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能源特点及利用现状
(一)中国能源特点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
我国能源探明及可开采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
表1 中、美与世界能源储备比较(1994年)
引自:霍雅勤. 中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2.一次能源资源构成不均衡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其次是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表2)。从表2可以得出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约为76%,居世界首位,但是煤炭资源在满足我国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 ]。
表2 中国一次能源资源结构
3.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表3)。煤炭资源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水电资源约70%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费则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此,“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输”的产销格局将长期存在,造成过大的输送建设及能源输送损失 [ ]。
表3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构成
引自:付融冰,张慧明. 中国能源的现状.
(二)利用现状
1.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中国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煤炭,目前煤炭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6%。同时,煤炭质量普遍低下,我国商品煤的平均硫分约为1.01%,平均灰分为23.85%[ ]。大量消费煤炭,特别是大量以终端直接燃烧方式消费煤炭,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
2.能源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费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初步统计,我国能源利用总效率约为 32%,比发达国家低 10 %以上,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 28.6%,欧盟的 11.6%,日本的 10% 。
3.能源价格未能反映其经济成本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
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并未完全反映其经济成本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目前,尽管我国的人均能源较为贫乏,但能源价格却接近于人均能源丰富的国家。这种局面与我国能源生产成本较低有一定关系。我国的能源价格由过去的完全计划调控过渡到现今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双轨制。政府对能源价格的控制程度通常与该能源种类的相对紧缺性有关。
二、中国能源、经济与环境问题
(一)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发展,目标是社会发展,基础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是环境保护。而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环境、经济等要素密切相关[ ](表4)。
表4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
引自:李长明.经济增长、能源与生态环境.
数据来源: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编《中国能源年评1996》、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
1.能源与经济
能源是经济文明必需的生产要素和投人因子,经济发展是以能源为基础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能源有依赖性,即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另一方面,能源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因为经济增长可以促进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合理利用。但能源作为经济动力因素的同时也是一种障碍[ ]。能源的逐渐枯竭及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2. 能源与环境
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自然界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其废弃物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污染物以气休、液体、固体形态存在,气体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根源,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则是江河土地污染的元凶。能源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有两种:一是地区性的影响。如大气污染(包括烟尘,SO2,NO,CO等有害物质)、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对地区造成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影响最为严重;二是全球性的影响。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都和能源大气污染有关[ ]。
3.环境与经济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环境的定义,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等,既是环境要素,也是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又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环境质量的好坏对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说保护或破坏环境,就是保护或破坏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条件,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它既可以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成为经济的发展的阻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当前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1.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伴随能源消耗产生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这些污染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占用土地、热污染等。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以产生严重的SO2污染的煤炭为主,是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表5,表6)。
表5 中国SO2排放量及其预测
引自:Kazuyya Fujime.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
数据来源:IEEJ.能源数据和模型中心
表6中国CO2排放量及对世界CO2排放量的贡献及趋势
引自:Kazuyya Fujime.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
数据来源:美国和加拿大的数据见IEA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和印度的占比数据见IEEJ的《2020亚洲能源展望》,中国人口和中国CO2排放量见IEA的《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平衡:1988-1999》,2010和2020年的数据为IEEJ的预测.
2.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能源生产粗放,单位GDP增长的能耗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结合我国能源国情,我国能源开采量及布局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源开采量的增加速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因此,近几年,曾几次出现严重的能源供给不足现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从能源布局来看,发达地区能源严重匮乏,其经济发展所需能源大部分来自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在能源的输送过程中,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成本,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间接导致经济损失
根据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不同时期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表7)。这些估算是不完全的,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结果。但是,根据这些估算就可以发现,中国的大气污染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7%[ ]。
表7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引自:周凤起.发展环境友好能源,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小结
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开发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对缓解能源短缺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能源、环境与经济有着复杂的关系: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并存、能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因此,处理好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 ]郭育光.矿区环境监测与治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 ]刘红.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4, (10):21.
[ ]延吉生.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利用现状与发展战略[J].金属矿山.2003,(8):1~4.
[ ]史立山.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规划[J].可再生能源.2004,(5):1~4.
[ ]万红飞,周德群,高亚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经济(3E)关联模型[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报.2000,13 (1):50~53
[ ]隗斌贤.经济增长中能源阻碍及其对策[J].中国能源.1997, (1).
[ ]郑楚光.洁净煤激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 ]王沅.黑色绿色的岔口[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 ]宿伯杰.《京都议定书》―中国的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62~63.
摘 要 一提到可持续发展,大家可能就会想到社会,自然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定义的确过于广泛,所以,今天我写的这篇论文主要是从企业着手,首先探讨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找出中国企业政府措施的误区所在,继而研究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企业健康的发展,经济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才能推动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企业目前的困境
现在的大街小巷中,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大多都是身着阿迪达斯和耐克的运动品牌,而且也随处可见这类的品牌店。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品牌如李宁等会节节败退,是因为他们的质量和功能当真有很大差别吗?中国的TCL曾经说过:“我们要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配合国外的品牌设计走出去。”可是,他们走出去了吗?结果是TCL收购的两家公司都是以破产而告终。由于外国诸多品牌打入国内市场,例如:ZARA,香奈儿,安娜苏,耐克等,这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巨大的威胁,而且鉴于中国众多企业收购失败的案例,例如:TCL,明基,海尔都想收购国外企业,但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中国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是既走不出去也守不住的两难境地。
二、浅析中国企业危机
为什么中国企业会走不出去,为什么像ZARA,安娜苏这种外国企业能够顺利的进入中国市场?就以ZARA为例,ZARA服装的原产地在欧洲,几乎80%的服装都是在欧洲生产的,这将承担很高的劳动成本,但是,ZARA的服装不仅款式新颖,时尚,大牌设计,而且还卖的很便宜。试想一下,你是宁愿买国外名家设计而且还不贵的衣服,还是愿意卖我们本土的也不便宜的服装,除非你有某种爱国情怀,强烈抵制外货,不然,我相信消费者都会选择前者。ZARA服装在承担这么高的劳动成本但依然卖的很便宜的情况下,是如何挣钱的,如何席卷中国的呢?这就是我今天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重点之一。
其实制造成本只是任何一个大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万千成本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成功销售包括七大环节: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七大环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完美的产业链。在现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最能赚钱最关键的环节都不在中国企业。中国企业所能控制的知识加工制造,而这个环节所能创造的利润是有限的,而且最能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比如我们中国企业制造的运动品牌。众所周知,我国销售的大部分知名运动品牌都是由广州的裕元企业制造的,比如NIKE是美国的品牌,我们中国裕元企业只负责制造,什么设计、采购、物流、零售都不用我们管中国工厂在制造这一环节中创造的价值是100元,而一双NIKE的鞋在专卖店的售价基本上都是800元。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国在其余的6个环节中,能创造的价值是700元。当我们中国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剥削劳动为代价创造100元的产品同时,我们为美国创造了8倍的价值。
外国任何成功的品牌都是如此,他们掌握了完整的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想要靠收购外国企业走出去如何行得通,除非中国的企业也能像他们一样,掌握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值,而不仅仅是制造环节。这也是为什么ZARA在如此高成本的情况下依然席卷中国,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余的6个环节中节省大量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而我们中国产品的流通成本却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好比中国企业生产产品完成整个产业链需要120天,而他们只需12天。在这种差异下,我们的企业如何跟外国企业竞争。如果中国企业还没有这种产业链竞争意识,那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将危在旦夕,更不用提可持续发展了。
三、中国企业的品牌危机
正如我开头所讲的,为什么阿迪、耐克、香奈儿、安娜苏等国际知名品牌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意识。很多人说我们崇洋,不穿李宁运动鞋穿耐克的,不用柯达相机用索尼的,不用金立手机,用诺基亚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用自己的品牌呢?当真是耐克的鞋会比李宁的鞋要舒服很多?
任何一个产品都分都有三个层面,首先是他的外观设计及原材料构成,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就是产品的功能,比如耐克运动鞋的透气性和弹跳性好;第三层也是产品最重要的一层,就是产品的精神,而中国的产品都是过于在外观和功能上寻求差异,而不能将产品的精神真正渗透到产品中[2]。
比如安娜苏所有的广告是五彩缤纷的的魔幻效果。安娜苏的成功之处就是她的品牌精神是把每一位女性内心深处渴望做小公主的那一面释。安娜苏的整个品牌战略就是让你成为小公主的梦想变成现实,这就是产品的精神。
再比如香奈儿,她的精神就是征服男人的女人,她是成熟与魅力的象征,她只卖给特定的人群,这就是她品牌成功的战略。
再来看中国的运动品牌李宁,在2003年之前雄踞榜首这么多年,但是03年之后为什么就衰落了呢?当真是品质不行吗?当然不是,正如我刚才所讲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李宁非常熟悉,他是奥运会全能冠军,“李宁”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净胜,所以,在当时李宁很畅销。但今天,也许我们知道李宁,单高中生知道吗?了解吗?初中生呢?小学生呢?随着时光的流逝,李宁精神会淡出我们的视线之外,品牌也就随之老化,这也就是为什么03年之后李宁相继被耐克和阿迪所取代的原因了,因为运动精神没了。
一个品牌的精神没有了,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有了灵魂,那又如何谈可持续发展呢?所以要想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树立企业品牌意识,而品牌意识又要通过产品精神来渗透。所以说,产品精神对于一个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浅谈国家和政府措施的误区
正如我前文所提到的,以裕元集团为例,中国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剥削劳动创造了100元之后,为外国带来了8倍的价值,100万就是800万,一亿就是8亿。外商会通过营销,全面挤压中国品牌,也可能会就此操纵中国工厂。而我们的地方政府丝毫没有察觉都这点,而且盲目的欢迎一切外商投资,这回严重威胁我们的企业,这就是一个误区。
另一个误区就是就是中国政府为保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策略。这种策略容易导致投资过多,消费过少。如2008年政府的4万亿元的资金全部注入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建筑行业,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危机。因为4万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进入政府GDP工程,就会从萧条的民营企业或制造业大量抽出资金给地方政府,这使得建筑业更发达,而制造业更萧条[3]。所以目前中国的泡沫经济十一制造业的衰退为代价的,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促进企业发展,中国将会面临更严重的萧条,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战略了。
第三个误区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提高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使得企业贷款更加困难,经一部恶化了企业的危机,如此一来,企业家就会将经商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除了房地产等建筑行业越来越繁荣之外,企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会越来越衰退[4]。房地产泡沫越发严重,老百姓如何买房,这不利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改革
一、中国足球概述
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来被传入欧洲并得以发展壮大,成为现代第一大体育运动。然而,作为足球的诞生地,中国的足球却发展滞后,近些年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足球发展落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足球改革乏力,体育界、足球界的专家已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二、中国足球存在问题
1.足球后备人才短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
足球之所以被称为第一大体育运动,得益于庞大的运动员队伍、最广的参与度、极富挑战性特点。这其中,庞大的运动员队伍,还有庞大的球迷群体,是足球能获此殊荣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中国不仅缺乏庞大的专业的和职业的足球运动员,同时还缺乏足球运动立命根本的后备人才。2014年第10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上,与会代表都认为当前我国足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备人才短缺,而后备人才短缺的直接原因就是足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少。而且后备人才培养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青少年足球训练缺乏科学性。长期以来,中国的足球教练或者研究者们,都过多的关注技术训练,而忽略战术的训练。所以在训练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无对抗性的传接球和射门练习,而攻防演在日常训练中所占的时间却是最少的。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成为中国足球发展落后的又一大原因。中国足球在开始职业化不久的时间后,赛场上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连续出现消极比赛、罢赛、黑哨等问题。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职业联赛,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起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就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足球政策法规的不完善,联赛的机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这一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中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纵观中国竞技体育,政府在体育事业中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却很难独立行使其职能。因此,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是重中之中。
3.市场化运作参与不足
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是足球运动发展壮大的又一个引擎。然而,政府对俱乐部过多的干预,使得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而在欧洲,足球俱乐部则是整个产业的主体和重心。另一方面,足球俱乐部的产权、经营者收益权不明晰,足球中介机构不健全,导致经营状况总体上是投入大、产出小。同时,也缺乏畅通的市场化融资渠道。本体产业发展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对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
三、对策研究分析
1.足球进校园,扩大足球人口,培训方法科学化
针对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短缺的问题,首要解决的是足球人口越来越少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要依靠学校教育,通过校园足球实现扩大足球人口、储备后备人才的目标。青少年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改变以往的观念,建立长远视角,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智结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足球队伍。
此外,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战术配合以及进攻防守的训练,而不能过分强调基本技术和体能训练。因此,聘请国外高水平足球教练员或者国内知名的、重视实战的教练员来指导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将攻防演练和对抗训练科目所占比例增加至60%~70%,以训练运动员在场上的对抗意识,从而使运动员在真正的比赛上能更快地融入比赛并正常发挥。
2.健全足球管理体制
中央深改组审议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提到要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具体的做法应该将中国足协从体育总局当中分离出来。只有将足协从体育总局中剥离出来,才能真正实现管办分离,体育总局负责政策和大方向的制定,足协负责职业联赛的举办等。使得中国足球真正进入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上。同时,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不再设行政级别和职务,并严格按照企业运营模式进行日常管理,这样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中国足协内部管理人员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其真正投入到足球事业的建设中。
3.成立足球俱乐部,进行市场化运作
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可概括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系统经济高效。它由以下六个子战略构成。
战略之一: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
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是能源战略之首。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小国,必须确立“人均能耗应控制在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思想,实现有控制的健康发展。基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分析和结构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及社会消费节能潜力深入分析的结论表明,我国的节能提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项战略旨在使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能耗(特别是煤炭石油消耗“天花板”)最小化,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
这里的控制目标,充分考虑了挖掘国内能源的科学产能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合理的能源进口。其中,将2020年的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是一个十分困难又十分有意义的战略指标,在此期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产业,转变经济增长内容,把GDP年增长掌握在7%――8%左右,较为合理并有利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环境友好。实现2020年的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实际成效的标志,将有力推动结构调整,也是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关键。
战略之二:煤炭的科学开发和洁净、高效利用和战略地位调整
煤炭目前是我国主力能源,煤炭的洗选、开采和利用必须改变粗放形态,走安仝高效、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它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应该也可能逐步下降,2050年可望减至40%(甚至35%以下,其战略地位将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应尽量降低煤炭消费增长速度,使煤炭消费总量尽早达到峰值,此后,总能源的增量将由清洁新能源补充。要树立“煤炭科学产能”的新概念,即采用先进的煤炭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度、煤炭的利用效率和洁净度较大幅度提高。根据科学产能的要求,合理的煤炭安全产能应该控制在30亿吨以内。煤的洁净化利用,不仅是一个战略方向,而且要成为可定量衡量和检查的指标。报告提出了煤炭“洁净化度”的概念和定量描述,可作为该行业的一个考核指标。报告给出了2020年、2050年和2050年应实现的“洁净化度”的参考值。
战略之三:确保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确保石油在今后几十年的安全供应和能源支柱之一的稳定战略地位。石油国产每年2亿吨(或近2亿吨)可继续保持几十年,但我国石油储采比较低,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走高。石油的战略方针是:大力节约,加强勘探,规模替代,积极进口(消费和战略储备)。
天然气(含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是较洁净的化石能源,我国潜在资源较丰富,应该也可能大力发展,应把它放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地位上来,增大其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20;30年可达到国内产天然气5000亿方,加上进口可达4000亿-5000亿方,将占到一次能源的10%以上,使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亮点和能源结构中的绿色支柱之一。
战略之四:积极、加快、有序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
水电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重点。资源清晰、技术成熟,在国家政策上,应促进其积极、加快、有序发展。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可望达到装机5亿千瓦、4亿千瓦和4.5亿-5亿千瓦。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风能资源大于10亿千瓦,陆上大于海上;生物质能资源约3亿吨标煤,并有培育的潜力。尽早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绿色能源支柱。2020年前应重在核心能力的创新、技术经济瓶颈的突破,重点解决风电提高经济效益、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降低成本、间歇性能源并网和纤维素液体燃料技术等,扎实打好基础,做好示范,逐步产业化、规模化。大力推广已有基础的太阳能热利用、生物沼气、积极发展海洋能、地热能。高度重视垃圾的分类资源化利用。实现我国农村的能源形态现代化。非水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总贡献有可能分别达到2亿吨标煤、4亿吨标煤和8亿吨标煤左右。
可再生能源(水和非水)的战略地位将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
战略之五: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长期重大战略选择,核电可以成为我国能源的一个绿色支柱
经过国产和进口并举努力,铀资源不构成对我国核能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核电的安全性和洁净性可以保证。核能按照压水堆--快堆一聚变堆“三部曲”的基本路线图,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从核资源一核燃料循环一核电站―后处理到核废物全产业链的配套协调发展。在目前压水堆为主的发展阶段,应充分发挥已成熟的二代改进型的作用,发展沿海和内陆电站,同时积极试验和掌握三代技术,同时,推动中国快堆技术加快发展。2020年核电可望达到建成/000万千瓦,使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总和占到总能源的15%以上。20;30年核电达到2亿千瓦,2050年达到4亿千瓦以上。2050年,核能将可以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之后,核电将继续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战略之六: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的分布式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增加,而在电力结构中,非火电的比例将逐步增加,而煤电在电力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2050年可降至55%左右。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然而中国传统美学关于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的基本原理中,对人与自然合一的关系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本文认为,这些美学思想与当今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一、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原理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或自然事物的美。由于我们所指的自然界,是指一个整体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即宇宙间整个的无机界和有机界,非生物和生物的总和。所以,自然美就包括了无机自然的美,动植物等有机自然物的美,由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自然美同时又指未经人化的自然美和人化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领域中的美,它就必须依附于自然,必须通过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物表现出来。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各种自然所具有的特定的色彩、声音和形状,那也就没有自然界多彩多姿的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正是因为由于人类的产生,由于人类的生活的存在,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鱼虫才取得一定的社会意义,显示出美与不美的价值来。这种审美价值最明显地体现在:一方面,作为整体的自然美,在人与自然之间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由于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它永远不可能摆脱某种自然属性,血缘般的联系使人类总是与自然存在着一种向心的现象:人类总是愿意返回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同时,无论人类文明的发展达到了多么先进的水平,取得了多大的科技成就,这些都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人类文明愈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就越全面、越深刻,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性就越加突出。另一方面,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人类的每一步发展,文明的每一项果实,又都是人类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实现的。自然界原本一片荒凉,它无所谓美丑。只是因为有了人,有了人类的劳动,自然才开始被人类改造和利用。这样,就使得纯粹的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如耕地、园林、水电站、大运河等等,从而产生了新的意义上的自然美。观赏自然美,既使人感到了美的自然,也使人更实在地看了自己的力量,大自然和人的矛盾在对立中得到统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力的自豪,促成着人类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努力使自然和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应该解决的最根本的关系。
必须承认,征服与改造自然是人类自身力量的确立过程。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基本上是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改造,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需要的美好家园。然而,自然与人类的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是和谐的,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失误,顾不得自然特性、自然规律的征服与改造,其结果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在此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着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发展与进化。自然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人只不过是按照自然的方式改造自己;当人违背自然的法则自行其事,自然界就会以特有的方式进行惩罚和报复。在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实践中,如何从自发的、盲目的状态能够迅速地上升到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活动,这就关系到如何把握自然美的特征,使这种实践成果更加完美。因此,在自然美的创造中,必须把握这样一点:顺乎自然,保持本色。本色的东西,是最基本的形态,就是一种朴素之美,真实之美。人化自然与自然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必须充分认识人化自然的进化与自然本身进化的一致性,在两者之间建立协调的发展关系。反之,如果把大自然的恩赐涂抹上太多的人工色彩,使它失去本色,就违反了自然的规律,也就违反了人类生存的规律,必然要失去美的色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物质成就,归根结底,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极大地调动和运用了大自然本身的力量。若超出或忽视自然力量的征服,违背自然美的本性,其改造的成就越大,自然力量的威胁也越大,人类就越加感受不到自然美的恩赐。
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很早就有了审美意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并很早就开始了对环境的美化,形成了重视自然美的历史传统。有五干年的“天人合一”的人类生态观、高效和谐的生产方式、简朴和谐的消费行为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宝贵的生态财富。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心心相印的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后来者,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人与自然的统一就决不会有美。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是个小生产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极大,人们不得不注意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大自然的适应。所以无论在经济生活或精神生活方面,都和自然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又由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尚书·洪范》将大自然的“五行”与人的“五味”相对应,《尚书·舜典》中说过:“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汉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郑子产“六志”生于“六气”说;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君子”能“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庄子·大宗师》更明白地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任万物之自然,使天性各足”;《易经·文言传》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中,明确提出了“以类合之”、“同类相动”、“类之相应而起”等原则观点,用以构造一个天人相通、即人是自然一部分,人同他所生存的自然界之间有着相通类似的东西的庞大体系,等等。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敌对,而是能够并且应该彼此互相渗透、和谐统一的。由于“天人合一”所导致的有机的自然观和自然界的人格化,于是在中国人的眼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生命中的最高追求,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所倡导的。当今世界日益深人人心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反映。古人云:“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中国的名山可谓世界之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篙山之峻,雁荡之奇,青城之幽,峨眉之秀,千山之丽,黄山之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险、峻、雄、奇与幽、秀、丽不仅代表着上述自然景观的个性特征,而且大体上勾画出中国自然山水南秀北雄,阴柔阳刚的美学风貌,从而在客观上为人们提高了具有丰富价值和不同形态的审美对象。我国古代的许多珍贵文献,如《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等,就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然景观的美。今天我们提倡“生态旅游”就是指在不损害野生动植物、不危害环境和人文古迹的条件下,让人回归自然、进人自然景观,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享受在深山密林中远足,在激流险滩跋涉所带来的审美趣味。
二、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艺术美的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中的“天”和“人”都是集主客体性于一身的特性,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极不重视主客体的区分、泯除物我彼此界限的倾向,人与自然相通相和。由此推之,人和自然本是一体,那破坏自然也就是在毁坏人类自身。有趣的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甚至在我们祖先创造的古老的象形文字中也有形象的体现:癸、类这分别是甲骨文中的“天”字的写法,原意是“人的头顶,引申开来,就是高大”。这种寓“天”于“人”的构字法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形象地反映了“天”与“人”概念的天然联系。而在西方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是主客体绝对分离的,主客观属性不相纠缠。中国关于自然美的哲学美学观对中国艺术精神影响最为明显,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中国艺术就始终贯穿着意境—心与物、情与景交融的审美理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人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物我两忘、主客合一,提倡“绝仁弃义”,返朴归真,美即自然,唯自然方为美。中国古代文人莫不以沟通天人之际为艺术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他们总是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中去领悟感性存在的永恒价值,“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天人无隔的这种大境界是中国文人的最高追求。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妖媚,青山见我亦相似”,以及程明道因窗前草而见“造物生意”等,都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宇宙有情的看法。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形成了以“通天人之际”为最高主旨,以人与自然相融相合为表征的传统范式。中国的绘画艺术特点非常突出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客观融人主观,讲究笔墨意趣,气韵生动,传神写照,于是有计白当黑,以一当十,画乃心印,画中有诗,意到笔不到、不到即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家的笔下一快石、一株草、一棵藤,一抹淡云、一缕青烟、一座古桥都成为立轴的好材料。中国绘画侧重取材于自然中有生命的、活动着的物体,牛、马、羊、虎等兽禽自不恃言,即便是花、草、虫、鱼等,也是取其有生命的人画(这同西方绘画完全不同)。“天人合一”想反映在中国的诗歌创作上,使诗歌抒情方式上特别讲究通过情景交融的意象来传达情感,这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基本形式。刘拐在《文心雕龙》中明确肯定在诗人的审美创造活动和审美观照中,物的感发和心的驾驭同时并存,心与物呈现交流往复、纷纭叠合的双向运动状态。他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即诗人的灵心与大自然那山水云树、春日秋风的生命运动之间,常常是流通无碍,亲切对答的。人与自然亲切如友朋,融合如一体,诗人正是以自然景物为外部形态,以对自然审美感受和对社会的审美感受的交叉汇合为底蕴,情在景中,触景生情,人和自然高度和谐。如此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风识别苦,不遣杨柳青”,“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落红不是无情物”等等是这种情景交融的典型佳句。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是兼顾实用与审美的,有意识地模糊人与自然的主客观界限,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这就促使中国人把建筑环境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谈论和改造。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毁坏环境等于人类自杀。人在规划建筑时,必须自觉地约束自己,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要将天然与人工景观同处一个建筑形体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组成统一景观,彼此强烈对照,造成可居与可游,平面展开与时间流程相统一的情境,把联想引向现实人间,陶冶生活情趣,从“有限”获得“无限”,实现天人合一,心灵与自然合一。在中国的医学技术中早就摸索出经络系统,知道了穴位、按摩、吐纳气法,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发现了小宇宙与大宇宙的紧密联系,不仅从中诞生了以经络为主体的中国最早的医疗、气功,而且为中国最早的哲学、美学—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与确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因此,中国人的这种艺术观、审美观同可持续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三、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道德美的实践
人与动物不同,人既有自然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要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但这些只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其价值取决于对人的意义,取决于对伦理的意义。这种伦理的意义就是“善”,“善”不仅是美产生的根源,也是美最终的目的。“善”是能满足人们某种现实需要的功利价值,当人们按照美的观念,运用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创造出能满足人们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这就实现了善的目的。所以美和善的概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美是事物结构上的特征,而善是其功能上的特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问题,同时也蕴含人文因素,也是社会美所研究的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道德美实践。道德美即是杜会美的一种,道德美即是美与善的统一。孔子曾说过:“韶,尽美也,又尽善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里说的美实际上指的就是善。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说的是一个充满美德的人也就是美的人。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道德美的追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道德与英所包含的意版。在远古之初,人类祖先依靠勇敢、智慧、勤劳、坚强这些优秀道德品质,征服了各种自然灾害,走出黑暗而又漫长的年代。在产生这些道德品质的同时,人类逐渐地也有了“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美也产生了。这种感受形式美的能力以及形式美的产生,最初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的生产功利和道德功利分不开的。审美价值是从功利价值中分化出来的,说明美始终包含道德意蕴。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就有“比德说”。所谓“比德说”是我国古代景物欣赏中一个特有的理论。所谓“比德”,是将自然界的审美对象作为人的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也就是把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生活、思想品格、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暗示和象征。如将君子比作“梅、兰、竹、菊”。自然界中的景物与人类长期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景物的形态、性质、作用等同人类社会中的精神现象在形式构造上往往有类似之处,因而它可以象征性地显现人类的某些本质力量,尤其是象征人类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我们喜爱荷花,荷花本身的色彩造型是美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还喜爱荷花的象征意义,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这就与人的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了。所以在自然美的欣赏中,也常常包涵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