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散文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1830年来,世界人口只有10亿,而经过169年之后,世界人口迅速多了。竟有60亿人生在地球上。不要说地球了,就连一个中国人口就有13亿。春节期间,民工潮人口就超过2000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现在,你们知道吗?环境污染有多大,多少人死于自然灾害。
工厂里,有许多的烟向天飘去,对大气层也有严重地破坏。人们把用不到的东西,垃圾都扔到河里,长江之类的有水的地方,这是对水的破坏。
现在我们烧饭用什么?开车用什么?那就是石油。有些人计算过,现在的油剩余量,照目前的开采水平还能开采43年。按煤的剩余量探明开采储量,照目前的水平还可以开采大约220年。
一、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
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存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处于一种封闭的、分散的生产状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而且还阻碍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仍处于一种人畜犁耕的原始状态,迟缓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仍停留在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化学肥料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上,阻碍了优质化、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与研发;使农村土地的价值仍处于一种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产出效益上,而无法通过交易扩大农业再生产并从其中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以农户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规模化经营,即每个农户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愿的而非强制,而且按每个农户所投的股份的多少来分配农业收入。这种规模经营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产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然,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是要动摇和改变现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体制的基础,剥夺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益,而是要通过这种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小规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避免因农户分户经营所带来的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产品产业结构上的趋同性所造成的农民利益损失。
二、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
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导致农业成本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乏,应该说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还没有专业化分丁的概念。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家庭独自承担。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很难准确的判断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因此,大多数农民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团的欺诈与盘剥,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风险,由于缺乏专业化识别能力,农户很可能在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时上当受骗,遭受惨重损失,在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上,因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和专业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农业品种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导致农业产品的积压或腐烂,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农业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的专业化模式、部门的专业化模式和作业的专业化模式。
(一)区域专业化模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户一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从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组和乡镇等专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林、蔬菜和花卉;从微观层面就是要形成规模化的、单一品种的种植f养殖1场所和集散地。这样既便于生产的管理与技术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和管理环节上的失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又便于销售,这样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销售环节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使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部门的专业化就是通过农业分工在农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与使用、农产品销售、运输、加工和仓储、农资产品供应、农业贷款融资和农业保险等部门,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以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农业经营由过去的一个生产单元(家庭或家庭成员1单独完成,变为多个生产单元分1:合作,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产业工人。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规避农业风险,而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三)作业的专业化,就是从种(苗)培育,到具体生产环节管理,最后到收割,这所有的生产环节不再是由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全部承担完成,而每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生产单位只是承担其中某一个生产环节。如形成专业的粮、棉、油种(苗)培育专业户。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更主要的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盲目的农业投入。
三、保护农业耕地质量
耕地资源的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分等定级,地力与施肥效益的长期监测、农田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均属农业公益服务而且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递减,再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建立长期定位监澜点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1搞好农田地力调查和评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和分等定级是一项技术性强、劳动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工作无法开展,特别是这些调查取样、评价定级等基础性工作,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农民无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检测网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农田地力差异大,而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相对减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营养化,严重的形成次生盐渍化;有的地方出现土壤养分新的不平衡与缺素,土壤有效钾、微量元素含量下降。无论从规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监测点,了解土壤基本情况,开展土壤肥料调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肥料资源浪费,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足三里;针药并用;适应症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属于"四总穴",属于著名的"回阳九针"。足三里有众多适应症,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其可作为腧穴主治病症整理之代表。历代医籍文献对足三里的主治有众多记载,为后世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用来做研究,并有"三里功多数不清"的说法。不仅限于以上诸多用法,足三里穴还具有非常好的安康保健作用,药王孙思邈就曾在《千金要方》中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记载。足三里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广为重视。本文就古代文献中涉及足三里针药并用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足三里对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探析,以求为足三里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文献及理论依据。
1 方法
1.1 文献的选择 以湖南电子出版社《中华医典》为检索源,检索古代文献有关针足三里或灸足三里并配合药物的文章。
1.2 古代文献条文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含有足三里单穴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条文;②含有足三里穴配伍应用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条文;③涉及足三里配合药物治疗疾病的相关医案;排除标准:①"三里"指手三里的条文;②足三里用于定位的条文;③足三里作为病变部位的条文;④关于足三里穴理论性论述的条文。
1.3 文献的管理 把符合纳入要求的条文和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中。古代文献分为书的名字、作者、所处朝代、成书时间、书籍原文、病名、使用腧穴及方药组成、用法用量、其他配合疗法及备注等项目进行逐条录入。
1.4 病名统计 统计的病名,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改革教材《美容皮肤科学》,以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所记载病名为依据。另如"香港脚"是一种病变始于足部的疾病,与感受风寒湿毒邪气有关,初始脚弱不能动时才被察觉,且变症复杂,若病久不愈,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病不同于现在的脚癣,而中医外科学中亦无记载,故按古籍所载"香港脚"为名进行统计。
2 结果
见表1。
足三里针灸配伍中药共能治疗中医3个科别的11个病症,涉及条文17条。足三里针药并用治疗病症数最多的为中医内科,共治疗7个病症。足三里或针、或灸、或单穴、或配伍其他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配伍相关中药进行治疗。
3 讨论
针灸与药物同为防治疾病的基本手段,各有特点。针药结合是指对同一患者,针对其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以上的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疗效超出单纯的中药治疗或针灸治疗,针药结合,相得益彰。古代中医文献也记载,医家多针灸药物兼通,提倡临床上针药并举,内外同治。
通过古代文献的查阅足三里穴的针药并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先针后药。《景岳全书》[1]《古今医统大全》[2]在治疗便血时记载:"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故为便血……此宜外灸中脘、气海、三里以散风邪,内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主之。"依据病势缓急,在疾病比较危险紧急的时刻,先进行针灸治疗,待病情稳定之后,再配合以药物治疗,即常说的"针刺导其先,汤药荡其后"。《卫生宝鉴・上热下寒治验》[3]为一名患头面赤而肿痛、身半之下皆寒的上热下寒证之老者诊治,对上热用针砭刺肿痛处开泄放血,对下寒则灸气海、足三里以引热下行,并服既济解毒汤泻其上热而安。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的即时效应,需要再配合药物来维持疗效。②先药后针。医家利用针灸和药物各自的特性 ,以利针灸发挥疗效。有两种情况:①预防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窦材《扁鹊心书》[4]在治疗狂证中记载:"风狂妄语,乃心气不足,为风邪客于包络也,先服睡圣散,灸巨阙穴七十壮,灸疮发过,再灸三里五十壮。"由于单纯灸法使用后出现不适反应,则先药再针可减缓患者的疼痛感。《医学纲目》[5]记有痿证给予黄芪人参五味子麦门冬汤,"若妨食则止,候食进再服。取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皆在通过针药并用缓解副作用。②利用针灸和药物各自的特性来增加治疗效果。《备急千金方》[6]在治疗水肿在以猪苓散为主方的同时载有"十日后,针灸三里,绝骨下气"。 《景岳全书》[7]在治疗痈疽载有:"凡人年四十以上,宜先用内托散,次用五香连翘汤,更以骑竹马法,或隔蒜并明灸足三里,以发泄其毒。 ……以泄其毒,后以国老膏、万金散、黄矾丸、远志酒之类,选而用之。"《脉经》[8]中记载:"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当服干地黄汤,自行静养,调理饮食,针刺三里穴,用补法。对虚证患者,宜先用甘药调之再行针。汪机[9]《针灸问对》中赞同"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和以甘药是也"的观点。③针药同用。对于一些证情比较复杂的疾病来说,治疗是一个综合性过程,针刺和药物两者同时使用。《古今医统大全》[10]在治疗疟疾时载有:"若烦热大便自利,小便亦多,不可以赤为热,膝胫以下稍凉,乃病邪激其气血俱虚,表热无以养中,故外热而内虚也,可急服姜附汤、养气丹及灸气海、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针药并用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然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及穴位用药的研究,配合其他中药的研究较少。扁鹊曾留下"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之训。古代的医家已经认识到针药结合并用,可以增强疗效、减短疗程、降低药物副作用,并可以注意到人体状态,针药合用所作用部位、途径和给药时间等因素对针药结合并用作用的影响,临床上精巧的选择针药配合方法、顺序,恰好是中医治病注意谋略的很好的例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 "举汤液以翼针道,明刺法以济汤药"的宝贵经验认识,进一步针药互鉴。
参考文献:
[1] 刘孝培,邱宗志,周志枢.中医内科参考读物 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39.
[2] 清・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4.
[3]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67
[4] 宋・窦材.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20.
[5] 明・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65
[6]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26.
[7]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1.
[8] 晋・王叔和.脉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3.
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将死去,不为人知”。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以文学的触角探及有限的生命。这是天分,也是福分。当视觉文化潮水似的向我们的现实生活扑面而来的时候,阅读文化显得要相对滞后,这种后置的地位就限定了它快速涉入生活的条件。它虽然和画面一样,是从视觉上深入人的心灵,但语言上的深入有时候又是画面所无法企及的。在全球化语境的陶冶下,文学语言已经变得极为宽泛,自由。无论怎样变化,人类最原始的情结不会消解。散文诗作为古今中外融会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诗人心灵上是理想化的一种反映,所期待的视野甚广。诗和散文是它的两翼,它是两者的交织,诗思在飞翔同时,富有情理互补的感彩,是作家对已知现在的揭秘和莫知未来的畅想,我认为它是在诗的基础上的渲染和升华。它是作家与生活,与理想,与社会,与展望之间的对话,有它的社会角色。它可以是平面的,更应该是立体的。无论反讽,还是感召;无论寄托,还是思辩;无论述怀,还是追思;无论前瞻,还是回溯;无论应和,还是反拨。诗与文纠结在一起,像琳琅的超市一样繁闹、丰富,它可以切合不同读者的口味和心意。
寄托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并驾齐驱,给了散文诗更广阔的飞翔空间。我在想,无论散文诗怎样演变,在当代境遇下,它所传递给人们的享受是不可估量的,它氤氲社会的氛围是令人欣慰的。每一个诗人面对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境域不是完全一样的,但面对生活的责任和面对社会的向心力是相同的。大家陶醉于散文诗这个乐园,有个人介入的姿态,有积极入世的心怀,不是盲从的“高蹈”和刻骨的媚俗,不是单纯的唯美主义,也不是局限的情感主义。在不情愿听命于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到散文诗中来,可以随时准备好精神武装。当世俗的生存和理性的寄托产生沟通的时候,它以精神补给的姿态慰藉着人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它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广,它修饰着社会的面貌,也美化着地球的心灵。这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技术话语,是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的。有意识地去进行实践体验,就是看到艺术在当代文化处境下的行走。在趋向大众艺术要求的情况下,作家是不提成的中介,这样纯粹的互动是需要感召的。
散文诗,形象生动的审美体验,让人们的心灵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作为我们对现世生活某个方面的专注和表达,对美好社会的演绎和追求。无论是古典的,传统的,还是泊来的,内生的。在绝对的物质世界之外,独特的风貌和醇美的意蕴,如舒爽的风,得到我们内心的赞许和认同。对世事的人文关怀和无尽情愫,使得散文诗作家们在寻找着不竭的精神资源。恰如泰戈尔所言,餐桌上不单纯有添饱我们肚子的食物,还有美的存在。阐释大千世界的精妙,达到社会美与自然美有机地结合,这是我们每一个散文诗作家写作航程中的追索与收获。
二、现代精神的融合
与国家进程乃至世界进程同步的现代意识精神,已基本形成了具有现代气息和世界视野的新风貌。它不单纯以审美欣赏为目的,在历史与现代不断产生冲突进而融合的思想下,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和内聚力。通过思想与精神的链接,透意变革时代中的社会问题,可以充分体会并表达现实生活中现代精神的方方面面。它那种酣畅、抒放、自由、超拔、浩然、豁达、从容的文体精神风貌,有着广泛的现代意识和生活意识。不但是愉悦、美感,也是教益、启迪。它有着统帅读者心灵和精神的内在的伦理价值和力量,这是它精粹的现代精神的表现。它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这份现代意识是自觉的、灵动的、超越的、前瞻的。它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角色分析人类的精神处境和社会处境。可见散文诗介入社会的艺术效力。
语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效果的内在驱动力。它比诗歌和散文更富弹性,从散文诗本身,我们可以看出它固有的现代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以外,但又蕴藉着诗基本因子的艺术内容,它以别样的方式记录着人的情感、思想。它是诗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种演进,散文诗创作发挥了它独有的意象空间,文体本身形成它独有的文化意蕴,拓宽了诗的思路的范围,不同于诗的另一个新的境界。它所蕴涵的文化特性的某个侧面,传承了诗的精髓。它所弥散的现代观念意识,也是值得剖析的艺术现象。同理,这说明我们的体验有着精神化和社会化两大维度,是身心两方面的体会和满足,是心灵和精神的共同需求。散文诗作为现代艺术的灌溉,集体的分享又是别样风情。报刊、杂志、笔会、广播,甚至电视散文诗等各类载体的出现,也为散文诗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散文诗,以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起点,并为归宿。在幻觉精神的天堂里,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审视它的艺术内质和性灵。
它是清醒的艺术现象,人与自然的交辉,理性的精神处境是有着深厚社会情结的。在经历了漫长的艺术心理和艺术观念上的整合之后,普遍的精神意志,是在当代境域下给作家与读者搭建的桥梁。它会面临挑战,所以才有锐意的创新。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我们充满信心。英国诗人锡德尼说:“自然是黄铜世界,只有诗人才交出黄金世界。”随着散文诗艺术的蔓延,随着散文诗文学精神领域的日益泛开,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的成熟和嬗变,它的精神光色非但没有淡退,反而更加耀眼。这从“开阳散文诗现象”上可以清晰见得,这种情感质素滋养了作家与读者的精神系统。这种思考和体认不止是个人艺术密码的透意,也是时代神性的音阶。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社会经验,审美倾向等,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通过隐喻,排比,叠词的使用,充满诗意,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也应全力以求,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 ”“into the ocean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英文地道,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 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 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跟着旋转”,这些叠词的使用,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时间流逝的无奈,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 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M]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加切奇拉泽. 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 蔡毅, 虞杰编译. 北京: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