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路交通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对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让参加交通建设所有的施工人员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施工设备机器使用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交通施工工程的可检查性也可以达到提高,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建设时间,还可以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人员进合理的安排,针对一般施工员和技术员进行工作的分配,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形成一支稳定并具有高效率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进而也可以提高施工队的声誉,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每一环节实施监督,可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对于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能及时的监督和防御,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
2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
2.1比较传统。
现目前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管理上还出于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还不全面,比较粗犷,主要的工作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技术文件的管理上,另一方面是对施工参数的控制上。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体现施工管理技术的作用,也达不到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
2.2管理水平限制。
现今的许多公路设施的分包商在施工的技术管理上,还不健全,管理水平也有限,不能对施工技术进行很好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承包企业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使公路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3对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明确交通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交通施工技术管理的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施工作业方面。包含了对交通施工作业的方法、具体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施工企业的规定而言,承包企业想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企业的标准就一定要高于作业方法和施工程序两个方面,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双方所签署的合同为依据,按照合同上的规定,使用对应了技术标准。第二,合理分配人员。要做好计量器的工作,对于施工人员按照工作岗位和技术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定期对使用工具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现场工作开展的准确性。第三,建立和健全原始技术资料。做好原始资料在工程施工设计的变化、设计交底的记录、相关图纸的审核信息、施工中所用到的器材检查信息、建筑材料信息等的记录,并要求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第四,加强对信息和技术档案的管理。由于我国公路建设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技术和新器材的使用月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的运用对提高施工建设工程的质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信息和技术档案的管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施工图放样的工作,把工作落实到人的身上,要求相关负责人专门负责。
3.2改变传统,严格遵守交通施工技术管理规范。
交通实施工程的质量是施工工程的命脉,也是施工技术规范的主旨。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队要对技术规范引起重视,对施工工程质量评定中相关参数的要求都要知晓和熟悉。同时,对于工程的建设量要做到严格的质量把关,对整个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遵守相关制度,对团队进行合理的分工,对施工控制和施工过程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出现的违章施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实现末端管理到瞬间控制的转变。在队伍施工之前,对于工程建设中,要使用的材料从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对厂家要有一定的了解,确保材料的质量问题;在工作人员上,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强调,让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准备工作不合实际不能确保工程质量的,不允许动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制,要求从基础工作人员到项目负责人对工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建设工作人员要向上级进行详细的的报告,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
3.3保证工程进度,健全收工制度。
对于道路的标志和路面标线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标识,制定大城市的进出口、慢行车辅道。完善高速公路的防护栏、隔音墙、监控系统、通讯系统等的建设,以及公路中人行天桥和地道、线旁车辆停靠的建设。在国道建设中实现建设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在县级以上的公路做到标志和标线齐全,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要按照规定建设好分隔带各慢行车辅道。同时,还要建设起过境汽车的同行环道,减少城市中的过境车辆。
3.4注重对施工队伍的人才培养。
人才的建设是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断的挖掘出人才,不断地对人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这对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来说,是很有效的。同时,要想留住人才,还得适当的提高他们的薪资,进一步的提高管理水平,让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4结语
【关键词】山区公路 交通安全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交通运输网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日新月异。在现阶段的交通安全管理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各施工单位长期宣导和追求的目标,交通安全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而合理的规划道路不仅仅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更体现了我国越来越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心,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交通安全的发生。
二.山区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山区公路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中的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以及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山区的路况差再加上本身的技术等级低是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公路还伴有弯急、路侧险要等问题,无疑的给公路交通安全增加了相应的矛盾。
1.山区公路分布比较广,施工技术等级较低。
我国山区分布较广,总量较大,多坡陡弯急路侧险要的特点,再加上施工技术等级较低,给本身路况不好的山区就增加了很大的困扰,容易造成公路交通安全事故。
2.山区农村公路路侧环境较为复杂。
我国山区公路绝大部分路段为越岭线,因为大多数路线都是在深山里面布设的,靠着悬崖。地质条件差,经过山岭的路段较多,然而道路两边的地势甚为险要,再加上绕道走山区公路的车流量较多,组织相对混乱。
3.山区公路安全防护的配套设施不健全。
很多山区公路的铺设,由于资金、技术、人员、配套设施等等的因素,使道路交通安全没有办法落实,而有一些配套设施的山区,有时因为应付工作或者资金的问题,根本就达不到指示的效果,丧失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
4.提供的信息不全面。
由于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配套设施极为不完善,在一些重要的路段本该提供给驾驶员重要的信息,而其配套设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的建筑在工程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基础上,要对道路交通建设质量和安全进行合理分析,并建立及时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善。为实现道路安全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效益最佳,要采取下列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关注着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更加关注着党和人民政府在老百姓以及各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面对山区当前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各级领导及其政府机关,应认真落实各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将山区道路建设好,切实抓好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为祖国和人民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道路交通网。
2.加强对山区公路建设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道路交通质量安全专业知识培训,通常采用典型事故、实例进行教育,并对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认真学习、分析、讨论、研究。制定学习奖惩制度或措施,并设立考核指标,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检测,来掌握山区公路建设人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
3. 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并且要将宣传教育经常性的普及和贯穿到道路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教育方法,同时选择针对性的交底内容,以保证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在进行对山区道路建设人员的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其管理者进行教育,必要时要增加专业性较强的细分科目的学习。
4. 深入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环境,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工程质量,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施工单位要将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同时看重,要将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同步开展和同步进行。明确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定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要点和完善编制工程项目的安全计划,建立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逐步完善职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5.落实职责,规范化管理,切实履行交通安全监督员的职责。
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监督员,要带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协助交警等执法人员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6.加大宣传力度、正确的引导,努力提高广大山区人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积极开展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知识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人人做到不违法开车、不去坐违法车。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多种宣传手段,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7. 各乡镇和各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切实提高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双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抓基层、打基础做起,从重事后查处向提前防范整改转变,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少事故、少伤亡、少损失”的目标,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我国当前交通项目管理的重点,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培训课程,合理规划道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山区群众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少飞 林志 陈建忠 邓欣 WANG Shaofei LIN Zhi CHEN Jianzhong DENG Xin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探讨 [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技术》 2009年6期
[2]朱汉容 唐伯明 刘唐志 朱珣重庆市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期刊论文] 《公路》 ISTIC PKU 2009年7期
[3]陈坤 王艳妮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 《公路与汽运》 ISTIC 2007年2期
[4]江洪涛 山区公路事故多发点防治的研究 [学位论文] 2004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频发;安全保障技术
一、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点
通过对我国现有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交通事故以重大恶通事故为主;交通事故形态以追尾碰撞事故为主,其次是侧面碰撞、碰撞路侧固定物和翻车事故;从肇事车型来看,事故车型以大货车为主,其中超载货车事故率高;从事故时间分布特征来看,夜间交通事故多发;从驾驶员条件来看,交通事故中以新驾驶员和外地驾驶员为主;从气象条件来看,恶劣天气极易诱发大面积交通事故。此外,由于驾驶员处置意外事件和采取措施不当诱发的交通事故比例高。
二、事故成因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道路因素
(1)道路线形:①平曲线:平曲线半径与交通事故率关系很大,曲率越大,事故率愈高,尤其是曲率大于10°以上时,事故率急剧增加;②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发生事故;③纵坡: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在山区高速公路的翻山越岭路段,车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连续爬坡,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下坡会使制动器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④线形组合: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密切相关,虽然线形标准都符合规范,但线形组合不利仍然会导致事故增加。
(2)路面质量:路面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由于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的特点,路面结构中较小的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交通事故调查中发现,路面湿润、降雪、结冰时的事故率分别为路面干燥时的2倍、5倍和8倍。
(二)交通环境的影响
(1)山区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复杂,道路填挖方高度大,两侧山体塌方、滑坡或者落石等地质灾害影响行车安全;(2)以往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道路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而忽视了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和完善,从而导致较严重事故的发生。
(三)驾驶员因素
主要有以下因素组成:①严重超载;②措施不当;③疏忽大意;④行车间距不够;⑤疲劳驾驶;⑥超速驾驶。
(四)车辆因素
车辆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动性能失效、灯光失效、转向失效等机械故障,从而导致驾驶员在高速行驶下无法及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因制动不良、制动失效引发的交通事故达70%,是车辆引发山区高速路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安保技术措施
山区高速公路多地处崇山峻岭,沿线地形起伏大,地质状况复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的严重度高,因此,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意义重大。山区高速公路在设计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地形判定交通事故危险路段,并建设完备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总体上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应包括如下五个层面:①交通管理措施;②控制车辆速度;③主动安全保障技术;④被动安全保障技术;⑤交通安全监控和紧急救援系统。
四、管理措施
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了超限超载治理策略和限制通行策略。如前所述,超限运输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山区高速公路宜在主线及各匝道入口设置超限检测,限制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同时,应基于气象台站的宏观天气预报以及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专用气象检测器进行气象检测,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制定高速公路限制通行策略,包括控制匝道入口车流、限制车辆运行速度、关闭高速公路等通行策略。
(一)管控车辆速度
超速不仅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还导致事故的严重度高。山区高速公路应采用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控制车辆的运行速度;应在高速公路主线、匝道、隧道及连接线上设置完善的限速标志,根据不同的车型、不同的气象条件,限速标志应能提供不同的车辆限速标准;通过设置减速带控制车辆速度,在山区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路段、隧道出口与下坡连接路段、高速公路连接线上的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均应施划有路面减速带。当车辆通过减速带时会产生强烈震动,并导致驾驶员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
进行车辆超速检测,当检测到有车辆超速时,进行违章车辆抓怕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或利用声音提醒违章车辆驾驶员控制车速、或在可变信息板上显示超速车辆的牌照号码,同时在收费站进行违章超速车辆处理。这些措施均能大大减少超速行驶的车辆数,并有效确保行车安全。
(二)主动安全保障技术
主动交通安全技术又称为积极交通安全技术,是指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目的为“防止事故”。山区高速公路的主动安全保障技术一般包括:优化道路线形、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和强化道路信息三个方面。
(三)被动安全保障技术
被动交通安全技术又称为消极交通安全技术,是指交通事故时和交通事故后减轻或避免对乘员及车辆伤害程度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目的为“减轻事故后果”。山区高速公路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提高护栏等级、设置避险车道和优化停车带三个方面。
(四)监控及紧急救援
交通安全监控及事故紧急救援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具有预警、服务和控制三大功能,系统主要包括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车辆安全行驶系统、智能化信息系统、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等子系统。一般要求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同步装备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管理部门可依托该系统加强雨、雪、雾、夜间等特殊天气和时段条件下高速公路的管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还可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监测,如发现占道、超速、事故等情况,可及时予以处理,确保行车安全。
五、结语
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防治,还需要针对事故的特点和成因采取引导与强制相结合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该体系涵盖交通管理、车速控制、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交通安全监控等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强化道路的服务功能,还能有效确保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公路,设计,一般原则,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五年内实现全国通村公路通畅、通达化。改善农村道路条件,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主要探讨农村公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以。
一、一般原则
(一)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二)农村公路设计应秉着等级不在高而在原则上以现有道路为主,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中占用有限耕地资源。通乡(镇)公路中,预测交通量较大的项目,采用三级公路标准;一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艰巨、难度较大的路段,个别技术标准可采用四级公路下限指标,但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要求。通过政村公路,有条件的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受条件限制路段,个别指标可适当降低,但应满足行政村内主要机动车辆的通行要求。
(三)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在旧桥涵的利用上,要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在农村公路改造中,对一些病害桥涵进行拆除重建是必然的,但对那些虽有病害但结构尚好、尚有得用价值的桥涵如果一律拆除重建,则不但增加造价,而且耽误工期。桥涵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确定利用旧桥涵之前,对旧路上的桥梁、涵洞,要遂一进行充分的调查、检测、计算,对有利用价值的桥涵,要反复进行强度验算,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直到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符合。
(四)路面结构型式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当地建筑材料、水文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通行政村公路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是我省水泥、砂石资源分布广,产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成资源分布广,同时还可节省材料的运输费用;二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便于更多的建筑施工队伍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缓解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导致施工队伍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三是技术标准便于控制,把握好路基牢固,水泥达标,砂石级配合理,路面尺寸到位,就能达到较好的监控目的;四是便于养护;五是拉动当地经济更有力,增加农民收入更直接。
(五)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通要求的情况下,可选用中、低值。免费论文参考网。农村公路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公路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农村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农村公路由于基所处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交通量不大,老路很多是自然形成或通过民工建勤方式建成,其路左填土不高,人为破坏自然的情况不多。
二、农村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公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为四级公路,各项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比较低,但有的设计部门脱离客观实际,追求高标准,四级公路设计,最短坡长可采用60米,路线纵向坡度可控制在9%,而设计部门把四级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要求设计,设计最短坡长200米,设计纵坡控制到5%,这样造成路基的土填大挖,破坏老路资源,增加很大工程量,占用大面积耕地和林地,加大资金投入,结果旧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人为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路面宽度过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四级公路路面宽度为3.5米,很窄,对一些地区来说,很难适应这个规定,非常不利于会车,两台载重农用四轮车会车是不可能的,路基宽度6米也过窄,遇到拉秸秆的四轮车,别的车就很难通过。
(三)由于配套工程资金欠缺,指路标志的设置成本又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高出许多,同时,部分人员管理理念存在偏差,认为农村公路主要是本乡本土的村民使用,不需要指路标志,致使在设计中对标志标线的设计过于简单,使有些外地司机要花很多时间打听方向,或者由于对路况不熟悉而发生交通事故,这就不利于保证人车安全并有碍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方法
(一)路线纵断面设计,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满足公路工程设计标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公路资源,尽量大努力贴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所要求的设计标准。免费论文参考网。因为公路等级差距很大,完全满足设计标准是不可能的,要避免一味的按标准设计、过分追求纵断面完美的现象,必须考虑到旧路面的利用,避免大填大挖,造成边坡失稳,特别要避免“夹心饼干”式的(指夹层土)路面结构出现,在填土不高的路段可增加石灰改善土结构层厚度来处理。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尽最大努力减少路基挖方,可以节省大量砂石材料,可以减少人力、运力、机械设备,财力的浪费。
(二)路面窄的问题,是客观事实,国家也是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路面作成宽4.0-4.50米,这样会车可能就方便多了。另外,当采用3.5米宽的单车道、交通量较大且路段较长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路面宽度不应小于5米,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0米,间距不宜大于500米。丁字路口的路面宽度应适当加宽,以提高转弯半径。
(三)科学合理地设置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路资源,改善通行条件,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与安全性,有效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公路交通标志的合理设置还可以美化路容路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需要各级领导在保证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与管理。
四、路基设计的基本要点
(一)路在设计的基本要求
路基应根据公路等级和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材料情况等),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二)路基横断面要求
三级公路当路面宽度采用6.5米,路基宽度不小于7.5米,当路面宽度采用7.0米,路基宽度不小于8.5米。
四级公路当路面宽度采用6.0米,路基宽度不小于7.5米,当路面宽度采用4.5米和3.5米时,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6.5米,对于特殊山区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无法达到6.5米时,可采用单车道路基宽度4.5米,并应按规定设置错车道。
(三)路基高茺要求
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的作用,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设计标高一般采用路面中心标高。
(四)路基边坡要求
路基边坡坡率:填方段边坡坡率为1:1.5,当路堤高度大于6米时,路基边坡采用1:1.75;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1.5,当挖方深度大于6米时,于6米处设置2米宽护坡平台。
(五)路基压实要求
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
(六)路基防护要求
路基防护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等情况,采取有效的路基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提高公路抗灾能力。
(七)路基排水要求
各级公路应根据沿线的降水与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备,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路基地表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设施。通过较大集镇路段可以结合小城镇建设采用窨管暗排型式。
五、路面设计
(一)路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公路路面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及组成、当地材料和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满足平整、耐磨、抗滑和排水的要求。
(2)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二)路在结构
(1)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必要时增设垫层。
(2)面层类型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免费论文参考网。还有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
(3)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碎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的厚度与面层的类型和强度、交通状况、环境因素等有关,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要求通村公路不小于18㎝,一般采用20㎝;通乡公路不小于20㎝,一般采用22㎝。
面层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潭硅酸盐水泥,型号应不42.5级水泥。
水泥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水泥混凝土面。
(4)沥青混凝土路面:单层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4㎝。对于双层结构上面层可采用3㎝或4㎝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可采用5㎝或6㎝沥青混凝土,也可以采用5㎝或6㎝沥青籍灌入式。
(5)路面基层
基层宜采用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旧路地质条件好的路段也可采用粒料类柔性基层。基层的类型以国家基层规范和省农村公路设计指导意见要求为准。基层厚度适宜范围为15~36㎝,宽度应比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
(6)路拱横坡:双车道采用双向横坡1.5%,单车道采用单向横坡0.5%~1%,路肩横坡采用2.5%。设置单向横坡在超高时要进行反向横坡的过渡。
(7)路肩:对于交通量较大项目,路肩应采用硬路肩,可采用风化碎石、泥结碎石或碎石土等,上设风化砂磨耗层。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建筑事业也在迅猛发展,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也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设计良好的施工组织方案,确定严密的施工设计,并严格按照科学管理方法及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应当增强道路工程的质量意识,建设出安全可靠的道路工程。
一、加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路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城市化过程中,公路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对整个基础设施的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也是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其施工具有复杂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使得整个城市公路路面存在着安全隐患。
1、是提升公路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交通道路的承载力和运输能力,甚至是平稳性,安全性,舒服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保证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的正常运营,保持运输时刻的畅通便捷,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输能力,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加强质量管理,是正常发挥路桥功能的客观要求。公路路面施工是整个交通运输网络中逐渐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正常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劣质公路路面工程,不仅仅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交通运输要求,更会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科学化的路面施工设计,规范的施工操作,严格的施工材料设备管理,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公路路面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更有助于路面工程总体质量的提升,也为公路路面正常发挥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
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仓促、准备不足造成决策失误
公路路面建设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其施工过程是一个劳动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其规模大、投资多、生产周期长、使用周期长。因此,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非常重要为此,对项目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及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作出科学评估就十分必要。若立项不妥,决策不周,将带来很大浪费及严重后果。
2、 设计经验不足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和规范,到招标项目实施,周期往往较长。
3、 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建设项目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资金来源的不同,项目管理模式各异,项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建设市场离规范化管理有一定距离。总体状况是重点大型项目、世行贷款项目、领导重视的项目较好,中小型项目、地方筹资项目欠规范。
4、 承包商经验不足
在高等级公路项目上,一部分承包商高等级公路施工经历较少,有的中标铁路部门承包商从未干过高速公路。一方面缺乏应有的筑路机械设备,二方面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这对质量管理来说是个难题没有经验就容易出问题。有的工程承包商对施工前期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不到位,在施工作业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调度、现场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没有能力或力不从心,致使工程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5、 工程建设主要材料和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原材料的质量和先进的设备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才能出好的工程质量。目前工程建设所用的原材料不是统购统配,一般由承包商自己采购,尤其是地方材料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小另外,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操作方式已远不适应当今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由于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比如公路的路面开裂,路面凸起或者是下陷等,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交通事故,严重影响着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营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难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这就需要加强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工及工程质量保证的先决条件。这些准备工作包括:
(1)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熟悉并理解设计图纸,准确掌握施工规程、工艺及方案,并把指标要求、合同规定、招标文件等做到准确理解。
(2)做好施工工程的人员配置工作。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相互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施工的关键环节要做好人员配置工作。配置技术水平高且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严格按照现行有关规范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来确定矿料级配与最佳的沥青用量。在贮备原材料前把此项工作完成最好。配合比是准确确定材料各种规格与数量的有效依据。
(4)做好机械的选择及配置,选择好拌和设备、摊铺机、压实机具以及压实机械的机型,以达到合理有效组合。还要做好拌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运行。要仔细检查路面两侧路缘石是否完好,在路缘石、检查井及路沟与其它结构物的接触面应涂上一层薄沥青。
(5)沥青材料与集料的准备。在路面施工前做好沥青材料与集料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无论是材料的质量还是数量对工程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前者将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后者将影响工期。所以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工作。并要认真检测,随机抽检,以保证进场材料达到质量技术指标规定要求.
2、严格控制公路路面施工材料的质量
(1)公路质量的控制。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公路作为最基本的材料,在进行铺筑和施工中,都要严格遵守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同时,工地试验室要在遵守《公路工程公路及公路混合料试验规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样品抽检,对整个公路的各种性能诸如针入度,延度以及公路的软化点都做出科学严格的抽样检测,同时,当对公路进行加热时候,要严格控制好温度,一般都不能够大于170℃,如此,可以有效的防止公路的老化。
(2)各种矿料的质量控制。各种规格的矿料是公路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矿料的规格以公路各面层的厚度及配合比确定。由于受进度的影响和季节性的限制及用量大且集中等,给矿料的一致性和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承包合同确定后,必须及时确定料源,并做好全面的试验检测,在质量、数量满足要求的前题下及早签好供料合同,杜绝原材料来源的多元化问题。另外,工地所用的材料所存场地要硬化,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材料有专人负责,要覆盖防雨和尘土,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使最终的公路混合料质量稳定。
3、加强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
4、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对施工车辆的要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应当选择大吨位的车辆来进行物料的运输,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摊铺机作业的要求以及保证沥青混合料所需要的温度,但是大吨位运输车辆不能超载、或者急刹车、急转弯掉头等,这些很容易造成透层、封层的损伤;物流运输车辆的运载能力要尽可能的大于拌合能力以及摊铺能力,而且等候在现场等待卸载物料的车辆以不得少于五辆为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摊铺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铺筑作业,但是运输的时间不应当大于半小时;运输物料的车辆底部以及车辆两侧应当保持干燥洁净,最好涂有油水混合液,但是不能在车厢底部留有残液;所运输的物料进到摊铺作业现场之后,运输车辆的轮胎上不能沾染有可能使路面收到污染的杂物,比如泥土、纸屑等。
(2)装载物料时对车辆的要求为了使沥青混合料能够均匀的混合,避免运输中产生离析的现象,物料运输车辆在装载物料时应当掌握挪动车辆位置的次数,前后挪动以大于五次为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料能够被均匀的装载而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
(3)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天气应对在物料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要注意物料的保温问题,如果遇到寒冷、大风或者大雨等不利于物料保存的天气现象时一定要注意把所运输的物料覆盖压好,其目的是保持物料的温度不要过快的下降,物料运输车辆到达作业场以后,保温布要等到作业使用时再取掉,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持物料的温度。
(4)混合物料在现场的检测一方面,沥青混合物料运送到摊铺现场后,需要用相关单据来接收材料,当时必须立即对沥青混合物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沥青混合物料到达作业现场时的温度如果低于130℃,或有结块现象,出现离析,以及被雨水淋过的混合物料都要进行废料处理。另一方面,运送到摊铺作业现场的混合物料,必须在运送到现场的当天完成压实工作,若是当天没有全部完成,剩余的混合物料将成为废料来处理。
5、公路路面的碾压
(1)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公路混合料的压实对于道路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相当重要。首先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方式,公路混合料的碾压全程宜采用追随式碾压方式,压实一般采用钢简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碾压组合方式应由试验路的最终结果确定。
(2)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公路的碾压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关键的影响;因而,要严格控制公路的碾压这一个环节,在进行碾压时候,要严格遵守各种施工标准,保持碾压的速度和力度,在碾压时候,要保持缓慢均匀的速度进行推进,在此过程中,不能够随意的让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发生偏差,也不能随意的更改整个碾压的方向;如此,可以很大程度的防止公路混合料发生推移。
6、公路的摊铺
路面摊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基层和下面层公路路面平整度及高程的监督,确保路面厚度;当运料车辆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每天摊铺起步前,必须将熨平板加热到100℃以上,避免表面出现拉痕和离析。各面层施工均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中间采用热接缝,一次辗压,应是斜接缝,避免出现缝痕。摊铺速度2 m/min~3 m/min,连续不间断地匀速摊铺是提高面层平整度和均匀性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面作为公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公路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路面施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在注重路面施工控制与管理工作完善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技术力量的培养,以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开展,有效降低人为、设备、操作等因素对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伟 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第7期
[2]解贺华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 2011年第2期
[3]蔡湘琪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存在问题的质量控制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创业月刊》 2011年第4期
[4]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