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所涉及的6种设计服务模式,通过对比,阐述了设计总承包模式在医疗设计中的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

全过程设计;设计总承包;医疗建筑设计;模式

医院是功能最为复杂的民用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设计相比,医疗建筑设计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结合十余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工作实践,对其设计服务模式及内容进行如下探讨。

一、全过程设计

全过程设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机电设计和景观设计等一整套的流程设计。这种方式中所有的设计工作都由同一家设计单位来完成,虽然各专业设计介入的时间周期不同,但会出现内部协调问题。如建筑设计(俗称土建设计)完成后,甲方认为应该进行“装修”设计了,这时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内装设计,而此时基本上土建部分的结构排水、强弱电预埋、隔墙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或大规模开建,致使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照明及开关插座、喷淋、风口等部分进行更改,造成投资增加。另外,土建方同装饰方扯皮、推诿、工作交叉的地方也普遍存在。

二、内装设计施工一体化

在建筑设计完成、施工单位招标完成后进场开始施工或者土建已封顶的阶段,甲方对内装修设计进行招标或者直接委托内装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甚至将内装设计及装饰设计工程直接委托给同一家施工单位来完成,即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成本控制以及项目管理同国际接轨,但由于管理及监管的缺失,在国内项目中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内装设计单位往往受人员及资质的限制,只对装饰部分进行设计,对其它的专业部分(如生活区域、气体、中心供应、洗衣房、检验检疫、厨房设备等)均要求甲方委托其它专业公司来进行设计,而机电部分(给排水、消防、空调、照明、强弱电等)设计的深化又只能由原土建设计方来完成,整个项目就会出现多个单独的委托单位各自为营的局面。这时甲方可能会要求由土建设计单位来牵头总体协调,但是在并未给予相应的总体协调费用的前提下,土建设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由于和其他配合设计单位间并未有合同关系,所以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常常矛盾重重、问题不断。再加上各个设计单位间各种版本、各种制图方式的海量图纸整理,甲方、监理方、项目管理方、设计单位疲惫不堪,导致项目工期大大延长、造价大增的情况成为常态。

三、内装及机电深化设计

甲方土建设计已经完成,设计单位进行内装设计及机电深化设计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土建设计图纸完成且已完成报规报建的手续,也就是设定建筑的外部轮廓无法进行改变,所有的改变局限在平面以内进行的调整。如果土建设计方为专业设计机构或者医疗设计经验丰富,则完成难度相对较小,因为在前期设计中所有的工艺及流线考虑的比较清晰、完善,无需在此部分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修改,所有的工作仅仅围绕室内氛围营造、色彩配搭、材质选定等内容进行设计即可。机电设计部分前期预留负荷、回路容量考虑到位,在主系统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末端的深化设计,这样工作就会清晰、明确且不易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第二种情况即土建设计单位并无医疗建筑设计经验或经验较少,虽然这种情况几率较小,一旦出现,却很棘手。如果前期设计中流线、工艺考虑不足,在对内装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大规模的功能调整,极端时整个平面只保留柱网,几乎所有的隔断甚至楼梯都需要重新设计,其设计难度超过重新进行二次建筑设计。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在土建设计完成且土建施工也进入到封底甚至完工阶段时才出现以上的情况,这时的处理方式就不会像前面那样仅仅在图纸上删除和移动墙体那样简单轻松了,此时必须把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这种方式所需要的成本向甲方明确清晰的逐一告之,在取得甲方同意的情况下对已完成或接近完工的项目进行大规模的拆改。

四、改造设计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医疗领域的持续升温,以及区位、周期、投资的优势,将非医疗使用功能的已建成项目重新包装改造成医疗功能建筑成了一个热门的方式。但由于建筑先天条件的影响,设计难度反而是所有方式里最高的,难度甚至超过新建建筑。首先,几乎所有改造项目都面临着种种限制,如层高低、柱网布局不合理、电梯未按医疗电梯尺寸设置、疏散楼梯宽度和数量不满足要求、无医疗专用服务间的位置等等。改造设计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工种,如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所有内部功能重新设计、消防疏散设计等)、结构(原有结构重新规划后的复核、整体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机电(包含强电、弱电、给排水、消防等各专业功能区域对应机电重新设计,厨房设备、洗衣房等)、装饰(区域装修设计、软装设计、专业空间照明设计、专业标识导向设计)、幕墙及钢结构专项设计和景观设计。综上可见改造设计的综合性之强、功能之复杂、配合工种之多,所以建筑师们常常说一个成功的改造设计的付出不亚于两个新建医院的设计。

五、工艺流程设计

项目的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都已经完成,但整体工艺设计不符合要求,ICU、病理科、手术区、透析等部分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柱网、建筑进深、电梯楼梯位置、各医疗单元的面积与工艺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冲突。这种情况下,设计单位接受甲方的邀请为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调整,在现有的设计框架里增减删补,使新建医院变成了一个改造医院。

六、设计总承包

设计总承包,即从设计的最开始,甲方将项目所有的设计内容全部委托给同一家设计单位来完成,包括规划、建筑、结构、室内、给排水、强电、弱电、暖通(含专业层流区域)、景观、幕墙深化、钢结构、标识系统等多个子项目。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内装设计就参与进来,站规划设计|PLAN&DESIGNPublishedon:15/02/2016在二次空间设计的角度,从更加人性的角度对公共空间规划、材料选择、照明方式、结构处理等提出建议,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同时就基本上做到了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两图合一,机电设计一步到位,并做到建筑机电图和装修机电图也是两图合一,杜绝了由于装修设计调整再来修改建筑施工图的麻烦。由此可见,采用设计总承包模式节约了造价,节省了配合的各设计公司之间相互协调的精力与时间,并且责任清晰、明确。

七、结束语

以上是医疗设计中的6种典型的设计服务方式。通过对比可知,在医疗设计中推行设计总承包模式,从设计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贯彻设计意图,从建设方以及使用方的角度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协调的精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设计方与业主方各有自己的视角和责任所在,也有各自的专业性及优势,合起来共同做“加法”,可以将合作真正变成一段愉快的经历。因此,建议在医疗设计中推广设计总承包模式。

作者:甘霖 单位:上海科图设计机构

参考文献

[1]贾敬龙.大型综合医疗中心总承包模式应用思考——记深圳大学学府医院设计总承包工作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04)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康复医疗;医疗建筑;建筑设计;绿色

前言

康复医疗是有别于临床医疗的一种特殊治疗方式,临床医疗针对的对象是疾病,采用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或是手术,最终的目的就是将疾病治愈;而康复医疗完全不同,康复医疗的主要对象是残障或是说障碍,采用的治疗手段是疏导、教育和训练,最终的目的是使有障碍的人群重新回归社会,重新正常生活。面对这样一种人群,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特殊的要求,无论是在选址,内部装修还是在安全防范、无障碍设计方面。

1、康复中心的医疗环境

如果走进一座医疗中心,眼前看到的是嘈杂的候诊室,单调的白色,不苟言笑的医生,听到的是各种不同声调的哭喊声,那么在人们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暗示:这里充斥着各种疼痛,各种难过,各种不美好的记忆。病人不仅在身体上经受着折磨,在心理上更是在接受一种残酷的挑战。所以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康复中心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要考虑建设设计的美观、安全、经济、适用,更要考虑不同类病人的心里,将利于病人康复的元素设计到建筑中,让病人在康复医疗中心能够找到归属感,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2、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2.1 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康复中心不同于别的机构,它有其特有的特点,在对康复中心的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要明确这种设计所服务的主体是什么,必须充分考虑其服务主体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康复病人的心里障碍所在,无论是在整体设计规划中,还是在单体建筑的外形和内部功能设计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情感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要素。建筑设计师要正确划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空间,使医疗环境宁静幽雅,极具人情味。另外,在设计时不能只是注重康复中心的外观华丽堂皇,而忽视了对病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特殊性的考虑,在设计时要加强应付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对紧急疏散的设计要重视。总之,康复中心的设计应宽敞明亮,安全舒适温馨,要尽可能的模拟家庭环境设计。

2.2 色调和灯光的设计

很多事实证明,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很多人会因为色彩的变化引起自身血压、心跳或是其他身体反应的变化。所以,在康复中心建筑设计上适当的通过对色调的控制,能够建造出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治愈能力的温馨环境,减轻患者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焦躁的情绪。

康复中心应该避免使用纯白色为主要色调,可以使用相对柔和的乳白色为主色调,这样可以给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温暖、舒缓和柔和的感觉,缓解纯白色对患者的刺激。康复中心的墙壁应该避免设计成方形的棱角,可以将墙角设计成圆形的,这样可以减少棱角对患者心理上的刺激,提高安全性能,并且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缓冲效果,使病人能够从最初的紊乱情绪中慢慢地调理为正常的平静。康复中心应采用柔和的灯光,这样有助于消除病患对医院的心理防线。为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也可以在等待区的墙面上挂上一些艺术品。

手术室是康复中心的核心空间,保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手术室中的灯光以及其他用来补充手术室光线的照明设备都应尽量选择柔和的、温暖的,避免手术时刺眼的灯光对患者的刺激,舒缓病人的情绪。

2.3 地面、门、窗的设计

康复中心的门设计上要取消门槛,宽度要方便轮椅的进出。走廊里楼梯,每一节台阶不适宜设计过高,应尽量平缓,并且在两边都要装上栏杆,以免病人情绪波动时,有危险发生。

地面要尽量采用天然的木质地板,要防滑,不要打蜡。窗户要设计的宽敞,可以引进太阳的光线。当阳光从窗户投射进来时,相信病人都会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收拾好心情从新踏上人生的旅途。

2.4 无障碍设计

由于康复中心接待的人群有部分是因为各类伤害致使身体残疾者,所以中心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很是关键。所有的出入口都要有无障碍设计,坡度要合适、盲道要突出、清洁,辅助栅栏和标注要设计合理,门要选用小力度弹簧门。各层均要设有无障碍卫生间,门锁要可以里外双向开启。中心内要设置无障碍电梯,电梯应具备呼叫、控制、语音系统等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各项功能。门厅、电梯厅、主要楼梯间等设置盲文标识牌及扶手等。

2.5 环境设计

环境建设是医疗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优雅、安静的外环境对就医病人的诊疗、康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营造绿色诊疗环境,康复中心可以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式医院,对中心建筑物的外环境进行绿化建设。可以让建筑物周围环伺着茂林修竹、翠柏冬青,假山、小亭、花坛点缀其间,春天百花争艳,冬季绿树常青,环境幽静、景色秀美,使患者在康复治疗时身处生机盎然的绿意之中,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2.6 公共交流空间设计

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比其他所有正常人更渴望交流,他们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的沟通。人在患有病痛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安慰,更需要排解内心的不安和恐惧,与其他人常常交流,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因此,康复中心要建设有安静、宽敞、采光好的公共交流区,配有暖色调的灯光和墙体,先从视觉上缓解病者的心里负担,院内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提高绿化率,增加可以休息小憩的地方,可以建造一个小小的湖,围绕湖面布置凉亭和幽静的小通道,为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休闲、聊天的空间。病人本是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彩的康复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医疗中心的陌生感,消除内心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3、康复中心建筑及医疗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也包括医疗环境。创建和发展绿色医疗环境必将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应该可以预见,在未来,我们的康复医疗中心不再是一个仅仅单纯治疗康复的空间,而会是一个充满了绿色、亲情和希望的花园式天地,患者来到这里会充满希望,不会感觉到压抑和恐慌,有强烈的归属感,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在未来,我们的医疗建筑也不再是一个仅仅为医疗治病而提供的单一的空间,更应该是象征生活、生命,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也象征和平,强调天然、无害的,要求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绿化的,一个能带给病人无限生机的港湾。

4、结束语

康复治疗是生活进步产生的附属品,以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回归社会,重新生活为宗旨的康复中心建设对完善我国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国家的卫生部领导曾多次倡导,要将康复与预防、医疗、保健协调一体来发展。康复中心的医疗建筑设计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因此,分析康复中心切实可行的建筑形式,充分考虑今后医疗中心的发展与模式,才能使我国的医疗建筑顺利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患者。

参考文献:

[1]黄琼;医疗建筑改扩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龙灏;医疗建筑与城市空间[J];城市建筑;2011年06期.

[3]李海燕.吕富珣;浅谈当前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新特点[J];世界建筑;2005(2) .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位医疗建筑 设计

中国医疗建筑正经历着医学模式、医疗科技和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大变革,我国的医疗建筑设计及建设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快时期,从而直接影响到医疗建筑的功能组织、流线安排、空间形态等各个方面,人性化设计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改变是因为人们对建筑各种空间以及环境质量的追求。过去密集型医院那种简单的竖向组织或者更早些的独立小楼式花园医院的简单横向组织都不能满足现代要求。在这个阶段,“人”的因素被极大地关注,建立从人的空间行为引导空间设计的设计思维;在形而下的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借鉴、参考和启发。

1外部公共空间设计

1.1合理的流线安排

1)合理的总体布局。医院的交通人流量大,容易对周边造成交通上的严重干扰,但医院又比较倾向建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地区,确保效益。这样一来,市中心区的医院不得不面临交通涌堵、停车困难、用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市区医院的建设对交通的规划尤为重要,建筑的布局上往集中化、高层化发展,给医院留出一定的“呼吸”空间,同时还要大力开发地下空间,为营造和谐的空间环境创造条件。2)构筑通畅的交通。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甚至是空中急救交通工具,它们都对医疗建筑有着不同的空间诉求。公交车站的定位、轨道交通出入口的安排、停机坪的设置都是在医疗建筑建设的前期策划过程中就应该重点考虑的。3)无障碍设计及导向系统。停车场设专用残疾人停车位,停车场设在地下时,还要设专用电梯;地面采用防滑材料,设置盲道;院区内人行、车行交叉处可以参照市政道路的细部设计;建筑与建筑设联系走廊,并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的患者设置带雨棚的上下车处;台阶、坡道的起始和终点处的设计要明显,盲道边的植物确保不能对残障人士构成危险等细节设计,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1.2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

1)阻隔。将对医院不利的环境因素挡在外面。可以利用建筑本身的遮挡,围合出一片独立的小天地来。例如,上海瑞金医院地处闹市,外面车水马龙,但是其建筑群内部却别有洞天,景色宜人。而上海中山医院与其相似,靠近基地,建筑体量集约化向高层发展,尽量保留原有的庭院、绿化以及建筑布局。2)融入。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资源,以此创造舒适、宜人的医疗环境。融入可以是建筑融入美丽的自然环境,例如前面提到的日本山里红十字医院,建筑整体都融入树林,建筑平面舒展,绿化渗透其中。建筑形象上采用灰色屋顶、象牙色外墙,与环境和谐相处。3)融入也可以是通过设计与周边社区共建和谐。例如,日本的昭和大学康复医院,空出一部分沿街地块,并设计成开放的市民小广场,供人休息、交流、娱乐。而东京都康复医院则是由都立大久保医院、东京都健康促进中心、东京都保健医疗中心的公共设施和体育俱乐部、美术馆、事务所、店铺等民间设施组成,可称得上是一个复合性设施的社会综合体。

2内部空间优化设计

2.1门诊大厅空间的设计

1)门诊大厅空间秩序。门诊大厅是门诊部就诊流程开始,也是流程结束所发生行为的空间。有几个典型行为会在门诊大厅空间中发生,如诊前的询问、分诊、号、寻找并前往各自科室候诊区等,以及诊后的从各科室回到大厅、取药等。于是,在门诊大厅的设计中,应该使空间具有自明性。通过空间设计,让人们知道,应当在那一块空间内排队挂号,从哪儿到楼上去在哪儿取药等等。有些医院门诊大厅产生空间秩序混乱的原因就是在于没有经过在考虑空间秩序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空间设计。不同空间秩序的产生需要不同的空间形态作为依托和物质载体。2)引入阳光。人天生是亲近阳光的,阳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帮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门诊大厅也应当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敞亮的空间,不仅可以有效杀菌,还给就诊人员带来希望和信心,让他们在室内可以准确感知外界天气、时间的变化,从而降低进入医院失去自由与个性的不良感觉,通过光线投射进来的位置不同,人们可以方便的感知时间变化。3)优化排队。在门诊大厅中的挂号、缴费和取药空间都会出现排队现象,越是大型医院,此行为现象越明显,这成为了医院门诊空间中的一个典型特征,但也是一个在建筑设计角度很难解决的问题建筑设计不能彻底解决它,但是可以通过设计去优化它。排队需要空间秩序,通常情况下,当排队人数较多的时候,空间秩序比较良好且安静;反而当排队人数较少的时候,空间秩序却出现混乱状态,且混乱产生的空间集中在医患交界的柜台附近。于是,优化的根源应该从这个微小空间着手。

2. 2候诊空间的设计

针对这种情况,在综合医院门诊部的候诊空间面积分配时,应当对所要设计的医院的科室分配比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根据分配比例确定候诊空间的面积比例;掌握所要设计的医院的强项科室,面积分配时给予重点考虑;专家门诊的候诊空间应适当提高空间容积;应当尽量避免“标准层”式的设计,这是典型的抽象设计空间而无视空间行为的表现。空间设计的一些细节的处理也能体现出对就诊人员的全方位的关怀比如,护士站的开敞设置,并且位于一个空间各个地方都能容易看到的位置,以建立医患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度,降低就诊人员的沮丧和不安情绪。另外,候诊座椅的选择应当冬夏兼宜,并且应当具备透气等特点。

2.3垂直交通空间的设计

1)各个垂直交通空间应明显易寻,设置位置可在各水平交通节点附近和建筑端部,必要时可以采用指示牌作为引导。2)医梯和客梯不可混用,医用楼梯设计时尽量不要与客梯电梯厅混用,也尽量不要和客梯设在同一处,以免产生空间瓶颈而造成空间阻塞,影响救治。3)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应考虑单独设置残疾人电梯于门诊大厅附近,以方便残疾人使用。4)楼梯间尽量自然通风采光,给就诊人员以心理上的安定感。

3标准层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标准层将垂直交通中心设于中部,通过中间内走廊组织护理单元内部各自的功能用房,并配备医疗辅助用房和卫生设施,形成简捷合理而又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交通流线。在每个护理单元内部,将病房设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风景优美的走廊南侧,走廊北侧主要作护理单元的医疗及辅助用房。其中护士站、医生办公及治疗用房设于护理单元的中部,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行程,方便对病人的治疗护理。依据病人的心理特点,把平面设计成以护士站为中心,使病房与护士站呈线状布置,这种设计既克服了双内走廊采光、通风差的缺点,又解决了单内走廊护理路线长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护理单元的使用要求,设计时将走廊增宽,变廊为厅,既可作为主要的水平联系通道,又可作为交往的空间,病人和家属可在此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融洽关系,以消除病人长期住院所产生的孤寂感,还可作为查房时的临时习教场所,有利于人流集散,消除众多医护实习人员在走廊上的拥塞现象。室内外空间相互贯通、功能齐全、宽敞明亮、卫生安静的少床病室如能得到普遍推广,这不仅是患者的福音,使之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且使医院建筑上了一个新台阶。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医疗建筑设计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类型,文章通过对千佛山医院内科保健综合楼方案设计全过程的论述,阐述了医疗建筑方案创作首先应该是一个城市公共建筑设计的过程,而思维的创新应来源于解决设计问题侧重点和解决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医疗建筑设计 思维 创新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立于1960年,隶属于山东省卫生厅,为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经过50多年的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7个,开放床位1500张。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路上,千佛山脚下,地理位置突出。随着患者数量逐年增多,院方提出利用医院东北角用地建设内科保健综合楼的设想,即包括内科病房、保健病房、体检及保健门急诊功能在内的综合楼,面积约为80000m2,需解决内科床位数约800床,保健床位数约400床。

一、项目分析

(一)概况

医院目前主入口设置在经十路上,项目用地位于医院院区内东北角处,比邻经十路和山师东路,千佛山位于院区南侧,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本次可建设用地为面积约7760O的矩形,用地范围有配电室一处,服务于整个医院,项目建成使用后方可进行置换拆除。

项目用地西侧分别为现状医技楼(圆形2层建筑和近半圆形12层建筑)和门诊综合楼(矩形10层建筑物),两栋建筑均靠近经十路且地上两层由玻璃廊道相连。

(二)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现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用地位置在城市中如此重要,建筑应以何形式融入城市规划,如何呼应千佛山?

2.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医院提出的众多功能,尤其是在首层设置不同功能的单独入口?

3.如何解决建筑的停车问题?

4.针对现状,如何设置配电室?

5.如何与用地西侧的两栋沿街建筑进行协调,与之“和谐相处”,怎样实现它们之间的功能对接?

6.如何考虑新建建筑与医院远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方案构思

方案构思的过程即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哪个问题看作主要问题去解决,在众多解决方式里面如何选择最优的解决方式?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着方案的生成。

(一)第一轮构思

首先医院主入口位置还应该继续设置在经十路上,但应略向西侧偏移,便于形成较为均衡的前广场。综合楼北侧沿经十路裙房应突出主楼,与西侧现状门诊综合楼对齐,围合出矩形的医院前广场(图1)。鉴于用地东西两侧略狭窄,所有入口均设置在南北两侧,因此决定将人流量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保健门诊、急诊及健康体检入口并排设置在建筑北侧,面向经十路,保健病房及内科病房入口设置在建筑南侧(图2)。建筑北侧设置地下停车库入口,便于前来就医车辆进入地下车库,采用双层机械式停车模式,可解决地下停车位205个。

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在裙房西侧二层处设两处连廊,有效进行与现有功能和远期可持续发展功能的连接。

建筑一至四层为保健门急诊及体检,东侧凹进避让现状配电室。五层为设备层,同时也作为结构转换层,五层以上各层的东侧不再凹进。每层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通过对比“工”字型、“U”字型及“口”字型等多方案后,认为口字型最优。“工”字型的北楼受日照影响大,难以满足病房对于日照的需求(图3);“U”字型能良好地利用日照和千佛山良好的景观资源,但北侧两个山墙面对着经十路,建筑形象难于保证(图4);“口”字型解决了“U”字型的问题,两个护理单元分别沿东、南向和西、南向展开,将东、西向病房向南侧扭转15度,千佛山的美景便可朝向病房展开,而且有效减少了东西向日晒,北向集中布置医护用房,形成独立的医护工作区,同时屏蔽了经十路上的交通噪声对于病房的影响。故口字型被列为最优方案(图5~7)。

沿经十路立面采用极简的处理手法,用简洁的立面处理包容内部复杂的功能构成,从经十路看过去简洁大方,视觉冲击力强,标志性明显(图8)。

(二)第二轮构思

经过第一轮的反复推敲后,发现方形立方体体量对于周围建筑来说过于庞大,同周围建筑协调不够,随即进行了第二轮深化构思。

首先对总平面进行总体协调改进,在裙房东北侧较多突出主楼,这样更好地与西侧的门诊综合楼围合出院前广场(图9),就单栋建筑来说,也有一个内凹空间作为进入建筑的缓冲空间,在这个缓冲空间内设保健门诊入口和保健急诊入口,考虑到体检人流量较小,在建筑西侧开设体检入口,保健病房和内科病房入口仍然设置在建筑南侧(图10)。

由于医院主入口和建筑出入口之间存在约3m的高差,故提出通过进院的一条低标高道路进行人车的分流,行人进入医院后经过坡道进入院前广场,由广场对进入各个建筑的人员进行分流,而机动车则从院前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地下可提供436个停车位,患者可由车库内各个电梯进入建筑不同区域进行就诊。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人车分流,还增加了广场下部的停车空间(图11)。

裙房平面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实现与现有建筑及远期建筑更有效的连接(图12)。建筑东侧现有配电室处一至四层仍做避让,五层不再设置结构转换层,而采用跨度20m左右的型钢桁架承托上部框架柱。病房部分基本沿用上一轮方案的构思。

为了避免建筑体量巨大,将北侧体块打破成为两块,中间由玻璃廊道和空中庭院等虚空间连接;仔细研究医院现有建筑肌理,决定用相似的手法和材质处理裙房,使离人视线最近的裙房整体统一起来,高层部分贯穿了院区已有的横线条处理手法,将表皮横线条做成凹进凸出的折板造型,这样既做到了院区整体感觉的统一,也做到了个体的标新与立异。从建筑内部来看,虚空间的处理增加了内部使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充分为医生和患者考虑,更突显人性化。

(三)第三轮构思

经过上一轮的深化与调整,方案受到了专家及院方的一致好评,仅对其沿经十路上的建筑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更多考虑延续原有肌理,将导致其标志性形象的减弱。

基于以上考虑,对北侧沿经十路体量进行了“瘦身”、“拔高”的“整形手术”。南侧建筑作为背景建筑将其压低,高层建筑直接落地处理,裙房不再突出上层建筑,这样着重突出沿经十路建筑的高耸与挺拔。同时,北高南低,更好地满足北侧的日照要求。两栋高层的设置更削弱了建筑的东西向体量,化整为零。两栋高层的设置更方便地避让了现有配电室的位置,采用体块的变化,不再使用结构的技术措施处理,减少了设计费用。

上述设计需要北侧高层和南侧高层保持最大间距,以保证病房所需的日照要求,北侧高层需尽量往北侧布置,导致北侧室外空间紧张难以设置空间较大的入口广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保证院区北广场的同时,将建筑西北退让设置入口广场,集中解决门急诊和体检的出入口。北广场人车分流及其地下停车的构思仍然保留,侧向广场的设置将人流引向基地内侧,形成该建筑独有的集散广场,空间环境品质相对提高。同时将内科楼和保健楼出入口完全分开设置,内科楼出入口设置在建筑北侧,保健楼出入口设置在建筑南侧。地下车库的主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北侧广场上,地下车库可解决停车位385个。

平面设计时将入口门厅相应地设置在建筑西侧,在中庭周围设置通往各层的交通核,并设置医疗街。现有门急诊及未来功能均通过医疗街来进行衔接。病房部分变化较大,由原来的口字型变成了两个“一”字型,将病房均布置在南侧,北侧设置医护工作区。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空间

环境设计建筑是现代人类对艺术的最好评价,因为建筑的美观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建筑物逐渐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医院作为人类生病,生存的重要场所,对生命的保护以及生命的挽救和健康的维护,抵抗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医院的建筑好坏与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研究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会让人们的感受更加亲切。

1现代医疗建筑发展

我国目前医院建筑是一种以比较古老的建筑方法为主的建筑类型,时间久了以后在建筑类型,生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设计体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对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提出更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其他自然的科学研究得到成功以后,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治疗过程中都有应用。所以对诊断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建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样就使医疗建筑设计方法慢慢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设计体系。也就是说,以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医疗建筑设计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现代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医疗建筑设计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体系。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设计当中,医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2现在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分析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医疗中心和大型医院来说,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建筑的设计者必须对医院的流程烂熟于心,对各个诊疗部门的运作特点有着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的交通流程进行设计,防止院内的建筑以及交通互相交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根据医疗活动的顺序以及其过程作为准则,对其进行主要的设计。大型医院建筑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师的专业性,所以每一个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建筑师,医院的管理者以及专家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协商合作下得出的设计方案[2]。所以一个合理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求。以高级的医疗设备和严格的医院路线为特点,对现代医院建筑以一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过程当中医院的运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大型医院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患者都可以满足医疗需求的前提之下,把患者的健康作为第一需求。在调查过程当中,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印象可以决定日后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只有为患者考虑,把患者当作工作的重点,才会使医院的声望得到提升,而医院建筑才会接触到更加全面的设计手法。不单是规模变大,还会在空间的处理当中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好感。医院建筑的室内设计得到了重视,才会使医院的服务更加全面。医院的建筑外观现在都采用高科技材料,会表现出其高科技的形象[3]。对于一些小型的诊所或者医院来说,医疗技术水平并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对这些医院来说,不要求建筑师具备对医院的构造十分了解,在空间和平面的设计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只要保证了建筑的各种性质得到满足,就会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体验。而对于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和医院的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医院的规模渐渐变大的时候,其内部复杂的构造和昂贵的医疗设备,会使其经济维持成本大大增加[4]。所以现在医院非常注重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互联系,这样才能使其医疗服务的层面慢慢扩大,方便各种患者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对成本的维持带来更好的帮助。现代医院一般都希望建立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市区之内,为了使其土地价值更高的利用,所以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十分关键,做到更好的建筑布局,设计效果才会使土地价值的利用率增高。一些高科技的使用在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当中为医院的各种指标带来很高的提高,比如中央空调技术的使用和人工照明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拥有一个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室内环境的能力,摆脱了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对医疗环境带来改变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梯和扶梯的运行技术得到了发展,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转移或者进行住院管理等时,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说现代医院的体型越来越大,而且其内部的布局也越来越简化,使现代医院的发展效率更高,对现代医院外部造型和建筑形象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把患者作为中心的原则发展下去,并且要使其成为现代医院主导思想。所以现代医院更加重视室内空间的设计和改进,是为了使艺术效果更大化,让患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接触。所以各种各样的装修手段用在医院建设当中,改变了人们对医院原有的混乱拥挤的紧张氛围的概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畅的医疗治病的环境,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医疗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面积,但是只有满足了患者的空间感需求,才会保证建筑的质量[5]。最后我们要谈的就是医技科室的设计。医技科室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关于疾病的现代化概念而引出的,在现代化的概念当中疾病是被看作为一种实体。并且通过各种生物实验的手段证实了其是真实的存在。简单的说,就是每一种疾病都是有一种客观原因所引起的,要想完全的康复或者摆脱疾病的纠缠,必须要寻找出这个原因,这样才会使疾病得到控制。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现代医院对医技科室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科技的诊断治疗方法为医院治疗疾病的能力带来了帮助,无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医护人员,或者是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建筑师都会对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的现代化使用进行重视。所以,医技科室的功能安排和技术要求是建筑师设计的难点,在一些放射线诊断治疗部门,要让建筑师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对不同设备的空间建筑摆放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必须要对医疗设备的型号以及详细资料进行研究,并且把医疗设备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对医疗设备的安放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师的科学观念在实践中应用[6]。

3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现在医疗建筑发展和空间环境的设计的分析。为了让现代医院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的艺术感更加强烈,满足患者到内心精神需求,就要把上面提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从被单纯的是为提高医疗活动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用医疗环境形容的空间。追求医疗建筑环境好坏的患者,喜欢把生活当中的氛围引入到自己的精神需求当中,为了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华.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6(4):20-23.

[2]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