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蹈研究生论文

舞蹈研究生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舞蹈研究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舞蹈研究生论文

舞蹈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自从体育舞蹈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国家教委又于1987年把体育舞蹈列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本文对湖南省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了湖南省开设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高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为湖南省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及体育舞蹈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 选修课 体育舞蹈 开展现状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开始进入我国,其便陆续进入高校课堂,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人们广泛接受。由于体育舞蹈拥有独一无二的“体育”与“舞蹈”的结合功效,运动的健身价值和娱乐功能强大,因此成为入选高校选修课数量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的研究,这对提高学校教学效率和学生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湖南省17所开设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的高校中随机抽取1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并在每所学校参加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调查对象,以这10所高校参加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以及统计处理,最后确定300份调查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选修体育舞蹈课程性别分布情况

在整个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课程中,男生选修体育舞蹈的有68人,占22.7%,而女生则有232人,占了77.3%,这说明在体育舞蹈选修课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在今后的体育舞蹈课程开设中应着力解决男女不平衡的问题。

2.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知识途径的分布情况

学生在体育舞蹈课程学习过程中,被调查人群有298名学生通过网络这一途径了解体育舞蹈知识,占99.3%,排在了解途径中的首位; 287名学生通过书刊杂志这一途径了解体育舞蹈知识,占95.7%,排在了解途径中的第二位; 273,名学生通过电视这一途径了解体育舞蹈知识,占91%,排在了解途径的第三位; 256名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了解体育舞蹈知识,占85.3%,排在了解途径的第四位;而只有67.7%的学生通过上课这一途径来了解体育舞蹈知识,排在所有途径的末位。

3.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交往,总共有299人,占总人数的99.7%,这说明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同自己的舞伴或者其他加入体育舞蹈学习的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扩展交际面;排在第二位的是满足兴趣爱好,共286人占总人数的95.3%,这说明学生对体育舞蹈还是存有较高兴趣的,并且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高,排在第三位的是健身,有274人占总人数的92%,这说明部分学生把体育舞蹈作为一项运动,以促进体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为目的;而其他动机则占总人数的91%,排在了第四位;而比较容易拿到学分则是排在第五位,有153人占总人数的51%,由于学校开设体育舞蹈的课程设置难度较低,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致使学生为容易修到学分选取体育舞蹈课程;学习专业技能为以后发展和明星效应分别占总人数的49.3%和43.7%。综上所述,学生选择体育舞蹈的动机众多,由此得出体育舞蹈的功用十分之多,然而新兴的项目需要鼎力宣传才能使更多的人喜爱它,也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学校体育舞蹈发展制约因素分布情况

自从体育舞蹈传入我国,短短几年功夫便在各高校中得到了快速推广,深受学生的青睐,成为另一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体育舞蹈在湖南省现已普及到一半以上的学校,但是在发展道路上受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经济水平、课程设置和其它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在湖南省各高校的发展不容乐观。

在整个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过程中,制约学校体育舞蹈发展的因素也是较多,其中选择场地设施因素的有291人,占96.3%,排在第一位,说明这是目前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选择师资力量因素的289人,占97%,排在所有因素中的第二位,为了学校体育舞蹈更好的发展,学校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投资,赞助老师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培训,外出学习新知识;选择课程设置的有284人,占94.7%,排在第三位,通过对学校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的相关调查,有89.4%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舞蹈的课程设置不满意,大部分学生表示课时太少,满足不了他们对体育舞蹈的需求,对此,学校应相应提高体育舞蹈的课时,尽可能解决课时较少的问题,同时对体育舞蹈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改革;而选择经济水平的则只有245人,占81.7%,排在末位,说明经济水平不是影响学校体育舞蹈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而其它的一些相关因素却占了84%。

2.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技术示范动作满意程度分布情况(表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52.3%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非常满意,而对教师的技术动作水平非常满意的只有22.3%;34.3%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满意,而对教师的技术动作水平比较满意的只有47.7%;还有10.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2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技术动作水平一般;2.7%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满意,1%的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技术动作示范。可以得出,在湖南省高校中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但技术动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质量,教师需要在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情况下也需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动作的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书刊杂志以及电视来了解体育舞蹈相关知识,部分学生还通过上课和其它的一些途径来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动机以社会交往,满足兴趣爱好和健身为主, 还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强化教育体制改革;场地设施欠缺、重视度不够、缺乏交流、资金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以及教师专业水平欠佳等是制约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因素。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教学能力较强,但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和动作示范水平褒贬不一,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喜爱这门课程。

(二)建议

1.转变学生的观念意识,学校领导及主管部门应增强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多渠道提高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宣传效果,例如: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板报等手段扩大其宣传力度,注重体育舞蹈的全面普及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之前增强对他的了解程度。

2.学校通过资金,政策等项目加大对体育舞蹈的投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场馆建设,适当增加学生的课时,以此满足学习需求。

3.各高校教学设备、设施都有待提高,需改善教学条件,相应增设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和安排场地,把课后场地合理利用起来,以便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鲁刚.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研究生论文.2012.

舞蹈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舞龙 民族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民族体育如中华武术、舞龙、舞狮、摔跤、龙舟等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项目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的全身心整体发展,真实地、全面地反映民族的精神风貌,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促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层次上进化、延伸,在内容上拓展、充实,在形式上丰富多样,使许多人在轻松喜庆的活动中得到身心锻炼,以此锻炼心志、启迪灵性、进行人格修养,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和谐统一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柔性文化,表现为‘柔’、‘儒’、‘和’、‘静’、‘文’。西方体育文化为刚性文化,表现为‘力’、‘动’、‘野’、‘武’、‘竞’等”。其以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理性文化内涵。

一、舞龙

中国古代把传说中的“龙”比喻为神异动物,在国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寄托,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就有不少是与龙相关的,如: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壮族(农历二月间);瑶族(农历三月初三)和哈尼族(农历二月初二)的祭龙节;崩龙族的祭龙王节(农历三月间)等。舞龙又称“龙舞”、“龙灯”、“闹龙灯”等,起源于中国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和宗教活动,是我国的传统舞蹈形式。

舞龙是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将武术和舞蹈艺术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舞龙者以多种姿态,在动态和静态造型中将力度、速度、幅度、耐力等揉合于舞龙技巧当中,它不受场地、性别、人数和年龄的限制,有3人舞龙、9人舞龙、11人舞龙等;有男子舞龙、女子舞龙;有成人舞龙、少年舞龙。

从舞者的生理特点分析,舞龙舞狮运动是集速度、耐力、技巧等为一体的集体体育运动。舞龙运动的套路编排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结构新颖。在舞龙动作中,有“游龙戏水”、“二龙戏珠”、“飞跃龙门”、“翻龙肚”、“龙滚单”、“龙卷尾”等套路,展现了神龙穿梭、遨游于天上、人间、大海的形象。因此,在高校开展舞龙舞狮运动中可以丰富学生的娱乐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而且舞龙舞狮的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对于单调而枯燥的校园生活来讲,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重竞技化,传授形式重技术轻健身,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已将武术中的拳术、器械、功法、散打及养生功等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些高校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程度不够,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选择面狭窄,内容贫乏,项目单调,使之缺乏吸引力,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舞龙运动未被重视,在教学中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和特点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导作用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拓宽学用结合的思路,从而导致许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缓慢。

三、在高校开展舞龙运动的必要性

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之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感染力,还可以弘扬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和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舞龙舞狮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能锻炼人们的身体和意志,起到弘扬民族精神,激励人们团结、前进、向上的作用,成为凝聚“龙的传人”的一股巨大的力量。舞龙舞狮运动作为一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调集体配合、鼓乐伴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及与节日娱乐密切联系等特点。高校开舞龙运动,不仅能把民俗和现代竞技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体育的内涵和艺术色彩,充实体育新的内容,而且能体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这对推动舞龙运动的传播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振兴有重要作用。

四、开展舞龙运动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舞龙运动通过具备力量、速度、灵巧等条件的学生,借助于“龙”的道具,赋予“龙”活生生具有人性化、艺术化的动物形象而进行表演,它可以根据场地、场合、器材、观众及组织者的不同要求编排套路或表演形式。所以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舞龙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学生通过舞龙舞狮运动的训练,从中可获得艺术灵感,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要掌握舞龙运动,具有一定的要求和难度,大学生不但需要克服自己的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还要克服外部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舞龙舞狮运动是一项多人参加的集体运动项目,讲究整体的配合与默契,要求运动员与器具,音乐伴奏与动作编排高度统一,在舞龙过程中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龙狮运动在高校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高校已经成为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阵地。

(三)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龙狮文化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具体表现。高校学生担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在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应进行深入学习,大学生有一定鉴赏和识别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领悟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挖掘和推广,而且能够培养出一批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精神内涵。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这对龙狮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及推广与传承起到推动作用。

(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往往会组织一些新奇、独特、优美而刺激的体育赛事或娱乐活动,如果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增加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现代竞技体育,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获得身心健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教学效果。高校学生是一个较大群体,人文素质普遍较高,在高校开展龙狮运动,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体育教学要以终身健身为出发点,而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性,正适合这一出发点。现代竞技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选修课,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必然会给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

总之,在高校开展舞龙运动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且通过走进高校的形式,提高人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荣誉感。并且通过舞龙运动,可以提高学生机体运动水平,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对学生以后个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增强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黄益苏,史绍蓉.中国传统体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卫志强.中国龙文化与龙活动[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4]张继生,雷军蓉.舞龙活动发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