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话 对话活动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2-01

1 对话概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对话的过程不仅仅是展现学生思考的成果,更是在对话中,学生与教师形成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相互争辩,学生探究文本向教师提出问题,激发教师的灵感,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并在对话中,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考,实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话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话中包含着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进行对话的前提是他的观点是进行自主探究后的结果,不是对教师的复合,也不是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是教师的同声复制。笔者将主要以两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为例,分析、探讨学生学习的对话方式。

2 课堂实录简述与对话分析

本文所选的两篇课堂实录同为《我的叔叔于勒》,执教者分别为余映潮、程红兵。两者均为语文教育界教学显著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教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1 余映潮课堂实录简介与分析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余映潮将板块式、主问题运用其中。本文有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请学生将这篇小说分成两部分,分析每一部分的作用;第二板块是针对文本内容与艺术赏析设计八个小话题;第三板块是总结归纳短篇小说怎样欣赏。

综观余映潮的教学实录,笔者发现余映潮的板块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但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方向全部由每个版块的话题绊住,学生的思考紧紧跟从教师给予的话题,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局限在教师规定的话题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并未及时进行点拨,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所预设的话题中。在这样教学思路中,教师坚持部分预定的目标或程序,学生虽然发言,但是难以确保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地完成问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实现感。

2.2 程红兵课堂教学简介与分析

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程红兵的教学思路分为三步骤:第一个步骤请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第二个步骤是请同学将这些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个步骤是进行第二次分类,找出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整篇课文程红兵老师以“评价于勒”为切入口展开了教学,并围绕“评价”请学生进行两次分类,“评价于勒”与两次分类形成教学整体。他抓住这一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梳理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主题,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观点,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程红兵的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问题的生成性。问题的的设计者、提出者甚至解决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对话打破了教师权威所制定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程序,给予自己思想充分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3 学生对话活动的启示

3.1 平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对话中,教师不应该扮演权威角色,而应当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余映潮与程红兵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独享话语权,课堂不是只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把话语权让位o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能够独立、合作地思考,学生充分的参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让教师成为课堂现场的创新者,加深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不平等,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2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与教师对话,需要学生的智慧,甚至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出现冲撞、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新意的产生。而新意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学中,教师为了控制教学时间就请学生起来回答,而这些已经思考好的同学基本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思考较慢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上述课堂实录中,教师们总是一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安静等待,学生拥有充分时间与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出答案的学生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将这种喜悦转换成课堂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而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3 教师学会引导对话而不是“主倒”

对话活动是师生知识与技能共同的活动。教师教的内容不是全部输入给学生,也不是暗示性地进行对话,而是点拨式地引导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有些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意地带进提问或者回答学生的某一个问题中,设置了一个明确的范围让学生思考,将思考的内容与方向都抛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是“主倒”,依然将知识倒给学生,只是换了方式。教师的引导对话,不是对学生进行自己教学预设的引导,而是根据学生课堂活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引导,引导的话语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程红兵教师的引导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具体的活动而进行的,而且这种生成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成功地使学生主体地完成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研读付胜芳老师的《不变·变·不变》一文,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该设计是没有语言教学的设计。这是当下小说教学,尤其是外国小说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语言教学,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学生就无从认知,语言在具体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动、形象特质学生也无从体会。没有语言理会的基础,如何能够准确把握文本要义呢?

付老师的教学内容设想是扣住“不变”把握整体内容,分析“变”梳理故事情节,探究“不变”领会文章主题。这个设想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归理合理准确。付老师设计的教学重点一是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二是理解课文丰富的思想内蕴,也完全符合课标理念。问题出在教学流程设计中,虽说教学流程设计是教学内容设想的细化,但付老师没有安排语言教学,学生都是被老师架起来走路的。如果按照这个设计实施教学,学生除了被迫接受教师的设计结论外,不会有自己的体验。

没有语言教学安排这一点,付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在教学流程设计中,付老师在三个重要环节都有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诵读设计,“用恰当的语气”诵读相关语句本身就有语言教学的内容在,学生不理解、不品味如何能“用恰当的语气”去读呢?我的疑问也正在此,诵读固然是语言实际运用的一种或者一部分,但如何才能做到运用恰当的语气?我以为,运用恰当的语气当是学生在了解了文本内容,把握了人物形象之后才能基本做到的,文本教学上来就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语气去读,根本无法做到,学生除了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语调、语气的夸张变形外,对理解人物形象不会有真正的帮助。

上文说了,付老师的设计方向是准确的,只是设计中的实践过程偏离了自己设定的方向。比如教学小说人物形象及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师生通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体味、推敲与人物形象有关的重要词句,反复品味、揣摩那些描写人物、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个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辩驳,以求得最大的师生共识。付胜芳老师抛弃了文学作品中这一基础性工作,学生就只能在粗放的学习活动中稀里糊涂地走过,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的判断注定不是其切实体验后的收获。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还看到,付老师的教学结论并不比语文知识教学时代更智慧,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去完成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恐怕还不如语文知识教学时代。

说到品味、推敲小说语言以认知人物形象,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从“我”的视角、父亲的视角、母亲的视角都有值得我们去揣摩的语言细节。以母亲克拉丽丝为例,老师们都注意到了她对于勒称呼不断变化的语言,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小说中描写这位母亲的其他细节。如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他们不是有钱人家,“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一家“拮据”到何种程度让这位母亲“非常痛苦”?小说紧接着有交待: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从来不敢答应,以免回请;买日用品常常买减价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买廉价的花边都要计较价钱。全家唯一的一次坐船旅行时,克拉丽丝在丈夫有些冲动地要花钱吃牡蛎的提议面前“迟疑不决”,由于两个女儿赞成,才“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吃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如何理解克拉丽丝此时的表现?“迟疑不决”“我怕伤胃”“给孩子们买几个”都是什么意思?是她吝啬还是她因生活实际而心疼钱?如果我们注意了这些类似的细节,并仔细品味、揣摩了它们,再去评价克拉丽丝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是不是就不会轻易得出付胜芳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这位母亲“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六亲不认”的价值判断?要知道,任何一个生存在社会最底层、靠精打细算艰难过活的女人,没有谁会不在乎钱,性格的差异会让她们有许多不同的言语表现,但这不是我们轻易给人下道德判断的理由,“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六亲不认”的结论起码是轻率的。而在语言揣摩的背后,是我们真正深刻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本要义、培养学生积淀人文底色的语文教学收获。在文学文本教学中,语言的推敲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可惜,付胜芳老师丢掉了,而且是在学生最需要语言能力积累的初中阶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教学;语文教学;情景;情节;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丰富和多样化,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手段,以符合教学文本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节,关注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感内涵,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具体的学习情景能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些生活阅历使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物有独特的自我感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利用生活场景,将生活场景具体的文本学习过程相结合,创设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学习情景,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渲染课堂的学习气氛,也能使教学过程在良好的背景衬托下渐入佳境。学习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情景创设方式。

如在《背影》一课的导入语中,以歌曲《父亲》为背景,引导学生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关怀,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创设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具体情景,以《安塞腰鼓》一文为例,将陕北的塞外腰鼓表演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安塞腰鼓文中所表达的生命精神,以及顽强不屈的黄土精神;再如在结束课程的的环节,创设出讨论和总结的情景,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符合教学内容的情节设计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内容大部分都有很强的情节性,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根据文本中故事的发展进行情节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故事的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的教学形式也能使学生的对文本的故事情节有更真切的体会,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对小说类型的文本教学过程尤其适用。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设计教学过程,将小说的情节与教学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于勒的“穷—富—穷”为暗线,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有着“撵—盼—躲”的变化,这两条主线相结合之后,形成了全文“恨于勒—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怕于勒)—结局(躲于勒)”的情节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能与文本情节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悬念的引导下,对小说的情节发展有整体上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寓意。

三、融入人文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力

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和全面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获得多高的成绩这样的层面上,还应该重视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人文情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情感世界的逐步完善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其正面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十分明显。

作为基础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范读和朗诵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在人文情感的润泽下,学生也能够理解语言本身的影响力。语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内在主旨和情感诉求,也是人文情感融入课堂的有效方法,如在讲解《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品味稳重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并以此为线索对情感发生如此多变化(吃惊、难过、懊悔、难受、忘不了)的原因,最终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结语:

提高课堂教学是实效性是教育改革不变的主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的学习情景,将教学过程与文本情节有效结合,并融入一定的人文情感,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以贴近文本的愉快心态进行学习,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伟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构建有效语文教学课堂[J].教育科研论坛,2013,(02).

[2]朝兴文.小说教学需注重三个“把握”[J].甘肃教育,2011,(12).

[3]张秦.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J].教师,2013,(04).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在求变、思变、施变中教学相长

高效课堂的基本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和谐、高效发展”,显著特点之一是着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将授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何为探究式学习?以我一名普通教师朴素的理解就是:改变学习活动中的“单边主义”,即变活动主题的教师纯预设性为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相结合,变活动材料的教师提供性为师生的共同参与性,变活动目标的纯知识性为情感、兴趣、能力、知识的整合性,变学生间接经验获得的被动接受性为直接经验获得的主动实践性。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充分自立、独立的学习过程。

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当教学这课接近尾声时,我请学生结合全文,归纳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人物性格特点。学生A说:“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时时想爬到上流社会。”学生B说:“菲利普的妻子克拉丽丝是个精细、刻薄、泼辣的女人。”学生C说:“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他们的灵魂已经被金钱腐蚀了。”学生D说:“于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已沾染上社会恶习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读者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真诚的爱心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了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出光彩。

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因势利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点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1.于勒并不是那么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了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2.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担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起快乐地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3.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被学生深深地感动了。本节语文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意料,让我惊喜不已,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

二、在三维合一理念的构建中促进成长

高效课堂的一大教学原则就是“三维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交融与综合。以综合性学习形式出现的探究式学习就是三维合一的最佳表现舞台。新教材以由点到面的综合性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个活动都有它不同的领域重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力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突破自身教学的局限。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如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

三、在反思中实现螺旋式的成长

什么是教学反思?“反思”指的是“反向思维”或“反过来思维”,意即思维反过来对自己的行为反复思考,它遵循了从一般反观个别、从结论到前提、从结果溯原因的方法。反思是教师有意识思考、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体现。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善,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大多还是老一套,“满堂灌”,一讲到底,生怕讲不到遍数,生怕学生不懂,事实上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生动的语文课上得死气沉沉,学生学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效果不会太好,这不是我们语文老师希望看到的,这也不是我们语文老师预期的目标。

实践证明,长时间机械性的模式会因为缺少变化而使人产生疲劳,精神处于抑制状态。比如,高速公路不是笔直而是设计成弯曲的,笔直的公路容易使驾驶员疲劳驾驶,易使驾驶员放松警惕,发生车祸。我们的课堂也一样,单一的模式会让人疲劳、欲睡。相反,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引入讨论,改变单一的一讲到底的模式,我想学生不致于在多变的课堂上昏昏欲睡。

比如,我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一堂课一讲到底,可谓辛苦异常,处处为学生想好了,生怕学生不懂,但这“满堂灌”的模式,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从学生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迷茫,毫无生气,读出了“累”字。课后调查,学生反馈:“我们只是接受,没有思考,没有消化,思想处于僵化状态。”另一堂课,我讲得很少,让学生自己讨论,课堂气氛明显不同,我自己也上得很轻松,我从学生的眼神读出了“精神”,有了生气,有了光芒,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学习《七颗钻石》一课时,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神奇的水罐神奇在哪里?神奇的水罐因为什么而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对这几个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由讨论获得认知,枯燥的课文因此变得富有生气。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文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此语文课堂讨论尤为重要。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是用课堂上的讨论来激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模糊的认识变得明晰,散乱的知识变得系统,零星的感悟变得更加完整,既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创新了思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讨论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例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上《狼》专题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讨论题:“你认为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有的同学说:“我读了《蒲松龄》笔下的狼,我认为狼很贪婪,如果它得到骨头不再穷追屠户,也不至于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有的同学说:“读了毕淑敏笔下的《母狼的智慧》,我认为狼对它的孩子有慈爱之心,不像我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狼追捕其它动物时的残忍”;有的同学又说:“我还从电影上看到狼与人和谐相处,说明不是每条狼都是凶残的,也有它善良的一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个中道理,看待事物要有多个角度。

三、有利于得到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针对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增加了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教师得以及时掌握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与疏漏,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修正自己的行为及其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强化。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结尾“躲于勒”的悲剧形式有些令人痛心,不如设置成一个“大团圆”的喜剧结果令人开心。

就此,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自己设计更多的结局方式并加以辨析。同学们提出的结尾有:菲利普夫妇良心发现,可怜于勒,把他接回家;于勒赚了一大笔钱,菲利普夫妇和他相认等等。但通过综合全文的主旨讨论比较,同学逐渐认识到,只有“躲于勒”的结局才能提升人物形象内涵,才能使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没有由讨论而来的反馈,这一点可能就被忽略掉了。

在语文课堂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意见,会有不同的看法,往往就某一问题会发生争论。在争论中,观点和认识得到肯定的学生,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会大大增强,从而使他更积极地参与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观点和认识受到否定的的学生,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发现自己思考问题角度的偏颇,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观点认识得到补充,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广阔,能使学生进一步超越自我。

比如,在《父母的心》一文的教学中,同学们在讨论文中的父母的形象时就发生了偏差:有的同学认为,文中的父母不负责任,既然家庭贫穷,不能养活孩子,就不要生那么多的孩子;有的认为,文中的父母把孩子送给别人的行为是很负责任的,自己不能养活,但总要让孩子生存下去,说穿了,还是为孩子着想。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在接下来的班级讨论交流中,他们的意见被尊重和包容。在这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包容别人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作为一个集体,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我发觉,小组之间在暗暗较劲,今天这个小组表扬得最多,课后成员们很是得意“我们小组最棒!”其他小组在接下来的课上会表现得更好,从而扩展到整个班级,总要争个“谁第一、谁第二”来,这有利于“互助”、“合作”、“上进”的“ 团队精神” ,形成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