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电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鄂州职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以下简称应电)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在示范建设中,围绕专业发展需求,不断建立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监控、质量评价与反馈于一体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

1.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一是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及实践教学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二是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评价标准体系;三是建立以各类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并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的依据,贯彻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原则。

2.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及校、系两级督导制度等,加大选聘电子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兼职督导员的工作力度,坚持说课及听评课制度,广泛吸收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质量监控,重点加强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教学质量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

3.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融入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全过程;把行业企业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岗位稳定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吸纳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并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二、建立长效教学监控机制,确保专业教学质量

1.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要使质量提升惠及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

2.成立了两级级督导机构。根据高职的教育目标,我们成立了校、系两级教学督导机构,学校设立督导室,院系设立督导组,明确各自责任和任务,建立了教学质量预警机制,旨在加强教学过程控制。

3.采取的具体措施。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督导室、系教学督导组和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室主要采取教学巡查、随机听课(重点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师生座谈等方式进行督查,并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师德师风等进行监督、考察、评价和反馈;系教学督导组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和教学巡查、督导及教学质量信息收集、汇总等;教研室主要负责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进度监控、教研教改活动等。校内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主要有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督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师生座谈,说课(专业)比赛等。校外主要包括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间的评价反馈和专业调研等。建立教学质量提升机制,通过召开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座谈会、实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措施,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系统。新生入学教育时,跟他们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新生素质测评,制定学生职业规划,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每年举办一次电子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建立“双导师制”。即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区域与实习内容,安排专业教师驻岗指导,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和顶岗中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协调学生与企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工作任务,完成技能培养工作。逐步形成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网络平台,方便学生、教师、辅导员、学校、企业相互交流,也为学校的管理、企业评价提供便利。顶岗实习考核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

三、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取得的效果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入学即进行入学教育并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学风。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技能大赛、创新科技活动。学生通过三年学习,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动手能力较高,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各种技能大赛获得各种奖项二十余个。

2.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大多数毕业生专业对口,主要分布在武汉富士康科技公司、TCL集团公司、精诚科技电子(东莞)有限公司及深圳莱特光电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起薪较高且工作较稳定,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评价高,对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好,总体满意率大于95%。“鄂州职业大学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很有特色,特别是实训教学的方式,完全模拟现场生产环境,教学内容也紧贴现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基本功比较扎实,从学校到企业过渡很快,到岗马上就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就是需要这样的学生。”深圳莱特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光典先生这样评价本专业学生。

3.社会服务能力逐渐提高。利用人才、资源优势,为鄂州市供电公司、鄂州电信分公司等企业职工和鄂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280人次/年;发挥专业的技术优势,与湖北大为电子、武汉市中夏无线电厂等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对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新疆博州技校等中西部职业院校进行对口支援,使被支持院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受到兄弟院校的好评。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湖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同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师多次在湖北省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奖;2012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授予“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被评为鄂州市人民政府享受专项津贴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瑞,田勤,宋柏艳,曲杰.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2011.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非师范英语专业 创新实践教学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历史及现实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处于劣势地位,而树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则成为它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由于师资及学生素质等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成为这类学校普遍的办学定位。为了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上。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玉林师范学院从2000年升本以来,十分重视教学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步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笔者将以玉林师范学院外语系应用英语专业为例,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

二、现状分析

玉林师范学院是在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高等职业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合并组建而成。外语系有两专业,三方向,即: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和应用英语方向)和日语专业(应用日语方向)。在英语教育方面,我系已经拥有一个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团队,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地方输送了大批合格、优秀的人才。然而,在应用英语方面,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上仍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学生渴望实践与院、系提供实践基地相对不足的矛盾

目前我院提供的创新实践资源还是不少的,但相对于我系应英学生的需求而言,尤其显得不够,这其中有场地、经费以及师资等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这一矛盾显得愈发突出。第一,校内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目前我院、系仅有语言实验室(5个)和咖啡屋(1个)供外语系学生实训英语视听说。第二,校外实训基地不足。我系实践教学基地有广西玉林宾馆有限公司、陆川县温泉九龙山庄、玉林国际旅行社、北流铭超瓷业有限公司、北流仲礼瓷业有限公司、西铁城领冠电子(梧州)有限公司、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等。

2、课程设置内容与实践内容不一致的矛盾

非师范英语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不尽健全,实际应用性的课程较少;有些课程不能及时删除陈旧、重复及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增添相关前沿及应用性强的内容。而我系建立的实践基地不但少且小,而且它们开展的很多业务也和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大符合。

鉴于以上突显的矛盾,构建一个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原则与目标创新

非师范英语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保持学科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性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多方面创新性研究;多样性原则:实践教学不仅要有统一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尤其要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实践时间、实践形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应用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其开放性更加明显。

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重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按多层次,系列化、开放式组织实践教学,形成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2、实践性教学理念创新

非师范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主要由教师、学生、设置的课程、教学方法构成。实践性教学理念应贯穿教学体系每一个环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实施实践性教学的效果。非师英语专业建立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英语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用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意识,理解采用实践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教师应该对所教的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非师英语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双基础能力培养创新

(1)英语语言基础能力培养

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跨文化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外贸、旅游、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关于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交际能力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开始谈话,如何结束谈话,在各类言语事件中应谈什么话题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实施各种语言行为的能力。因而,我们开设了符合培养目标和能力的英语语言基础课程。根据实践性教学理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把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上。第一,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课堂、语言实验室和咖啡屋(英语口语实训基地)完成,内容包括课堂报告、读书报告、辩论会、即兴演讲会、模拟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调研陈述、课件制作等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寓知识性、竞技性、实践性于一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动机,释放学生潜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第二,可以通过举办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涉及英语综合能力的比赛和竞赛,来丰富实践课的形式,延展实践课的内涵和空间。 (2)英语+商务基础能力培养

自2010年1月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全面实施,英语商贸人才奇缺,这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而,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上要做适当的调整,重点突出英语+商务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要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课程学了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外,还掌握与商务有关的各种知识,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英语+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完成。学院应在原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个仿真的综合商务实训基地,由二个区域组成:贸易区、商旅区(旅游和饭店)。区内设有:接待、业务洽谈、报关、商检、银行、结算、资料整理与翻译等等科室。科室内有桌椅、柜台、计算机、多媒体演示设备、数码相机、传、打印机、电话机等设备,开通内网和外网,可以实速上网。不同的课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到这里实训,比如,《礼仪课》可以到接待科实训;《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等课程可以到业务洽谈、报关、商检、结算等科进行实训;《海关英语》可以到报关科实训,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

(1)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质量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源头。多来来, 我系一直把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抓教学质量关。通过设立青年教师优质课、示范课、优秀教师等激励机制,开展课堂教学大赛、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件评比等活动,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这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目前,我系复合型理论人才和能够指导实践的教师非常匮乏,师资严重不足。因而,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培训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第一,教师自身参加社会实践。第二,建立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师资培训制度,通过“产-学-研”的校企合作,定期实践培训。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国际交流,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提供各种机会出国留学实践。

(2)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非师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素养:礼仪、妆容得体;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谦虚向上。第二,专业素养:英语基础扎实,主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工作规程熟练,技能不断提高;有创新意识。

根据实践性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非师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主要由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专业见习主要采取示范性实践和设计性实践两种形式。示范性实践主要是配合理论教学,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观摩、学习,由实践基地的老师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对本企业的产品、业务、生产流程、服务管理等进行介绍、分解和示范,起直观作用,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理论。设计性实践是老师提出实践要求,设计好实践问题,由学生自行根据实践目的和要求,进行实践设计,如:确定方案、安排步骤、选择方法,并独立操作,直至完成全部实践,写出实践报告。

专业实习主要采取顶岗实习形式。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职业素质,提高实践技能,以及顺利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有条件的学生可利用他们的暑假,持J-1签证进入美国企业进行为期10-18周的短期实习,并利用实习之余的时间,在美境内实地体验美国生活,了解美国风土人情。每个参加项目的学生以合法纳税人的身份在美国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与美国同事同工同酬。这样既可以提高英语技能,又能丰富实践内容,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四、结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不仅是很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只有切实抓好和落实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非师范英语专业才可以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刘长江等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

[2]张福勇 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研究,2004,(6)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第3篇

学生学业评价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业评价应更加注重多样性、有效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作为结合语言优势和商务知识的特色专业,其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应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已远远超越了单一的考试形式,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优化课程设置是保障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建立的前提,专业课程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建立的基础,全面、深入开展过程性评估工作是完善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的关键,因此学生学业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意义重大。

[关键词]

学业评价;过程性评估;可持续发展;商务英语专业

学生学业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随着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专业学生评价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的目标

学生学业评价体制应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评价内容应注重多样性、发展性,评价方法应注重多元化发展,评价形式应过程化、多样化发展,评价主体应面向多元化发展。

二、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的策略分析

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业评价应以实践能力评价为导向,研究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突出过程性、发展性和个性化评价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拓宽学生成才渠道。

(一)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是保障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建立的前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科规律,立足实际工作情景,为培养适应社会和时展需求的具备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服务。1.教学大纲在充分把握专业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商务英语类或商务英语特色课程教学大纲,跟随学科时展前沿,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广泛参照同类型院校同类课程大纲,逐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2.教学内容。商务英语类课程教学内容重点是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全方位培养,课程内容应注重专业性、时效性、应用性。教学内容应涵盖与商务知识相关的不同板块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在传授语言和国际商务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科领域范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坚持有用性、实践性、和延续性原则,立足多样化、专业性、个性化培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相结合,各有侧重。第一、二学年课程设置主要侧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具体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写作、泛读、口语、语音、听力、语法、综合英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专业四级测试、英语国家概况等,通过两年的语言学习使得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技能。第三、第四学年课程设置主要侧重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具体课程包括: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商法概况、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实务、经贸应用文写作、管理英语、人力资源管理、国际金融学基础、英汉互译、听译训练等。在高级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同时兼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为学生学习多样性、个性化创造良好条件。4.教材选用。商务英语类课程的设置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求,因此要不断研究新形势,对于教材的选取要具备前瞻眼光,力求实际有效,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国家级规划类教材,这些都由国内知名的外语类出版社出版,经过全国上百所高等院校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备受好评的优质教材,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全球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而更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大数据时代下资源共享的便利,敢于并善于在教材选用及课程安排上进行不断革新。只有当课程设置做到科学、规范、实用、有效,学生学业评价才能做到有据可依,才可能真正对所学知识和相关能力培养进行合理的评估,也才可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专业课程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建立的基础1.课堂教学活动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针对专业特色,商务英语类课程中在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课堂活动应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模式,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应用培养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现有的多种课堂活动都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微演讲、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这些形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结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不拘泥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面授机宜,而将专业教学立体化、纵深化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弥补了书本知识平面化的缺憾,力争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真实的商务环境,做到所学即所用。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网络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能打破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环节的界限,学生可以进行远程学习和相互协作学习,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化。课下的网络自主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都会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型网站,提供大量的音、视频材料供学生课外拓展学习使用;并通过公共邮箱、微信、QQ等其它多种线上联系平台,保持课堂的延续性,为同学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空间。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彰显专业特色,利用实践式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水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将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工作场景不可或缺。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势在必行。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科规律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知识体系结构,大量参阅教辅材料和实践教学案例,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走进课堂,讲解商务活动中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实务,分享经验。企业中担任不同职位的职场精英包括生产经理、销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总裁助理、财务专员等就他们所负责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为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理解书本内容,将书本知识立体化,教学效果明显。在“请进来”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走出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实习、见习、培训等活动,开阔视野,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一般的交际礼仪常识;提升风险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以及决策判断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全面、深入开展过程化评估工作是完善学生学业有效评价机制的关键1.过程化评价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不同,它重视动态的、难以量化的和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具备全面、及时、深入、灵活、可持续性等诸多优点,已在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广泛应用。每门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都根据自身课程特点开发出一系列过程性评估办法,任课教师将平时多种形式的考评纳入期末总评,化整为零,有效地形成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监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近距离的交流,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化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有背诵课文、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电影配音、翻译练习、手抄报制作、电子杂志制作、读书报告、听写等,任课教师会将评价形式具体量化为等级或分数记录在册,为期末总评提供数据支持,过程性评估反馈出的问题也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源头动力。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证书考试,提高语言专业水平和实际社会竞争力。除传统的语言类证书考试(如英语专业四级TEM-4、英语专业八级TEM-8,大学英语四级CET-4,大学英语六级CET-6)之外,还向学生推荐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其它类别资格证书考试,如:BEC,ETTBL,CNBECT等。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网络自主学习成绩评定是教学辅助教学的重要补充。现有的网络自主学习主要依托朗文在线学习系统,包括商务联系和商务洽谈两个版块,商务洽谈和商务联系分别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中使用,两种平台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语言学习与商务环境有机结合,结合视频和动画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任务式学习,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网络平台是句酷批改网。学生可以反复提交修改作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这种做法帮助学生构建了实行自我监控、评价、修改和提高的学习环境,使其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4.积极拓展实习、见习、实践、就业等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逐步建立学生学业社会评价体系。立足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结语

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已经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应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及商务知识相结合,为社会培养熟悉对外经贸和商务活动知识、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未来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考试,而是一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科研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丹倩.商科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师资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李海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廖素清.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王立非.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国外语教育,2015(2).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英语专业学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安康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02704)。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既面临着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途径和机遇,又将面临择业过程中遭遇更大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是各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如何使英语专业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关注的焦点之一。要切实解决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有效培养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新建本科院校与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1.新建本科院校

所谓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后新增的本科院校。有统计表明,截至2010年3月,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有261所(不含独立学院),占全国同期792所普通高校的32.95,在本科院校序列中,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目的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他们毕业后普遍是面向基层,直接就业,到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这一点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培养知识广博、理论基础宽厚的研究型人才是不同的。从教育特征看,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一定程度系统性、一定程度学术性、一定程度创新性”。[1]它的首要任务是为地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还是从办学历史、经费投入上,都暂时无法和老牌、重点大学相提并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认识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在就业方面,由于在各行业卓有成效的毕业生还不多,学校的品牌效应还未形成,在社会上还缺乏知名度,这使得就业率偏低。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面对并急需有效解决的问题。

2.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概念是由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于1990年正式提出,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独特的能力。[2]

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中,作为竞争主体的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对知识、能力的有机协调与整合,形成独具的,获取持续竞争力优势的就业竞争力,其主要由英语专业能力、英语实践能力、求职能力以及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等要素构成。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对英语专业的竞争态势作了如下描述:在全球化的新时期,“优秀的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各种社会挑战的中外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对外国文化的评判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是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宽阔的知识面和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一代国际化外语人才”[3]。

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努力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就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而言,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四项素质, 四种能力”。“四项素质”即由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构成的“综合素质”。 “四种能力”即由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4]

制约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目前,影响他们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思想观念保守

当前,英语专业已不再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英语专业也和其他大多数专业一样,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与重点大学的同专业学生相比,显得毫无优势。但依然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进入正规公办中小学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这才符合自己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份。“工资高、工作稳、离家近”仍然是他们的择业标准,但同时也是他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有时学校即使提供了省外或省内偏远地区的就业岗位,也往往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上,择业时常常面临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挑战,自卑、羞怯的心理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

2.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择业意识形成较晚

大学生要成功地就业,就必须先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较早地形成择业意识,同时树立明确的择业目标。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到了大三才开始形成自己的择业意识,到大四才寻求自己择业的目标。同时,加上一些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了解不够,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这种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将必然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3.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能不够扎实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就是要有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应用型英语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还应在此基础上对某一方向或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不至于被用人单位看作是“一个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

然而,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英语专业毕业生一旦接触到商务、外贸、金融等领域,则几乎知之甚少,难以被用人单位录用,或是由于不懂这些专业知识而放弃就业岗位。当然,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和学校缺少“双师型”教师也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首,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语调较差,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在写作方面,有些学生对常用应用文的格式还显得不够熟练,这些都成为他们就业受挫的重要原因。

4.专业实践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薄弱

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不像老牌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训方面,既有着广泛的基地,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就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相当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自主联系实习来解决专业实践问题,这样一来,既缺乏实训的系统性,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难以保证实践的成果。当学生一旦在就业中要求展示其实践能力时,就显得“捉襟见肘”。

培养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就业择业指导与服务,较早培养择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英语专业大学生已不能再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精英,而应是普通劳动者,这对提升他们的就业率尤为重要。为此,高校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到省外,到基层,到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就业。其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本专业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尽早形成择业意识,尽量避免临近毕业时的“临时抱佛脚”现象。再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培训,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和设计,培训其职业理念,择业知识等职业素质。最后,切实采取措施,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网络、校友资源、毕业生自身的社会关系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与用人单位建立多种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开好专业方向课程

从目前人才需求看,用人单位多青睐英语基本功扎实同时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要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就必须面向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开好专业方向课程。只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才会受到用人部门的欢迎。以英语(商务方向)为例,除开设英语专业常规的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外,还需开设商务英语翻译、商务礼仪等相关方向课程。“这关系到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5]

3.重视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不断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

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良好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首要的要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目前更显得必要。”[6]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新建本科院校需下大力气,不断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得体的英语口语,较强的读写译能力。这样,才能使得“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别界限”不再“模糊”,凸显英语专业学生的实力。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应有一个“较高”要求,对此,“我们怎么要求都不会太高”[7]。

4.培养较强的跨文化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跨文化的专门研究是英语专业核心的培养目标。”[8]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院校,在对外和国际交流方面,并无多少优势。作为这些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要有清楚的认识,在日常学习中应自觉培养自己的外语思维和跨文化意识,增强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5.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大部分还是基础课程,而实践和应用课程相对较少。虽然大部分学校都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见习、实习,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采取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形式,加快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主动和企业联系、合作,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就业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我们能真正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增强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9]

参考文献:

[1]张海波等.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基本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9):38-39.

[2]霍小军.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起源及其含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48-48.

[3]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35―236.

[4]李新博.论本科英语专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J].教育前沿(理论版),2010(8):9―11.

[5][6][7] 庄智象:外语教育名家谈(1978--2008)[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16―218.

[8]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7-12.

英语专业见习报告范文第5篇

一、金融危机对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教育的直接影响就是就业难问题。近年来,我国虽然经济有所回暖,但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除殆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而作为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务英语专业,感受到的就业压力就更大。今年,高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源于以下的事实: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人数逐年迅猛增加,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2006年,我国共有413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2007年毕业464万大学生,2008年计532万大学毕业生,2009年增至592万毕业生,2010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步入求职大军的行列,2011年高校毕业生虽有所减少,但也高达66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据国家发改委资料,2010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9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将达2000万人。

3.“晴雨表”效应增大

大学生就业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有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些行业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将逐步显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二是由于多种因素,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的下一步走向仍心存疑虑,对今后的预期还不稳定。如果这些用人出口不畅,则其用人需求必将受到影响。

4.金融危机影响尚存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利润空间加剧下滑。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为了众多企业最常用、也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法。而失业、生存压力也就成为了近期备受关注的词汇。

5.世界贸易摩擦波及就业

尽管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但一系列信号表明:中国外部贸易环境趋紧,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从国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已连续9年位列反倾销对象榜首,从加入WTO至今,国外共发起707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特别是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全球已形成以美国为首的针对中国大陆纺织品的同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国家某权威机构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的出口高速增长难以持续,预计2010年上半年将发生转折性变化。这对我国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波及这些行业的就业,进而影响这些需求大户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策略

商务英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使其在完成学业后能适应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就业率,是该专业在后金融危机时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首先,新生入学时,组织学生们参加“专业教育与成才目标”等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过硬的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让学生明确在校期间应掌握哪些知识与职业能力,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使实现这些目标成为每个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行为。在入学教育中,将以往优秀毕业生的业绩以及他们如何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加以宣传。组织优秀毕业生、实习生给一、二年级学生作就业、实习报告。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的自卑心理,树立凭自己的实力立足社会的坚定信念。

再次,为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其人格,要求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相关单位见习或义务打工,写下见结或打工心得,建立实践档案,让学生从专业实习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社会实践的经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所有的单位都喜欢有经验的雇员。

2.产教相结合,培养商英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1依靠行业,建设专业。成立由涉外行业主管部门、外经贸局、外贸企业、公司行家和学校专家组成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时提供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行业的发展动态,为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依据。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多种商务实训软件、电子商务实训软件、秘书及行政管理实训软件、电脑、网络及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商务实训中心能够呈现国际商务运作流程和主要环节,能够完成整套进出口业务单证制作和商务函电拟写仿真练习,保证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的实效训练。保证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协议在涉外行业主管部门和外贸公司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与校内实训室在功能上做到互补,保证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2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展“订单”培养。采取“4+1”模式,前四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后一年到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整合训练和顶岗实训,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缩短毕业生上岗适应期。这种合作教育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2.3推行“双证”制教育,实现校企的有效联结。商务英语专业将行业职业技能要求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学生除了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商务英语等级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外贸文秘、外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才能毕业。毕业生由于取得了1~2个职业资格证书,所以无需另行培养,就能直接上岗,深受企业青睐。

2.4课堂内外注重学以致用,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方法,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眼、耳、口、脑、手的功能,做到在察中学、听中学、说中学、读中学、议中学、辩中学、写中学、练中学、做中学,通过课堂教学,落实相关的知识点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式更具实践性和多样化

3.1任务驱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2强化实践和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虽有实习计划,但因时间短,实际的能力演练机会不多。为解决学生实践经历少、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实践活动,在外贸单证的填制、模拟商务谈判、翻译作坊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4.1教师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本专业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建立满足语言、专业、实践等教学的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1:18,不断从社会及企业一线引进优秀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使师资队伍数量、结构与比例与专业招生计划相适应。为保证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和发展壮大,每年新增教师2~3人,其中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各1~2人,聘用外籍教师1~2人;新进教师均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将达到100%,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应达到5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职称的人数应达到50%以上。

4.2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着力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和一大批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将负责制定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实训环节、考核标准、实训室建设等,带动整个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4.3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在原有的教师职称基础上考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外销员、涉外秘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物流师、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力争专业主干课程使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掌握多元化授课技能,并具有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效果优良。优化教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更趋合理,逐步消除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专业技能欠缺,动手能力不强的缺憾。

三、总结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只有从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出发,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才能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指导下,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商英专业教学中渗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校内外教师和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兴趣将有相当大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也将渐长。我们坚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务英语专业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减少金融危机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出更出色的有技能、有创新、有素质的毕业生,以适应企业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阮兢青.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机会和生存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0.4.

[2]杨立.试论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策略[J]. 中国科技博览, 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