.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06):73-77.
关键词:沙盘模拟,项目管理,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1]。
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项目管理能力要求逐年提高,根据施工单位对工程管理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首先,施工企业对
学生是否具备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的能力较为重视;其次,施工企业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施工技术、识图能力等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具较为看重;最后,施工企业对能够掌握上述重要技能之外,还具备合同的编制与管理能力、又懂造价、又能运用现行法律法规的学生较为青睐。
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建筑市场输入有技术基础、较强的管理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下,目前很多高校项目管理教学中都存在以下难点:
如何使没有任何项目管理经验的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使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2、如何让学生在学校范围内亲身经历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实践;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竞争意识,使学生能更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理论教学空洞乏味,案例教学又略显得概括化和单一化,学生没有亲身实践很难灵活深刻的掌握项目管理的原理与技巧。
为了更好的提高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很多高校引进了广联达沙盘项目管理模拟沙盘。通过直观而逼真的沙盘教具、角色扮演分工协作和配套的分析软件,让学生在“体验式”与“情景式”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2]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手段的选择和素质培养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是借用直观的沙盘教具让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与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在项目决策与执行过程当中懂得人才开发、沟通管理、决策能力、更好的创新理解项目管理和经营的全流程的沙盘模拟形式。学生通过对项目经营的盘点与总结,反思决策成败,解析得失,梳理管理思路,暴露自身误区,并通过多次调整与改进的练习,切实提高综合管理素质。[3]
1、团队合作意识:与传统课堂形式不同,本实训课程把学生5个人分为一组,这样就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
2、竞争意识:一个工程结束后,根据各个小组完成的情况,评定出最佳团队奖和最佳经理奖,并发小礼品以资鼓励。每个小组之间由此会产生竞争意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积极性。
3、全局决策意识:拿到一个工程,学生根据工程概况和承包合同首先要进行前期决策,会制定2-3个方案进行比选,经过软件分析最终选出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执行,这就对学生全局意识要求较高。
4、风险意识:沙盘中风险事件触发以及紧急补救措施等规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
提高项目管理教学实效性措施
强调互动式教学、强化团队讨论
让每一个学员在课程中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将有超过60%的时间用于讨论、练习及沙盘演练。为保证沙盘演练效果,每节课学生人数宜控制在25人以内。
理论与实践穿插教学
项目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1:2-1:4,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补充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如决策阶段横道图绘制知识的穿插讲解、材料使用方案选择中对于盈亏平衡原理知识的穿插讲解等。
在校内举行专业职能竞赛
每年6月份在全校范围内举行校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用一天左右的时间,根据工程概况和市场要求等完成一个陌生的小型工程策划与执行。通过评委点评颁奖(获奖证书与奖品或奖金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鼓励,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加全国项目管理沙盘比赛
现在,全国项目管理沙盘竞赛已经举办了三届,越来越多的院校组织学生参加,这也是检验项目管理沙盘教学成果的方式之一。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深刻的了解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及其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从而了解到从事岗位工作所用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增加校企合作或工程实习力度
目前,已经有很多职业院校选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除了学校与公司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和学生实训基地协议外,部分学校已经主动引进公司进驻校园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学生就业率。
5、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技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 循环提升过程。具有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不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借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的综合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在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实效性也会相应得以提高。[4]
总结
通过采用这种沙盘模拟教学的方式以及研究企业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管理学习者进行实战训练。在课堂中使用具体实战案例,讨论实际项目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沙盘演练,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有机会以一种标准化的过程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使之对方法论产生具体的体会,同时锻炼在项目中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沟通与领导的技能。
总之,沙盘模拟实训这种集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互动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以施工单位主要参与者的姿态来掌握施工从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管理与操作流程,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岗位分工合作、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曾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的探讨[J] 职业教育 2011(18)
2、吴慧.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时代经贸 2011(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