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引言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数学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导向意义. 从形式上看,初中数学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还是课堂教学,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强弱.

然而,很多一线数学教师普遍反映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不仅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且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以后对知识依然一知半解,课后并不能自己独立运用. 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数学学习越发懈怠. 在一些大型测试当中,数学便成了“拖后腿”的科目,学生也因此对数学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或厌恶.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放任不管,要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本文就从课堂教学入手,结合实例谈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

据笔者了解,很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喜欢教师教学的方式. 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上课具有随意性,想到哪里讲哪里,跳跃性很强,往往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把握不住教师教学的方向,这样会造成学生逐渐对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能力产生怀疑,对数学学习也产生畏难情绪.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没有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在课前没有计划好本堂课的教学安排. 这种做法看似无碍,教师临场发挥也能完成课堂教学,但实际上对学生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很难把握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学习也就逐渐失去了基本方向.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每节数学课之前都必须仔细分析教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轴”的第一课时时,就做了如下教学准备. 笔者首先分析了学生们的学习基础,认识到“数轴”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而,笔者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实例导入的方法来引出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轴的有关知识. 在这一阶段,笔者还明确了数轴学习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几方面可以归纳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理解数轴的三要素,能画出数轴,并且能把有理数在数轴上表述出来,进一步,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综合这些教学目标,笔者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以及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除此以外,笔者还准备了一系列教学工具,如几何画板、温度计等.

这些教学准备虽然花费了笔者很多精力,但实践表明,这些教学准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有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意识不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直接引入知识概念进行教学. 通常,学生还没有从下课的兴奋当中缓过来的时候教师就已经讲解到了知识的核心、关键点,学生们自然跟不上教师的节奏.

一般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以后才能集中到课堂知识教学当中. 如果教师冒冒然在上课一开始就进行知识教学,那很容易让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知识也就难以掌握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应精心设置教学导入,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笔者在教学“数轴”这一课时首先运用“温故知新”的教学导入方法,向学生提问:“大家还记得有理数的概念吗?它包括哪些数呢?”学生刚刚学过有理数这一概念,于是很快就能回答出这一问题,树立了学习新知的信心. 接着,笔者安排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生活和学习当中自己遇到用刻度表示有理数的例子. 学生们很快投入到了小组讨论当中,围绕笔者提出的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汇报成果阶段,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实例,其中就有一位学生提出了温度计表示温度这一例子. 由于温度计表示温度和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概念最为接近,教师就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让他们仔细观察温度计,并思考在数学当中能否像温度计一样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度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这样的导入内容,自然地引出了数轴的学习.

运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成功地在课堂教学当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来源于实践生活,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知识的讲解是数学课的重头戏. 教师如果不能有计划、有条理地讲解新知识,之前所做的教学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很多学生向笔者反映,数学课往往虎头蛇尾,有些教师会把课堂导入做得很吸引人,但一旦到了新知讲解阶段,数学课还是同以往一样,没有丝毫乐趣,也很难跟上教师讲解的步伐,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从一而终,除了把课堂导入做得吸引人以外,还必须在新知讲解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以“数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将新知讲解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经过课堂导入,学生会对“什么是数轴,怎样画数轴”产生强烈的困惑.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学生们的这一困惑,让他们掌握好数轴的定义.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水平直线,并且随意取直线上某点作为一个原点,同时把原点向右的方向标上一个箭头,作为正方向. 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以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之所以画水平直线、把右作为正方向,完全是因为方便操作,并没有明文规定.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笔者抽取两个学生让他们在黑板上继续完成数轴,即选取一个单位长度,分别在正负方向上标上刻度. 接着笔者又安排全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刚刚画数轴的过程,自己总结出数轴的定义,同时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给出的定义最接近数轴的原定义. 这样的方式,不仅再次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顺利得出了数轴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加深了对数轴的印象.

2. 强化概念,加深理解

得出概念以后,教师往往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让学生真正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加深理解此数学概念,并能独立运用该概念. 得出数轴概念以后,为了让学生们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在练习的同时尽可能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笔者开展了“火眼金睛”的游戏,在黑板上给出10个形式各异的“数轴”,这些“数轴”中有真有假,假数轴都是学生在平常练习中会出现的错误. 笔者要求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完成十个“数轴”的真假判断,并说明原因. 学生们对这样的趣味活动参与积极性都很高,争相要求检验自己的答案. 这样的强化练习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还训练了学生快速观察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完成“火眼金睛”的练习以后,笔者再安排学生进行“画数轴”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笔者巡视学生们的情况,并且给予个别指导,纠正他们在画数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以上两个强化练习,一个是让学生动脑想,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个是让学生动手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搭配练习,学生们加深了对数轴的理解,完成了强化训练.

3. 实战操作,初步运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学生掌握相应的概念以后,教师一定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数轴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安排学生进入实战操作这一教学环节.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首先安排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例题,让他们利用几何画板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有理数. 通过这样的实战操作,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有理数和数轴的对应关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笔者再安排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具体来说,就是笔者给学生设置了5个相应的题目,由易到难按顺序排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这五个题目. 前2题为基础性题目,全班同学都可以完成,第3题到第5题属于应用提高类题目,需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所学才能完成. 笔者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成所有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完成前3题笔者也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表扬. 通过这样的分层训练,每位学生都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树立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日记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04-01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高效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发现,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写数学日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归类知识,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在数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数学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日益完善,其中有些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和归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作数学日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知识的特点和应用,不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了七年级数学的《有理数》一章内容之后,教师布置了数学日记的写作任务。这一章内容主要围绕着“数轴”展开,需要学生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学会在数轴上标出对应的点,加深对正数、负数概念的理解,因此,笔者让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画出数轴,并且标示出已知点的位置及数据,写出自己对数轴的认知和理解。由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大都能结合温度计上的刻度、不同地方的海拔高度、向两个方向不断延伸的马路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画出数轴,标出对应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数学日记形式,学生对数轴的三要素有了比较深刻的认知,并且通过借助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巩固了有理数的知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回顾过程,总结数学学习方法

很多数学基础知识,如数学概念、定理等,是由大量的事实推导出来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正确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数学日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回忆,强化独特的数学学习体验,概括数学学习方法,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生完成了七年级数学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章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数学日记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章学习的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自由表达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想法,并且写出自己对数学课程学习方法的理解。由于教师明确了数学日记的写作内容和思路,大部分学生能在日记中谈到自己数学调查的方法,从样本的选用、调查的过程,再到数据的整理,最后作出统计图,根据图形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了数学调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学习体验及学习方法。

三、拓展内容,训练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而应该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日记的写作,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思考,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写出自己思考探究的过程,破除思维定势,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了七年级数学“绝对值”一节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进行反思,完成数学日记的写作。大多数学生在数学日记中通过画出数轴,根据“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有的学生写下了自己对“数轴”概念外延的认识过程,如,0的绝对值还是0;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有的学生在自己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吗?学生们通过数学日记的写作,加深了对“绝对值”的认识,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通过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了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整合

农村初中生特别喜欢新鲜事物,如: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它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以图文声并茂的多种形式使他们精神振奋,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激发学生初学化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信息技术呈现形象直观的化学现象,用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比如,学习“铁”这一节中,展示从网络中搜索用铁的历史、钢铁的腐蚀与防护等图片,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教学中可用影像或图片,甚至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帮助教师创建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构造、电子的得失等,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便于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可能,而且能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比如,通过课堂上化学实验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搜集到化学实验的数据,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再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设计具有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兴趣的探究问题,让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的过程,练习中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同知识点不同的题型,这些活动环节能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师备课的时候,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精编教案、精选素材,促进教学观和学习观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日益普及,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自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因此,教师就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巧用、活用信息技术。

四、运用信息技术超越现实的仿真实验室,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

初中化学教材中很多实验设计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化学实验现象不明显、易出错误、很快、很慢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如: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因气体是微量的,检验不易观察,但改用模拟实验,现象就会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察;而有些实验比较危险,如: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利用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还有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当然,模拟实验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情况下采取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化学实验仍然以学生操作为主。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初中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1-02

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看好,为此很多中学都出台了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育计划大纲。因此,这也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初中化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带来的改变

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积极并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太少。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会下降,学习非常被动,对化学这门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学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认为化学这门课程太过于枯燥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多起来,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获得以前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化学知识体验,让化学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才能变得更主动,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今天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教师一起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教学本就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整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平常的互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内容太过随意;提问方式过于单调;提问信息过于繁杂;提问的差异性不足。这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

有的化学实验没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可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明白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与化学实验的步骤就容易得多。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让这些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化学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视频教学可以加强初中生的记忆,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开端,初中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初中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有的化学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在学习做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一些实验中操作不当或失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也应加强对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比如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列举制作成一个PPT。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隐藏在课本里的,即使教师将这些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法掌握到课本里的知识重点。而PPT的形式可以将课本里重要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学生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去自己发掘信息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网络搜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以后在家上网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一幕,达到带动初中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受阻时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化学教学视频,初中生在放假之余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来提前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预习功课的方式[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以前很多中学存在偏重于理论成绩而轻视化学实验的观念,觉得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做实验的话,就要耗掉很长时间,还有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时间等,根本没有时间讲课本里要考试的理论知识。所以一些中学的化学教师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主讲考试重点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打破。

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有效实验教学开展条件。为此学校自身也应开发一些化学实验,建立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这虽然也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却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要比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要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前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

在实验装置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学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验装置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本里的化学实验有限,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设计一些新的化学实验,那么第一步将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时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去设计化学实验装置,以便于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与实验装置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装置的设计是检验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一个手段,通过检验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知道信息技术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起到的作用[3]。

3 结语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特别的教学手法将初中化学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课本中的重难点也进行了非常直观的输出。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隋旭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3(2):207.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信息技术

化学内容的丰富性以及零散性还是远远地低于其他许多理论性学科的,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难度也不是最大的,因此,只要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化学这门学科就不会成为让学生头疼的学科,反而能从中得到许多快乐。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好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1.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课件的制作,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大多是简单的口头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比较单调乏味,不能很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和意识方面都处在一个成长期,所以需要有一个正确合适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提高水平,让他们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化学意识,否则会让他们觉得化学课的学习比较枯燥无趣,也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课件,以此增加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由于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PPT展示来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简单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化学课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可以给他们播放相关的视频,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课堂中的相关知识。

2.运用信息技术共享化学资源,丰富学生们的课后学习生活

信息技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富有较强的灵活性,不论是在时间方面还是空间方面都可以灵活多变,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这一点也是与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大不相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生硬,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化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在知识的扩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的教学时,应该建立良好的化学教学资源库。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师更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优势,将一些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化学知识补充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共享资源的特点,将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给学生进行分享,让他们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可以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动画剪辑视频,通过音乐的强烈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创设了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举个例子,在教学九年级的第二章《制取氧气》这一节的知识时,笔者就首先让学生思考关于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由来,然后给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氧气检验的一些基本原理,由于实验教材和场地的不适合性,然后就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给学生播放了关于氧气制取的一个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视频来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由来,以便他们充分地了解方程式的各个组成部分,更清楚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接着笔者还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功能给学生制作了一个知识题库,题库中的内容大都是这一节的课程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对题库中的题进行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加强所学知识,课后的自主练习也能加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实验教学视频,形象生动地讲解化学实验知识

初中的化学教学是由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在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许多的实验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按照缜密的安排和步骤进行,而且许多化学的实验有较长的时长,所以教师是很难做到在现场完成的,只能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就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用到的一个实验工具。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和一些不好现场操作的化学实验做成视频,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即使没有亲自动手做实验,也能知道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过程,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了解实验的具体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单员的化学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一些实验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播放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养成他们不断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首先播放一段常见的金属铁、铝、铜等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化学反应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思考,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通过这种的实验视频播放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弊端,一改以往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枯燥和无趣,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增加了他們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

结语: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去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化学题库的创设、化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化学实验视频等等来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同时也应该创设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教育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