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印刷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印刷实训 教学改革
印刷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印刷业GDP值8677.13亿元,同比增长12.59%。截至2011年底,印刷企业102484家,从业人员达到356.67万,但快速发展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结构失衡导致印刷技术人才缺口加大。一方面技能型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企业找不到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应用一线的人才;另一方面,相关印刷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对印刷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考验。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技能训练力度不够,学生学习成就感欠缺,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矛盾就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该为社会输送什么样的合格印刷技能型人才,中职印刷实训教学发展的好坏将起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如何改革与发展实训教学,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印刷实训教学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印刷实训课是对印刷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印刷实训课具有教学内容广泛,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就我校印刷实训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印刷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是什么制约着实训课的发展?如何提高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怎样才能把实训课搞活?如何才能培养出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学生?这些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与思考之后,我发现制约我校实训课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学校印刷专业创办时间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尤其是实训教学体系,理论多,实践少。
我校组建印刷专业只有7年多时间,虽然培养出来几批学生,但是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有些差距,在校学习理论多动手时间少,导致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低,能一直从事印刷行业的学生不多。
(二)缺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专业教师和有实际经验的高级职称专业教师。
我校印刷专业教师一半是直接从大学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操作技能不够,而专业其他教师企业工作经验也较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小,而且至今专业组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三)缺乏校企合作经验,不能建立有效的实质性的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建专业时间短,与企业联系较少,缺乏校企合作的经验,从而没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顶岗实习,不能建立有效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缺乏专业的、操作性强的,紧跟当前行业设备现状的实训教材和相关指导书。
印刷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设备、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使用的教材却不能马上更新,致使实训教材出现滞后现象,也没有相关的指导书。
(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实训配套设备不够齐全、设备相对落后。
由于我校专业较多,印刷不是特色专业,学校和政府投入较少,设备更新较慢且设备不够齐全,目前只有胶印和丝印设备,印前和印后设备不全,而且整体设备不能与企业设备同步更新,设备比较落后。
(六)实训组织方式、考核方式过于陈旧。
组织实训是分小组进行,每组人数较多,课堂管理较困难;考核还是按理论课方式分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比较陈旧。
二、中职印刷实训教学改革对策
(一)加强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力求合理,追求实效。
根据目前我校实训技能课的教学发展形式,必须提高实训技能课的科技含量和构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
(1)修订教学计划,整改实训课程
通过市场调研,建立行之有效的印刷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及配套的教学实训大纲。整合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集中度,连续性及有效性。建立每学期的实训计划及第五六学期的综合实训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的整改。
(2)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教学
在校实训期间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程序安排实训项目,使学生逐步完成由简单印刷品到复杂印刷品的全部工艺生产过程,达到实训即生产,生产即实训,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实训项目一般来自实际小产品,要求项目完整并可再现,项目也可以从实际完整产品中分解得到。通过三年级一年的独立顶岗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另一方面通过零距离、仿真性、长时间的独立实训,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模式,奠定学生就业技能基础。
(3)提高实训有效性
建立生产式实训,采取实际订单式生产,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序、分岗位进行真实的技术操作和顶岗实训,提高实训效果。建立实训项目“小产品超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库中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典型的小产品,每个实训项目都有着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实训,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利用胶印工艺制作台历,利用丝印印花,但每类印品工艺复杂程度和产品精细度不同,从而可供不同学生选择。
(4)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以往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或是夺占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实训课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我们虽然重视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学生成功的案例却较少,学生没有获得在实训课中所应得的快乐,从而无从激励学生有更高的实训学习热情。每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当教师表扬肯定他们成绩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就表现出对自己创造的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掌握好技能的欲望。为此,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出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能力的机会。
(二)突破实训教学的改革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行实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所学专业突出实用性,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1)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实训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促进实训教师队伍的发展,应对不同层别的实训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新手型教师的要求重点是学习,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课组备课小组、校教导处组织的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实训教学的技能;对于成熟型教师的要求是,重在实现教学行为的再提高,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及时根据教学过程的发展情况做有效地调整,即根据实训教学过程,及时记录自己或他人处理在实训教学中预设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之外的细微之处,记录当时自己或他人处理“意外”情况的做法,进行分析和反思。
作为实训教师必须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同时,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经济产业不断升级,一个优秀的实训教师不能只是“蜡烛”,而应该是“发动机”,要不断增加“新能量”“新动力”;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潭“泉水”。为了鼓励和培训更多的实训教师能加入到“双师型”教学骨干队伍行列中,学校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加大力度激励实训教师们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努力取证。并且,利用多种形式使实训教师走进企业,接触实际,提高操作水平,学校可每年轮流安排实训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顶岗操作。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的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实训教师,从而逐步壮大“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所教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走向就业岗位才能站稳根基。
另外学校可聘请和引进行业内有丰富经验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将企业的生产模式及职业素养灌输给学生,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使课堂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激活实训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同时也加强了实训教师的队伍。如我们专业聘请了一个企业印前主管到校兼职讲授CTP工艺,并与企业合作让学生下企业上相应的CTP实训课以克服学校暂时无相关设备而无法开展实训的困难。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订单式教育
订单式教育的实质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实施订单式教育的关键是学校与企业深入有效的合作,企业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通俗地讲,订单式教育不是简单地“订数量”,而主要是“订质量”,所订的“单”是全面培养人才的方案和实施过程。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专业人士对人才需求的预测,确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实施过程中,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协助学校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督查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打破按学科组建实训室的格局,各实训室仿照真实的职业环节,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分别按照技术模块、工艺流程、生产流程进行建设,从而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岗能力,充分利用订单企业的优势,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效地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毕业实习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教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订单式教育的合作机会,将实训教师派往订单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通过专业教师走出去,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与行业、企业搞好关系,采取互利互动的原则,在学校的人力、财力、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的条件下建立相对稳定校外实习基地。
(3)整编实训教材
编写与实训设备相配套的具有操作性强的实训教材。例如我们按照专业现有的实训设备编写了《PZ1650印刷机操作与调节》《印刷排版》等校本教材,并且正在编写新进设备的操作使用教材。
(4)更新设备
按照企业当前使用的设备状况引进一些与企业接轨的新型设备,例如我校为节约资金,购买具有与企业相同功能的但幅面小的八开四色胶印机。
(5)改革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实施“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实训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今后就业的必要条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还可拿到一个或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即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此,实训课教学应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相挂钩,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实训技能练习,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使实训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沟通,实训教育与劳动就业相衔接,用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除了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可通过印刷产品、答辩、教师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评定学生成绩,特别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外对学生上岗实行分工轮换制、责任考核制、出勤考核制、鉴定评语制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校实训期间每月进行技能大比武,检验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动手提高实操技能;而且实训期间,每个学生要填写实训报告;实训结束,每个学生写出一份实训总结,并召开交流会和总结表彰大会。为此我专业制定了实训考核成绩结构,见表一。
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改变平常项目训练无成绩考核的历史现状,提高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避免了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定乾坤的弊端,引起学生对实训课的重视。
表一:
张淑萍当初选择印刷专业纯属偶然。一个远房亲戚刚巧从该校毕业,感觉不错,就向张淑萍做了推荐。妈妈有点顾虑,文质彬彬的女儿怎么能去做男孩的事情?张淑萍倒是很想试试,于是考上了这所学校。
学校的资料室里,有国际最前沿的印刷宣传品,琳琅满目,色彩缤纷,好像所有的颜色都在这里开会。还有好多颜色,张淑萍都叫不出名来。老师说,职业教育现在很受重视,前景非常看好。印刷界也有“奥运会”,不过难度太大,学校只有一个男生曾拿到过铜奖。老师的话激励着张淑萍,她暗暗思忖:“能掌握这门技术,未来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况且,印刷行业女少男多,没准是个好机遇。”
比起理论学习,实训课程对张淑萍更有吸引力。装纸、装版、装橡皮布、配油墨,观察印刷机,她都喜欢动手去摸索学习。此后的日子里,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训楼度过。只要一有机会,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她都泡在里面,反复练习墨辊拆装、专色墨调配、胶印排版等技术技能,就连实训楼的保洁员对她都颇有印象。
学习印刷,调色最难。调色有两种,一种是用手工调配油墨,还有一种是用印刷机调制。虽然有机器帮忙,但精准调墨最终还得靠人工。要配出好颜色,必须要有一个好感觉。而得到好感觉,唯一的捷径便是不断重复,不断练习,不断改进。因此,她每天都要找三四种颜色进行调配练习。
有段时间,张淑萍感觉快崩溃了。因为颜色是个大家族,亲戚实在太多,要弄清子丑寅卯实在不易。打个比方,单单一种绿色,就可分为粉绿、翠绿、中绿、深绿、淡绿、草绿、柠檬绿、苹果绿、灰绿、墨绿、橄榄绿、荧光绿、荷叶绿等等。学习的路太漫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知道了一些皮毛,她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指导老师李不言看出了她的心思。他想:“年轻女孩都爱美,喜欢时装,色彩是时装的核心,能把这作为切入口吗?”于是,就向她推荐了一款服装搭配的应用软件“给你点颜色看看”,目的是提高色彩感。这款有趣的APP很快吸引了张淑萍,她平时有空就玩色彩搭配。最直接的效果是,她穿衣打扮越来越有心得,经常受到同学的点赞。渐渐地,她意识到色彩不是一个平面的东西,而是一个立体模型,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久而久之,对颜色也就有了更清晰的感觉,掌握了更多的色彩类型和用色规律。
暑假期间的一次意外经历,极大地坚定了张淑萍的信心。她去远房亲戚的印务公司实习,正巧,有位客户拿了张精美的宣传图片要求印制。对于其中的几款颜色,技术人员都感觉拿不准。亲戚说:“要不你试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张淑萍很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本事。经过仔细比对,反复掂量,她终于调出了让客户满意的色彩。
一、课程分析
根据对企业的调研,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核心就业岗位为印刷机长。通过对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岗位能力,其中为了培养学生能完成产品的印刷工作这个岗位专用能力,开设了“印刷机操作”这门课程,如图1所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产品的印刷加工能力,为成为高素质的印刷机长打下良好基础。按照产品的印刷工作过程,“书刊印刷”教学项目共分为五个教学情境,其中印刷品色差单元来自于“试印刷”教学情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印刷品色差,熟悉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掌握解决印刷品色差的方法,能排除印刷品色差故障。其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1.教学模式设计本单元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学生与印刷机长结为师徒,师傅手把手教徒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另外,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学方法及手段设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演示法、小组竞赛法等。在教学手段上,通过使用云班课、胶印模拟软件、远程连线、QQ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微课视频、试题库、动画、多媒体课件、SHOTS模拟操作试题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课下还成立了印艺众创空间,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课下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前置学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等三部分。1.前置学习课前,教师通过云班课学习任务,学生借助微课视频等资源完成对套印不准故障的学习;课下,学生可以通过云班课、QQ群、微信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将完成的课前任务卡上传到云班课,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意图: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学生先学,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共用时1课时,主要包括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战、任务评价四个环节,教学地点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⑴任务引入教师首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视频中的客户拒收印刷厂的产品,分析并得出结论,即客户拒收产品的原因是产品出现色差。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对色彩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印刷品要能忠实再现原稿的色彩,进而引入本单元教学内容——印刷品色差。设计意图:从视频入手,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引出任务。⑵任务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掌握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其中,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意图:将课中任务卡和项目施工单给同学们展示,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告知要达到的目标。⑶任务实战本单元共分成四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学生课前自学完成的,课上教师通过测试的方式,检查学习的自学情况;任务二是针对课前自学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通过提供参考资料,现场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继续深入讨论;任务三是在任务一、二的基础上的深化学习,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小组竞赛、头脑风暴法,借助胶印模拟软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任务四是针对学习内容的上机操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不仅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而且提高了操作技能。任务一:认识印刷品的色差课前教师已在云班课平台上了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平台里的微课视频、动画、PPT等资源,完成印刷品色差概念和分类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通过测试的方式在云班课平台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意图:利用云班课进行课前测试,学生既能轻松答题,教师还可以借助云班课统计出平均分以及每道题的做题情况,方便教师找到错题,进行讲解。任务二: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网上资料、云班课平台上新上传的动画、论文等信息化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讨论分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出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网络、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深入剖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利用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任务三:印刷品色差的解决方法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竞赛方式,完成胶印模拟实训SHOTS系统中的案例Task1-Set1-Gatfproblem15,把结果截图到课程QQ群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连线SHOTS模拟软件大赛的评委给出评判竞赛结果,并请获胜小组介绍操作经验。接下来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分析其他解决故障的方法。任务四:现场演练在完成了前三个任务后,教师将学生从一体化教室带到生产实训基础的印刷车间,进行企业现场实战。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完成企业生产任务,企业机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打分,教师对各小组操作过程安排录像,便于课下分析,最后由机长点评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在生产工作中逐步养成遵守岗位规范和职业纪律的意识,印刷出来的产品被企业和客户认可,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劳动光荣和奉献社会的意识。设计意图:通过企业现场操作,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以上四个层层递进的任务,不仅检验了学生课下自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图2所示。⑷任务评价本单元的考核包括企业机长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理论考核四方面。首先教师请学生自己用手机打开云班课,完成理论的考核。教师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点评理论的考核情况,讲解错题。随后教师回放各小组的操作视频,要求学生做自评和互评,并邀请企业机长进行现场点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3.课后拓展课后拓展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巩固学习,借助SHOTS模拟软件,完成案例,巩固本单元教学内容;第二部分是深化学习,教师提供微课视频、教师科研论文等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引起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第三部分是拓展提高,此项作业为选做项,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提高的平台,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质;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23-03
包装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岗位能力强的人才来支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包装业普遍存在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随时面临技术革新和改造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以下简称包装专业)面对包装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包装印刷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包装专业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岗位能力是高职生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毕业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业态度、自我形象、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用人的调查表明,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上岗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并且还强调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并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岗位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来培养。
二、包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1.市场调研情况。近年来,包装专业全体教师多次深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都永发印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采用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用人情况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印刷业最紧缺的人才一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能对技术和营销提出改进意见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调研还显示高职院校包装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弱,大多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策划能力不够;文字功底浅,归纳总结能力差,对具体工程技术状况表达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调研还反映出所有企业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意识、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素质都有强烈要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技术型人才和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包装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四届,共计416名毕业生,主要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知,他们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包装产品研发与设计、包装工艺设计与管理、包装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生产、包装材料与设备采购、包装产品营销等。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完成包装印刷企业目标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包含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能力即通用能力,是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制定工作计划、评价总结工作成果、健康管理、求职择业的能力。专业能力即运用包装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能力,包含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如基本的审美、包装材料的选用、通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计算机排版、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包装结构设计与盒型打样、包装装潢设计、包装产品制作、包装测试与分析控制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岗位能力的重心部分,是区别岗位和岗位分化的基础。拓展能力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协调、自主创业等能力。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由于包装印刷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因此包装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性,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1.理论“必须、够用”,突出实用性。包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2.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企业需求反映课程的社会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课程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体系反映课程的教学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支撑作用。个性发展反映课程的教育功能,是课程开发的纽带,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把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包装材料与测试》、《包装结构设计》、《包装CAD》、《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与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管理与法规》、《包装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英语》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拓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能力递进。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包装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阶段具体对应的课程如表1所示。 4.课程整合。伴随包装技术的进步,综合化、信息化、计算机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一是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如把《包装材料》和《包装质量检测》两门分属于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的课程整合为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包装材料与测试》一门课程。二是按常见包装材料设置综合性课程,如依据纸张设置《纸盒包装设计与加工技术》、《纸箱设计与成型加工技术》等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实训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工厂或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中要依据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四、包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1.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包装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产品包装、包装印刷企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的既懂设计又懂印刷,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岗位能力不足,这与“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极不适应。所以,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包装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推行“学训结合、学赛结合、学岗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任务融入课堂,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3.重视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环境和具体岗位上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获取工作经验,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4.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要能体现出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融为一体的岗位能力培养结构。二是要建立量化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对学生考核也要结合岗位任务需要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专业课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训,完成每个项目后要及时考核,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高专类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万达.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J].中国包装,2009,(04).
[3]徐筱.高职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包装世界,2011,(07).
[4]吴艳芬.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J].印刷世界,2012,(01).
1.上胶部位流量感应器错误
在一次实训中,柯达冲版机报上胶部位流量感应器错误。我们分析是因前几天正好有3天的假期,机器没有工作,而此前操作人员没有很好地清洁冲版机的上胶辊部位所致。
对此,我们采用如下办法进行了处理:①手动将60℃的热水抽入机器5~10分钟;②用60℃热水泡感应器3~5分钟;③给胶管一点反向压力,让感应器动起来。此后,机器正常运行起来。
2.有些PS文件不能精炼
方正飞腾2005年之前版本生成的PS文件能够在柯达印能捷流程软件里面进行精炼,而方正飞腾2005年以后的版本生成的PS文件则不能。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安装方正PDFCreator 3.0后,不管是何版本的方正飞腾生成的PS文件都能够在柯达印能捷流程软件里进行精炼。比较好用的有PDFCreator 3.0_3108和 PDFCreator 3.0_3132两个版本。
3.Adobe Illustrator软件中显示的图片颜色数值不对
拼版人员发现,在A d o b e Illustrator软件中显示的图片颜色数值不对,印刷结果却是正确的。经过检查我们发现,由于客户使用的是链接图,在Adobe Illustrator中获取图片颜色值时,得到的只是预览图的数值,不是图本身的数值,故Adobe Illustrator中图片颜色数值不对。我们把图片嵌入Adobe Illustrator之后,图片的颜色值和印刷结果就都是正确的了。
4.冲版机水洗设定问题
柯达冲版机水洗设定过程不明确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困惑。利用柯达冲版机冲洗版材有循环水和活水直接喷淋两种模式,但我们往往会因设定错误而造成水资源的极度浪费、水压减小、版材冲洗不干净等问题。其实冲版机水洗设定很简单,图1表示出了柯达冲版机的水洗流程,正确的操作过程如下。
(1)循环水模式设定:阀门1、5关闭,阀门2、3、4打开(每天放空水槽里面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